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风景名胜的对联范例6篇

描写风景名胜的对联

描写风景名胜的对联范文1

下联:无缘难入解脱门

上联:一池浓墨盛砚底

下联:万木长毫挺笔端

上联:进退一身关社稷

下联:英灵千古镇湖山

上联:桑柘几家湖上社

下联:芙蓉十里水边城

上联:一弹流水一弹月

下联:半入江风半入云

上联:喜无樵子复观奕

下联:怕有渔郎来问津

上联:石骨金身何处来,无始无终自在

下联:慈云法雨从空下,亘天亘地悠然

上联:龙涧风迥,万壑松涛连海气

下联: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上联:明月自来去,绕廓荷花三十里

下联:空潭无古今,拂城扬柳一千株

上联: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下联: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上联:兰若即清,竹林亦静

下联:诸天不老,大地皆春

上联:风清华表翔无鹤,云护佳城关玉鱼

下联:百丈松楸驯鹿土,千秋佳节卧牛眠

上联:石室云开,风大地山河三千世界

下联:水帘风卷,露半天楼阁十二栏干

上联:石为迎宾开口笑

下联:山能作主乐天成

上联:中隐春深飞野鹤

下联:岩泉石瘦响寒林

上联: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江山,为天下读书人顿增颜色

下联:驱外夷出境,自壁千秋新事业,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上联:放开眼孔,看晓日才上,夜月正圆,山雨欲来,溪云初起

下联:洗净耳根,听林鸟争啼,寺钟答响,渔歌唱晚,牧笛催归

描写风景名胜的对联范文2

关键词:晚明;性灵文学;袁子让;响应

中图分类号:I1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1)04-0054-04

晚明自万历(1573-1620)以来文学创作的主流倾向是由湖广公安派和竟陵派引领的性灵文学。它的重要表征是张扬创作主体意识,提倡抒真性情,反对拘于格套的模唐仿宋,提倡自然朴素的艺术形式。袁宏道(1568-1610)倡导性灵,吸纳徐渭诗歌创作要“诗本乎情”以及李贽的“以自然之为美”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表现形式。作为湖北公安、竟陵之近邻的同属湖广地区的湘楚文士,以其近水楼台的地理优势最强烈地响应着这场独抒性灵的运动,其中以“楚之桃源人”(今湖南常德桃源县)江盈科(1553-1605)最为积极,“在诗坛上是晚明文学革新流派公安派的主将之一”,为公安派的创立立下过汗马功劳。但还有一位生活在湘楚大地南部,在晚明语言学、诗学领域都有重大建树的湖湘文士袁子让(约公元1560-1628)却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故本文不揣浅陋,尝试论之。

通过对自然山水之美的客观描写以抒发创作主体内心的自然之趣,是袁子让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就他生平所见山水胜景而言,主要是他任治嘉州的美好山水,包括峨眉、凌云两山。在描写中,其山水诗作的立意角度通常表现为:一是宏观地描写整山之优胜,一是具体落实到某个景点以展示其自然之美,这样点面结合,以显大山小景雄阔与柔细之美的相得益彰。其《观佛灯独尊台一律纪胜》云:山灵描太极,五色锦氤氲。天作龙图象,人疑嫦竦文。幻形随赤日,彩气藉绵云。悟入圆通妙,凭阑已夕曛。该诗是描写峨眉山之全景的。从诗题来说,本应具体落实到佛灯的描写,但诗歌却荡开一笔,从峨眉山游人的视角人笔,把峨眉山在落日余晖照耀下之五彩斑斓展示给游人,这样写有一种立刻吸引读者的视角冲击力。首联把峨眉本身具有的灵气描绘出来,尤其是这灵气所幻化的“太极”图貌,让观赏者联想起阴阳二气的交感灵动之势,更显峨眉的秀灵气韵,从而展现大自然固有之“美”与“趣”,为审美者心灵之情趣作一客观铺垫,审美主客体和谐统一,圆融自如,充分体现了作者诗歌创作追求山水之趣与心灵之趣相统一的抒性灵之创作倾向,是当时公安派、竟陵派之性灵说对文学创作发生影响的一个典型说明。颔联和颈联在色彩的渲染上,着意描绘出浓重艳丽的画面,龙图之象,竦之文,赤日之色,绵云之彩,都具有色彩浓重而鲜活,耀眼而夺目的视角效应。前三联着意涂抹刻镂,喧声造势,都是为了烘托尾联深蕴的思想内涵:审赏主体只有将大自然本真之美与趣相契合,才能进入一个妙解天道、地道和人道的圆通奇妙之境。

同样是描写游人观峨眉佛灯的景色与感觉,《阅圣灯夕口占一律》则与上一首不同,全诗从灯之光影外貌、色泽亮度来具体描写,与前一首的宏观概括形成鲜明对比,该诗云:熠耀如何物,传灯满碧垌。到来非野烧,飞去似流萤。落叶天翻贝,当空夜聚星。明珠如可惜,长此学楞经。从尾联所写不难发现,该诗描写佛徒们在佛寺中挑灯夜诵佛经的情景,是从静态的佛灯之状、灯光之亮侧面环绕,以视觉效果的渲染来扣住读者的注意力。首联用古乐府的问答体形式,给人亲切可信之感,“熠耀如何物”是从远处所观望到的鲜艳明亮的实体起问,接着以“传灯满碧垌”作答,即是说碧绿满眼的郊野撒满了光亮明媚的灯火。接下来二三两联用比喻夸张之法进一步申足这佛灯的璀灿明丽,这里采用远望与近观相得益彰的写景之法把佛灯的闪烁跳动和忽明忽灭写得生动形象而逼真,足显抒写自然真性之旨。而“落叶天翻贝,当空夜聚星”正与颔联“到来非野烧,飞去似流萤”在立意上相匹对,这样写是为了让人们在佛光的照耀下忘怀一切而遁入佛理圆通空灵无色的妙境,领悟到如明珠般澄彻明净的佛境之意趣,这又妙合无垠地回归到作者既写自然山水之灵性,又抒创作主体之真趣的艺术追求上来,适应了性灵派之独抒性灵的创作要求。

凌云寺是峨眉山一大胜景,自古游人骚客流连于此忘身其中。袁子让为官嘉州,壮游峨眉,则凌云之景,自当以巧艺记之于瀚墨,使后来者仰而慕之,实乃当仁不让之美事。其所作四首游凌云寺诗则是袁子让抒发创作主体之真性情的代表作。来看《凌云寺》:西来楼阁枕江滨,蹬道萦纡绝似秦。山月夜巢天外鹤,江云朝断市中尘。昙花乱坠登坛雨,法相犹存到岸身。剧郡可能成卧治,吾得此地一栖真。诗歌以写景人笔,突出凌云寺之高险陡峻。“蹬道萦绕绝似秦”从李白《蜀道难》之“尔来四方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句中化出,极写凌云寺之高险。寺宇似乎与世隔绝,其来栖之鹤又非人世所有,江水云雾盘缠,又将寺宇与闹市屏隔,这样的处所,正是佛界胜境之所必备,故颈联“昙花乱坠登坛雨,法相犹存到岸身”才有依托之根据。最后创作主体“我”要在此把那份真性情寄予大地山水之中,让心灵本有的那份自然情趣与山水自然固有的质性纯真融为一体。公安派的主将袁宏道亦曾激赏过峨眉的自然之性,他借山水之自然来抒发其本我之性灵情趣,同样的山水给袁宏道和袁子让同样的创作欲望和创作追求,此见公安派之“性灵”在当时之影响。如袁宏道的《送峨眉僧清源,时源请有檀香佛,刻镂甚精》:师从峨眉来,往返经几宿。兹山闻最高,几许到天竺。师行遍天下,无乃是神足。竦身入梵宫,镂此旃檀佛。此诗虽然不是作者亲游峨眉山的纪实之作,但从侧面借僧师清源从峨眉而来的口述以想象峨眉之高峻峭拔,把自己的主观情思遐想融进客观山水之中,以寄托对佳山好水的向往之意,短短八句,“独抒性灵”。反观袁子让写峨眉山水之胜,凌云内隐之情,其与宏道之遐想峨眉佳山好水之神趣不相伯仲也,此晚明文学抒性灵之主流意识已遍为文人士子所接受。

前述四诗中最能抒性灵写自然者乃为《游凌云次东坡韵》:平生傲骨轻土壤,偶从尘梦落刀州。莺花虚负汉嘉景,几能买屐凌云游。闲中空白忙中首,笑处权开愁处口。春风童冠总偕民,何须更觅经纶手。八十四盘月正秋,照见锦江天上流。临流寒棹王猷航,爱月时登庾亮楼。世上何物吾得有?开襟唯有尊前洒。琴鹤相携一醉眠,羡杀嘉阳黄白叟。

诗歌一开始就借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旬中的人格自立精神,把创作主体那与生俱来的热爱自然不与俗吏为伍的真性情蕴含在“平生傲骨轻王侯”的字面背后,则后一句所写为官“刀州”(即嘉州)只是偶尔一遇就显得合乎情理,因为人生总有身不由己的时候。第二联中“几能买屐凌云

游”引用南朝谢灵运发明登山屐漫游山水的典故,抒发诗人对山水灵性自然之质的热爱。第三联则以一种后悔痛惜的心情把自己曾经为官的经历说成是徒自劳苦,好在今天被美好真趣的自然山水召唤了回来,发现了山水自然之性对于自己的性灵的洗礼。第四联连用两个典故,前句正面用典,借孔丘弟子曾皙于春风拂面之时,携童冠欣赏沂水春风美景放歌晚归之事,寄托诗人对于峨眉山水奇趣的向往之情;后句反面用典,以辛弃疾词中所写安民治邦之愿不得实现从反面引申,既处穷难之际,则独赏山水性灵,把自然之真我与山水之固然融为一体,方显生命之价值。第五联的作用与第三联同,但除了承担承上启下的角色之外,又以正面的描写以体现诗人对于凌云寺的清爽明净之流连,把锦江天上流的雄伟之势镶嵌在九曲八十四盘的蜿蜒之中,体现峨眉凌云自然山水壮观宏伟之趣,为下联的借古喻今做一铺垫,这样,诗歌的逻辑思维具象思维环环相扣,丝丝入理。

袁子让抒写峨眉山水自然之性,也把自己对于山水自然的雅趣兴怀一并吐露,则更多的是以一种赞赏歌颂、先入为主的立意方式来体现,这在晚明那个强调作家主体意识、追求个性精神之弘扬的文学主潮时代,显然是合乎文学发展方向的,即使像袁子让这样创作活动并不十分旺盛而且名望和地位都较为一般的文士,却也能和合文学的时代脉搏,足见公安竟陵之性灵文学对于社会的普遍熏染,说明正是有袁子让这类文士的普遍参与,晚明性灵文学才能成为历史上被热烈认可又被热烈争论的多元价值文学。体现了这种作家主体意识和个性精神的代表作品,则是袁子让的《乌尤尔雅台》:

郭子当年耽一生,墨池犹自浸鱼头。

而今山色都随我,留与人间染素秋。

诗歌抒发了一种强烈的以我观物的主体意识,创作主体将自然万有笼落于胸中,最后由“我”来摆布这水光山色,或让其留与人间,或让其成为历史积淀,突显了创作主体的两重主体意识,一是哲学上的对于宇宙自然的把握,一是文学创作上的对于主体人格的尊重和弘扬。

对于创作主体意识的弘扬或强调,还表现在对于传统思想尤其是对于儒家功名观念和官本意识的反叛与否定,这是万历时期抒发性灵的主流文学的另一个表现特点,受这种创作思想的影响,袁子让也在他的诗作里表现出一种对于儒家传统’生命价值的漠视,这就是把为官看成一种痛苦,因而提倡用酒醉方式从官场中摆脱出来,虽然这是一种不得已也不万全的下策之选,但毕竟在为寻找一种摆脱之法而努力,故其《洗墨池》云:

江上高山山上亭,乾坤到此有余清。天边匹练飞来合,槛外峨眉画不成。香泛墨池春后雨,风传仙梵月中声。登临始觉浮生苦,一醉从教减宦情。袁子让对于官本位的叛逆,是通过两个层次的描写来展示,第一层次是在峨眉凌云二山的自然含蕴中内隐着对于宦海倦情的厌恶。诗歌描写的自然之性包括:山与水的明丽,亭山的洁净,水天一色的缥缈,峨眉的神秘美丽,雨后墨池的淡淡清香,月光下的悠悠梵音……这些山水之奇趣,自然之灵光,成为诗人遁世高蹈超群脱俗的物质基础和审美基础,与公安派、竟陵派文学所宣传的创作主体对于人格自然的张扬关键在于寻找自然之性和人的本然之性的独立有不谋而合之处。第二个层次,是直抒诗人对于传统功名观念的不满情绪,“登临始觉浮生苦,一醉从教减宦情”,以一种对于生命关爱的觉悟来否定宦海官情对于生命的烦累。诗人所游佛教圣地的美好景致,把他带人了美妙自然忘怀俗务的轻松自由之境,由此生发出对于儒家功名观念的厌弃,这是与晚明时期佛教的盛行及其对于士人的影响分不开的。

万历以来的佛教,表现出反对传统和追求自由的叛逆性。尤其是晚明的禅宗,由于深受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时代风尚之变化的冲击,因而特别注意顺应人们的自然本性之生活,提倡个性之自由。受此影响,文学亦追求创作主体个性的解放。而作为对湖广大地最有影响的公安竟陵两派,其流风所及,对中下层文人如袁子让之浸染自然成理,而实际的情况则是,在袁子让前述诗歌中又表现出强烈的信佛影响,因此,这种互动的情况使得袁子让的诗歌表现出对于传统的反叛,对于个性自由尤其是生命自由的追求,则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果说,袁子让对于儒家功名仕途观念的叛逆是通过对佛教的信仰来表现的话,那么,道教对于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也常常提醒他重视生命主体存在的意义而向儒家标榜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轻视个体生命存在的思想进行批评,从而以佛道联手的合力向传统儒教质疑,这种思想倾向以《过嘉州作》为代表:江山佳处矗危楼,时拉真仙作胜游。雨过碧光生瓦溜,日移红影在帘钩。望推西蜀英灵地,气压东吴壮观州。遏往莫教明月去,此中长放桂华秋。携仙胜游,在嘉州的佳山水中流连忘返。诗人在对于嘉州山水自然之性的赞颂咏叹之中,嵌入由于仕途宦海疲惫而引发的仙真之向往,把生命关爱隐含其中。在袁子让的家乡郴州,传诵着苏耽于州东山岭升仙登天的故事,此山后来名为苏仙岭,苏耽也就成为此山之神而为郴州人民所信仰崇拜。袁子让也为之写有《橘井》和《来鹤楼》两诗。这种道教信仰氛围使得袁子让真实地感受到生命的珍重,故在诗中发出“遏往莫教明月去,此中长放桂华秋”的生命诚可贵之叹就容易理解了,显然,这种创作倾向是对晚明公安竟陵文学之追求生命理趣和生命个性精神的思想潮流之响应。

晚明公安派主张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还包括对于文学作品内容的重视,认为内容不是幻想的空洞的道理,必需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充实丰富的社会生活,反对那些盲目拟古有文无质的假古董。他们把笔力投向自然山水之性时,也注意在对山水的描写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活情趣,三袁兄弟所写有关龙潭或龙湖山水的诗文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受此影响,袁子让的诗歌在描绘嘉州美好山水的自然趣味之中,同样蕴含着创作主体丰富多样的情感内涵,体现了多姿多彩的“质”的充实性。其《凌云望乌龙》云:

描写风景名胜的对联范文3

一、花果山风景区大门楹联的文学形式剖析

楹联是最具中国特色文化园中的一支奇葩,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加之与书法的美妙结合,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瑰丽多姿的艺术独创。

1.楹联的文学知识

楹联亦称对联、对子,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我国现存最早的对联是后蜀主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题在桃符板上,置于寝门左右。由此可见楹联习俗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意义。楹联的内容、领词、断句、书写格式都有严格的要求。在我国为数众多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景区,对联是最常见也是极富导游意味的点景艺术。

2.花果山风景区大门楹联文学形式的缺陷

按照中国楹联学会制定创作对联的六条基本规则,花果山风景区大门的楹联则错误百出,如上联“此山半步”与下联“小说所言”的词性、结构均不一致;上下联之间,对应的音节平仄不相对;上下联语意不相关,称作“对开”,是对联中一忌。

花果山风景区大门楹联的书写格式也存在着明显纰漏。楹联的书写应竖写,不用标点符号,上联在右,从右至左写;下联在左,从左至右写,最后一行要空几格,形成“门”字形,称为“龙门写法”。而花果山风景区大门楹联的书写格式则是山寨版的龙门写法,不仔细看真的很像,仔细一看让人哭笑不得。

二、花果山风景区大门楹联的内容剖析

1.上联“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们把花果山与《西游记》两者紧密联系,但是,“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这句话未免说的太大了。什么叫西游记?显而易见是向西这个方位游的记录,全书故事主体是唐僧师徒四人一路向西取经,降伏妖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西天取回真经。而不是“未出此山半步”一直停留在花果山上绕圈子,只有离开花果山往西前行,才能发生那么多让人津津乐道的取经故事,因此,说《西游记》处处离不开花果山实属牵强。

也许有人提出那是因为吴承恩以花果山为蓝本,来到花果山,把所见所想运用其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述,写出一部优秀的神魔小说,因此赞叹“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但是如果您稍微了解《西游记》,便会知道这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例如,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他特别喜欢搜奇猎怪,爱看如《酉阳杂俎》《百怪录》之类的小说野史,为他创作《西游记》奠定基础。再如,唐僧取经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从《大唐西域记》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唐僧取经的故事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为《西游记》提供创作背景。吴承恩创作出令中华民族骄傲的伟大文学巨著,是在前人积累的基础上,通过改造完成的,并不是“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

2.下联“三藏东传并非小说所言”

上联错误百出让人贻笑大方,下联更是不应该出现在景区大门上。

“三藏东传并非小说所言”这句话本身,无论是形式或内容皆无错误,意思是历史上唐玄奘从西天取回的经书三藏(法一藏、论一藏、经一藏)传入我国,并非像《西游记》这部小说里描述的那样。联语是由镇江金山寺首座和尚梦初为花果山海宁禅寺撰写的,挂在海宁禅寺的山门上。高僧题写的的联语是站在佛教徒的角度上,澄清《西游记》里唐僧取经的一些说法。

联语出现在寺庙门前无可厚非,且相得益彰,给远道而来的游客增加游兴,给海宁禅寺画龙点睛。但出现在花果山风景区的大门上,则让人不可思议,瞠目结舌。大家都知道花果山以“神奇浪漫”为最大特色,奇异的山水特色与多彩的神话传说,使花果山充满了神奇的魅力,是花果山经营旅游业的最大亮点。游客朋友们为了体验《西游记》描述的仙境,不远千里来到这个神话世界,刚到门口还没进门,就迎面被泼上一头冷水,满怀憧憬的游兴大打折扣,真是大煞风景。即使接下来行程中所欣赏到的与《西游记》有关的景点让人惊叹不已,但一想到大门口的“并非小说所言”,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三、如何更改楹联的提议

一副楹联立意再好,但与对联的写作基本规则相悖离,又出现那么多纰漏,便再也无法算是一副上好的佳联。既然美人的脸出了问题,“修脸”势在必行,如何修、如何改,这个问题发人深思。

1.全国范围广泛征联

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这就要求旅游资源的开发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其灰头土脸地更换楹联,不如由花果山风景区管委会大张旗鼓的面向全国广泛征联,借着全球信息国际化的东风,在征联的过程中无形地为花果山做宣传,这样既免费做广告,又能征联,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征联也给人们提供参与部级重点景区建设的机会,这种主人翁的光荣使命感,激励人们尽心尽责地为花果山风景区的大门楹联出谋划策,同时也能让大众感受到景区管理的民主,对花果山景区增添一份好感。

广而集之的楹联再从中选优,取前列进行一次网络投票活动,再次产生广告联带效应。把决定权交给老百姓,那么最终确定下来的楹联必是人们的心声,届时花果山不再只是孙大圣的老家,更是全国人民的家!

2.书法艺术表现楹联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韵味无穷,连云港市虽然只是中小城市,但卧虎藏龙,有许多优秀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并且早已成立市诗词楹联协会和书法协会。相信只要有需要,这些民间书法家必会竭诚为家乡建设做贡献,由家乡人民书法艺术表现出的楹联将成为花果山景区一大新亮点。

当然,上述对花果山风景区的大门楹联的剖析与修改意见,仅是笔者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其缺陷和不足在所难免。但我相信,在众多热爱旅游事业、热衷于家乡旅游建设的朋友们共同努力下,我们家乡的花果山必会被建设得愈来愈美,以更佳姿态,迎接享受幸福生活的四方宾客。

参考文献:

[1]陈凤桐.从两副对联说起.连云港日报,2009.

描写风景名胜的对联范文4

一、结合总体风格,体悟主旨

宋诗总体风格是“生新瘦硬”。所谓“生新”,就是刻意求奇;所谓“瘦硬”(瘦劲),就是洗净铅华,刚健有力。宋诗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自具特色。唐诗美在情辞,以韵取胜,浑雅、蕴藉、空灵。读唐诗就像品尝荔枝,一颗入口,甘芳盈颊。宋诗美在气骨,以意取胜,清奇、深隽、透辟,读宋诗既像欣赏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又像品尝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

如何结合宋诗总体风格,体悟主旨?请看全国卷Ⅰ中12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一)

♥潘大临

西山连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鱼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潘大临(约1057―1106):字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潘大临这首诗首联写地势险要,虎踞龙盘:西山重峦叠嶂,连绵不绝,定有猛虎藏于其间,赤壁下临不测之渊,江中巨石嶙峋,正是龙宫的天然屏障。颔联写古贤功绩,波流万世:地势优越壮美,三国时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叱咤风云的英雄建立的丰功伟绩,就像滚滚东去的波浪奔流万世。这里写“虎穴”、“龙宫”,刻意求奇――生新;英雄伟绩,流之无穷,写得壮美――瘦劲。 颈联写沙明天阔,宿鹭飞鸿:俯视沙滩,一片明亮,那是因为许多白鹭在那里栖息。仰视天空,开阔无垠,鸿雁高飞云端,似乎不是前移,而是后退。这一联炼字极见功力。“拳”是名词,修饰“宿”,名词状语,表现一种神态,是说“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得像拳头一样――瘦劲。这样写,形象地表现出白鹭在沙滩上栖息的神态。“拳”与对句中的“退”相对,“退”字仅是字面上的借用,事实上飞鸿并没有后退,只是由于天空太阔,鸿雁飞得太高,蓝天背景太大,使人无法觉得它们在移动。以“退”写“进”――生新,生动地表现出飞鸿在天空飞行的状态。“拳”、“退”二字在诗中毫无修饰,洗净铅华――“瘦”。 至此,联系第⑴题中的设问,则不难作出答案。尾联写叹时思隐,垂钓归船:我最羡慕江上的垂钓者,钓罢归来,驾着轻舟在雨中归去,悠闲地听着雨打船篷的声音。这一联先“点”后“染”,即先直抒胸臆,表达归隐之志,接着又紧扣隐逸之志,用“垂钓归船”之景渲染。联系全篇,诗人既缅怀、景仰古贤功烈,又向往隐逸生活。看起来,有点矛盾,其实,这是故作平淡之语,在向往隐逸生活背后隐藏着诗人内心的无奈和不平,诗人又何尝不想有一番作为?这便是“美在气骨,以意取胜,清奇、深隽、透辟”。

全诗情感沉郁,内蕴深刻,深得杜诗五律之妙。潘大临属江西派,这一派奉杜诗为“祖”,诗人当然也不例外。若把握住了宋诗总体风格,从大处着眼,则不难答出上述第⑵题中的问题。

当然,这道试题,也可从常规思维来解答:①透视意象,感悟思想内容;②找出抒情句,分析作者情感;③联系全诗,简要阐释。

第⑴题赏析字句。常规思路是:①辨析词性(动词、形容词居多),选出传神字句;②回归原诗,解释联想描述;③点明作用,烘托何种意境或表达何种感情。

“规范解答”古代诗歌中的风格特征,是赏析中的难点、热点。2008年北京卷12题中的第(3)题,不仅要指出风格特征,还要“简要分析”,2008年重庆卷12题中的第⑵题,要“简要分析”王观词“新丽”的特点。

【答案】(1)“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野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在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二、紧扣流派特点,解读诗句

解读诗句,有多种渠道,紧扣流派特点进行解读是其中一种方法。

有的流派特点与宋诗总体风格一致,这类作品既可结合宋诗总体风格进行分析,也可结合流派特点进行解读,例如,上述潘大临的《江间作四首》便是。有的流派则适宜从流派自身特点切入赏析,如革新派。

革新派是以王安石、苏轼为代表的宋诗中一个重要流派。如果说宋初白居易体、西昆体、晚唐体基本上还是沿袭唐风的话,如果说欧阳修、梅尧臣等复古派诗人才初步建立了宋诗自己的独特面目的话,那么真正做到“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的便是革新派。

特点:立意构思,一反前人,匠心独运。如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苏轼的《南园》。语言特色:散文化、议论化、哲理性。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诗句中“不识……只缘……”、“不畏……自缘……”关联词语提示我们,这就是两个因果复句。阅读时,不必浅句深解。可以说,假如没有苏轼、王安石的力作,所谓宋诗散文化、议论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恐怕要大为逊色。因此在鉴赏革新派诗歌时,可先从语言角度切入,疏通理解诗歌。请看2008年上海卷中的宋诗及其相关试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5.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

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

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

16.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这首诗散文化、议论化的特点很突出。首句“客思似杨柳”,就语法特点而言,是个主谓句;就修辞角度思考,是个比喻句,首联的意思是,客居他乡的愁绪好像飘拂在春风里的千万条杨柳。联系上述15题,不难看出A项“赏析”错误,春风里“千万条”的“杨柳”,是比喻“客思”春愁的,并非实景。如果抓住句式特点,抓住句中主语“客思”,谓语“似”,问题便迎刃而解了。颔联“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都是动宾结构,也是散文句式,其中“涨”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使动用法,即“寒食泪”使冶城江水上“涨”。从句式特点入手,两个诗句的意思也不难理解:倾泻而出的泪水使冶城江水上涨化为春潮,这是极尽夸张之能事来写哀痛之情,诗人内心强烈的情感也不难体会。这样上述15题正确项也不难选出。颈联“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是两个主谓式结构的诗句。意思是头巾下的白发争着生出,镜中青春容颜早已淡去。诗句中的“雪”、“朱”二字色彩对比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寄托着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诗句上承悲凉哀思的生命体验,下启对个人际遇的万千感怀。 尾联是因果复句,直抒胸臆,意思是为官不快,所以,只想退隐山林,捕鱼打柴,终老一生。读懂了这些,由此不难看出,15题C项表述有误:“过早衰老”不是“辞官归隐”的原因。由此,也不难概括出全诗的内容:首联写的是客思之愁,颔联写的是寒食之哀,颈联写的是衰老之叹,尾联写的是为官不快。由此,也不难看出“客思”在诗中仅能统管首联。也不难看出D项说以客思“贯穿全篇”,这是一叶蔽目,不见泰山。由以上理解为铺垫,再来解答16题,何难之有?

宋诗流派纷呈,不同流派有不同特点,即使同一流派,也不是“千人一面”,如江西诗派,黄庭坚的诗以生新瘦硬见长,陈师道的诗比较朴拙,吕本中的诗比较明畅,曾的诗趋向活泼,陈与义的诗又趋向雄浑。这就是说,在具体解题赏析时,切不可胶柱鼓瑟,不知变通。

【答案】

15.B

16.“雪”隐喻白发,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

其他一些流派及其特点简介,见附录。

三、借助注释提示,巧解试题

试题中的注释就内容而言可分为三类:一是作者介绍,二是背景提示,三是词语解释。2008年高考古诗词曲鉴赏题,只有天津、重庆、湖南3家对材料没有注释。注释一般都与解题有关,是命题者的一种提示。在解题过程中,抓住注释,往往能触摸到了命题者的脉搏,找到解题的钥匙。请看2008年全国II卷中的12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

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这道鉴赏题两条注释,注释①侧重说的是写作背景,是对理解内容主旨的提示。注释②是词语解释,是对诗句理解的提示。解读这首七绝,如果忽略了注释提示,则很难触摸到作者的脉搏,体味到作者的心声。小诗语言文字不算深奥,不看注释,也能知道个大概:

一、二句写的是春残日暮的景象:暮春时节,丝丝细雨连续不断,互相交织,像是张开了一张弥天大网,要把即将逝去的春天网住,但春天是毕竟网不住的,风雨摧残,落花狼藉,在日暮时分,景象更加凄黯。三、四句写的是闲居生活的冷寂:闲居的地方宾客罕至,门可罗雀,只能在归鸟的鸣叫声中自己关上家门。

如果解读停留在这个层面,对作者情绪的理解,只能是通常说的春光易逝、春愁寂寞之感。而这样理解,就理解的深度而言,是不到位的;就解答试题中第⑵题而言,显然是未挠到“痒处”,未触到“痛处”。那么痒处、痛处在哪里呢?请看评分细则:答出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情绪的,给2分,没有答出“政治上失意”的,最多给1分;能从一、二两句分析中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从三、四两句分析中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给3分。不难看出,“痒处”、“痛处”就在注释处。聪明的考生会巧借注释,挖掘诗歌的内涵。诗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也曾经宾客盈门,只是“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如今“门可罗雀、十分冷落”,这样的寂寞是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当官时的“热”到被免职时的“冷”。这一热一冷,既然使人感到世态炎凉。联系一、二句描写的景色,也不难理解景中隐含着作者政治上失意的惆怅。可见,抓住了注释,也便抓住了诗的灵魂,也抓住了解题的钥匙。

同样,上述第⑴题。如果能结合注解分析,“网”字的妙处则不难说出。

【答案】⑴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⑵表现了诗人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以看出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自己的家门,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四、认准题干指向,规范表述

就是弄清楚命题者的提问方式,不漏点、不偏颇、条分缕析地进行简要的表达。这里“不漏点”是指不能漏掉采分点。如2008年高考宁夏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

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

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低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9.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第8、9两题的提问方式告诉我们,这两道题鉴赏的重点都是“形象”。这类试题的规范答题模式通常是:①描绘诗中画面:忠实原诗,合理想象,既要想画内,也要想到“画外之画”。②概括意境特点:常用词语有,恬静、安详、优美、孤寂、冷清、清幽、萧瑟凄凉、雄浑壮丽等等。③评析作者思想。

第8题第一问比较简单,先描绘出诗中画面:潺潺小溪从山沟间流出,瑟瑟秋风轻轻地吹拂着树林。路上有一个人抱着水瓮,隔着山谷露出寺庙的一角,让人联想到远处有座寺庙。再圈出画中“景物”: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这六种景物便是采分点。漏“点”便失分。评分细则这样说: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第二问,概括意境特点。根据诗中溪水、秋风、山坞、落叶、寺庙等意象,再结合诗中意境,也不难概括出画面呈现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第9题第一问要说出“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里“画面以外的景和趣”,就是通过合理想象,描绘“画外之画”。这“画外之画”要在“描绘诗中画面”的基础上,适当展开想象:由潺潺溪水从山沟间流出,可联想到画外景趣是水声潺潺的描写;由瑟瑟秋风轻轻地吹拂着树林,可想到“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由路上有一个人抱着水瓮,可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由山谷露出寺庙的一角,可联想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这样适当展开想象,使画面从无声到有声,从静态到动态,从画内到画外,有声有色,拓展了画面,丰富了内容。这样先“条分缕析”说出“画外景趣”,再说“好处”,便是“认准题干指向,规范表述”。评分标准这样说: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声、“秋风瑟瑟”声、“钟”声并联想到附近有村庄的,给4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能答出好处的,给2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答案】8. 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 ,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⒐①“水潺潺”声音的描写,②“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③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④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的好处是:①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②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赏析诗法规范答题模式:①说出何种诗法;②结合诗句阐释;③表达怎样情感。如2008年江西卷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

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

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这道试题“诗法”已挑明,直接“结合诗句阐释”即可。情感表达,可在阐释过程中表述,也可在阐释后进行表达。

【答案】⒕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结合诗句阐释),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表达怎样情感);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结合诗句阐释),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表达怎样情感)。

赏析炼字炼句规范答题模式:①解释相关字句含义;②结合原诗描述景象;③点明相关字句作用:或扣意境,或扣情感。2008年全国I卷对“拳”“退”的赏析,全国卷Ⅱ对“网”字的赏析便是。

赏析风格规范答题模式:①说出何种风格,②结合诗句阐释。

以上是赏析宋诗的四种思维方式,在具体操作时,可以从一个角度切入,进行思考。也可以双管齐下,或多管齐下,不必拘泥某一种方式。

以上解题思路同样适用于高考中唐诗、宋词、元曲等古代诗歌的赏析。

【附录】

宋诗流派简介(按时间先后)

⒈白居易体:宋初诗人们主要是学习白居易,形成的诗风称白居易体,简称白体,主要代表作家是李、徐铉、王禹、柳开等。

代表作品如王禹的《乡行》、《泛吴松江》、《寒食》、《春居杂兴》等。

特点:提倡继承杜甫、白居易现实主义传统,常常单行素笔,直写胸中所见;就艺术成就而言,白体诗人基本上没有离开白居易诗歌通俗、畅晓、平易、顺熟的特点。

⒉西昆体:是以杨亿编《西昆酬唱集》一书得名。

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这一派诗人自奉以李商隐为宗主,或咏前代帝王宫廷故事,或咏官僚生活,更多的是咏物。这些诗堆砌典故,讲求声律,辞藻华丽,对仗工稳。

⒊晚唐体:王禹之后,白体诗人在诗坛上的影响随之消匿,代之而起的除了西昆体以外,还有晚唐体。代表作家有林逋、魏野。

特点:晚唐体诗人专意摹仿唐人,诗宗晚唐贾岛、姚合,喜欢在构思方面下工夫,所作限于近体而以五律为主,故境界多不阔大。以轻丽小巧之辞,写眼前所见之景,抒清苦琐细之意,是此派诗歌艺术的基本特色。就作家的阵营讲,白体和西昆体均属在朝的高官或词臣,晚唐体诗人则不是在野的隐士,就是出家的和尚,如九僧。

⒋复古派:复古派诗人是以古文运动同样的精神来指导诗歌创作的,作品能反映民间疾苦,代表作家有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尹洙等。

特点:诗宗韩愈,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重古体而轻近体。在形式上却有意避开构成近体诗特点的基本因素一一对仗。追求散文的笔法,不是让思想倾向从形象的描绘中婉转曲折地流露出来,而是由作者置身其中,直抒胸臆,就是常说的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基本特征。

⒌革新派(见上文)。

⒍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诗派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

特点:江西诗派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理论上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即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追求字字有出处。在创作实践中,诗派“以故为新”,重要作家的诗作风格迥异,自成一体。如吕本中是后期江西诗派最重要作家。他早年作诗,以黄庭坚为典范,生新刻峭,旨趣幽深。后来诗风轻快圆美。例如《春晚郊居》便是。

⒎中兴四大诗人:即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这一派诗人的共同特点是早期均学习过江西体,后来都摆脱了它的影响。

特点:思想内容上,有强烈的爱国热忱,深刻揭露了南宋小朝廷的投降政策,如实反映了沦陷区人民的悲惨生活和民族感情。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反映农民劳动生活的即事名篇,别具风采。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陆游的《农家叹》、杨万里的《插秧歌》、萧德藻的《樵夫》等。这些诗避开王维、孟浩然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逍遥泉石之趣,继承陶渊明田园诗以劳动为内容的优良传统并有所发展。

⒏诚斋体:在中兴四大诗人中,最有个人特色的是创建了“诚斋体”的杨万里。

特点:题材新鲜,用语俚俗,自然风趣。

⒐永嘉四灵:指南宋中叶生长于浙江永嘉的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四个诗人。由于四位作家的字号中都有一个“灵”字,故称为之“四灵”;

特点:主张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在内容上,主要继承了山水诗人、田园诗人的传统;在艺术上,精于五律,专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感触,多冲淡平和、轻灵清寒的境界,多表现隐逸、悠闲的情趣,追求一种平淡简远的韵调。刻心苦吟,刻意求工,注重锤炼字句。多用白描手法,不用典故,清新流丽。代表作赵师秀《薛氏瓜庐》。

⒑江湖诗派:是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因陈起刊刻的《江湖集》而得名。其成员多是流落江湖的不得志之士。主要代表作家是刘克庄、戴复古、方缶等。

特点:江湖诗人多效仿四灵和晚唐体。追求苦吟,不用典,尽量白描,风格清圆轻灵。

描写风景名胜的对联范文5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朝庭的使臣轻车从简,将到边关慰问,行走到居延这个地方。你看,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秋天归来的大雁飞入这北方的天空。广漠的沙漠上,烽火台上燃起的那道孤烟冲天而起,在蜿蜒曲折的黄河的映衬下,落日变得更红更圆。他们在萧关遇到侦察的骑兵,向他们报告都护在前线大破敌军。

【写作背景】

唐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胜吐蕃,王维以监察御使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在河西节度使幕府兼任判官。这首诗即王维在出塞途中所作。

【内容主旨】

这首边塞诗通过描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反映了紧张的边塞生活,流露出作者对边疆战事的关心,表达了诗人希望边疆早日和平安定的感情。

【诗中意象】

这首诗重点写景,诗人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以“征蓬”“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为空间实体,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意境奇特,气象博大。

【表现手法】

这首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侧重于写景。而在写景时,着笔简洁,将多种景物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奇特的画面,震撼人心。同时,此诗还采用了两两对照的写法。用“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用“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大雁北归,而诗人却迎着漫漫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

【重要词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两句对仗工整,描写了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光。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伟,堪称千古名句。其中“直”写出了孤烟之高,有雄浑壮阔之美;“圆”写出了落日之低,给人以亲切、苍茫感。这两个词极状沙漠地区的平旷,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景象,还把诗人孤寂的情绪融入在广阔的景象中,触动人心。

【诗歌风格】

笔调简练,意境雄浑。

【中考链接】

1. (2012四川南充卷)古人写诗,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的佳句。杜甫《望岳》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王安石《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皆属上品;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与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显边塞独特风景。

2. (2012广西柳州卷)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下列题目。

①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于前线击溃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②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 “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 “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描写风景名胜的对联范文6

关键词:唐诗 美丽中国 道德教育

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中学语文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唐诗中对祖国山水赞美与热爱的诗歌,对学生进行“美丽中国”理念的灌输与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炽烈情感。

一、对应节令时序的诗句:一草一木皆关情

“美丽中国”的概念首先看重的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的感受。唐诗里有很多对应节令时序的景致描写,抒发出的是对自然景色的直观感受,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景色幻化成诗人笔下的美丽词句。在学习这些诗句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这些洋溢着自然情趣的诗句,使学生受到强烈的震撼。

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是一首流传不衰的好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全诗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西湖的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中间的转换不露痕迹,衔接非常自然,不但描绘了西湖的旖旎风光给予人的感受,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颇有天人合一的意境。如果教师能将“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转换用于本地的景色描写,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就更大了。

又如,杨万里的《小池》描写的是初夏的静谧氛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他的另一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则是直接描写了西湖夏日的美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天的炎热在唐代诗人的笔下竟然透出阵阵的清凉,别有一番趣味。

刘禹锡的《望洞庭》则描绘了秋天的平静与坦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是诗人在日暮时分遥望洞庭湖而写的,表现出洞庭湖面开阔,水光月色交融。诗人还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远望湖中翠绿的君山仿佛白银盘上漂浮的一只青螺,意境深邃。

高适的《别董大》显示的是另一种意境:“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晖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中的灰色天空给我们以强烈的感官冲击,似乎联想到了眼前的环境问题。

通过朗读和比较这些描写四季景色的唐诗,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还可以让他们领悟用心感知秀美景色的道理,进而培养他们爱护美好河山的道德情感。一草一木皆关情,而建设“美丽中国”是需要每个人付出自己的努力。

二、对应山水胜景的诗句:青山绿水在心中

唐诗里还有很多对应着山水胜景的诗句,表达出的是对祖国山水胜迹的迷恋与赞叹,而背后则是个人心境的自然流露。阅读和学习这些诗句时,教师应让学生抓住自然景色的独有特点,在抒发个人情怀的同时关照生态环境的变化。

杜甫的《登高》可能唐诗中最为萧瑟凄冷的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长江之滨的夔州(今四川奉节)以猿多著称,夔门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不仅感慨韶光易逝,壮志难酬。

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则对比了长江两岸的不同景致:“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人站在江北,遥想江南的秋景:此时的时令已过了深秋,我所在的江北早已是草木凋零、一派晚秋的萧条冷落,而江南的草木却还未凋落,还是青山绿水,风光依旧旖旎秀美。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景观也不同,地带性的差异是观察者的立足点,别有一番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