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的基本策略范例6篇

证券投资的基本策略

证券投资的基本策略范文1

    本研究以香港恒生指数和花旗集团全球国债指数(到期日超过10年)为样本。这些指数成立相对较早,其编制机构相对其他一些知名度较低的机构可信度要高,适合我们对证券投资组合权重调整策略进行评价和比较。为统一货币单位,我们将以美元计价的全球国债指数以1:7.76③的汇率转换成港币。样本所需的数据由汤姆森公司的数据软件(ThomsonDataStream)提供的数据整理而得。由于本文在构建证券投资组合权重调整策略时需考虑资本市场的开市情况,为使策略更具备可操作性,我们选择了日为研究单位。样本的评价期间为1999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该研究时期的选取是基于如下原因:首先,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意味着其资本市场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即香港资本市场开始处于中国政府的调控范围内。这使我们能更好地考察投机型证券投资组合权重调整策略在2014年第1期中旬刊(总第540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1,2014(CumulativetyNO.540)香港资本市场尤其是其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组成部分的有效性。其次,在样本期间内,香港的资本市场经历了如1997~1999年的不确定性波动,2000~2002年的下行及2005~2007年的上扬等,囊括了各种行情,因而对这个时期的研究可以体现出投机型证券投资组合权重调整策略在不同市场情况下的表现。

    二、研究方法

    我们采用达里亚纳尼(Daryanani,2007)提出的实验方法,构建了时间周期型证券投资组合权重调整策略,混合型证券投资组合权重调整策略,投机型证券投资组合权重调整策略(混合型特例)及买入持有策略,并对比其在样本期的表现。表1列出了组合不同时间周期,调整界限和容忍界限得出的证券投资组合权重调整策略。具体的实验方法如下:以60%的股票和40%的债权投资组合④为基础,选取8个调整界限(RebalanceBand),包括0%,1%,2%,5%,10%,20%,50%和100%,30(6*5)个容忍界限(ToleranceBand),包括5%,10%,20%,50%和100%的调整界限(除0%和100%外),以及5个时间周期,包括1天,5天(一周),20天(一个月),60天(一季度)和250天(一年)⑤作为证券投资组合权重调整策略制定的基础。0%的调整界限意味着在规定的时间周期结束后不断将证券投资组合权重调整至预先设定的目标值,因此等同于时间周期型证券投资组合权重调整策略。而100%的调整界限则等同于买入并持有策略(Buy-and-HoldStrategy)。对于每一个调整界限,我们隔一个时间周期检查一次证券投资组合的权重。例如,我们采用时间周期20天/调整界限10%/容忍界限0.5%的调整策略。即每隔20天,我们检查一次证券投资组合的权重。如果股票权重低于54%或高于66%(预先设定的目标值-/+预先设定的目标值*调整界限,即60%-/+60%*10%),则仅仅将其权重调整至57%或63%(预先设定的目标值-/+预先设定的目标值*容忍界限,即60%-/+60%*10%*5%)。投资组合中债券的权重也相应调整为43%或37%。以此类推,我们得出160(5+5*5*6+5)种证券投资组合权重调整算法,囊括了时间周期型,混合型和投机型证券投资组合权重调整策略(混合型特例)以及买入持有策略(对照表1)。

    三、实证检验

    根据上述的实验方法,我们首先计算出所有证券投资组合权重调整策略产生的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率。为方便对比,我们将买入持有策略作为参照,把得出的每项收益率都减去此策略产生的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率,简称为相对风险收益率,列入表2。其相对收益率越大证明证券投资组合权重调整策略的效率越高。括号内值为含交易费用的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率,括号外为不含交易费用的收益率。根据表2,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通常情况下证券投资组合权重调整策略优于买入持有策略;(2)时间周期型证券投资组合权重调整策略,尤其是以1天,5天,20天为基础的策略相对于以60天和250天为基础的策略表现较差;(3)由于频繁的调整遏制了投资组合中有潜在收益的证券对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的贡献,使用较小调整界限的混合型证券投资组合权重调整策略,尤其是以1%,2%,5%为基础的策略表现较差;(4)在所有的算法中,时间周期5天/调整界限20%/容忍界限1%的投机型证券投资组合权重调整策略表现最好,产生的投资组合的相对风险收益率为0.0793。

证券投资的基本策略范文2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将资金投放于有价证券上以获取一定收益的行为。证券投资的主要形式为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基金投资等等。证券投资策略即指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前应当掌握的行动方针和谋略,在对总体策略定位的基础上,还可以详细确定市场策略、行业策略、公司策略、期限策略、组合策略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按不同的比例对多种不同风险与收益状况的证券投资工具进行有机组合。可见对各种证券投资的产品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比较是制定合适的证券投资策略的必然要求。

从概念上看,广义的证券包括商品证券(如提货单、购物券等)、货币证券(如支票、商业票据等)以及资本证券(如股票、债券、基金等)。狭义的证券仅指资本证券,它们是代表对一定资本所有权和收益权的投资凭证。在本文中涉及的证券投资工具主要根据后者界定。股票是典型的风险投资工具,其最主要的特点是高风险高回报。在我国目前股票市场还不够成熟与规范的情况下,选择股票为主要证券投资工具的投资者需要以足够的时间与专业知识为保证,还要有较充裕的资金和较强的心理承受力。考虑到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整体行情有复苏迹象,并且股票的可选空间较大,投资机会较多,在证券投资策略中可以适当调整绩优股的比重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债券品种比较丰富,一般都有收益与风险适中的特点。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国债、企业债券与地方债券及某些根据特殊需要发行的债券。相对而言,工薪阶层比较了解与愿意购买的主要债券产品是国债和有一定收益保证的企业债券。尤其是前者,因为其相对存款而言具有免税与收益较高的优势,相对股票而言又具有较好信用保证与较强社会信誉等特点,往往是深受工薪阶层欢迎的证券投资品种,也有“金边债券”之称。基金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投资产品。根据不同标准可以进行多种分类,其中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比较高,一般在8%左右,适合1年期以上的投资;债券基金一般年收益率分别在2%和2.4%左右,收益稳定,本金较安全,可以确定比较自由的投资期,但考虑到其相应费用与持有期时间有关,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替代品前,可以适当延长投资时间;货币基金是短期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波动幅度不大,是银行储蓄的良好“替代品”,适合短期投资,也可以作为一种过渡型投资品种。

二、工薪阶层的经济特点分析

工薪阶层是指以获得工作单位相对固定的劳动报酬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群体。他们有着比较相似的经济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收入来源相对单一。对工薪阶层来说,收入主要有两个来源——工作收入和理财收入。由于目前大部分工薪阶层的理财观念比较传统,加之我国整体理财的条件不够成熟,理财收入相当有限。相比而言,工作收入在工薪阶层的经济来源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也是他们理财的重要基础,更是工薪阶层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所要考虑的现实条件。(二)投资理念相对趋同。目前的工薪阶层大多对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有诸多近忧远虑。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前景、子女未来教育、父母养老送终、健康身体的保障等方面都存在比较多的不确定因素,这样的生活状况决定了他们对资金的变现能力、货币的流动性等方面有较多要求,投资的基本目标比较一致。(三)消费方式相对多元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工薪阶层在基本生存需要上有所满足的前提下,开始更多地关注能实现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消费品位的相关项目。他们不仅对旅游、健身、美容、娱乐等方面有普遍追求,而且对教育、房产、汽车、人际关系的维系有较大的差异性支出,所以在能使有限的经济收入用于实现更大的效用水平方面的证券投资策略组合方面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四)家庭整体承受风险能力相对有限。在现行的社会保障机制作用下,考虑到工薪阶层受工作年限与经济条件的制约,工薪阶层在各方面的风险系数依旧比较大。但结合我国目前证券投资市场的发展状况来分析,可知工薪阶层在进行证券投资时很难保证有确定的高收益,所以他们在真正面临风险时往往会显得手足无措,应对不暇。从这种角度上来看,在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中还要加入更多的社会与制度的影响因素作为变量分析。(五)适宜进行证券投资的工薪阶层行业相对集中。虽然工薪阶层本身是一个覆盖面相当广泛的概念,但由于收入水平的差距较大,并不是所有的工薪阶层都可以进行证券投资。根据我国历年的行业收入水平排名情况来看,金融业、电信业、汽车业、石油业等行业的从业人员有较高的收入,可以考虑进行适度的证券投资。同时,公务员、教师、医生、外企职员、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等职业都可以考虑参与证券投资活动。本文中将主要以工薪阶层的这些有证券投资愿望与能力的人员为分析对象。

三、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

工薪阶层在激烈的投资过程中都希望避免或分散较大的投资风险,并达到较高的预期收益,所以正确选择和运用适宜自身情况的证券投资策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设计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时,要顾及诸多因素,比如工薪者的收入水平、消费情况、投资理念、生活区域、职业特点、行业前景、年龄阶段、家庭构成、性格类型等等,不一而足。下文主要从工薪阶层的不同生命周期、家庭阶段、风险偏好、收入水平几方面简单地制定其对应的证券投资策略。

(一)以不同生命周期分类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在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中,强调人们会在人生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生活的消费支出,并达到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消费情况最优配置。由于人们的收入在满足消费之余主要可以用于储蓄与投资,所以该理论在为工薪阶层制定证券投资策略时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提出年轻人家庭收入较少,消费支出水平普遍高于经济收入水平,在此阶段多以负债消费为主,即便有一定剩余资金,也主要用于未来投资资本的原始积累,可以不要过多地考虑证券投资策略。当然,为了鼓励年轻人进行必要的资金贮备,可以建议他们采取定期定额方式购买货币型基金,或采取相对保守的投资策略,相信一定时期的累积可以为下一个生命周期的证券投资提供比较充足的资金和更为丰富的投资经验。随着人们进入中年阶段,收入水平日益增长,收入会多于消费,经济能力和生活方式上都趋于稳定。保证提供子女教育的经费和赡养父母的资金是现阶段工薪阶层主要需考虑的问题,着手准备投资保值与增值计划成为必然的投资选择。此阶段的工薪者可以考虑每月将剩余收入的20%投向较有风险的投资或股票,40%购买各项平衡型基金或其他较为稳定型基金,20%购买新型证券投资产品或选择其他理财或投资工具,10%作为保险资金,另10%作为紧急备用金或储蓄费用。由于他们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应该以进取型投资风格为主,力求投资品种多样化,投资思路开阔化。等到工薪者进入老年阶段,他们收入水平相对消费需要又会略显不足,但由于有中年阶段的投资与理财的补充收入,仍有制定证券投资策略的必要。鉴于老年工薪者几乎没有提高经济收入的发展空间,风险承受能力也越来越低,生活需求相对简单,对养老资金的安全性、保值增值性考虑较多,所以证券投资策略应该以投资收益稳妥、有底线保证为首选目标,尽量少选择风险性、激进性投资工具,以避免养老费用的损失。一般每月可以将多余收入的30%投向平衡型基金,40%购买国债,20%购买货币型基金,10%进行储蓄。这种组合既能对老年工薪者的资金有一定收益保障,缓解通货膨胀或其他经济因素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也能有效降低风险程度,有利于老年工薪者的身心健康,减轻他们的心理与经济压力。总体而言,不论身处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都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意识,不要低估长期投资的升值能力,要尽早形成证券投资的意识并选择自己比较熟悉与感兴趣的产品。

(二)以不同家庭阶段分类分析

根据家庭所处的阶段,一般可以划分为单身打拼期(一人)、家庭形成期(两人)、家庭建设期(三人以上)、家庭成熟期(子女进入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细分期(子女开始独立生活)等类型。为了简单起见,也有理财专家将其划分为青年家庭、中年家庭和老年家庭。但因为在本文中已经有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在此还是主要侧重于前一种分类标准下的具体分析。1、单身打拼期的工薪阶层,往往因为对于创建事业与组建家庭的考虑比较多,主要资金大多形成对自身和工作或感情的投资,所以在证券投资方面的考虑还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阶段。当然,如果有其他外来资本,又有较多时间与精力学习证券投资方面的新知识,也不排除“借鸡生蛋”的获益。鉴于这种情况尚不是主流趋势,在本文中不必过多涉及。2、家庭形成期的工薪阶层可以合二人之力共同参与证券投资,在资金方面相比单身打拼期的工薪阶层有所增加,投资观念也逐渐形成,对于培育下一代、开展家庭建设、完善家庭设备等方面的考虑还有较大的弹性,所以可以设定比较灵活、主动的证券投资策略,在风险较高、收益也较大的证券投资品种要多加关注,适当增加其在证券投资中的比重以实现增值型投资目标,同时也要增加适当低风险或无风险的投资品种达到保证基本收入的目标。在对日常生活水平不会造成较大影响的前提下,可以用家庭成员中一方的资金大胆尝试多种证券投资手段,并放松心态,强化投资的积极与进步意识。3、处于家庭建设期的工薪阶层无论在经济还是精力上都比家庭形成期的工薪者要更显紧张,但因为年龄或工作经验等原因,投资理念更趋理性与成熟,所以在开源节流的途径选择上也有了更多的方法。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要对小孩养育与培育的费用有充分的估计,同时在证券投资工具的选择上要集中于比较擅长与熟悉的几种工具上,不必过于分散。当然,相对而言,如果已经有了证券投资的心得,还可以适当的融资投入比较有把握的证券产品上。4、处于家庭成熟期的工薪者,一方面事业发展进入上升期,工作比较繁忙,投资的跟踪时间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家庭规模比较确定,在经济收入与支出方面都比较清晰,对未来安排与生活定位比较明了,投资的目标比较明确。此阶段家庭的主要开支是小孩的后续教育经费、夫妻双方的事业发展经费、日常的医疗保健经费等项目。所以应该以温和进取型投资风格为主,可以在扣除日常消费支出后,先将比较固定的存款转换成较有保障的国债或基金,以保证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剩余的零散资金投入货币市场基金及保险。在投资产品期限与种类的选择上,可以与小孩受教育的阶段性费用支出相对应,形成一个中长期(2年以上)的证券投资策略,目标年收益率要在通货膨胀率的两倍以上,并形成长期理财习惯。5、当工薪阶层进入家庭细分期时,如果不要额外负担子女们在经济方面的要求,又没有更多消费支出方面的增加项目,可以在证券投资的长期策略基础上,增加部分短期与中期投资品种,以提高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并能更主动地抓住更多的良好投资机会。当然,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中,在此阶段的工薪者可能要随时应对子女们在事业与家庭发展等方面的追加资本投入需求,所以还是要准备部分流动性较强的证券投资产品提高资金的变现能力。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工薪阶层在不同家庭阶段,都要先保证实现家庭经济基本功能,再顾及证券投资的增值功能,切忌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三)以不同风险偏好分类分析

证券投资中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形势风险、行业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等。一般而言,风险偏好类型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投资者的年龄、收入、性别、经历和个性等具体因素。比如,年龄较小的人不怕失败,所以多为风险趋向型投资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于风险的态度逐渐表现为中立型甚至规避型;收入越高的人们能承受的风险往往比较高,相比而言,收入偏低的人群对于风险大多有回避的倾向。通常认为男性趋于冒险、女性趋于保守,但也有人认为随着现代经济生活中男女承担社会角色的互换及女性在理财中的重要地位,部分女性也呈风险爱好型;一般人生经历比较丰富的个体属风险趋向型,而经历比较简单顺利的个体属于风险规避型,自然也有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他们在不同情况下的风险选择。总体而言,工薪阶层中大部分人员属于风险规避型和风险中立型,对证券投资风险的整体承受能力相当有限。只有在对工薪阶层的风险状态基本了解的前提下,才能选择各自适合的证券投资策略。一般而言,对于风险趋向型的工薪投资者可以增加证券投资新品种的比重,因为往往新产品在高风险的后面也隐含高收益。对于风险中立型的工薪阶层可以采取在高、中、低风险型的不同投资工具中设置不同比例以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当然也可以将资金主要投入风险中等的债券和混合型基金上,这样可以集中精力,深入分析比较集中的品种,从而获取更高收益。而风险规避型的投资者一方面可以采取购买国库券、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为主的简单投资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各种年度报道与评比结果,选择有较好社会与经济效益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银行等各种金融机构,进行集合型证券投资。相对而言,由于货币市场基金与其他低风险理财产品相比较,在收益率相当的情况下,在投资门槛和流动性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可以满足偏好低风险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对资金的高流动性和对收益的稳定性的综合要求,分析人士指出,货币市场基金将继续成为这部分人群的首选理财工具。当然,随着人们对基金市场的熟悉,指数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均可以成为低风险的证券投资产品。由于工薪者处于不同境遇时,也可能改变风险偏好,所以要在对自己的投资意愿有足够了解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证券投资策略。

(四)以不同收入水平分类分析

虽然同为工薪阶层,但收入水平还是有较大差异。比如以湖南省2005年的工资水平为标准,据统计资料显示,当年在职人员的平均月工资水平为1503元。以此为标准,比平均线低20%,但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的工薪者可以认为是低收入群体。而高出平均水平一定值的工薪阶层可归为高收入群体。低收入者一般会采用比较传统与保守的方法进行证券投资,比如购买国库券是他们选择的主要证券投资方式。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一般投资观念传统,家庭理财要求绝对稳健。建议每月做好支出计划,除正常开支外,可将剩余部分分成若干份进行重点证券投资产品的投资理财,切忌广而全,频繁交易。对于风险较大的股票市场,考虑到工薪阶层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专业知识也相对匮乏,可以不做重点考虑。保险、基金和国债等投资产品仍是该收入水平工薪阶层的主要选择。至于高收入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中,可以考虑将大部分资金用于进攻型投资,更大地发挥“钱生钱”的功能。考虑到风险因素,“攻”的资金中又可以分为“稳攻”和“强攻”两部分。对于稳攻部分,有一定投资理财概念的人可以选择购买一些市场波动度较小、预期报酬较稳健的证券产品,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蓝筹股等,力求年收益率达到5%-10%的水平;强攻部分则为某些高风险高收益发证券产品组合。可以考虑在专业理财规划师的指点下,将部分资金投入各类预期收益率较高的股票上。在证券投资中,既要有对单个股票和债券、基金行情的把握,又要具有投资组合的理念,以适度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总体而言,在为工薪阶层制定证券投资策略时,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不同需求目的以及对不同价格与风险类型产品的需求弹性,从而在保障他们现有资产与生活水平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实现未来资产价值与质量的提升。

也就是说,工薪阶层不论是属于上述哪种类型或阶段,在进行证券投资时,都要具体状况具体对待,并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进行抉择。当然,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也有共通之处。一旦工薪者决定了要进行证券投资,就应努力作到以下四点来保证策略生效。(一)制定具体可行的各期目标。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计划,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与经济实力,确定在不同年龄与时期的投资目标,并在达到预期收益水平时要适时收手,重新选择下一个目标。

(二)遵照投资理财的基本规律。总体上工薪阶层进行证券投资策略时要本着“终身快乐”的原则,也就是要尽量作到“抓住今天的快乐,规避明天的风险,追逐未来生活的更加幸福”原则。在具体选择投资品种时,要遵循“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原则。(三)确定详细周全的步骤。作为普通的工薪阶层,最好要制订具体的投资步骤,逐步有效的拓宽投资渠道,增加各层次的投资品种,最终实现自己的投资理想。(四)制定稳中求变的策略。投资策略的适应性与创新性是决定投资成败的重要因素。投资策略有很多,关键是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并在投资实践中不断反思与修正。工薪阶层如果能真正理解与掌握以上四点,在找到适合自己的证券投资策略基础上,加强对策略的落实与调整,在投资理财的道路上必然有较好的收益。

【摘要】在简单介绍工薪阶层的定义和经济特点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目前证券投资中几种主要产品的特点,重点突出了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不同家庭阶段、不同风险偏好、不同收入水平的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

【关键词】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生命周期风险偏好收入水平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工薪阶层依旧是社会经济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部分人群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具有很强的运用价值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柏丹.低风险公务员不妨尝试高风险理财[N]北京现代商报,2004.11.1

[2]理财专家讲解家庭理财误区面面观[EB/OL],2006.3.20.

[3]家庭月收入一万如何低风险理财[EB/OL],2006.2.23.

[4]理财从货币市场基金开始[EB/OL],2006.3.20.

[5]李艳,佘若雯.探寻职业外财富延展女性修炼攻守兼备投资功力[J]大众理财顾问.2006(3).

[6]工薪阶层如何才能获得更多“外快”[EB/OL],2005.4.5

[7]朱桂芳.工薪族理财:收入状况决定风险控制级别[N].南方日报.2005.6.27

[8]彭振武.中国家庭的投资理财模型:工具、模型、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证券投资的基本策略范文3

【关键词】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生命周期风险偏好收入水平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工薪阶层依旧是社会经济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部分人群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具有很强的运用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工薪阶层的经济特点分析

工薪阶层是指以获得工作单位相对固定的劳动报酬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群体。他们有着比较相似的经济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收入来源相对单一。对工薪阶层来说,收入主要有两个来源——工作收入和理财收入。由于目前大部分工薪阶层的理财观念比较传统,加之我国整体理财的条件不够成熟,理财收入相当有限。相比而言,工作收入在工薪阶层的经济来源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也是他们理财的重要基础,更是工薪阶层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所要考虑的现实条件。(二)投资理念相对趋同。目前的工薪阶层大多对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有诸多近忧远虑。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前景、子女未来教育、父母养老送终、健康身体的保障等方面都存在比较多的不确定因素,这样的生活状况决定了他们对资金的变现能力、货币的流动性等方面有较多要求,投资的基本目标比较一致。(三)消费方式相对多元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工薪阶层在基本生存需要上有所满足的前提下,开始更多地关注能实现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消费品位的相关项目。他们不仅对旅游、健身、美容、娱乐等方面有普遍追求,而且对教育、房产、汽车、人际关系的维系有较大的差异性支出,所以在能使有限的经济收入用于实现更大的效用水平方面的证券投资策略组合方面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四)家庭整体承受风险能力相对有限。在现行的社会保障机制作用下,考虑到工薪阶层受工作年限与经济条件的制约,工薪阶层在各方面的风险系数依旧比较大。但结合我国目前证券投资市场的发展状况来分析,可知工薪阶层在进行证券投资时很难保证有确定的高收益,所以他们在真正面临风险时往往会显得手足无措,应对不暇。从这种角度上来看,在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中还要加入更多的社会与制度的影响因素作为变量分析。(五)适宜进行证券投资的工薪阶层行业相对集中。虽然工薪阶层本身是一个覆盖面相当广泛的概念,但由于收入水平的差距较大,并不是所有的工薪阶层都可以进行证券投资。根据我国历年的行业收入水平排名情况来看,金融业、电信业、汽车业、石油业等行业的从业人员有较高的收入,可以考虑进行适度的证券投资。同时,公务员、教师、医生、外企职员、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等职业都可以考虑参与证券投资活动。本文中将主要以工薪阶层的这些有证券投资愿望与能力的人员为分析对象。

二、证券投资策略的基本产品分析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将资金投放于有价证券上以获取一定收益的行为。证券投资的主要形式为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基金投资等等。证券投资策略即指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前应当掌握的行动方针和谋略,在对总体策略定位的基础上,还可以详细确定市场策略、行业策略、公司策略、期限策略、组合策略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按不同的比例对多种不同风险与收益状况的证券投资工具进行有机组合。可见对各种证券投资的产品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比较是制定合适的证券投资策略的必然要求。

从概念上看,广义的证券包括商品证券(如提货单、购物券等)、货币证券(如支票、商业票据等)以及资本证券(如股票、债券、基金等)。狭义的证券仅指资本证券,它们是代表对一定资本所有权和收益权的投资凭证。在本文中涉及的证券投资工具主要根据后者界定。股票是典型的风险投资工具,其最主要的特点是高风险高回报。在我国目前股票市场还不够成熟与规范的情况下,选择股票为主要证券投资工具的投资者需要以足够的时间与专业知识为保证,还要有较充裕的资金和较强的心理承受力。考虑到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整体行情有复苏迹象,并且股票的可选空间较大,投资机会较多,在证券投资策略中可以适当调整绩优股的比重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债券品种比较丰富,一般都有收益与风险适中的特点。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国债、企业债券与地方债券及某些根据特殊需要发行的债券。相对而言,工薪阶层比较了解与愿意购买的主要债券产品是国债和有一定收益保证的企业债券。尤其是前者,因为其相对存款而言具有免税与收益较高的优势,相对股票而言又具有较好信用保证与较强社会信誉等特点,往往是深受工薪阶层欢迎的证券投资品种,也有“金边债券”之称。基金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投资产品。根据不同标准可以进行多种分类,其中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比较高,一般在8%左右,适合1年期以上的投资;债券基金一般年收益率分别在2%和2.4%左右,收益稳定,本金较安全,可以确定比较自由的投资期,但考虑到其相应费用与持有期时间有关,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替代品前,可以适当延长投资时间;货币基金是短期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波动幅度不大,是银行储蓄的良好“替代品”,适合短期投资,也可以作为一种过渡型投资品种。

三、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

工薪阶层在激烈的投资过程中都希望避免或分散较大的投资风险,并达到较高的预期收益,所以正确选择和运用适宜自身情况的证券投资策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设计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时,要顾及诸多因素,比如工薪者的收入水平、消费情况、投资理念、生活区域、职业特点、行业前景、年龄阶段、家庭构成、性格类型等等,不一而足。下文主要从工薪阶层的不同生命周期、家庭阶段、风险偏好、收入水平几方面简单地制定其对应的证券投资策略。

(一)以不同生命周期分类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在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中,强调人们会在人生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生活的消费支出,并达到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消费情况最优配置。由于人们的收入在满足消费之余主要可以用于储蓄与投资,所以该理论在为工薪阶层制定证券投资策略时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提出年轻人家庭收入较少,消费支出水平普遍高于经济收入水平,在此阶段多以负债消费为主,即便有一定剩余资金,也主要用于未来投资资本的原始积累,可以不要过多地考虑证券投资策略。当然,为了鼓励年轻人进行必要的资金贮备,可以建议他们采取定期定额方式购买货币型基金,或采取相对保守的投资策略,相信一定时期的累积可以为下一个生命周期的证券投资提供比较充足的资金和更为丰富的投资经验。随着人们进入中年阶段,收入水平日益增长,收入会多于消费,经济能力和生活方式上都趋于稳定。保证提供子女教育的经费和赡养父母的资金是现阶段工薪阶层主要需考虑的问题,着手准备投资保值与增值计划成为必然的投资选择。此阶段的工薪者可以考虑每月将剩余收入的20%投向较有风险的投资或股票,40%购买各项平衡型基金或其他较为稳定型基金,20%购买新型证券投资产品或选择其他理财或投资工具,10%作为保险资金,另10%作为紧急备用金或储蓄费用。由于他们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应该以进取型投资风格为主,力求投资品种多样化,投资思路开阔化。等到工薪者进入老年阶段,他们收入水平相对消费需要又会略显不足,但由于有中年阶段的投资与理财的补充收入,仍有制定证券投资策略的必要。鉴于老年工薪者几乎没有提高经济收入的发展空间,风险承受能力也越来越低,生活需求相对简单,对养老资金的安全性、保值增值性考虑较多,所以证券投资策略应该以投资收益稳妥、有底线保证为首选目标,尽量少选择风险性、激进性投资工具,以避免养老费用的损失。一般每月可以将多余收入的30%投向平衡型基金,40%购买国债,20%购买货币型基金,10%进行储蓄。这种组合既能对老年工薪者的资金有一定收益保障,缓解通货膨胀或其他经济因素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也能有效降低风险程度,有利于老年工薪者的身心健康,减轻他们的心理与经济压力。总体而言,不论身处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都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意识,不要低估长期投资的升值能力,要尽早形成证券投资的意识并选择自己比较熟悉与感兴趣的产品。

(二)以不同家庭阶段分类分析

根据家庭所处的阶段,一般可以划分为单身打拼期(一人)、家庭形成期(两人)、家庭建设期(三人以上)、家庭成熟期(子女进入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细分期(子女开始独立生活)等类型。为了简单起见,也有理财专家将其划分为青年家庭、中年家庭和老年家庭。但因为在本文中已经有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在此还是主要侧重于前一种分类标准下的具体分析。1、单身打拼期的工薪阶层,往往因为对于创建事业与组建家庭的考虑比较多,主要资金大多形成对自身和工作或感情的投资,所以在证券投资方面的考虑还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阶段。当然,如果有其他外来资本,又有较多时间与精力学习证券投资方面的新知识,也不排除“借鸡生蛋”的获益。鉴于这种情况尚不是主流趋势,在本文中不必过多涉及。2、家庭形成期的工薪阶层可以合二人之力共同参与证券投资,在资金方面相比单身打拼期的工薪阶层有所增加,投资观念也逐渐形成,对于培育下一代、开展家庭建设、完善家庭设备等方面的考虑还有较大的弹性,所以可以设定比较灵活、主动的证券投资策略,在风险较高、收益也较大的证券投资品种要多加关注,适当增加其在证券投资中的比重以实现增值型投资目标,同时也要增加适当低风险或无风险的投资品种达到保证基本收入的目标。在对日常生活水平不会造成较大影响的前提下,可以用家庭成员中一方的资金大胆尝试多种证券投资手段,并放松心态,强化投资的积极与进步意识。3、处于家庭建设期的工薪阶层无论在经济还是精力上都比家庭形成期的工薪者要更显紧张,但因为年龄或工作经验等原因,投资理念更趋理性与成熟,所以在开源节流的途径选择上也有了更多的方法。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要对小孩养育与培育的费用有充分的估计,同时在证券投资工具的选择上要集中于比较擅长与熟悉的几种工具上,不必过于分散。当然,相对而言,如果已经有了证券投资的心得,还可以适当的融资投入比较有把握的证券产品上。4、处于家庭成熟期的工薪者,一方面事业发展进入上升期,工作比较繁忙,投资的跟踪时间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家庭规模比较确定,在经济收入与支出方面都比较清晰,对未来安排与生活定位比较明了,投资的目标比较明确。此阶段家庭的主要开支是小孩的后续教育经费、夫妻双方的事业发展经费、日常的医疗保健经费等项目。所以应该以温和进取型投资风格为主,可以在扣除日常消费支出后,先将比较固定的存款转换成较有保障的国债或基金,以保证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剩余的零散资金投入货币市场基金及保险。在投资产品期限与种类的选择上,可以与小孩受教育的阶段性费用支出相对应,形成一个中长期(2年以上)的证券投资策略,目标年收益率要在通货膨胀率的两倍以上,并形成长期理财习惯。5、当工薪阶层进入家庭细分期时,如果不要额外负担子女们在经济方面的要求,又没有更多消费支出方面的增加项目,可以在证券投资的长期策略基础上,增加部分短期与中期投资品种,以提高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并能更主动地抓住更多的良好投资机会。当然,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中,在此阶段的工薪者可能要随时应对子女们在事业与家庭发展等方面的追加资本投入需求,所以还是要准备部分流动性较强的证券投资产品提高资金的变现能力。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工薪阶层在不同家庭阶段,都要先保证实现家庭经济基本功能,再顾及证券投资的增值功能,切忌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三)以不同风险偏好分类分析

证券投资中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形势风险、行业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等。一般而言,风险偏好类型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投资者的年龄、收入、性别、经历和个性等具体因素。比如,年龄较小的人不怕失败,所以多为风险趋向型投资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于风险的态度逐渐表现为中立型甚至规避型;收入越高的人们能承受的风险往往比较高,相比而言,收入偏低的人群对于风险大多有回避的倾向。通常认为男性趋于冒险、女性趋于保守,但也有人认为随着现代经济生活中男女承担社会角色的互换及女性在理财中的重要地位,部分女性也呈风险爱好型;一般人生经历比较丰富的个体属风险趋向型,而经历比较简单顺利的个体属于风险规避型,自然也有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他们在不同情况下的风险选择。总体而言,工薪阶层中大部分人员属于风险规避型和风险中立型,对证券投资风险的整体承受能力相当有限。只有在对工薪阶层的风险状态基本了解的前提下,才能选择各自适合的证券投资策略。一般而言,对于风险趋向型的工薪投资者可以增加证券投资新品种的比重,因为往往新产品在高风险的后面也隐含高收益。对于风险中立型的工薪阶层可以采取在高、中、低风险型的不同投资工具中设置不同比例以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当然也可以将资金主要投入风险中等的债券和混合型基金上,这样可以集中精力,深入分析比较集中的品种,从而获取更高收益。而风险规避型的投资者一方面可以采取购买国库券、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为主的简单投资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各种年度报道与评比结果,选择有较好社会与经济效益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银行等各种金融机构,进行集合型证券投资。相对而言,由于货币市场基金与其他低风险理财产品相比较,在收益率相当的情况下,在投资门槛和流动性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可以满足偏好低风险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对资金的高流动性和对收益的稳定性的综合要求,分析人士指出,货币市场基金将继续成为这部分人群的首选理财工具。当然,随着人们对基金市场的熟悉,指数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均可以成为低风险的证券投资产品。由于工薪者处于不同境遇时,也可能改变风险偏好,所以要在对自己的投资意愿有足够了解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证券投资策略。

(四)以不同收入水平分类分析

虽然同为工薪阶层,但收入水平还是有较大差异。比如以湖南省2005年的工资水平为标准,据统计资料显示,当年在职人员的平均月工资水平为1503元。以此为标准,比平均线低20%,但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的工薪者可以认为是低收入群体。而高出平均水平一定值的工薪阶层可归为高收入群体。低收入者一般会采用比较传统与保守的方法进行证券投资,比如购买国库券是他们选择的主要证券投资方式。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一般投资观念传统,家庭理财要求绝对稳健。建议每月做好支出计划,除正常开支外,可将剩余部分分成若干份进行重点证券投资产品的投资理财,切忌广而全,频繁交易。对于风险较大的股票市场,考虑到工薪阶层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专业知识也相对匮乏,可以不做重点考虑。保险、基金和国债等投资产品仍是该收入水平工薪阶层的主要选择。至于高收入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中,可以考虑将大部分资金用于进攻型投资,更大地发挥“钱生钱”的功能。考虑到风险因素,“攻”的资金中又可以分为“稳攻”和“强攻”两部分。对于稳攻部分,有一定投资理财概念的人可以选择购买一些市场波动度较小、预期报酬较稳健的证券产品,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蓝筹股等,力求年收益率达到5%-10%的水平;强攻部分则为某些高风险高收益发证券产品组合。可以考虑在专业理财规划师的指点下,将部分资金投入各类预期收益率较高的股票上。在证券投资中,既要有对单个股票和债券、基金行情的把握,又要具有投资组合的理念,以适度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总体而言,在为工薪阶层制定证券投资策略时,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不同需求目的以及对不同价格与风险类型产品的需求弹性,从而在保障他们现有资产与生活水平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实现未来资产价值与质量的提升。

也就是说,工薪阶层不论是属于上述哪种类型或阶段,在进行证券投资时,都要具体状况具体对待,并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进行抉择。当然,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也有共通之处。一旦工薪者决定了要进行证券投资,就应努力作到以下四点来保证策略生效。(一)制定具体可行的各期目标。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计划,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与经济实力,确定在不同年龄与时期的投资目标,并在达到预期收益水平时要适时收手,重新选择下一个目标。

(二)遵照投资理财的基本规律。总体上工薪阶层进行证券投资策略时要本着“终身快乐”的原则,也就是要尽量作到“抓住今天的快乐,规避明天的风险,追逐未来生活的更加幸福”原则。在具体选择投资品种时,要遵循“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原则。(三)确定详细周全的步骤。作为普通的工薪阶层,最好要制订具体的投资步骤,逐步有效的拓宽投资渠道,增加各层次的投资品种,最终实现自己的投资理想。(四)制定稳中求变的策略。投资策略的适应性与创新性是决定投资成败的重要因素。投资策略有很多,关键是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并在投资实践中不断反思与修正。工薪阶层如果能真正理解与掌握以上四点,在找到适合自己的证券投资策略基础上,加强对策略的落实与调整,在投资理财的道路上必然有较好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柏丹.低风险公务员不妨尝试高风险理财[N]北京现代商报,2004.11.1

[2]理财专家讲解家庭理财误区面面观[EB/OL],2006.3.20.

[3]家庭月收入一万如何低风险理财[EB/OL],2006.2.23.

[4]理财从货币市场基金开始[EB/OL],2006.3.20.

[5]李艳,佘若雯.探寻职业外财富延展女性修炼攻守兼备投资功力[J]大众理财顾问.2006(3).

[6]工薪阶层如何才能获得更多“外快”[EB/OL],2005.4.5

[7]朱桂芳.工薪族理财:收入状况决定风险控制级别[N].南方日报.2005.6.27

[8]彭振武.中国家庭的投资理财模型:工具、模型、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证券投资的基本策略范文4

关键词:对冲;套利;事件驱动;权益关联;宏观策略

对冲(hedge)是指特意减低另一项投资的风险的投资,是一种在减低投资风险同时仍然能在投资中获利的交易手法,一般是同时进行两笔行情相关、数量相当、方向相反、盈亏相抵的交易。对冲基金产生于50年代的美国,其产生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以及相关联的的不同股票进行买空卖空、风险对冲,最终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和化解投资风险。20世纪80年代,随着金融自由化的高速发展,对冲基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90年代,由于通货膨胀威胁的降低以及金融工具的多样化,对冲基金进入蓬勃发展阶段,2002年后,对冲基金的收益虽然有所下降,但其规模依然不小,至今,对冲基金已成为全球基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冲基金在整个金融市场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投资策略的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

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通过不断的发现特定的市场机会,来积极调整基金所持有的投资组合头寸,通过投资的多样化来保证绝对的高收益。较之于大多数共同基金,对冲基金通常在投资组合头寸的调整上更加积极,比如部分对冲基金利用市场上的价格差异来赚取利润;部分对冲基金利用电脑模型来分析不同股票之间的价格异常;部分对冲基金利用宏观基本分析,根据市场行情预期走势进行投资,但不做对冲交易;还有部分对冲基金通过自下而上的分析研究来筛选可进行投资的股票和债券。正是因为对冲基金投资策略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对冲基金在全球金融资产交易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分别是:套利策略、事件驱动策略、权益关联策略以及宏观策略。采用套利策略和事件驱动策略的对冲基金通过计算机建模分析,来发现关联证券的价差异常之处,并利用衍生品来对投资组合进行相应的积极调整,以达到其不受市场行情影响的稳定获利的目的;而采用权益关联策略和宏观策略的对冲基金则需要通过计算机建模分析,来对各类金融资产价格走势做出理性的预期判断,再根据判断进行交易,这两类策略的收益会受到市场行情的影响。接下来将对这四类对冲基金投资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套利策略

(一)固定收益套利

固定收益套利策略是指通过构造多种固定收益证券的多头/空头组合,利用固定收益证券的市场价格失衡来获取收益。

(二)可转换证券套利

可转换证券套利策略是指在买入可转换证券的同时卖空该证券所对应的的股票,属于市场中性投资策略,该策略可以通过利用可转换证券相对不合理的定价来赚取利润,此外还可以通过可转换证券的德尔塔值和伽马值来对卖空的股票头寸进行动态的调整,采用这种动态对冲交易的方法还可以额外的获得一笔现金流,从而增加投资策略的收益。实行该策略的前提是不受到可转换证券发行人股票风险的影响,且其收益表现能够超过到期日相同的普通债券。

(三)相对价值套利

相对价值套利策略是指利用不同类别的资产之间的相对价格失衡来获取收益。一种是配对交易,比如两家同行业的联系较为紧密的公司的股票,其股价变动具有强烈的正相关性,一旦该正相关性失衡,就通过卖空高价股、买入低价股,等待价差回归正常后获取收益;另一种则是对不同交易所之间具有紧密联系的不同资产进行套利交易,这两种资产一般会具有极强的正相关性,一旦两者的价格出现预期外的偏差,则可以通过卖出高价资产、买入低价资产,等待价差回归正常后获取收益。

二、事件驱动策略

事件驱动策略是指通过关注重大的交易事件来制定交易策略,比如资本重组、破产重组、并购交易以及其它会导致价格失衡的特殊事件。

(一)股东积极主义

股东积极主义策略是指股东买入少数权益及权益衍生品之后,对董事会和管理层施加影响,使其采纳有助于提高股份价值的重要提议,该类股东往往会通过股东其它的主要投资者来支持自己的意见,甚至有时还会通过征集权来改变管理层的人事架构,一般而言,该类股东所提出的建议有降低现金余额、提高股息发放比率、削减生产成本、扩大股份回购规模以及增加债务等等。

(二)并购套利

并购套利策略又称之为风险套利策略,是指在公告并购意向后,利用收购方公司报价与被收购公司股价之间的差异获取收益,通常来说被收购公司的股价会上涨并逐渐向收购要约中的报价靠拢,但总略低于报价。

如果收购方公司同意使用股票来支付对价,套利者将会买入被收购公司的股票,并同时卖空收购方公司的股票,一旦并购成功,套利者所持有的被收购公司的股票将会按照并购公告中承诺的比率转换成收购方公司的股票,然后在用转换获得的收购方公司的股票来对冲平仓之前的空头仓位。

如果收购方公司是使用现金来支付对价,就意味着收购方公司是用确定金额的现金购买被收购公司的股份,在并购交易完成之前,由于存在失败的可能性,因此被收购公司的股价一般会低于收购的报价,而一旦交易成功,对于相信交易会成功的套利者而言,就可立即卖掉所持有的被收购公司股票,从而赚取被收购公司实际股价与报价之间的差价。

(三)困境证券

困境证券投资策略是以正处于或预计将步入破产重组等困境的公司为目标的,困境证券就是指正处于、即将步入或即将走入破产重组或财务困境的公司的股票、债券以及金融索取权等。当某公司即将步入破产重组或者财务困境时,持有其证券的投资者会抛售所持有的该公司的证券,因此这些证券的价格会下跌,而当该公司即将走出破产重组或者财务困境时,其证券价格会上涨,由于市场对于困境证券暂时还无法准确估值,因此大部分投资者被禁止投资困境证券,于是投资者通常能以远低于风险调整后价值的价格买入这些困境证券来获取收益。

另外,投资者还能利用同一公司发行的不同优先级别的证券之间的价差来获取收益,因为当某公司陷入困境时,具有较高优先级的证券的价值相对于较低优先级的证券会增加,于是可以通过买入较高优先级的证券,同时卖空较低优先级的证券来获取价差上的收益。

困境证券投资策略一般可以分为积极型和消极型,积极型的投资者会加入债权人委员会并亲自处理大小事务,对重组和再融资的进程施加影响,以此确保重组过程的公平公正以及投资的保值增值。

三、权益关联策略

(一)权益多头/空头

权益多头/空头策略是指,对冲基金对单个公司的基本面进行分析,从公司所在国家、行业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和竞争对手等方面入手研究其所面临的收益和风险,然后通过多样化投资或者跨行业、跨地域投资来对冲单个公司不可分散的市场风险,但最终的总体风险仍取决于对冲基金对于收益和风险的偏好。权益多头/空头策略的核心原理是讲基本风险的类型由市场风险转变为操作风险,并利用技巧性的选股方式来获得阿尔法(α)收益,对冲基金为了达到该目的,通常会同时买入和卖出相关联的证券,希望在降低市场风险的同时通过证券间的价差获利。

(二)权益非对冲

权益非对冲策略被普遍运用于对冲基金、共同基金以及其它投资机构中,通常来说,该策略不涉及对冲交易,只做多头,不做空头,属于一种选股型策略,比较依赖对具体公司和具体行业的基本面研究。该策略通常可以被分为全球关注和区域关注,并包含市场资本多样化的考虑。

四、宏观策略

(一)全球宏观

全球宏观策略,是对全球股票、债券、利率、外汇以及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进行预测并进行杠杆化投资,该策略还会使用远期、期权、互换等金融衍生品来进行交易策略的设计,会重点关注经济前景,并分析全球时局变动、国际关系、资金流向、利率趋势以及其它政治经济问题。

(二)新兴市场

新兴市场策略是指将大部分资金投入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证券或债务,但该类投资策略的风险偏高,较高的风险也会带来较高的收益率。

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的目标就是提高收益水平、降低收益波动性,即使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依然获得正收益。(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 夏晓燕.浅析对冲基金投资策略在中国的运用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证券期货,2012年09期.

证券投资的基本策略范文5

关键词:证券组合 风险 收益 无差异曲线 效用决策

问题提出

众所周知,证券市场是一个高收益、高风险的资本市场,如何保证预定的收益,规避市场风险是每一个投资者关注的问题。资产组合的理论与实践已经证明,适当的多种证券组合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风险。传统的证券组合管理靠非数量化的方法即基础分析和技术分析来选择证券,构建和调整证券组合。然而,对于高风险的证券市场仅仅依靠逻辑推理等非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决策是远远不够的。1952年著名经济学家H.Markowitz系统地提出了最佳资产组合的基本模型,开创了现代证券组合管理的先河。一般地,组合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投资效用最大化,即投资者在实现一定收益水平的同时,使面临的风险达到最低,或投资者在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之内,使投资收益达到最大。由此出发,至少有两种不同的最优化准则用于获得证券组合策略,一种就是最低风险或最大收益准则,它只考察客观的市场环境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另一种是基于投资者偏好的期望效用准则,充分考虑投资者的个性和主观意愿。

实际上,证券市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变幻无常。投资者制定组合投资策略既需要关注证券市场的好坏及其变化趋势,更需要过人的胆识和果断面对风险的态度,以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个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效用最大化模型和分析方法,把客观的市场环境和投资者的主观态度结合起来构建证券组合策略。在这个模型中,假设投资者对证券投资持谨慎保守态度,通过一个指数效用函数来描述,这样,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设置不同的风险厌恶系数。一般地,随着风险厌恶系数增大,证券组合的风险会下降,但收益也常常随之减少。众所周知,投资者的最终目的还是逐利的,希望获得比无风险收益更高的回报,因此,风险厌恶系数的选取也不是越大越好,应该结合市场的实际状态。本文引入了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作为衡量证券组合的收益对风险补偿程度的工具,当无差异曲线的等效参数达到投资者根据市场好坏给出的一个设定值时,由此产生的证券组合是符合投资者偏好和市场环境状况的最佳策略。最后,应用此模型和方法,对一个简单的证券组合例子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本文的模型和分析方法,投资者可以跟踪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适时调整相应的等效参数的设定值,以对证券组合进行再分配,取得更好的长期投资效果,而不能对原有的证券组合置之不理。

证券组合投资的效用决策模型

在本文提出的证券组合投资模型中,假定市场是无摩擦的,即不考虑交易成本及对红利、股息和资本收益的征税,市场不允许借贷和卖空,且只有一个无风险利率。

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证券市场实际上并不处于均衡状态。因而,人们有可能从市场上取得超额投资收益,同时也担负着亏损的风险。假设投资者选择了n种风险证券进行投资,对第i种证券的投资比例为xi(i=1, 2, …,n)。如果第i种证券的预期收益率为ri,通常ri是一个随机变量,该证券的风险可用其收益率的方差描述,用σ2i表示,r0为无风险收益率,则证券组合x=(x1,x2,…,xn)的预期收益率和风险分别为:

(1)

(2)

其中,σij=Cov(ri,rj)为第i种证券与第j种证券收益的协方差,且风险证券投资比例满足资金供给限制条件:

(3)

引入松弛变量x0=1-,它表示资金用于无风险投资的比例。

显然,每一个投资者都希望证券组合投资产生的预期收益率最高而风险最小。然而,证券投资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回报较大的证券往往蕴含的风险也大,此时,就需要考验投资者个人的才智、胆识和经验,考验投资者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对风险的态度,这可以由投资者的效用曲线来描述。不妨设投资者对证券投资持谨慎保守态度,选择一个指数效用函数:

u(x)=1-e-bx,b>0(4)

其中,b表示投资者厌恶风险的系数。

为了使问题易于处理,不妨假设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率r是一个正态随机变量,则-br服从均值为-bE(r)、方差为b2σ2的正态分布,投资者对该证券组合的期望效用为:E(U(r))=1-E(e-br)

=1-exp[-bE(r)+b2σ2] (5)

这里,为证券组合预期收益率的期望,ri=E(ri)(i=1,...,n)为第i种证券预期收益率的均值。

投资者最佳的证券组合投资策略应该在满足资金供给约束(3)和不允许卖空的条件下,使证券组合的期望效用(5)达到最大,于是,得到如下投资效用决策模型:

(PUM) maxE(r)-bσ2

s.t.xi≤1

xi≥0, i=1,...,n

基于风险补偿的证券组合投资策略

对于证券投资组合问题,模型(PUM)通常是一个凸二次规划,因而存在全局最优解。给定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系数b,求解模型(PUM),可以得到适合投资者需要的证券组合。

然而,证券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是动态变化的,理性的投资决策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对当前证券市场状况的评估,适时调整风险厌恶系数b,以制定符合自己需要和客观实际的最佳证券组合策略。

一般地,风险厌恶系数b取得越大,意味着投资者更倾向于保守,愈加厌恶风险。此时,证券组合的投资风险会降低,但同时收益也会减少。众所周知,每一个参与证券市场的投资者都是以追逐利润为最终目的的,因此,投资者应该衡量证券组合的收益对风险补偿的程度来选取适当的风险厌恶系数b。引入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即:

f(E(r),σ)=C(6)

作为投资者衡量风险补偿程度的工具,这里,C为等效(高)参数,函数f(E(r),σ)随预期收益率E(r)的增加而增大,随风险σ的上升而减少。显然,等效参数C越大,投资者的证券组合收益对风险的补偿就越多,当等效参数C达到最大时,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具有最大预期收益率的证券组合将是投资者最理想的投资策略,相应的风险厌恶系数充分反映了保守投资者的谨慎态度和根据实际市场环境尽可能逐利的行为的完美结合。由于计算的复杂性,有时要获得等效参数C的最大值是非常困难的,实际上,每个投资者都有自己对风险补偿程度要求的等效参数C的下限(设定值)CL,即要求满足:

f(E(r),σ)≥CL(7)

CL可由投资者根据证券市场的好坏和可承受风险的能力进行动态调节和控制,如果市场具有利好环境,且投资者具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可调高等效参数的下限,以获得更大的预期收益。于是,给定投资者的等效参数下限CL,只需找到满足(7)式的最小变异系数C和相应的风险厌恶系数b,求解相应的效用决策模型(PUM),就得到适合投资者需要的证券组合策略。

综上所述,确定证券组合策略的步骤可详细描述如下:

步骤1:给定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系数b的一个初始值b0和适当的增量b,求解相应的模型(PUM)后,使得证券组合的等效参数C满足C

步骤2:取b=b+b,再求解相应的效用决策模型(PUM)后,得到一个最优解x1,x2, …, xn,计算该组合的风险σ,预期收益率的期望E(r)和等效参数C,如果C满足(7)式,则当前的证券组合就是适合投资者偏好的最佳投资策略,计算结束;否则,返回步骤2继续增大风险厌恶系数。

步骤3:如果投资者想求得等效参数C的最大值,则继续增大风险厌恶系数,直到等效参数不再增大,那么,具有最大预期收益率的证券组合就是投资者最理想的投资策略。

实例应用

以张京提出的一个简单证券组合问题为例来阐述本方法的应用。假定该组合中四个证券的预期收益率分别是r1=0.13,r2=0.055,r3=0.14和r4=0.19,它们的协方差矩阵为:

给定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为:

其中,r0为无风险利率。实际上,上述无差异曲线的等效参数C就是夏普指数,它常用于评价基金的投资业绩。不妨设无风险利率r0=0,投资者的等效参数的下限CL=2.70,置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系数的初始值b0=1.0,求解效用决策模型(PUM)后,得到一个证券组合,相应的等效参数C=0.88063

根据表1,当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系数达到b=4.2时,证券组合的等效参数满足f(E(r),σ)≥CL,此时,投资者的最佳证券组合策略是x*=(0.08528,0.48807,0.24696, 0.17969),所产生的预期收益率为E(r)=0.10665,风险标准差为σ=0.03909。

综上,本文提出的证券组合效用决策方法可以把投资者的主观态度和市场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通过衡量收益对风险的补偿程度产生适合投资者需求的证券组合策略。由于证券市场时时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因此保守投资者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风险(态度)厌恶系数b或等效参数的下限CL,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持续保证最佳的证券组合投资效用。另外,当证券市场的风险开始集聚时,投资者应该增大自己的风险厌恶系数b,将更多的资金转移用于无风险投资。本文是在市场无摩擦的假设下进行证券投资组合的优化分析的,这显然不符合实际。若考虑交易费用等因素,则频繁的组合调整必将引起巨大的成本。

参考文献:

1.中国证监会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证券投资分析[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林军.具有模糊系数的证券组合投资选择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2(1)

3.陈金龙,张维. CVAR与投资组合优化统一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2(1)

4.张京.非负约束条件下组合证券投资决策的分枝定界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4(5)

5.姜青舫.证券投资的风险偏好与期望效用决策模型[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5)

证券投资的基本策略范文6

>>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及适用性讨论 对证券投资趋势指标的有效性检验 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有效性影响的研究 国债投资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思想品德课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基于个人投资者有限理性的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 上证综合指数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分析 股改对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监管的有效性分析 我国(上市)证券公司的DEA有效性分析 上海证券市场弱式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浅谈小组合作评价策略的有效性 浅谈小组合作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思考及策略 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注重策略的有效性 探究小学音乐小组合作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初中数学课堂实现“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公布的涉及证券交易的所有费用项目整理所得。其值可能会高于实际值,但对研究结果不产生任何影响。

{7}由于我们选取的样本是股票指数和债券指数,在实际操作中只有投资基金才能对此进行投资。

{8}为节省空间,我们未列示计算结果。有兴趣的读者可向作者索要相关表格和程序。

参考文献

[1]G.P Brinson,L.R Hood and G.L Beebower, 1986,“Determinants of Portfolio Performance”,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42,429-461.

[2]W Jahnke,2004,“The Asset Allocation Hoax”,Journal of Financial Planning,1,109-113.

[3]C.S.Y Tsai, 2001,“Rebalancing Diversified Portfolios of Various Risk Profiles”,Journal of Financial Planning,14,104-110.

[4]M.A Harjoto and F.J Jones,2006,“Rebalancing Strategy for Stocks and Bonds Asset Allocation”,The Journal of Wealth Management,9,37-44.

[5]G.W Buetow, R Seller,D Trotter,E Hunt and W.A Whipple,2002,“The Benefits of Rebalancing”,The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28,23-32.

[6]L Plaxco,2001,“Rebalancing a Global Policy Benchmark: How to Profit from Necessity”,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28,9-22.

[7]L Plaxco and R.D Arnott, 2002,“Rebalancing a Global Policy Benchmark”,The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28,9-22.

[8]G Daryanani,2008,“Opportunistic Rebalancing:A New Paradigm for Wealth Managers”,Journal of Financial Planning,38,48-61.

[9]彭大衡,姚元端.带机会约束的动态投资决策模型研究[D].中国管理科学,2005.

[10]刘晓峰,陈通,张脸营.基于微利群算法的最佳证券投资组合研究[D].系统管理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