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范例6篇

扬州慢范文1

“烟花三月下扬州”,阴历的三月差不多是阳历的四月,那时是扬州最美的季节。古人要见识富甲天下的淮左名都得“腰缠十万,骑鹤下扬州”。今天我只背一只破包挂一部相机。故地重游,只为感受春日小城扬州的闲适和优雅。

龙舟倒影:移花接木江南风

扬州地处长江之北,在地理意义上属于江北,但是在文化范畴上,扬、苏、杭“三州”却是最江南的地方。杭州的江南是天然去雕饰的,西湖烟雨是注册商标;苏州的江南是淡妆轻抹的,小桥流水是头牌演员。而扬州的江南,则是靠京杭运河移花接木而来,有鲜明的舶来和人工痕迹。不要喷唾沫或者飞板砖,移花接木是说扬州的江南味道不地道,扬州式江南,是因势利导对江南味的再创造。

瘦西湖上的五亭楼是扬州的标志,但是大多数人对于扬州的认识却是从京杭运河开始;扬州有2500年建城历史,但是从京杭运河开始,扬州才开始发育出性别,有了韵味。《红楼梦》中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而要做江南城市,不仅要水做胚胎,无论水流还是水温都增一分太肥,减一分太瘦。

沒有京杭运河以前的扬州,南靠长江,北枕高邮湖,前者水流太急,温柔不足;后者水温太低,温暖不够。一条京杭运河穿城而过,“以毒攻毒”让长江水的刚毅把高邮湖水的冷峻中和。从此,不解风情的扬州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变成了江南的形象代言人之一。

世人把隋炀帝的残暴妖魔化,附会出隋炀帝修京杭运河只为到扬州看琼花的传说。于是“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的琼花便成为亡国的代名词,而直接导致隋朝亡国的京杭运河,却沒人敢把它当成“红颜祸水”。在扬州人看来,京杭运河是母亲河。无运河,不扬州。

京杭运河是隋炀帝的人生转折点。运河开通,坐龙舟下江南,他不但把自己命搭上了,也让三千后宫佳丽飞入寻常百姓家;京杭运河也是扬州的命运转折点,隋炀帝后,有了“扬州出美女”一说——散落到民间的嫔妃宫女改良了扬州人的基因;向南运盐,向北运粮,扬州成为漕运中心——京杭运河改变了扬州的江湖地位;隋灭亡后,唐朝在运河迎来了第一次发展高峰——“淮左名都”、“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传统,正是从唐朝开始的。

要了解扬州,得先从运河开始。而坐龙舟夜游,是一夜看尽运河景最好的方式。先在古运河边找了一家枕靠河的餐馆坐定,点一盘大煮干丝、两个狮子头、一碗扬州炒饭,边吃淮扬菜边赏运河景。淮扬菜清淡,运河边的风景也玩小清新:桃树只开花不长叶,柳树只长叶不开花。桃花占据了窗户的左三分之一,柳叶占据了右三分之一,我想和运河眉来眼去,不想运河羞答答地,让微风乍起,于是中间的三分之一视野立马变得“桃红绿柳总相宜”。花叶障目不见运河,那就把兴趣点转向餐桌。惊见本来很清白的大煮干丝上多出了几点粉红——我以为刚才只吹了一场杨柳风,却沒想到还下过一场桃花雨。此时的古运河两岸,是桃花和烟柳铺成的十里画卷,秀色可餐。于是无暇顾及盘中餐,欲猎眼前艳。运河扬州,春色三分,二分桃红,一分柳绿。

便益门码头的班船第一班从晚上7点出发,我提前几分钟到达。班船上还有少许空位,船老大招呼我上船,我摇了摇头:首班船是艘很现代化的快艇,我要坐雕梁画栋的龙舟玩穿越。

龙舟中有丝竹,有歌舞,隋炀帝、康熙、乾隆等一干帝王下江南就是这么玩的,所以我得体验体验。但是很快就被告知,龙舟不对散客开放。穿越失败,虽然心有不甘,但是很快登上了快艇。因为在此时的运河已经显示出和白天完全不一样的风情。

“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我从脑海中尽量搜索形容夜运河的词句,沒想到只找到了这句“存档”。

这是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描写秦淮河的段落,记得上高中时就是因为受了朱自清的影响而义无反顾地到南京上大学,但是在看到秦淮河夜景后却沒有想象中惊艳,于是就一直对朱自清不待见。

直到7年前,和一帮朋友在“烟花三月”的时节,骑自行车从南京下扬州,夜游古运河才找到了朱自清文章中的美感。于是我这才明白,原来朱自清在文章中写的不是夜秦淮,而是在说古运河:朱自清自小在古运河边长大,至今朱自清故居还立在古运河畔。几十年的耳濡目染,运河已成为了模板,才下视网膜就上大脑皮层。所以当看到秦淮河时他就不自觉地移花接木古运河了。

所以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对“桨声灯影里的京杭运河”一见钟情。窥一斑觉得美,就决定看全豹。于是做出“骑行京杭运河全程做毕业旅行”的决定。自行车车轮19天沿辗过古运河1900公里的旅程后,人生轨迹也因这次旅行而改变。

宅院园林:樊笼自然零距离

扬州慢范文2

龙舟倒影 移花接木江南风

扬州地处长江之北,在地理意义上属于江北,但是在文化范畴上,扬、苏、杭“三州”却是最江南的地方。不要喷唾沫或者飞板砖,移花接木是说扬州的江南味道不地道,扬州式江南,是因势利导对江南味的再创造。

瘦西湖上的五亭楼是扬州的标志,但是大多数人对于扬州的认识却是从京杭运河开始;扬州有2500年建城历史,但是从京杭运河开始,扬州才开始发育出性别,有了韵味。《红楼梦》中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而要做江南城市,不仅要水做胚胎,而且无论是水流还是水温都增一分太肥,减一分太瘦。

没有京杭运河以前的扬州,南靠长江,北枕高邮湖,前者水流太急,温柔不足;后者水温太低,温暖不够。一条京杭运河穿城而过,“以毒攻毒”让长江水的刚毅把高邮湖水的冷峻中和。从此,不解风情的扬州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变成了江南的形象代言人之一。

世人把隋炀帝的残暴妖魔化,附会出隋炀帝修京杭运河只为到扬州看琼花的传说。于是“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的琼花便成为亡国的代名词。京杭运河是隋炀帝的人生转折点。大运河开通,坐龙舟下江南,他不但把自己命搭上了,也让三千后宫佳丽飞入寻常百姓家;京杭运河也是扬州的命运转折点,隋炀帝后,有了“扬州出美女”一说――散落到民间的嫔妃宫女改良了扬州人的基因;向南运盐,向北运粮,扬州成为漕运中心――京杭运河改变了扬州的江湖地位;隋灭亡后,运河迎来了第一次发展高峰。“淮左名都”“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传统,正是从唐朝开始的。

要了解扬州,得先从运河开始。而坐龙舟夜游,是一夜看尽运河景的最好方式。

宅院园林 樊笼自然零距离

坐龙舟顺河南下时,会看到一个名为“东关古渡”的牌坊。牌坊下的河岸边雕刻着隋炀帝龙舟倒映运河的浮雕。隋炀帝带领着三千佳丽和文武百官在古渡口前做形象大使,向南来北往的旅客全天候地呐喊着“扬州人民欢迎您”。因为明清时期,扬州是两淮盐业的集散地,扬州盐商所纳税项曾超清廷国库收入1/3,掌握全国经济命脉的扬州盐商想低调都不行。

从东关古渡拾级而上会看到一座残缺的城门,可别小瞧这破败的城门,城门之后就是清朝全国最繁华的商业街东关街。无数富可敌国的盐商们敢把宅院建在最繁华的闹市中,不是因为盐商们有“大隐隐于市”的超级精神境界,更是因为扬州园林多是宅的建筑风格。

江南园林是江南最吸引人的标签。江南园林的哲学是引溪流入庭院,于城市中见山林,让城市和田园无缝对接。也许扬州园林的“江湖地位”不如苏州园林,但是扬州的豪宅名园,却有着苏州园林所不具备的独特韵味:不同于苏州园林,都是由文人士大夫建造。扬州的园林绝大部分都出自盐商之手。盐商身世的庞杂加上个人经历丰富,决定了扬州园林风格不一而足,比苏州园林更强调实用性。

只要读过陶渊明田园诗的人,都会对他那种悠闲雅致心生羡慕。“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就如同国画泼墨写意,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田园逸兴。虽然扬州盐商们不如苏州文人有文化,但是背井离乡、泥脚子出身的他们对田园二字的理解更接地气。

文人士大夫造园更多的是强调精神上的解脱,所以苏州园林不会建在商业街上,因为园主们都希望“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但是盐商们不能因为市场上全是白丁就收摊子不做生意。他们不能像陶渊明一样,“久在樊笼中”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就把自己发配到偏远乡村,做田园诗人。

扬州盐商们不能在“出世”与“入世”之间选其一,所以就让“入世”和“出世”零距离。白天打开宅院,走进闹市,进入世俗的世界为世俗的价值打拼;晚上踏进园林,就从世俗的世界中挣脱,追寻内心的声音。

就像个园主人两淮盐业总商黄至筠,心中厌倦官场表演,又无法置身事外,那就于闹市间筑一家小园。植竹造山林、叠石造四季,虽然这些园林只不过是“半亩方塘一鉴开”,但却在闹市中创造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小环境,虽然外界车水马龙,但却可以在家里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

游汪氏小苑、何园这些个人风格私家园林,能感受到的是文艺小清新;看卢氏宅院、个园等盐商故居,一入豪门深似海的感觉就扑面而来;瘦西湖若影若现的皇家风范、大明寺那浓得化不开的宗教情结――扬州园林的风格是不一而足的。

古街幽巷 生生不息市井味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被文人墨客垂青的城市。李白、白居易、杜牧、柳永、欧阳修、苏轼、姜夔、“扬州八怪”,中国历史上这些才子型的文人都被扬州吸引,和扬州共鸣,留下无数佳句名篇。

随着扬州盐商衰败,京杭运河东段堵塞、漕运改海运,铁路取代水运成为交通动脉等一系列对扬州“利空”的事件出现后,扬州从经济、政治、文化上,开始全面没落。

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自由自在地在扬州的老街幽巷中穿行。最有名的老街当数东关街、东圈门双东街区。但是那是扬州旅游的形象工程,是专门给游客量身定做的扬州风情。如果要感觉真实的扬州,那得到丁家弯、南河下一带。在这儿可以看到大武城巷贾宅、四岸公所、盐商故居小盘谷、盐商卢绍绪住宅。还有数不清的晚清会馆在小巷里一字排开。

在小巷中转得晕头转向时,只得求助公交站牌定位。当见到“绿扬旅社”四个字时,心中泛起了一丝涟漪。7年前第一次下扬州时就住在这儿,7年之后再来扬州,已不习惯这里的破败。

走进大门,和前台相对的是一个天井。天井里有几只破沙发,我坐在上面发古之幽思:绿扬旅社取“绿杨城郭是扬州”之意,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店,据说曾是扬州民国时期最有名的旅社,是当时社会名流来扬州的下榻之地:恽代英、肖楚女在通铺里策划过学生运动;郁达夫、聂绀弩在大堂里构思过文章;梅兰芳、尚小云的妙曼歌喉曾经余音绕梁……

想到这时,寂静的大堂突然嘈杂起来,一帮美术学院的学生杀到,大包小包顷刻之间堆满大堂。学生们似乎很喜欢这里的调调,一个劲地为旅社鸣不平:200元一晚的标间,住这么有格调的地方,居然没人?

扬州慢范文3

古运河在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流淌,因其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而发挥着促进交通,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运河沿岸汇集了众多历史人文景观:扬州古港、东关古渡双瓮城、帝王巡视扬州的瓜洲古渡锦春园、高曼寺行宫御园和龙衣庵;隋代佛教的高F寺、宋代的伊斯兰教圣地普哈丁墓园和清代天主教的天主教堂;“富比王侯”的扬州盐商住宅群落;更有大量历史人文资源,唐代扬州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启航地文峰塔、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以孤篇压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等经典诗篇、现代文学家朱自清的佳作;还有古纤道及田野风情景观,竹西公园至茱英湾段和自然生态景观凤凰岛等。

结合扬州运河生态旅游的调查报告,目前扬州在运河生态文化旅游方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开发力度。

一、改善旅游交通与旅游产品结合起来的设想

扬州市内以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为重点的乾隆水上游览线虽名声在外,但仅靠瘦西湖不足以支撑扬州旅游的区域化、国际化和持续增长。通过问卷调查,部分游客还会有流露出交通不便的感受,扬州已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高铁、杨泰机场的建设和开发,早就摆脱交通不便的历史面貌,但游客更向往一种舒适的交通方式。细分旅游中人群,不难看出,如今品质游的游客大多钟情于自驾游和自由行。不同于团队游的经济实惠,旅游的方便舒适是首选。扬州是一座适合人居的城市,慢生活才是她的文化特质:百年早茶要慢慢品,沐浴、按摩、足疗更需慢慢享受,乘坐黄包车穿梭于古巷之间,可以停下来听一听扬州书场的评话也需要静心赏析。如果弃古城建筑的整体美而不顾,过度开发停车场,最多能满足一些外地游客一日游甚至半日游,这些游客也体会不到扬州城特有的慢生活。

不妨尝试邮轮游览的思路,利用运河发达的水系,将交通与旅游结合,把运河沿岸的古迹游览可以串联起来,形成以运河水文化为特征的区域化甚至国际化。将传统的扬州木偶表演、扬州漆器玉器雕刻、扬州剪纸等传统文化和技艺在邮轮上展示,使其别具一格。扬州目前有来自苏北沿海和长江流域其他城市;以及港澳台、东南亚、 北美、西欧及大洋洲等国家的巨大客源潜力,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水域的交通方式,让游客一踏上旅途就能感受扬州舒缓的慢生活气息。

二、从形成更多的宗教文化与水系历史渊源出发,开拓旅游市场

扬州运河沿岸以大明寺、高F寺为代表的众多寺庙园林。以四古著称的伊斯兰普哈丁墓、清真寺院共筑了宗教文化旅游基础。游客对于这些知之甚少,甚至没有接触过。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开发宗教文化旅游线路也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项目。让钟情于城市慢生活的游客能充分体验到宗教文化的魅力,品禅茶,看寺庙建筑,听高僧讲学,体味宗教的深邃内涵,放松心情,品味人生,使其不由自主地产生不虚此行的旅游体验。运河城市恰好可以利用水系的优势,沿运河沿岸开发宗教游览的船只线路,采取画舫式、摆渡式长短途的内河交通使游客能饱揽城市风光,选择想观赏的宗教圣地。

三、从古巷游发展到盐商遗址、特色民居开发开放的多文化旅游结合

扬州丰富的人文历史古迹,使得旅游资源信手拈来,东关古渡、东关街,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扬州繁华,集中了逸圃、汪氏小苑和个园,广陵书院、安定书院、仪董学堂和明代的武当行宫、明代的准提寺等。古巷游俨然成为扬州旅游不可或缺的一项。而扬州园林小巧玲珑,精细中显智慧,平淡中显神奇,兼具皇家园林金碧辉煌与高大壮丽,在江南园林中自成一派。扬州文化像水,包容、贯通、融汇。游客在欣赏了古巷和盐商遗址后,有机会解扬州普通人的生活历史,才是一种深度的资源开发,旅游形式的丰满。如果能开发更多的扬州特色民居,这些民居大都建于明清时期遗存至今的古城区,城内400多条老街古巷纵横交错,50万平方的传统民居保持良好,是扬州八怪、扬州漆器、扬州学派、扬州雕版、扬州美食众多文化形态中的一种,具有旅游开发的价值。不管是以客栈还是旅游参观形式,都有古巷游览和盐商遗址游览中难以弥补的旅游价值。

四、从沿运河的历史发展与开发生态旅游结合的设想

运河旅游顺着水系的发展,不能单从一座城,一条河流的孤立地开发旅游,应以运河为主线,与邵伯湖、高邮湖、宝应湖等水系资源,和古镇秦汉文化区、淮楚生态旅游度假区、淮安水利枢纽区、环高邮湖生态区、凤凰岛-邵波湖生态旅游区以及饮水思源风景区,构成网络状的游览区,以运河水上交通为媒介,大力开发生态旅游形式,如垂钓、野炊、露营、采摘、农业基地游览、农家乐,渔家乐等多形式多种类的旅游业态,将一日游拓展为多日游;甚至选择性地放养一些观赏性的动物,如孔雀、大雁等等,投入资金整顿周边的环境,打造纯生态的环境,吸引野生动物的回归,创设和谐的自然生态,多角度展现运河水带来的美丽风光。并依托运河的历史资源,挖据因河而生的饮食、漕运、民俗、桥梁文化,并整合到沿岸的文化生态旅游中去。

扬州慢范文4

一、思想内容的比较

婉约词章,离不开“个人情怨”这个主题,但就具体作品而言,这个主题又各具特色。

柳永的《雨霖铃》是借“秋江伤离”的场面,描写表现“羁旅行役”者的苦痛;而姜夔的词《扬州慢》却是以初历扬州者的所见所感痛写“黍离之悲”,抒发漂泊者低沉苍凉的爱国之情。粗看两者皆是抒写个人情怨,细读则不难品出两词思想定位的高下。缘何如此呢?两位词人的生活时代和个人际遇便是最好的解说。

柳永生活在北宋中期那个所谓升平时代,但上层社会对文人墨客的要求总是苛刻的,文人墨客的遭际并不如意,登仕途者尚有“人生如梦”的慨叹,屡遭贬抑者就更不免落魄,人生际遇、仕途得失凝聚了他们的目光,也铸就了他们吟咏的主题。所以《雨霖铃》只能表现柳永对个人遭际的怨和苦。失意潦倒,本可以歌诗赠答聊慰愁怀,但自己注定是个漂泊者,与友人情再深意再切,也难免悲伤离别,自己只是个以“晓风残月”为伴的孤独旅人,几多失意几多苦痛尽在不言中。词人虽然暗示了对生活潦倒的不甘,虽然把“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勾勒得神情逼真,但这也仅是个人无奈的情怨罢了。

而生活在宋金对峙、战乱迭起的南宋中后期的姜夔,是个终身不曾仕进的漂泊者,在对满目疮痍破碎的祖国山河,他就不能只关注个人的遭际,还要像陆游、辛弃疾等爱国诗人那样,时刻关注着国家民族的命运。所以他的《扬州慢》能以眼前所见寄寓所感,又以联想、想象来对比今昔,以昔日繁盛与今日破败的强烈反差,抒写山河破碎的哀痛和空城戍边、清角吹寒的忧痛。虽然只能面对“波荡月冷”,感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但这种“情怨”毕竟超越了“个人情怨”,表现出词人对现实的深切关注和对战乱的无比痛恨,道出了一个漂泊者的爱国心声。

综上所述,相似的生活际遇可使不同的作家在艺术风格上趋同,而不同的时代背景又使作者对生活的关注趋异,以至词人的思想定位不同,进而促成作品选材和主题定位的差异。所以,柳词走不出个人情怨的狭小天地,而姜词《扬州慢》能突破个人情怨来表现爱国这个永恒的主题。因此,了解作者的生活时代和生活际遇,应是教师教给学生鉴赏作品思想内容的一个方法,而这个方法的传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比较。

二、结构艺术的比较

《雨霖铃》和《扬州慢》都是慢词,词体结构上都分上下片,都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形式,但由于两词的主题不同,情感脉络不同,因而两词的虚实结合形式和结构层次安排又各具特色。

《雨霖铃》上下片各有三层。上片叙临别情景,起笔三句道出别离的时令与场所,以雨后苍茫暮色点染氛围,暗示浓厚的离愁,给全词定下哀切的基调。紧接四句写船家促行,别离者难舍难分,极写情感变化,将别情形象化。后二句以“念”字领起,揭出别后一幕,浩淼烟波,沉沉暮霭,衬出孤独旅人的哀怨与离愁。下片融情于景,深化离愁,头二句紧扣上片重笔写情,更浓烈地渲染“秋江伤离”的愁绪。紧接着一问一答,将离情别绪融入眼前景物,人与物化,情与景融。后四句由前层的“今宵”写及“经年”,使那情那愁更深更浓更厚,难分难解难诉。全词上片写实,下片写虚,虚实相因,以实衬虚,情感脉络忽张忽驰,情节结构大开大阖,把词人凄婉细腻的情绪倾泻得淋漓尽致,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扬州慢》上下片各二层。上片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起于想象,收于现实,条理井然,对比强烈,前五句概述了昔日扬州的繁华和眼前扬州的破败景象,构成强烈反差,落墨处顿现兴亡之恨和伤乱之感。后五句极写战乱破坏之彻底和空城戍边的严峻现实,笔到处哀不可抑。下片通过联想和现实的比较,忆昔伤今,倾泻一腔悲愤,前五句借写“豆蔻词工”的前代诗人杜牧自况心境——面对荒芜空城,逸兴尽失,欷嘘难已。后五句由前一层的联想回到现实,二十四桥波荡月冷,红药自生自灭,繁华销尽,动中见静,触目伤怀,怎不悲从中来?全词虚处起笔,实处落墨,虚实相间,层层相扣,处处对比,结构缜密,蕴含深沉。

艺术结构的安排是为表达主题服务的,主题不同,即使风格流派相同,结构形式也不可能相同。正如这两首词,虽然都采用了虚实结合的结构,但又各有千秋。《雨霖铃》先实后虚,虚由实生,虚又衬实,各尽其妙,相得益彰;而《扬州慢》是虚实相间,由虚至实,实又转虚,虚实对比,构成想象与现实的反差,曲尽其妙,而主题尽显,实是匠心独运。

总之,扣住主题,理清脉络,抓住特征,应是教师在鉴赏教学中教给学生的结构艺术鉴赏法,若在比较中进行传授,目的就不至落空。

三、语言艺术的比较

婉约词章的语言一般脱不了“哀婉缠绵”这四字评语,但就具体作品而言,却往往是主色中突现异彩,共性中存在个性。

《雨霖铃》落笔扣住“凄切”,奠定了凄清惨愁的基调,然后,无论是勾勒“无语凝噎”的黯然魂销场面,还是抒写“多情自古伤离别”的“秋江伤离”之情,都笼罩在“愁”的浓雾里,使全词字字都带愁色悲音;而一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把抽象的“别”字描摹得形神毕现,遣词造句真乃妙不可言;而且全词音韵平仄协调。比如“多情自古伤离别”就是平上去入四声兼用,音节响亮,顿挫抑扬;这样的炼词炼句炼音,使得词意婉转曲折,似滞实流,似断实续,意蕴无穷。正如前人所评曰:曼妙婉转,缠绵悱侧。的确是婉约词的语言正宗。

而《扬州慢》起笔直书“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似拙实巧,重重地叩动读者心弦,如是扬州究竟如何?让人顿生向往。体现出白石道人炼句的老辣。紧接而来,荞麦、废池、乔木、清角、冷月等词语的使用,又烘托出词人睹物伤怀之情,点染出悲凉的气氛,更体现了他善借景物特征抒写情怀的语言风格;而音韵平仄的巧妙处理,如“过、尽、自、废、渐、杜、算、纵、二、念”等去声字的运用,又造成了高亢而悲凉的音响。全词起势临空,蓄力劲发,字字含悲,句句显恨,语短痛深,低沉苍凉。前人云:清空峭拔,悲切苍凉。真是一语中的。

语言艺术的鉴赏是个难点,但紧扣原文,把握情感则是语言鉴赏的可行之法,而在比较中认识不同作者的语言特质,了解其运用语言的技巧,进而辨析其典型的语言风格则更易让学生掌握。

扬州慢范文5

非典疫情过后的这几年,北京的素食餐饮忽然成了“阳光产业”,经营素食都十分成功。在香港有200多家素食馆生意兴隆。上海、天津、广州、武汉、郑州、石家庄、太原等地出现了一大批素食爱好者,一批素食餐馆、素食连锁店火爆开业。杂粮、野菜重新受到青睐,家常菜又被端上了饭桌,回归自然,回归传统,吃素菜保健康已逐渐成为风尚,可以预见素食将成为人们的饮食主流。据《中国经营报》报道:2011年,我国餐饮营业额约为20635亿人民币。业内人士预测,中国餐饮业将成为未来永不饱和的黄金产业。另据报道,在欧美及中国港、澳、台等生活富裕的国家和地区,人们的餐饮习惯已发生改变,吃素的比例明显增加。所以,选择有佛教、道教文化景点或氛围的附近地区开设素食餐饮特色街,经营宫廷素食、寺院素食和民间素食,并有意识形成旅游的一个特色项目,应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二、扬州素食的现状

素宴作为淮扬菜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盛世。而在素宴烹制过程中,由于素宴菜点具备了“素菜荤做,素菜荤名,素菜荤味,素菜荤形”四大特点,使淮扬素宴一直倍受海内素食爱好者的推崇。据介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扬州先后于2006年掀起一场以素食为代表的绿色消费高潮,尤其是2013年5月的中国扬州两岸素食文化暨绿色生活名品博览会将扬州的素食文化推到高潮,素宴中纯素菜点及清真菜点,受到不少饮食男女的追捧。地处北温带的淮扬地区,气候温和,水源充沛,为各种果蔬的生长和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蔬菜品种中,有些种植历史已达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历史。所谓素菜“四大金刚”的“竹笋、香蕈、豆腐、面筋”,在历史上均为淮扬名食。早在夏代,扬州竹笋即是入贡美味,宋代吴僧赞宁撰写的《笋谱》,就总结了吴地扬州食笋经验。“扬州鲜笋趁鲥鱼”、“家家户户剥春笋”就是扬州八怪郑板桥等名家描写扬州食春笋之诗句。豆腐在扬州也有较悠久的历史。明代大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豆腐始自淮南王”。古代扬州长期以来是淮南药府,由此可见,豆腐始于扬州,扬州是豆腐的故乡。相传,后来唐代高僧东渡时,将扬州豆腐传到了日本。扬州人食蕈菌,食面筋的历史也由来已久。至于野蔬,淮扬人历代均有人开发,到了明代,高邮人王磐著有《野菜谱》,比较系统地记录了扬州先民开拓素食原料的丰富经验。扬州瓜雕,更是扬州素食中的一绝,为筵席增辉添彩。

三、扬州素食开发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消费市场而言,大众饮食文化存在许多误区,素食产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局限于小众的消费人群。坎贝尔教授在《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指出: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最有利于健康,但是在我国,多少年来,动物蛋白意味着健康、强壮、进步乃至文明和希望,这一“迷思”早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成为不言自明、天经地义的常识。因此,素食理念作为一种新兴的概念还处于“成长期”,素食利益的推广尚未成熟。而大众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去慢慢渗透和积累。其次,从供给市场而言,素食经营者存在许多误区。在国内,因为素食产业本身鲜明的文化特色以及素食产业较弱的盈利能力,使得几乎所有的素食企业都离不开宗教背景,导致了大部分从业者管理水准营销能力整体处于弱势,在经营选址与店面布置、成本管理、厨品选择与开发、营销推广与营销技巧等方面缺乏理论指导与实战经验。第三,扬州的素食文化旅游资源宣传力度不够,并未与扬州的旅游资源紧密结合。扬州与佛教旅游资源紧密联系仅有一家——大明寺素食坊,其实扬州也有许多佛家寺庙的祖庭,代表寺庙有大明寺和高旻寺,但是真正将素食文化与旅游资源进行结合的仅有大明寺一家。

四、扬州素食文化的开发的建议和意见

(一)素食馆选址要科学选址对于包括素食馆在内的任何一家饭店,都是特别重要的。总结扬城不少素食馆先后倒闭的教训,素食馆选址一方面需要选择经济和交通相对发达的地区,而且开店地点的文化层次还应达到一定水平。假如以往该地点开过荤宴饭馆,按佛教不杀生的教义来说,肯定会吸引不少人前往就餐。

(二)素食馆定位应清晰扬城消费特点应该以大众化的普通消费作为市场的一种主导服务。根据武汉长春观、南京鸡鸣寺等素食宴的成功经验,扬城素食定位应与市场消费实际水平相结合,而不是一味定位于高端市场。

(三)素宴应保持手工制作传统外地也有不少素食馆,发展趋势要比扬城好,主要因为外地素宴一直保持着手工制作的传统。随着工业技术生产的进步,扬城绝大多数素食馆纷纷采用工业合成素食原料,导致淮扬素食菜点的传统失真。特别是淮扬素食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已经濒临失传。

(四)素食馆要体现素食文化与外地素食馆相比,扬城素食馆无论是素食文化,还是经营理念均落后外地一大步。省烹协秘书长于学荣说:南京的素食馆已经发展为素食爱好者、佛教信仰者、美食家等提供了一个就餐、聚会、休闲的优雅场所,其中绿柳居一家素食日销售额高达20多万元。这些素食馆实现顾客之间、顾客与餐馆、顾客与厨师,烹饪爱好者与美食家之间的积极互动,传播素神、食疗方法以及“亲近自然、广结善缘”的理念。由于经验的缺乏,不少扬州素食像这样的素食文化都是扬州素食馆所欠缺的馆甚至无法区别素食中的明荤和暗荤,从而导致部分纯素食宴上经常出现大蒜、洋葱、韭菜等明荤菜肴,及一些如香菜、茼蒿、芹菜等暗荤菜肴,而这些全部都是素食宴的忌讳菜。

扬州慢范文6

沿着文昌大道一路朝东,见着了泰州路,朝北就是东大街的路口。这儿坐落了褐色的石牌坊,仰面望去,上书小篆大字:东关古渡。看牌坊是近年才修葺的,字为何为小篆?要纳闷时,忽然想起了一个“邗”字。早在春秋,扬州便属于邗国所辖,邗国是周的附属国。现扬州还有邗江这一行政区。看来,用小篆书写记载这个城市的历史发端。

站在牌坊后,朝古运河下放眼,百米的河道,对岸有两只乌篷船在岸上歇息,看色彩是有些年头了。我站的脚下便是船坞或者码头,有挂锚链石墩,每隔十米一尊,有四五尊的样子,猜想着当年最多也就停四五条船,若是龙船,也就是这一艘了。古运河的水缓缓的看不出有流动的影子,当炀帝先生大腹便便由龙船上走下,又会有多少安静和祥和啊,其实用了波澜不惊倒是很合乎天子游历时的气氛。两岸的倒柳在阳光的酷热中依然婆娑着倩影,是在轻抚着阳光还是抚慰着暖风?安静,是此刻我对古运河的感受,人们都习惯了喧哗,喧哗中的古运河所以也就显得十分的安静。码头上几米就有航标灯,若是几百年前或者更早些,橘红的灯火还有阑珊的神秘,还有三月的杨柳胭花,秦淮河上灯影的闪烁,还有歌者的清丽和远远飘来女子嬉笑的银铃,那是一种什么景色?

这些,都在阳光中消失了。因为我从酷热中走过,清醒地走入东关的城门。脚下是五代、唐、南宋的基石,他们如今在玻璃的笼罩下,一层叠着一层,年代越久越是在底层,今天的我走在了他们的上面,慢慢地走着,不同的是昔日的厚实的地砖换做了木质的地板,地板由几柱木桩支撑着,踏上去有了悬空的感觉,走着走着便感觉出摇摇欲坠的心跳。因为我和诸多的我们,在历史的上面享受丰厚的积淀,不知道多少年以后还会积淀出什么。

东关大街是扬州的景致,街不算宽,铺子很多,现代的人在古旧的房子里做买卖,有的开起了餐厅,曲径通幽,翠绿缠绕,小径宛若引领的女子将我引到了灶壁间,立刻的自卑感涌动神经,极快复出貌似悠然的去处。

扬州,繁华和让人惬意的地方,还有着历史的变迁佐证。扬州的名字似乎在昨天的春秋叫做“邗”之后,秦汉又作为广陵、江都诸多的称谓,唐又改扬州两次,真正作为名城也是在唐,将扬州作为东都。这又念起了炀帝,运河让扬州成为跨入江南的门户和枢纽。不然怎么将丹阳(南京)都城与扬州并列?

上一篇爱情告白

下一篇商业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