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雄人物的故事范例6篇

关于英雄人物的故事

关于英雄人物的故事范文1

【关键词】梁山好汉 英雄人物 罗宾汉 异曲同工

0前言

本文针对于中国梁山好汉与英国英雄人物罗宾汉所呈现的相同之处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一是,在故事的原型方面,2个故事都有着当时社会的人物原型,并且人物原型身份都大致相似。二是,在2个故事创作的过程中,有着一些相同的特点。三是,中国的梁山好汉和英国英雄人物罗宾汉都具有浓重的英雄主义情节,是乱世里的英雄,想要当时的统治。四是,梁山好汉和罗宾汉在思想上都具有地一定的局限性。五是,对《水浒传》和《罗宾汉传奇》的结局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发现2个故事的结局有着相同之处。六是,中国的梁山好汉和英国的英雄人物罗宾汉都得到了深远的临流传和传播,在这点上,也说明2个故事都非常的深入人心。通过对上述6个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进而完成本文要呈现给读者的全部内容,下面就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1故事原型

这2个故事都是在历史上有过的人物,作者都是都跟当时的人物原型,经过文学艺术加工进而创造出来的作品。例如,在《水浒传》梁山好汉及时雨宋江的人物原型就是依据北宋当时的历史事实,当时有宋江带领的一帮大盗,官员无法抵抗。施耐庵笔下的宋江原型就是这么产生的。而罗宾汉的人物原型是罗伯特,罗伯特是英国当时社会的反叛者,罗伯特在当时社会人的眼里是实实在在的罪犯,强盗,罗宾汉的原型就是这样得来的。由此可见,这2则故事都是有人物原型的,并且人物原型都是当时社会的反叛者,是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的一类人,2个故事中的人物原型都是一些贼寇,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经过几百年的加工,就变成了现在为人们所熟知的英雄人物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当时群众对社会不满的态度,寄托了群众美好的愿望和理想。

2创作过程

2个故事的创作过程有一些相同的特点。首先,这2个故事都是口头说唱文学,后来经过后人的艺术加工最后整理成书。其次,在2个故事创作的过程中,都是根据当时群众的思想和愿望,对人物的形象进行了拔高,对人物的本领和技能有了高于现实的描写。再次,对人物原型进行再创造的结果上来看,2个故事有着相同之处。2个故事都反应了当时的社会压迫非常的严重,群众的反抗意识很强,像,中国的梁山好汉,每个人都是被逼上梁山的,而罗宾汉也是被当时的贪官所逼,最后走上反抗的道路。2个故事中的英雄都是忠肝义胆的英雄,他们要么是路见不平则拔刀相助,要么劫富济贫,扶危济困。一方面可以反映民间创作的广泛程度,一方面也反映出文人创作的成熟程度。梁山好汉手法强悍,武艺高强,惩罚恶人,刀刀见血;罗宾汉的绿林好汉武技娴熟,手法幽默,惩罚恶棍,形式多样。

3浓厚的英雄主义情节

中国的梁山好汉与英国的英雄人物罗宾汉都具有浓厚的英雄主义情节。中国的梁山好汉,各个都是具有替百姓伸张正义的思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另外,中国的梁山好汉痛恨贪官污吏,痛恨当时的压迫制度,痛恨统治阶级。而英国的英雄人物罗宾汉也有浓厚的英雄主义情节,在路上,碰见不平之事,勇于帮助弱势群体,与统治阶级作斗争。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国的英雄好汉,还是英国英雄好汉都具有浓厚的英雄主义情节。

4具有思想的局限性

中国的英雄好汉和英国英雄人物罗宾汉都具有当时农民思想的局限性。无论是梁山好汉还是罗宾汉,一方面他们非常的痛恨封建压迫制度,痛恨贪官污吏,痛恨统治阶级,但是他们另外一个方面,他们想要压迫制度之后,幻想自己当皇帝,当国王,想要建立一个新的统治王国[5]。从这点上看,中国的梁山好汉和英国的英雄人物罗宾汉摆脱不了当时的封建思想,无法真正的认识到,封建压迫制度后应该实行人民的统治,而是幻想着自己成为下一个统治阶级。梁山好汉和罗宾汉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而也导致了其在思想上的局限性,在这一点上,在创作梁山好汉和罗宾汉等人物形象的时候,是具有异曲同工之处的。

5结局比较

《水浒传》和《罗宾汉传奇》在结局上有着相同之处。在《水浒传》和《罗宾汉传奇》中人物的结局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故事人物对人生理想和人物的性格特点所决定的。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分析一下梁山好汉和罗宾汉的性格特点,对故事结局的把握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梁山好汉中的及时雨宋江,在上梁山之前,人送外号黑三郎。宋江为人和善,并且仗义疏财,熟读经书,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忠义”是宋江一生功罪的核心。“忠”是他深埋心底的价值取向的准则,但也有“义”的一面。他行“义”的前提是不危及“忠”,然而,各种外部因素迫使“忠义”在他身上分离,最后不得不上了梁山“暂居水泊,只待朝廷招安,尽忠竭力报国”。在《水浒传》中很多的梁山好汉都如宋江一样,被逼上梁山的,在上山之后,众英雄好汉达成了一致的认同,就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因而在朝廷进行招安时,梁山好汉也接受了招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的老百姓对皇帝还是抱有一定的幻想。而《水浒传》最后的结局就是,梁山好汉被官兵围剿,宋江也只落得个毒酒损命的结局。这个结局,也说明了当时的政治黑暗,人民群众比较认同个人的品质。而英国的英雄人物罗宾汉,被人们称之为品德高尚、最通人情味的绿林好汉。罗宾汉和绿林好汉们并不是单纯的刺客和杀手,他们也是作战骁勇,除恶惩善的英雄好汉。他们除了对贪官污吏进行惩罚之外,绿林好汉们对妇女和儿童都非常的友善,为穷苦人民请命。罗宾汉是一位英勇无畏、品德高尚、机智老练的绿林领袖。每个绿林好汉入伙之前,他都要亲自与其交锋,巧妙地试探其真伪。由于他本领高强,性情友善,因而人人都热爱他,尊敬他。罗宾汉最后的结局也是死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梁山好汉和罗宾汉的结局都是死亡,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与社会主流相违背的人,反对当时封建压迫制度的人,由于当时封建势力的过于强大,是没有好的结局的。

6受到深远流传和广泛传播

对《水浒传》故事的研究和围绕《水浒传》的创作活动,在中国一直没有间断。人们对水浒故事的热情经久不衰。越是政治黑暗,吏治腐败,水浒故事就越受民众的青睐。《水浒传》还被拍成各种版本的电视剧,电视剧中塑造的一个个个性鲜明的梁山好汉深入人心,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同样,罗宾汉的故事在英国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尤其是在最近的30年之内,英国先后出版可很多的罗宾汉的故事,在海外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由此可见,中国的梁山好汉和英国的英雄人物罗宾汉都得到的深远的流传和广泛的传播。《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与《罗宾汉传奇》中的罗宾汉,按照当时社会的评判标准,他们都是大逆不道的强盗,他们都是反贼,是需要诛之的。但是,不管是中国的群众还是英国的群众,都将梁山好汉和罗宾汉称之为英雄。在老百姓的眼中,梁山好汉和罗宾汉同样除暴安良,惩恶扬善,替百姓伸张正义。大家都知道,在小说中的很多人物的行为与现实有着很大的区别,并且在现实中,故事中很多人物的行为在现实中很难实现,但是大家有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在故事上,群众对这2个故事的喜爱主要是由于梁山好汉和罗宾汉具有高尚的品质,他们不被当时的封建压迫制度所屈服,他们敢于在封建压迫中进行坚强的反抗,是因为梁山好汉杀得解气,罗宾汉的绿林英雄斗得开心。老百姓通过听这些故事,读这些故事,至少能够让老百姓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事情,在故事中得到实现和发泄情绪,从这一点上看,《水浒传》和罗宾汉传奇》2个故事能够实现老百姓的生活愿望,老百姓在故事中能够很好的发泄,也正是由于百姓的愿望和故事中的这种“解气”特点发生了共鸣,才使它们的流行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中国梁山好汉与英国英雄人物罗宾汉的异曲同工之处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梁山好汉与罗宾汉在人物创作上是具有很多相同之处的。无论是在人物原型上,创作过程上,人物的刻画上,人物的思想情感以及人物的理想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的相同之处。我们还需要对中国的梁山好汉和英国英雄人物罗宾汉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比较,这对于研究2部作品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铂,吴振军.相似的命运,不一样的绿林——《绿林英雄罗宾汉》与《水浒传》之比较[J].作家.2011(12).

[2]林克勤.环境影响创作主题催化文风——柳永与太宰治之比较研究[J].外国语文

[3]魏莉.《水浒传》三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兼谈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朱美英,董成亮.两个异域男性作家视角中的美丽女性形象——读《巴黎圣母院》和《水浒传》[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关于英雄人物的故事范文2

在昨晚的班会上,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哪个同学能讲一讲王成和雷锋的故事?”结果是全班同学都知道他们的故事,但没有一个同学能比较完整地把雷锋的事迹讲出来,有少数同学知道王成的故事,但讲出来的内容却非常笼统。

在这节班会以后,我对同学们了解我国英雄人物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有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同学们对英雄人物了解得比较少,比较空泛;二是同学们对英雄人物的理解比较片面,大多数同学认为只有战争时期才会出英雄,现在生活在和平时期,是远离英雄的时代,这种观点与学校的长期以来忽视这方面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少数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流于形式,因此便有了“雷锋三月来,四月走”的说法。

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家,英雄的品质便是中华民族高尚精神的代表。每个人都有崇敬英雄,渴望成为英雄的心理,英雄的事迹不是空泛的,而是具体的,感人的。因此,从这节班会后,我们班开展了“让英雄走进课堂”的活动,同学们系统地学习了英雄事迹,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教育。有的同学在作文中写道:“英雄在哪里?就在我们的课堂里,就在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当我们自觉地关上流水的水龙头,自觉地捡起地上的果皮纸屑……我们便一步一步地向英雄走进。”一滴水珠虽小,但它却反映了每个同学闪光的思想。

英雄的事迹,英雄的语言,英雄的形象,支撑着青少年心中一片纯洁的蓝天,我想,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给青少年树立更牢固的精神支柱,拨正他们人生路上的航向,为他们点亮闪光的航灯。

湖北省老河口市竹林桥中学高三:孟国

关于英雄人物的故事范文3

关键词:王粲;《英雄记》;英雄观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030—01

一、简介

王粲的《英雄记》,又称《汉末英雄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记载“英雄”的传记。全书已佚,《隋书·经籍志》著录《汉末英雄记》八卷,王粲撰,残缺。《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为《汉书英雄记》十卷,王粲等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为《汉书英雄记》十卷,王粲撰。全书到宋代基本亡佚,只剩下一些片段。今人俞绍初根据清代黄奭《黄氏佚书考》本作为底本,在其《王粲集》附录和《建安七子集》附录中,对《英雄记》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辑佚。

二、王粲的“英雄观”

王粲的《英雄记》主体部分的完成时间大致在建安十三年(208年),这一时期正是社会的动荡时期,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诗》都是这一时期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桓灵二帝时期,宦官、外戚、军阀实际上已经将皇权架空,传统的儒家思想也受到了空前的冲击。曹操就写了《举贤勿拘品行令》、《论吏士行能令》,提出了自己不拘一格选材的人才观。而那一时期品评人物之风的兴盛,也给儒家传统的英雄观带来了冲击。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提出了“尚通脱”的概念,正是儒家思想衰退后这一时期英雄观的最好写照,而王粲的《英雄记》,显然是以这一英雄观为主要评判标准的,这就造成了《英雄记》的英雄标准十分宽泛,并不拘泥于一类人物。

《英雄记》辑佚材料中大致记述了54人,按照人物身份大致可以分成地方割据势力、地方官员、义士游侠、名士几类。

《英雄记》辑佚中保留条目最多的便是地方割据势力的条目,尤以董卓、吕布、袁绍、公孙瓒为主。

记述董卓的条目主要以记述董卓的发迹、掌控朝政和最终恶贯满盈为主。对于董卓废帝一条就有明确的记载:董卓在显阳苑,请官僚共议,欲有废立,谓袁绍曰:“刘氏之种,不足复遗。”袁绍曰:“汉家君天下四百许年,恩泽深渥,兆民戴之,恐众不从公议。”卓曰:“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令为之,谁敢不从。”绍曰:“天下健者不唯董公,绍请立观之。”横刀长揖而去。坐中皆惊愕。时卓新至,见绍大家,故不敢害之。卓于是遂策废皇太后,迁之永安宫,其夜崩。废皇帝史侯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皇帝。卓闻东方州郡谋欲举兵,恐其以弘农王为主,乃置王阁上,荐之以棘。召王太傅责问之曰:“弘农王病困,何故不白。”遂遣兵迫守太医致药。即日,弘农王及妃唐氏皆薨。

此条述董卓废帝为弘农王并将其杀害之事,这与儒家所提倡的“忠孝”观念明显相悖,而董卓作为地方豪强并一度掌握朝政是其入闱《英雄记》的主要原因。

同时,当时长江流域的地方割据势力,由于其实力的雄厚,也同样被列入到《英雄记》当中,如刘焉:刘焉起兵,不与天下讨董卓,保州自守。犍为太守任歧自称将军,与从事陈超举兵击焉,焉击破之。董卓使司徒赵谦将军向州,说校尉贾龙,引兵还击焉,焉出青羌与战,故能破杀歧、龙等,皆蜀郡人。

地方官员这一分类主要指《英雄记》中收录的一些势力较小,一般担任郡县刺史的人物,如桥瑁:瑁字元伟,玄族子。先为兖州刺史,甚有恩惠。

义士游侠这一类在《英雄记》中的代表是耿武闵纯:耿武字文成。闵纯字伯典。后袁绍至,馥从事千余人弃馥去,唯恐在后,独武、纯杖刀拒,兵不能禁。绍后令田丰杀此二人。

人臣属将这一类条目较多,主要记录了一些当时重要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属臣和武将,如逢纪:纪字元图。初,绍去董卓出奔,与许攸及纪俱诣冀州,绍以纪聪达有计策,甚亲信之,与共举事。后审配任用,与纪不睦。或有谗配于绍者,绍问纪,纪称配天性烈直,古人之节,不宜疑之。绍曰:“君不恶之邪?”答曰:“先日所争者私情,今所陈者国事。”绍善之,卒不废配。配由是更与纪为亲善。

为人主可以成为英雄,为人臣一样可以成为英雄,胡轸、李傕郭汜、杨奉韩暹、曹纯、郭图等人,都是人臣中的优秀人物,故而也录入《英雄记》。

《英雄记》中最新颖的一类人当属名士,名士似乎在《英雄记》以前从未被列入到英雄的范畴当中,英雄记可谓首开先例,向栩便是其中的代表:向栩为性卓诡不凡。好读老子,状如学道,又复似狂。居尝北坐,被发,喜长啸。人客从就,辄伏不视人,有于栩前独拜,栩不答。

名士多屡辟不至、有东山之志,在那一乱世时期也受到相当的重视和认可,张咨、尚子平也属于名士这类情况。

《英雄记》还有一点值得注目,与传统的尚武的英雄观不同,王粲对于文也很重视,在《英雄记》当中,提到了很多关于文的内容,如:州界群寇既尽,表乃开立学官,博求儒士,使綦母闿、宋忠等撰定《五经章句》,谓之《后定》。

这可以说是王粲英雄观的一大独到之处。

关于英雄人物的故事范文4

2015年高考全国各地作文试题中,唯有北京以“二选一”的姿态呈现,此所谓“人性高考”表现之一种。终结“一题定终身”的局面,首都这次领跑了。

主事方在对《考试说明》的解释中说得在理:“中学生的经历、性格、兴趣等各不相同。对不同的文体,不同的作文题目,其适应程度不同。因此,面对不同的题目,考生的写作水平常常表现出浮动状态。为更真实地测出考生稳定的写作能力,给不同特点的考生更多选择,2015年作文将设置二选一的试题。”

我们不难从这段带有“安民告示”性质的话语中归纳出这样几个意思:①命题是为考生搭台,应考虑其情趣与个性;②不同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表情达意,满足题目要求;③命题是成全考生的,应有利于考生发挥出“稳定的写作能力”;④高考应尝试放权于考生,令其自主选择,成就自我……

理性地看,高考作文试题“二选一”,是机遇与挑战同在的,考生既可享受某种程度的自由,亦要承受“叫我如何是好”的纠结。必须承认,在部级大考中赋予考生某种选择权,是考试发展到高级形态的必由之路,也是时展的必然结果。尽管可能会有考生出现一时的徘徊不适,但也不必为此大惊小怪,从命题上来讲,只要处理好两道试题难度的大体相当,本着为考生服务的原则,皆可一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揭去盖头——“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和“深入灵魂的热爱”在这个夏天以“二选一”的方式与我们相遇了。

在此,我们姑且聚焦于前者,就“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一题做些探讨,理由至少有三:第一,本题在微信或网络等平台上受到揶揄,以为其政治色彩过浓;第二,本题在考生那里似乎也不讨好,选择者仅有一万余人,占北京考生总数的约20%;第三,本题是北京自主命题以来首次限定记叙文体,这一万人的样本价值不可小觑。

若说这一万人代表了北京考生写叙事文的最高水平,倒未见得——也许一些叙事高手更热衷于“深入灵魂”(那里也可叙述)。大体可以肯定的是,在自由选择的情境下,这一万人能够青睐此题,说明他们至少白认为是具有叙事特长或不得不叙事的。

也正是基于这个朴素的判断,我才生出“叙事之窘”这四个字的感受。在我看来,这“窘”具有如下三层含义。

一、选之窘

有人说,“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这个题过于高大上,令考生望而生畏。此话不无道理。但是,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有英雄而不知珍惜敬重的民族更是悲哀的,和平时代的年轻人受些爱国敬英的教育亦是本分。况且题目中还有省略号,即英雄可大可小,可古可今,可有名可无名,可真实可虚拟(文艺作品中)……总之,若说本题有难度,我以为难不在“英雄”;那么多考生“逃离”此题,当与“假如……生活一天”的叙事有关,也许更大的问题在于考生的基本功——讲故事的能耐。

二、写之窘

阅这一万人的叙事文,愈发印证了我上面的判断。这些毅然选择了记叙文的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不会叙事的,他们认认真真地写着“疑似记叙文”,令人不胜感慨。

构思此文,须先从“破题”说起。

①“假如”,预示着本文的虚拟性。用一个时髦词叫“穿越”,即打破时空限制编故事,这需要较强的想象力;

②“我”,要求确定好本文的叙述视角。“我”是谁?如何与“英雄”相交接相沟通?将“我”自然、巧妙地安排在“英雄”的生活中,这需要一种近似戏剧的设计。

③“心中的英雄”,暗示着人物形象的逻辑性。他(她)为什么能够成为英雄?其英雄风貌如何体现?我对英雄持何等态度?这需要一定程度的认识与感悟能力。

④“生活一天”,要求作文叙事上的顺序性。生活流程是什么?文字程序是什么?从何处讲起?至何处收束?内部关节如何承转?这需要全文情节上的安排与调度。

以上种种是本题对考生在叙事上提出的要求。没有看清这些要求,不具备相应的叙事能力,是难以完成好这个题的。就北京考场的万名叙事者来看,尽管确有说故事的高手,但相当一部分记叙文则显得颇为“业余”。推广来看,全国的情况也许更甚,叙事文写作的尴尬普遍存在且盖有年矣,叙事之窘不过是被长年的“文体自选”掩盖了而已。借北京卷这个题目(以下简称“与英雄生活一天”),希望能引发对“讲故事”的关注与研究。

在我看来,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至少应面对如下几个问题,思考之,设计之,落实之,彰显之,是一个叙事者的智慧。

1.故事的意义

一个有意思的故事,首先是因为其有价值——作者在“幕后”编这个故事,最想告诉我们什么(尽管他不方便像说理文那样直接喊出来)?就高考作文而言,这个故事至少得让读者感受到讲故事的人大体上18岁了一一他(她)要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生活的感悟、对情感的体察和对社会的认知,我已不再是儿童了。“与英雄生活一天”,很多考生将其视为“知识答题”,将课本上岳飞等人的内容兑点儿水敷衍成文,这尽管是在写事,却不是我们所要听的“故事”——其间没有讲故事人独特的思考。

忘不了的,是一位考生讲黄继光:英雄从朝鲜战场“穿越”而来,走在21世纪的北京,误以为来到美国,目睹祖国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心潮澎湃;而当他看到网上对自己英雄行为的质疑与恶搞时,他黯然了——自己60年前的行为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能够讲这样一个故事的考生,是具有忧患意识的:我们享受着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成果,而我们中的一些人又冷酷无情地否定着英雄的价值,这种扭曲的价值观不正需要当代人警醒吗?

揣摩故事背后的东西,可以看出讲故事人的思想水平与感悟能力。考场作文,仅此一项便可分出高下,尽管考生都很年轻,但幼稚与纯真,不可不辨。

2.故事里的人

故事的主角常常是人。讲故事的根本,是在情节的演进中树立人格。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其中的人物也必是极力摆脱简单化、平面化、概念化、口号化的。就高考作文而言,塑造一个人,不是毕业鉴定般为其贴个标签,而是将其放在具体情境中挖掘其人性,使之可感、可亲、可爱,从而令人动容。“与英雄生活一天”,要求说得很清楚: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英雄风貌”和“你的情感”这二者互为因果,人物立得住,情感也便出得来。而考场之作中,能够令人信服的作为“人”的英雄,实在不多。

忘不了的,是一位考生“画”邱少云:一面是想着回家能娶妻、吃饭胃口颇大的粗糙一兵;而另一面又是将肉“狡猾”地让给我、在烈火焚身时低吼“我知道我是谁”、最终化为“一捧圣洁的灰”的钢铁战士。作者从某种程度上颠覆了原有的人物形象,他笔下的英雄离我们如此之近,却又令我们仰望不已。此时的英雄,是个真实的人。

忘不了的,是一位考生“画”林觉民:小家中,他怜爱将为人母的陈意映;街市中,他体恤含辛茹苦的卖菜老人;巷陌中,他疼爱贪馋糖糕的别家孩童……作者唯独不写他就义的壮烈,而是将其推到凡人世界来展现一个心中有大爱的人,唯有如此,那封《与妻书》才可信可泣,那种“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境界才令人荡气回肠。此时的英雄,是个完整的人。

忘不了的,是一位考生“画”曾彦修:研究马列,忠于信仰;身居高位,波澜起伏;面对荒谬,独挡风雨……作者将“自划右派第一人”曾彦修“微觉此生未整人”的高风亮节推举出来,所述事迹丝毫不输战争年代的英雄伟业。此时的英雄,是个身陷历史漩涡中良知未泯的人。

沈从文先生说:“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识人,乃讲故事者最应具备的素质。

3.故事的截面

如果我们认可“于故事中讲人”这样一个比较朴素的道理,那么,讲故事就不一定需要史诗般的笔触,倒是可以用“做切片”的方式截取人物的某个人生场景或生命环节,将其置于“显微镜”下做细致观察,从而突显人物形象。

“与英雄生活一天”,在叙事上其实是可以向《雷雨》取经的。将几十年恩怨情仇置于二十四小时中表现,是曹禺先生大手笔的体现;而将“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等英雄气概、英雄风貌放到“一天”中表现,则需要考生的智慧。在我看到的很多考生所写故事中,尽管题为“一天”,但就其叙述的生活来看,怕是一周、一月也难以过完。故,寻找“一天”的那个“截面”就变得相当切实了。

忘不了的,是一位考生讲刘伯承。史载:1916年3月刘伯承在指挥攻打丰都县城时,右眼中弹致残,在疗伤过程中,他为了不损害脑神经,强忍钻心疼痛,坚持不施麻药,被为其主刀的德国医生赞叹为“军神”。作者便是基于这个史实,构思了一个故事:“我”是一名私人医院的助手,洋人主治医生道术高明但素来看不起中国人;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中国军人前来动眼部手术,这位军人以其强大的忍痛精神完成了手术,赢得了洋医生的敬畏,也将“我”引向了他奋斗追求的方向。作者通过一天手术中所领略的英雄气概,将刘伯承元帅戎马一生、笑傲天地的风采揭示出来。由一天看一生,说故事者截取横断面的叙事能力颇见功夫,由人物的这一面可以看出许多面,由人物的这一点可以瞥见一条人格线,对故事截面的摄取与展现,堪称叙事的艺术。

4.故事的视角

讲故事,对叙述人的安排设置是颇为讲究的。可谓“你是我的眼”——叙述人是故事中作者授权、替作者去看的那一双眼睛,就像《孔乙己》中作者将“我”设置为柜台后的一个小伙计,“我”不但可以看到“孔乙己”,也可以看到“人们看孔乙己”;“我”看到别人的同时,也被作者和读者看……“我”的安排,实际上是作者讲故事时对视角的设置,它决定了故事的基本面貌。“与英雄生活一天”,这里面的“我”是作者绕不过去的一个存在。对“我”设计的合理、巧妙,不仅令故事成立,也令故事精彩。遗憾的是,在我看到的考场叙写中,大多数“我”仅是穿越到古代的聆听者,看着听着英雄的独角戏,“我”连个捧哏的都算不上,这样的故事难免呆若木鸡,甚至失去了叙事的功能。

忘不了的,是一位考生“看”鲁迅。作者将“我”设置为先生书案上的一盏台灯,伴随先生长夜笔耕,见证先生为民族哀叹;先生用犀利的笔为社会点灯,“我”以微弱的光伴先生战斗。

忘不了的,是一位考生“看”项羽。作者将“我”设置为虞姬,听霸王讲少年英武,看英雄虎落平川,见士兵人心惶惶,感项王侠肝义胆与侠骨柔情。当“我”在项王怀中看到一滴英雄泪,乌江白刎前的这最后一天,变得缠绵悱恻,令人扼腕。

杨照说:“小说喜欢写‘家庭女教师’,因为家庭女教师带着好奇眼光深入上流家庭,可以看到许多或荒谬或悲哀的秘密……讲一个‘内幕故事’,关键之处就在能否找到一个类似‘家庭女教师’的角度。这个说故事的人,不能一开始就对内幕、秘密了若指掌,那样就失去了故事的悬疑性;这个说故事的人,也不能纯粹冷静客观、事不关己,他必须带领听故事的人一步步走进充满陌生现象的环境里,然后一步步弄清楚其间的道理……”

对这个“家庭女教师”的选择与对林冲故事中“李小二”的选择一样,常常成为讲故事者成功的捷径。做叙事文,焉能不会?

5.故事的眼睛

一个故事讲什么大体确定了,通常只完成了构思的一半,而另外一半是如何将这个故事讲得深入人心,令人经久不忘。故事是一个生命体,若将“意义”比作心脏,将“事件”比作血肉,将“结构”比作骨骼,将“语言”比作肌肤,那么,要想使这个生命体活起来、有灵气,还需要一样东西——眼睛。

什么是故事的眼睛?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故事中最能够令人怦然心动之处。它是故事的高潮,是突出、强化故事意义的最有效、完美的手段。当一个故事的眼睛出现时,我们不由得眼睛一亮,继而会捧腹会沉思甚至会流泪;在那一刻,故事的意义如破空而来,被诠释个淋漓尽致,深深烙在我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契诃夫的小说《凡卡》(或译作《万卡》),写了一个九岁的小男孩凡卡在城里做学徒,受尽了折磨与凌辱,大年夜的晚上跪在桌前给远在乡下的爷爷写信,恳求爷爷来将自已接走:当读者将全部希望寄托到这封信上的时候,故事的眼睛出现了——小凡卡最后在信封上写下了:“乡下,爷爷收。”信寄出去了,凡卡的悲惨命运并未结束。看到这样一个信封、这样一封无从寄到的信,我们对小凡卡的同情到达了极点。作者什么都不说,我们反而理解得更多。故事的这双眼睛,完美地实现了作者的意图。

可见,凡是有眼睛的故事,明确表现作者意图的话并不多,作者将最想说的话和最想抒发的感情寄托在这双眼睛中,等待着读者的凝眸与对视。故事的眼睛不等于故事的标题,也不完全等同于故事的立意,它是表现故事意义的一种手段或技巧。

“与英雄生活一天”,我看到的大部分故事如同白开水,那么多作者颂英雄赞英雄,而掩卷回眸,他们所讲的故事,很难给我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原因之一是缺乏一双眼睛——尽管实不该对考场作文的这双眼睛要求过于高级。

忘不了的,是一位考生讲张居正。作者对这位万历内阁首辅的表现,重点放在其清巨室、肃贪腐、利庶民上。故事只讲“我”——张府总管——伺候张大人起居、陪同张大人上朝等“闲事”,正面叙写的是旁人对政事只言片语的议论和张大人上朝退朝时变化的脸色。在七八百字有限的篇幅中,作者着笔最多的竟是张大人书房里挂的一幅画——《钟馗捉鬼图》。对这一物件的反复描摹令人恍然大悟,同时,一个大改革家面对的危局与艰险以及其力挽狂澜的气魄也跃然纸上。

讲故事,亦有画龙点睛之道。叙事者,不可不深谙其理。

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需要的智慧还有很多,比如叙事的顺序、叙事的语言,篇幅所限,不及展开,总之,《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阅毕,尽管可领略高手神采,但更多看到的是相形之下叙事文写作之窘,时不我待之感顿生。

三、教之窘

若再细究,上述那些故事高手的非凡之作,全是老师教的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心悦诚服地为同行充满智慧的教学鼓与呼;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学生在讲故事上的本领很大部分源于“自修”,这对中学写作教学而言又是一个比较尴尬的话题。

我曾与不少教师和学生交流过,得到的答复差不多,将指导讲故事作为教学内容特别是备考内容的教师是少数,以讲故事为主要方式来表达自己观点态度的学生亦不是主流。究其原因,一是故事难讲;二是叙事文不容易切题;三是多年文体不限,讲故事不是应试必需;四也许更为根本,我们生活在一个长于讲大道理的语境中,甚至为人师者亦不擅讲故事。

不必讳言,学生写的问题,反映的是我们教的问题。

北京卷高考作文“二选一”,其一规定为讲故事,很有点用强势考试“倒逼”教学的意味。当一个考生一时无法“深入灵魂”时,他(她)不得不去讲故事,这时讲故事对他(她)来说就是一根救命的稻草,不会讲故事便得到了“现世报”。当一个学生走向漫漫的人生旅途,感受了那么多来自好莱坞等异域的光影声色而自惭形秽时,不会讲故事便得到了“来世报”,这是一个民族的想象力和文化创造力的问题。

有人说“中学写作教育不培养作家”,这可以是一句理性的话,也很容易变成一句懒惰的话。当看到网络上那么多抨击“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这个题的言论,将个人好恶放在一旁,我想:作为普通教师,对于命题,我们无法左右;而我们能左右的,又没有完全做好。

从这个意义上看“叙事之窘”,才发现,高考命题改革,是对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激活,从长期形成的阅读写作教学的偏狭与僵化中激活,从迷信盛行的猜题押宝的脆弱与茫然中激活,最终完成无甚话语权者的自救与重生。

这样看去,也许,天色便明亮了许多,时间也宝贵了许多。

关于英雄人物的故事范文5

一、 美国西部片的英雄塑造解读

(一)英雄形象塑造时期

美国好莱坞西部片大多取材于美国西部文化和民间神奇传说,主要以个人英雄主义为影片主题详细展开故事叙述,该类影片反映的英雄主义与美国“西进运动”时期的社会现状有着密切的关联。绝大多数的西部影片主要叙述的是白人居住区受到暴力袭击或者危险境遇时,英雄人物不畏艰险拯救处于水火中的人民,他们有着共同的代名词――惩恶扬善、伸张正义。例如,1939年的西部片《关山飞渡》,因其独特的叙事技巧在影视界颇负盛名,被称为经典不朽的西部影片之一。这部影片重点叙述的是一辆搭乘白人的马车穿过西部荒原的经历和故事,通过展现心惊肉跳的马车追逐以及街头巷战等惊险场面,反映了在“西进运动”时期里白人和印第安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在两者冲突过程中,赋予正义和勇敢色彩的英雄人物站出来了。[1]影片《关山飞渡》中的英雄人物有着多重的社会身份,他在表面上是破坏社会秩序的越狱者,但实际上却是品德高尚的正义英雄人物,在印第安人的战争中英雄起着重要的影响。

(二)英雄形象瓦解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人民逐渐开始质疑当代的社会道德、精神信仰以及城市文化。此种社会氛围下,人们开始厌倦传统西部片的叙事文本和视觉形象,西部影片中的英雄人物形象逐渐瓦解,传统西部片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奚落。影片《正午》摒弃了传统浪漫主义色彩,是一部赋予现代主义精神的影视作品。该部影片中,主人公警长为了对付匪徒到处寻求朋友的帮助,但是却没有人伸出正义之手来帮助他。最终,警长通过自己的力量将匪徒打败,之后无奈丢掉了警察徽章。影片中的“徽章”不仅是警察执行任务的标志,同时还暗喻着伸张正义和勇敢无畏的英雄人物形象,此处的“丢”徽章动作细致的刻画了警长的内心情感矛盾和对社会状况的无奈。该部影片经典的部分在于主人公威尔・凯恩面对危险和矛盾时,并没能及时地解决问题事件,而是经历着各种曲折和磨难然后通过自己的力量打败了敌人。影片给英雄人物赋予了鲜明而浓郁的悲彩,改变了传统西部片中战无不胜的英雄人物形象。

该段时期的美国西部片中,正义和邪恶,高贵和丑陋的界限显得愈加模糊,反映着较大的矛盾性和不确定性,而这种矛盾性和不确定性体现了美国当代公民思想思维和社会价值观念上存在着较大的矛盾。[2]在这一时期中,传统世界秩序和新国际关联、传统农业耕作文化与现代先进的工业文明、国际政治秩序和个人自主自由之间关系出现失衡,具有较大的矛盾和冲突。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影视作品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变化反映出来,传统影片中无往不胜的“英雄”人物形象逐渐消失,反映了荧幕中品德高尚的正义形象已经荡然无存。

(三)英雄形象的自我再塑造时期

印第安人在传统的西部影视作品中被塑造为野蛮、邪恶的形象,通常他们以伤害白人生命安全和破坏社会稳定秩序的反派人物形象出现在荧幕上,印第安人野蛮、邪恶的形象已经深深地烙印在观众的心里。电影《与狼共舞》上银幕后,彻底颠覆了观众对印第安人的认识,传统西部影片中印第安人的形象描述是极其不客观的,该部影片成为了改变印第安人形象的经典之作。影片中的白人形象和印第安人形象与传统影片中有所差异,该部影片中采用了大量的印第安语对白,细致的描述了印第安人的真实生活以及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形象,与传统的西部片文化产生鲜明的对比,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该部影片是以全新的角度对印第安人进行客观性的评价,反映人类自我反省的精神、尊重历史和尊重生命的精神,从而塑造全新的“英雄”人物形象。

电影《不可饶恕》是继《与狼共舞》又一部典型的“英雄”人物故事,并对英雄人物的行动进行了反思。该部影片与传统西部影片中的英雄人物形象有着较大的区别,主人公威廉杀人的行动与传统维护正义的影响形象不同,他只是为了让孩子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重点突出的是人物的社会使命感以及历史责任感。该部影片中的英雄形象和传统西部片中伸张正义的英雄形象有着差别,他们是有着犯罪前科或者隐退社会的匪徒。[3]以当代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进行衡量的话,具有犯罪前科的人物不可能是英雄形象,而西部影片中新型的“英雄”人物形象就在这样批判的社会环境中诞生出来。

二、 美国西部片的文化特质解读

(一)人性文化的回顾

西部影片是美国“西进运动”时期发展的产物,反映的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社会环境,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内心和灵魂。美国西部的领土对于早期白人移民来说,该处虽然广袤无垠,但是却荒凉至极,如同无人居住的蛮荒之地,而对于生活在这里的土著居民来说,西部是他们生存的土地,他们是西部土地的主人。而这两种矛盾的意识酿造了印第安人几百年的生存悲剧。影片《与狼共舞》展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中,美国白人军队和政肆意掠夺属于印度安人的领土,破坏自然生存环境,视生命如草芥滥杀印第安人的历史。该部影片颠覆传统西部片的叙事方式,揭露白人军队和政府所犯下的各种罪恶,赞扬印第安人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勤劳朴素的行为,反映了人渴望民族和谐共处的想法。部分西部电影中没有融入强大的历史背景,而是谈及人性道德问题,这种类型的影片也值人深思。影片《正午》中,采用了警匪片的叙述模式,与传统无往不利的警察形象不同,电影中的警察已经退休,并经历各种曲折和困难的考验,当他遭遇危险时向镇民伸出求助之手,但是却没有人愿意帮助他。西部影片不断地寻求各种突破,通过展现西部的各种生活状况和社会环境,从而深入地分析复杂的人性性格和心理。西部影片的历史背景和美国的麦卡锡主义有着密切的关联,警察威尔人物形象反映了当代人们对麦卡锡主义的不满。对于美国西部片而言,其在世界电影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影片所塑造的英雄形象,曾经被一度认为是美国精神的象征,从而成为后续大量美国西部片塑造英雄形象的参考。从美国西部片可以看出,其所塑造的个人英雄主义是一种美国社会长期以业较为推崇的价值观念,应该说这样的一种英雄塑造方式,正是体现美国人性文化的表现。

(二)历史文化的展现

美国西部历史中,美国立国和发展期间的殖民历史与白人拓荒者和土著印第安人的矛盾和冲突有着密切的关联,美国殖民历史的变迁能够在西部影片中反映出来。美国实行西部大开发,反映了白人开拓创新和发奋图强的精神。在美国“西进运动”时期中,白人和印第安人为了争取领土互相仇杀,最终白人取得了胜利,而在这一时期里,肆意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和杀戮原著居民已然成为美国立国的污点。在20世纪中,美国白人是社会的主流群体,他们掌握着主流话语权,所以,传统的西部片主要是站在白人拓荒者的角度上进行拍摄的。传统的西部片中的主人公绝大多数都是白人,塑造的都是正义凛然、勇敢无畏的英雄人物形象,其中影片中的英雄人物包含牛仔、警官等。西部原土著居民则以野蛮、邪恶的形象出现在银幕上,他们有着“落后”的食人生番群体特征,在传统的西部片中印第安人都是以群体的形象出现,个人的形象特征不明显,这反映了当代影视创作者对印第安人的歧视和不客观评价。例如,影片《关山飞渡》里,白人也不全都是正义、勇敢的象征,而当印第安人凶狠的围剿搭乘白人的马车时,观众对印度安人产生恐惧和厌恶的情感,这类影片极大的弱化了印第安人独特的人格特征。伴随着美国人权运动的发展,西部影片中逐渐加强了印第安人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勤劳勇敢的特征,揭露了白人暴虐和邪恶。例如,知名导演约翰・福特创作的影片《搜索者》,对民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电影中的主人公白人依然是正面人物,而印第安人残暴、邪恶的形象得到了较大的改观,印第安人收养了身为白人的小姑娘黛比,在影片的最后,观众依然希望白人姑娘黛比能够留在印第安部落生活。主人公马丁是由印第安人和白人所生,最后他和白人姑娘劳拉进行结合,这里反映了实现民族融合的重要性。在影片《与狼共舞》中,邓巴中尉与苏族人交往并成为了好朋友,深刻地理解了印第安人对故土的热爱之情。影片中消除了那个时期白人对印第安人的歧视现象,并在影片中添加浪漫和谐的情节,表达了人们渴望民族和谐共存的实际愿望。许多美国经典西部片,放弃了对原住民与大自然对抗的背景,将具有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故事作为影片的主题。从而表现出人能够为了自由而敢于拼搏的大无畏精神。同时也塑造了个人在面对险恶环境时的那种慷慨精神。这样的一种英难塑造形式让其表现出了不受家庭、社会体制的约束,并且成为崇敬仰慕的救世主式英雄人物。

结语

美国传统的西部片主要讲述的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故事,体现了美国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西部影片主要体现的是道德理想的传奇神话,体现了惩恶扬善的故事主题,它表达了当代美国民众的思想情怀。美国西部片体现了个人英雄主义和文化价值观念,呈现出了美国某时期特有的文化特点,我国电影市场可以充分借鉴于美国西部电影的精髓,拍摄出具有r代性和体现基本国情的影视作品。

参考文献:

[1]蔡卫,游飞.美国电影艺术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65.

关于英雄人物的故事范文6

关键词:英模文化;历史因缘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人们常常标榜那些为人类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塑造英雄形象、倡导英雄精神,使之成为人们效仿的对象,以此规范人们的行为和信念,凸显社会主流意识的正义性和崇高性。

英雄,以及其他作出突出贡献的模范代表,站在时代的前沿,高举理想主义旗帜,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引路人。

一、“英雄”一词的语意

1、历史上的“英雄”认知

“英雄”一词最初是相对于动植物的品种而言。“英”,即百草之英华,指花朵,《诗经》中就有“颜如舜(即木槿)英”的比喻,《离骚》中也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词句;后来“英”字被用来喻指才能超群的人物,在诸子作品中广为应用,《文子.上礼》中就有“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杰,十人者谓之豪”的界定。“雄”,即百兽之雄杰,是雌性的反义。《说文》解释“雄”为“鸟之父也”。人们将雄性的有力强壮喻指勇武胆力的人物。《墨子.修身》就有言“雄而不修者,其情必惰”,即含此意。

“英”和“雄”的本义是指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强大、精明善变的生灵。将“英”与“雄”合在一起称呼那些有作为的人物,最早见于先秦兵书《六韬》和《三略》,主要指代当时的文武兼备的士人阶层;后来又有东汉方望的《辞谢隗嚣书》和班彪的《王命论》中使用了英雄一词;此后人们开始对英雄的定义进行界定,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三国时期刘劭,在其《人物志·英雄》中刘劭解释:“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刘劭接着对“英雄”作了进一步引申:“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最后,刘劭将“英”与“雄”的内涵以及二者的关系作了深刻剖析,“若校其分数,则牙则须,各以二分,取彼一分,然后乃成。何以论其然?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則说不行。胆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是故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待雄之胆行之。雄以其力服众,以其勇排难,待英之智成之。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然英之分以多于雄,而英不可以少也。英分少则智者去之,故项羽气力盖世,明能合变,而不能听采奇异,有一范增不用,是以陈平之徒皆亡归高祖。英分多,故群雄服之,英材归之,两得其用,故能吞秦破楚,宅有天下。”刘劭有关英雄的注解被后世的人们广为征引。与刘劭同时代的曹操以其政治家的视野诠释英雄:“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他认为那些能够顺时应势、叱吒风云、定国安邦、建功立业的经世之才,方可称为英雄。

2、现代社会的“英雄”解读

在现代社会里,英雄的概念比较宽泛。现代汉语词典对英雄词条的解释有三:“一是才能勇武过人的人;二是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三是具有英雄品质的人。”按照这种阐释理解,英雄必定是具有超乎一般人的才力、业绩或品行,且为大众所接受或公认的人;而事实上,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英雄的语意似乎更注重英雄在精神或道德层面的影响。

在希腊文中,英雄一词是“Hero”,意思是统治者,主人。古希腊人眼中的英雄,介于人、神之间,他们救助人们的苦难和不幸,保护人们免受灾害和祸患的侵扰。在现代社会,西方人对“hero”一词的理解是是那些因为勇敢的业绩或高尚的意图而闻名的人,特别是那些以生命为代价作出努力的人。西方人一方面肯定英雄的个人价值,另一方面也强调英雄要有所牺牲。《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为:“A person, especially a man,who is admired by many people for doing something brave or good.”。由此看,西方人的英雄概念要宽泛很多,凡是勇敢和作出了有益贡献的人均可称之为英雄。在这里,我们借用一个似乎确实超越历史或意识形态的定义,所谓“英雄与偶像”意指那些“向我们展示了勇气、忘我、超人的能力和令人惊异的优雅”的人们。

3、“英模”一词的现实指代

“模”的本义是铸造器物的模子;按《说文》中的解释:“模,法也。”“模”逐渐引申为可为规范和法则的标准。后来“模”用来喻指值得学习的先进人物;左思《咏史》诗有言:“可为达士模”即为此意。

所谓英模,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特有的名词;其基本语意是英雄和模范的合称,因而概括英模的定义,理应包含英雄和模范两个范畴,而在现实的指代意义上也更突出二者的紧密关系。英雄,即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英雄与模范的差别在于模范是被树立为典型学习对象,而英雄是人们自然认可的杰出代表。

对于英模的定义,我们理应结合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作出阐释。其基本的价值判断,是符合大众利益、推动社会发展、具有敢于牺牲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英模概指由党和政府的认可、树立和宣传的,在革命和建设中,忠于职守、贡献突出、具有全国性影响、且具有道德或精神引领功能的典型人物或团体。

4、英雄观和英模文化

英雄观作为人们对英雄看法和态度的总和,源于英雄人物的实践活动,以英雄的概念为核心,表现在从实际鼓励到哲学思辨等多个层面,并因时代、民族、文化、个人的不同而有差异。

英模文化,是指以英模崇拜功业理想为基础,以英模人物为主要构成的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文化精神。主要内容包括:英模人物的事迹、故事、传说、有关遗迹,时人和后代围绕英模人物的演义、小说、戏剧等文艺文化,以及无形的英模精神,人民大众的趋从、仰慕和崇尚情感等。

二、中国古代社会的英雄文化

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肇始阶段,那些具有英雄主义情节的神话传说成为文明传承的最初思想载体。、夸父、伏羲、神农等一些传说中的英雄形象,逐渐演化为原始社会英雄人物的理想化身。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始在现实中寻找这种理想的代表,英雄逐渐脱离神话,开始回归人本身。

在古代史书记载中,人们常常将那些于乱世中拯民,或者能够改变历史进程的政治人物作为英雄朝拜。中国传统语境下的英雄,大都崛起于乱世之中,成就于危难之际,传统史书中的“本纪”、“世家”、“传”、“表”、“书”等,承载了这种英雄文化的书写模式,无数的英雄共同写就了一部彪炳史册的中华英雄谱,形成了熠熠生辉的中华英雄文化。

先秦时期,“英雄”一词开始在兵书中出现,借以指代那些文武兼备的人才,而在先秦群雄争霸的时代背景下,英雄并未形成独立的角色定位,实际是等同于“士”阶层。《三略》有言:“夫所谓士者,英雄也。故曰,罗其英雄,则敌国穷,英雄者,国之干。”秦朝灭六国,实现大一统,后“秦失其鹿,群雄并起”;刘邦“总揽英雄”一统天下,建立汉朝,汉朝将政治和伦理价值紧密结合,通过道德和政治伦理来规范和约束英雄,为帝王和封建统治所用,这一时期的英雄主要就指那些具有政治或军事才能的杰出人物。三国时期,英雄的涵盖范围有所拓展,豪强、霸主、谋臣、良将和勇士,均可称为英雄,其标准也涉及才智、勇武、性情等多方面因素,而尤为注重的是英雄的政治气魄和谋略。隋末乱世,英雄豪杰纷攘不息,于是有了“隋失天下,英雄竞逐”的说法。到了唐初,李世民“设四科而罗俊彦,提二柄而御英雄”,把英雄境界推上了时代的顶峰。宋代英雄的主要特征是对于祖国无比忠诚,对社会有高度的责任心。这一时期最有名也最为文学化的,为民间偶像崇拜化的是岳飞。到了明清时期,通过《水浒》、《说岳》两个系列的小说戏曲作品,展示英雄世界,构成这一时期英雄文化的独特景观。

潘天强在考察中国古代的英雄群体后,将其分为四类:民族英雄、帝王英雄、民间英雄和武侠英雄。在其《论英雄主义》一文中,潘天强作了进一步阐述:“以岳飞为代表的民族英雄是中国长期战乱造就的结果,国土的分分合合,为了维护中国大一统的家国理念,每一次与外族的抗争都会造就一批英雄,但凡是维护中国大一统地位,反抗分裂的英雄都将留名千古。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帝王英雄是维系大一统中国的象征,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对纣王、隋炀帝这些暴君和昏君的批判,但是丧失国土是帝王最大的罪孽,维系统一是帝王最大的功绩,这是中国历来划分英雄的标准。民间英雄在《水浒》中表现得最出色,杀富济贫、除暴安良是这些民间英雄的共同本色,但是无论是刺秦王的荆轲还是砍贪官的李逵,他们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维系一个封建大一统帝国。武侠英雄实际上是民间英雄理想化的结果,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民间英雄具有了中国特有的武功,便具有了超人的特点。”

中国古代英雄观的主要理念来源于传统的儒家思想。儒家经典著作倡导的仁、礼、信、义、智、忠等,成为中国古代英雄人物的核心价值观。相较于西方文化中的英雄形象,中国古代社会一直缺乏为寻求真理和社会进步殉道的英雄。顾准评价中国传统的英雄们,很少具备“社会上升进步中的殉道精神与自我实现”;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缺少“像布鲁诺那样宁肯烧死在火刑柱上也不愿放弃太阳中心说”的追求真理的英雄。

三、英模文化的革命历史渊源

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众多的英雄志士谱写了一部抗争与探索的悲壮历史,也讲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

可以说,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屈辱史和抗争史,是促使革命英雄主义在近代中国盛行的心理诱因。而革命英雄主义的盛行又为英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1、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英雄主义传统

所谓革命英雄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他革命者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魄和人格特质,是一种伟大而坚强的意志力。其主要特征是为了革命和建设事业,而英勇顽强、坚韧不拔、视死如归的精神气魄。革命英雄主义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以及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对革命事业的前途充满必胜信心;在实践中,革命英雄主义认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杰出的个人不过是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一员;同时,革命英雄主义肯定个人的价值和作用,强调个人必须为了革命利益作出牺牲。

中国共产党历来具有革命英雄主义传统。、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英雄主义有着诸多论述。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1939年,军委主席、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等通过联名发出了《关于注意收集各部民族英雄事迹的通知》;1943年3月、撰文称赞“刘老庄连”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1944年7月撰文专门论述了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认为:“革命英雄主义是视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对革命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以革命之忧而忧,以革命之乐而乐,赤胆忠心,终身为革命战争事业奋斗,而不斤斤于作个人打算,为了革命的利益和需要,不仅可以牺牲自已的某些利益,而且可以毫不犹豫地贡献出自己的生命。”1945年4月24日,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论述:“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1947年12月25日,为鼓舞人民军队的战斗士气,号召人民军队“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

中国共产党在党、政、军及全国人民中,积极倡导革命英雄主义,并要求把革命性和科学性结合起来。在为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进作的战斗中,自觉地表现出来的不怕任何困难,任何艰险的大无畏革命勇气和战胜任何困难险阻的坚强意志。具体地说,在革命斗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生死壮举;在和平建设时期,勇挑重担,努力开拓,奋发进取,表现为一种勤劳奉献的模范行为。革命英雄主义得以延续的原因就在于它表达了主流社会和大多数人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精神需求。

2、中国共产党的平民英雄观

革命英雄主义是“群众英雄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革命英雄主义产生于人民的支持,集体的帮助。考察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英模主体,可以发现,基层官兵和平民英雄形象占据了舞台核心,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及其“人民史观”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后,就把群众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1927年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之后,逐步确立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号召基层官兵和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中建立功勋、争取荣誉。众多的英雄模范不断涌现,涵盖了不同年龄、不同阶层:有儿童团员王二小、有农民群众中的“子弟兵母亲”戎冠秀、有乡村民兵中的“地雷大王”于化虎、有工人群众中的节振国、有普通士兵张思德和“狼牙山五壮士”、有基层连队“刘老庄”和“马定夫连”、有游击区的“铁道游击队”;在巾帼英雄中有刘胡兰和赵一曼、在少数民族英雄中有马本斋;还有“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等等。从英模的群体特征来看,具有鲜明的民本主义特色。

据统计,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包括武工队及地方武装)共授予183人英模称号,其中150人属于军队序列,而在军队序列中,获得英模称号的连以下指战员占了146人,营职干部有2人,而团以上领导干部就只有晋察冀军区组织部长王宗槐和冀中军区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2人。此外,英模称号还被授予30名民兵和3名普通群众,占抗战英模总人数的18%。大量表彰民兵和群众中的抗战英模,也是人民战争的重要标志,仅此一条,就开创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中国共产党的英模在事迹类型上,不仅包括战场上的“战斗英雄”、“侦察英雄”、“孤胆英雄”、“刺杀英雄”、“杀敌英雄”、“爆破英雄”、“爆炸模范”、“地雷大王”、“登城英雄”、“救护英雄”等;还包括反映军队和根据地建设工作中的“模范共产党员”、“模范指导员”、“爱兵模范”、“青年英雄”、“劳动英雄”、“生产模范”、“群众工作模范”、“模范医务工作者”、“战邮模范”等等。“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里,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别,任何一个岗位,任何一项工作,只要干出成绩,就能获得荣誉,就能博得大家的尊敬。”

结语

中国古代社会,历来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治舞台”。无怪乎张贤亮在其《中国文人的另一种思路》一书中感叹:“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有“英雄”这个概念,可是中国人是把英雄和做大事业的人与领袖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崇拜圣人、皇帝、国家领导人、政治家、军事家等等具有高度文化权势、社会权势和政治权势的人物。不管什么人一旦取得这样的地位,在中国人的印象中他们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为英雄了。尽管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有数不胜数的英雄行为,也会被有权势的英雄发射的光辉所淹没。”

而至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在意识形态领域根深蒂固的文化现象,受到了猛烈批判,旧中国传统的英雄形象被彻底颠覆了,“草根”英模形象开天辟地逐渐占据了英雄舞台。“中国广大民众受封建等级观念的愚弄,受等封建级秩序的压迫,有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宣传平民英雄的做法,即便基于西方学者‘人性论’的角度,也无可否认其解构旧中国等级秩序和等级观念方面的启蒙意义”。

参考文献:

[1]俞祖华、王国洪主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新时代的英模:全军英模代表大会集萃》,中国人民总政治部组织部编,出版社,1987年版.

[3]刘德明、裘兴棠:《当代军魂——建国以来人民著名英模事迹选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共和国英模谱》,本书编写组编,中国人事出版社.

[5]《追寻永恒——共和国英模的昨天和今天》,《党建》杂志社编,学习出版社出版.

[6]赵庆环:《军魂:著名英模谱》,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出版.

[7]雷京娜、汪鹤林:《英烈千古——解放战争英雄谱》,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8]《热血颂:英模事迹》新华社、总分社编,新华出版社.

[9]镡德山、熊华源:《共和国的象征》,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7月.

注 释:

三国·魏 刘劭《人物志·英雄》.

明代小说家罗贯中著《三国演义》曹操语.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书局,1983年版,第1384页.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

美国1999年6月14日《时代》周刊在1999年评选最具影响的世纪百人时对“英雄与偶像”一栏的定义.

《三略》,又称《黄石公三略》,传说黄石公撰,传与汉初张良得以问世(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黄石公传与张良的书为《太公兵法》,而非《三略》).据当今学者考证,《三略》成书于西汉末年,其真实作者已不可考。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列《武经七书》之一.

潘天强:《论英雄主义》,《人文杂志》,2007年第3期.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12月27日,《选集》第一卷第156页.

:《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延安文萃》(上卷)第192一193页,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报刊史研究室编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选集》第三卷第1039页.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选集》第四卷第1247页.

上一篇蜡染扎染

下一篇山里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