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意向书范例6篇

求职意向书

求职意向书范文1

您好!

首先,感谢您百忙中查阅我的资料,在此我谨以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真实的一面接受您的甄选。

作为一名软件专业的学生,我热爱我的专业。并不断的完善自我,超越自己,为的就是能积累知识,在贵单位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以的效率为单位创造更多的效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凭着对专业的爱好和对计算机浓厚的兴趣,不断地充实自己,所学的专业hotoshop,InDesign,Illustrator,3D MAX,Painter,CorelDraw,DreamWeaver,Flash,Fireworks;也掌握网络的一些知识,可以对网络安全进行管理与维护。

多少个日日夜夜就这样过去了,经历了一次次失败的打击,又体会过一次次的成功地喜悦。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以激情为最初的动力步入社会,我的生命将进入我人生的第一个高潮。我相信在不断努力下,我不单单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更加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我期待着能成为贵单位的一员!最后,祝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我的求职经历很简单,现在就职的大型外企是当时报名实习的单位。在众多实习生中突围而出,靠的是细心,再细心。

事情要从面试时被“考官”责备说起。当时最后一个环节是翻译文件。我一心要抓紧完成,检查了两遍才放心交上去,自认为应该不会有问题。万万没料到,劈头盖脸被面试官说了一通:“我首先不看你的英语用词、翻译的好坏,只想问你,为什么不把文稿做得更漂亮?字体太小、段落之间的分隔不明显,为什么没有用标示符?公司招实习生是让你们来实实在在做事情。你将这样一份书写版式不漂亮的报告交上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够细心、不够专业。工作不比念书,很多事情你要考虑周全,而不是由别人来告诉你该怎么做。”

幸运的是,最终我还是获

得了实习资格。但这段话我一直都记在心里,凡事尽量考虑在前,细心周到。也许正因我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时时以此要求自己,才得以成为正式员工。实习中,两件事情印象很深刻——

实习第二天,部门经理的秘书请假,临时让我去为下午的会议订一个会议室。我忙活了好久,得到回答是:所有会议室都满了。我不死心,将公司所有的会议室都摸了一边,连午饭都没去吃,生怕漏掉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结果还是没订到。听我如实汇报后,经理说,你打电话给总裁办公室,借用一下他们的会议室。我胸有成竹地回答:“我已经问过,也满了。”“噢,这你也问过了?”他非常意外。

求职意向书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企业;社会化服务

本文系河北省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工作研究会课题 “高职院校图书馆面向企业社会化服务的研究”(项目编号;2014039)研究成果之一。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转型和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在新形势下,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是高职院校与企业接轨的最佳方式,高职院校图书馆应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定位,在满足学校的教学、科研的前提下,积极有效地开展面向企业社会化服务。

1 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面向企业社会化服务的意义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2002年修订)》第21条规定: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这表明,高校图书馆以面向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服务内容为基础、以服务方式为保障,面向企业的信息资源收集、组织、传递而开展的社会化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履行好服务本校师生的教学和科研的主要职能前提下,开展面向企业社会化服务,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带动图书馆的制度改革,对于图书馆与企业而言是双赢的。

2 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面向企业社会化服务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2.1 面向企业社会化服务的优势

1、高职院校的属性优势。高职院校一般都具有鲜明的行业背景,专业优势凸显。各个高职院校图书馆根据本校重点建设专业的需求,逐渐形成了实用性和专业性较强的藏书体系,具备为企业服务的优势。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为是以服务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及其配套专业为特色和优势的教学和培训院校。根据学院的专业优势,学院图书馆建设了具有石油管道特色的综合性文献馆藏体系,充分利用管道行业唯一专业的培训机构的地位,积极融入企业服务之中。

2、馆藏信息资源优势。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类型多样,不仅有传统的纸质资源,还有大量的数字网络资源。电子资源的获取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检索功能更加强大,使高职院校图书馆占据着一定的资源优势。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重点收藏了“管道运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油气储运”、“城市燃气工程” 等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针对企业培训建设“开放获取石油管道特色数据库”,逐步完善馆藏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3、人才优势。作为高职院校的情报信息中心和教学科研服务的机构,高职院校图书馆具有从事信息检索工作的专业人员,具有丰富的检索经验和较强的检索技能。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建有信息检索教研室,长期从事信息检索的理论研究,负责全校信息检索课教学任务,还为学院的科研和企业培训工作提供信息资源查询和检索服务。

2.2 制约因素分析

1、服务企业的意识不强。在当前,积极有效地开展面向企业服务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很少,缺乏实践性。不少高职院校图书馆仅满足于为本校师生服务,服务范围有限,内容单一,缺乏主动向企业宣传和服务的精神,是开展企业信息服务所遇到的主要障碍。

2、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尽管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一般都具备图书情报专业知识,但大多缺乏为企业服务的阅历、经验,亟需提高馆员的专业化、综合化的信息处理能力。

3、缺乏与企业的沟通。高职院校图书馆普遍缺乏与企业的沟通,缺乏信息服务的经验和营销意识,缺乏深入细致的调研。加强沟通与了解,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是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企业服务的最核心的问题。

3 高职院校图书馆面向企业服务的策略

3.1 转变思想,主动服务

高职院校鲜明的行业背景和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特色、服务、人力资源等方面具有为企业服务的基础。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转变思想,走出高校,从单纯的教学服务转向企业开放图书馆,从坐等上门到主动联系企业,充分考虑企业的信息需求;加强馆员的业务学习与实践,结合实际开展学术研究,不断提高信息服务意识、专业知识和服务水平。

3.2 处理好教学科研与企业服务的关系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在优先保证教学科研服务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服务企业与教学科研的关系,结合自身条件,力争做到相互促进。在满足本校师生的借阅需求前提下,应尽量满足企业的文献资料借阅和检索;有针对性的考虑企业的需求,不断地增加与企业需求相关的馆藏资源。

3.3 面向企业开放资源,拓展服务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整合、利用现有资源面向企业开放服务,提供各种纸质和电子资源的服务,开设专门的阅读场所,并通过构建企业信息服务平台,方便、快捷地为企业提供其所需的信息服务。河北石油职业学院图书馆为石化企业开放样本书及报刊阅览室,利用本馆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特色资源,为企业科研、培训提供定题检索与咨询服务;为推进QHSE管理体系建设和企业培训要求,建立了QHSE资料室。

3.4 加强区域图书馆联盟,积极参与共建共享

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积极加入所在地图书馆联盟体,加强与所在地高校图书馆的合作,扩大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的范围,弥补馆藏资源的不足。河北石油职业学院图书馆一方面加快与本系统企业的合作步伐,积极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可行性调研;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廊坊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与公共图书馆及其它高校之间的图书馆联盟,实现高校和地方图书馆的资源共享。

4 结语

高职院校图书馆面向企业社会化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图书馆需要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拓展服务项目,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完善服务方式,力争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社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磊,职业院校图书馆管理方式创新浅谈 [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12),94 -95.

[2]周燕,应贤军,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企业的策略研究 [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O12 ,(12) ,102―106.

[3]夏波, 高职院校图书馆校企合作社会化服务研究 [J].图书馆学刊,2013,(12),79-80.

[4]张嫒,高职图书馆面向行业的信息服务研究 [J]. 现代企业教育,2012,(4),121-122.

求职意向书范文3

[关键词]图书馆员 离职倾向单因素方差分析实证研究

[分类号]G250

1 引 言

离职倾向(turnover intention),是指工作者在特定组织工作一段时间,经过一番考虑后蓄意要离开组织的意图。离职倾向与离职行为不同,前者强调一种态度倾向,后者是实际发生的行为。一般认为:离职倾向是员工产生的想要停职并企图寻找其它工作想法的最后一个阶段,最能预测离职行为的发生。鉴于员工离职会给组织的运行与管理造成困难,形成人力资本投资的损失,并对员工的生活、家庭和职业生涯产生重要影响,离职问题逐渐为管理者和研究者所关注。面对图书馆领域人才不断流失的现状,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努力寻找当今图书馆员产生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为有关方面预测和管控员工离职提供借鉴。

本研究所依据的问卷共18道题,分为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3个维度,我们从中提取出继续承诺维度作为考察图书馆员离职倾向的主要变量。由于题目回答采用6分评定法:①=非常同意;②=同意;③=有点同意;④=有点不同意;⑤=不同意;⑥=非常不同意,因此,因子的得分越低,代表其继续承诺水平越好、离职倾向越小。而继续承诺的低分涵义为:图书馆员的离职倾向较小,愿意继续留在图书馆,并认为离职后可供选择的机会减少,生活也会遭受损害。我们对获得的全部有效数据,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以单因素方差分析(0ne-Way ANOVA)来检验当今图书馆员的不同特征对其离职倾向的影响。

2 图书馆员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

图书馆员的离职倾向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笔者仅从员工自身的个体因素、与组织和工作相关的职业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2.1 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健康状况、婚姻家庭情况等,已有研究表明,员工个体的上述因素,能够对离职倾向产生间接影响。

如表1所示,离职倾向在年龄、学历、健康水平和家庭状况几项指标上体现出显著差异。在年龄分布的四个层次上,31-40岁的与41-50岁的相比,离职倾向较大;51-60岁的产生离职倾向的可能I生最小,分别与其他3个年龄层存在显著差异。(注:+表示p

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学历高低的影响比较显著,学历为研究生者相对于本科、大专及以下者,产生离职意向的机率更大。

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即很少看病者产生离职倾向的机率大干有时或经常看病的(其中“经常看病”属于边缘差异,p值为0.051,略微大于0.05,因此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显著差异)。

在家庭因素中,子女处于小学阶段的离职倾向显著大于子女已经上大学或工作的;供养老人的人数达到4人者,其离职倾向大于不需要供养老人或只需供养一位老人的。

此外,在人口学变量中,还出现一部分无显著性差异的因素,包括性别、婚姻状况和家庭年收入等。

2.2 职业因素

回顾以往离职问题的研究,很多学者从职业角度进行考察,包括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工作年限、升迁、主管、工作伙伴等内容。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结合图书馆行业自身特点,从职称、职务、进馆年限、馆型、工作经历(是否从事过其他行业的工作)、收入的客观水平及主观满意度等几项指标,来综合考察图书馆员的离职状况,见表2: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职称、职务、进馆年限、馆型、月收入水平和同行收入满意度,对其离职倾向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职称为助理馆员、馆员、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和其他的5类中,仅有其他与助理馆员、副研究馆员相比,表现出较大的离职倾向。考虑到职称为其他的这部分员工在离职倾向上表现出的显著特点,我们又进一步考察了这类群体的分布特征,发现其主体部分为女性(占59%)、普通员工(占65.7%)、大专及以下学历(占56%)、进馆不到5年(占50.7%)、从事过其他行业(占73.9%)。

馆级领导的离职倾向显著大于普通员工和中层管理,进馆年限在5年以下的,离职倾向大于5年以上的三个层次;区县馆的,离职倾向要大干省市馆、地市馆、高校馆和其他四种类型。

在收入待遇方面,我们主要考察了收入的客观状况(包括个人月收入和家庭年收入)和主观满意度(包括自我收入满意度、同部门收入满意度、同行收入满意度和单位收入满意度)。其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与1000―2000、2000―3000的两个等级相比,离职倾向显著大于后两者。但家庭年收入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大约是因为其中包含了配偶的收入,所以冲淡了个体收入水平对离职意愿的影响。

在主观收入满意度上,同行收入满意度对离职倾向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与其他单位的同行收入水平相比,态度有点满意者的离职倾向小于有点不满意、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三个等级;而自我收入满意度、同部门收入满意度和单位收入满意度三方面,在离职意愿的表现上基本一致,没有差异。

此外,通过t检验得知,在“是否从事过其他行业”这一指标上,离职倾向没有出现显著差异。

2.3 环境因素

社会与环境因素包括: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单位性质、交通、住房、教育和医疗设施、生活成本等,这些因素会间接影响到员工的离职倾向。本研究重点考察了图书馆员所居住的地区、居住地的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社会治安、交通状况、环境卫生、社会风尚、政府工作、经济发展和住房状况几项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见表3),在地区分布、环境卫生满意度和政府工作满意度三项指标上,离职倾向受到影响。

在地区因素上,北京与中部地区相比,离职倾向产生的机率较小;东北地区的离职倾向显著小于中部、西部、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区。在环境卫生满意度上,不满意者与有点不满意者相比,离职倾向较大。在政府工作满意度上,不满意者与有点满意、有点不满意者相比,离职倾向也较大。此外,其他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社会治安、交通状况、社会风尚和经济发展没有对离职倾向形成影响,住房满意度在离职倾向上的表现基本一致。

3 有关离职问题的探讨

总体而言,当今图书馆员的个人属性在离职倾向上呈现出如下特点:离职意向非常强烈的群体,他们大多学历较高、身体健康、子女年幼、供养老人较多、身处领导职务、进馆时间较短、任职于基层的区县馆等;而留职意向非常强烈的,

他们大多年纪较大、身体不好、居住在东北地区等。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的观点,人们总是追求最大效益,寻求最有利的交换对象和活动。组织和员工之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交换关系,在交换过程中,如果员工有更佳的工作机会,对原组织的依赖性就会降低,因为他可以终止这种交换关系,与新的对象建立更为有利的交换关系。这种可供选择的职业发展机会必将对其的离职行为产生影响,即可供选择的机会越多,越容易发生离职;可供选择的机会少则反之。联系到图书馆行业,学历高、职务高的这类群体,他们自身的条件更优秀,更容易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资源与机会,可选择工作机会的范围自然就比较大,相应地,离职倾向就更明显。

在年龄与任职时间上,已有研究证实与离职呈负相关。员工在职业生涯初期,属于易变型,离职与否主要受到心理或个人因素影响;随着年龄工资的增长,个人因素的重要性减低,附属利益逐渐具有影响力,离开组织所要付出的代价在提高,组织也就因此获得员工某种程度的承诺,离职倾向有变小的趋势。在我们的研究中也有类似的结论,即年龄越大、任期越长,其离职倾向越低,任期越短,离职倾向越高。这是因为年纪大者离职后可供选择的机会有限,投入成本较高,同时,多年来他们获得的附属利益也对其产生影响,因而对工作更满意,并在认知上为自己留在图书馆进行辩护。反之,进馆时间短的员工,离开所在馆所付出的代价相对较少,且尚未获得更多的附属利益,其离职所受的影响主要来自自身,因而,离职意愿就表现得比较强烈。

其次,离职与否也受家庭生活需求影响和个体自身条件的限制。子女年幼、供养老人多的员工,需要他们为家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而收入少、需求大在客观上要求他们去寻求更好的发展。

健康程度也成为产生离职倾向的考虑因素。个体健康状况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员工的离职,这在我们的研究中也获得了证实。

此外,在分析中还发现一些特殊情况:年龄在31-40岁的与41-50岁的呈现显著差异,前者离职倾向大于后者;职称为其他的群体与助理馆员、副研究馆员存在差异,并显著大于后两者;北京与中部存在差异,北京的离职倾向更小;东北地区与中部、西部、东部及东南沿海存在差异,东北地区的离职倾向小于上述地区。环境卫生满意度、政府工作满意度两者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并未表现出常理中认为的满意度特别高与特别低之间会出现的差异,反而分别是⑤非常不满意与④不太满意,⑤非常不满意与③一般、④不太满意之间出现显著差异,这就是说,满意度差别较大的群体没有显著差异,而满意度水平接近的群体反而出现显著的离职倾向差异。

4 建议

4.1 加强对员工离职问题的重视

员工从产生离职倾向到实现离职行为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Moblcy认为,员工欲辞去工作的决定过程中,包含了对现有工作的评估、工作满意与不满意、离职念头、离职成本与找寻工作预期效果评估、寻找工作的意向、寻找工作的行为、对可能工作机会的评估、现有工作和新工作的比较、离职或留职的决定等多个步骤。因此,在当今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应当加强对离职问题的重视,把握不同员工的主客观需求,了解他们产生离职意愿的动机,尤其面对优秀员工的离职,要选择有效的管理模式,尽早处理员工的不良情绪与问题,达到改善人力资源结构,减少人才流失的目的。

此外,员工个人特征分布的具体化、离职倾向影响因素的多样化、离职行为形成过程的复杂化,都会对组织进行离职管理的预测与控制带来困难,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

4.2 克服员工离职问题给组织带来的负面影响

优秀人才的流失,是会对图书馆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员工离职,会使真正需要的优秀人才缺乏,影响图书馆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增加了招聘、选拔和培训员工的人力资源成本,新员工因缺乏经验,容易出差错而增加了替代的成本;员工离职,会影响其他同事的工作情绪等等。因此,一旦面临员工离职问题,都需要图书馆领导层认真对待,采取良好的应对措施,以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4.3 开展对员工离职问题的学术探讨

求职意向书范文4

[关键字]高职图书馆;社会服务;服务层次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3-0051-03

在经济发达国家,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是对社会公众开放的。在美国,高校图书馆被读者称为大学里的公共图书馆,任何人都可进图书馆看书;在日本、德国,许多大学图书馆也全方位向市民开放。在我国,当前已经有许多本科院校的图书馆在尝试对社会公众开放,很多专家也认为,高校图书馆向地方社会开放利大于弊。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丰富信息资源优势及社会辐射功能,将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拓展服务范围,进而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与发展。

1、高职院校图书馆为地方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今年,文化部和财政部共同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大公共图书馆的开放力度。文化部和财政部的“三馆”免费开放政策虽然并未要求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但是,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既是社会各阶层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以及高职院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必然。

1.1 高职院校图书馆为地方社会服务的必要性

1.1.1 高职院校图书馆为地方社会服务是政策上的要求。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高职院校有职责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有必要逐步地、分层次地向地方社会开放,主动提供各种文献信息服务。

1.1.2 高职院校图书馆为地方社会服务是办学上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学校的办学目标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专业建设要与地方工业、科技和文化建设相对接,积极为地方经济服务,在地方经济做大做强后又可反哺高职教育,做到高职院校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高职院校图书馆具备丰富的、有特色的信息文献资源,同样需要积极参与为地方社会服务,这既是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办学需求。

1.1.3 高职院校图书馆为地方社会服务是地方社会的需要。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总量仍然不足,其中地市级公共图书馆的覆盖率仅有79.3%;由于经费不足,导致公共图书馆为基层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我国2009年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仅为0.44册,远远低于IFLA的标准。公共图书馆设施及资源的不足以及地方社会读者的刚性需求,都要求当地的高职院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

1.2 高职院校图书馆为地方社会服务具有可行性

1.2.1 丰富的专业文献资源以及较低的利用率。诞生于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高职教育,由于育人目标和专业设置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学校本身对资源信息有较高的需求。因此,通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图书馆都拥有丰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由于学生层次、办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方式的差异,高职院校的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普遍比较低,经调查,有的仅为37%,甚至更低。丰富的馆藏,较低的利用率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向地方社会开放提供了资源上的保证。

1.2.2 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服务队伍。随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与发展,大多数已经拥有比较先进的服务设施和设备,如网络化的图书管理系统、高性能的大中型服务器、高容量的磁盘阵列等,这些都可以满足图书馆多角度、全方位的文献信息存储、加工和服务的需求。同时,图书馆也培养了一支较高素质的专业管理和服务队伍。他们不仅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且能熟练运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并拥有长期的工作实践经验;他们不仅具备检索搜集、分析鉴别、筛选加工、整合处理文献信息的能力,而且掌握了大量的情报信息及其线索来源,能有效地帮助人们获取信息。这些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服务队伍不仅能够满足本校师生的需求,而且可以在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2.3 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支持服务范围的自然扩张。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使得数字化资源可通过图书馆的网络平台进行远程传输、传播,并且不受时间、地域和复本的限制,在服务范围上打破了地域时空的限制。图书馆读者无论在校内或校外,都能方便、快捷地利用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这些技术及平台在为本校读者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图书馆向地方社会开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2、高职院校图书馆为地方社会服务的层次及措施

高职院校图书馆为地方社会服务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摸索、发展和规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应该从基本、简单的形式开始。逐步完善、升级服务的内容和方式。这个发展的过程可分为三个层次,包括文献资源的基本服务、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

2.1 基本服务

求职意向书范文5

【论文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办学模式的变化,高职院校图书馆也要随之作好服务工作.本文通过对提高高职图书馆好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下服务工作认识,根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新特点,提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图书馆主动服务新模式。

2006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2006年11月教育部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把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和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标准之一。目前全国高职院校纷纷思考和探索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办学模式,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作为高职院校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支柱的图书馆,如何适应职业院校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变化已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面临的课题。笔者就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主动作好工学结合办学模式试作浅析。

1 提高高职图书馆主动适应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认识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近两年来职业教育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这种办学形式既是国际上的普遍规律,又是中国的职教特色;既是中国历史的产物,又是当今职教的亮点,高职高专院校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只有坚持工学结合办学思路,打造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或“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英国称之为“三明治教育”,我国则称之为“工学结合”或“半工半读”。我国高职院校实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就是要实行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与企业双向介入,将学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和企业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 建设、 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图书馆素有“学院的心脏”之称,是学院进行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高职图书馆要顺应时展潮流,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长期以来,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图书馆一直被认为是文献资源的管理部门,其发展局限于收藏文献资源等方面,读者服务工作也仅仅围绕图书借借还还,图书馆处于座等读者上门、“守株待兔”的被动式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不断深化,高职图书馆必将被赋予更新的形式、更新的功能。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要及时调整方向,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把创新意识融入图书馆事业中,主动抛弃一切不适的观念和行为,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作用,拓展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用先进的管理理念统领和指导图书馆实践工作。从而更好发挥图书馆资源作用,提高高职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2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新特点

2.1 文献信息内容的转变

随着高职院校加快办学模式的改革,学院的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等都发生变化。学院注重以职业能力的形成为导向,根据行业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变化调整更新学习内容,并合理设置实习的课题和进行技能的训练,以适应企业的生产实际的需要。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根据学院办学模式的变化和读者需求的变化,加强图书馆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中心, 以职业道德为核心,调整和充实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思路,主动适应学院教学改革的需要,尽可提供读者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源,包括学生到企业学习或实习所需的新内容。

2.2 读者利用文献资源方式从集中借阅转向分散借阅

在传统的文献资源借阅服务中,读者一般只是到学院所在地的图书馆借阅资料。在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下,读者有大量的时间分散在异地的企事业各个学习地所进行学习或实习,文献资源借阅服务的对象扩大到整个社会各地,学生所到学习或实习各个地方的用户都是图书馆服务对象只要有计算机终端联网或信件能到达的地方,都能接收到图书馆信息资源,读者从集中到馆借阅到分散各地借阅。

2.3读者对文献资源需求向广泛性和及时性转变

过去,读者文献资源需求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本馆所有收藏的馆藏文献资料上,在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下,由于信息技术、因特网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用户提供了寻求广泛信息和及时性带来了条件,要求图书馆提供的文献资源不仅是馆内藏有的文献资源,还包括馆藏以外的文献资源;也不局限于纸质文献信息资源,还有电子文献信息资源。读者更多地使用他们最需要了解有关与自己本专业以外的最新的网上信息资源,而这些文献资源已经渗透到社会和网上各个文化和科学研究领域,因此,读者对文献资源需求的广泛性和时效性构成了他们现在的特点。

2.4服务手段由传统方法向现代化转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服务已满足不了网络环境下读者的需求,高职图书馆要利用远程检索系统及校园网将网络信息资源和馆藏信息资源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联机检索技术、光盘检索技术、Internet网络技术,使学院师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在图书馆馆内馆外的读者都可查阅本馆的文献资料,打破了图书馆的围墙,并可在网上办理预约、续借手续,还可以推荐优秀书目、最新书讯。特别是通过因特网、校园网、发E—mail传送文献信息等,读者可以不受任何时间、地域限制提出咨询问题,图书馆可利用常见问题解答数据库(FAQ)、电子邮件(E-mail)、电子公告板、在线交流、共同浏览(Co- browsing)等形式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案,实现图书馆与师生的双向交流。

3 高职图书馆主动适应工学结合模式作好服务新模式

服务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图书馆立身之本。“以人为本,服务至上”一直是图书馆工作的主旋律。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其馆舍、资源、设备、人才的良好条件,针对其用户的特点,探索服务新模式,开展全方位的主动服务。

3.1 更新服务观念,牢固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宗旨

图书馆自身的存在并不能表现其价值,其价值只反映在满足读者需求的程度上,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工作人员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牢固地树立起“以读者为中心” 的服务宗旨,才能更好地为全院师生员服务。长期以来,我国高职图书馆在计划经济模式铸就了落后的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图书馆处于守着图书馆内座等读者上门被动服务。在图书馆工作人员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以藏为主”的传统观念。更新图书馆的服务观念,首先要树立现代化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已从收藏图书、报刊等印刷出版物扩大到收藏各种形式的知识载体,打破图书馆收藏的单一性,扩大图书资料情报的收藏范围。其次要树立现代大图书馆的理念,改变“小而全 的封闭状态。这样不仅能提高各图书馆的藏书质量,形成自己的馆藏特色,而且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更有利于经济建设人才的培养,再次要树立以人为本主动为读者服务的理念,改革封闭被动的服务方式,采取积极主动的开放措施,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图书馆的知识资源.如想方设法增加文献借阅开馆时间,尽可能实行开架借阅,加强对读者的阅读辅导、参考咨询、情报服务等。

3.2 加强文献资源的建设。

文献资源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没有文献,图书馆的工作将无法开展。高科技的发展,使得当今文献数量呈激增的态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文献无论在形式、内涵与外延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转贴于

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了适应学院教学改革的需要,必须从唯一物理空间的、提供现实馆藏的传统服务,逐步转向既包括有限的物理空间,又包括无限的网络空间的提供新服务方式和新服务内容的现代图书馆的方向发展。还要从过去以收集、管理信息资源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向读者(用户)提供信息的检索、链接和传递,注重信息导航和信息增值为主的工作。在这种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信息资源建设观,在继续搞好传统现实馆藏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搜集和开发网上资源,用虚拟信息资源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现实信息资源,以便为读者、用户供更好的服务,跟上网络化、数字化的时代步伐。

高职图书馆做好文献资源建设必须注意解决以下三种矛盾。第一是处理好入藏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矛盾。不能忽视纸质文献而一味追求电子文献数量,也不能忽视电子文献而一味追求纸质文献数量。图书馆应重点收集传统纸质文献资源的同时,适当收藏和利用电子文献资源。第二是要处理好收集部级出版信息和地方级出版信息的矛盾。目前许多图书馆比较注重只利用《社科新书目》和《科技新书目》订购图书,而地方版书目尤其是自办发行的书目(零星订单)则基本忽略。这样会造成大量地方信息,学术著作收集不到,会严重影响图书馆藏书结构及建设。第三要处理好收集文献“广”与“专”的矛盾。“广”是要注重文献收集的多样性,“专”是根据本馆现有馆藏读者的需求,有针对性的选购文献。高职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要以学院和社会企业的需求为依据,组织文献采集、收藏,既要考虑学院基础课、理论课的文献的收收藏,还要照顾到专业文献资源的收藏。逐步形成高职图书馆独具特色的藏书体系。

3.3 优化和开发好图书馆文献资源。

挖掘潜力做好文献资源开发及服务工作,就是要求高职图书馆要遵循图书馆活动的规律,拓展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系统、高效地对本馆馆藏及网络信息资源进行选择、组织整理,这是高职图书馆主动适应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重要内容。高职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开发及服务工作时应考虑读者需要,从读者最迫切需求的领域考虑信息资源开发,根据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设施等可能条件,采取各种方式方法,最大幅度地开发现有的文献资源,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将最新的教学资料,筛选、提炼为二次或三次文献,供师生参阅使用。在充分利用馆藏资源的同时,还要开发虚拟馆藏资源,另外特别要突出特色文献资源开发及服务。高职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建设,在文献信息资源收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资源优势。图书馆要优先开发自己有特色的信息资源,发挥资源优势的作用。文献信息资源开发的项目选择上要有重点并尽快实现规模化,文献信息资源开发的技术手段上要鼓励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方法、技术。根据读者的需求有目的地进行不同类型、不同深度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及服务,建立信息库,加速信息流通。

3.4 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文献传递服务

这是传统馆际互借服务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和拓展,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为满足读者的实时需求,提高服务效率而采取的服务方式,主要是指由文献信息提供者将储存信息的实体(不论任何形式)传递给使用者的活动,高职图书馆通过邮寄或互联网向院落内外的读者提供各种原始文献服务,包括馆收藏的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数据库文献资源传递等。在通过邮寄或互联网向院落内外的读者提供各种原始文献服务为读者提供体现人文关怀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包括推送服务(Push technologh)和以读者为中心的智能化系统(HCIS)。个性化服务是“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理念的具体体现,它代表了图书馆界为改善图书馆服务所作的不懈努力。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满足个人需求的框架与工具,在这个框架内,读者可以自由地支配属于自己的资源与工具。高职图书馆特别要关注通过信息挖掘、知识发现、智能等技术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过滤。得到读者所需要的个性化的信息精品,然后利用电子邮件、频道推送或建立用户个人网页等方式传送给用户。另外创造条件为用户提供实现自我服务的自助服务方式,并逐步扩大自助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开架借阅、网络查询、网络续借、网上预借。有条件开设自助复印、自助外借、自助还书、网上互借等高级形式,带有很大的开放性和自主性。随着用户信息素质水平的提高和用户服务意识的不断增强,高职院校图书馆应逐步扩大自助服务的内容,使之上升为高层次的服务形式。

3.5 做好读者检索教育和提高馆员素质工作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化进程加快,各种服务项目的增加和更新,不仅是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具备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读者也要具备查找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这是新时期高职图书馆面临的用户教育和提高馆员素质新的课题。这一课题就是要帮助工作人员和读者不断适应新时期图书馆特别数字图书馆的新环境。高职院校图书馆创造条件开设“文献检索和利用”,使大学生和教工学会检索信息的技能。从而更好地利用图书馆。图书馆的读者教育应强调个性化的培训,注重提高读者现代信息意识和信息分析能力以及信息检索和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能及时、快速的从庞大的文献信息海洋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读者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自助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一方面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和爱岗敬业的精神,提倡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操作与应用。这样就能更充分地开发和利用馆藏资料和网络信息,把图书馆真正办成学院的教育信息服务中心,使图书馆在学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图书馆要真正适应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新形势的发展,必须转换思想观念,树立新的教育思想和办馆理念,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现代化管理,以人为本,服务至上,这样才能真正适应学院的发展,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丁海晖,林伟峰.高职院校图书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理念[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4,(4).

[2] 郑晓兰.网络时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6).

[3] 王红玲,张齐增.党校图书馆主动服务的探索与创新[J].桂海论丛,2006,(3).

求职意向书范文6

关键词 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 图书馆改革

2012年全国共有高职(专科)院校1288所,高职院校占据我国高等学校的半壁江山。教育部[2006]16号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近几年来,高职院校迅猛发展,为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有用之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流,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着有意无意模仿普通高校的模式,却忽视了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导致图书馆建设目标不明确、特色不明显、结构不合理。

1 “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新要求

1.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发生变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全新类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不同于研究型人才培养规律,其中“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精髓之一。一方面,高职的办学主体已经多元化――由单一的学校演变为学校和企业,“半工半读”、“工学交替”、“订单式培养”等多种育人模式层出不穷。另一方面,高职的教学内容从以往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向技能传授转变;教学地点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已延伸至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店家商铺。

1.2 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需求发生变化

一方面,高职院校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方式发生变化。顾名思义,“工学结合”中的工与学,即工厂与学校,二者所在区域绝大多数是分开的,随着师生在企业学习、生活的时间延长,也意味着师生远离学校的时间越来越长,它势必要求高职院校图书馆改变传统的师生直接到图书馆获取文献信息的流通服务模式。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读者利用的文献信息资源发生变化。文献信息需求从单纯的教学,向围绕“工学结合”的双师队伍建设、教学教法改革和建设就业型课程等转变。

2 高职院校图书馆与“工学结合”要求不相适应的主要表现

2.1 办馆理念不清晰,偏离工学结合主线

虽然高职院校图书馆在藏书、人员、服务等方面已有一定基础,但对“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缺乏深入研究,办馆理念不甚清晰。如果说,高职院校图书馆从中专转型升格为高校的过程已基本完成的话,那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至今仍不能完全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这是不争的事实,也就是说,面对全新“工学结合”育人模式转型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任重道远。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基本是原班人马,缺少高职教育相应的知识和经验。时不我待,图书馆员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补充新思想、新知识――熟悉和了解工矿企业,转换工作方式方法等等。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高职院校图书馆为“工学结合”服务将成为一句空话。

2.2 资源建设落后,服务模式陈旧

众所同知,相当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整体实力比较弱,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资金捉襟见肘,《2010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显示,504所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购置费本科院校馆均689万元,高职院校馆均103万元,高职与本科院校相比只占15%;纸质文献购置费本科院校馆均432万元,高职院校馆均86万元,高职与本科院校相比只占20%。552所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采购费本科院校馆均233万元,高职院校馆均15万元,高职与本科院校相比只占6%。馆藏文献资源配置不合理,结构失衡。与教学改革、专业设置、课程调整不匹配,对师生实践实训文献信息需求重视不够,如流通部的人员普遍占了全馆人员的绝大多数,体现了传统业务仍然占图书馆的主导地位。在“工学结合”特色数据库建设上差强人意;在开展即时服务、远程服务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与师生需求相比远远未能到位。

3 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为“工学结合”服务

3.1 组织机构――融入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也是学校整体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从“工学结合”入手,高职院校围绕专业群建设针对教学的思想理念、组织结构、教学方法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已成燎原之势。对应教学部门的改革,图书馆应将“工学结合”渗透到组织结构中,重新定位核心业务,重组业务服务流程,调整人员配备,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行政管理层:建立校企合作工作部,设立专管员。负责指导、协调、考核校企合作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可设在馆办公室。业务管理层:①信息资源管理部门,它涵盖了图书馆的采编、信息管理、计算中心等部门。通过成立“学校――企业”互动工作室,负责收集、整理、加工来自行业企业的文献信息,并与工矿企业资料室融通,利用自身的专业背景协助工方建设资源库;根据教学计划前瞻性地做好文献采购工作,以满足教学、科研等需要。②读者服务部门,主要是流通部和参考咨询部。帮助企业开展导读活动,为企业图书资料人员开设文献检索和利用等培训课,介绍和宣传各类专业图书。打破图书馆的有形和无形的围墙,通过网络系统将图书馆所藏的文献信息资源直接延伸到所需用户――学校和企业读者。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该校建筑工程学院实训基地晟元集团有限公司建立流动阅-览室。

3.2 资源建设――面向行业企业

高职教育的生命力与行业企业发展息息相关,开放合作是高职的现实属性之一。“工学结合”就是在教学中引入“行业”和“企业”概念,面向行业企业办学。一是加大行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力度,二是教学中注重行业发展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必须树立良好的行业企业意识、改变传统的馆藏观念,调整建设重心,明确工作原则,建立实用性强、规模适度、高质量的文献资源体系,并逐步形成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模式。①突出职业性,甄别原有文献信息,建设特色数据库。以行业和岗位为基础,进行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整合工作,在盘活已有文献资源的同时,做好文献信息的保留和衔接工作。②建立以行业企业分类的文献信息库。目前行业门类数量众多,而且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派生出越来越多的行业。迫切需要建立针对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资格证书考核、招生就业等所需的行业文献信息资源库。此类数据库由单校或多校联合共建,行业覆盖面更广,使用效益更高。③学校、企业无缝对接,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馆要充分借助学校与工矿企业的紧密型联系,向企业全面开放校内图书馆,通过人员互派,参与双方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为我所用。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向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众泰汽车学院(校企合建)、基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学校实训基地单位采集相关文献资料,丰富图书馆数据库。

3.3 服务模式――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就业导向不仅仅体现在就业服务上,更主要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适应职业岗位能力,缩短学校教室到工作岗位的距离,学生专业实训时间不断延长,顶岗上班习以为常。“工”与“学”教学活动往往分处两地,而且顶岗上班的学生与在校上课的学生还处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段。对于高职图书馆来讲其服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图书馆应紧紧抓住学生就业这个龙头,针对“工学结合”组建新的服务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信息化、网络化为抓手,借助数据库技术、数据推送和采掘技术,通过图书馆网络中转站,建立校外文献信息服务点,同时强化网上参考咨询,将传统图书馆的工作模式,拓展为基于网络的交互式咨询服务机制。①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学校要及早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图书馆服务要围绕就业导向,全面推进、分步实施。②以图书馆为平台,以企业为支点,以网上参考咨询为主要服务手段,推行点对点的远程文献信息服务;利用网络视频、网上定期公布文献信息等形式,拓宽高职学生使用文献信息的空间。③导入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结合企业管理推动图书馆为学生就业服务迈进。

3.4 人才培养――结合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关键点之一是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培养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高职院校图书馆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图书馆员要从学校教学科研的“后勤人员”,转变成“作战人员”,即从传统图书馆文献信息的保管者,转变为开发者和传播者。其一,确立中长期培养规划。馆员培养规划要围绕学校未来发展制定;要与学校教师培养相结合;要深入调查研究,倾听广大教师和企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要成为全体馆员共同奋斗的目标。其二,革新培训方式和内容。一方面,高职院校图书馆员来源比较单一,大都缺少企业实践经历。应适量增加生产第一线培训内容,让馆员熟悉和了解行业企业文献信息;另一方面,针对消除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更新知识,提高馆员的工作技能,改善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质量,以适应高职“工学结合”办学的需要,邀请行业专家来校开办讲座、举办学术活动。其三,进行专兼结合的馆员队伍建设探索,加强与企业图书资料室人员、文献信息等的合作交流,增强互补性和共享性。因地制宜地引进部分有行业企业背景的专业人士,充实图书馆员工队伍。通过学校图书馆员与企业图书资料室人员的互动交流,弥补学校图书馆员企业专业实践不足的缺陷,更贴近生产实际,提高“工学结合”文献信息服务能力。

3.5 不断完善――建立评价体系

图书馆服务质量高低,最终依据是读者和社会的评价。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读者有两类,一类是教职工和学生,一类是企业科研人员与职工。①建立发展的评价体系。“工学结合”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学生技能的训练过程就是一种循序渐进地与生产相结合的过程。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质量评价标准不应是固定不变的,应体现出一定的弹性和发展性。②设立行业企业评价体系。设置行业企业评价指标是高职院校图书馆评价体系特点之一。引入行业企业标准与要素,设置行业企业监测指标和独立的评价分值,明确行业企业评价的地位和形式。③改革评价内容与结构。一方面,对传统的图书馆馆舍面积、藏书量、阅览座位、学历职称等评价指标进行调整,加大服务创新能力、数字化建设、远程文献信息服务和为行业企业服务能力等的分值。另一方面,对图书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观察点”评价体系的结构进行调整,形成“果――因――效”的新型评价体系,即“重点内容――关键要素――主要指标”。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将为学校实训基地――企业服务作为当年馆内各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

4 为“工学结合”服务,高职院校图书馆改革的思考

4.1 校企合作,变被动为主动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教育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招工就业,无缝对接”、“双基地轮训,分阶段培养”、“厂中校,店中校”、“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等校企结合的新育人模式渐入佳境。反思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该如何顺应变化呢?笔者以为,改革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必由之路,图书馆人要锐意创新,迎难而上。面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图书馆不能成为世外桃园,更不能成为局外人,要积极投入到改革的滚滚洪流中,要成为校企合作平台中的重要一员。校企合作、开门办馆是新时期赋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责任,图书馆要摒弃“等、靠、要”的落后保守思想,大胆求变,在组织机构、服务模式、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改革。

4.2 注重文化,校企相得宜彰

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表象上是知识传播、技能教授,其实质是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育。一个人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优良的敬业精神,即使技能再高、技术再好,也成不了社会有用之才。拥有良好的文化环境、丰富的文献信息、高雅的人文素养的高校图书馆是弘扬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场所,图书馆通过加工集萃向师生和企业读者源源不断地输送思想、道德、文化及专业知识方面的文献信息,使之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校园文化、图书馆文化一脉相承,它们与企业文化也是相辅相成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应立足于优秀的校园文化这个根本点,深化文化创新这个着力点,把握好“校企合作”这个结合点,融入到企业文化这个借力点。在图书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上,充分发挥馆员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学校、企业、图书馆与人的和谐发展。

4.3 善抓机遇,以评估为契机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当借鉴普通高校图书馆专项评估的经验,开展图书馆专项评估工作,并与教学评估挂钩。毋庸讳言,由于图书馆一直是高职院校的弱势部门,学校往往因重视示范性建设、教学评估而带动图书馆建设工作,这在高职院校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在示范性建设、教学评估阶段,学校会格外重视图书馆建设,临时研究图书馆发展规划,突击购置图书、设备等现象屡见不鲜,这是由于进行示范性建设、教学评估对图书馆有达标考核的硬件指标。图书馆则应抓住示范性建设、教学评估的契机,主动出击,对症下药,真正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走“工学结合”之路,提升图书馆的办馆实力和服务水平。

4.4 增大投入,加快数字化建设

上一篇聘用意向书

下一篇就业意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