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春的诗歌范例6篇

关于青春的诗歌

关于青春的诗歌范文1

1983年,正在读大一、年仅十九岁的潘洗尘创作了《六月,我们看海去》,这首被他称为“青春呓语”的诗,将潘洗尘带入了诗坛。这首诗,首发在《中国青年报》,刊发不久即在大学校园里广泛传诵。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这首诗,先后被《读者文摘》、《古今中外名言诗文汇编——中学生早读课本》、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等数百余种报刊、书籍转载和收录。2014年,被编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向青春举杯”专题,正式入选高中语文课本。

三十年后的今天,面对同样追逐梦想、憧憬未来的青春学子,我们该如何引导他们读这首诗呢?我们要带领学生从诗中读出什么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9月初,在教学这首诗时,我是这样带着高一的学生走进潘洗尘、走进《六月,我们看海去》的:

一、教什么、学什么

教什么、学什么,这是课堂教学的定位问题。我认为这首诗的教学,主要是达成三个目标:一是内容层面,即这首诗写什么,想告诉我们什么;二是形式层面,即把握这首诗独特的“宣叙调性”;三是情感层面,即感受激情多彩的青春,在歌唱青春的旋律中,编织梦想,实现精神的成长与人格的丰盈。

1.内容层面,探究本诗的内容与诗人的情感。

2010年,《核诗歌小杂志》主编王西平曾经采访潘洗尘,问过这样一个问题:

您的《六月,我们看海去》一直被誉为八十年代校园诗歌的经典,可是好多人始终不明白它成为经典的理由。对于这样的疑惑,有什么看法呢?这首诗一向被认作您的代表作,那么您认为它到底“代表”了您的什么?

潘洗尘是这样回答的:

《六月,我们看海去》严格上说是我正式发表的第一首诗歌,对于这首自己十九岁时的青春呓语,人们在当下对其有任何的评价甚至质疑,都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更何况我一直认为一首诗一旦发表,其实和作者就再也关系不大了。如果硬要说《六月,我们看海去》是我的代表作,我想说她也只能代表我曾年轻过并对自己的人生也曾积极乐观过而已。

在潘洗尘看来,《六月,我们看海去》仅是他自己十九岁时的青春呓语,只代表了自己的青春和那些与青春有关的东西,代表了积极乐观的青春人生。

诗评家谢冕是这样评价《六月,我们看海去》的:“这是一首具有典型性的诗作。看海代表一种愿望。在那个时代是一种追求和渴望自由的象征。海是在遥远的地方,看海需要跨越广漠的大陆,要经历艰难的跋涉。这就出现了本诗开宗明义的经典性句子——看海去?摇看海去?摇没有驼铃?摇我们也要去远方——这诗句充盈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种浪漫主义的理想精神。‘我们是一群东奔西闯狂妄自信的哥伦布啊,我们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空。’寻找新大陆,用自己的自信而坚实的脚印,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绚丽。那种对未来的热烈憧憬,那种满怀信心的等待和争取,都激起我们对于伟大的八十年代的深情怀念。那时他还有关于土地和爱情的歌唱,都一样地充满这种期待和追求。”

正如潘洗尘自己所说的那样:这首诗以“看海”为线索,“海”属于80年代一个“公共象征”。海容纳着学子们走向新生的憧憬和接受惊涛骇浪洗礼的渴望。这首诗通过“憧憬——活力——自信——探索”这样四个层面,反映一代学子积极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虽然不乏淡淡的忧伤,但总体上充满对未来的憧憬。

2.形式层面,理解与掌握这首诗独特的“宣叙调性”。

何为“宣叙调性”?用诗人潘洗尘的话,是这样定义的:在80年代那个如歌似火的年代,不少大学生都沉浸在一种宣叙调里——以众多复沓的短语,缀联成绵长句型,在回环往复的急骤节奏中,宣泄着青春的意绪。这种新型的咏叹,当时被称为“宣叙调性”。

《六月,我们看海去》的宣叙调性,典型地表现在以下四处:

首先,是强烈的音乐节奏。本诗多用省略标点的断句,组合成长句,在重复与变化相交错的旋律中,达到急促的火爆效果。如: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另外,还有大量叠字、叠词的使用,大大凸显了诗歌的音乐之美。

其次,是巧妙组接。飘荡的长发与《蓝色的多瑙河》组接,这是视觉与听觉的组接;眺望远方与眺望六月组接,这是空间与时间的组接;小雨拍打与外婆叮嘱组接,这是触觉与听觉的组接;海天苍茫与心灵空旷组接,这是内外宇宙的组接。还有拈连和回环往复的使用,都使本诗的音乐性分外丰盈。

再者,是“ang”韵一押到底。“ang”韵母发声为后鼻部位,声音洪亮,故读来满口高亢、铿锵有力。

最后,是说唱味道浓。由于采用简短口语,配合快速节奏,故带有某种布鲁斯式的情调,展现说话中的“音符运动”,或歌唱中的讲话效果。

3.情感层面,感受青春,实现成长。

在把握了诗歌内容与诗人情感后,在诵读与品味中,让同是处于青春涌动期的高中生,去感受激情多彩的青春,使他们在歌唱青春的旋律中,编织梦想,实现精神的成长与人格的丰盈。

二、怎么教、怎么学

教学这首诗,要达成上述三个目标,应该以朗读为基本手段,以问题为导引,透过文字表面,逐步深入,最终把握本诗的内容与诗人的情感,掌握本诗独特的外在形式;从而在诵读中品味,在品味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1.在诵读中品味。

首先,开宗明义,明确朗读是学习、理解诗歌的基本手段,也是解读诗歌的有效途径。

接着,简单介绍诗人潘洗尘,突出其写这首诗时正在读大学一年级,年仅19岁,正和在座的高中生们年龄相仿这一特点,以激起学生的崇拜之情,从而激发学生迫切想要诵读本诗的热情。

然后,学生自由诵读,教师指名朗读,之后教师针对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开展诵读指导,如断句停顿、轻重缓急等。在反复诵读中,带领学生品味诗歌,把握诗歌的主旨和诗人的情感。

2.问题导引,步步深入。

在文本解读阶段,设计一连串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引,带领学生透过文字表面,逐步深入。

①诗人为何要看海去?

明确:原因有三:生长在北方、不安于现状、向往期待未知世界

(可从这些诗句中看出:“尽管生在北方的田野影集里也要有大海的喧响”、“我们我们我们就是不愿意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

②大海是怎样的?

明确:浩瀚、壮阔、遥远

③为何要在“六月”去看海?

明确:六月不单是一个季节,也是青春的代名词。

④以诗人为代表的“我们”是一群怎样的人?

明确:“我们”是一群“青春、有活力、自信、敢想敢闯”的年轻人。

(从这些句子中可感觉到:“我们年轻”、“风风火火”、“精力旺盛”、“欢欢乐乐匆匆忙忙”、“相信自己的脚步就象相信天空”、“东奔西闯狂妄自信”)

⑤大海象征什么?

明确:大海象征理想,象征光明的所在。

⑥看海去其实是表示?

明确:“看海去”表示一种探索精神。

⑦题目什么句子?表达什么?

明确:题目是祈使句,表达青春的呼唤。

这一阶段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我们以问题为导引,在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生本碰撞中,逐步深入,教师作适时点拨,及时介绍相关背景,适当拓展延伸。

3.激发创作,鼓励尝试。

青春是一首诗,十八九岁正是花样的年华,正是写诗的年龄。海子、舒婷、食指、徐志摩等优秀诗人,无不在这个年龄创作了不朽的佳作。潘洗尘说:“写作是保持自我对话的秘密路径,诗歌就在我们日常的经验与氛围里。”

关于青春的诗歌范文2

他的小说集《毕业前后》与长篇小说《校花们》,应该归入青春校园题材,后者朱家雄有送过我,记得我曾试着推荐给影视公司改编来着。他是写校园与青春的作家,通过他的作品我读到了70后作家的经验与反省。

他的随笔集《未名湖畔的青春》收入了他各个时期的短文,读下来总体印象是他以一个作家的视角对北大与当下文化、文学、诗歌进行了一个散点式批评与观察,他好像做过文化记者,带有强烈的文化调查与思考的习惯。

他在寻找事物的真相,但并不越位,他只是客观记述,或者发出他委婉的感叹。他的写作划定在个体性的体验,这是一部文化体验式的书。

朱家雄的自序:《有关青春的总结陈词》,他说得很清楚:“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的今天”,这本书是跨越时空的,他在这个时空里写下了“北大校园的风景”、“成长路上的感悟”、“以梦为马的旅程”、“诗歌与青春同在”、“漫卷书香的光阴”、“两代新锐的崛起”等六辑。他的文笔活泼,保留了青年沈从文式的湖南人看北京的天真与纯朴,把我带到了那个白衣飘飘的贫乏年代。青春是所有人的证词,青春远去,记忆的文字印在纸上,晃若隔世,又亲切如昨,死亡的是诗人海子的年代,重生的是文学的光芒,以及他原汁原味的青春证据。

写作并不需要有多少理由,写下就是对世界的表态。在他这里写作好像就是他生活的全部,写小说,写诗,他还编选了70后代表作家小说选集,他试图对70后这一作家群体进行梳理与总结,也得到了关注。

朱家雄在我脑子里的印象是一个儒家气息浓厚的青年,说话轻言细语,表达严谨,时有思想闪烁,其写作也相当勤奋,但他不是一个高产作家,显然他对自己要求严格,作品并不轻易出手。

这本书是他主编的“尚品书系”中的一本,其中还有诗人李少君一本《文化的附加值》,属于文化随笔系列,装帧素雅,与朱家雄这个作家沉静的个性保持一致。他的文化视野宽广,散发一种内敛的审美,他试图向心灵寻找证据,过滤掉了时代的喧哗,留下了精神的宁静与个体的反省。

他在《寻找诗意》一文中写道:“这是一个丧失了诗意的时代。”他的无奈隐藏在字里行间,但他是一个理想主义青年,他的感伤是即时性的,他在此文中描述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图景:“我们在生活中所要寻找的真正的诗意应该散发着古典的气息,是趋于田园的,并且能显示出天人合一的倾向。让我们用双眼在城市中随时发现着,让我们的心灵像天鹅一样腾空而起,凌驾于城市上空。”朱家雄的观点我基本赞同,他是以古人为榜样的青年,心中有净土,所以其文字也显出了空灵的理想之美。

这是一本“像天鹅一样腾空而起”的书,有天空,有白云,有天鹅飞过,也有片片羽毛散落在湖畔。“湖畔”本是一个浪漫主义的概念,湖畔诗人(The Lake Poets)是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20世纪初中国新诗中也出现了一个湖畔诗派。中国文人愿意把肉身放置在湖畔,或许与湖水有关,与清风明月有关,与清朗有关。

那么“青春”是什么呢?是一个带有事故意味的词,成长与感伤是其主基调。朱家雄的青春是浪迹北京的青春,是上世纪90年代文化中国的青春。他把他的活动领域划到未名湖畔,与当年一代文化浪子有相似的历史,不过时生了结构性转型,浪漫主义被残酷现实取代,诗意退到了博雅塔里去了,空留一池湖水供人游玩与凭籍。游玩变成了文化的主要功能,而凭吊我们寂静的文化,向往古人的生活方式,朱家雄的乌托邦文化理想让人有心痛之感。

《未名湖畔的青春》――一代文化青年的青春凭吊。

本雅明在《经验与贫乏》一书中评论到荷尔德林的两首诗时,他说:“一种――我们无从得知其内在源泉的――美,不是在塑造诗人的形象,而是使之解体,其程度且不亚于对上帝形象的解体。――而且诗人的勇气还奇异地建立在另外一种陌生的秩序之中,即与生者的亲缘关系之中。”朱家雄同时是一位隐秘的诗人,他的诗我多年难以看到,最近才在《中国诗歌》杂志上看到其新作。

关于青春的诗歌范文3

海子生于安庆怀宁,与我的老家安庆太湖属邻县。不过这些年,我未去过海子墓祭奠,也没有写过文字纪念他,更很少与人开口谈起他。西川编的那本黑封皮《海子诗全编》,一直静静地立在我的书架上,像一座纪念碑,这十多年来,我甚至很少翻开它。我期望书房中永远立着这座纪念碑,别人能拿走我其他的书,这本一定要留下。一位喜爱海子的诗人多次向我借阅,我都说找不到了。怎么可能找不到?它会一直立在那里,它会一直用它肃穆的黑色提醒我,我曾有过一份怎样的青春时光。

清晨,我重新翻开《海子诗全编》,只是看了几眼其中的字句,泪水却像当年一样盈满眼眶。我的泪水已变得浑浊,这些字句依然如此纯净,透出青春热血才有的神圣气息。这是诗歌的力量,海子的生命其实一直保存在这些圣洁的字句中。它的音韵是海子的眼神,它的节奏是海子的呼吸,它的意义是海子的头脑,这些分行的文字早已替代了海子青春闪光的肉体。诗人永远在他的诗中活着,所以诗人才会渴望在夜里死去。对这个时代来说,诗才是一生过错,诗才是悲欢离合。

我们都碰见过那个埋他的人,或者,我们自己就是埋他的人。我们埋葬海子,只是为了顺手埋掉我们自己纯粹而神圣的青春。他像强烈的日光,像打在诗人身上的鞭子和血。只有诵读他的诗歌,我才能发现自己的血液里满是杂质,让我羞愧的杂质,它们肯定不属于诗和诗人。虽然这也是成长,却成长得如此惨痛和决绝。这么多年来,海子已成了很多诗人不愿面对的伤口,那是他们自己青春的伤口,也是他们自己诗歌的伤口。

海子离世时,我还在念大学,那时没有网络,他离世的消息却传得飞快。我记得那是我最孤独、也最痴迷于诗歌写作的时光,那时我坚信雪莱所说,诗人是世间未被公认的立法者。我已忘记如何得知了他去世的消息,只记得四处搜罗他生前发表的诗作来读,很快就被那些纯粹的字句震动。不久,南京诗人周俊编的《海子骆一禾诗选》出版了。很长一段时间,只要遇见熟悉的朋友,我就会为他们诵读书中的短诗。很多朋友从不读诗,但无一例外都会为海子的诗而动容,常有人听得眼眶发红。我觉得这些诗句仿佛是我自己写的,他们的感动也让我陶醉。这种狂热持续了几年,直到我远离故乡,去了广东。

《海子诗全编》出版时,我已回到故乡埋头写诗多年,一连数月,再次沉浸于海子诗中。这些诗,让我清晰了诗人在世间的意义。诗人,或者成为人类纯真天性的继承者,或者成为它的捍卫者。海子无疑是一位继承者,这使他的诗如此与众不同,像从人类纯真的天性中自然喷涌而出的,他的声调、他的语言和精神状态,都恰好与这种天性吻合在了一起。所以他的诗句发乎天然,却又无比精确,使现代汉语中的纯真与良善,在人间重新找到了它的代言人。海子的诗,就是海子自己,就是青春本身。这是独一无二的海子,也是现代汉语发展到今天,唯一形象完整的诗人。而我们却在成长过程中就被损坏了,在他的诗歌面前,在他自足的生命和精神面前,永远只是一个仆人。

这种纯真天性,注定海子要在青春时代就早早地逝去。他永远青春的形象,和他诗歌圣洁的形象,就这样完美地凝为了一体。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活着一个诗人,每个人的青春血液中都涌动着一个诗人,海子为今天中国人保存的,正是这样一个珍贵的标本。

关于青春的诗歌范文4

关键词:海子;“张力”;亚洲铜;幸福

海子,原名查海生,当代青年诗人。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1984年第一次使用笔名“海子”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在1982至1989不到7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作品,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省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在他短暂的生命中,《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和《海子诗全编》等相继出版。作为一个抒情诗人,从1984年的《亚洲铜》到1989年3月14日的《春天,十个海子》,海子在他的诗中表达了他一生的热爱和痛惜,其中有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之情,也有对生命的世俗和崇高的激动和关怀。很多人喜欢海子的诗,认为其中有海子对祖国的热爱,有海子纯净心灵的展现,但主要是在知人论世的前提下,对海子诗歌的研究。在此笔者不禁好奇:如果不考虑海子本人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因素,而是回归诗歌本身,海子的诗歌又会呈现哪种面貌呢?在此,笔者将以《亚洲铜》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运用新批评理论家艾伦・退特的“张力”说来对海子的诗歌进行分析。

新批评派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英国发端;三十年代在美国形成;四五十年代在美国蔚成大势并于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衰落。新批评是一种微观实践的语义学批评,关注点不在作者,不在读者,而在于诗歌本身。它认为,在剥离了外界因素的遮蔽之后,诗歌就只剩文本本身了。因此新批评主义者对诗歌的分析实际上就成了对诗歌文本的分析。针对文本的分析,新批评主义提出了细读法,张力说由此产生。“张力”说最早由美国学者艾伦・退特在1937年《论诗的张力》一文中指出,“我提出张力(tension)这个名词。我不是把它当作一般的比喻来使用这个名词的,而是作为一个特定名词,是把逻辑术语‘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去掉前缀而形成的。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我所能获得的最深远的比喻意义并不无损于字面表述的外延作用,或者说我们可以从字面表述开始逐步发展比喻的复杂含意:在每一步上我们可以停下来说明已理解的意义,而每一步的含意都是贯通一气的。”①在退特的“张力“理论中,诗歌是由“外延”和“内涵”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外延”是指词语的“词典意义”或“指称意义”,“内涵”是指词语的比喻意义、感彩或联想意义等。他的“张力论”有三层涵义:一是诗歌的“张力”是外延和内涵的统一;二是诗歌外延和内涵的意义是无穷无尽的;三是诗歌每一层的比喻意义都不与字面意义发生冲突。退特“张力”说主要针对古典主义过分强调外延而忽视诗歌内涵,浪漫主义过分注重内涵而忽视诗歌外延这两种不同错误倾向而提出,要求诗歌既要倚重内涵,又要倚重外延,诗应该是“所有意义的统一体”,而这也是退特对好诗的评价标准。

一、《亚洲铜》蕴含的“张力”分析

亚洲铜

亚洲铜,亚洲铜/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会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亚洲铜/爱怀疑和爱飞翔的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亚洲铜/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漠上的白鞋子/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们吧

亚洲铜,亚洲铜/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1984.10

《亚洲铜》是海子在1984年创作的第一首诗,诗歌的“张力”在“亚洲铜”这一中心意象上得到实现。笔者将从诗歌的每一节入手,围绕“亚洲铜”一词的外延意义以及其蕴含的多重内涵意义,对本诗的内在主题进行深入探究。

诗的第一节通过追溯一代代家族成员的埋葬之地,来传达“亚洲铜”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在这一节中,“亚洲铜”的外延意义下,蕴含着两层内涵意义。第一,“亚洲铜”传达着空间意义上对亚洲(东方)黄土地的指涉。“铜”的外延意义是人类最早冶炼并用于铸造工具的金属,其颜色和质地与土地相类似,此外诗的第一句又提到“亚洲”这个与西方相对的空间概念,因此“亚洲铜”从空间概念上,传达着对属于东方的中国黄土地的指涉;第二,“亚洲铜”传达着时间意义上对家族一代代深埋于土地的指涉。铜作为矿藏深埋于地下,诗的第二句从时间概念出发写从祖父到父亲到我这一家族都要“死在这里”,乡土是家族成员埋葬之地,暗含着“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和人的根在土地的本质,因此“亚洲铜”深埋地下对家族深埋地下的指涉。

诗的第二节将视野从家族转向大自然,呈现了“鸟”、“海水”、“青草”等一系列意象,来传达“亚洲铜”的主人是“青草”这一意义。在这一节中,“亚洲铜”的外延意义下呈现出两层内涵意义。第一,“亚洲铜”传达着对中国黄土地生机勃勃的指涉。在这里“鸟”指涉自由;“海水”指涉宽阔包容;“青草”指涉渺小但坚韧自足的生命。从总体看,鸟在飞翔,海水在涌樱青草、野花遍地生长,暗示着自然界生命的涌动。但亚洲铜的内涵并不在此。诗的最后一句的 “却”字表达了只有青草是“亚洲铜”(黄土地)的主人的含意,因此这一方面暗指了“青草”作为黄土地的主人区别于“鸟”和“海水”的特征,另一方面视“青草”为黄土地的主人,用拟人的手法,也暗示了黄土地顽强的生命力;第二,“亚洲铜”传达着空间意义上农耕文明区别于海洋文明的指涉。在诗中,“淹没一切的是海水”与“你的主人却是青草”正显示了这种区别与对立,意在说明亚洲铜所代表的农耕文明是位于东方的中国所特有。

诗的第三节将视野从大自然转换到中国诗传统之父“屈原”,号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屈原遗落的“白鞋子”。在这一节中,“亚洲铜”的外延意义下呈现出对时间意义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与精神的指涉。“屈原”是中国诗传统之父,是中国传统中被放逐的先知,被误解的诗人原型,“白鸽子”象征着纯洁,诗中用“白鸽子”比拟屈原的白鞋子,除二者形状上的相似外,更为重要的是“白鸽子”纯洁的外表就像屈原圣洁的内心。此外,该诗借穿上“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这一表层意义,暗指的是继承屈原留下的文化遗产,拥有圣洁的内心和桀骜不屈的精神。

诗的第四节将视野从白昼转换着黑夜,在描绘“击鼓”、“跳舞”、“月亮”等一系列意象之后,又回归到“亚洲铜”这一中心意象上,传达一切“由你构成”的意义。在这一节中,“亚洲铜”的外延意义下呈现出对空间意义上传承古老民族情感与精神遗产的指涉。“击鼓” 让我们想到“晨钟暮鼓”,它暗示着黑夜的来临,月亮的出现;“跳舞”是古老民族表达感情的一种形式,与跳舞相同,“月亮”也是传达人们内心情感的媒介,因此,这三个意象在空间意义上传达着作为古老民族表达感情的媒介,诗的最后一句说“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从情感层面上来讲,月亮是属于“亚洲铜”的,是属于中国人的。因此,“击鼓”、“跳舞”、“月亮”最终又回到了“亚洲铜”这一黄土地上,因此“亚洲铜”作为人们击鼓庆祝的主角,传达着在空间意义上对古老民族情感与精神遗产的传承。

从整首诗来看,“亚洲铜”是全诗的中心意象。作为诗歌的外延部分,在阐述其作为金属与矿藏与亚洲黄土地相类似的第一层内涵之后,诗歌分别从时间和空间意义上对“亚洲铜”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深化。而正是通过对“亚洲铜”外延下内涵意义的无穷无尽的表达,传达着对“亚洲铜”深沉热爱的诗歌主题。

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蕴含的“张力”分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989.1.13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首抒情短诗,全诗仅147个字,已成为海子流传最广的诗歌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必读作品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更是成为大众流行语,传达一种明丽、温暖的感彩。在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解读中,该诗俨然已经成了语言朴素、意象清新、节奏明快,关注尘世幸福,表达博爱情怀的诗歌文本。然而,在笔者看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一诗歌文本所蕴含的深意并非如此。在该诗中,“幸福”一词可以称得上是文本的中心~,全诗的意蕴主要由它传达,因此笔者将运用退特的“张力”说来对“幸福”一词的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进行探究,以期纠正之前一些研究的误读,展现该诗无穷无尽的内涵意义。

诗的第一节用“从明天起”作为开头,用“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等事情来定义“明天要做的“幸福”事情,而在诗的最后一句却有一种突转,表达自己真正想要的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幸福。在“幸福”的外延意义下,诗的第一节传达出两层关于“幸福”的内涵意义。第一是表达不曾拥有“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这样的幸福,对这样的幸福有向往之情。“明天”指的是今天的下一天或不远的将来、未来,诗中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暗指今天并不是“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是“一个幸福的人”要做的事情,同时也在暗指今天并没有做到这些事情,传达着对不曾拥有这样的幸福的内涵;第二是表达对隐逸的真正幸福的向往。 诗的最后一句说“我”有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暗指的是一种隐逸的生活,而诗的第二、三句暗指的是一种平凡自由的尘世生活,很显然诗的最后一句表达的内涵与前二、三句所表达的内涵有一种生活取向上的内在冲突,由此诗的内涵意义再一次得到升华,即相比平凡自由的尘世生活,“我”更向往的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隐逸生活带来的幸福。

诗的第二节由表达自己想要的幸福转向与“亲人”分享幸福。在这一节中,诗歌同样通过语言内在的冲突,表达其内在深刻含意。在“幸福”的外延之下。蕴含着两层内涵意义。第一,在“幸福”的外延下传达着不曾拥有与“每一个亲人通信”的幸福以及向往这样的幸福的意义。 诗的表面意义是“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而内涵意义却是到今天为止,“我”并没有那样做,由此,在幸福的外延下,诗的第二节传达着对与“每一个亲人通信”的幸福的向往这一内涵意义;第二,在“幸福”的外延下意在表达幸福于“我”是短暂的,宁可不要拥有的含意。“闪电”的外延意义是“云内、云际或云地间的放电现象,常伴有强烈电光”。而诗中将“闪电”与“幸福”搭配,内涵意义是在表达幸福虽然像闪电一样夺目美丽,但也却会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由此外延“幸福”的内涵意义再次得到深化,即虽然有对与“每一个亲人通信”的幸福的向往,但暗含由于它是短暂的,“我”宁可不要拥有的内涵。

诗的第三节由与亲人分享幸福,发展为祝愿陌生人幸福。这一节在语言上同样蕴含着语言内在的矛盾与统一。在“幸福”这一外延之下,蕴含着两层内涵意义。第一,在“幸福”的外延意义下传达着祝福陌生人所拥有的幸福,但采取俯视态度,并与其保持距离这一意义。实际上呈现的是一种俯视的距离感,“陌生人”的 “尘世”“幸福”只属于“陌生人”,不属于“我”,而“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二,在“幸福”的外延意义下表达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隐逸幸福这一意义。诗中“愿”的外延意义是一种希望、愿望。诗的第三、四、五句都在表达愿陌生人“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有情人终成眷属” , “在尘世获得幸福”,而诗的最后一句中的“只愿”一词又将自己与陌生人分开,“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外延意义上是在为陌生人祝福,内涵意义却是在表达自己的不妥协与坚持,同时与诗第一节最后一句“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相呼应,表面上是在表达自己对陌生人尘世生活的祝福,实际上内心却充满了对拥有隐逸幸福的不妥协。

从整首诗来看,看似在表达对尘世平凡幸福的向往与追寻,感情温暖、积极,实际上字里行间展现的却是潜意识中对尘世幸福的抗拒以及对隐逸的幸福的坚持与追寻,感情是矛盾且痛苦的。本诗的“张力”,正是在“幸福”外延下无穷无尽的内涵之中得到体现。

总的来说,艾伦・退特的诗歌语言“张力”说更多的是语义学上的外延与内涵的统一,他关注的主要是词语的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强调的是外展与内包合二为一、相得益彰下对诗的意义所起的巨大作用。在以上两首诗的讨论中,笔者分别选取两首诗的中心词――“亚洲铜”与“幸福”,在对这两个词的外延和内涵的分析中,笔者一方面更加明确了艾伦・退特“张力说”的主要旨趣,即诗歌的“张力”是外延与内涵的统一,在一个外延下,可以有无穷无尽的内涵,而每一层的内涵即比喻意义都不与字面意义即外延发生冲突;另一方面笔者也体悟到了新批评以文本为批评中心的优势――即在不考虑作者、读者的情况下,新批评理论仍旧能够显示出诗歌表达的主旨,而且正是在这样的分析中,诗歌本身的魅力才得以彰显。

注释:

①[美]艾伦・退特.论诗的张力.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M].姚奔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130.

参考文献:

[1][美]艾伦・退特.论诗的张力.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M].姚奔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2]奚密.海子《亚洲铜》探析[J].当代作家评论,1993.

[3]海子.海子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关于青春的诗歌范文5

【关键词】东西南北风;意象;地理季节

中国古代诗歌注重表情达意,形成了凝练、含蓄、形象等特点。意象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特有的表现物,很好的满足了这一需要。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说,意以象尽,象以言著。得意而忘言,得意而忘象。意象的表意性、暗示性,让形象丰富、立体、多极。在几千年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的积淀中,一些意象被古代诗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内涵,具有了固有的表意表情功能。比如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风这一意象,在诗歌的应用过程中,不同的风被赋予不同的情感、思想。本文从这一思路出发,试着浅谈一下东西南北风的各自被赋予的内涵和成因。

一、东风

东方旭日东升,为一日之始,预示着生机活力,诗人们往往借东风表达温暖、和煦、热闹、喜庆、欢乐之情。东风往往又和春天联系在一起,变成了春风的代名词。如李商隐的“沛国东风吹大泽,蒲青柳碧春一色”(《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青玉案》)。作为春风,还有唤醒万物、破旧立新的功能。如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中“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东风催化万物,诗人们或喜或愁,表现各部相一,但春风的意义是很明确的。有时诗人为了反衬对比,往往又借东风表达忧伤、烦恼之情。如欧阳修《青玉案》中的“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再如晏几道《玉楼春》中“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东风既可以欢愉,又可以伤情,往往一忧愁居多,尤其在宋词中,这和那个时代是紧密相联的。

二、西风

和西方相关,夕阳西下,日暮途穷,诗人们往往用以表达忧愁、寂寞、孤独、凄伤、惆怅之情,往往和秋天联系在一起。如白居易的《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如晏殊的《少年游・重阳过后》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诗人有时又以西风表现昂扬乐观、雄壮豪迈之情。如贺铸的《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蓬。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i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借西风表达悲壮慷慨,无非是西风意象自有苍凉萧瑟之意,方可托起诗人的胸襟气魄。诗词中东风西风相反相成,往往对立又相互转化,全在于诗人的所处境遇,所达心思所决定的。

三、南风

南风的意象比较模糊,诗人用得也少,但通常是比较温暖,舒适,幸福的意象,多写暖春以及夏天。比如: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此诗中南风似老友,趣味盎然安慰诗人淡淡寂寥。立夏后是农忙季节,是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所以夏季温暖的南风合乎时令,可以增长老百姓的收成,在诗词中的意象也往往是积极美好的了。南方湿热,所以往往和夏天联系在一起,表现温暖、舒适、幸福之情。如李颀的《送陈章甫》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写庄稼写收获往往和南练习在一起,固然和南亩等传统意象有关联,更重要的是南方适宜、温暖有关,才会有辛福、美满的意味。如宋・刘(bān)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还有宋・沈瀛《减字木兰花・棋枰响止》棋枰响止。胜负岂能全两喜。不竞南风。忽尔三生六劫通。客方对酒。一片捷音来自寿。甚快人何。大胜呼卢百万多。饮酒猜卢,南风送爽,何其愉快。

四、北风

北风是冬季肃杀凛冽的意象,但诗人又往往以北风的磨砺来表现人的坚强或是表现豪迈情怀,尤其是边塞诗之中。比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是冬季大雪纷飞之景。又比如: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冰霜历尽心不移。况复阳和景渐宜,闲花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树将何为?北风吹,能几时!这是以物咏志了。北方寒冷,北风往往和冬天联系在一起,表意肃杀凛冽。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这种气候的寒冷,也只有北风将其表达的更加深彻、形象,给人切身临境之感。如宋代苏庠的《菩萨蛮・北风振野云平屋》北风振野云平屋。寒溪淅淅流冰e。落日送归鸿。夕岚千万重。荒坡垂斗柄。直北乡山近。何必苦言归。石亭春满枝。北风在表达苏庠离别之情时显得更有气魄和广度,全诗才会体现出畅达之感慨,洒脱之气度。

五、东北风、东南风

(1)东北风也有寒冷的意味,比较北风略轻,往往表现忧愁凄伤。唐代白居易的《送兄弟回雪夜》日晦云气黄,东北风切切。时从村南还,新与兄弟别。但有时在困难中,表现出了诗人的豪迈之情。如王安石的《定林寺》城市少美蔬,想今困捶佟G移径北风,持寄岭头云。

(2)东南风。中国的大江大河大多向南流去,东南风即是顺风,有顺成助长帮扶之意。如白居易的《续古诗十首》虽有东南风,力微不能吹。宋代仇远的《留饮筱坞承隐君山庄》东南风顺帆上桅,一转瞬间行十里。人生交契无故新,他日停云从此始。

六、西北风、西南风

(1)西北风,略逊西风,也有寒冷凛冽的意味,往往表达悲愁凄婉之情。如唐代崔曙的《山下晚晴》云尽山色暝,萧条西北风。故林归宿处,一叶下梧桐。苏轼《与秦太虚参寥会于松江而关彦长徐安中适至分》浮天自古东南水,送客今朝西北风。都有伤感之调,而无贬义,和现在的西北风相去甚远。

(2)西南风,和东南风比,虽也有顺成助长之意,但往往是被动消极的,往往表达忧愁情感。曹植《七哀诗》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赵崇蟆豆嗜恕饭嗜宋髂戏纾遗我一束诗。长哦结幽想,慌惚若见之。

七、结语

由上述可知,不同的风是和地理季节相关联的,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季节特点:东方(春天)温暖,西方(秋天)凉爽,南方(夏天)湿热,北方(冬天)寒冷,与之相对应的东西南北风也就有了程式化的欢快忧郁,豪迈婉约,奔放深沉等。意象要形成特有的表情物,必然是在人民共同的感悟体会下,润如千姿百态、千人千面的个性,形成各自代表的特有的、固有的、可转化的内涵,方可绵延长久,发扬播越,为一代又一代诗人继承创新。东西南北风的意象不仅体现出了古人对于地理气候的直观感受,更传达出的是中国的诗歌文化的深邃内涵及所蕴含的精神、气质和传统。

参考文献:

[1]王祝英.敦煌辞书的集大成之作――读《敦煌经部文献合集・小学类》[J].辞书研究.2013(04)

[2]雷华,王祝英.大国大典盛世丰碑――《汉语大字典》编纂、修订、出版历程侧记[J].辞书研究.2011(05)

[3]江非.推进“诗歌岛”建设,打造21世纪“诗歌海军”――“海南・澄迈诗歌创作基地”授牌仪式暨首届海南诗歌文化研讨会综述[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关于青春的诗歌范文6

——题记

青春是一首歌

关于青春,随着岁月的流逝,额头上悬挂的生活的沧桑,青春的痕迹早已经被生活抹去了痕迹,只是偶尔在和昔日的故友和同学通电话的时候才回忆起,原来我也年轻过。

我们经历了十年寒窗苦读,在芸芸众生中是上帝让我们在独木桥上走向了另外的一个世界,在那里我们认识了新的人,开始了新的生活,有同学、朋友、兄弟,在那里都是青春年少的人,我们一起编制着我们的梦。

四年的大学生活,我们一起笑过、醉过、通宵过、逃过课、追过女孩;四年的生活,我们也吵过、赌气过,四年我们在一起生活是兄弟,更像家人。

六月,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在凌晨拿到四年学习的凭证后,再次各奔东西,也许一辈子都不可能再相见,离别的笙箫,离别的车站,挥挥衣袖,我们毕业了,我们再次分别,可是我们都曾经记得在山城生活的那些悲欢离合。

青春是一首曲

曾经我们满怀希望,壮志凌云的走进了这座山城,迈进了这所大学,为了我们的希望和梦想而奋斗,每天早上不情愿的从温柔的被窝中爬起,匆匆的洗漱,抱一本书,睡眼惺忪的奔跑在去教室的路上。

曾经我们骄傲的站立在那巍峨的后山顶上高歌一曲,寻思我们不竭思潮,展示我们自认为高深的才华。

曾经我们蔑视一切物质的崇拜,认为那种追求是十分的低俗,尽量的表现出自己文艺青年的虚伪。

曾经我们想到在大学学习的那些知识可以在社会中一展高下,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年轻的我们是那么的轻狂,年轻的我们是那样的清高,我们为什么可以轻狂、清高,因为我们年轻,我们有资本,青春的我们就谱写了自己的年少轻狂。

青春是一首诗

青春是一首跌宕起伏的诗,青春年少的我们一起淋漓尽致的演绎着诗歌中文字,叙述着年轻的故事,是得意的快乐还失意的痛哭,是风华正茂还的痛不欲生,都在那一行行的文中得到了演绎。

青春是一首清甜苦涩的诗,在青春的故事中,朦胧的我们渴望浪漫,浪漫中却凸显了痛哭,爱情的快乐,失恋的痛哭。

青春是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