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论文范例6篇

新教师论文

新教师论文范文1

创新型教师是指具有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和创新意识和鲜明的创新思维能力,既善于与人合作,又具有独立个性,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善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师。创新型教师要具有以创新为内核的健全的素质结构。

1.创新的教育观念,优良的道德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大学教师应有良好的道德水准,热爱科学,热爱高等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严于律己,诲人不倦,以高尚的师德深刻地感召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作为大学教师,应对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有科学的认知,具有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精通高等教育规律,善于洞察所在学科的发展方向,积极学习,与时俱进,才能站到学科发展的前沿。

2.宽厚的学科知识、学术水平,较强的科研能力

创新必须以丰富的知识作基础,创新型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精湛的学科专业知识,对自己所从事教育的学科知识体系能够深刻地了解,掌握专业的最新进展方向和研究动态,做到学术性、专业性、前沿性,达到较深的学科造诣。

3.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创新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没有创新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教育很难取得实际效果。教师必须掌握高超的教学艺术,因材施教,把大纲的共性要求与学生丰富的个性特点有机结合,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学教师要自觉研究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依托网络和多媒体的开放式的现代教学模式,掌握并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大学生思考,引导他们自主利用资源进行个性化的、探究式的学习,促使创新思维的产生。

2、创新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1.教师管理宽松化,树立创新服务意识

大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教师管理,让教师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是实现教师管理的最高境界。教师动起来,学校才会有生机,教师工作有了创造性,学校才会充满生命活力。为了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学校应实行民主管理原则,充分尊重教师的专业权利,尊重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手段的自主性,鼓励教师按照自己的方式处理教育教学问题,将教师放在学校管理的突出地位,要通过教师行为来实现学校的任务目标,通过对教师的有效管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掘教师工作的能动性,将学校的管理目标落实到教师工作的每一环节。

2.营造学术氛围,创设科研环境

大学需要建立起一种开明的行政管理制度,倡导学术创新、尊重学术权威并把他们作为大学学术管理主体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努力营造具有浓厚的学术气氛、宽松的政策环境、优良的群体结构、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软环境,使教师心情愉快,精力充沛地完成各种科研任务,为造就一批学者型、研究型、创新型教师提供最基本的发展条件。

3.多样化培训与实践,提升自我综合素质

大学教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知识的传播者,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积极参加相关专业的各种技术培训、技术专题讲座、网络论坛的专题讨论、知名院校或者教研部门的短期培训活动等,交流经验,吐旧纳新,展示自我。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达到了整合。大学教师应努力掌握信息技术,开发学科网站,搜集、制作、上传多媒体教学资料,开辟学生论坛、教师答疑、在线测验等功能,实现师生互动交流。

4.创设良好竞争氛围,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知识经济时代是竞争时代,学校应努力创设竞争合作的群体环境,让每一位教师意识到,教师之间的教育、教学、科研竞争,是学校保持活力和取得成绩的动力所在。我们应该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强调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提倡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再次,建立教师创新激励机制。学校应从物质、精神等方面鼓励教师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为教师教育创新实践提供各种方便和机会,尽力帮助教师解决实践过程中的一切困难;消除创新者对创新结果的后顾之忧,让每一位教师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善于创新。

5.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大学应建立积极有效的以教师为本的评价体系。重视过程评价,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应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使定性与定量的评价方法有机结合。在评价过程中,应突出教师的主体性,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同行的评价。因此,学校管理部门应快速建立符合本校教师专业发展情况的评价体系,无论是评价标准,方法还是评价形式的选择都要以教师的教学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前提,达到促进教师创新目的。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入化,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它的实施的关键是要培养一批创新型教师。只有高素质、掌握丰富知识的教师,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对学生实施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创新教育必须培养教师的创新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龚艳冬.创新型教师的基本素质与培养途径[J].沈阳教育学院报,2000,1.

[2]潘涌.论创新教育与教师角色转换[J].学术交流,1999,4.

[3]程斯辉.创新型教师[M].东方出版中心,2001,10.

新教师论文范文2

我们的习惯是:以6—8人为一小组,男女搭配。由班主任协同各科教师对班内成员进行分组,遵循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所谓“组内异质”就是挑选不同层次、不同专长的学生聚集一组,形成“群英荟萃”之势。对于偏科学生,促其寻找优势学科的方法技巧,再将这些方法技巧传授到全组,甚至其他各个小组。这样,优劣势学科学生相互彼此“接轨”,让学生在充分保持优势学科的基点上去填补弱势学科的不足。从而达到均衡发展的目的。所谓“组间同质”就是尽量做到各小组成员之间综合实力均衡,以便展开公平竞争。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使命感、责任感,小组始建之时,教师的秘密武器之一是———任命两个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为学习小组长和行政小组长,将其管理方式及作派树为楷模,让小组成员效仿并可依实际情况再有所创新。当一切准备就绪后,教师再次抛出另一个秘密武器———依序变换各小组成员角色,就是采用轮流值周的办法,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尝试一下做领导的角色。这个时候,让学生在感觉到成就感的同时,再让他们感觉到肩负小组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他们的班级主人翁意识,而后,他们会在各种活动中身先士卒,做出榜样。然后再趁热打铁,竞争上岗。每个月每个小组评选出优秀小组长,每个学期在全班评选出最有人气小组长,并施以奖励机制。几轮下来就由学生推选出最合适的组长人选。这样,不仅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班骨干的标准去要求自己,还能激发他们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做到心服口服,在小小课堂中也会涌现出更多的“班级新星”。这岂不是一举多得吗?

二、给小组命名,并设计组徽和组训

就像我们每人都有名字一样,每个小组作为一个整体,都要有自己独特响亮的名字,这个名字既是小组的口号,也是小组的奋斗目标。把它写在学生眼前的组牌上,让它时时刻刻提醒学生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奋斗。另外,还根据学生的要求设计了组徽和组训。写在了本组的黑板上,以此来激励大家时刻进步。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曾经就小组名称、组徽、组训展开过热烈的讨论,比如,“扬帆”小组,组训是扬起生命的风帆,准备远航,寻找自己生命的真谛。组徽是一支扬帆起航的小船。“星梦”小组,组训是坚持不懈,放飞梦想,炫丽星组,永放光芒。组徽是五颗小星环绕着一颗大星。另外,还有“雄鹰”“阳光”“慧心”“腾飞”等等名称,命名在一定程度上也彰显了他们内在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和竞争意识,学习氛围也逐渐浓厚。

三、培训小组长

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所以培训小组长至关重要,这时就要亮出我们的又一个秘密武器———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这样不但可以洞察他们一周之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而且还能使小组长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从而更好地为班级服务。在此基础上在对他们一周内的班级工作和平时表现进行及时评价,肯定他们的成绩,并指出不足,引以为戒。另外我们还要鼓励学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培养学科组长,这样不但可以给学减轻负担,而且也能调动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训练组员,两手一起抓,充分运用表扬机制

有许多教师担心成绩差异生混在一起,使品学兼优的学生被异化。其实,这种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的本性确实会让一部分学生流于涣散状态。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秘密武器就是两手一起抓,一手抓优等生,另一手更要关注差生———我们做的就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职业的神圣,就体现于此了。我们作为执教者,就应该用平视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我们的秘密武器就是深入学生,灵敏捕捉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影踪动向,教他们在小组中学会分工合作,鼓励他们全员参与,一旦发现其闪光点,立即将其扩大化。哪怕他的闪光点是一闪即逝的火花,我们也要将他的“星星之火”转成“燎原之势”。给他们足够的信心。让每一个学生每节课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设置小组擂台赛,实行奖励机制

每一节课,每一学科,都要认真对待小组的擂台赛。让每一学科的代表作为监督和记录员,也可以让学生轮流进行。一边注重自己的课上表现,一边查看各小组的表现,记录下每个小组中优秀成员的分数,每节课产生一个“优胜小组”,其分数纳入班级各学科擂台赛中的分数当中。月末、学期末,进行具体汇总,而后,学校和各班主任可对于优秀小组成员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表彰。注意:这时,我们的秘密武器就是———诚信。我们是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对学生兑现承诺。否则,一个对学生没有诚信的教师,是不会受到学生欢迎的。那么,当你的号召力已经完全丧失的时候,你就是满腹经纶,不管你的音质多么高,对于已经对你失去信任感的学生再也没有什么作用了。所以,不要怕麻烦,将诚信进行到底。

六、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成为考题的主人

新教师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地理新课改;教师成长;教学质量;指标体系

地理新课改全新定义了课堂教学的教学观、师生观,地理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课程理念的刷新,引发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方向变革。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促进教师成长就必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分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教师素质的评价两方面。本文主要从地理教师教学质量方面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与构建。

一、地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模块的新阐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运行前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准备即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为教学过程制定蓝图,规定教学方向和大致进程,以解决地理教学问题为宗旨,促成教学目标实现的一整套有序的方案。科学可行的教学设计能够减少和克服地理教学活动的随意性、盲目性,增强和提高地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达到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目的。可见,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对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应分两个模块进行:一是教学设计水平的评价,二是教学过程运行的评价,前者是静态的,但规划了动态的教学过程,后者是动态的,是对静态的教学设计的实施。

二、促进地理教师成长的教学质量评价指导思想

1.对教师教学设计水平进行评价,指标渗透课程和教学设计理念对教师教学设计水平进行评价,指标要着眼于地理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通过全面细致的指标设计来促进教师对系统理论、学习理论、地理教育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四大设计基础理论的学习与应用,促进地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专业知识的深入钻研,完善教学设计要素,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掌握课堂教学技巧,达成课堂教学实效。通过奠定科学的教学设计评价指标的导向性地位,确实为有效教学提供前提和保障,促进教师不断成长。

2.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指标体现“为学而教”“以学论教”地理新课程教学过程评价应打破关注教师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模式,而建立起“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为学而教”“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新机制。“为学而教”即评价指标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考虑学生“学”法的认知特点,在知识传授上强调为学生重组认知结构,搭建认知桥梁;在知识的理解上,关注学生经历与体验,注重创设情境;在知识的应用上,极力为学生提供实践或练习的机会;在方法上不仅教学生学会,还教学生会学的方法;在情感上,采取多种策略让学生好学、乐学、勤学。

“以学论教”即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地理教育国际表明:2l世纪要培养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活跃、责任应通过学生的地理课堂参与度中行为来显现和培养,生动而富活力的课堂互动景象,正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馈地理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对学生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生成状态、思维状态等诸多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六大“状态”全面捕捉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获得以及相应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动态变化与发展。

基于“为学而教”“以学论教”体现“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观,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新突破,是新课程评价改革的着力点。

3.评价指标的陈述应具有诊断性、可操作性传统的评价指标内涵有着外延无限、“空、范、大”等弊端,增加了指标把握难度。我们认为评价指标体系应是一套可供比照甄别的价值判断标准,指标设计的科学、合理则能事半功倍,达成评价的目的,起到信息反馈,改进教学的作用,否则评价工作流于形式,使师生产生抵触、厌倦情绪。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实际是对教师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课堂中的教学策略、方法、师生互动景象及教学课堂氛围等等内容进行达标衡量的一系列评价标准或评价目标。根据马杰行为目标陈述法,目标陈述应当可观察、可测量,能使教师根据目标陈述对学生标作出清晰准确的判断与评价。同理,对地理教师教学过程评价指标的陈述也应当是具有可测量性的,应当用易诊断、可操作性的语言加以陈述与界定,即指标的陈述可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实际观察、测量得出较准确的评价结论,亦即使参评人员一语读之可诊断,一笔评之可操作,如“提问设计具有启发性、激思性”。对于部分评价指标还可以“条件+目的”的结构形式作细致化的陈述,加强指标的易诊断性、易操作性(如例1、例2)。

其中“条件”是教师从学出发所采用的教学策略,“目的”则是学生对知识、方法的掌握或行为所发生的变化。

三、促进地理教师成长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教学设计水平模块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完整的教学设计要素由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过程等内容组成(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指标在后面单独构建)。其中背景分析常常是绝大多数地理教师教学设计中易忽视和缺失的部分;教学目标陈述模糊也是地理教师的共性,其陈述技术应体现现1受学设计理论中的“行为目标法”“内外结合法”“表现性目标”三种价值取向的灵活性;教学策略和媒体的运用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并基于地理知识属性采用相应的策略,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和技能的形成,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都是评价指标设计的重点所在。

2.教学过程模块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为学而教”指标体系构建,从知识传授、理解、应用、方法等方面进行基于地理学科特色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评价设计(见表2);“以学论教”指标从反映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六大“状态”进行构建与设计。

在以上两大模块的评价指标体系中,教师自评比例应当最高,学生和同行评价次之,因为新课程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自评,教师在反思中对自己进行评价,其真实性较大,故自评所占分数比例最高。学生是直接的受益者,对教师的评价是全程跟踪的,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特点,评价结果效度强,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评价方面。同行或专家掌握教学设计理念和懂得教学规律,因此对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教学法把握准确,但由于不是经常深入课堂,对教学过程的实施效果评价则随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具有偶然性、不稳定性。同行(或专家)与学生正好在评价的侧重点上互为补充,因此他们所占比例相当。

新教师论文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式;更新

一、语文教师教学观念要更新

1.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更新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语文教师必须对教授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全局的掌控,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改革动态,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在课堂上,能够高屋建瓴地掌控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正确、熟练地解读课文及相关语文知识甚至其他学科知识,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调控。也许对于刚踏上讲台的年轻教师来讲,做到这一点十分不易,但是只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把教育作为终生学习的事业来做,把继续学习作为终身奋斗的方向,不仅能从中找到职业满足感,也能提升个人修养,获得愉悦的精神体验。教育界奉行的一句话是“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但是面对国际大环境下的各种挑战,特别是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一桶水显然是不够用的,教师只有成为不断有活水流入的小溪流,才有可能给予学生一杯解渴甘泉,因此,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才是教师保持工作活力的有效途径。

2.教学目标要更新

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常常忘记自己只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常会陷入“一言堂”或”满堂灌”的尴尬境地,而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当代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和参与欲望,因此,教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活动中过于简单生硬的模式,将学生有机吸纳到教学双边活动之中,以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成效提升。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不仅要把自己所学的传授给学生,还要善于分析学生,看看学生到底需要什么,防止走进“富师傅,穷学生”的困境。针对这一点,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分层次教学。基础知识的差异、个体的差异,自然会使学生成绩及智力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如果一把尺子量到底,忽视了这一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统一的语文教学,势必会出现“优生不优,后进生更后进”的局面。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思辨能力、接收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因此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甚至不同的考量标准和评价模式,教给他们想学、愿学的知识。力争做到“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训练分层、评价分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2)始终关心学生接收了多少。大多数情况下,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是学生接收了多少有效信息,了解了多少知识,解决了多少问题,所以教师不能不顾学生感受,只搞“一言堂”,把该讲的讲了,忽视学生的接收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放缓节奏,仔细观察学生,做好随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改变教学模式的准备,把握好详讲与略讲、精讲与粗讲的关系。

(3)更新师生关系。不少研究证明,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上一门学科,厌恶一个老师而讨厌一门学科,试想,如果是因为和学生的关系紧张,造成学生偏科,耽误学生前程,那么教育也就失去了最初的目标,教师也就失去了价值,而缺少沟通是造成的师生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制约着学生思维的发展,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教师都应当作为“先学者”和学生平等交流。让课堂教学成为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人格的殿堂。因此,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因为这种关系强调注民主、科学、创造、人性,亦即无障碍的心灵沟通、易仿效的学长范、深层次的潜能开发、强效应的人格融合,也就是常说的“良师益友”。

二、课堂教学的创新

1.发扬民主

发扬民主,变课堂为一个学生自我学习、敢说感言的创造性空间。要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要把学生当作一个在“超市”中购物的“顾客”,他们可以任意地挑选自己需要的或喜爱的知识商品。教师在对教材宏观把握、引导的基础上,发扬民主,引导学生找出重难点,找出学生希望了解的内容,从而确定教学目标。

2.独特的课堂设计

独特的课堂设计,不仅包括引人入胜的导入语和精美凝练的结束语,教师的课堂语言同样是课堂设计之一,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尽量简洁、准确、幽默,不说口水话和无效语言,批评学生要做到针对性批评,不翻旧账,不牵连他人,在各教学步骤的衔接上也应做到无痕过度,热闹却不喧嚣的教学氛围,新颖、巧妙、直观的板书设计等,都是构成独特的课堂设计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多下功夫,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使整个课堂充满教师的个性魅力。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方式的更新首先是教师观念的更新,只有观念更新,形成好的教学创意,才能将之转化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才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促进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新教师论文范文5

【关键词】语文教师 素质 教研能力 信息技术能力 文化视野 风格和个性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99-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施,给中国传统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而素质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保驾护航。许多专家学者包括教育工作者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笔者也想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新世纪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加以探讨。笔者认为,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师要出色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具备高尚的师德与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1.高尚的师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五十二条明确指出: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就是说,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来教育感染学生。中学语文教师“德”的修养,不能简单归结为道德修养,还包涵思想、职业、审美诸多方面。

2.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实践者是教师,因此,研究语文教学如何改进,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师应以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素质教育的舞台上,从自己及当今社会的教育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成为研究型教师,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能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教学,去反思,去总结;其次要在反复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去因材施教。

二、具有人文关怀和文化视野

中学语文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要很好地履行语文教师的职责,那就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具有人文关怀和文化视野。

李镇西老师有一种开阔的文化视野,有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在教学中强调科学与民主精神,质疑和批判的态度。所以,他的教学成为语文教师的榜样。

语文教学不是一种以技术见长的学科,它的内容没有绝对的标准。它不同于数理化及自然科学的地方,关键在于它是有精神意义的,因为“缀文者为情而作文,览文者披文以入情。” 语文教师的素质如果出现了问题,那与他们狭窄的文化视野有关,他们不能正确对待外人对自己职业的批评。因此,要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重要的是要有一种超越自己职业的反省精神。语文老师既要把知识经验、道德修养等精神文化传播给学生,又要和学生一起不断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激活和创新文化。

三、具备语文技能与信息技术能力

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语文学习的目标是一种技能的获得。叶老曾经明确指出,语文学习“以学生获得实益,练成读作之熟练技能为要。”“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必须化为技能……”吕叔湘先生也说过:“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任何技能都必须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一是熟练。”现代教学论则从科学分析和实证研究的侧面对语文学习结果的技能本质作了明确的揭示。语文技能分两种,一种是基本技能,包括:流利地朗读、流畅地书写、语感技能等;另一种是高级技能,包括:阅读方法的运用、交际规则的运用、构思策略的运用技能等。语文内容复杂而丰富,它包括语言文字、阅读与写作、文学知识等。

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听说读写技能的加强,是学生语文学习有所获的保证。中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学好语言学,懂得现代汉语语法和古汉语语法;要了解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等。其次,中学语文教师还要学好文章修辞学,自己具有一定的鉴赏文章的能力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要经常动笔写各种体栽的文章,并且会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评改。此外,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师还应具备信息技术能力。这无疑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我们自觉地不断地去自我“充电”、自我完善。

四、具有自己的风格和个性

中学语文教师的个体性缺失是目前一个引起重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在文学教学中,语文教师个体审美体验、文学体验的缺失。原因之一是语文教师对文学作品阅读太少,缺乏对文学的悟性与感知力。(二)个体性知识结构的缺失。(三)在课堂讲授中,个体性表达讲授方式的缺失。

现在,各种语文教学法大行其道,许多老师都在学习模仿,都想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这本无可非议。但是,笔者认为,真正会教学的中学语文老师,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和个性。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语文老师要抓住各种教学方法的“神”。那就是老师凭借自身的学识积累和文学素养,对所授的知识和鉴赏的文章有独特的理解与把握。这是已经内化了的理解和把握,它不是参考书或一些优秀课例所能给你的。真的达到境界,你的教学,不管是运用哪种教学方式,声调语速如何,都能把你对知识或文章的理解与把握自然流露出来,并因此在课堂中形成了一种“磁场”效应。在这种效应下,学生全身心受到感染,听得入神,学有所得;并在一次次的情感交流与碰撞中,增强自己的文学直觉与文学感知力。语文教学特别是文学教学与科学教学的根本性区别以及它的魅力正在此。

当然,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远不止这些。教师的个性气质、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的观察能力、表达与调节能力等情感交往技能,都被看作中学语文教师所应具备的重要的专业要求和情感素质。这些素质无法通过短期的专业化培训来完成,因为它们源于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和精神状态,与他的教育意识、道德意识密切关联。一个真正懂得教育的中学语文教师,往往能够在孩子与客体知识和主体价值之间搭建起方便快捷的桥梁。他首先能做到“关注孩子的一切,关注一切孩子”,饱含人文情怀,具有美感并懂得审美等;其次才是具备语文教育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的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对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有广泛的涉猎,对教育学之外的美学、哲学、心理学等多方面都有所研究。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钟晓琳.《科学化与功利化夹缝中的教育坚持》,《读书》,2012年第4期

[3]赵宪宇,周仁良,储建明.《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新问题和新解读》,《语文教学通讯》2003第11期

[4]陈文,旋正煌,唐万明.《做研究型教师》,《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第5期

[5]谢泳.《中学语文教师的文化视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第3期

[6]傅书华.《论中学语文教师的个体性缺失》,《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第3期

新教师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一个合格的教师除应具备娴熟的教育教学艺术,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这是由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教师的.工作关系着国家、民族、家庭的未来和希望,这也决定着教师职业道德有其特殊的规范、标准和要求。因此,师德教育在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与培养中,具有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工作具有特殊眭,主要表现在其工作对象不同于其他职业。学生是一个国家、民族、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教师的工作思想、工作水平、工作能力将对学生产生直接和久远的影响。由于它的特殊性,也就对教师的教育和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教师除应具备娴熟的教育教学艺术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这就要求我们应十分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素质的培养与培训,而这种培养与培训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化教育,既包括职前教育也包括职后教育,本文就新时期教师教育的职前与职后的师德培养,谈一点认识。

一、师德是教师职业的行为准则

社会生活中的任何职业,都有其自身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即职业道德。它是处理职业活动中各种关系的基本规则。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中各种关系的规则,表现为教师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教师在其职业活动范围内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在其劳动中抱怎样的态度,表现怎样的道德品行,将直接影响青少年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他还指出,“教师的道德品质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灵成长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塑造着学生的灵魂。但教师在塑造学生灵魂的劳动过程中,不像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用劳动工具加工劳动对象,而是用自己的知识、才能、智慧影响学生,塑造学生的灵魂。正是教师职业活动的这一性质和特点,要求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卢那察尔斯基也认为:“教师应该在自己身上体现人类的理想。”教师的道德修养,决定教师的教育水平,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除了教师的文化修养、知识修养外,这种力量还来源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即教师的师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一种深层次的、隐藏于其知识之后的一种隐形的教育力量,当这种力量得以发挥,从教师的内心中产生作用和影响后,不仅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而且更主要的将会对学生今后的社会生活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意义和价值,已超出了学校范围的空间和学生在校的时间,它具有跨时空的影响力,因此,师德是教师职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担负的使命,与教师职业文化根本目的和内在精神是一致的。师德又是在教师职业文化的系统运动中生成和发展的,并且始终作为教师职业文化系统整体运动的组成部分发挥其全部功能的,所以,师德本质的实现是通过师德价值来显现的。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一定的道德关系所确定的师德行为的有效性、合理性与崇高性,同时它也是教师职业群体和个体的自我确认的价值内容和道德本质的实现。它既是师德信念自我承诺外化和内化的双向运动的具体表现,也是师德可能性转变为师德现实性的具体过程。

因此,师德是每一个从事教师职业或将要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道德修养、道德倾向和道德行为特征的总和,是主体在师德关系中自我表现的道德状态,是师德价值的个体实现。它一方面体现了个体师德价值的实现状况,另一方面则体现师德价值的总体水平,这也就显现出了师德在职业活动和职业培养过程中的个体与类的关系。个体与类的关系表现出怎样的性质,就会显现怎样的师德人格。同时师德人格又是个体对于类和自我本质的理解与意向的结果。个体在什么意义和层次上认同了类的本质和自我本质,他就会在什么意义或层次上追求并实现自己的师德人格价值。师德人格在这里的作用,就是能使个体在同类的交往中处于某种有效的关系状态,所以,师德人格的自觉化、个性化和理想化,是师德人格价值实现程度的具体标志。因而,师德人格的真正形式,就在于师德主体能意识到自己是道德实现的目的,并在具体的师德行为中,达到自我决断、自我负责、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

二、教师教育中师德培养要求

高等学校体现出的大学生文化个性和文化行为的不同,表现为一所高等学校的文化氛围、文化意识、文化精神以及具有自身个性的文化性格,对大学生的共同文化意识的培养,对文化精神的培育和具有自身职业前景的道德文化人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文化现象也同样存在于高等师范院校。由于高等师范院校特定的职业文化发展与积淀,所形成的师德文化意识、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对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的师德形成、发展和完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等师范院校在对其学生进行文化知识、能力素质、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师德的教育与培养是其人才培养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方面。所以,高等师范院校文化所具有的文化性格,是一个综合性的职业文化性格。它对师范生的师德要素的形成,师德结构的完善具有相当的融合力。师范生的师德人格与高等师范院校文化性格是基本相一致的。它的要素和结构体系与学校文化性格的要素与结构有着明显的相承性。因此,不难得出结论,高等师范院校文化性格如何,将直接关系到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师德及师德人格的健康发展和师德结构体系的完善。

当大学生步入师范院校学习,即成为教师职业队伍的后备成员。但他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性质、意义、地位、作用以及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的认识是表面的、肤浅的,他们的认识往往带有偏向性和对职业选择的非自愿性,因此,师范院校在对师范生进行教师培养教育过程中,必须改变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认识的偏向性,使学生的职业选择非自愿性转向职业选择的自愿性。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学生能够比较自觉地接受教师职业的价值体系,逐步树立起教师职业道德的意识,形成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的人格,并不断进行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评价。在他们步人教师行列后,再通过职业活动中的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选择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和职业道德习惯。师范生师德的形成、发展和完善,与师范生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的增长是同步的。其师德的形成、完善一般经过三个阶段,即他律的师德、自律的师德、自由的师德。当然最终达到自由的师德,除了学校的教育、培养和师范生自我的锻炼、修养外,在他们走上教师职业工作岗位后,仍需进一步地加以完善。师范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是接受教师职业化的训练过程,这种职业化的训练,除了专业理论知识、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外,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进行师德实践训练,提高师德水平,同样也是师范大学生职业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这样的教育和培训,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教育职业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认识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和要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努力把师德规范和要求与培养自身良好道德习惯有机结合起来,用师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使自己具备良好的师德素养。

师范生的师德教育过程,一般由教育者、教育环境和受教育者三方面组成。师德的教育过程必须符合师范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规律,符合其成长、成才的客观规律,使师德教育取得更有效的结果。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一般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提高师范生对师德的认识。人的行为总是由一定的道德观念所支配,对大学生的师德教育,首先应从提高师德认识人手,明白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和规范;明白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师德要求;明白师德在完成培养人才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具体地讲,包括掌握师德规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提高大学生的判断能力,坚定师德信念。

第二,陶冶师范生的师德情感。在提高师德认识的基础上,应注意师范生师德情感的建立。因为没有师德情感,也就没有实践师德原则和规范的自觉行为。师德情感比师德认识具有更大的稳定性。积极健康的师德情感在教育和培养人才的职业活动中具有更大的意义和作用。

第三,加强师范生的师德意志的锻炼。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能否克服困难、突破障碍主要取决于人的意志。师德意志就是指教师在履行教师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并作出正确行为抉择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点对从事艰苦的教师职业者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第四,注重师范生良好师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提高师德认识、陶冶师德情感、锻炼师德意志最终都要归于师范生良好师德习惯的养成。通过师德教育,使师范生把师德意志自觉转化为育人的师德行为,这是形成师德品质的关键。

三、教师教育中师德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教师教育中的师德教育与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教师所具有的自身职业特征的敬业精神、仁爱精神、进取精神、自律精神作为具有教师职业特定内涵的道德价值,体现出了教师职业文化特殊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这种特殊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在教师教育体系共同文化道德意识中,居于核心地位。教师师德的确立与发展,以及形成其职业道德习惯,有赖于教师教育体系中职业道德文化对教师师德的形成、发展和完善过程的评价。因此,在教师教育体系的师德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以下四个方面的结合:

第一,理想教育和师德教育相结合。教师教育体系中的师德教育,应注意将理想教育和师德教育紧密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师德教育的方向性和可能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与师德教育的紧密结合,是整个教师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连续教育和阶段教育相结合。师德教育在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中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教育行为。应贯穿于师范生的教育以及教师教育的后续培训的全过程。把师德教育、培训与教师后续培养的知识更新、新能力培训、职业技能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注意在不同时期教师的思想变化。要突出重点,强化过程,注重效果,以适应新时期对教师教育和师德的新要求。

上一篇教师法论文

下一篇男幼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