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诗意范例6篇

泊船瓜洲诗意范文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有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领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喻的意境和韵味,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古诗朗读教学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诸多要素,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读准诗意,读出诗境。下面以《泊船瓜洲》为例谈谈古诗朗读教学。一、抓准韵脚,读好诗韵。诗韵是古诗朗读中潜在的情感语气,它主要依赖于读准平仄音,表现好韵脚韵音等得以实现的。因此要让学生明白,朗读古诗要想表现出诗韵,首先要将平仄音读正确,如《泊船瓜洲》中的“间”字是仄音jiàn,如果读成平音jiän,就会损伤音节的谐和效果。其次要注意将各韵脚的音节读得正确中肯。古诗中的绝句和律诗一般情况下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不变韵。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音读得轻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谐和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心感怀的韵味效果。当然,对韵脚重读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泊船瓜洲》一诗的韵脚有四个:“间山、岸、还”,如果把这四个韵脚都重读了的话,就会使人感到重复乏味。这时应根据诗意的表现需要,对“间、岸”给予恰当重读,而“山、还”的朗读力度应稍弱一点儿。此外,诗歌朗读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形式——吟诵,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诗的韵味,朗读时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些,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二、正确理解,读准诗意。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只有正确理解内容,朗读才可能表情达意。因此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的意思后,必须引导学生读好古诗的节奏、重音及语调,准确表现诗意。⒈节奏。划分节奏的一般规律是:首先将句子分成前后两大部分,五言句分成“|”形式,七言句分成“|”形式,然后再根据结构、内容等具体情况,将后一部分三字划分成“|”、“|”或“”停顿形式,有时七言句的前部分划分成“|”形式。如《泊船瓜洲》一诗,可指导学生合理划分节奏并用符号加以表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⒉重音。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的表达是依靠情感语气来实现的,其中语音轻重是关键。因此必须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少而精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并用着重号“·”标示。如本诗应把“只、又、何时”读成重音,强调诗歌的内在情感。⒊语调。根据诗歌的情感表达确定哪句(部分)用升语调,哪句(部分)用降语调,分别用“”“”表示,注意诗句前后部分语调要相反或相对配置,如“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可作如下语调处理:明月何时照我还?读升语调时音量逐次加大,力度渐次加强,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读降语调时力度从强次减弱,语速平缓。而且就整首诗而言,上句与下句,前两句与后两句语调配置也要交错对应,以取得起伏跌宕、相应谐趣的效果。三、展开想象,读出诗境。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古诗朗读也不例外。因此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应诱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诗歌的思想情感。要引导学生读出诗境,首先应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有关诗歌的背景资料,这才可能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如《泊船瓜洲》一诗是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抒情杰作。经查证,该诗写于他再次入相的赴京路上,泊船瓜洲古渡之时。这次复相,意味着对他前期改革的肯定,此时此刻,一种将要为国家一展雄才的欢娱充盈着他的整个身心,然而他毕竟是一位身历风霜的政治家,对前程并不抱有幻想,倒不乏丝丝忧愁。回望自己的第二故乡——钟山,他在想:什么时候事功有成,在明月清辉之下,我将回到钟山;万一事功遇阻,这山林绿野正是我最好的归宿。如果没有以上这些背景资料,就会误以为这是一首普通的思乡诗,感情体验自然也就相差万里。其次要引导学生想象入境。如《泊船瓜洲》一诗,虽说课本没有插图,但教师可以用简笔画形式,简单勾勒出长江、瓜洲、京口、钟山的空间位置以及诗人、月亮的大致形象,为学生的想象提供形象的凭借,然后可播放《春江花月夜》片段,并通过教师的诱导性语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最后让学生扮演诗人角色进行吟诵。这时的朗读,真情实感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

泊船瓜洲诗意范文2

1、《泊船瓜洲》中的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

2、《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3、诗中首句通过写京口和瓜洲距离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第二句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后以疑问语气结尾,再一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

4、全诗不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且在叙事上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来源:文章屋网 )

泊船瓜洲诗意范文3

古诗是美的,古诗美,美在它的简约,美在它的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却蕴涵着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

古诗教学也应当是美的――简约明晰而又灵动智慧的美。

古诗“言约而意丰”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疏通文句”时不能停留于“面面俱到”式的“翻译”上。那么,怎样才能让古诗教学“散而不乱、细而不碎”呢?

一句话――抓诗眼!

我们说眼睛是最能传神的器官,被称为心灵的窗户。人有眼,诗词亦有眼。我国的古典诗词大多受字数、句数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因此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用字,力求达到一字传神的效果。这种在关键处画龙点睛的字词,便是所谓的“诗眼”。“诗眼”是全诗中最精彩是最传神,最能表现诗文主旨的词语或句子,是“诗人眼睛看大千”,是“诗人的视角”。往往一字就使全诗情趣盎然,境界全出。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若能敏锐的抓住诗眼、词眼,往往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显得大气智慧,避免了单调的逐句逐句的讲解,致使古诗的教学支离破碎。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所作,有“中国诗诗眼”的美誉。安史之乱后,中原百姓沦入深重灾难之中,已中几年进士的张继还没来得及被任用。在这种情况下,他来江南游历,足迹遍布会稽、吴郡一带,举目无亲,无依无靠,没有官职,生活艰难。就在这种国难身贫的困境中,张继那漂泊无依的小船来到了枫桥之地。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张继停船在枫桥边,感物伤怀,残月、乌啼、霜天、江枫、渔火、寺影、钟声,与诗人愁苦的心境交织在一起,他提笔写下这首《枫桥夜泊》。一个“愁”字乃全篇诗眼所在,真切自然地抒发了一位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乡愁绪。学习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

在教学《枫桥夜泊》一文时,笔者始终围绕这个“愁”字作文章:

1.抓住“愁”字,初悟诗情。

(1)学生朗读古诗,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此时情感的字(愁)――开课伊始,便先抓住诗眼。.

(2)诗人为什么愁,我们来看看诗题。

(3)泊”是什么意思?为何夜泊枫桥?(适时的穿插介绍诗的写作背景,了解游子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乡愁绪,让学生走进张继的内心之中。)

(4)带着这种感情来读读全诗。

2.从“愁”字引出想象,感悟诗的意境。

(1)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古诗,走进张继的生活,看看哪些词句你体会到愁?

(2)读到“月落乌啼霜满天”时,你脑中出现了哪些画面?描述你脑中的“江枫渔火”。

(3)读着“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夜半钟声到客船”,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你们看到月落乌啼的画面,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但是在作者的家乡,他和亲人,他和朋友却有过怎样温馨的画面呢?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你看到的情景写下来。(生写话并描述想象的场景)

(5)师引:多么美好的画面啊,但此时这样美好的一切却全被这钟声敲碎了。这里没有鸟语花香的美景,有的只是――

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师:这里没有亲人熟悉的面容欢乐的笑声,有的只是――

生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这里没有家乡的畅快,有的只是游子的满腹愁绪啊。一个字:愁!

生齐读全诗

……

诗是美的,想象是美的。通过想象,训练了语言,让学生感受家乡生活的温馨美好,理解诗人的游子的愁绪也就水到渠成了。

3.从“愁”字出发,课外延伸,学习《泊船瓜洲》。

(1)接下来,我们学习另外一首古诗。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怎样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请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学这首诗。(出示《泊船瓜洲》)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提供作者生平简介。

(3)在理解诗意基础上,思考:这一首诗与《枫桥夜泊》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

(4)学生带着不同的感受读诗。

泊船瓜洲诗意范文4

1.读懂二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2.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4.有感情地背诵这二首古诗。

5.默写。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再学习两首,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第一首古诗《泊船瓜洲》。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1)解题。板书题目:《泊船瓜洲》

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注意生字、新词。)

(3)指名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2.精读训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读。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①第一句,用了一个“间”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②体会“春风又绿”在这里的意思。

③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两个贴切的比喻,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的意境,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味。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讲述每首诗的意思。

2.试着背诵两首古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前边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二)讲读第二首古诗《游子吟》。

1.初读指导,理解字、词意思和全诗大意。

(1)解题。板书题目。

指名读题,说说题目的意思。(赠送给好朋友汪伦的一首诗。)

(2)教师范读。

(3)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注意书上的注解。)

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②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精读训练,连贯讲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全诗,连贯讲诗意。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中送别的情景,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这种亲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③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情景。

(三)巩固练习。

1.读课文,先理解加粗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2.欣赏二首古诗,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3.背诵二首古诗。

泊船瓜洲诗意范文5

一、激趣导入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泊船瓜洲》。二、初步参与

1、同学们课外已经做了预习,你对作者了解了多少?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年轻时,中进士。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他的诗善于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句,情真意切。

2、介绍地真具体。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把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了。给你们准备一下,马上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

3、指名读,教师充分肯定。并激励其他同学大胆展示自己。

4、古诗琅琅上口,不少同学预习这首诗时就会背诵了。这样,再给你们准备一下,看谁能背诵,比谁背得熟练。

5、指名数名学生背诵。教师夸奖:你们走在了学习的前面,真了不起。

三、充分参与

1、书读得很准确。不过,如果要带上感情,还须理解诗。今天,

同学们打算以什么方法来理解这古诗呢?

(学生有的说结合注释与插图,有的说用字典,有的说抓住重点词理解,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师及时肯定,理解古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法,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全班交流。指名说,其他人补充。

四、深入推敲

1、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结合插图,看看是否可以读出问题来。如果可以,那你们就更善于读书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用法。“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明月图上没有。

2、教师赞扬学生的质疑精神,并引入对绿的推敲。

细细地品读这句话,你能从这个绿字中感受到什么?个人思考。

3、小组简单交流。

绿更能展现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神奇景象。或者是绿更能表现春风的来无影,去无踪。或者绿能让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或者说绿还能看出作者心里充满希望,对前途充满信心。

4、他的问题老师也相信你们有独特的见解。学生简单交流后,全班发言。(略)

5、学生朗读,说说自己侧重表现的感情:有的侧>:请记住我站域名/

7、那我们课外又了解哪些表现思乡之情的古诗词呢?

五、知识拓展延伸。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感悟真情、推敲诗句,学得生动精彩,给老师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下面我布置一下课堂作业。

选做题1:根据《泊船瓜洲》,重新为课文配一幅插图。

泊船瓜洲诗意范文6

    [关键词]河泊所;鱼课;渔户;渔业;太湖

    关于我国历史时期的渔业,以往学者已有涉及,出版有几部渔业通史着作。但就内容比例来看,李士豪、屈若骞先生所着《中国渔业史》[1] 和丛子明、李挺先生主编的《中国渔业史》[2] ,篇幅为近现代者多,论及明清以前历史时期的较少。日本中村治兵卫先生的《中国渔业史研究》[3] 堪称力作,但其论述时期始于唐而终于明。中国台北吴智和先生的《明代渔户与养殖事业》是一资料翔实,论证慎密的长篇论文[4] 。近年来又有海洋渔业经济专题着作面世[5] ,但关注淡水渔业者较少,专门论及某一区域的渔业生产者相对更少。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水域面积广泛,淡水渔业较为兴盛。笔者此前已有几篇文章讨论了明清时期两湖地区、鄱阳湖地区及安庆地区等的渔业状况[6] ,本文拟对明清时期太湖流域苏松常地区渔业的地理分布进行探讨。

    一  太湖渔业生产概况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境内湖泊众多,面积广阔。明"直隶苏州府知府况钟言苏松嘉湖四府之地,其湖有六,曰太湖、傍山、杨城、昆承、沙湖、尚湖,广袤凡三千余里……"[7] 。太湖地区的渔业生产规模颇为可观,渔业经济在区域经济结构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明人沈周有诗云:"吴江本泽国,渔户小成村。枫叶红秋屋,芦花白夜门。都无三姓住,漫可十家存。熟酒呼儿女,分鱼喧弟昆。不忧风雨横,惟惮水衡烦。鸥趂撑舟尾,蟹行穿屋根。怡然乐生聚,业外复何言。"[8] 诗文描写了太湖边上湖州府吴江县境美丽、恬淡的水乡渔村风光。

    太湖上有规模大小不等的各类渔船,渔民"大概以船为家,父子相承、妻女同载,衣粗食恶,以水面作生涯,与陆地居民了无争竞"[9] 。滨湖船户"以舟楫为艺,出入江湖动必以舟,故老稚皆善操舟,又能泅水"[10] 。该区域有众多专门从事渔业生产或相关行业的渔民船户人口,如太湖中有余山,一名徐侯山,岛上有"居民二百余家,无田,以舟辑为业,熟行湖湘";有漫山,"在长沙山西北三十里,居民百余家,以造篷为业"[11] 。

    渔民以船为家,渔船既是他们的生产工具,也是他们的生活工具,四时放棹于五湖风浪、浩渺烟波之中。渔船有各种各样的形制和规模,有诗人多所吟咏的一叶扁舟或瓜皮小艇,也有形制巨大的六桅罛船。有的适宜于风平浪静时寒江垂钓,有的能在风浪大作时牵网作业。有的专放鱼鸭捕捉,有的专用声光诱捕。以下略举罛船、舴艋、哇船等几例说明。

    罛船为内陆湖泊中形制最大的渔船,又名六桅船。《太湖备考》卷16《杂记》对其形制、制造、作业时间及地点等都有详细记载。其形制不知从何时始,太湖中的罛船形身长八丈四五尺,面梁阔一丈五六尺,落舱深丈许;中间立三幅大桅,一幅高五丈、另二幅高四丈五尺,船头一幅桅,高约三丈,船梢二幅桅,各高二丈许。同上书卷11《集诗二》有《罛船竹枝词》云:"村外村连滩外滩,舟居翻比陆居安。平江渔艇瓜皮小,谁信罛船万斛宽。"如欲制造罛船,必先择定时辰八字以祈吉利平安。太湖地区制造罛船的地点有胥口之下场湾、西山之东村、五龙桥之蠡墅、光福之铜坑四处,编织篛篷、打造颤缆的地点则在冲山。罛船既不能傍岸,也不能入港,篙橹无法撑摇,专门候湖上暴风之时行船。又有《罛船竹枝词》云:"具区万顷汇三州,点点青螺水上浮。到得石尤风四面,罛船打鼓击中流。""当夫白浪涛天、奔涛如驶之时,商民船只不敢行而罛船则乘风牵网纵浪自如;若风恬浪静、行舟利涉,罛船则帖伏不能动"。太湖罛船常在西北水深之处作业,东南水域因水深太浅则不至。其住泊没有一定的处所,风浪止时则下锚于湖中,三幅大桅常竖而不眠。太湖罛船分属于苏州、常州二府各县,清同治年间辖属于苏州府者有四十八只,属常州府者有五十二只。罛船有前、中、后舱,后舱可种菜,前舱则可延师教读;船尾系有三板小船,出入鱼市鬻鱼可乘以往返,与普通渔船迥然相别[12] 。

    除形制巨大的罛船以外,还有各种各样大小不等、用途各异的渔船。同治《湖州府志》卷33《舆地略·物产下》转引《南浔志》云,有"渔舟曰舴艋,船尾系木,着水能当一人。船任棹不横,俗呼为神仙浆"。同上书转引《双林志》云,"畜鸬鹚以取鱼者曰水鸭船"。水鸭船一般"长一丈四五尺,狭小灵便"[13] 。水鸭船又名哇船,"得鱼后不能吞咽,待其上船以手哇之;但所得之鱼恶臭,鱼味为最下"[14] 。还有利用鱼类的趋光性诱捕的专用船,名跳白船,或称白划船。其法将小船"粉垩其板,月中行湖中以诱鱼"[15] ;或者"照夜火以引鱼自跃"[16] 。除捕鱼船以外,还有捕捉其它水产之专用船,如"捉螺蚬者曰扒螺蛳船"[17] 。

    一般来说,太湖流域大规模的渔业生产采取集资合股的集体捕捞生产方式。罛船形制已如前述,可知非有雄厚资产的大户渔人不能制办,一般贫穷渔家肯定不敢奢望。有《罛船竹枝词》云,"櫂郎野饭饱青菰,自唱吴歈入太湖。但得罛船为赘婿,千金不羡陆家姑"[18] ;意谓如能入赘于罛船渔家做女婿,也不羡慕有千金赔嫁之陆家女儿;可见太湖罛船渔家大户家底之丰裕。即便如此,罛船在捕鱼作业时仍要联接四船为一带,两船在前牵大绳驱石引导,两船在后面牵网相随[19] 。由此可见,就其生产形态而言,也是采取集体合作捕捞的形式,生产规模十分浩大。

    本文所指的苏松常地区包括明代的苏州、松江、常州三府地域。清代又将原为苏州府所管辖的太仓州分出,与其属同一级政区,辖有宝山、嘉定、崇明三县。本文的论述框架以明制为准,以下分府论述:

    二  苏州府

    明初设有二个河泊所[20] ,分别辖属于长洲县及崇明县。长洲县河泊所在石家汇南,洪武十年(1377)罢革后,移常熟沙头河泊所又置,建于葑门外华家桥西,辖属于本府,仍名沙头河泊所。崇明县河泊所在县东瀛洲巷[21] 。隆庆《长洲县志》卷5载沙头河泊所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裁革,但万历《大明会典》卷36《渔课》载该二所均于嘉靖四十年裁革。

    明代苏州府的渔业经济具有一定规模,弘治年间常熟一县每年征收翎毛便达10万根,折纳课钞达400锭[22] 。万历年间苏州全府岁收黄麻15626斤、白麻11559斤、鱼线胶618斤、桐油190斤、翎毛213588根,以上各项共折征银769两,有闰月年份并不加征[23] 。

    明代苏州府境专门从事渔业生产的渔民人口众多,如嘉靖年间吴江县有"鱼甲(俗呼鱼头目)三十三人,辖鱼、船户二千四百六十二"[24] 。一县之境,鱼户、船户即多达2500来户,以每户平均五口人计,共约有12500名渔民人口。由此可以大体推知,全苏州府地区渔民人口数量之多。

    吴俗向来善渔,因为这里的民人生长江湖,故十分熟悉水族之性,捕鱼之具尤为多种多样。唐代陆龟蒙、皮日休咏有渔具诗,诗中详细描述了各类渔具渔法,有网捕、钓取等各种方式。时至明代,渔具渔法更为丰富多彩。按照鱼类在水中生活所居的不同水域层面,太湖渔人在湖中打鱼有三种网。安放在最下层水域的网名为"铁脚鱼",用以捕捞活动在水体底层的鱼类;中层水域为大丝网,上层水域则为浮网。在这三种渔网的围捕下,可谓"截鱼无遗"。渔人甚至不惜采用药鱼等有害渔具渔法,方春之至,待"鱼游食则药之,令尽浮"。在溪浦、港渎、芦苇之间等不同水体中,渔具渔法各异,"其在溪浦者为箪,港渎为罾,芦苇之间者为义"。有时候,将数舟串连起来,"发其匿而得之";又有"薪而招之者为芜",即在水中积柴薪为荫以引诱鱼类集于其下;各种方法"皆穷极巧妙,以与鱼遇"。渔舟在水中行进的方式,或方行、或反行、或前后船相尾接。用以贮藏渔获物的器具也多种多样,有笱、筒、筌之类。鱼市上渔人卖鱼,必击鼓为号以招揽顾客,"其卖者旧以鱼斗数鱼,以二斤半为一斗",至明正德间"不复击鼓用斗"。[25]

    苏州府所产鱼类品种丰富,既有淡水鱼类,如鲈鱼、银鱼等;又有海洋鱼类,如大黄鱼。有些鱼类既有淡水品种,又有海水品种,如鲚鱼,有出太湖者,"一名刀鱼,俗呼为刀鲚,又名湖鲚,别于江产也";而"出常熟海道者尤大"。鲜鱼之外,鱼类加工产品也十分丰富。如四、五月间取海中所产鲚鱼之子晒干,名"螳螂子";小鲚鱼及银鱼"鱐之可致远",意即可以远销他郡;海上八月间又产一种石首鱼,谓之"回石首",其腹中鱼鳔可作胶,谓之"大胶",唐人张彦远云"吴中鳔胶,采章之用"[26] 。

    太仓州宝山地区地滨江海,鱼类较他处为饶富,品种繁多,介壳类等海产也相当丰富。但境内渔户大多十分贫苦,缺乏大型渔船及设施完备的渔具。渔民大都依恃一叶扁舟,操作生息于其中,可谓简陋之极。渔船有滚钩船、刺网船、挑船、白划船、水鸦船等,网法有囊网、插网、牵网、撒网、拖网、淌网、手操网、鱼罩、虾笼、蟹簖等多种。渔获物如不采取保鲜措施或进行加工则很容易腐败,因此要进行加工贮藏。鱼类贮藏之法通常用冰藏、盐藏、干制、罐诘四种。[27]

    除天然捕捞业之外,淡水养殖业也颇盛行,"鱼秧,细如针缕,蓄之池,三年可食,在乡以此贩鬻"[28] 。其地有专门贩运鱼苗的"鱼秧船",鱼苗主要出产于江西九江,称作"鱼秧"。每年春天以舟船"由苏常出长江往返,谓之鱼秧船"。由于鱼苗在运输途中易缺氧而窒息死亡,故鱼秧船行驶的速度很快,关隘都不能阻止延滞其运输时间,此事由"苏抚示饬在案",可见其时官方对淡水养殖业的重视程度。[29]

    三  松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