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范例6篇

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范文1

当英国的一家甜点生产商决定向澳大利亚市场销售产品时,他们找到了位于英国曼彻斯特机场的货运商食品直达快递公司(Direct Food Express)来帮忙。食品快递公司的亚当・麦肯纳先生称,这项业务很具有挑战性,比如在长达1000英里的飞行过程中,需要将19个温度敏感托盘的温度保持在冷藏温度范围内,同时还要准备所有健康证明及海关通关文件。麦肯纳说:“食品直达快递公司为开辟新市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所有货物必须完好无损地抵达目的地,并直接摆放到零售货架上。”

在这个节奏快、风险高的行业领域,顺利地将食品运往全球各地从来就不是件容易事。卫生标准和政府监管使得食品运输行业成为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而且对温度敏感型产品不断进行监测所需的技术也给食品运输过程增加了难度。另外,在食品空运过程中,标准物流程序也必须在更加严格的时限内完成。

在英国,这一切工作都非常具有挑战性,但只要稍做努力,最终还是可以完成的。然而,在货运业迅速发展的新兴市场,航空货运经营商有时只是靠临时性措施来应对这些特殊的冷链物流要求。而要想使这项令人激动并且有利可图的业务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这些市场上的航空货运业工作者们就必须拥有适当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开发冷链物流设施

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货运业务高级副总裁Yacoob Piperdi称,技术匮乏正在成为中国食品行业面临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新兴地区市场和热气候地区市场应特别注意发展其冷链物流能力。他说:“缺少冷链物流设施是亚洲市场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目前,在医药产品运输领域,冷藏集装设备的采用率正在迅速增加。但是,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食品运输业在这方面仍然落后于医药产品运输业。当然,这种情况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改善。”

2010年6月,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的一个名为“Coolport”的冷链物流设施开始投入使用。之后,其航空货运量迅速增长,业务范围也从航空货运扩展到公路运输以及其他服务业务。Piperdi称,其冷链物流业务主要来自那些刚刚开始把目光放在食品和药品运输业务的航空公司。目前,新加坡樟宜机场的官员们正在考虑进一步扩大其Coolport冷链物流设施的经营能力,为客户提供货物质量检查服务,使零售商获得更多的时间。

Piperdi说:“由于消费者的数量在不断上升,并且他们对高质量易腐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我们认为,需要在本地区提供更多的冷链物流服务,以确保经樟宜机场运送的食品产品能够按照客户的需要得到恰当的处理。”

除了保持冷链的完整性以外,理货工人还需要按照客户的要求对货物分装。比如,当他们受理一大批澳大利亚芒果时,他们会按照要求将这些货物进行拆分,然后将其空运到上海、香港、吉隆坡和东京等地。澳大利亚是樟宜国际机场食品运输业务的一个主要来源地。来自欧洲和印尼的食品产品(主要是肉类和海鲜产品)也在樟宜国际机场拆分后运往其他各地。

无论是龙虾、异国风味的奶酪,还是其他普通食品,其运输业务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麦肯纳称,这也是为什么人人都想开展这项业务的原因。为了帮助制定一项行业标准,食品直达快递公司经常举办一些研讨会,向货运商及其他相关团体介绍冷链物流业务。麦肯纳说,在从事食品运输业务时,掌握一些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限制性规定非常重要。

另外,麦肯纳还正在考虑以其他方式来扩大其市场,目前正准备提升其在印度和远东地区的业务。他说,提升这些市场的业务可以使食品快递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全球供应链。他说:“我们的业务正在逐年增长,但我们仍有许多工作要做。实现我们的目标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通过理解客户的要求,我们能够确保达到我们的目标。”

美国西南航空货运公司(Southwest Airlines Cargo)市场销售经理Wally Deveraux认为,当今冷链物流业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货运“能见度”。为解决这一问题,西南航空公司的管理层正在对其货物跟踪程序进行升级改造。Deveraux称,该公司正在研制开发一套可以对其飞机上装卸的每件货物进行跟踪的货物扫描系统。他预计,这项新技术将在明年中期全部投入使用。

全球定位系统跟踪

最近,西南航空公司还开始采用另一项技术,即由OnAsset Intelligence公司开发的Sentry400 FlightSafe全球定位系统。该系统对于西南航空公司受理的海鲜及其他易腐货物空运业务来说,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Deveraux说:“这套系统不仅提供货物跟踪信息,而且还可以对货物温度进行跟踪监测,这一点对冷链食品托运人来说非常重要。”

一旦西南航空公司开辟新的货运市场,这些跟踪能力将有助于托运人随时掌握其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有关情况。西南航空公司收购AirTran航空公司之后,将给该公司带来新的市场和业务,并增添新的飞机。Deveraux说:“我们计划从2012年开始增添737-800系列飞机,这些飞机将有助于我们开辟新市场,提供远程运输业务。”

西南航空公司货运网络承运人货物中有很多是肉类产品、药草、海鲜和蔬菜。该公司每天都有航班把巴尔的摩的螃蟹空运到美国各地。Deveraux说:“我们空运的食品中,海产品所占的比例最大。”

冷链物流范文2

文/本刊记者 庞彪

200亩的基地里,40000斤杨梅必须在一个星期之内下树,湖南杨梅种植大户张绪高近日为此专门组织了采摘队伍。杨梅下树后,马上按照品质分类进行冷冻储藏运输,十几个小时后,就出现在北京、上海的超市货架上,价格高达60至80元每斤。 “杨梅这种水果由于没有果壳只有果肉,常温下的保质期只有几个小时。要想在千里之外品尝新鲜杨梅,就必须采用全程冷链配送。物以稀为贵,所以价格也高。不过,能卖出这样的价钱也就是近一两年的事。”张绪高表示,杨梅保质期短,由于过去运输条件差果实熟了运不出去多烂在地里,因此当地人把杨梅叫做“烂在地里的赔钱货”。现在通过与专业的冷链物流企业合作,杨梅下树后立刻预冷,再进行全程冷链运输,不仅延长了杨梅的有效保质期,也给当地的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冷链物流最近两年发展得非常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下文简称“中物联冷链委”)秘书长秦玉鸣告诉本刊记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和需求都在快速增长,市场前景广阔。罗兰贝格咨询管理公司也预测,受宏观政策和市场需求推动,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未来将保持年均25%的高速增长,至2017年,市场规模将达4700亿元。争先布局

随着民众对食品、医药等领域安全的日益关注,涉及民生的冷链物流近年来有了长足发展,各界对于冷链物流行业的关注和投入逐步加大。

6月17日,菜鸟网络宣布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推出生鲜仓储配送中心,全球各地的新鲜水果、水产海鲜及肉类,将在24小时内通过冷链配送到达消费者手中。截至6月底,全国有18个城市实现该服务,今年内计划覆盖50个城市。菜鸟网络生鲜物流负责人萧湄表示,生鲜配送目前最大的难点是电商缺乏专业生鲜仓,且很多城市没有冷链配送资源。菜鸟网络在全国重要城市设立生鲜仓储中心,整合菜鸟网络上的订单、仓储、配送资源,通过将商家订单分仓来缩短物流线路、降低成本,为生鲜电商搭建社会化的冷链仓配后台。在一个核心城市设立仓储服务可以辐射周边几十个市。菜鸟网络公关部的鲍颖表示,菜鸟网络从去年开始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由各环节的服务商来提供服务。比如在选定仓库位置后,直接租用或通过仓储租赁公司租用仓库,由恒孚和天图负责仓内运营,提供仓内设备,再将配送端交给万象、晟邦等普货配送企业。“菜鸟网络平台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电商做生鲜,消费者对生鲜的需求也在增加,但冷链物流一直是制约商家生存发展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国内具有冷链运输资质并且设备充足的企业不多,但因为缺乏持续的订单来源,运营效率不高,菜鸟网络希望加大整合力度,打通整个冷链环节。”

6月14日,海南中铁保税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的中铁国际海南食品冷链中心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海口综合保税区园区内举行,将投资1.35亿元建设 “中铁国际(海南)食品冷链中心”,该项目总建筑面积21374.2平方米,规划建设两座大型冷库,计容面积32481.2平方米,位于海口综合保税区内,以保税区为中心,建成后能为农产品、鲜活水产品、海产品等提供储存,分装及冷链运输,致力服务海南全岛。海口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向东表示,冷链物流作为园区内重要配套功能,投入使用后为园区内的多家企业省去了自建冷库的投入。

5月26日,亚马逊中国宣布其“生鲜馆”正式上线,这也是电商巨头亚马逊首度涉足国内生鲜冷链网购市场。亚马逊中国“生鲜馆”涵盖水果、蔬菜、生肉禽蛋、海鲜水产及蛋糕5大主流生鲜品类,精选共计超过600款产品。消费者可以在亚马逊中国“生鲜馆”选购到200多种水果、160款海鲜、近百款生肉禽蛋及新鲜蛋糕。与此同时,为了保障产品的质量,亚马逊将与冷链物流企业合作,通过分区冷链管理系统,以不同的低温保存不同品类的产品,确保食品的新鲜度,对上海外环以内的客户,部分商品将提供“一小时速达”生鲜配送服务。

实际上,在我国冷链政策环境和市场前景的利好、互联网崛起和金融创新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电商和快递企业把目光投向冷链物流领域。目前,除了阿里、京东、一号店等电商巨头外,传统物流领域像顺丰已经布局“顺丰冷运”,海航、东航则通过不同方式打造航空冷链物流体系,普洛斯、宇培等物流地产巨头也各自开始冷链物流网络的打造。

发展快速

中物联冷链委6月的《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2015)指出,从2014年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状况来看,冷链发展空间巨大,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重视,也给冷链发展增加了动力。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冷链物流的总额在3.74万亿元,冷链需求在10488万吨,冷链物流增长率为18%。很明显,在政府和消费者对冷链物流理念的认识日益加深,市场对冷链产品和物流的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冷链市场的规模继续扩大,发展速度加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冷链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同时促进了我国冷链物流的成长速度加快,尤其在最近两年的时间里。”秦玉鸣在谈及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取得进步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首先,冷链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冷库与冷藏车等设施的标准在逐步提高。比如像太古、普菲斯、美冷等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后,在中国也陆续执行全球统一标准,这有助于提升国内冷链设施的水平,包括相关建筑、运营等方面标准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第二,冷链物流的信息化运用正在逐步升级,范围更广。比如很多冷藏车现在已经实现实时跟踪和温湿度监控,冷库里也配置有温湿度监测和报警系统。

第三,冷链物流人才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专业化的人才越来越多。中物联冷链委从2014年开始,已经通过冷链物流“校园行”等方式,与全国各大知名院校合作,加强冷链知识传播,并着手冷链物流教材的编订。此外,中物联冷链委组织起草的《冷链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资质》行业标准也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第四,相关甲方企业(即生产、加工、餐饮、零售等企业)对于冷链物流的要求在提高,比如联合利华、麦当劳、沃尔玛、思念等企业都提高了冷链仓配、收卸货等标准。

第五,资本和大型企业对于冷链物流行业更加关注,比如红杉、联想、中信、凯辉等机构都进入了该领域,这都有助于行业的发展。

第六,生鲜电商崛起。比如除了京东、淘宝、1号店、亚马逊等平台类电商外,还有沱沱工社、本来生活网、顺丰优选、中粮我买网等垂直类电商。这些企业都把生鲜电商发展的关键放在了冷链物流,这也促进了冷链物流的发展,成为行业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应该说,随着生鲜电商的兴起,电商冷链物流已经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第七,政府部门也在重视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不仅在政策上给与支持,在财政上也进行了扶持。比如无论是最近农业部的《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发展纲要》和《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研究报告》,还是商务部和国标委牵头开展的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都对冷链物流发展提出明确支持。

尚需突破

“冷链物流行业虽然发展快速,但整个行业的‘小、散、乱’现状还是没有改变。比如从‘小’来看,现有冷链物流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营业额大都只有几千万元,龙头企业较少,从中物联冷链委的2014中国冷链物流企业百强名单来看,百强总收入仅为150亿元,这可以看出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化水平和集中度仍比较低。”秦玉鸣同时表示,从冷链的流通率来看也比较低,果蔬类的冷链流通率不足10%,肉禽类不足15%,水产类在30%左右,而国外基本能达到90%。此外,国内冷链物流的发展尚不均衡,目前主要集中在北京、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由于我国冷链物流起步较晚,在发展中依旧还存在不少问题。以涉及食品安全的冷藏保温技术为例,当前我国很多冷链物流企业不仅没有建立起全程冷藏控温的运行管理制度,还缺乏训练有素的冷藏物流供应链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冷链物流各个环节信息出现阻塞,冷冻类产品在运输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无谓的耽搁,风险增多。显然,这些情况都将严重地制约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导致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降低。此外,我国很多冷链物流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服务产品不合格、市场定位不准确、运作经营不规范、内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不利于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冷链物流范文3

1.1冷链物流人才界定

冷链物流人才顾名思义,就是在整个冷藏冷冻类食品的生产、储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管理、组织、操作的人员,使货品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专业冷链物流人才。冷链物流人才可分为两种:技术和作业型人才、管理和规划型人才。技术和作业型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熟悉冷库常涉及一些化学物品,如制冷剂用到的氨、氟利昂和四氟乙烷等,还要懂得冷库里压缩机设备结构和原理,也就是要有一定的电学知识,除此之外,冷冻技术与食品特点等也是技术和作业型人才必须要掌握的。而管理和规划型人才不仅要了解前者所需掌握的知识,还得具备一定的管理才能,这就要求相关人才有一定的学历,当然学历高并不一定代表能力强,但学历高的人代表了其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接收能力。

1.2企业对冷链人才需求心声

我国食品行业的飞速发展促使冷链物流行业迅速发展起来,但行业快速发展和现有人才培养出现脱节,从北京一些涉及冷链物流企业的调查发现“无人可用”是他们共同的心声。企业所需要的冷链物流人才必须具备一些专业的素质:①冷库相关的化学和电学知识,如氟制冷、氨制冷,冷库里有压缩机等设备的使用和维修;②关于制冷的结构、工艺、原理等专业知识;③良好的仓储管理能力,需要精通仓储各项现场管理工作,精通仓储各类作业流程,有能力与公司各相关部门配合指导仓储现场工作。有合理调配各库区各作业班组的能力,以及很强的严格管理意识及领导能力,还要有一定的外语能力;④项目操作能力,这样的高级冷链人才就是负责整个冷链的把控,从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进行控制,工作强度与挑战性远远大于一般的物流项目操作。

1.3北京市冷链物流人才生存环境分析

(1)地理环境。北京地理最大的特点是无航运物流,对冷链人才能力要求也就少了报关报检、跟单、联运、船务方面的专业要求。

(2)社会政策环境。自从1982年11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我国食品的安全做出规范,这部食品卫生法推动了我国食品冷链的发展起步,也就在这时初步的形成了一种新型劳动者———冷链物流人才。一直到现在几乎每一年国家相关机构都会颁布一些鼓励冷链发展的部分政策,尤其2010年7月,由发改委颁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规划》指出:到2015年,建成一批运转高速、规模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企业等。21世纪是人才的竞争,所有政策目标的实现都要依赖于人才的力量,作为首都的北京,是最直接沐浴在各种政策的实施下,国家对冷链物流政策上的扶持,也说明了对冷链物流人才的极大需求。

(3)社会经济环境。冷链物流的发展与社会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只有在经济繁荣的情况下,消费者才会对易腐产品产生大量需求,因此经济环境对冷链物流具有推动作用。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至34.5万亿元,冷链物流为国内生产总值作出了贡献,当然巨大的经济环境也为我国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对冷链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社会文化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居民不仅关注食品的质量、营养和卫生,而且已经从发展的角度开始种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亦高度重视。不过,食品物流安全仍是许多食品生产企业的软肋,食品腐烂变质是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焦点关注,正带动着以肉类、水果、蔬菜及水产品、奶类为代表的食品冷链保鲜市场的急剧升温,这些更是对冷链物流人才提出了更专业的能力要求。

2高校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现状

2.1一线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现状

一线冷链物流人才主要从事一些技术和作业性的工作,这其中包含需要温度控制的物流企业及其相关企业的生产、加工、储存、配送等物流基本活动,具备一般的冷链物流业务处理能力和管理能力等的冷链人才。北京市并没有专门设置培养冷链物流一线人才的高校。这是北京市严重缺乏冷链物流人才的一个原因,也是北京市在冷链人才培养上的不足。冷链物流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企业非常需要学校能给其输送一流的人才。冷链物流专业的就业前景是到各类冷链物流企业从事一线业务管理岗位的工作:包括对冷冻食品、海鲜等的运输、冷库仓管、冷链物流配送、冷链物流企业其他相关业务(含进出口业务)岗位。不过我国已经有一些地方开始了在冷链人才培养领域的试水行动,像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冷链专业的还有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其“冷链物流”课程为教育部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

2.2高级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现状

所谓高级冷链物流人才应该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不仅要掌握冷链物流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企业中对冷链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督、控制、调节等工作的冷链物流管理人员。这种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可以为企业甚至国家提出有价值的物流解决方案和对策。北京一些高校中涉及了相关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但还没有实行专门化、系统化。这样的高校有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财贸职业技术学院等。在北京高校中研究冷链物流方向的教授有很多,就是因为这些教授带领课题组成员和硕士研究生,长期从事冷链物流方面的研究,在做项目和指导硕士论文的过程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一部分冷链物流管理型人才,为首都在引领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方面作出了贡献。

3对策建议

3.1国家的推动与引导

目前,冷链物流人才十分缺乏,已逐步成为制约我国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的“瓶颈”。这主要源于现代冷链物流的发展在中国时间不长,同时冷链在物流行业又是一个附加值较高的领域,冷链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建立一个好的管理体系需要时间。所以国家要发挥引导作用,推动高等院校设置冷链物流相关学科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职业教育,并建立交叉研究机构鼓励扶持行业协会、企业及有关高校结合国外实践开展冷链物流职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形成多层次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人才激励与柔性机制推动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将“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农产品营销与储运”专业的专业(技能)方向增加至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

3.2高校培养模式创新

院校是各类人才输出的动力保障,近年来我国开设物流相关课程的院校数量不断增加,以冷链为例,北京交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院等七八所院校已先后开设了冷链课程。但当前我国冷链行业甚至整个物流行业,面临的管理、技术、操作等层面人才缺乏的难题却始终未得到改善和解决。大部分高校里设置的多是制冷暖通和物流专业,范围比较广,没有细化,更没有专门的冷链物流专业学科。有时关于冷链的教材,一些理论知识都是20世纪90年代的内容,时代性并不强。对此,高校应积极创新冷链物流高技能培养模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运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市也应吸取成功经验,争取和企业合作共建冷链物流专业。冷链缺少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人才,培养这方面的人才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注重基层实习和锻炼,不能盲目的只进行理论培养,造成只开花不结果的局面。使工学紧密结合,即把冷链物流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与企业的冷链物流业务经营活动过程紧密结合。

3.3企业加强冷链物流人才待遇

当今社会人才注重的不仅是提高工资待遇,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发展空间、团队氛围等软环境,职业前景等,这些已成为毕业生看重的要素之一。例如,物流专业毕业生大多选择索爱、中铁物资等生产型或国有企业,而不愿意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主要原因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前景不明朗。对此,企业应该为企业员工制订合理的职业规划,冷链是朝阳行业,长远明确的规划是可以让员工感到有“奔头”的。另外,企业应该加强自身文化的培养,定期为员工进行培训,让员工能够不断地提升自我。在企业文化的培养和员工职业规划方面,北京物美商业集团称得上是典范。由于刚从院校毕业的人才激情高、使命强,物美尽量通过各种方式使他们保持这份激情。比如,物美将员工的工资同个人绩效直接挂钩,多劳多得,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冷链物流范文4

论文摘要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内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历程和冷链食品市场的发展目前状况,然后剖析了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存在的新问题,最后从整体规划、体系建设和质量信息系统三个方面提出了策略建议。

食品冷链是指易腐食品从产地收购或捕捞之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平安,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非凡供给链系统。冷链技术的应用对于保证食品品质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功能,和消费者的饮食平安息息相关。经过冷冻链运输的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为1%至2%,能较大程度延长保鲜期。

冷链起源于19世纪上半叶冷冻机的发明,到了电冰箱的出现,各种保鲜和冷冻食品开始进入市场和消费者家庭。至20世纪30年代,欧洲和美国的食品冷链体系已经初步建立。40年代,欧洲的冷链在二战中被摧毁,但战后又很快重建。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完整的食品冷链体系。

一、中国食品冷链的发展目前状况

1.中国食品冷链的发展历程。新中国的冷链最早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肉食品外贸出口,并改装了一部分保温车辆。1982年,中国颁布《食品卫生法》,从而推动了食品冷链的发展起步。近20年来,中国的食品冷链不断发展,以一些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为先导,已经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以自身产品为核心的食品冷链体系,包括速冻食品行业、肉食品加工企业、冰淇淋和奶制品企业及大型快餐连锁企业,还有一些食品类外贸出口企业。

2.中国冷链食品市场发展状况。中国平均食物年产值约为3000亿美元,超过20%的食物由于没有很好地冷藏,在运输过程中浪费掉了。仅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损失率就达25%至30%,每年有总值约92.5亿美元的农产品在运输中损失掉,腐烂损耗的果蔬几乎可满足两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损耗量占世界首位。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

由于缺乏完善的冷链,也造成了某些食品零售价高居不下。因为一些轻易腐坏食品的售价其中七成是用来补贴在物流过程中弄坏货物的支出。而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和此同时,中国对高价值的冷冻和易变质食品的生产和消费都在增加,这更增加冷链市场的巨大缺口。据专家估算,目前中国已有冷藏容量仅占货物需求的20%至30%。

2006年我国各类易腐食品总产量近7亿吨;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中,易腐食品的消费已占51%,全国年易腐类食品消费量约2.4亿吨。目前我国的肉类食品厂有2500多家,年产肉类6000万吨,产量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速冻食品厂2000多家,年产量超过850万吨;冷饮业400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有194家,年产量150多万吨,产量以每年7%左右的速度递增;乳品业1500多家,产量800万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水产品产量4400万吨,每年以4%的速度递增。

二、中国冷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新问题

1.完整独立的食品冷链体系尚未形成,损耗浪费惊人。在我国,虽然以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为先导,包括速冻食品行业、肉食品加工企业、冰淇淋和奶制品企业和大型快餐连锁企业以及食品类外贸出口企业,已经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以自身产品为核心的食品冷链体系,但更多的易腐食品加工生产企业却还远未熟悉到冷链工业为企业所带来的益处。食品冷链工业仍然是一片待发掘的“冻土”。

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中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消费内需来看,还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显。目前大约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蔬菜水果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销售,以蔬菜、水果为例,果蔬采后加工和流通设施落后,造成腐烂损失严重,物流成本提高,全国每年果品腐烂损失近1200万吨,蔬菜腐烂损失1.3亿吨,按1元/公斤计算,经济损失超过上千亿元。冷冻食品产销冷链情况稍好,但由于部分产品流入集贸市场拆零散卖,冷链存在中断现象。冷链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食品产业的发展。

2.食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介入很少。我国的冷链物流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规模还不大,区域特性比较强,除了外贸出口的部门以外,大部分在国内流通的生鲜易腐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业务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还不足总体需求的5%,而专门针对生鲜易腐农产品的物流服务更是微乎其微。缺乏有影响力的、全国性的第三方冷链物流行业领袖,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准确性和时效性较差,冷链物流的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造成生鲜易腐农产品的区域性过剩,从而大大挫伤了生产商的积极性和市场的健康发展。

3.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陈旧落后,冷藏运输效率低。我国的冷冻冷藏运输行业和国际标准相差巨大。内地货运车辆约七成是敞篷式设计,只有约三成为密封式或厢式设计,而备有制冷机及保温箱的冷藏车辆连一成都不到。非凡是我国的铁路冷藏运输设施非常陈旧,大多是机械式的速冻车皮,缺乏规范保温式的保鲜冷冻冷藏运输车厢,冷藏食品运量仅占总货物运量的1%。公路运输中,易腐保鲜食品的冷冻冷藏运输只占运输总量的20%,其余80%左右的禽肉、水产品、水果、蔬菜大多是用普通卡车运输。总体而言,发达国家预冷保鲜率为80%~100%、果蔬采后损失率5%,冷藏运输率80%~90%,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比率1%~3%,而我国分别为30%、20%~40%、10%、0.3%,在硬件设施和运输效率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可见,中国目前的冷链设施和冷链物流装备不足,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由此产生两个直接后果,一是易腐食品非凡是初级农产品的大量损耗,由于运输过程中损耗高,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易腐物品成本的70%,而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二是食品平安方面存在巨大隐患。

4.食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冷链物流的效率取决于冷链物流各节点的有效衔接。由于中国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水平不高,从农业的初级产品来看,虽然产销量巨大。但在初级农产品和生鲜易腐农产品供给链上,缺乏供给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和协调,因此,在一些局部发展中存在严重失衡和无法配套的现象,整体发展规划的欠缺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推动。例如,在冷库建设中就存在着重视肉类冷库建设,轻视果蔬冷库建设;重视城市经营性冷库建设,轻视产地加工型冷库建设;重视大中型冷库建设,轻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整体发展规划的欠缺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推动。

三、中国食品冷链未来发展策略及思索

从目前的发展目前状况来看,完善和大力发展中国食品冷链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食品冷链正面临着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未来的中国食品冷链发展建设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有所明确和突破摘要:

1.加强中国食品冷链的整体规划探究,建立政府、行业组织和相关企业联动机制。一个国家的食品冷链保障体系建设,单靠任何一方都是难以有效推进的,它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通力合作。应该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完善技术管理手段和监管办法;政府应当制定食品冷链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鼓励办法,加强行业规划的方向性引导;行业组织应发挥沟通协调功能,制定并落实行业整体规划和行业规范;相关企业应根据市场规则具体运作,合力推动中国食品冷链的逐步发展。

冷链物流范文5

关键词:冬枣;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1―0034-02

1 沾化冬枣产品发展现状

1.1 种植规模扩大迅速

“沾化冬枣”是一种珍贵稀有的鲜食果品。十几年来,沾化县不断探索开发之路,使之造福人类。如今,这一稀有资源终于从庭院走向大田,其规模不断扩大。1995年5月,在“全国首届百家特产之乡”评选活动中,沾化县被命名为“中国冬枣之乡”。到2008年为止,全县已开发密植园约60万亩,年产量可达3亿斤。2005年10月,沾化冬枣还被评为山东省第一个名牌农产品。目前,该县产的冬枣已成功走出国门,出口到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1.2 贮藏保鲜技术不过关

目前贮藏保鲜冬枣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低温贮藏和气调贮藏。由于冬枣水份含量高,易腐易烂。不易贮藏,常温下保鲜期仅有7天左右。目前,恒温库保鲜期为2个月,气调库保鲜期为3个月。保鲜期短、货架期技术尚未破题,已成为制约沾化冬枣产业发展的难题。

冷链技术的应用对于保证林果产品品质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经过冷链贮藏和运输的冬枣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为1%至2%,最高不超过5%,能较大程度延长保鲜期。而没有经过冷链贮藏和运输的冬枣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则高达25%至30%。因缺少冷链贮藏和运输的冬枣不仅增加了不必要的损耗,影响产品品质,同时也造成了其零售价居高不下(一些易腐林果农产品的售价中七成是用来补贴在物流过程中货物的损耗支出),严重压缩了冬枣的市场需求空间与市场销售半径,所以把新技术新方法――冷链技术,逐步应用到冬枣保鲜中来迫在眉睫。

2 影响冬枣贮藏保鲜的主要因素

2.1 自身因素

(1)成熟度。冬枣在成熟过程中,颜色、风味及营养成分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成熟度是果实采收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冬枣贮藏保鲜的主要因素之一。冬枣成熟度根据着色情况一般分为:青果期、白熟期、初红期、半红期、全红期。不同成熟度采摘的冬枣,其贮藏时间及贮藏方式都不相同,贮藏用冬枣最宜在白熟期至半红期采摘。

(2)水分。水分是果实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冬枣含水量在白熟期为60%左右,全红期为45%左右。冬枣果肉一旦失水难以保持鲜脆状态,品质明显下降。因此,在冬枣的贮藏及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枣果失水量减少到最低限度。

(3)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果蔬采后最主要的生理活动。不同呼吸跃变型的果实在成熟时内源乙烯生成以及对外源乙烯的反应上均有所不同。明确果实的呼吸类型,有助于对果实成熟衰老机理的深入研究。多数研究表明。冬枣属于非跃变型果实,具有很高的呼吸强度,可代谢消耗大量的内含物,致使枣果品质迅速下降。因此,可通过低温、氧气调节等措施使冬枣维持最微弱的呼吸状态,同时为延长贮期,还要避免出现强烈的无氧呼吸。

(4)果实完整性。冬枣果实的虫伤、病伤、挤压伤以及果柄是否完整等都直接影响其贮藏时间。不完整的枣果因为有伤口而使本身的生理机能发生变化,呼吸强度增加,物质消耗加速,同时伤口处极易被微生物侵染造成霉烂,影响贮藏时间及质量。用人工采摘,可防止果皮划伤和压伤,能明显延长冬枣贮藏时间。

(5)植物激素作用。乙烯、脱落酸等是果实加速成熟的物质,对果实长期贮藏保鲜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而赤霉索、萘乙酸及1-甲基环丙烯(1-MCP)等对乙烯、脱落酸有拮抗作用。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但可以减轻落果,同时对延长着色和采收期,以及采后贮藏保鲜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2.2 环境因素

(1)贮藏温度。一般随贮藏温度的升高,枣果的老化进程加快。因此,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温度越低贮藏效果越好,但低于冰点温度时会产生冻伤。一般半红枣的冰点在-2.4℃左右,初红枣高于此值,全红枣低于此值,所以不同成熟期的冬枣应分别贮藏。

(2)环境湿度。冬枣属鲜食品种,极易失水,将其置于适宜的湿度条件下,控制果肉水分散发是贮藏保鲜的关键措施,适宜冬枣贮藏的湿度为90%-95%。

(3)环境气体。在氧浓度低的情况下,冬枣鲜果的呼吸强度较低,有利于贮藏保鲜。同时,适当降低二氧化碳浓度,也能明显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延缓成熟期。

(4)环境中的微生物。研究发现,机械碰伤是造成果实腐烂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生理腐烂,由微生物繁殖而造成的果实腐烂所占比重很小,但也不可轻视。生产中为了防止各种病菌的侵染,多采用采前喷药和贮期灭菌等方法加以控制。

3 冬枣冷链物流业发展状况及初步评价

3.1 冬枣冷链物流业发展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1)冬枣产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冷链物流业的支撑。冬枣从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沾化县要在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必须要使冷链设施相应跟上,才能体现出规模和效益的同步增长。

(2)大量产品外销拓展冷链物流业的发展空间。冬枣在常温条件下属于不耐贮品种,这就形成了产品采摘与销售的矛盾,在没有冷链物流设施条件下,形成淡季脱销、旺季滞销,农民增产不增收,产品浪费严重,价格低廉,不能均衡供应市场。因此,大量产品外销给储藏、运输和加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建立发达、高效的冷链物流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3)产品长运距、跨地区、大批量调配也需要冷链物流的支持。沾化县地处山东省北部,濒临渤海。产品市场销售大部分需要依托国内发达地区,还有部分产品直接出口。由于消费市场与产品产地距离遥远,需要各产地建立一个良好、高效的冷链物流体系,实现冬枣生产基地与内地市场长距离运输通道的有效联接。

(4)低成本的冷链物流为冬枣增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产品旺季滞销往往伴随着竞相压价,贱买贱卖,产品销售陷入无序的混乱局面,最终损害的是果农的利益。目前随着国家和自治区综合物流网络的不断发展壮大与完善。多种运输方式互为补充。为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奠定了坚实的物流设施基础。因此,冬枣基地只需要着眼于冷链环节的配套建设,便完全可以形成较为完备的冷链物流运输体系,从而完成产品从基地生产到收获后的自然增值,有效延伸产业链。

(5)冷链物流业有利于提高食品安全。随着社会的发

展,消费者对生鲜食品的安全性、新鲜度、反季节消费和口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冷链物流的需求日益增强,因此农产品流通竞争主要表现为冷链物流水平的竞争。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安全,逐步加强了对各个环节的监控力度。法规约束也需要林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迅速发展与完善。

3.2 冷链物流建设存在的问题

(1)产品冷藏能力不足。沾化作为冬枣重要的特色园艺产业生产基地,冷链贮运等后处理技术严重滞后于基地的发展速度。因此冷链设施的配套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农产品冷链硬件设施水平低。现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呈现出“地窖式”、“半机械化半地下式”等简易贮藏方式并存的局面。由此产生两个直接后果:第一是初级农产品的大量损耗;第二是农产品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隐患。

(3)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由于目前沾化冬枣产业化程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水平还不是很高,虽然产销量很大,但在农产品供应链上,既缺乏冷链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也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因此存在严重失衡和无法配套的现象,整体发展规划的欠缺影响了农产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推动。

(4)冷链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介入不足。大部分冬枣物流配送业务多由基层生产基地完成,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

4 冬枣冷链物流发展对策分析

4.1 加大冬枣采后贮运投资,增加贮运设施,完善冷链系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果品的消费需求会不断增加,要使冬枣作为高质量的商品进入市场,就必须将采后的贮运措施放到重要的位置,这不仅是提高档次和升值的捷径,更是延长其上架期的有效手段;不断深入研究果品的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和配套设施,使其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才会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更高的竞争力。

4.2 加强和重视冬枣采后贮运技术的研究工作

随着各种新品种的不断出现和社会对果品花色品种多、上市时间长、质量营养好需求的提高,就更需要加强果品贮藏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工作,只有抓住影响果品品质和贮藏期限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探索果品采后成熟衰老的机制,才能为果品贮藏技术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探索出更多、更好、更实用的果品贮藏技术,为果品产业增值提供技术支持。

4.3 做好采后贮运技术的科技推广工作,使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要在加大科研工作的同时,做好贮藏技术的推广工作,建立稳定的推广体系和渠道,使科研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市场能得到急需的技术,科研能得到市场需求的信息,才能为科研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动力,使科学研究更具有针对性。

4.4 上下形成合力,大力推广冬枣采后的冷链物流技术

实际上,果品的采后冷链物流技术一直是我国果品贮运加工中的薄弱环节,这不仅影响产品的增值和市场竞争力,也影响冬枣的贮藏加工品质,制约着贮藏加工业的发展。冬枣的冷链物流技术要根据其生理特点和上市期要求,有针对性的选择采取适宜的技术措施,提高它的贮藏和上市质量,实现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春杰,谢韶颖,滨州市冬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林业科技开发,2003,(2):61―62

[2]柳桂林,对滨州市冬枣发展的建议[J],北方果树,2002,(5):33―34

冷链物流范文6

速冻与乳制品

速冻食品是利用现代速冻技术,在-25℃以下迅速冻结,然后在-18℃或更低温度条件下贮藏并远距离的运输、长期保存的一种新兴食品,常见的有速冻水饺、速冻汤圆、速冻馒头等。近些年我国速冻食品的年产量每年以20%的幅度递增,年产量接近1000万吨。速冻食品对贮藏运输要求十分严格,必须保证在-18℃以下。目前,专业化、社会化、并能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的速冻食品冷藏配送体系尚未形成。物流企业如果以速冻食品物流作为冷藏物流主营业务,重点开拓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大企业,立足连锁超市和大卖场,利用其店面渠道,建立起自己的配送网络。另外可开展增值服务,速冻食品的分类包装和标签粘贴等增值服务需求较多。 目前物流企业开展速冻食品物流业务的优势在于其物流需求持续增加,增值服务需求较多,行业利润较高而风险相对较小,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国以牛奶为主的乳制品进入快速发展期。一般情况下,生产的鲜奶都需要运至乳品厂进行加工,属于鲜度要求严格的商品,天天都要配送。如果运输不当,会导致鲜奶变质,造成重大损失。为保证质量,鲜奶运输有特殊的要求:为防止鲜奶在运输中温度升高,尤其在夏季运输,一般选择在早晚或夜间进行;运输工具一般都是专用的奶罐车;为缩短运输时间,严禁中途停留;运输容器要严格消毒,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污染,容器内必须装满盖严,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因震荡而升温或溅出。为了能保证质量,专业奶类企业大多是希望自己运输,外包物流的意愿不是很高。即使外包,也大多是部分区域短途配送和路线运输外包,而且对技术和质量的要求比较高。物流企业以乳制品物流作为冷藏物流主营业务,应锁定重点客户,以区域性运输配送为主要业务。输出管理和运作模式,与生产商建立合作联盟,利用生产商现有冷藏物流资源,开展相关服务。

超市冷链配送的合作

对于大型现代化连锁超市集团来讲,经营销售的冷冻食品至少在二十个品种以上,供应商也有几十个左右。以前,供应商都是单独送货到连锁超市的各个卖场,卖场对供应商所供应的商品单独进行点货验收。几十个供应商,几十个品种,每个卖场几乎每天都要验收几十次。这种模式,对于超市来讲,耗时耗力,耗人工,还不能保证食品安全,效率低下。对于供应商来讲,首先,在针对连锁超市供货方面,连锁超市有多少个卖场,都要送货多少次;耗时耗力,效率很低,费用很高;其次,由于供应商没有专业化的物流配送服务车队,在车辆投入方面也很难达到现今食品安全的要求,很难保证在运输环节的食品安全;再次,对于供应商来说,冷冻食品的销售都有淡旺季之分,淡季自有车辆无事可做,旺季自有车辆又不够用,不能保证对每个卖场的及时送货,而且车辆、人员管控困难,供应商的物流成本很高。如果物流配送这一环节的服务外包,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连锁超市集团与物流公司合作之后,连锁超市集团将自已的冷冻食品配送中心设在物流公司冷库,仍由超市集团直接给供应商下订单,并要求所有的冷冻食品供应商将供应本超市集团的商品统一送货到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统一组织验收;超市集团的各个卖场要货时,由超市集团进行汇总,并给物流公司下达配送计划和指令,再由物流公司统一配送到本超市集团的各个卖场。以这种模式合作之后,对连锁超市集团来讲,优点在于,一是原先供应商按门市价给超市供货,现在超市可按批发价采购,降低了超市的采购成本;二是其各个卖场的收货验货由每天几十品种、几十个供应商、几十次的收货验货变成了由物流公司送货,一次性验收即可,节约了验收环节的时间,提高了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三是保证了食品在运输环节符合国家对食品安全的要求。由于物流公司有专业冷冻食品配送的服务团队和车队,这是一般供应商的送货车队做不到的。对于供应商来讲,由原先的多个卖场多次送货变成了一个配送中心一次集中送货,就解决了对连锁超市集团多个门店的送货问题,大大节约了供应商物流配送成本,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和路雪的冷冻链物流奥秘

和路雪(中国)有限公司拥有可爱多、梦龙、百乐宝、蔓登琳等著名品牌,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全新的冰淇淋体现。和路雪的产品用料和花色对温度非常敏感,要有一套完善的冷冻流程去控制。和路雪采用联合利华的全球标准,对冷冻链有明确规定:一级冷冻链(厂家到分销商)的温度要保持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二级冷冻链(分销商到批发站和大卖场)要求温度保持在零下18摄氏度以下;三级冷冻链(批发站到终端网点)的温度则要保持在零下15摄氏度以下。例:一级冷冻链:冷库-28℃冷库出货区-10℃一级运输车辆-22℃批发商冷库-20℃;二级冷冻链:分销商-20℃二级运输车辆-20℃批发商-18℃ ;三级冷冻链:批发商-18℃直销车-18℃超市-16℃和零售冰柜-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