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范例6篇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范文1

乘法分配律

肖毅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7课的内容,在学习本课以前,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在课前我已经安排学生进行了前面学过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一些练习,通过练习,可以发现学生对于用字母表示规律的掌握是比较牢固的,而对于一些有规律的数字也只是进行简单的竖式计算,没有发现有些数字相乘之后积的特点,没有发现简算的意义。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计算中体会出简算的必要和方便,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自觉感悟、理解、归纳乘法分配律,知道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

2.过程方法目标:在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推理、验证等能力得到提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探索、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简单应用。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展台,题纸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

学习方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发现问题。

师: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具演示〗课件出示主题图及问题:贴了多少瓷砖?

师:可以怎样计算呢?把你的算式写在纸上。

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汇报,实时板书

6×8+4×8

=(6+4)×8

3×10+5×10

(3+5)×10

师:哪两道算式关系比较密切?是否可以用等号连接?为什么?

〖设计意图〗从生活场景入手,利用格子理解分配律不同形式算式的

转化。

二.

引导探究,寻找规律。

(1)活动一,小组讨论找特征。

师:仔细观察,这些等式都有哪些共同特征?

小组讨论,巡视指导。

交流汇报,解释发现。

〖设计意图〗寻找等式的表面特征,一般规律。

(2)活动二。独立写等式。

师:选3个数,写出具有以上特征的一组等式。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交流汇报,解释等式。

师:如何证明左右两边的算式相等呢?

〖设计意图〗通过写等式,体会等式中的规律,思考等式成立的原因。

(3)活动三。用符号表示规律。

师:你能用字母,符号,或图画表示出这个等式吗?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

交流汇报,学生评价。

师小结:大家写的这些等式,所反映的规律,就是乘法分配律。为了交流方便,我们通常用小写字母来表示它。

记作:(a+b)×c=a×c+b×c

〖设计意图〗体验从具体算式表示到抽象符号表示的过程,揭示乘法分配律。

三.课堂练习,深刻理解。

认识了乘法分配律,我来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1.

(8+9)×4

8×4+×4

4×18+13×18

=(4+13)×

(7+1)×3

×3+

抢答,并说出想法。

2.

左右两边的算式,哪些能用等号连接,哪些不能,为什么?

(64+36)×7

64×7+36×7

(38+22)×7

38×7+22

25×38+45×38

(25+45)×38

40×50+50×90

40×(50+90)

65×(20+1)

65×20+65

25×(17+3)

25×17+25×3

独立练习,指名回答,说明理由。

3.

(机动题)阅览室有两个书架,分别摆放着故事书和科技书。故事书每层20本,科技书每层15本,每个书架都有4层。

(1)故事书比科技书多多少本?

(2)还有一个书架摆放的是漫画书,同样4层,每层10本,

3个书架一共有多少本书?

〖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的练习,巩固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内涵理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四.

作业布置。

思考:乘法分配律与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有没有联系?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体会乘法分配律在以往学习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6×8+4×8

=(6+4)×8

3×10+5×10

(3+5)×10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范文2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5~46页“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中的活动,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初步学习体会提出猜想的方法及类比、说理、举例论证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

2.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3.会运用在乘法分配律中积累的经验进一步研究与乘法分配律相关的拓展了的规律。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探索乘法分配律及其他规律。初步学习体会提出猜想的方法及类比、说理、举例论证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

教学难点:

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及其他相关规律。

教学关键:

指导观察分析算式的特征的基础上学会提出猜想及验证的方法。小学数学的找规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好素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男女生对抗赛。(限时2分钟)

(76+24)×276×2+24×2

(7+3)×157×15+3×15

(35+25)×335×3+25×3

反馈:为什么女生会算得快?

(设计意图:以男女学生对抗赛的活动引入,在对抗赛的结果比较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分配律的存在。)

二、研读探索,独立发现

1.让学生把发现的相等算式连在一起。

(76+24)×2=76×8+24×2

(7+3)×15=7×15+3×15

(35+25)×3=35×3+25×3

2.请你小声读读上面的三组算式,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学生寻找规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研读,提高学生的独立探索,独立发现规律的能力,之所以要求学生读出来,一是小学生的思维往往要口手脑并用才会更有效,二是在读题的过程中学生容易体悟与感知分配律的存在)

三、研讨交流,验证规律

1.小组交流,请把你的发现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好吗?

2.全班交流,提出乘法分配律猜想。

3.验证猜想:

(1)师:同学们所发现的可能是一种偶然现象,我们叫他猜想。你能对这个猜想进行验证吗?

(2)学生四人小组合作组织验证,

(3)全班交流验证方法

举例验证:

学生举例,教师板书。

教师让学生用反例来验证,让学生明确只要有一个反例存在,这一规律就不成立。

不能举出反例,说明这个猜想是正确的定律。

说理验证:

师:你能用说理的方法进行说明吗?

生1:25个3加上35个3就等于60个3。

生2:a个5加b个5就等于a+b的和个5。

4.总结规律:

(1)总结发现的知识

同学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什么叫乘法分配律呢?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a+b)×c=a×c+b×c

(2)总结发现新知的经验

师:我们是怎样学习乘法分配律的?

生:从算式中发现规律,提出猜想,然后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经历“提出猜想――研讨验证――总结规律”的过程,感悟寻找规律,验证规律的策略与方法。)

四、拓展探究,巩固经验

1.以乘法分配律为创造点,提出新猜想。

师:根据乘法分配律,你能提出新的猜想吗?

学生说猜想,老师作适当的点拨:

生:a×c+b×c=(a+b)×c

师:表扬学生会动脑,交换位置是个好办法。

生;(a-b)×c=a×c-b×c

师:表扬学生会动脑,改一改符号也是个好办法。

生:(a-b)÷c=a÷c-b÷c

生:(a+b)÷c=a÷c+b÷c

……

生:a×c-b×c=(a-b)×c

师:表扬学生会动脑,你学会了交换位置猜想。

生:(a+b+c)×y=a×y+b×y+c×y

师:增加数量是提出问题的好方法。

生:(a+b+c+d+…)×y=a×y+b×y+c×y+d×y…

生:(a-b-c-d-…)×y=a×y-b×y-c×y-d×y…

2.独立验证猜想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能用学过的方法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吗?建议写出小论文,学生独立用举例或说理的方法证明各自提出的猜想。(设计意图:一般的,在得出乘法分配律后,老师会安排学生进行乘法分配律的应用练习,本课设计人认为,本课首要巩固的是学生探索规律的方法及帮助学生积累探索性创造性学习活动的经验,这个创造性的数学学习活动经验是有益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设计人认为,创新性活动经验是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拓展性探索活动巩固积累的。本课前面部分学生已经经历了教师引导下的探索创造活动过程,学生有了初步的体验与感悟。这时,老师进一步的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索活动自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至于乘法分配律的应用练习可以安排在下一课时进行。)

评析:为了提高我国学生的创新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07年4月修改稿)》中将“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变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领会能够终生受益的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个新课题。本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做了有益的尝试。

1.让学生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积累数学活动过程的经验。

“过程的教育”不是指在授课时要讲解,或者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甚至不是指知识的呈现方式,而是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等。本课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与感悟寻找规律这种创造性活动的策略与方法,在探索活动中,学生观察,感知算式特点,通过思考提出猜想:(a+b)×c=a×c+b×c,这个过程既是归纳推理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有效思维的过程。在总结时,老师不仅引导学生总结基础知识--乘法分配律的知识,更重视引导学生总结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以及积累的经验。如提出猜想的方法与经验,论证猜想的方法与经验等,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范文3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

设计本课时,我注重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新理念,结合市区《基于小学数学教材的核心概念研究》课题,按照情境串教学法基本流程,以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努力实现生本智慧课堂。教学中我注重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感悟和发现乘法分配律,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3点:(点击)

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点击)

下面,我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说说教学过程的设计:(点击)

过程分析(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信息窗,以"种植花苗"为话题引入。出示教材信息窗,引导学生观察情境,找出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教师相继板书:

①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

②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沿用教材情境引入新知,既保持了情境的整体性,学生自主发现信息并提出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概括等能力,也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研究规律,猜测规律

本环节共分三个层次:

层次一:解决问题,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

出示问题,学生独立解决

(完成后,全班交流)师:谁来说说你的做法,老师帮你记录下来。

板书:12×9+8×9 (12+8)×9

=

=

数形结合,理解算理(课件展示两种算法)

初步感知:两种算法虽然解题思路不同,算式也不同,但结果都是求出了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

用同样的学习方法解决“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这问题,出示两个算式。

设计意图:解决红点一两个问题时,教师对学生出现的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既便于学生在后面学习发现新的知识规律,同时又让学生体验到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存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层次二:尝试分类,观察发现

仔细观察:黑板上的四个算式,看看可以把它们分成几类?理由是什么?

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全班交流:生到黑板上把算式分成2类,并说明这样分的理由。

教师引导:

竖着看,左边这一列什么特点,右边呢?

……

层次三:沟通联系,提出猜想

观察发现:横着看,左边算式和右边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会发现这两个算式得数相等。教师及时总结:既然结果相同,这两个算式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这样我们就发现了一个等式。

沟通联系:引导观察这些算式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归纳、初步概括: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分别乘以这个数,结果一样。

提出猜想:想一想这是偶然现象还是一种规律呢?

学生可能回答:偶然的或者是规律。

引导:这只是我们的猜想。出示:猜想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放手,给学生留足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尝试分类,通过观察比较左右两边算式的异同,沟通其联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猜测探索意识。

三、合作探究,验证规律

本环节共分两个层次:

层次一:小组合作,举例验证

课件出示合作学习探究单,学生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小组汇报验证结果时,预设学生应该都会举正例验证,教师可引导再举反例验证。

层次二:字母表示,抽象概括

提问:像这样形式的的等式写的完吗?(写不完)

思考:你能用一个等式把所有具有这种特点的等式表示出来吗?

重点讲解:用字母表示

总结:刚才我们齐心协力,由猜想到验证总结出的这个等式,就是一个重要的运算定律,它叫做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 出示:乘法分配律的法则。(指读)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经初步得出规律的基础上,并不急于让学生说出规律,而是继续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你能用一个等式把所有具有这种特点的等式表示出来吗?”继续让学生观察、思考、猜想,然后交流、分析、探讨,感悟到等式的特点,验证其内在的规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想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想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发现、猜想、质疑、感悟、调整、验证、完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四、巩固拓展,应用规律

层次一:回顾思考,感受联系

其实,今天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回顾一下,哪部分知识的学习其实与乘法分配律有紧密的联系?

课件展示多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计算过程。结合乘法的意义,理解竖式中的乘法分配律。

层次二:顺势迁移,应用规律

解决红点二: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出示135×6+65×6 (40+4)×25 12×105

引导学生:观察这几道题,从原题的运算步骤上有什么不同?

这几道题分别是一步运算、两步运算、三步运算,如果选择一道题做,你会选哪一道?为什么?

同学们的理由各不相同,各有道理,其实这三道题,都可以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去试试吧。

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

全班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是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

教师对比总结。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教材出示的两道例题基础上加以补充,呈现的三道题是乘法分配律简算的几种不同形式,通过设疑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自主探究,应用所学的运算律解决问题,既学以致用,又进一步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价值,完善了原有的认知结构,还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的能力。

层次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基本练:填空。

变式练:火眼金睛辨对错。

拓展练:两车分别从北京和上海同时相向开出,约7小时相遇。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基本题的设计,题型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巩固基本的方法和技能。变式练习和拓展练习的设计,注重思维的灵活性,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五、引导总结,构建网络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范文4

1、猜想规律----在旧知中抵制错误

2、验证规律----在剖析中阻止错误

3、总结规律----在归纳中制止错误

4、巩固应用----在变式中扼制错误

关键词:真正建构;建立雏形;“分配”与模型之间的联系;降低错误

学材分析;错误资源

今天我校对4年级“高效课堂”进行调研,教师复习的是乘法运算律。这位教师非常有心,围绕学生平日错题展开一系列教学。可是师生对此题23×3×7=23×3+23×7连续理解两次,但最后小测出错率竟达36.8%。课下我们针对学生出错率相对集中的这些知识点进行研讨,分析典型题的原因,发现学生对乘法分配率尚是“一知半解”:一是与乘法结合律混淆;二是不能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更主要原因并不是在于他们没有记住定义和公式,也不能归咎于学习错心大意,而是他们的建构活动产生了一些偏差。这就引起我们深入思考:到底怎样能将这部分知识的重难点,通过建模找到学生学习知识点,分解知识本身的难点,以学生的学习为基点,寻找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潜心设计让乘法分配律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真正建构,提高学习效率,不产生错误呢?

本周我们教师有幸观摩市名师执教的《乘法分配律》一课,真是为我们“解其惑授其道”。现结合几个教学环节浅谈个人认识:

一、猜想规律---在旧知中抵制错误

总之在平日的练习当中会出现的几类典型错题,教师都提前进行干预,充分说明教师提前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学材分析”。特别在“87×99+87 ”和“78×37+78×13”计算时,教师为区别与乘法结合律混淆,采取把它归结为乘法运算的意义来理解,确实通俗易懂,有利与促进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和运用。

错误资源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善于收集、整理分析出现的错误,深入学生的认知建构过程,了解学生错误产生的成因,走在错误之前,提前预设并解决“错误”,促进学生有效的进行数学建模,才是减少教学失误的一剂良药。

参考文献:

【1】曹培英.“以教定教,为学而学,以学论教”的实践.小学数学教育,2013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范文5

一次是在小学四年级教学乘法分配律里的一个片断,这节课目标是学习、掌握乘法分配律,并会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在分析、推导出乘法分配律后的练习中,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虽然与练习的要求不相符,但老师肯定了他的思路,并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积极思考问题。由此引出了我对学生“上课插嘴”意义的关注。

[片断]1

师: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使一些计算简便,下面请大家用刚学的乘法分配律计算:

125×48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完成后教师展示学生的答案。)

125×48=125×(40+8)

=125×40+125×8

=5000+1000

=6000

师:这位同学算对了,你们是这样算的吗?是的请举手。

(有位同学突然站起来)

生:老师!我有不同算法!(其他同学把头转向他,他的脸“唰”的一下子涨红了。)

师:(迟疑了一下,然后用鼓励的语气)

生:刚才那道题,我认为这样算更简便:把48分成8乘6,然后用125乘8再乘6。

师:请你把自己的算法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提示)125×48=125×8×6

=1000×6

=6000

(其他学生看出:他那种算法真的比我们做的简便。“他把48 拆开后,用了前节课学习的乘法结合律。”)

师:小刚同学的算法确实简便,而且正确,刚才老师错怪他了。以后,大家有什么想法就大胆地说出来,我们一起来探究、学习,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锻炼我们思维的灵活性!

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由一个旁观者转化为一个参与者,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获取知识,从而发展智力、提高素质,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人才。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莫过于让学生“上课插嘴”。学生“上课插嘴”,是他们情感的真诚流露,说明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对问题的领悟,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下面是我对学生“上课插嘴”的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上课插嘴”,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对于学生“上课插嘴”,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让学生敢于“插嘴”、乐于“插嘴”,营造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让他们积极思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对那些正确的、优秀的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更上一层楼”的动机;对那些脱离课堂,纯粹是兴之所至的“插嘴”,要及时给予否定和矫正,让学生知道学习知识是不能以牺牲别人的利益为代价的,进而明辨是非、勇于改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意想不到的“小插曲”时,我们要考虑的是以原来设计好的教学过程为主呢,还是以学生为本,如何真正做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二、“上课插嘴”,体现了“相处相依”的教学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目的是传授知识,完成教学计划和任务;学生是教师完成这节课的资料,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智力。在[片断]1中,本来设置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掌握乘法分配律,那位同学利用了知识的迁移,运用前节课学过的简算方法进行计算,是教师意料之外的事。这意味着,课堂上,教师就不能以主人的身份出现,而要作为一个引导者,启发、引导学生各抒已见、解决问题。

三、“上课插嘴”,体现了教学具有开放性(“插嘴”能发展求异思维)

启发、引导学生“上课插嘴”,让课堂“活”起来,目的在于使学生和教师都能找回那丢失已久的“自我”,建构起丰富的精神生活,享受生命生长的欢乐。“活”意味着师生双方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个性的张显和主体性的弘扬,意味着师生双方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放”是为了“收”,这里的“收”是指收获。每节课都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同时也要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对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的成全,这是开放性教学的根本目的。

四、学生“上课插嘴”,可以反馈教师教学预设的一些失误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范文6

1.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我常设疑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维。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P54《运算律》一节: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班有6位同学参加'六一节目'演出,买一件短衫87元,一条裤子113元,我们班演出服装一共要花多少元钱?小组讨论后,写出算式并说明理由。

话音刚落,学生活跃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很快得出两种不同解题算法。

算法1:演出服装共需要1200元,算式:87×6=522(元),113×6=678(元),522+678=1200(元)。我们先算6件短衫要用522元钱,再算6条裤子要用678元,最后算演出服装总共要用1200元。

算法2:我们组的想法不同,但结果与小组1相同。算式:87+113=200元,200×6=1200元。先算一套服装的钱是200元,再算6套演出服的钱是1200元。

师:用一个综合算式表示你们的算法?不用计算。

生答: 87×6+113×6//(87+113)×6

师:你发现: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关系?如何表示这种关系?

生:两个算式结果相等,可用等号连接两个算式:如87×6+113×6=(87+113)×6或(87+113)×6=87×6+113×6。

师:很棒!如果一件短衫改为a元,一条裤子改为b元,c套演出服装。请改写以上等式?

生:a×c+b×c=(a+b)×c或(a+b)×c=a×c+b×c。

师:这就是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

2.在猜想情境中拓展学生思维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学生灵活地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和方法,找出解题的多种途径,深入透彻掌握新知识。接着以上教学案我继续设计:

师:观察87×6+113×6=(87+113)×6,你发现等号哪边的算式计算时简单?

生:等号右边算式计算简单,因为87+113是整百数。

师:若让你计算等号左边算式:87×6+113×6,你会怎样计算?

生1:先算乘,后算加。87×6+113×6=522+678=1200。

生2:先把算式改写成等号右边的形式,再计算。

87×6+113×6 =(87+113)×6=200×6=1200。

师:比较一下,哪种方式计算简单?为什么?

生:第二种简单,先变形算式,后计算。正是乘法分配律。

3.整合知识共性,提升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多样性,知识的形式变化会使学生产生新的思考,认准变化中的共性是学习全面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善于抓知识相同点,引导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本质,提升学生思维。

师:买服装时,由于缺货,只买了6件短衫和5条裤子,应该付多少钱?

生:要付1087元,综合算式:87×6+113×5

师:小组讨论:这道算式能否用乘法分配律转化?谁能说一说乘法分配律的特点?

生答:不能。因为6与5不相等。因两个乘法算式相加,每个乘法算式中必须有一个相同乘数,才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转化。

师:观察算式:113×6-87×6,能否用乘法分配律转化成(a+b)×c的形式?结合前面情境,你能解释算式:113×6-87×6表示的意思吗?

生:113×6是6条裤子的钱,87×6表示6件短衫的钱,113×6-87×6表示6条裤子比6件短衫贵多少元钱?

师: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列出一个综合算式?

生:综合算式:(113-87)×6,先算一条裤子比一件短衫贵多少钱,再乘6就是6条裤子比6件短衫贵多少元钱。

师:比较113×6-87×6与(113-87)×6,你发现什么?

生:算式形式不同,但结果相同。

师:如何表示这种关系?

生:可以写成113×6-87×6=(113-87)×6或(113-87)×6=113×6-87×6

师:这正是用了乘法分配律。所以,谁能补充乘法分配律的特点?

生::两个乘法算式相加或相减时,每个乘法算式中必须有一个相同乘数,就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转化。

师: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了更全面掌握。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新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优化学生的思维。可以使教学的环节紧凑,宛如一个整体。

设计情境要注意:

(1)要能引起学生兴趣。

一个学生不感兴趣的情境,往往起着反作用。心理学中提到兴趣的重要性,兴趣可以使学生充满激情,兴趣可以时学生爱上课堂。当你一次次挫败学生的兴趣时,学生就会机械的去学着,没有动力。

(2)要能够联系课堂主题。

我曾去听过一个教师上函数图像的平移,他以四川地震山体滑坡来引入,在图片放出时,学生不知道问题是什么,也不知道情境与平移有什么关联,导致学生思维被情境混淆。最终情境却成了整节课的败笔。

(3)要设计好情境的问题。

一节好的课,就看你问题提的好与不好。问题是一个个环,不仅贯穿于每一个环节,而且还将每个环节相互串联形成一个整体。问题就是要注重一个问题承接着一个问题。问题设计要注意:

(一)围绕教学内容的"焦点"设计问题

(二)结合学生认知的"盲点"设计问题

(三)利用知识的"生成点"设计问题

(四)紧扣概念的"模糊点"设计问题

(五)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设计问题

(六)根据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问题。

(七)问题设计要有层层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