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七世纪范例6篇

七天七世纪

七天七世纪范文1

关键词:“十七年”;中国画;研究;写作

中图分类号:J209 文献标识码:A

新中国的“十七年”作为二十世纪的一个重要断代,曾经被许多学者单独拿出来进行研究。自从80年代以来,对建国十七年文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方面,并由于其与电影的联姻关系,对此时电影研究著述也颇多。相比较而言,美术作为“十七年”中为革命事业服务的艺术形式之一,一直以来都缺乏深入而广泛的研究。而中国画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因其传统的因素,使其在“十七年”中相对于其他画种而言,是争论最多,同时也是最需要“革命”的画种。在新世纪的今天,在研究中国近现代的美术史中,“十七年”的中国画研究也有了一个相对更客观的时间和距离。

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自身所赖以生存的程式和特定的风格。作为与中国封建社会同生共长的艺术,中国画的许多的程式和风格以及意味都带有不同程度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其文人画即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一例。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坚船利炮下不得不打开了国门,此国门一旦打开,西方社会的科学技术即令曾经这个夜郎自大的东方国度,这个曾经创造了康乾盛世的东方帝国为之惊叹不已,而也正是在此时,中国的中国画与其他的中国传统艺术一起正在风雨飘摇中艰难的生存。一开始便是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国画改良”。世纪初的康有为便早已看到,应该学习西方的写实主义的精神,此观点即被徐悲鸿所发扬光大。其精神业已成为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画发展的主流,并一直延续至今。与徐悲鸿同时在法国留学归来的林风眠则进行了不同于徐氏的另外一次国画改革,即采用西方的现代主义的精神和技法与中国民间的艺术表现手法结合起来,将中国画中的文人画一直以孤高、冷清的意境完全排除在外,而代之以纯粹精神上的享受和欢愉,此种中国画改革在1949―1976年间几乎绝迹,而其复苏则表现在二十世纪后二十年,而林风眠的个人地位也随之越来越高,在世纪末甚至有超过徐悲鸿的趋势。而另外一种潮流则是以齐白石、黄宾虹和张大千为代表,这批人将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发挥到极致,他们大多卒于二十世纪上半叶,从下半叶至今,或许到未来,在笔墨语言的表现方面没有人能出其右。在二十世纪,关于中国画的改革和变革大都不超出这三种类型。中国画的发展从二十世纪开始一直到新世纪的今天一直争论不休,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东西方如何交融如何沟通的问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于中国人民甚至对世界人民来说都是一件重大的事件,社会主义国家的成立对于中国人民来说,结束了封建社会由封建阶级剥削人民的状况,人民当家作了主人,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系列定义和具体的阐释都来自于西方的马克思,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社会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最终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于是当时的中国人民都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作为精神目标甚至支柱,中国的就成为了人民的顶礼膜拜者。中国画从进入新中国开始,就已经开始了不同程度上的变革,但这种变革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画改良不同之处在于,如果说二十世纪前五十年的中国画改良是从内部进行的话,那么1949年以后的中国画变革则更多的是从外部来进行。也就是说,与以前所进行的中国画本体的争论相比,建国后围绕中国画改良的问题就转到了中国画的服务对象等这些外部的问题上了。1949―1966年做为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的时期经常被学者们拿来进行研究,并冠之以“十七年”这个特殊的名称。从目前的各个学科的发展上来看,“十七年”都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较好的时期来进行研究,大概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史为鉴的传统,所以学者大体上都本着这一思想和目的,对“十七年”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事实上,“十七年”的问题比较复杂,各种运动比较多,学者们大多在评论时难以把握一定的度。所以目前所见的关于“十七年”的研究的专著很少,但零星的论文还是比较多的。而“十七年”中国画确实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不只是外部方面的,同时在中国画的图式语言,风格方式上都有较大的时代特征。“十七年”中国画一方面传承了传统中国画中的传统因素,包括中国画的传统笔墨因素和自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画变革的一些因素,同时“十七年”的中国画又具有变革性,以及影响性,因此“十七年”中国画可以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不得不承认,二十世纪后二十年中国画的变革在“十七年”中就已经存在。应该探索这种承上启下的原因和本身,并通过对这一特定时期的研究希冀对当下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意见。

80年代以来,不少研究者努力寻找新的研究视角,试图寻找有效的阐释方法为建国十七年的中国画提供阐释的空间。

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研究者们开始从反思政治和艺术的关系出发清理历史线索,总结经验教训,探讨艺术规律。他们往往对中国画作品进行高度的归纳和概括,描绘出建国十七年中国画的历史走向和脉络,对取得重要创作成果和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进行初步的艺术分析和美学评价。其论述的重点在于建国十七年间风云变幻的社会政治气候给予中国画创作的影响。

第二,从艺术美学的角度对建国十七年的国画作品和代表艺术家进行美学评价和美学重估。对艺术家的创作个性,艺术风格以及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对艺术成就给予美学评价。其中对十七年间的国画作品和国画家进行重新分析和评价,为人们看待十七年间的国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提高了十七年国画的艺术价值。进入世纪之交以来,都以大量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丰富了新中国美术的研究,这表明了对于建国十七年的中国画的研究正在逐步走向深入,史学家也正在以一种更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对待十七年的国画研究,同时也更说明了十七年中国画的研究还有继续深入和完善的空间。

而也正是在此时,还有一批研究者对十七年间的重要中国画家采取了个案研究,并出版了多本专著和论文,如对黄胄、关山月、李可染、傅抱石、石鲁等重要中国画家的研究专著,以及大型画册也频频出版,这些都为研究十七年间的中国画创作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资料,同时这部分的研究也是很丰富的,但遗憾的是这些研究还比较分散,至今还没有出现一部完整的且全面的对十七年的国画家和中国画作品进行研究 的专著。

第四,进入90年代以来,出现了对“十七年”中国画作出文化研究方面的尝试。一批中青年学者采用文化研究的方法对建国十七年的中国画进行研究。文化研究是指通过分析艺术本体的文化想象,来讨论艺术本体中的蕴涵,呈现诸如民族、国家以及阶级的一些问题。学者威廉斯认为,“文化研究是一个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领域,在那儿各种关注与方法会聚;这种会聚的好处是它让我们能够了解通过现有学科无法了解到的现象与关系。”建国十七年国画中的大众美术正契合了后现代文化研究领域中的“大众化”问题。学者们在对中国画作品的基础研究上展开结构和文化分析,力图在作品与时代环境、意识形态关系的建构中把握艺术家的艺术个性和作品的文化涵义。这使得十七年间中国画的研究从艺术本体论的研究中解放出来,这种更为开阔的视角和全新的理论使“十七年”中国画的研究越来越多元化。

第五,资料汇编和整理。对于十七年的国画,其资料性的整理也是颇多的。首推《新中国美术文献博物馆》,同时还有《新中国美术经典》也大致属于此类。这些资料比较珍贵和丰富,对于研究者进行深入的研究获益菲浅。

此外,海外一些学者也注意到了对建国十七年国画的研究。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安雅兰博士出版于199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绘画与政治》,论述的就是1949年至1979年这30年的中国美术历史。

过去二十几年,“十七年”中国画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有相当的学术空间可供后人填补。那种从反思政治与艺术的关系出发的角度来阐释“十七年”中国画的观点虽有独到的理论价值,但尚不足以概括“十七年”中国画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全部总和。因为除了政治之外,还有艺术家的审美取向,文化底蕴以及观众的审美接受等因素的作用。这些也都是我们不应该忽视的部分。

以文化研究介入“十七年”中国画的研究,成为一个交叉学科的研究。目前有两种倾向,一种是通过对中国画的图式和风格的研究来研究“十七年”的文化问题。另一种则是通过“十七年”的文化来研究“十七年”中国画的图式与风格。显然,目前在美术界中还是以后一种为主。

目前,对十七年间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家进行个案研究部分是比较多的,这些个案研究的意义极其重要。但是要指出的是,这些代表性的国画家的创作并不能代表十七年问国画创作的全部,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以今天的审美观和审美方式来看待十七年间的国画,必须采用历史的辩证的唯物史观进行史学研究,事实上,在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所谓“代表性”的画家都加入了我们当代人的审美意识和美学尺度,难道不是这样吗?因此如何还历史以本来的面目,就是将自己置身于“十七年”的历史情境中来进行研究,不仅要研究在我们当前的历史中沉淀下来的历史人物和作品,同时对于那些当时受到群众的青睐而随着历史消逝的作品也应该进行研究,能够沉淀下来的作品当然有它恒久的艺术魅力,但那些随着历史而消逝的作品当然也有它消逝的理由,这部分艺术作品也应当作为研究的对象,因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做到了历史的真实和客观,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相对的客观,任何的历史研究都不可避免地会带着研究者的当代的意识,以及研究者个人的喜好,同时也带有研究者的个人的偏见和意识,这些应该成为我们研究历史的一个必要的说明和前提。因此,现有的对建国十七年间国画家的个案研究只是一种名家名作的“经典”史,将那些在当时受到群众欢迎但是并没有随着历史沉积下来的作品进行研究,才能全面地说明建国十七年国画的创作环境,艺术家的创作心态,以及接受者的美学欣赏能力等。

总体来看,“十七年”的中国画的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以及资料整理上都在逐步的深化和扩展。它们互相补充,彼此呼应,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十七年”的中国画进行了研究。

以往的对“十七年”中国画的研究大都把“十七年”中国画作为一个断代来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应该将“十七年”中国画置身于二十世纪中国画的发展中进行分析,将“十七年”中国画作为历史长链条中的一个点进行研究,这样就从传承、变革和影响等方面来阐释“十七年”中国画。

对“十七年”中国画的研究应该努力地把艺术家和作品放回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去考察,也就是贡布里希的“情景逻辑分析法”。以此来研究作品、题材和观念以及艺术的形式规律,同时还要关注其产生的环境与条件。著名学者钱理群提出当代文学史的研究要注重“历史的现场感”,“十七年”中国画的研究也是如此。因此其研究方法应该依托在艺术风格学的理论点上,从具体的客观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人手,以国画家和国画作品为骨,从历史、经济、社会、美学、文化等不同的角度,采取史论相结合的方式,以探索艺术的审美规律为主,对“十七年”的中国画进行全面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力图还原历史本来的面貌,展现历史的真实,继而总结规律,为以后的实践提供经验和教训。

在这一研究方法的指导下,有必要提出值得注意的几点:

其一,以作品的风格研究为主。以往的研究喜欢以艺术家的个案为主体进行研究,建国十七年的中国画创作有极其鲜明的时代风格特征,虽然有艺术家的个性特征在其中,但以作品风格的演变为主要的线索和脉络进行叙述更能说明此时期中国画的发展状况。因此对建国十七年中国画的研究应该是阐释“作品”的风格发生、发展的历史,而不是“艺术家”的历史。

其二,深入研究艺术本体的创作规律。社会环境对艺术作品固然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但研究艺术作品的最终目的是要了解艺术家如何将自己的感情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来表现在作品中,即艺术家进行艺术表达的方式和手段的创作方式和创作能力才是艺术研究的主要目的所在。

其三,“十七年”中国画具有复杂性,多层次性的特征。在革命美术的前提下,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下,各艺术家各自的独特的审美心理,以及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组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探讨这些不同的风格形成的原因和后果成为我们重要的阐释对象。

如果说以上的这种历史情景分析法是从横向上来考虑“十七年”中国画创作的话,那么寻找“十七年”中国画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则是从纵向上来进行研究和考察。事实上,建国十七年的中国画在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史上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的,一方面它上承20世纪“美术革命”以来的对传统的解构和消融,另一方面它又建构了80年代以来的中国画现代性。因此应该将其纳入到整个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脉络中来进行考察,廓清其在20世纪美术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到他的真正的艺术价值。这样就从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建国十七年的国画进行研究,力求提供一种既客观又全新而又全面的史述方式。

七天七世纪范文2

2.情浓一生,真心表爱意

3.心相系爱相随

4.爱的银河系,爱在七夕

5.七夕情人节,爱情总动员

6.可以没有情人,不能没有礼物

7.爱要有‘礼'才完美

8.备足礼物让爱情公告全世界

9.爱之物语巧手表爱意

10.让我们成双成对

11.今天为爱而换位

12.共同的日子天天都是情人节

13.“情”你准备爱我

14.我们为您准备浪漫,您准备好了吗?

15.“长久”酒店一直为您守候

16.“情”寻色香味

17.激-情绽放时代有爱

18.遇上你是我的缘——献给七夕情人节

19.我们为您准备浪漫,您准备好了吗?

20.“长久”酒店一直为您守候

21.“情”寻色香味

22.激-情绽放,时代有爱!

23.情人节别饶了那小子

24.七夕情人节相约新世纪

25.情浓一生,真心表爱意

26.心相系,爱相随

27.爱的银河系,爱在七夕

28.七夕情人节,爱情总动员

29.七夕情人,真爱无限

30.浪漫七夕,相会XXX

31.遥远的传说由XX为您实现

32.缘定XX,七夕话浪漫

33.岁月无声真爱永恒

34.七夕情人节浪漫情人夜

35.捧在手中,甜在心中!

36.让七夕在生活的每一天

37.爱永远,相约七夕情人节!

38.满XX,送XX,你的爱情满分了吗?

七天七世纪范文3

三七,又叫田七、参三七、金不换,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三七主产于云南文山州的文山、砚山、富宁、广南、马关、西畴、丘北、麻粟坡等县,广西的靖西、德保、那坡、凌云等县。2008年1-2月,广西中药材市场上的三七价格仍处于低谷,每千克销价:40头65~67元,60头61~62元,80头56~58元,120头53~54元,无数头45~47元。到3-6月销势开始摆脱疲软市态,走动转快,价格反弹,其价分别升至78~80元、70~72元、65~67元、60~62元、53~55元,升幅分别为19.4%~20%、14.8%~16.1%、15.5%~16%、12.9%~14.8%、17%~19%;7-9月销势继续加快,分别升至90~91元、78~80元、75~76元、68~69元、60~61元,升幅分别为13.6%~15.4%、11.1%~11.4%、13.3%~16.9%、11.3%~13.3%、10.9%~13.2%。半年多时间内,缘何广西市场上的三七销势由疲软转向走快,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扬呢?据调查,是由以下多种因素促成的。

1 种植面积萎缩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两省区的三七生产也逐渐由分散在各家户小面积(1~3亩)过渡到资金雄厚的大户种植,面积少则几十亩,多者100亩以上。到21世纪初,三七在产地已形成大户大面积种植的格局,这对三七生产发展和按市场需求种植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但2005开始,三七在市场销势放缓走迟,价格不断下滑,2005年1月每千克销价:40头115~120元,60头110~112元,80头108~110元,120头105~108元,无数头100~106元;到2006年1月便分别跌至65~70元、60~65元、58~63元、55~58元、45~50元,跌幅分别为41.7%~43.5%、41.7%~45.2%、42.7%~46.3%、46.3%~47.6%、51.8%~55%。整个市场三七跌幅高达41.7%~55%。此后2年时间内,销势毫无起色,价格回天乏力。在这种市态下,三七生产者看到无利可图,2006年起纷纷压缩了种植面积。有关部门统计,2005年初两省区三七在地面积约为2 868 hm2左右,到2006年春已减少到2 335 hm2,2007年只有2 000 hm2左右,2008年春大约只有1 868 hm2。三七通常移栽2年后采收,2007年冬种下的到2008年冬已进入采收期,估计采挖面积只有1 000 hm2左右,加上2008年春季受到严重冰灾和生长过程病虫危害所造成的减产,估计这一产季两省区的总产量只有1 000 t左右,比正常年产量约减2~3成。

2 医药工业对三七需求增加

20世纪90年代以前,以三七为原料开发出的中成药和保健品产品已近100个,举世闻名的“云南白药”就是以三七为主要原料之一生产的,许多跌打消肿止痛、蛇药等中成药生产原料也离不开三七。药理研究表明,三七还有溶栓、造血、抗冠心病、扩张血管、抗心律不齐、抗动脉硬化、降血脂、降压、抗衰老、抗炎、提高免役力、保肝护胆等多种作用,为三七的开发利用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进入21世纪以来,以三七为原料开发出的新药和保健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尤其是心脑血管药不但在国内占有相当的份额,一些品种还销往世界各国,因而三七市场销量明显增加。据商家反映,近年三七的年销量从20世纪末的800 t增加到目前的1 200 t以上,增幅达5成。而用于中成药、保健品、化妆品、日用品生产原料占80%左右,配方用药只有20%左右。这也是促使2008年以来及以后三七销量增加和销快价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出口量恢复

在20世纪60-80年代,三七曾是我国中药材出口产品之一,但进入90年代后,随着生产面积扩大,三七种植大量使用化肥和剧毒农药防治病虫害,使产品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而进口国提高进口质量标准,加强了对进口三七的质量检查,因此,三七的质量问题成为三七出口的主要瓶颈。近年来,三七生产实施了GAP,规范了生产过程,确保三七质量符合规定,使三七出口量逐年增加。

4 生产资料价格和工价上涨

近年来,三七生产中搭遮荫棚所需材料、肥料、农药及生产大户雇用农工的价格大幅度上扬,如化肥比前几年上涨少则50%~60%,多则70%~80%,雇用农工费用从每日20元涨到40元以上,这些无疑加大了三七的生产成本。因此,生产者不得不提高产品售价,这也是2008年以来三七价格上扬因素之一。

5 商家囤积惜售

七天七世纪范文4

敬爱的党组织:

7月7日,一个国人不当忘记的日子。

就在77年前的这一天,已然霸占东北数年之久的日本军队,在乾隆皇帝曾经手书卢沟晓月的浪漫之地,炮轰宛平城,悍然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危急时刻,抹平隔阂、联合抗日的呼声似乎一夜之间唤起了古老民族的惊醒,从此,中华民族迅即进入了全面抗战的历史。俗称的八年抗争,从这一刻开始了。

之后的八年时间里,中华民族饱受忧愁、耻辱,亲人离散、故土难归。以致今天,也许我们何等努力地想用文字来还原那段历史,都是徒劳的,因为在真实的历史面前,文字单薄无力。也正因为此,更多的是通过文字来熟悉历史、处于现代性进程中的今人,要温习历史、纪念七七,惟有咀嚼史料,用心体会否则将被庸常的表象所遮蔽而无法洞见本民族的真实性格,无法明了信仰中庸、出世的国人何以一夜之间爆发出那么大的愤怒,更无法想象存有异见的党派何以走到了一起并最终取得了民族的胜利。

纪念七七,纪念国人的不妥协。事实上,在卢沟桥事变之前,日本早已占领了包括东北在内的中国大片领土。此后,日军侵华的脚步从未停息。与之对应的是,当局不断退让,心存幻想。直到七七事变的枪声想起,日本妄图彻底占领中国的企图终于暴露无遗。身在延安的中共中央立即发表宣言: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也正是从七七事变开始,中华民族终于意识到,已经没有妥协的余地,必须抗战,因为世上没有无来由的和平。此不妥协一口气打了八年,直至胜利。

纪念七七,纪念国人在那一天终于恢复了对痛苦和耻辱的感知力,寻找到了勃发的动力和知觉。

林语堂先生曾这样描述古老的中国:她已达到了期颐之龄,不论如何遭遇,她的平静的生命,永远无扰而长流,不辞痛苦与忧愁,亦不震撼于虚荣与屈辱。 然而,七七事变之后,面对空前的威胁,全民族觉醒了!她重又找回感觉痛苦的能力:这些饮食,人民供给,我们应该,为民努力,帝国主义,吾辈之敌,救国救民,吾辈天职这是7月7日以后,面对日军炮火,29军全体官兵唱的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著名的歌曲诞生于卢沟桥事变三天后。这觉醒,昭示人们:一个年长的民族,不仅修炼了忍耐,更蕴藏了能量。

纪念七七,纪念因之而再度牵手的跨越党派、阶层、性别、年龄的全民族合作,成就了抗战的胜利。

就在七七事变后的第二天,中共即发出通电,主张武装保卫华北,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抵抗日军进攻。后来,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中共发表《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将红军进行改编;国民党提出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的口号,进行总动员,统一划分战区部署正面战场的军队。这样,持续八年的全民族抗战就此开始,并最终赢得了胜利。历史告诉国人,合作成就和平。

明史以贯今。今天,国际态势风云变幻,国力大增的中国行进于全球化进程之中。纪念七七,于公民,当自醒、自立;于民族,当寻求合作、构建和谐;于世界,当存异求同、信仰和平。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年月日

敬爱的党组织:

经过近一段时间的自己学习和老师的培训,本人在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在工作中向党员看齐,对党的认识更加深刻。现忠诚地将本人的近期思想汇报如下:

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章规定的共产党员义务的第一条。共产党员必须懂得: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是理论上台的坚定,所以我们要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有些同志在重大问题上政治不敏锐,甚至失去判别能力,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应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理论上贫乏,政治上就不清醒。只有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一个基本原则,学习科学理论必须坚持学以致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来改造主观世界,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党章中把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作为共产党员的一项任务作了明确规定。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我们要把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本领,提高到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来认识,从而增强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不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加充实自己的业务理论知识,使自己不会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落后,能够在工作中发挥自己更大的潜能,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更加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要以实际行动来加入党组织。必须始终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认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在校期间掌握素质提高。时刻从严字要求,了解社会发展,对学校组织的活动积极参加,根据要求锻炼身体,心理,遵守纪律和规章制度,尊重领导,维护集体荣誉。

明白了这些道理,我在学习生活中有了明确的方向,有了动力。懂得干好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加倍认真负责,努力向党员同志看齐,缩小同党员同志的距离,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此致

敬礼

七天七世纪范文5

当时,笔者所在的宿舍是甩着纸牌在等待的。大家的心态似乎都很轻松,平时看到的和听到的全是积极的信息,“开放的中国盼奥运”这句当时用来征服世界的申奥口号,首先征服了大学生的心,很多人都能掰着手指头说出一套一套北京获胜的理由,似乎这句口号已经自动理解成“开放的中国办奥运”。

当萨马兰奇宣布悉尼获得2000年奥运会举办权的时候,惊愕的“愤青”在经过短暂沉默后,把准备庆祝的啤酒从宿舍窗户噼里啪啦扔了一地,导致学生处领导逐一到各个宿舍训话。

那时,中国体育的氛围基本上全部被申奥所包围,如果没有“马家军”,也许人们并不会去关注几天前结束的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当时的“马家军”席卷田径场,并集体大规模横扫世界纪录,女子中长跑各个项目都成了马家军的天下,他们包揽了七运会中长跑的金银铜牌,其中的1500米马家军居然占了前八名中的七名,3000米5人超世界纪录。

第七届全运会由北京承办、四川协办,在秦皇岛举行了帆船和帆板的比赛,是历届全运会举办城市最多的一次。9月15日在北京闭幕时,距离国际奥委会在蒙特卡洛宣布2000年奥运会举办城市已不到十天。七运会在申奥冲刺的最后阶段举行无疑备受关注,在“以亚运精神办七运,以七运风采争奥运”的指导下,全运会的组织和接待水平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七运会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组织大型综合性运动会能力的窗口。巨幅的“开放的中国盼奥运”中英文横幅,韦唯和刘欢在开幕式上演唱的会歌《五星邀五环》,代表团入场时打出的盼奥运标语,都在通过七运舞台把对奥运的企盼传递全世界。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伍绍祖在闭幕词中也提到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充分表达了我国人民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决心和愿望”。

望着2000年奥运会离北京远去的背影,重新审视第七届全运会的一些改革举措,我们发现,第七届全运会是在距1987年的第六届全运会相隔六年后举办的,全国运动会第一次放在了奥运会之后举办,这表明全运会开始为奥运让路,中国竞技体育的重心悄然由全运会转移到奥运会。这个调整有两点突出作用:首先是上一年的奥运金牌数可双倍算进全运会,调动了各地方队输送队员到国家队的积极性。再次是可以解决地方队集训和国家队集训的矛盾,这对于集体项目比较重要。

七天七世纪范文6

[关键词] 西方;恐怖电影;宗教文化

随着1895年电影诞生,恐怖电影以其所营造的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氛围,不断激起大众内心悲哀及恐怖的原始情绪而成为重要的电影种类。恐怖电影在发展的道路上经历过多次跌宕起伏,但近几年来的再次流行又一次证明了它的魅力所在。恐怖电影之所以能够受到人们的关注,除了电影技术和电脑特技的日新月异,其背后蕴涵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及宗教成因。

一、西方恐怖电影的发展历程

(一)恐怖电影发展初期――20世纪初到40年代

20世纪的默片时代到20世纪40年代是西方恐怖电影的发展初期,美国的第一部恐怖片《化身博士》于1908年面世,《莫洛博士之岛》及《格雷的画像》随后出品。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残酷的现实使恐怖电影失去了市场。战后,德国出炉了30部作品,代表作《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带给了人们全新的恐怖体验,同时折射出了当时德国人民对国家对社会绝望的气息。这时美国好莱坞的恐怖大师朗・钱尼的地位也得到了确认,他的《钟楼怪人》及《剧院魅影》成为杰作。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的出现使恐怖电影实现了质的飞跃,30年代经典恐怖电影都来自美国,如《吸血鬼》《畸形人》《隐形人》《科学怪人》等,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阴霾的影响,“怪兽系列”电影开始盛行,如《狼人》《科学怪人大战狼人》《猫人》等。

(二)恐怖电影主题大变身――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二战后全球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的转变,恐怖电影也进入主题转变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电影主角是:连环杀手,核污染造成的变异及精神异常者等;而不再是想象中如:狼人、吸血鬼、金刚诸如此类的妖魔鬼怪。科幻是50年代恐怖片的新主题;核爆形成的怪兽和外星人成了典型形象;代表作雷・哈里豪森的《原子怪兽》是各类怪兽片的模板,日本恐怖电影《哥斯拉》就是其中之一。60年代“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一部《精神病患者》为恐怖电影开创了新方向。从此恐怖电影加上了新的元素:精神分裂和日常生活中的恐怖。恐怖电影的众多经典之作和大师之作出现在70年代,可以说这个时期是恐怖电影的春天,如:《德州电锯杀人狂》《魔屋》《变蝇人》《隔山有眼》《活死人黎明》及十项奥斯卡提名的《驱魔人》,高票房的《闪灵》《天魔》《异形》《大白鲨》等。

(三)恐怖电影的低潮期――20世纪80年代

70年代恐怖电影带来的高额利润,使许多公司盲目进行恐怖电影的投资,出现了大量毫无主旨,毫无精神内涵,仅靠血腥和恶心镜头吸引大众的影片。恐怖电影的过度商业化引起了观众审美疲劳。因此,80年代的恐怖电影进入低潮期。

(四)恐怖电影再度崛起――20世纪90年代至今

90年代恐怖电影的再次大变身使其再次获得了人们的青睐。这一时期的恐怖电影主流在于改编恐怖文学和重现经典恐怖电影。根据恐怖小说改编的作品有《沉默的羔羊》《吸血鬼惊情四百年》《科学怪人之再生情狂》及《七宗罪》。成功翻拍的恐怖电影例子有《德州电锯杀人狂》(2003)、《活死人黎明》(2004)、《血溅13号警署》(2005)、《鬼雾》(2005)、《隔山有眼》(2006)等。此外,“意念杀人”也成为这一阶段的恐怖电影新的主题;如《杀人蜂》(1992);《颤栗黑洞》(1995)。可以说,90年代后随着科技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恐怖电影的类型不断增多,题材不断扩大,音响和视觉效果也逐渐趋于逼真,受到了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追捧。

二、宗教对西方恐怖电影的影响

宗教的博大精深使其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进程及人类活动有着极大的作用和影响。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从文学、艺术到生活都离不开它的陪伴。在西方社会中,宗教是一种与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密切相关的意识形态,它维护着道德秩序和正义;人们赋予了它威严和神圣。西方大多数人都是有的,不论程度如何,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都会受到宗教的影响。西方文化主要包括古希腊文明与基督教文明,这两种文明从文艺复兴时期起的冲突与融合造就了现代西方文化的基本形态。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发源于东方的巴勒斯坦地区,是西方社会人们信仰的主要宗教。两千余年间与西方世界不断碰撞,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根源之一,尤其在美国,基督教各派加起来占到80%左右,无教派人士只有16%左右。它直接影响着西方人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处事原则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逐渐渗透于西方文化的各个层面。

宗教与艺术一直有着相辅相成的微妙关系,许多学者认为要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及艺术,必须了解基督教文化。电影作为现代艺术中最具影响力的组成部分,作为“第七艺术”,通过一种新形式、新手法的媒介的运用,对于宗教描述也更为生动化。宗教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宗教都有其独特且系统的一套世界观、道德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但是无论在哪种宗教里,我们总能找到矛盾的存在,也就是两个对立面――邪与正;善与恶;阴与阳;光明与黑暗。正是因为宗教中矛盾的存在,宗教本身的神秘感及人们对于宗教的敬畏感,为恐怖片这种特殊的类型电影提供了一个可发挥的舞台。

三、宗教文化在经典西方恐怖电影中的体现

在西方的恐怖片中,有很多影片直接沿着宗教的轨迹展开,具有鲜明的宗教文化特征;如《驱魔人》《坠入地狱》《万能钥匙》《地狱神探》《七宗罪》等都是经典的具有宗教特色的西方恐怖片。

(一)威廉・弗莱德金的《驱魔人》当数70年代最经典的体现宗教文化的恐怖片

该片获得十项奥斯卡提名;最终夺得了最佳剧本和最佳录音两项大奖。影片讲述了一个叫芮根的小女孩被魔鬼附身,然后在母亲克里斯教父卡拉斯和高级老牧师墨林的帮助下与魔鬼作斗争的故事。在驱魔过程中,有心脏病的默林神父死在仪式中,卡拉斯神父却被魔鬼附身。最后一点理智的驱使下他跳窗自杀与魔鬼一起毁灭;恢复健康的芮根和妈妈驱车离开了这个被魔鬼附身的地方,显然她们已得到上帝的庇佑。这部影片巧妙地运用了大量《圣经》中关于驱魔和魔鬼撒旦的典故,神父对抗魔鬼的力量是这部影片的主旨;基督教的论说“相信上帝就能打败魔鬼”一直贯穿于整部作品。该片受到了全球基督教徒的广泛追捧与它迎合西方社会的有着直接联系。影片的高潮也是最为恐怖和震撼的地方应该是虔诚的教父们与魔鬼斗争的过程,对于信仰基督教的人们来说观看这部片子是对基督教故事及教义的回顾。事实上,在西方中世纪的宗教史中,驱魔仪式时常为教会所操办,且有着一套十分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活动安排。对于不熟悉基督教文化知识的人也可以通过这部影片来了解《圣经》中的典故及基督教的教义。

(二)《七宗罪》另一部具有宗教文化的恐怖电影经典代表作

影片是围绕着基督教的教义人类的原罪展开的。在基督教的教义中阐述了每个人生下来就有七种罪,这七种罪被称为原罪,它们是:骄傲、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和暴怒;这七宗罪人性中的罪恶。影片讲述的是一个连环杀人案。死者都是死于这七宗罪中的一种。当沙摩塞警员和他的年轻搭档米尔斯找到罪犯时,犯人要求他们一起去寻找最后两种罪行的人,也就是犯“嫉妒”和“暴怒”的人时,影片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罪犯因“嫉妒”米尔斯幸福的家庭,将他美丽妻子崔西杀害,而这位警察由于“暴怒”将其当场击毙。影片中的七项罪行、七种惩罚、七次下雨、故事发生在七天里以及片中所有的楼房号都是七字开头,故事的结局和最后的犯罪也定在第七天晚上的七点。无处不在的“七”给人们一种心理暗示:一切的罪与罚都是宿命。“七”这个数字在基督教中有着神秘色彩,根据“圣经”旧约亚当是上帝用了七天的时间创造的,而夏娃是上帝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创造的。16世纪后,基督教更是直接用撒旦的七个恶魔的形象来代表七种罪恶。

(三)2009年的《坠入地狱》中也体现了宗教文化的特征

影片讲的是一位在银行工作,叫克里斯汀・布朗的年轻女子,她的具体工作是审核发放小额信贷。她与教授男友克莱・道尔顿生活幸福而平静。直到一天,一位吉卜赛老妇人盖诺斯来到银行,恳求克里斯汀延迟其住房贷款期限。为了给上司留个好印象也为了以后升迁;她不顾老妇人的再三恳求,依然收回了房子。受到了羞辱的老人为了报复,对克里斯汀下了诅咒,从此让她饱受“地狱”困扰之苦。诅咒她的老人也因诅咒的力量来自于邪神,作为代价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克里斯汀向预言家拉姆・杰斯求助,电影的结尾给你感觉一切恐怖的事都过去了的时候,却发现克里斯汀最终还是被女巫诅咒拖入了地狱。一方面基督教的教义中指出上帝给人们选择的权利,看你是选择上天堂,还是下地狱。而本片的女主人为了自己的贪念,违背了自己的良心,最终受到了惩罚。另一方面基督教崇尚“宽恕”,上帝说:要爱,甚至爱你的敌人,爱那些伤害过你的人,宽恕他们。在诅咒别人和宽恕别人之间,老妇人选择了诅咒,她也为这个诅咒付出了代价。电影里说得很清楚,就算老太太房子被没收了,老太太还可以和对自己照顾有加的孙女一起居住。如果老太太没有诅咒女主,如果老太太接受了现实,那她仍然可以和亲人一起安度晚年,最后安详地离开。这个故事也使人想起了基督教中《新约-马可福音》对于地狱的描述:“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因为必用火当盐,腌各人。”《启示录》中形容地狱为“硫黄的火湖”,称末日审判时,上帝的选民升入天堂,得入亚伯拉罕的怀抱,而有罪的灵魂则经过妖怪利维坦的大嘴,进入地狱,在不灭的火湖里受罚,直到永远。

四、结 语

总之,宗教是一个人类历史上旷日持久的课题,它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思想体系,又是一种社会与文化现象,还是一种特定的情感和体验。西方的恐怖片中有诸多宗教文化的元素和底蕴,反映了西方宗教对西方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影响。所以说人们可以通过对西方恐怖片的鉴赏来了解西方的宗教、社会与文化。

[参考文献]

[1] 廖然菲.圣经文化与现代西方电影[J].文学教育,2009(08).

[2] 邵汪波.当代美国文化透视[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