小康社会范例6篇

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范文1

小康!平民百姓的世代企望。时光巨轮行至这一刻,党的十给亿万人民一个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辞别2012,宏伟目标,举世瞩目;迈进2013,幸福中国,催人奋进。

从《诗经》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对生活殷实、安然度日的乞盼,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对中国式现代化“还不富裕,但日子好过”的小康社会构想,中华民族的小康梦想绵延千年,日渐成真。渐行渐远的2012年,留给我们过去十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的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了一番。从“种田不交税、上学不交费”到“看病能报销,养老有‘农保’”,百姓感受着生活发生的喜人变化。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三农”工作的有力支撑:全国粮食总产量实现“九连增”,同时实现了农民收入增长“九连快”。承前启后的2013年,肩负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振奋人心的新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正如十报告所强调的“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仍然在农村。农业比重的下降、农村人口的减少,并没有改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建设美丽中国,建成小康社会,无论从保障供给还是从扩大内需,无论从经济总量增长还是人均收入增加,无论经济发展还是从“五位一体”全局来看,农业农村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在“四化同步”的进程中,相对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日新月异的城镇化和风起云涌的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差距依然很大,我们还在靠几亿农业人口养活另外几亿人口。农民是农村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力量。粗放生产、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要迈向现代农业,屡创高产的专家产量要变成农民产量,先进、实用的新品种、新技术要广泛应用,需要更多有知识有技能的青年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推动建成小康社会的不竭动力。

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愿景,八年可期。“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十报告也告诫我们,小康蓝图,苦干绘就。

小康社会范文2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于《诗·大雅·民劳》篇,首次诞生“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小康”之咏后。据今二千五百年前,儒家创始人孔子开始阐释“大同”、“小康”思想。孔子的这种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至夏、商、周三代的史影,认为夏代以前存在着一个大同社会。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礼运》篇作了如下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此社会的原型实际上是根据夏代以前有关原始社会而构说的太平盛世,孔子通过对原始共产制社会的描叙,展示了一幅令人向往的美丽画卷,从而,“大同”理想社会成为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憧憬的最高境界。同时,孔子在篇中又描写了小康社会的景象:“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这里,虽然是专对夏、商、西周时期的小康社会作注,但古代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思辨由此而初立:其一,“小康”系“家天下”而非“天下为公”;其二,劳动成为个人谋利手段,不再是自觉的共同劳动;其三,百姓安宁的生活环境也许不再,然“小康”仍不失之为一个美好的社会,因为“礼”无处不在,有了“礼”就有了社会准则,就可以约束人心,就可以使君臣有规序,父子有亲情,兄弟和睦,夫妻恩爱。即使统治者背“礼”而行,也必将亡之。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小康社会是相对大同社会而言的,“小康”是与“大同”相对一种社会状态和理想。大同社会的突出特点是天下为公,“大同”是财产公有、政治民主、社会文明、保障健全、秩序稳定的理想社会模式。虽然儒家之意大都在“大同”,志为最高纲领。但行事却在“小康”,即把“小康”作为实践目标。在《孟子·尽心上》中,我们见到了孟子“王道”理想中描绘的一个农户小康生活:“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孟子还描述:“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可以理解为虽不言富,但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然而,理想归理想,行事归行事。一幅无名氏《圣迹图》,对主张“大同”、“小康”的孔子,为其政治主张的实现,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做了生动的描绘。到了宋代,洪迈还在《夷坚甲志·五郎君》中渴望“然久困于穷,翼以小康”,强烈地表达了对脱贫奔小康的企盼。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则用狐鬼故事讲述“小康之家”:“妻言:‘自汝去后,次日即有车徒,赍送布帛菽粟,堆积满屋,云是丁客所赠。又给一婢,为妾驱使。’杨感不自已。由此小康,不屑旧业云”。此出成为后人“小康之家”的俗谓。清末儒家学者康有为写了一本《大同书》,书中提出了人类历史必然按照拨乱、小康、大同三个阶段的顺序而进化。康有为作为维新变法的理论宣导者,他的小康哲学思想,是古老的“公羊三世”说。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不断发展的,由野蛮到文明,循序进化。他吸收近代西方的历史进化论,又融合今文经学的“公羊三世”说和《礼记·礼运》篇中的“大同”、“小康”思想。康有为将“公羊三世”说与《礼运》“大同”、“小康”学说相糅,在戊戌变法以前,完成了他的新“三世”体系:即以《公羊》的“升平世”改换成《礼运》的“小康”,《公羊》的“太平世”改换成《礼运》的“大同”。这虽然严重动摇了“天下变道亦不变”论,但幻想通过维新变法,先建设一个小康社会,渐次达到大同的理想无异于缘木求鱼。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的三民主义,很大程度也是受到了儒家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思想的影响,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农民问题,实现“耕者有其田”。而这正是几千年以来中国儒家思想家主张的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文化条件,同样借助了几千年中国传统儒学中的“小康”、“大同”思想传承的根基。最典型的论证是当年孙中山亦把他以“大同”学说为内涵的民生主义,称作“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郭沫若写的《马克思进文庙》一文,甚至记述了他先信儒家的“小康”与“大同”理论,后转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过程。

中国历代思想家们,曾对理想中的小康社会做过许多设计,赋予它很多思想内涵。但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古代思想家所说的小康社会,是一种建立在落后生产力和封建私有制基础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儒家典籍孔学上描述的小康社会,也不过是人类社会刚刚迈入私有制时代的一个靠礼义等国家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来维持秩序的社会。这些思想集中反映了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普通百姓对于衣食无忧的生活的向往。古往今来,“小康”、“小康之家”、“小康生活”述语在民间得到广泛的流传,并且逐步地向人们基本生活状态转移,越来越多地被解释为“略有资产,足以自给之境”,“谓经济比较宽裕”、“经济较宽裕,可以不愁温饱”等等。中国人的“小康”情结就这样琥珀般地凝固在历史中。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既是祖国历代仁人志士持久的理性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重要思想根源,也是当代中国小康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文化基础。中国小康社会的提法,符合历史传统,亲切而实在,易为国人理解接受。

二、中国现代小康之路发轫

泱泱大中华,长达50个世纪,原本也曾创造过灿烂辉煌的史册。直至15世纪,中国仍居人类文明领先地位,英国着名学者李约瑟等人列举过古代中国发明创造的100个世界第一,说明现代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约有一半来自中国。除让世界惊羡不已的指南针、火药、造纸及活字印刷“四大发明”外,中国还有世界古代史上最发达最完善的农业耕作、灌溉体系和无以胜数的实用科技发明。一部古《易经》启迪了思想宇宙的群星璀璨。“易”由日月两个字组成,日代表阳,月代表阴,日月经天,而大地生辉,万物繁茂,生命盛行。天人之学的《易经》是以阴阳二元哲学为其精髓,以察“变”、推“变”、把握“变”机,运筹“变”法为要义的经典。将近三千年后,德国的科学家莱布尼兹仍受到中国太极图的启示,从《易经》六十四卦图中发现了数字二进制原理。这一原理,在20世纪发展成为现代计算机的基本运算法则。汉朝初年的“文景之治”、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不可谓不辉煌。1800年,“康乾盛世”经济总量曾居世界第一,人口占世界1/3,制造业产业占世界1/3,对外贸易长期出超。那时一个景德镇的工业产值,就相当于工业革命前英国的全部外贸出口额。然而,也正是此时,封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制约已显露出来,闭关锁国的中国没有接住世界“工业革命”这一记传球,在清代后期败下阵来,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被迫签订了700多个不平等条约,被掠夺白银1000亿两,人均达200两,被夺去土地2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四个法国。八国联军侵占首都北京,中华民族带着如此的奇耻大辱进入20世

纪。时代变迁,风雨沧桑。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使中国人站立起来了,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中国开始出现在世界东方。当历史的车轮推进到20世纪70年代末,党的第二代集体领导人——邓小平,这位中国人民伟大的儿子,伟大的思想家,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衍承中国“小康”之词,开始设计中国现代“小康”社会,这就是中国着名的现代小康之路之发轫。

当时,“文革”后不久的中国,迷惘中孕育着希望,希望中交织着迷惘,焦灼的中国大地,急盼着一场复苏的春雨。1979年12月6日,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访问北京,在人民大会堂与邓小平会见时征询道:“中国根据自己独自的立场提出了宏伟的现代化规划,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邓小平没有接语,整整沉默了一分钟。然后,开始发表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小康思想的新论,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国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状态。”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小康”概念。不到一个月,在会见新加坡政府代表团时,邓小平再次“实事求是”地作了复述:“所谓四个现代化,只能搞个‘小康之家’,比如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即使我们的经济指标超过所有国家,人均收入仍不会很大。总之,既要有雄心壮志,也要脚踏实地。”翻开《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我们发现竟有40多处提及“小康”一词:“小康状态”、“小康水平”、“小康的社会”、“小康的国家”。如同“实事求是”这个美妙的词语一样,“实事求是”本是史学家班固创见,本意是指做学问、办事情要持严谨态度。经邓小平赋予新的内涵,即变成解决中国现代重大问题哲学思辨的群典之首。邓小平此时的现代小康概念,已与过去的小康源说大不相同。这种小康社会,不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天下为家”的农耕社会,不是以儒家文化中的礼治为特征的封建社会,当然也非“大工”、“大商”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上,以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它上承温饱社会,下启实现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一个人民丰衣足食、生活较为富裕的历史时期。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把一幅理想的蓝图展开:“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小康”列为“三步走”的第二步目标。党的十三大和十四大都充分肯定了邓小平的构想,并在党的文件中正式表达出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完成中国社会由贫穷到温饱的转变;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再翻一番,完成中国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的转变;第三步是到21世纪50年代基本完成现代化,力争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根据1983年邓小平在考察苏州、杭州农村时,谈到的小康生活水平6项标准,即:人民的吃穿用解决了;住房问题解决了;就业问题解决了;人口不再外流了;中小学教育普及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了。党的十二大和十三大对小康标准在理论上进行了完善。199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对小康的内涵作了如下描述:“我们所说的小康生活,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即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当年,国家统计局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标准和临界值: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②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③农民人均收入1200元;④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⑤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⑥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克;⑦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⑧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⑨恩格尔系数50%;⑩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这里,关于①项标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曾颇费思量。十二大在确立小康目标时,采用的是工农业总产值指标,“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总产值翻两番”。十三大对第一、二步目标都是用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到21世纪中叶,才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显然,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不同的。以1980年为基数,国民生产总值的翻番是固定的,相对也要容易些。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则要与人口的变动联系在一起,设计更高,难度更大。邓小平一直坚持还是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好。但考虑到人口的制约,在指标的设定上权衡使用过“人均1000美元”、“人均800美元”、“人均800~1000美元”三种提法。后来,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正式修改了十二大、十三大的措词,明确指出:“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我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

二十年如一瞬。当二十一世纪迎来第一缕曙光,中国大地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如春江放舟。1987年,我国提前3年实现了第一步目标;1995年,提前5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随后在1997年,又提前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到2000年,我们顺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1999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即国民生产总值,1993年联合国国民核算体系将国民生产总值改称国民总收入)为780美元;2000年,中国GDP超过10000亿美元,人均国民总收入为854美元;2001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890美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90年增长近2倍。1990年我国GDP在世界排名第十,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二。到2002年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按汇率法对世界207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总量的统计结果,GDP排名前5名的国家分别是美、日、德、英、法,其中美国为101714亿美元。中国以11590亿美元跃入排名第六,人均国民总收入将达到1000美元。在发展中国家的排名跃入第一。经济增长方式也

发生了很大转变,经济结构向合理方向调整,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追求持续、快速、健康、有效地增长成为经济工作的核心目标。2000年经合组织(OECD)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在过去20年中,美国有17年的经济增长高于欧盟;过去10年中,美国有7年的增长高于日本,而中国从1990~2001年,GDP年均增长9.3%,居世界第一,远远高于90年代世界经济增长率平均2.5%的水平。万元产值能耗,2001年则比1990年下降73.7%,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在1990~2001年期间平均增长14.8%。中国从总体上讲达到小康水平,其社会标志可从下面八个方面来印证:

(一)从国家财力来看:1989年财政收入仅2665亿元,1999年历史性地突破1万亿大关后,2001年达到16386亿元,增长5.15倍,年均增长16.3%。国家外汇储备1989年仅55.5亿美元,2002年8月达到253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比1989年增长近45倍。我国吸收外资已连续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1990~2001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5108亿美元,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的90%。全球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中有400多家在华设立企业,其中设立研发机构的就有200多家。200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比1990年增长3.4位,达到5098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1990年的第十六位上升到第六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每年递增上万亿元,截至2002年9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84139亿元,比年初增加10461亿元,同比多增3513亿元。沪深两市证券市价总值超过4.5万亿元,相当于GDP的50%。

(二)从工业化进程来看:1990~2001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5%,2001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2607亿元,2001年,我国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51.1%,比1989年上升8.1个百分点。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卓见成效,1998年,我国制造业已跃居世界第四,主要工业品产量比二十年前成十几倍、几十倍的增长。汽车、飞机、电子、石油化工、航天、核工业等新型工业部门的崛起,形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1989~2001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9%,成为重要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由10年前的1%左右提高到现在的15%。国有企业总体实力明显增强。2001年底,国有资产总量达109316亿元,比1995年增长91.4%。1989~2001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7%,比GDP年均增长9.3%高出2.4个百分点,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2.3%,实现利润年均增长10.2%,固定资产净值年均增长15.5%,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缴税金年均增长11.1%。同时,国有经济布局得到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石油、石化、冶金、电力、铁路、兵器、船舶与航天航空等关系国家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企业都占居支配地位,支撑、引导和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至今,中国国家财政收入50%仍来源于国有企业。1989~2001年,国有企业户数从7.4万户减少到4.7万户,但实际利润从743亿元提高到2389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从每人每年1.8万元提高到5.5万元。按销售额排序,排在我国企业前10位的都是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内地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有11家跻身世界500强。钢、煤、水泥、化纤、电视机产量居世界第一。

(三)从农业经济发展来看:农业问题自古就困扰着人多而平均耕地面积少的中国。但这二十年间,中国给了世界一份欣喜的答卷:1990~2001年粮食平均年产量93777亿斤,比80年代平均年产量增加1838亿斤。1996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创历史纪录的1万亿斤后,连续4年都稳定在1万亿斤左右。到90年代后半期,正常年景下,我国已具备年产5亿吨粮食的生产能力。近年来为缓解粮食供过于求的矛盾以及出于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中国各地主动大幅度调减粮食种植面积,粮食总产量略有下降,但仍稳定在9000亿斤以上,使人均粮食占有量稳定在800斤左右,粮食储备量保持在历史最高水平。据统计,目前中国全社会粮食结余量在1万亿斤左右,相当于1年的粮食总量。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成功地解决了占世界近22%人口的吃饭问题,在人口增长了2.7亿的情况下,粮食供应却从人均300公斤增长到400公斤,这在国际上被称为奇迹。数量问题得到了解决后,我国农业又从追求数量为主转入到进一步关注优化品种提高农业质量的发展道路上来。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农产品市场供给充足。2001年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增加了1473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为32%;全国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超过95%;畜牧水产业比重上升,2001年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牧、渔业所占比重分别达到30.4%和10.8%。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有效地提高了初级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业整体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我国的谷种、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2001年达到2366元,比1990年实际增长62%。

(四)从基础设施来看:“八五”期间,国家采取措施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等重大工程相继开工。特别是1998~2001年,累计发行国债6600亿元,形成投资总规模3万亿元,其中大部分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了一大批包括加固长江干堤等利国利民、增强发展后劲的重大工程。交通运输能力显着提高。我国高速公路已达1.9万公里,居世界第二。公路里程由1990年的103万公里增加到170万里,铁路营业里程由5.8万公里增加到7万公里。固定电话用户已突破2亿户,移动电话用户也已近2亿户,均居世界第一。过去长期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现在已基本消除,城市面貌明显改观。

(五)从教育与科技来看:几十年前我国是一个文盲、半文盲人口占80%的国家。经过多年努力,到2000年,“两基”目标初步实现,“普九”的人口覆盖率达到85%,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基础教育的发展为提高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奠定了重要基础。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与1990年相比,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422人上升为361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039人上升为1114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3344人上升为33961人。2001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268.3万人,研究生招生16.52万人,分别为1988年的4倍和4.6倍。科技方面的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通过实施国家"863"计划、"973"计划、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等一系列科技计划,在许多重要领域取得大量的创新成果,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从1990年的125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10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0.68%提高到1.1%。我国科技实力总体上已居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领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也明显加快,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提高。

(六)从就业和社会保障来看:1

998~2002年6月底,全国累计国有企业下岗职工2600多万人,有90%以上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基本都能按时领到生活费。其中1700多万人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实现了再就业。1998~2002年,共发放基本养老金8296亿元,其中补发历史拖欠款215亿元。1998~2001年,中央财政对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的两个确保资金,给予了1300亿元的专项补助。2001年底,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04亿人,比1989年底增加近3900万人,4年累计发放失业保险待遇270多亿元。现在,全国所有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全部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1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1.4亿人,是1990年参保职工的2倍。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由1996年的12%提高到2002年6月底的99.3%。企业离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水平已从1990年的129元提高到579元。到2002年8月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数达到8200万人。

(七)从实施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来看:我国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二十年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89年的15.04‰下降到2001年的6.95‰,人口素质不断提高。1998~2002年,全国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达5800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29%。5年来全国共植树造林3.6亿亩,封山育林4.8亿亩。2001年与1991年相比,污水排放量下降57.2%,固体废物排放量下降33.4%,废气排放量下降30.5%,城市污水处理率由16%提高到36%。自90年代以来,中国西部大开发备受世界瞩目。国家按“以线串、以点带面”的方针,依托交通干线和中心城市,努力培育经济增长点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加大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国债投资中用于西部的超过国债总金额的1/3。2000年,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了十大项目,总投资1000多亿元;2001年新开工12个项目,总投资2000多亿元;2002年计划新开工1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000多亿元。2000~2001年,国家用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达300多亿元,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

(八)从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来看:1990~200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8300亿元增加到37595亿元。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按经济学的恩格尔系统标准,居民的食物性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高于60%,属于绝对贫困;在60%到50%之间属于温饱;50%到40%即是小康;30%到20%就是富裕。2000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由1990年的58.8%下降到49.1%,2001年又降到47.7%。城镇居民由1990年的54.2%下降到37.9%。城乡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2001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15.5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25.7平方米。国家先后两次缩短法定工作时间,由6天工作制调整为5天工作制,法定节假日由7天增加到10天,每年形成三个休假黄金周。我国人民平均期寿命从1990年的68.8岁增加到2000年71.4岁。2001年我国人文发展指数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由上年的0.706提高到0.718。

上述也是我们拥有的一个比20年前殷实得多的“家底”;一个民康物阜的“家底”;一个总体上达到了现代小康水平的“家底”。八十年代有首着名的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中咏道:“再过20年,我们来相会”。但时光的隧道真的运行到了20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现,今天中国的小康生活比歌中更实在。

三、中国小康社会的奋进

如果说中国现代小康社会是一部雄伟的史诗,那么现时的总体小康水平还只是一个精彩的开篇。正如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的莱曼教授所说:“中国现在是一部全速运转的经济发电机,”“以中国为中心的大中华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未来世界格局中三足鼎立的一足”。的确,中国现代小康社会的好戏还在后头,这就是******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上讲的:“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最关键的一步,他老人家曾反复强调:“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为了落实21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1997年,******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里,******同志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新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按照这个战略规划,我们从上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后,将分2010、2020、2050三个阶段,逐步达到现代化的目标。新“三步走”是对原有的“三步走”战略的进一步展开。邓小平原设计的“三步走”,对第三步只作了一个大略的构想。在走完前两步之际,把第三步的目标和步骤进一步具体化,作出新规划,是******同志的一项重要的贡献。2000年10月,******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规划“十五”计划时又明确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11月8日,******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更加精辟地全面地阐述了“第三步”的思想体系和精华。他指出:“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力争比二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着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同

志不愧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创新家。他的论述,辨析了总体小康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尺度与关系,明确了方向与奋进的目标。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应当说是中国人民奔小康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阶段,也是从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低水平是小康社会的门槛,低水平是指人均国民总收入还不高,甚至还有相当比重的人口没有进入小康。我们看到,2002年我国的国民总收入人均1000美元,仅相当于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下限。且人均数不等于都达到这个水平,大体上只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口进入小康,还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口达不到这个水平。不全面是讲总体上的小康水平基本还处于生存消费的满足,主要只是指解决了衣食无虞的问题,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恩格尔系数还有待下降。另外,总体上的小康水平多从经济方面看,侧重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关注不够。至2000年,就仍有三个指标还没达到小康标准,即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66元,只实现原订小康指标的85%;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仅实现原指标的80%;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为75克,只实现了原指标的90%。发展不平衡是讲总体上的小康水平的人口在全国分布是不平衡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差距。从地区看,东部地区进入小康的比重大,中西部地区则比重小;从城乡看,城市进入小康比重大,农村进入小康比重小;从收入差距看,高中低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很不平衡。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1年排名第一的广东省的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元,而排名最后一位的西藏只有139亿元。2002年我国甘肃宕县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741元人民币,而同期上海浦东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6500美元了。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指出,如果考虑农民收入的实物部分以及城市居民收入中的隐性部分,则城乡收入差距不是3:1,而是5:1乃至6:1。同时,******同志的论述更科学的是,倍增了全党全国人民奋进的信心。因为“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既是中国今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可以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虽然过去24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增长9.3%的高水平,但毕竟人均GDP才1000美元,与发达国家的3万,次发达国家的2万相比,空间很大。这是其一;其二,国内地区的差异高可达4000美元(上海),低才300美元(贵州省)。发展的空间也很大;其三,以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来分析,虽然我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左右,但经济总量只占不到4%。我们的人口比美国多3倍,美国经济比我们大9倍。如果经济比重与人口比重相适应,就算前者只达到后者的一半,那也意味着经济可翻两番;其四,我国城市化水平很低,2001年只有37.7%,城乡差距也很大,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差距的缩小,本身都意味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都会创造数千亿的需求,带来GDP1到2个百分点的增长;其五,从产业差距来看,我国第三产业只占GDP的1/3强,而发达国家占60%-70%。服务业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带来GDP近1个百分点的增长。即使与4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较,我们也还有10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所以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空间很大。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和******同志的“新三步”战略,既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也是一个符合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杰作。

小康社会范文3

邓小平最早提出“小康”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1984年,他又进一步补充说:■“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邓小平文选》第3卷64页

十二大首次使用“小康”概念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这个目标,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

实现总体小康生活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1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中共十三大报告

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对小康的内涵作了详细的描述,“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现在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

——中共十五大报告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决议

小康社会范文4

关键词:小康社会;低碳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自党的十召开以来,党和国家对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与理解,深刻认识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提升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与物质文化水平不仅要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还要学习西方的经济发展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生态价值体系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矛盾,倡导绿色生活,低碳经济,从而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国人民建设一个绿色环保的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小康社会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是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矛盾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不协调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及其不协调,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策的转变与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已经超出了理性,这点在改革开发初期体现的特别明显,很多大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润,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抛之脑后,再加上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家政策的支持,很多国企及大型企业有恃无恐,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虽然国家认识到了生态问题,但是却无法立即改变这种现状,因此呈现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及其不协调的现象,时至今日,如果再不改善,那么低碳生活将永远只是一个梦,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不会得到很好的改善,最终必将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和后续问题。

2.生态破坏阻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当今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已经成为了生活必需品,而车辆的增多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多,已经超出了生态平衡指标,如果不加以整治,将会对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产生很大的阻碍,事实已经向我们证明,小康社会的建设必定要以人民身体的健康为前提,民众如果连最基本的生活健康权利都无法保障,那么还谈什么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呢?当今,很多疾病都是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这些疾病的产生使民众一夜返贫,其实这都是由于环境污染间接导致的,所以我们要对低碳社会与小康社会的紧密联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能只顾经济而不顾生态。

3.环境破坏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环境破坏不仅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也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表面来看,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确实是时展的需要,在短期内也确实转变了我国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但是从长远来说,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非常明显,根本解决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问题,从某种程度来讲,环境破坏必然会导致我国资源的缺乏,使大气继续被污染,低碳生活也就成为了永远的理想,而社会经济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另外,环境破坏使企业只知道一味粗暴的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而不知转变自身的发展模式,提高科技含量,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而其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也无法被大气充分吸收扩散,最终必然会导致温室效应及大气污染的进一步加剧,这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现实。

二、低碳经济的具体内涵

1.低碳经济的定义

所谓低碳经济,主要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制度,技术及资源利用方式等多种手段来尽量减少对煤炭,石油等有限资源的利用,尽量避免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使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使社会经济及人民生活方式能够按照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最终保证在我国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的同时能够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2.低碳经济的特点

低碳经济的特点繁多,但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低碳经济要通过减少能源的消耗与污染物的排放来实现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其次通过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要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程度保护环境,减少废气排放。此外在运用手段方法方面,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而通过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则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最后上述所有的方法特点都要依靠法律政策的保护,因此进行相关政策制度的创新,对我国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小康社会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1.低碳经济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

低碳经济是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保障我国民众健康生活的重要发展方式,小康社会的建设关乎千万人的利益,一旦因为环境问题而受到阻碍,那么将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遗憾,因此我们唯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低碳经济理念与发展模式的探索实施,才能真正保证我国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低碳经济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也是我国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利用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来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建成真正的小康社会。

2.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低碳经济不仅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低碳经济是企业生命力的动力与基础,是经济长远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当今很多企业利用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手段已经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如果不尽快改善,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会造成很大的阻碍,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当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如果不尽快转变发展模式,通过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那么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就不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小康社会更是一句空话。

四、发展低碳经济的方法策略

1.坚持低碳生活转变个人生活方式

发展低碳生活,首先我们必须对个人的生活方式进行积极转变,我们每一个人要深切的意识到,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例如少开私家车,自觉遵守我国相关的政策法规,在外用餐时,不用一次性纸杯,塑料制品和木制品等等,这些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是举手之劳,而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就是从这些小事做起,只有人人都转变环境理念,自觉投入到环境保护中,我们的低碳经济才有发展的空间,我们的小康社会才有发展建成的动力。

2.优化能源结构,提升企业资源利用率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小康社会,除了要转变个人的生活方式之外,还要对能源结构进行优化,对企业的资源利用率进行提高,最重要的是发展科学技术,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转变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从而全面完成企业的经济发展转型。另外,企业还要对国家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制度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只有遵循自然规律和国家关于低碳经济及小康社会的发展理念来办企业,才能真正提升自身的发展空间,为低碳经济与小康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而这些还需要我们企业去一步步的摸索。只有企业带头转变发展理念,提高资源利用率,响应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和小康社会建设的号召,才能为低碳经济和小康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总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是我国新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关系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在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环境问题以及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条件下,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成为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只有从中国国情出发,真正将小康社会的发展建设与低碳经济相联系,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保证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参考文献:

[1]马晓翼.低碳经济与当代中国消费伦理观念的变革[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高琛.低碳经济下的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4.

[3]魏百军.中国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建立和综合测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

[4]边莉.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

[5]黄芳.马克思生态理论视阈下我国的低碳经济建设[D].苏州大学,2013.

[6]姚玲.基于低碳经济的福建省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小康社会范文5

【论文内容摘要】全面建设小康体育有着实际的、丰富的内涵,必须切实把体育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轨道上来,要大力发展大众体育;小康体育发展的总目标是提高全社会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在此方向和目标下本研究确立了在小康社会进程中甘肃体育社会化目标。

一、小康社会体育发展方向

从中国体育自身的发展阶段看,我们要建设的小康体育,是指体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体育,是以人为本,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体育需求的体育;是竞技体育、大众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体育;也是业余体育与职业体育、公益性体育与商业体育有机融合、协同发展的体育。小康体育的核心是提高全社会的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体育需求,让老百姓分享体育发展的成果和利益。应该说,20世纪后半叶中国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尊严和骄傲。但是,这一时期的体育发展主要还是在满足政府需求,尽管政府需求是公共需求,但毕竟不是个体生动活泼的,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而我们对这一类需求关照不够。全面建设小康体育就是要推动体育体制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发展模式由局部赶超型向全面发展型转变,发展动力由满足政府需求为主向满足大众个体需求为主转变。因此,全面建设小康体育有着实际的、丰富的内涵,它对中国体育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实践。

全新的实践需要有创新的理念来引导。建设小康体育要切实贯彻江总书记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重要指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树立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三位一体的现代体育发展观、体育事业全面融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发展观,利用体育的多元功能和独特的魅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实际的贡献。同时,要以“体育,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确立亲民、便民、利民的发展理念,引导大众更新健身观念,在全社会倡导健身就是素质、健身就是品位、健身就是发展机会、健身就是生活质量的新观念,为全面建设小康体育奠定坚实的需求基础。

全面建设小康体育必须切实把体育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轨道上来,要大力发展大众体育,推进体育的普及化、生活化、娱乐化和消费化,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的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体系,形成政府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体育需求,市场满足人民群众有消费能力的多样化、差别化体育需求的格局。要大力加强大众体育的组织化建设,鼓励不同所有制的单位和个人投资兴办面向大众的各类健身俱乐部,构建民办、民营、民有、民享的经营性体育组织体系,引导城镇居民消费组织化、专业化的健身娱乐服务。同时,小康体育要更加关注农村体育、欠发达地区的体育和社会弱势群体的体育,政府要加强专项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要利用、基金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困难群体享有基本的体育权利和公共服务,实现体育对全民的关爱。

全面建设小康体育必须切实推动体育与经济的融合,大力发展现代体育产业。小康体育与以往体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小康体育具有明显的生产性。随着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体育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提供的体育服务将难以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更高水平的体育需求。发展体育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讲,体育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事业客观的、现实的存在方式,是体育与经济互动的必然结果。发展体育产业,从宏观上讲,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符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对于扩大内需、促进就业、拉动经济增长有显著作用;从体育自身发展上看,是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实需要,是新时期创建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发挥现代体育的多元功能,增强体育事业发展活动和动力的必然要求。在体育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没有高度发达的体育产业,一个国家的体育事业就没有核心竞争力,甚至还会失去自主发展的能力。因此,必须把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体育的重要内容和战略措施,尽快做大、做强我国的体育产业,这也是小康社会体育的发展方向。 转贴于 二、小康社会体育社会化目标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小康社会体育发展内涵是指体育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态协调发展的体育。小康体育发展的总目标是提高全社会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体育需求,让老百姓真正享受体育发展的成果和利益。使每一位公民都有参与体育、享受体育、发展体育的权力。在此目标下本研究确立了在小康社会进程中甘肃体育社会化目标,以供参考。

1.公共目标:体育社会化公共目标包括物质目标和精神目标。

以政府为主导、由社会广泛参与的,为广大公民提供基础性体育公益服务产品。诸如:健身场地、器械,用于健身和服务类产品等的物质目标,以满足广大公民健身娱乐的物质需求。

以社会力量和国家提供享乐性体育服务产品的精神目标。诸如:国际国内高水平体育赛事和中国民间传统体育表演项目,各种媒体提供的体育文化娱乐产品以及体育文化本身所蕴涵的体育精神的教化和感化作用。从而建立大众心理所关注、依赖和寄托的体育文化。

2.社会目标:以社会投资为主体,形成政府、民间、团体、个人等的多元投资环境,形成为全体公民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精神和物质产品等社会发展目标。

3,公共健康目标:公民人均预期寿命在75岁以上、体育人口占全省人口的40%以上、社会指导员人数超过30000人、人均体育活动面积达到1平方米、体育公共投人达到5000万元以上、体育健康意识明显提高的公共健康目标。以满足全体公民日益增长的不同层次的健康娱乐需求。

4.内容目标:要体现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性和民族性,形成体育项目的多样化。其表现形式不仅仅是以竟技体育为主的奥运项目为主要内容,更要挖掘和光大中国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其养生娱乐价值,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多元体育文化内容。培育地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营造适合不同层次人群的体育参与环境。

小康社会范文6

一、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总体目标

在党的**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后,我区迅速组织力量,对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途径等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研究成果对编制“十一五”规划、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目前距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从区域内对比分析看,主要表现在:整体实现程度较低,特别是在居民收入、农村居民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实现程度很低;小康建设不全面、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水平滞后于整个区域的发展水平,与城镇相比差距更大;南北疆发展不平衡,南疆三地州(喀什、克州、和田)与北疆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和昌吉州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从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分析看,主要表现在:**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很大,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当的低,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农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较大,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对外开放方面地缘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较低,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低、消费结构层次低;自身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仍较为落后;教育和科技水平较低。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南疆三地州,难点在南疆三地州的农村。

按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结合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努力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到2020年我区全面建设小社会的总体目标是:

在经济方面,到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7720亿元(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9%,比2000年翻两番半,人均GDP达到30800元(折合约3800美元)。走适合**区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达到工业化中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地缘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全方位开放战略取得重大进展,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在政治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健全,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社会管理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公开办事制度得到完善,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得到有效管理,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各民族更加团结、更加繁荣,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效果明显,各种犯罪活动和社会丑恶现象大幅减少,社会秩序良好,人民更加安居乐业,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文化方面,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到202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各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逐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

可持续发展方面,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得到明显增强,水土、矿产等重要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环境污染得以治理,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人与自然相处更加和谐。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战略构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稳疆兴疆、富民固边。坚持以人为本,以增加贫困人群就业和提高收入、改善农村基本生活状况为核心,增强贫困地区防灾抗灾能力,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协调发展,注重公平,讲求效率,以协调、均衡发展为导向,通过天山北坡、天山南坡重点区域的发展带动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宗旨,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坚持因地制宜,通过区域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采取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特色旅游业、制度创新及科技等多种手段为助推器,逐步形成相对完整的四个层次的城镇体系;坚持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相结合、全面提高社会文化科技水平和各民族整体素质,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发展时间序列:从2000年至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0—2010年,为重点建设、打基础阶段,第二个阶段从2011—2020年,为飞跃发展、全面提升阶段。

建设主体: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主体应实行政府、市场、企业多元化并存公推方式,采取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手段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政府将在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优化配置非竞争性共享资源、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利益、支持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议、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建设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南疆的农村,要着力提高南疆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解决好贫困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努力实现南疆农村与其他地区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要通过天山北坡(乌昌至伊犁)、天山南坡(库尔勒至阿克苏),带动全疆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实现。

空间地域结构:地域发展战略构思可概括为“一区、二环一带、三大支撑工程、四个层次的城镇体系”,即建设一个农业资源整体发展区——绿洲现代农业区;二个产业聚集带——沿两大盆地边缘和吐哈一带形成二环一带产业聚集带;三大支撑工程——生态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保障体系工程;建设四个层次的相对完善的城镇体系。

上一篇爱心斑马线

下一篇英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