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重症监护室范例6篇

实习重症监护室

实习重症监护室范文1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调查

重症监护室是主要是治疗并护理各类重症病人的护理,因此重症监护室护士既要负责抢救病人与第一线,又要熟练的使用各种先进的医疗仪器,配合医生完成各种治疗抢救工作。在如此紧张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重症监护室护士也承受来自各方的压力,心理和生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状况问题[1]。为探究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故本院进行此次试验,先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护士147人,年龄在29岁~35岁,工作年限在7年~11年,其中本科及以上31人,大专学历64人,中专学历52人;主管护士9人,护理师49人,护士89人。

1.2方法

对重症监护室护士问卷调查,所用调查表格为抑郁自测量表(SDS)和焦虑自测量表(SAS),由专人统一发放表格,20分钟后将表格回收。这次共发放调查表格147份,有效回收145份。将调查表结果与我国常模进行对比。

1.3统计学意义

应用 SPSS 18.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2.1 重症监护室护士的抑郁自测量表与焦虑自测量表的评分分别为(42.89±13.27)分,( 35.13±11.29)分,将两组数据分别与我国常模比较,结果(P

3.讨论

3.1心理健康状况原因分析

通过对重症监护室护士的调查发现,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下的护士抑郁与焦虑的情况较10年以上工作年限的护士更为严重。通过调查发现,10年以上的护士对于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更有工作经验,在面临进行状况能够立刻做出判断,高度配合医师的治疗抢救工作。而10年以下工作年限的护士,尤其是刚进入重症监护室工作不到两年的护士,面对抢救治疗时自身经验不足,不足以根据现场环境迅速做出反应。同时面临一些较为紧张严重的抢救的时刻,更加容易自乱阵脚。

已婚已育的重症监护室护士的抑郁与焦虑的情况较已婚未育,或未婚的护士更为严重。女性作为家庭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法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中。已婚已育的护士有些不仅要照顾家中的孩子,还兼顾着照顾老人的责任[2]。重症监护室高强度工作与压力无法让已婚已育的护士无法同时兼顾家庭与事业,这样的情况一旦持久就会给已婚已育的护士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

在实验中还发现,学历越低的重症室监护室护士的抑郁与焦虑的情况更为严重。学历低的护士其重症监护室护理理论知识、技术及自我学习的机会都会受到一定限制。如面对较为先进的医疗设备因不具备足够的外语能力而无法学习使用,在与医师沟通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障碍。

同时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需要护士高度集中并且信细心的完成,因为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造成不可估计的严重后果。在与患者家长沟通时,很可能因为一时的用语不当引起患者家属的误解从而发生不必要的纠纷,自身的安全无法得到全面的保障。这样的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所带来的压力自然可想而知。而随着医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重症监护室护士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胜任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但护理工作的高强度性,让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在继续学习,在使用新设备和技术时明显会感到强大的压力。女性的生理结构也让重症监护室护士在生理期、妊娠期等特殊时刻会出现明显的体力不支,并且长时间的高强度的工作对护士的皮肤、内分泌也会造成众多的负面影响。许多已婚未育的护士表示,长时间的倒班及高强度的工作,很容易造成她们习惯性流产。

3.2有效解决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状况的方式

本院为有效缓解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心理压力,首先重新制定了重症监护室的排班制度,尽量减少每位护士上夜班的频率;本院会开始招收男护士,以缓解重症监护室护士人员紧张的问题;定期组织重症监护室护士参加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增加重症监护室护士继续学习、晋升和进行的机会;对一些较大规模的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研讨会,主动安排护士长级别或以上的人员参加;在医院的管理政策上会适当的做出有利于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决定,在保证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质量的基础上尽量为重症监护室护士营造一个良好安全的工作环境;适当的组织重症监护室护士进行户外活动,保证重症监护室护士能有足够的身体状况面对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对已经出现抑郁焦虑情况的护士要进行心理疏导或治疗,帮助他们缓解过大的心理压力,继续有质量的完成护理工作[3]。

综上所述,本院认为重症监护室护士承受较大的心理健康问题,院方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其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贺文芳,陈训婷,宋慧君. 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全科护理,2012,02(29):175-177.

实习重症监护室范文2

【关键词】目标分解;教学模式;重症监护能力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1.059

随着重症医学科的发展,重症监护能力成为临床护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症监护能力包括急救能力、病情观察能力、感染控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ICU集中各种先进仪器和急危重症抢救、监护技术,成为抢救和培养护生重症监护能力的重要基地[1]。如何指导护生在重症监护病房实习过程中,面对复杂仪器和高难度监护和操作技术,有目的、循序渐进形成初步的重症监护能力是临床教学的难点。笔者所在科将重症监护室教学目标按难易程度赋值分类,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结合知识掌握的渐进性,设计目标分解教学模式并应用于重症监护临床教学,培养护生重症监护能力,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ICU实习的护生136名,男29名,女107名,年龄18~24岁,学历层次包括本科、专科、中专。将护生进入ICU实习的月份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61例,平均年龄(18.73±3.125)岁,对照组75例,平均年龄(19.09±2.572)岁。两组间性别、年龄、学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护生性别、学历比较 例(%)

组别 性别

学历

男 女 本科 专科 中专

干预组(n=61) 12(12.3) 49(87.7) 17(27.2) 31(38.3) 13(34.6)

对照组(n=75) 16(14.6) 59(85.4) 22(30.5) 33(36.6) 20(32.9)

字2值 0.153 0.211

P值 0.617 0.825

1.2方法

1.2.1试验设计采用非同期随机对照试验研究。ICU成立两个教学小组:小组成员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工作时间≥2年,具备教学资格,以抽签形式决定目标分解教学小组和常规教学小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护生均在教学小组指导下实习,教学内容一致,教学课时数相等,每周一上午集中教学,其余时间护生跟随带教老师进行临床实践。干预组采取目标分解教学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实习时间4周。在ICU实习结束后,邀请其他科室教学负责人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2]。考核两组护生抢救能力、病情观察能力、急救能力、感染控制能力,经过统计学处理后,对比分析带目标分解教学模式提高护生重症监护能力的效果。

1.2.2目标分解教学模式目标分解教学模式是将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按基础到专科,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序,从1~9分赋值,专科程度或难度越高,分值越高。1~3分为低难度、4~6分为中等难度、7~9分为高难度。各部分内容依据知识掌握的渐进性和临床应用的重要性,有序纳入每周教学计划。目标制定分掌握(完全掌握所有知识点)、理解(掌握知识要点)、了解(掌握知识重点)三个级别。知识掌握顺序:1~3分直接划入掌握范围;4~6分:第1周理解,第2周掌握;7~9分:第1周了解,第2周理解,第3周掌握。目标制定采用统一格式:掌握/理解/了解+知识,如:掌握吸痰指征,理解呼吸系统的解剖,了解呼吸机的应用。本科护生掌握、理解、了解三个级别必须达标,专科生掌握、理解两个级别必须达标,中专生掌握级别必须达标。目标分解教学模式还要求带教老师根据每周教学目标,结合每日工作内容,灵活制定护生每日学习目标和内容,每日反馈评价。

1.2.3实施第1周:向实习护生介绍目标分解教学模式,明确重症监护病房教学目标和内容,根据本周教学目标和病房工作情况制定周实习计划;第2周:周一反馈上周教学目标和实习计划落实情况,明确本周教学目标和实习计划;第3周:内容同第2周;第4周:周五评估整个教学计划实施效果,组织护生参加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重症监护临床能力。

1.3评价指标根据重症监护病房培养护生急救能力、病情观察能力、感染控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的实习目标,设计一例包含先天性心脏病室缺修补术后接手术、术后监护以及心跳呼吸骤停抢救配合三个标准化考站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护生的重症监护能力。

1.4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 16.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干预组与对照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得分进行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

OSCE考试结果显示:干预组急救能力、病情观察能力、感染控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考试得分及OSCE总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护生重症监护OSCE考试各重症监护能力

及总分比较(x±s) 分

项目 OSCE重症监护能力 OSCE总分

急救能力 病情观察

能力 感染控制

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

干预组(n=61) 67.03±2.715 68.90±0.778 68.42±0.487 77.17±3.697 81.85±3.602

对照组(n=75) 58.70±3.117 56.81±0.965 55.37±0.681 57.65±5.014 66.59±3.994

F值 3.369 15.683 7.970 4.781 3.991

P值 0.035 0.000 0.000 0.006 0.020

3讨论

3.1目标分解教学模式使教学目标明确、激发护生学习兴趣重症监护理论难度高、技能操作不易掌握,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引,护生会迷茫,碰到什么学什么,最终难以达到教学目的。目标分解模式明确每周、每天学习目标和重点,使护生清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逐步实施。临床教学过程中发现,护生初次进入ICU,面对各种复杂仪器、引流管道、急救抢救场面,既好奇、想学,又充满恐惧。同时护生在ICU实习,学习兴趣高于普通病房,本研究证明按目标分解模式引导护生有目的、有计划学习,能够充分利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初步形成急危重症抢救和监护能力。

3.2目标分解教学模式符合循序渐进教学规律目标分解模式将重症监护理论和技能按简单到复杂、基础到专科的顺序进行排序,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符合教学规律和能力形成规律。使护生面对复杂难以掌握的理论和技术,减轻恐惧和畏学心理。本研究中,干预组护生重症监护能力得到提升,表现在主动观察病情变化,观察面扩大,重点突出,并能思考病情变化原因和处理措施,具备初步抢救配合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各种有创操作中无菌观念增强。与对照组相比,能较好地达到重症监护能力培养目标。

危重症抢救和监护能力是临床护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急救技术、技能,心肺复苏、精密仪器使用及病情动态观察和应急处理能力等[3]。因为重症监护理论技能的复杂性和难掌握性,本研究从临床教学实践出发,采用目标分解教学法,分析护生重症监护能力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并实施,能够帮助护生明确学习目标,循序渐进,激发学习兴趣,最终初步形成重症监护能力。但尚未有公认的重症监护能力体系构成,本研究也只立足于最基本的急救、病情观察、感染控制、团队协作等能力的培养研究,其局限性有待在重症护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中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 范亚峰,张仁,陈谊,等.ICU护理人才校内实践技能培养模式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10(11):983-985.

[2] 景汇泉,于晓松,孙宝志.OSCE 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23(2):29-33.

实习重症监护室范文3

【关键词】重症监护;护理;带教体会

胸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一个具有特殊环境、特殊设置和特殊要求的病房。对刚进入科室的实习护生同样具有特殊的学习要求。现将笔者多年护生临床带教心得总结如下:

1 入监护室前一般基础教育

进入ICU前向护生讲解ICU内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并介绍ICU环境,使她们对监护室有所了解,工作起来得心应手。特别安排专科疾病知识讲座,即对胸心外科常见病的介绍,使护生对胸心外科疾病有一定的认识,有利于术后监护[1]。此外,还进行基础护理方面带教,如对病人术前教育、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

2 监护技能方面带教

2.1 动脉内插管监测血压及护理:动脉内插管监测血压是最准确、最直接监测动脉血压的方法,而且可以连续观察血压的动态变化,并且可通过插管采集血标本,避免反复穿刺对病人造成的痛苦。首先给护生讲解动脉内插管监测血压的意义和重要性,示范测压管的连接、零点的调节以及血标本的采集等操作,并注意防止气栓、血栓,严格无菌,使护生对动脉内插管监测血压有全面的认识,并在认识的指导下完成此项操作。

2.2 中心静脉测压管的护理和CVP监测:首先使护生了解中心静脉测压的意义和重要性,它是直接反映左心功能和衡量血容量的客观标准,指导补液速度和评估血容量。影响中心静脉测压值的因素:①零点的测定;②卧位腋中线的第四肋,半卧位腋前线的第四肋;③病人必须在安静下测压;④测压管必须保持通畅,确保导管在腔静脉或右心房;⑤应用呼吸机PEEP时,必须减去PEEP值,才是真正的中心静脉压。同一时间由老师和护生分别测压,对比护生测量的准确性。注意无菌,避免从测压管注入血管活性药物,并确保管道通畅在位。此项操作对病人影响小,可让护生反复操作,利于熟练掌握。

2.3 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心脏术后常规放置心包纵隔引流管,防止心包纵隔积血、积液。首先让护生心包填塞和胸腔积液的症状、体征及对病人的危害,护生才会重视引流管的护理。每15~30min挤压引流管1次,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有无血凝块等,并且每日更换引流瓶,注意无菌操作。

2.4 呼吸系统的监护:包括对呼吸频率、幅度及呼吸音的观察,正确进行体疗排痰方法和吸痰法。让护生掌握听诊方法及异常呼吸音的特点、体疗排痰和吸痰的手法和技巧。同时注意无菌操作。

2.5 各种监护仪器的使用带教:监护仪器包括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微量泵等,主要让护生反复进行各种仪器连接方法的训练,熟记在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各种参数,并学会微量用药的配置方法,根据血气分析调整呼吸机参数及电解质的补充。

3 带教体会

通过1个月的实习,使护生对胸心外科术后监护有所了解,基本掌握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微量泵等的监床应用和注意事项,并能独立完成中心静脉压的检测,气管插管内吸痰,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出入量的总结等监护技能。最后均能通过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

目前护生在校未接受重症监护的教育,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先进电子仪器在临床的普遍应用,这对护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还要学习重症监护和重症监护的技能[1,2]。护生在胸心外科重症病房的实习中掌握重症监护和重症监护技能,对临床护理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有所提高。实习过程中,首先使护生了解操作的目的、意义,操作注意事项和操作不当的危害性,才能使她人在思想意识上引起重视;其次有的操作必须亲身体验,才能掌握技巧,如同学之间相互拍背才能掌握体疗排痰的力度;对有创的操作必须在体外或模型人上进行方法训练,熟练掌握方法和技巧后才能在病人身上进行操作。每个护生出科必须经过严格的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进行全面的考评,了解实习效果,找出最佳的带教方法,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梁伟霞,陈湘,黄惠桥.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进修护士带教的实践与体会[J].医学文选,2003,22(5):809~811.

实习重症监护室范文4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高危药品;安全管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5年开展药品使用安全管理前,收集了护理部、药学部、重症监护室所使用的105次高危药品资料,并对其质量自查资料进行了整理后发现,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共存在23次不同程度的问题:贮藏不规范、备用药物账物不符、未严格执行高危药品双人核查、无醒目标识分别为5次、7次、5次、6次,分别占21.74%、30.43%、21.74%和26.09%。

1.2管理方法

1.2.1成立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小组

安全管理小组长和高危药品质控员分别由科室护士长和选派的3名重症监护室高年资护士担任。药学部协助多项工作的开展:①制定重症监护室管理制度;②高危药品目录和使用流程;③对科室护士进行有关药物使用的相关知识进行培训;④指导日常工作;⑤对高危药品的保管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审查;⑥对发生药物使用的不良事件进行处理或者上报;⑦持续关注高危药品的管理并制定整改意见。

1.2.2制定完善高危药品目录

根据重症监护室患者所使用药物的情况,参照2012版美国药物安全使用协会对药品的分类及我院药学部设定的高危药品目录,对我院重症监护室高危药品目录重新进行修改和完善,并上交到有关部门进行审核和备案。审核通过后,详细列举和张贴重症监护室所使用的高危药品的名称、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并将这些信息制成表格,以便在使用时可以随时查阅。

1.2.3建立、健全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1)日常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工作由护士长派固定的人员负责。负责人主要检查药品的质量和数量及使用期限并对药品进行整理。负责重症监护室高危药品质量的专业人员在每周例行一次检查后要及时地将检查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每个月管理小组都要监督高危药品的使用质量,一旦发现药品存在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并紧急召开全体会议,及时进行处理和改进,并在后续管理中进行优化。(2)使用专门的柜子并根据原包装分开放置高危药品和其他药品。一些听起来和看起来比较相像的药品,或者是同一种药品不同使用剂量的药品也要分开放置。冷藏药品必须放在冰箱的固定位置上,药品冷藏的温度进行每隔8h、一天三次的登记,并对相关数值做好记录。一些特殊的药物要设置专门的柜子进行特殊管理,并标上使用期限。以10%的氯化钾注射液和10%氯化钠为例,他们都应该在标好明确的标识以后分别放置在专门的抽屉中;麻醉药品要保存在设有密码的专用保险柜中,不同的看管人员要做好交接工作。(3)根据卫计委的规定,高危药品标识一律要贴在药品包装盒右上角;红色三角形标签标志着该药品有效期是6个月;在使用用高危药品时,注射器和延长管也要贴上专用的标签;高危药品的排放要根据时间顺序,自右向左摆放有效期限的药品,并要遵循“先进先出”的使用原则,既先用即将到有效期的药品。所有的护士都要知道该从哪个方向取药,在补药的时候要遵循左取右补的原则。

1.2.4制定和完善资格准入和培训制度

及时地对护士的药学理论进行培训,对于护士的安全用药而言,必须要明白药品的潜在危险性。一些临床护士并不完全了解高危药品信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受年龄和医护人员工作经历和专业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3]。所以,要定期地组织护士认识高危药品,尤其是对于资历比较浅的护士更要做好高危药品使用的培训工作,避免唯医嘱是从情况的出现,对于未参加过培训的医护人员或者实习生等,必须让其学习和培训完高危药品使用方法后再使用药物。

1.2.5严格执行双人核查制度

护士接到任务后,必须要严格执行双人核查制度,并及时地核对患者和药物的信息,比如:患者和药物的名字、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时间等;在给患者药物时,要告诉患者应该注意的问题,严格执行给药“5R”原则,即:患者、药品、剂量、途径、时间的“五正确”原则。护士在拿到医嘱过程中如果存在疑问要敢于质疑并及时和医生进行沟通,确定无误后在执行。

1.2.6加强不良反应监测与预防

制定重症监护室高危药品使用制度并规范其使用流程。对于一些生长抑素和硝普钠等特殊的药品要用红色输液牌进行警示,严格控制使用的滴数;为了保证患者的健康状况,保证安全使用高危药品,要及时地观察和监测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问题一旦出现,要迅速采取措施,及时告知医生。

1.3观察指标

收集由我院护理部、药学部、重症监护室开展的高危药品专科质量自查的120次检查资料,对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缺陷进行记录,并比较分析2015年收集的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缺陷资料。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开展安全管理前后高危药品管理缺陷比较。

实习重症监护室范文5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 管理 问题 对策

ICU(IntensiveCareUnit的缩写)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医学监护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ICU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ICU设有中心监护站,直接观察所有监护的病床。每个病床占面积较宽,床位间用玻璃或布帘相隔。ICU的设备必须配有床边监护仪、中心监护仪、多功能呼吸治疗机、麻醉机、心电图机、除颤仪、起搏器、输液泵、微量注射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越来越长,疾病也在不断进化,特别是许多重症、急症患者越来越来多,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医学的模式也在逐渐改变。重症监护室(ICU)作为救治急、危重患者的特殊病房,能保证持续监测,多种救治措施准确、快速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普及。所以说加强医院的重症监护水平才能适应这种情况,更好地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首先,查找国家有关重症监护室管理方面的规定,结合医院自身的规章制度,了解到相关的规定,据此来分析实际的管理活动是否有依据;其次,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到现阶段对重症监护管理方面的研究状况,为自己的研究提供依据。

1.2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

2、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医院在重症监护室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诸如重症监护室的建设急需加强、日常管理活动还存在一些不按照规定操作的情况等,急需改进、完善。

3、讨论

3.1问题分析。首先,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建设需要加强。现阶段,随着医保政策的推行,患者看病负担减轻,同时中国的老龄化社会来临,这都导致致重症监护室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患者住院周期和人数都有所增加。另一方面,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医疗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医院整整监护室建设不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重症监护室的数量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需要;二是重症监护室的配备过低,有许多设备老化严重,患者普遍感到不满足。目前广大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较高,使医院迫切需要提高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尤其是对危重患者的救治更加需要重症监护病房。另外各种新的医疗技术及医疗操作对ICU工提出新的要求。

其次,管理模式的问题,国内的ICU采用三种等级,即Ⅰ、Ⅱ、Ⅲ级,之间主要的区别在于①护士与患者的比例不同,②监测的项目不同,③医疗的能力差别。管理模式分为三种即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现在医院使用最多的是Ⅱ级模式,这种模式一般是半开放的。现在这种模式承担了越来越多的任务,三者的配备十分不均衡。Ⅰ和Ⅲ级患者来院较少,这三级模式的管理、分配上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Ⅱ级模式严重满足不了需要,另一方面,Ⅰ和Ⅲ级很少发挥作用,资源闲置严重。同时,重症监护室的封闭性还导致与其他科室的联系不够密切,没有良好的衔接系统,具有较强的封闭性。

第三,日常管理活动比较混乱,这点体现最为明显,重症监护室承担的责任很重,但是管理比较混乱,突出表现就是床位安排不合理、设备不齐全、患者的日产管理混乱等,严重背离了重症监护室谨慎、严肃的初衷。另一方面,医护人员的安排也不合理,人员流动比较大,对病人的管理活动也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医生的分工十分不明确。

最后,重症监护室的经济效益差。许多医院一直采用通过成本核算实施分配这一制度,这一结算方式对ICU的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由于不能决定进入ICU的患者成本和收入的归属于那一个科室,致使结算问题一直不能解决,影响的ICU患者来源。虽然有一些医院将ICU实施独立核算单位,但是ICU的医疗成本过高设备的折旧、医疗耗材、医护人员的费用等、医疗收费受到医保的控制、还有一些科室为了自己科室增加医疗收入拒绝将患者送到ICU,因而也影响着ICU工作的开展。这样一方面导致领导对重症监护室的重视程度不高,对重症监护室的投入也就不高,使重症监护室的陷入恶性循环;另一方面由于效益不高,相关医务人员的待遇不高,导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更是对重症监护室的发展雪上加霜。同时,人才培养方面也就无从谈起。

3.2对策。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重症监护室存在的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如下策略。

首先,加强重症监护室的建设。这就要求医院领导要充分重视重症监护室的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相关设备的配备和完善,加强重症监护室的硬件建设;另外要加强医护人员的配备,完善分工,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和人才培养政策,为重症监护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基础。

努力提高ICU的使用率由于长期以来ICU采取的经济结算方式影响了患者的来源,使得ICU的床位使用率一直不高,这一现象在我国较为普遍,即使是技术力量较强的中日友好医院的其床位使用率也只有40-60%。我院在改革管理机制后ICU的床位使用率达70-85%。提高重症监护室的盈利水平,提高其自身发展的源动力。加强与其他科室的联系,建立对外协调机制,过去很多科室因为考虑自己科室的经济利益,将重症患者或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留在普通病房,导致因监护不到位而出现抢救不及时,从而引发医疗纠纷。ICU床位使用率的提高,使各科的危重患者能够及时的得到监护和比较齐全的抢救措施,从而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保障了患者的安全,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理顺了ICU医师与各专科之间的关系

加强日常的管理工作。显著改善重症监护室内工作环境使各工作室物品管理井然有序、方便使用,从而节省寻找及取放物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的发生。加强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医务人员及病人的满意度。提高了急救成功率在“五常法”实施过程中,加强了机器维护工作,完善了抢救流程,确保抢救物品完好率达100%,抢救物品放置有序,标识明确,为抢救病人赢得了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急救的成功率。增强了人性化的服务意识,提升医院形象和竞争力,重症监护室内有可能伤害人体的各种部位制定了警示牌,既减少了误会及不必要的解释,又感到有温馨的意识。科室管理工作步入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为病人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和良好的就医环境,提升了医院影响力和知名度。

常组织: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病情重、变化快、抢救多,要求护士对所有的物品、仪器、抢救药品了如指掌,能快速取出,及时使用,因此要进行严格交接班,抢救药品使用后及时补充,抢救仪器定位放置,用后及时归位,设专人管理,使其处于备用状态;墙壁挂有操作流程图及醒目的指示标签;清理积压物品灵活使用,防止误用。常整顿:运用分层管理法,对物品进行预算,把所需物品及仪器贮存数量减至最少(以1个月内够用为宜)建立基数,储物柜中层放常用物品,低层放贵重物品,高层(肩膀以上)放少用物品。同类物品应放在同一地方,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规定物品前拿后放、上拿下放、左拿右放、取放有序。不同物品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急救车内有一份急救物品目录表,每日清晨交班,用后及时补充。常规范:视觉管理和透明管理是常规范的管理技巧[4]。为了规范重症监护室物品管理,达到目视管理和透明度的标准,我科对室内壁柜门进行统一改造,设置成透明的玻璃门,各种小件必备物品统一放置在透明的小塑料盒内,无菌物品存放柜更换成无门的存放架,统一粘贴不同颜色的标签加以区分。常清洁:设专人负责监督环境卫生,随时清理污物,创造清洁优美的环境。治疗室内清洁区、污染区严格划分,达到无菌标准要求。按照物品器械的清洁要求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养,按常规进行检查、清洁、补充。责任到人,随时检查仪器功能及运转情况。常自律:运用自我管理法,通过日常琐碎而且简单的事情,潜移默化地改变护理人员的工作作风,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好习惯。坚持做到今天的事情今天做,每天下班前5min查漏补缺,自查工作完成情况,发现问题立即纠正,通过2年的实施,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凝聚力。

总之,重症监护室的完善是一个系统全面的过程,需要领导、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特别使重症监护室的自身努力。重症监护室的发展应该是领导重视,加大支持和投入完善人才激励和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人力和物力条件。重症监护室不断努力,加强日常的管理工作,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共同加强重症监护室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

参考文献:

1康焰吴言涛.加强医疗病房(ICU)的发展与现状[J];华西医学;1993年01期.

2李倩华,伍玉琴.“五常法”在门诊注射室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88.

实习重症监护室范文6

【关键词】能力;护士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97-02

1 神经内科监护室的护士病情观察能力的培训

1.1 掌握观察病情的从一般到特殊的顺序:观察能力是护士进入临床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因为护士通过观察收集到的患者资料,即可以作为护士制定整体计划的依据,也可以作为医生诊断和治疗的参考[1],当护士进入监护室时,首先观察监护室患者的整体情况,患者总数有多少、危重患者数、其他有特殊情况的患者数。然后观察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在观察单个患者时,先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如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前一个班的情况、所患疾病等,然后重点观察行脑室穿刺引流者引流管通畅,或气管切开患者机械通气等情况。

1.2 注重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脉搏、心率、血压、神志等情况,对患者神志状况的观察要做纵向的对比,若发现患者的精神状态比以前要稍微差或淡漠一些,往往是提示患者颅内已经发生了变化,必须及时通知医生查看患者,必要时对患者进行CT复查,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病情的变化,及时进行处理。对患者瞳孔的观察(包括形状、大小、对光反射等)要仔细、及时、准确,发现患者瞳孔出现变化时分析对比前后的变化,警惕脑疝发生的前兆,及时对患者行脱水降颅压处理或行脑室穿刺引流术,以降低颅内压力,防止脑疝的发生。当患者出现头痛时,认真询问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等,区分是因颅内压力升高引起的疼痛,还是神经血管性疼痛。在观察疼痛的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和瞳孔的情况。处理疼痛患者时切忌盲目用止痛药,防止止痛药掩盖患者的病情,导致最后脑疝形成,耽误治疗。

2 加强专业知识的培养

2.1 加强专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一个神经内科监护室的护士要具备敏锐的观察病情变化的能力,就必须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护士必须详细了解颅内的重要解剖结构、神经血管的分布情况,了解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学习并掌握每类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护理和病情的观察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出现并发症时的处理措施。只有加强了专科理论知识的学习,护士才能敏锐地观察到病情的变化,并且在观察到病情变化时能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2.2 加强专科护理急救技术的学习:神经内科监护室的护士除了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有熟练的专科护理操作技术。监护室里的患者病情重,变化,快病种复杂。只有加强专科护理操作技术的学习,熟练的掌握心肺复苏、吸痰等急救技术,护士才能积极配合医生抢救患者,忙而不乱,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3 善于人际交流和沟通的培养

由于监护室里的患者病情重,病情复杂,为了全面仔细地观察病情、减少人员的流动、预防交叉感染,监护室里一般不留陪人,患者在监护室里接受治疗期间必然会有茫然、孤独和失落的情绪,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情绪低落或表现得很烦躁等负面情绪时,护士必须尽快查找原因,必要时通知医生查看患者,排除病情变化导致的情绪改变。并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的困难着想,实事求是地提出合理的建议,给予心理支持。同时护士要耐心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个别患者对家属情感依赖很重,适当安排家属到患者床旁陪伴,以减轻患者的孤独感。

4 慎独精神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神经内科监护室工作很多时候需要护士独立做出决策,而且这些决策关系到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护士慎独精神越强,其对临床信息的评估、收集和分析能力也就越强,慎独精神是一种有目的的自我调控判断和不断进行归纳演绎推理的过程,是态度、知识、技巧的综合,是发展技能、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体现。其次, 神经内科监护室的工作性质要求护士保持对护理环境的敏感性,随时注意护理现象的环境背景,只有获取了正确的信息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不仅如此,护理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独立的操作,它要求护士还要团结一致,互相协作,系统的了解病情变化,以便护士能够正确的判断病情,并及时做好处理,同时抢救时,共同协作,更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5 体会

在神经内科护士从普通病房进入监护室单独值班之前,进行系统规范的能力培训,使监护室护士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患者的病情变化在萌芽状态时能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医疗、护理质量得到了有力的保证,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治愈率。医生也提高对护士的满意度,同时由于医疗、护理质量和危重患者的治愈率提高,患者和家属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也减少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发生。为医院创造了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通过对监护室护士工作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护士的业务能力,提升了护士在工作中的自主性和护士在工作中的价值的体现,激发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让护士从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快乐,更加热爱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