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与农村水利建设的整合

小康社会与农村水利建设的整合

一、小康社会对农村水利建设的要求

1、农业生产发展对农村水利建设的要求

农业是农村产业和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对农村灌溉排水建设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进入21世纪,我国农村水利发展不均衡问题愈发明显。华北和东南地区灌溉设施相对完善,而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占国土面积46%的牧区水利建设严重滞后,有灌溉条件的饲草料地和人工改良草场面积不足以满足牲畜的繁殖成长。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要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标准的灌排服务,从而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农村水利建设在加强粮食主产区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推进农业区域化种植和规模化生产的同时,也要考虑其他地区基本口粮田需要和满足贫困地区农牧民增收的要求。如在西南山丘区开展小塘坝、小水池(窖)建设和小型自压喷微灌工程建设,在西北缺水地区开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在牧区发展节水灌溉饲草料基地和有灌溉配套的人工改良草地等。

2、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村水利建设的要求

农业人口会随着GDP中农业比重的下降而下降,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加工、制造业转移,而城乡二元结构所导致的城镇化进程的滞后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建设和改善与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这两个方面都对农田灌溉排水、农民饮水安全以及农村水环境治理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除了通过农业增产增效来实现农民收入的增长外,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为保障农民饮水安全为主要目标的农村供水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农村缺乏最基本的生活供水设施,饮水不安全将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从而影响农民的平均寿命。由于人口自然增长、长期干旱造成水源条件变化,以及污染、工程老化等原因,新出现或重复出现了饮水困难人口。因此,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成了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关键,要以水源地的保护和饮用水水质改善为重点,因地制宜地采用集中供水、分散供水、城乡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等方式,加快解决饮水安全问题。还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及水污染等灾害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从抗御突发性台风暴雨受到的灾害影响来看,多数小城镇的防洪除涝标准偏低,未形成完整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难以适应短历时暴雨的排涝要求,因此必须加快小城镇的防洪排涝工程建设,保障安全稳定的经济建设环境。

3、社会和谐对农村水利建设的要求

在推进民主政治的进程中,为了使政府的良好愿望与群众的意愿结合起来,使干部的积极性与群众的积极性有效地统一,必须不断提高农民民主意识,完善农村民主制度,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以及农村干部执政能力的提高等。农村水利建设工作应以能真正让农业受益、农民受惠为服务目标,建立并推行有效的农村水利建设制度,从农村水利事业着手积极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农村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等组织形式,建立并完善管理体制,为农村水利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4、生态环境保护对农村水利建设的要求

水资源环境是人类资源环境系统的直接构成部分。一方面,水资源严重短缺是我国长期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农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62%,而其中90%以上的农业用水用于灌溉,因此,农业用水状况直接关系我国水资源安全。为保障我国水资源安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必须加强以节水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寻求新的农业用水和节水治理思路、技术、途径与设施,平衡生态用水、生活用水、农业用水三者的关系。另一方面,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水库湖泊水质恶化、水源污染等问题突出。据统计分析,全国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56万km2,年流失土壤约50亿t,导致土壤退化、生态恶化、河湖淤积、洪涝灾害加剧;由于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2/3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中,致使水源污染日趋严重。这些成了我国农村水环境治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应积极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强化水土保持的社会化管理,切实防治水污染,重视生态效益和生态功能的加强等工作。水污染带来的水环境恶化、水质破坏问题正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统筹考虑水污染、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等一系列问题的防治措施,加快如河道治理、山丘区流域清洁治理等工程,从而改善当地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还应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力度以改善农村水环境,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更加注重水资源开发、配置、调度中的生态问题。

二、农村水利建设对小康社会的支撑作用

水作为国家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水利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农村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防灾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建设、农村水环境、农村水利管理6个方面,下文从这6个方面来论述农村水利建设对小康社会的支撑作用。

1、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对小康社会的支撑作用

防灾减灾工程是抵御洪涝灾害的重要措施,是保障人民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定、实现经济发展、促进小康社会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从2008年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至2011年2月,我国用3年时间完成了7356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除险加固项目个数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2007年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总数的3.42倍,这是世界筑坝史上从未有过的艰巨任务。病险水库经除险加固后,之前存在的泄洪设施标准低、大坝稳定性差、坝体坝基渗漏严重等突出问题得以解决,工程安全隐患得以消除。除险加固后的水库发挥了消除隐患保安全,提高能力减灾害,强化基础促发展的综合效益,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汛期,全国多个地区发生历史罕见的暴雨洪水,除险加固后的水库经受住了大洪水的考验,近年来,没有一座大中型水库垮坝。至2011年,共恢复防洪库容约35亿m3,显著提高了水库防洪标准,基本解除了637个县级以上城市、1073.3万hm2农田以及大量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的溃坝洪水威胁,有效保障了水库下游1.44亿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恢复兴利库容约98亿m3,增强了水资源调控和抗御干旱灾害能力,保障了城乡供水安全,提高了灌溉用水保证率,改善了区域水环境,在近两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严重干旱中,已完成除险加固的水库发挥了重要的供水抗旱作用。通过近些年防灾减灾工程的大力建设,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力地保障了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并对水环境的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小康社会的支撑作用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核心是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保证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在“十五”期间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节约用水的方针政策,各地、各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展节约用水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提出“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利用先进的节水技术改造现有的水资源利用工程设施,加大对现有水资源利用设施的配套与节水改造,完善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工程技术体系,建立设施齐备、配套完善、调控自如、配置合理、利用高效的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将大大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保障地区的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对小康社会的支撑作用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及时提供卫生、方便的饮用水,可为农户节省取水时间和劳力,减轻劳动强度;第二,以供水为龙头,可带动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条件的改善,有效降低介水疾病发病率,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第三,供水工程的综合利用,可为发展乡村企业和庭院经济创造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第四,自来水入户,可带动洗衣机、淋浴器等现代生活设施进入农家,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扩大内需,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2006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拟用10年时间解决全国3.23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国投巨资使2.1亿农民告别饮水难。截至2011年底,解决了2.66亿农村居民和1460多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集中供水工程受益人口比例由2005年的40%提高到2011年的63%,提高了农民健康水平,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农田水利建设对小康社会的支撑作用

我国以占世界6%的淡水资源、9%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1%人口的吃饭问题,农田水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央坚持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农田水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家致力于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国家水利部农水司对全国实施节水改造的255个大型灌区的调查分析显示,1998—2004年项目区粮食作物单产由5700kg/hm2增长到6390kg/hm2的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4%,是同期全国平均值的2倍。可见不断改善灌排设施是确保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2009年开始,分批实施125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国净增灌溉面积约373.3万hm2,改善灌溉面积约1266.6万hm2,新增节水能力189亿m3,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0亿kg。此外,国家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和田间配套工程建设。截至2011年底,我国在连续30多年灌溉用水总量保持零增长的情况下,有效灌溉面积增加了约1146.6万hm2,粮食总产量增加了2500多亿kg,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3提高到0.51,亩均灌溉用水量由479m3下降到367m3,减少了23.4%。农田水利建设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保证了粮食的增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对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5、农村水环境治理对小康社会的支撑作用

如果农村水污染严重,水环境状况恶化,发生污染事故,不仅会造成粮食减产,而且直接威胁着居住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的身体健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农村水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开展农村水系治理、河道清淤疏浚、小型水库清淤、山丘区山塘整治、水污染防治等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加强水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十一五”期间,我国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完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积7.5万km2,其中综合治理面积4.8万km2,实施封育保护2.7万km2,治理小流域3200条,新建淤地坝208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6、农村水利管理对小康社会的支撑作用

“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效益是目的”,只有围绕“产权明晰是基础,依法管理是保障,经费来源是关键,群众参与是根本”的管理要求,完善水利工程建后管理模式,才能建立农村水利的长效运行机制,向管理要效益。一直以来,各级政府对农村水利工程及相应的管理问题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和重视,并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了相应的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或管理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加强农村水利管理也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必要条件。水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严重制约因素。农业的现代化乃至国家的现代化必须有水利现代化的支撑和保障。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带来一系列影响,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构成严重威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付出了环境污染的代价,特别是水环境污染严重。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向农民提供足量、清洁、负担得起的生活饮用水,保障农民身体健康。进行农村水环境整治、水生态建设,建设污水处理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加强现有水土保持设施管理水平,能够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作者:邹俊 唐震 单位:河海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