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英雄的成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描写英雄的成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描写英雄的成语

描写英雄的成语范文1

1、临危不惧,白话释义:遇到危难毫不畏惧。朝代:春秋时代,作者:邓析,出处:《邓析子·无厚》:“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2、宁死不屈,白话释义:宁可死去,也不屈服。朝代:明,作者:·赵弼,出处:《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3、自强不息,白话释义:指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息:停止。朝代:周,作者:姬昌,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来源:文章屋网 )

描写英雄的成语范文2

狼牙山五壮士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日寇、奋战、险要”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位壮士爱护群众、仇视敌人、为祖国和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突出人物英雄气概的表达方法。

4.学习课文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重点

理解描写五位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位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

难点

领悟课文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字词教学

生字词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1)从字音上来说,要注意读准“冀”和“副”这两个字。;“副”读“fù”,不读“fú”。(2)从字形上来说,;“贯”的上面部分是先竖后横;“悬”的上面是个“县”字,里面只有两横。(3)本文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较多,可让学生积累并在课外搜集、摘抄其他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丰富词汇量。

2.阅读理解

教学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领悟思想与情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让学生边默读边画出自己觉得感动的语句,并在书旁适当批注;再通过全班交流与教师点拨,明确这些语句所体现的五位壮士的伟大精神,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课文中的插图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图文结合感受五位壮士的高大形象与伟大精神。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中领悟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

3.表达运用

通过品读课文,五位壮士的英雄形象已经立在了孩子心中,学生自然会在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中受到教育。这时设计写话训练: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壮士,面对着汉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这就给了学生一个宣泄情感的渠道。

1.预习提纲

(1)课前查找有关抗日战争,特别是关于五壮士的资料,有条件可以组织观看《狼牙山五壮士》等抗日题材的电影。

(2)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初步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一、揭示课题,激发情感

1.话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刘胡兰舍生取义的英雄事迹。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涌现了无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

2.交流资料。

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可歌可泣的抗敌故事,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

(1)请大家注意“壮”字的写法,注意和“状”区别。“壮”可以怎样组词?(壮烈、雄壮、壮举、气壮山河)齐读课题。

(2)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壮士”呢?

(3)再读课题。五位壮士,他们在狼牙山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一个“壮”字,已经让我们对他们油然升起崇敬之情。再次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由课题入手,直奔主题。小小的一个“壮”字,一下子将五位战士的形象十分生动地立在学生心中,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这是文章的中心所在,便于学生牢牢地把握文章的情感线索。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自由读课文。

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2.检测字词。

(1)读准字音。强调“副”读“fù”,不读“fú”。

(2)巧换偏旁,识记字形。

溜——榴

抱——雹

轮——抡

佛——沸

幅——副

(3)理解词语。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也形容处境艰难。

山涧:山间的水沟。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形或傲视他人。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文中指班长毫不犹豫做出把敌人引向绝路的决定。

惊天动地:惊动了天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辉煌。

全神贯注:贯注,精神、精力集中。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4)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课件出示:

第一组:昂首挺胸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第二组:大举进犯

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

叽里呱啦

纷纷滚落

横七竖八

①指名读,接龙读。

②仔细体会读第一组与读第二组的不同感受。(第一组都是描写五壮士的词语,感受到了五壮士的英雄气概;第二组是描写日寇的,感受到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恨与不满。)

③齐读。

【设计意图】

分类出示词语,使学生能读出不同感受,有助于学生积累词语、深刻感悟文字、培养语感。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1)这篇文章写了五壮士的一件什么事?

(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的意思是什么?

2.学生读后交流。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把敌人引上狼牙山,最后英勇跳崖的事迹。

(2)概括小标题。

根据课文内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请同学试着概括小标题,突出每部分的重点内容,并完成课后习题1。

课件出示:

接受任务(

)(

)(

)跳下悬崖

【设计意图】

通过完成课后练习,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为深层次阅读奠定基础,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括号中的内容可放手让学生自由填写,合理即可。

四、布置作业,指导书写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书写生字。

(1)交流难写的字。重点指导“冀、贯、悬、沸”这四个生字,强调“冀”的上面是个“北”字,与“翼”区分开;“贯”的上面部分是先竖后横;“悬的上面是个“县”字,里面只有两横;“沸”的第六笔是竖折折钩。

(2)教师范写生字。

(3)学生书写。

【设计意图】

从学生自主交流难写的字,到教师范写指导,再到学生书写,步步为营,扎实有效。既激发了学生的写字兴趣,又增加了书写的美感。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位壮士爱护群众、仇视敌人、为祖国和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2.领悟课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授

1.听写词语。

课件出示:

日寇

奋战

险要

手榴弹

全神贯注

悬崖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攀登

居高临下

山涧

粉身碎骨

雹子

屹立

眺望

喜悦

壮烈

豪迈

不屈

惊天动地

2.谈话引入新授。

华夏大地,历经了多少沧桑,正是这些大气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外来侵略感人肺腑的乐章。让我们把思绪再次拉回1941年秋天的易县狼牙山,感受五位壮士的英勇无畏。

二、研读课文,品析“壮”字

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觉得感动的语句,并写上批注。

2.汇报交流,品味词句。

(1)示例一:

课件出示: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画出关键词并理解。

班长马宝玉:“沉着”——神态描写

副班长葛振林:“大吼一声”——动作描写

战士宋学义:“抡一个圈”——动作描写

小战士胡德林、胡福才:“绷”“全神贯注”——神态描写;“瞄准、射击”——动作描写

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战士们的壮言、壮行)

带着情感读读这段话。(重读动词,表现对人民的爱,对侵略者的恨。)

④小结:学了这一部分,我们了解了描写人物要注意把语言、动作、神态写具体,还应注意既要关注人物群体,又要兼顾主要个体,做到点面结合。

(2)示例二:

课件出示: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班长在面对生死抉择时,是什么态度?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用坚定的语气读一读这段话。

②战士们与班长的想法一致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热血沸腾——内心状态)(紧跟——动作)

③小结:这里,战士们没有多余的语言,只用行动告诉我们,他们做出了与班长同样的选择,表现出战士们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

(3)示例三:

课件出示: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①从这两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你抓住了哪几个关键词?

②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了什么?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③配上动作,读读这两句话。

(4)示例四:

课件出示: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这两句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深刻?

(“屹立”突出了五壮士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眺望”蕴含着对人民群众和主力部队安全转移的欣慰,“回头望望”写出了壮士们对敌人的蔑视。)

利用课文的插图理解词语“屹立”。

(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课文指五壮士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③他们当时的表情如何?引导理解“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④指导个性化朗读。

(5)示例五:

课件出示: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①“这声音”指的是什么?

②从五壮士的口号中,你读出了什么?(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

③“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指的是什么?

④这只是赞颂五壮士视死如归、壮烈豪迈的英雄气概吗?

(这段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⑤他们的行为堪称壮举!请读出五壮士高呼口号的壮烈豪迈。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就要有语文味儿。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五壮士动作、神态的关键字、词、句,让学生在语言精妙之处驻足品味,细心揣摩,直至领悟其中滋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深深体会五壮士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同时把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三、激发情感,以情促写

1.课件出示图片(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同学们,为了纪念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易县人民政府在狼牙山的顶峰修建了纪念塔,聂荣臻同志亲笔题写塔名“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2.读写联动。

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的雕像,面对着汉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今天的你想说些什么?请同学们写下来。

3.读出写话。

请同学们放下笔,面对着五壮士的雕像,面对着纪念碑,读出你想说的话。

四、布置作业,积累语言

1.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2.你还知道或阅读过哪些抗日英雄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既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丰富词汇量;又能拓展阅读,了解更多抗日英雄的故事,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1.找“壮”称。我让孩子们找一找,文章的哪一部分是称呼他们为“战士”的?从哪一部分开始又称呼他们为“壮士”的?为什么?循着这一问题,孩子们认真地读着课文,然后他们真的有了重大发现:文章的前半部分,在介绍五壮士完成连队下达的任务时,用的是“战士”;而之后五壮士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并壮烈跳崖,充分显示了五位壮士的“壮志凌云”,称他们为“壮士”更为适宜。

2.观“壮”行。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五位壮士的“壮举”。如:文章第6自然段,集中表现了五位壮士抗战到底、舍生忘死的壮烈精神与英雄气概。“屹立”一词,突出了五壮士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眺望”蕴含着对人民群众和主力部队安全转移的欣慰

描写英雄的成语范文3

关键词:绘画;插图;桥梁

一、巧用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文插图是文本内容的浓缩,是静止的直观,它直接诉诸人的视觉,是语言文字形象直观的反映,能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材料的感悟。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观图比读文更有兴趣。小学语文一到二年级的教材中,几乎每篇文章都配有单幅或多幅组合图片。这些精美的图片编排,体现了低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及年龄特征,他们往往因喜欢这篇文章的图片而喜欢读这篇文章。生动形象的图片既能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能启迪他们思维的火花。

二、巧用插图,理解词句

许多课文插图是配合学习词句安排的,教学时从图入手,让学生在看图的基础上理解词句,效果非常好。如《三味书屋》一文中的“八仙桌”“戒尺”,对现代学生来说很生疏,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找出其所在位置,认识“八仙桌”和“戒尺”。同样,《长城》一文中的“射口”“t望口”“垛口”,《颐和园》一文中的“横槛”等词,都可以借助课文插图理解。

三、巧用插图,引导学生背诵或复述课文

课文的复述与背诵是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最好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要多进行此类训练。为减轻学生负担,应尽可能在课堂完成复述与背诵,但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要想当堂完成训练,学生必有一定困难,我们便可以借助插图让学生复述或背诵。如《小猴子下山》,一共有五幅图画,描绘了小猴子下山经过玉米地、桃树下、瓜地,最后什么都没得到,只好空手而归的故事。教学时,我先指导学生边看图、边复述。接着,让学生看教学挂图复述课文。学生既背诵得快,又记得牢。在复述《小英雄雨来》这篇中篇小说时,我把文章中的插图制作成连续的幻灯片,让学生看图片复述。看著图片学生流畅地把六部分复述下来。故事情节完整,感情充沛。

四、巧用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充分利用好插图,图文结合,就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比如,我在教《长城》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第一幅长城远景插图。接着,我让学生读课文,找出这幅图与课文哪一段相符。学生很快找到与课文第一段相符。最后我让学生图文结合,学生从插图中直观形象地弄清楚了长城的特点――像条长龙。我让学生图文对照自学课文第二段。学生运用学习第一段的方法顺利地弄清了长城整体构造的特点――高大坚固。长城各部分的构造是教学的难点,我再次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分清了垛口、射口、t望口和城台,并让学生读课文画出各部分的作用。这样图文结合,不但能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提高他们的阅读分析能力。

五、巧用插图,架设说写桥梁

新课标中提到,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创新与想象能力的培养,并做到读写结合,多进行读写训练。在课本中就有许多能引发学生想象并进行说话写话训练的插图。如《古诗两首》中的《宿新市徐公店》,诗的背景就是一幅描绘诗句中所描写情景的插图,特别是追黄蝶的几个儿童,更是活泼可爱。于是,我便设计了一道观察插图,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写出儿童追黄蝶的情景的题目。学生在写话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不仅写出了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甚至连心理活动都描写得惟妙惟肖,书中的插图在学生的描写中“活”了起来。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实现双赢。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插图在文章结尾出现,文章中没有描写,给学生留有悬念,耐人寻味。此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续写。例如《穷人》一文,在文章的结尾有一幅插图,文中没有进行描述。我就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续写。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上渔夫、桑娜的外貌、神态、动作、表情。接着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渔夫掀开帐子后发生的事情,并进行了口头交流。学生畅所欲言,想象丰富,激情高涨。这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续写想象的能力,情景对话,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写作能力。

六、巧用插图,畅谈感想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描写英雄人物的文章,这些文章均配有英雄人物壮烈牺牲时的插图。这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时机。比如,在学习《我的战友》一文时,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插图。让学生说一说英雄的神情、动作,想象英雄的内心世界,从而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学生踊跃发言,谈出了对英雄的敬佩之情和自己受到的深刻教育。这样,学生既学习了课文,又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描写英雄的成语范文4

关键是对意境的把握。古代诗词意境的欣赏可以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和丰富情感、作品的写作背景和生动传神的意象等方法来完成。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代诗词;意境;欣赏;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代诗词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古代诗词不仅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高招语文试题中的重要考点。对涉猎古代诗词还不太多的中学生来说,理解古代诗词思想内容和创作艺术的关键是对意境的把握。那么,怎样引导他们去把握意境,为具体的诗词意境进行相对准确的定位和正确的理解呢?这里仅提出如下几条,以供参考。

一、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欣赏意境

人的经历不同,对山川草木、鸟兽虫鱼、日月星辰等自然景物的感触就会有异。因此,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可以洞察作者所创设的意境。如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她的词与她的生平一样,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其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表现她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她的《如梦令》:

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欲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描述了词人惜春怜花、乘船赏荷的欢情。其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的感伤情调,表达了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二、通过了解作者的丰富情感欣赏意境

意境是作者感情的外化,心境的写照,常常凝聚着作者为人处世的态度。在很多情况下,人的感情是复杂的,表现在作品中自然也是如此。如北宋文豪苏轼,一生历经沧桑,宦海几度沉浮,但他是一位心胸豁达、超然洒脱的大家,这种心境贯穿在他的许多作品之中。如其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上阕即景抒怀,通过描写古战场,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缅怀。起首三句,总括了长江雄奇壮丽,那滚滚东去的江水,不禁使词人联想到历史的流逝,引发出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故垒”三句,点明题意,引出对三国战事的回忆。“乱石”三句,从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山势险峻,直指天空;巨流狂奔,汹涌澎湃,何等的雄奇景观!“江山”二句,写词人从神游中回到现实。英雄人物已经随着长江水而流去了,只剩下如画的江山和无所建树的“我”。下阕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具体描写千古风流人物中的周瑜,彰显周瑜杰出的指挥才干和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并借周瑜的年轻有为而名垂青史,来抒发词人壮志难酬、郁闷愁苦的情怀。“故国”三句,表达了词人由激昂奋发转入消极苦闷的心情。尾二句,既表现了词人消极悲观的情绪,又显示出词人在主宰不了自己命运之时,以非常达观的胸怀来解决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的豪迈心情。

三、通过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欣赏意境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环境,环境虽然不能决定人的思想、爱好与情趣,但可以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毫无异议的。如南宋词人辛弃疾,少年时就目睹了家乡人民在金统治者残暴蹂躏下“号泣动于乡里,嗟怨盈于道路”的惨象,结束“南共北,正分裂”的局势,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成为他毕生的抱负,其词或登临游览,或吊古伤时,或祝寿话别,都念念不忘恢复中原。他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写到: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这是一首登临抒怀词。上片以秋景衬托不被知遇的孤独感,下片借典故表明心志:不能像张干那样忘怀时事,弃官归乡;羞于像许汜那样求田问舍,为英雄讥笑;要像桓温那样恐年华虚度,为国事而忧。欲进不能,欲退不忍,英雄也禁不住愤然泪下。他萌生过隐退之念,但终不能安然,66岁时还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写下“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之句,抒写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

四、通过了解生动传神的意象欣赏意境

意境引起人的美感,首先就是它那生动传神的意象。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单个意象或几个意象可以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材料、手段与途径。正因为如此,要把握意境,就要把握意象。如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有二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写诗人入塞后所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景象,唯有“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着一个“直”字,又表现了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须用一个“长”字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就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个“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圆”、“直”二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中,达到了“妙合无垠”的艺术境界。

当然,对古代诗词曲意境的欣赏不限于以上几种方法,如还可以通过反复诵读、发挥联想等来欣赏意境,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三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4.

[2]袁行霈.语文(第四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41,36,38,39.

[3](元)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617.

描写英雄的成语范文5

1、德才兼备:同时具有良好的品德和才能。

2、草莽英雄:草莽:草丛,草野。旧时指在山林出没的农民起义或强盗们中的著名人物。

3、待人接物:物:人物,人们。指跟别人往来接触。

4、东南之美:指东南人物中之佼佼者。

5、谦虚谨慎:形容待人处事小心而不自满。

6、百代文宗: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7、大器晚成: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8、朝客高流:朝:朝廷;流:品级。旧指职位高而声执势显赫的人物。

9、笔削褒贬:笔:记载;削:删改。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论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10、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11、当世儒宗:儒:儒学;宗: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即大师。指当世的儒学大师。

12、大风之歌:指汉高祖的《大风歌》。比喻英雄人物的豪情壮志。

13、传神写照:传神:指优美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写照:画像。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能生动逼真地描画出来。

14、温文尔雅:气质彬彬有礼,行为典雅端正。

15、儿女英雄: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作为的英雄人物。

16、登坛拜将:比喻指任命将帅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人物。

17、传神阿堵:传神:指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阿堵:六朝人口语,即这、这个。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能得其精神。

18、成败论人:论:评论,衡量。()以成功和失败作为评论人物的标准。

19、百炼之钢:比喻久经锻炼,坚强不屈的优秀人物。

20、当面是人,背后是鬼:比喻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耍阴谋诡计的两面派人物。

21、登高一呼: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22、英俊潇洒:指才智杰出,相貌不凡且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23、独胆英雄:指不畏强敌,英勇奋战,以少胜多的杰出人物。

描写英雄的成语范文6

这本书是一部讲述古代英雄事迹的书。书中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古代英雄的辉煌事迹,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非常逼真传神。

《精忠说岳全传》讲述了英雄岳飞一心报国抗金却遭到奸臣秦桧陷害的故事。在第二十二回中写到岳母为岳飞刺字,要求岳飞一生都要精忠报国,为国为民的故事。说明了岳母对儿子的严格要求,以及对儿子的关心,从而体现岳母既是一位严师,又是一位慈母。岳母刺字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在《精忠说岳全传》中的第六十一回中写到英雄岳飞被奸臣秦桧害死于声波亭中的愤人故事。读到这里我心中的怒火不觉的燃烧起来,对奸臣秦桧深感痛恨,对英雄岳飞感到非常敬佩。又在第七十四回中写到高宗驾崩,孝宗即位。在孝宗即位以后为岳飞立下了英雄墓地,建立忠侯祠,还在岳飞的墓地前有铁铸成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四个奸人的人头象,并永远跪在岳飞的墓地前受后人的唾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