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交换律教案范例6篇

乘法交换律教案

乘法交换律教案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 口算教学 有效对策 教学质量 运算定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4-033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其中,口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能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计算能力体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口算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技能。

一、探讨数学口算教学有效对策的重要性

探讨口算教学的有效对策,能够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之后,学生对“小红在文具店买了3支铅笔,老师又给了她5支铅笔,现在她一共有多少支铅笔”这样的应用题就能容易解决了,为学生节省了解决问题的计算时间。因此,加强对口算教学对策的探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而且对教师潜能的开发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数学口算教学的有效对策

1.运算定律要熟练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并熟记常用的一些运算定律,如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例如,教学“乘法交换律”一课时,为鼓励学生自己看书熟悉运算定律,教师可提问:“你能告诉我什么是乘法交换律吗?”学生汇报:“就是一个数乘以另一个数的结果,等于另一个数与这个数相乘。”接着,教师出示2×11×5、4×8×5两题,问学生:“如果运用我们刚刚学习的乘法交换律,要怎么进行口算呢?”学生能很快说出答案:“第一题,将5和11交换,可以计算出答案是110;第二题将5和8交换,可以计算出答案是160。”……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口算的简捷性,而且巩固了学生对乘法交换律的掌握。这种例题讲解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即根据数的特点,能够迅速地联想到相应的运算定律。

2.拓展口算教学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习定律或者只做简便计算,这样不仅过于死板,而且会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学生进行各种计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定律,快速地解决问题。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时,教师出示这样一道应用题:“学校组织学生春游,首先需要进行分组。第一组有12个同学,第二组有19个同学,第三组有18个同学。那么,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春游呢?”教师让学生积极思考,并鼓励他们:“第一个回答出老师问题的同学可以获得一支自动铅笔!”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学生运用加法结合律解决问题,有效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学生很快说出答案:“总共有49名同学参加春游。”于是教师表扬了他,并让他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解题技巧。通过让学生分享解题技巧,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又使学生能更加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口算能力。

3.适当引入故事进行口算教学

乘法交换律教案范文2

有了好的开始,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的教学就可以用好原有的课堂模式处理,在教学中,学生对法则的探究和归纳,计算中法则的直接应用、间接应用和逆向应用的操练,注意点和解题经验的强调,能够比较好地实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积的乘方教学反思案例,望大家喜欢。

乘方教学反思案例范文一在这节课的“探究新知”中, 在这个运算过程中用到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或乘方的意义),但是学生在回答时除了回答以上内容外,还有一部分同学回答用到了乘法分配律。我听见后反问:“用到了什么运算律?”学生听我这样问顿时有几个不说分配律了,但仍有两三个同学还坚持。因为有领导听课,我想做到完美,所以就直接说:“这里 用到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没有分配律。”而并没有讲解为什么没有乘法分配律,课堂教学继续进行。在学生板书解决练习题时,一位叫李晴的同学这样做了一道题目:(-2xy)3=(-2)3(x)3(-2)3(y)3=64x3y3.评析时很多同学都说“错了。”而这时我看了一下教室后面的钟表,时间不多了,于是我就画了个错号。下课后,我 向其他老师请教,让他给我提一下缺点,在给了一番肯定之后,提到学生做的那道题,说我应该给学生讲解清楚这道题李晴为什么会错,错在哪里。我当时就想:学生这样做只是单纯的做错,没有这样讲的必要,并且只是她自己这样做,她知道错之后就会改正的。所以也没有放在心上。可是等到下午我改作业时竟发现:学生作业中的一道题目还是按上午的思路完成的。这时我意识到学生对这样的题目真的理解成了乘法分配律,于是,下午自习的时候我特地讲解了这种题型,给学生讲清了上午探究中的题目为什么没有用到分配律以及分配律应该在什么时候用。

对于这件事我进行了反思,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事情,是因为我在备课时备的不全面,没想到学生会把分配律与交换律、结合律混淆。在课堂教学时学生提到分配律时,为完整的完成自己设计的教学流程而没有认真的对待,给他们讲解清楚,致使学生模棱两可;而在练习学生出现错用分配律时,我又为了不拖堂,又是一提而过,使学生不知道自己错在何处,产生错觉,一错再错。究其原因,是自己上课前对学情分析不够,教学时太死板,只是一味追求自己所要的完美,而忽略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知识的能力。

这件事之后,我深刻的剖析了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深深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教学前的准备一定要细致认真,上课时要灵活驾驭课堂,因材施教;课下要经常与其他老师交流,取长补短。同时,也体会到反思对于老师的重要性,经常反思会使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促进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经常反思、坚持反思。

乘方教学反思案例范文二有了好的开始,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的教学就可以用好原有的课堂模式处理,在教学中,学生对法则的探究和归纳,计算中法则的直接应用、间接应用和逆向应用的操练,注意点和解题经验的强调,能够比较好地实施。

计算a12=( )2=( )3=( )4=( )6, a12=( )2×a2=( )3×a3=( )4×a4=( )2×( )3,转入逆向应用法则,逆向应用法则我是由学生独立探究的,特别是比较3555,4444, 5333的大小,钱泽宇、顾家玉同学作了很好的变形,将这三个幂的形式转化成指数相等都是111,从而比较大小。计算2100×0.5100时同学们小组进行了探究,有一个班级的同学做得较好,为此,补充计算0.1252009×26030,小组研究,老师讲解,以求真正领会。

在计算2a2b4-3(ab2)2时,两个班的同学出现了同样的错误,第二项的计算错误地用了乘法的分配率。解题习惯和注意点要再三体会,“观察运算情形,注意运算顺序,用对运算法则,关注符号确定”,要提高运算的正确率,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反复指导,需要学生高度重视和反复训练,这个时候我们也就体会到,教学是“水磨的功夫”。

乘方教学反思案例范文三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积的乘方公式及其应用。从实际问题猜想——主动推导探究——理解公式——应用公式——公式拓展,整堂课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实际问题情境的设置,在于让学生感受到研究新问题的必要性,由于在应用当中需要用到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也是为了引导学生回忆巩固前面的知识,所以在上新课之前先复习它们的法则。积的乘方公式的理解及应用时这节课的重点,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而要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就要让学生理解积的乘方的含义。导出性质后,要通过一些实例说明其表达式及语言叙述中每句话的含义,以期学生更好的理解,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会用它进行计算。因此在后面设计了几个例题,以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式。总的来说这节课还是讲解清楚了积的乘方的概念,并且也给了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训练,学生初步掌握了概念并能对它进行简单的应用。这节课的主要易错点是对符号的处理,这点在备课的时候我也考虑到了,因此在例题里我设计了一些学生易错的题让他们训练。

乘法交换律教案范文3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028-02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里的课堂是指真实的课堂,它是自然课堂,更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而要根据学生现状和课堂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进程,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追求课堂交流的真实,敢于暴露教师教学预案之外的情况,再现原汁原味的课堂。

以下是笔者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片段。

【课堂再现】探究乘法交换律

出示右图。(每个×代表一棵大白菜)

师: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棵大白菜,可以怎样列乘法算式?

生:3×5,5×3.(板书3×5 5×3)

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的含义。

师:这两个乘法算式的积应该怎样?

生:相等。

师:为什么?

生1:因为3×5=15(棵),5×3=15(棵)。

生2:因为3×5和5×3都表示这堆大白菜的总棵数,即使不计算,我们也能断定这两个乘积相等。

至此,学生所有的回答都在笔者的预设之中,在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之前,笔者又追问了一句:还有其他方法说明这两个算式相等吗?

一阵沉默之后,平时爱动脑筋的小华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老师,我有。

师:请你说一说。

小华:因为3×5和5×3,都可以表示3个5相加或5个3相加的和是多少,所以它们相等。

笔者没有直接肯定,而是抓住并利用这一生成的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在小华的影响下,小明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小明:因为3×5和5×3,都可以根据乘法口诀“三五十五”算出结果,所以它们相等。

……

【反思】我们知道,乘法交换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现实的基础上,从乘法交换律的实质内容出发,通过创设“计算大白菜的棵数”这一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动态生成。师追问:还有方法说明这两个算式相等吗?引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利用学生群体中的差异性资源,生成了两个乘法算式都是表示3个5相加或5个3相加的和,揭示出两个乘法算式为什么相等的本质,从数学的角度研究数学知识。这里创设的情境符合本课题教学的实际需要,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师生的讨论交流中,有学生应用以前学过的乘法口诀“三五十五”来说明3×5和5×3,实际上运用了循环论证,这在逻辑上是不允许的,理由是由于3×5和5×3相等,我们得到它们可以用同一句乘法口诀来计算的结论,而不是由于它们可以用同一句口诀计算,它们就相等。教师如果直接告诉四年级学生,应用乘法口诀说明这两个算式相等是错的,学生肯定不理解。

一线教师在面对真实课堂,面对学生生成错误性知识时,该如何引导学生呢?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三点看法。

一、巧用举例,纠正错误

我们知道,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自身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上面的片段,学生之所以生成用乘法口诀“三五十五”来说明3×5和5×3相等,是受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错误地迁移。此时教师不要慌张,也不要按照自己的教学预设进行教学,可以通过教师示范举例说明,再让学生举例说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时,有这样一道判断题:所有的小数都比整数小。这道题用举例比较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错误认知。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知识,通过举例,就能使学生明白对与错。这种用举例说明的方式,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二、用心倾听,知错会改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探究是当前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课堂上生成的一个问题、一个结论,甚至一个错误,都是正常的。面对这些生成资源,教师应认真倾听,进行有效分类。对于生成的错误资源,又是共性资源,教师应顺着学生的思路将有效成份激活,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时,学生计算25÷0.35,很多学生得到的结果是71……15,笔者并没有马上评价结果的对错,而是把它作为一道判断题,让学生交流分析。先让学生判断答案是否正确,再追问学生:“你是怎么发现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找到判断的方法。方法一:余数15与除数0.35比,余数大于除数,说明答案是错误的。方法二:用商×除数+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这也说明答案是错误的。通过以上两种判断方法,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学生很快发现,由于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100,虽然商不变,但余数是被除数乘以100计算后余下的,所以余数也乘以了100,正确的余数应该是0.15。这样教学,学生不但学会了判断对错的方法,也纠正了自己的错误。

三、数形结合,直观解错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练习得以纠正,而必须经历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数学课堂上出现一些细小的错误,教师如果意识到这些错误有不寻常的教育价值并加以利用,这样的课堂会更加精彩,学生理解知识会更加透彻。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让学生尝试计算+,有的学生认为+=,教师并没有回避学生的错误,而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借助长方形纸,先表示它的,再表示它的,这时,涂色部分一共是这张纸的,所以,+=。

乘法交换律教案范文4

小学数学乘除法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数学素养形成的基石。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乘除法”学习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乘法和除法是互为逆向的过程,在对乘除法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逆向反思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从而找出解题的规律和技巧,提升教学效果。

一、数学命题中的逆向思维与叙述

数学命题是对某个问题的阐述,包括前提和结论两个部分,它是陈述问题的原因从而得出结果的一种形式。在长期的数学命题的叙述中,一般都是顺向叙述的方式,而忽略了对数学命题的逆向表述,也忽略了对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比如,电生磁逆过来是磁生电,从而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被猜想出来,之后也被证实。数学教材中的顺逆公式、顺逆关系等也有很多,比如加减问题、乘除问题等,空间中的上下问题、左右问题等,运用逆向思维,可以将数学命题中的知识换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而获得不一样的数学体验。

在学习“乘除法”相关知识时,对数学命题进行逆向表述,可以更方便地讲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并且可以让学生对除法理解得更加深刻。乘法的定义是: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就等于这个数乘以加的次数。反过来,除法的定义为:这个数除以加的次数,就等于这个相同加数的值。

“乘除法”课后练一练中有这样一道题:一包糖有80块,若分给2人,每个人分得多少块?如果分给4人呢?8人呢?

例题讲解:运用数学命题的逆向思维方法,80块糖平均分给2个人,可以设想为,2个人每个人有多少块糖加在一起能得出80,2乘以几为8?由乘法口诀,我们知道2×4=8,再加0,得出每个人40块。以此类推,分别得出答案为40、20、10。

运用命题中的逆向思维,将数学除法中的问题转换为乘法问题,由学生熟悉的乘法口诀,就可以很容易地解答出问题的答案了。

二、数量关系中的逆向思维与分析

数学是表述数以及数字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所以数量关系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学生对数学的基本思考方式也是通过数量关系来存入脑海的。常用的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是顺推的方式,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逆推的方法来分析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创新学生的思维模式,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为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

以“乘除法”课后习题为例:李老师给售货员100元,售货员找给李老师4元,买了3个足球,每个足球是多少钱呢?

例题讲解:在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可以分析,当学生去商店买东西时,应付的钱数与哪两个方面有关?引导学生回答:应该与买的东西的单价以及买的数量有关,用买的单价乘以数量,就是要付的钱了。在本题中,付的钱为100-4=96元,那么由之前的逆向反思得出,一个数乘以3得96,很容易地就转换成了单价为总价与数量的商。运用数量关系的逆向思维,可以得到公式的变式,从而积累出更多的方法和解题规律。

三、数学问题中的逆向思维与转换

逆向问题和顺向问题是互为相反的过程,需要运用相反的思维方法解决。将问题进行逆向转换,正向问题的条件越多,转换成逆向问题的方式也就越多,也就更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理解,让学生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这样学生不管应对哪种变式,才能应付自如。在乘除法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乘法和除法相互交叉的问题,只有理解了乘除法问题的精髓,灵活运用正向和逆向思维的交叉和转换,才能正确解答出比较复杂的问题。

例如:一共5只猴子,3只大猴子一天每只摘12个桃子,2只小猴子一天每只摘7个桃子,将所有桃子平均分给他们5只猴子,每只猴子有多少个桃子?

例题讲解:这题是乘除法相互交叉的题目。在分析这题时,运用逆向思维,桃子数=猴子×每只猴子摘的桃子数,得出大猴子摘了3×12=36个,小猴子摘了2×7=14个桃子,总桃子数目为14+36=50,那么每个猴子应该得到的桃子数目为50÷5=10个。数学问题中正向和逆向思维的交叉运用可以解决出比较复杂的问题。

四、数学解题中的逆向思维与应用

在数学解题中,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从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反过来探求问题需要的条件,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进行对比,并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追果溯源,讨论问题的解决办法。比如,在乘除法问题中,要求积就需要知道是哪两个或者哪几个因子相乘,要求商就是乘法的逆过程,就得知道乘法中的积和某个因子。

例如:小白兔先把自己的蘑菇平均分成4堆,一堆自己留着,其他3堆送给别的兔子,之后又把自己的那堆平均分成3堆,自己留一堆,其他2堆给别的兔子,自己吃的那份有5个,问最初小白兔有多少个蘑菇?

例题讲解:根据逆向解题理念,由问题逐步反过来询问最初的原因,得到答案。小白兔最后是分成3堆,5个是其中一堆,说明之前是有3个5,也就是15个,而这15个又是第一次分了之后的,是4份中的一份,也就是之前有4个15,所以,得到最初有4×15=60(个)蘑菇。。

乘法交换律教案范文5

一、让学生知道验算的意义

要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首先是向学生讲清楚验算的意义,使他们认识到验算是解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增强学生对验算重要性的认识,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生活中由于计算失误,未经验算,造成严重后果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也可以利用学生中出现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体验到验算是保障解题正确的重要措施,从而提高学生验算的自觉性。

二、交给学生验算的方法

当学生认识到验算的重要性时,我们要及时地“授之以渔”,这是培养学生验算习惯的关键;在小学数学中常用的验算有:1、互逆关系法;这是利用运算中,已知数和得数之间的互逆关系进行验算的一中方法。例如,在计算出1365-874=491,就可用491+874是否等于365或用1365-491是否等于894来进行验算。同样,加法、乘法和除法也可以利用互逆关系进行验算,这是最基本的验算方法,每个学生必须掌握,并且灵活使用。2、变换程序法;这是利用运算的定律或性质,采用不同的运算程序来计算同一个题目,看计算的结果是否一致,常用的定律有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乘法的分配律。如(32+14)乘以5=46乘以5=230,计算后就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运算程序进行验算,即(32+14)乘以5=32乘以5+14乘以5=1 60+70=230,两次结果一样,证明计算正确。3、常规计算法;这是针对一些要求利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混合式题进行验算的一中方法。如用简便方法计算138乘以98=138乘以(100-2)=138乘以100-138乘以2=13800-276=13524,我们就可以采用常规列竖式的方法计算,看结果是否与简便计算的一致,如一致则证明简便计算正确。4、观察判断法;这种验算方法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它是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计算的结果进行观察判断。如78乘以34=2654,观察一下算式,发现积的个位数是4,就可以立即断定计算错误;因为两个因数个位是8和4,积的个位肯定是2。5、结果带入法;这是应用题常用的验算方法,就是把答案作为已知条件代入到题目中,求出已知条件。如“某筑路队计划筑路960米,已筑路5天,每天筑路120米,照这样速度还需几天才能把路筑完?”此题的答案是3天,验算时,将3天带入题目中作已知条件,依题意列式计算,看能否得出已知条件。(1)、(960-120乘以3)除以120=5(天);(2)、960除以(5+3)=120米;(3)、120乘以(5+3)=960(米)。代入后所得的结果与已知条件相符,证明原答案正确,实际运用时我们只需将结果代入题中求出一个已知条件即可。6、一题多解法;有些应用题有多种解法,解题后启发学生寻求另一种解法,然后把两次解题的结果进行比较,看得数是否相同;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验算方法。7、实际校验法;就是将计算的结果与实际生活情况进行比较验证,看其是否相符,来确定解题是否正确的方法。如“学生平均体重3、8千克”,增产后的产量比原来少等,显然与实际生活情境不符,因而答案肯定是错误的。

三、训导学生验算的行为

乘法交换律教案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律;分数的运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五年级下册数学第81~82页《分数混合运算(二)》中,关于“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的运算中同样适用”这一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能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提出简单问题,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加以解决

在复习中,出示整数乘法的简算练习:

25×17×4 125×32×25 53×69+47×69 101×85

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得出已学习过的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并板书: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b×c

二、利用数学相关信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据此,我在导入新课后出示如下尝试题让学生练习:

56×17×35 59×14+49×14

因为学生在复习中已经熟悉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所以在尝试练习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大胆运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来解决尝试题,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运用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来算出答案。我根据练习的实际情况,每道题各让4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中2名学生用简算、2名学生按运算顺序算)。然后让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异同,引导学生加以概括,得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分数的运算中同样适用”这一结论。此时,我再适当引导,让学生明白:在计算中,我们学习过的加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等“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的运算中同样适用”这一教学重点;接着,再引导学生概括得出:连减的性质、连除的性质等“整数的运算性质在分数的运算中同样适用”这一延伸的知识内容。

三、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教学以后,我趁热打铁,在巩固练习中出示如下练习题:

823-(23+47) 517×932×3415

(58+712)×48 86×8485

上述四道题,前三道题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已学知识用运算律来解答,但对于86×8485,很多学生都认为不能用运算律来简算,在解答过程中都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答案。于是,我让学生讨论,看谁有办法用简算的办法算出这道题的答案,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通过几分钟的讨论,相当一部分学生都确定这道题可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只不过在简算时要先把86×8485改写成(85+1)×8485,然后再用乘法分配律即可计算出答案。

上一篇圣诞节广告语

下一篇让我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