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流心得体会范例6篇

人际交流心得体会

人际交流心得体会范文1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农村留守儿童因社会的原因成为了社会普遍的现象,其隔代教育的危害日渐突显,学校教育的困窘让老师茫然,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令人堪忧,亲情的缺失,家庭教育的缺憾,心理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都使其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劣势,不愿交流,不善交流,最终使得农村留守儿童交际能力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甚至形成交际障碍。因而,对农村留守儿童交际能力的研究和培养已成为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课题。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交际能力存在的问题

从交际沟通的方式看,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交际能力存在以下问题:

1.口语交际方面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大多性格较内向,不太喜欢表露自己内心的想法。在与同伴交往中,稍微愿意说出心里话,但交流的范围较窄,一般只限于作业、游戏,不会深入到内心;与师长的交流有明显的畏惧情绪,不敢或不愿主动和师长交流;与他们的监护人依恋感和信任感自然比不上父母,因此也不会主动与他们进行内心交流,不得不沟通时,也大多限于吃、穿、用等生活方面,无法深入内心,坦诚相待。由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性格形成的交际障碍,大部分学生在与陌生人交流时,更是表现出胆怯,甚至躲得远远的。

2.书面交际方面

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纸质文本用得越来越少,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在书面交际方面,比口语交际的障碍更大。他们与同伴之间,不过写写小纸条,与师长的书面交流,偶尔可通过习作课上来表现,能说出一些心里话,但也不够深入,或不愿意写出自己的内心世界;而写出真心话的日记,随着年级的增高,是越来越少。与亲人的书面交流基本没有。留守儿童的隔辈亲人识字不多,无法进行书面交流。

3.交际礼仪方面

交际礼仪的养成是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一部分,也是农村小学生文明礼貌的组成部分,具体体现在农村小学生身上,则应该从最基本的礼仪做起,如常用文明礼貌用语、常挂笑脸等。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由于物质条件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对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往往较差,对待同伴和师长,大都不能做到礼貌用语开头。

4.交际艺术方面

交际艺术往往能体现一个人的交际能力。学会做人,必须学会交际;更好地做人,必须擅长于交际艺术。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这是教育的本源,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交际能力本身较弱,就更谈不上交际的艺术了。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交际能力的对策分析

1.学校教育的实施

学校可以为留守儿童建立特殊的档案和制度,从学校到老师,要坚持做好各项制度的规定,学校可以组织多样活动,如可以每月进行一次留守儿童生日宴,将所有当月的留守儿童以及整体师生组织起来,为留守儿童过生日,学校可以通过购买纪念品作为生日礼物,为学生制作蛋糕,唱生日歌,探讨理想,交流心得。这样,留守儿童之间、和普通学生之间、和老师之间,才可以真正做到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并且要格外关心留守儿童的交际问题,让留守儿童乐于与他人交际,善于与他人交际。

学校在每个班级中成立留守儿童的“家长”、“爱心妈妈”,由有经验的班主任老师和留在家中的儿童母亲担任这一职务,以我们榕山镇中心小学为例,每年级每个班中都有8至17名的留守儿童,设置2名及以上的“家长”或“爱心妈妈”就可以实现对全班留守儿童的看护与辅导。看护的内容包括儿童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学习表现;辅导的内容包括课后作业、心理状况、心中的愿望与要求。留守儿童自身也可以组成一个小团体,彼此互帮、互助、互学、共进,既促进了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

作为教师,只有真正掌握和了解留守儿童的状况,才可以从根本上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教育,因此,班主任具备细心,才能做好基础的调研工作。通过细心的观察,不断的交流,来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并且要时常进行家访,掌握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状况,父母打工的地点、联系方式、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等等。翻看留守儿童的学籍资料,同他们以前的老师、同学进行沟通、了解,才可以从根本上帮助到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

2.注重实施家庭教育

家庭永远是教育的第一课堂,应重视家长教育辅导,形成教育合力。虽外出务工,但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务工父母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或发邮件等方式经常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各方面的情况,掌握关心子女的健康成长。同时家长也经常与所任学生的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们的在校情况和学校发展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心理,懂得培养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对子女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和子女沟通时,低年级可以多采用打电话的形式,中高年级既可采用打电话,短信,也可以通过网络、书信等方式来交流,但具体方法的使用特别应符合孩子个体的实际情况。

3.体现社会的力量

最后,组合社会力量,创建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创建家庭、学校及社会共同合作参与到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和监护体系中来,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和素质的发展。首先,村委会要承担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社会相互配合,寻找有效地对“留守儿童”的交际能力培养的方法和决策。要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帮助其建立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善其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其交际能力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三、总结

总之,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将对留守儿童的品质、人格情操的形成产生功不可没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人际交流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实践;社会实践

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具有进行文明和谐地交流的素养是新课程环境下口语交际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交际情景的创设是交际的首要条件,教师应在教学中有目的、有创造性地创设情境,整体性呈现情境,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关照孩子的交际能力,充实学生的口语交际内容。

1.提炼现实生活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

把学生从课堂带入现实生活,让学生的现实生活积累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把课余生活带入课堂。如《第一场雪》的教学,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放在大雪纷飞的校园中,让学生通过对雪的亲身体验,自由畅谈,从而感悟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加深作者对雪的独特情感体验的理解。再如习作《我发现了……》的教学,教师课前可布置学生准备自己感兴趣的小实验(个体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并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时边进行实验的演示,边解说实验的过程,并与大家共享偶得的快乐。这样,生活中一些有趣的小实验自然会带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以爱护,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得以激发,“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得以充分体现。

2.用多媒体创造条件,演示交际情境

操作实物,演示一定的情境,能让学生最快进入观察,最想急于表达,交际训练自然进行。有位教师在执教《小兔运南瓜》时,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两只小白兔的对话,小白兔发出无可奈何的声音,向大家诉说着心里话――自己遇到困难了。拟人的说话,好像真的是小白兔在求小朋友们帮它想办法。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又使学生真实感受到小白兔焦急的心情。这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帮助小白兔的热情和欲望。接着,这位教师让学生进行运南瓜回家的角色表演,有了教师精心制作的声音文件,学生成了故事中的一员,学生被带进了语言自然贴切, 生动逼真的场景中,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融进多媒体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 从而调动了学生的交际兴趣,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实现了人与境的情感共鸣。

3.师生互动,进入交际情境

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教师会成为学生活动的催化剂。对有趣的情节、人物,学生们有很大的兴趣,教师的参与更让他们有了动力,在师生互动中,进入交际情境,实现交际行为的训练。一位教师在执教《坐井观天》播放动画时,特意将动画中的对白删去,变成了一个无声动画。这时,老师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为动画里的青蛙和小鸟补充对白。顿时,教师成了青蛙和小鸟的天堂,学生被无声动画击开了思维的大门,有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语言表达与交流的欲望被最大化的激起。还是《坐井观天》这课,一位教师扮演青蛙,同学们扮演小鸟,教师一边入情地朗读,一边生动的表演,最后让同学们想象,跳出井口的青蛙高兴吗?同学们从教师的动作中想象青蛙看到的美丽的景象,从教师的表情想象出“天真的无边无际呀!小鸟说得对,青蛙真应该早出来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由于师生互动,让孩子更想说了,说的面也广了。

4.精心组织活动,让学生体验情境

游戏是儿童生活的主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在一个愉快的活动中自然交际,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言之有物。一位教师《有趣的游戏》的教学让我深有体会。他让孩子们分组做自己觉得有趣的游戏,孩子们像快乐的小鸟一样飞出教室,迅速组合好,进入了游戏,当孩子们玩得正高兴的时候,他打断了他们,游戏结束,看着孩子们满脸的失望,他顺势给孩子提出要求,只要能把游戏说得有趣,就可以继续玩。“老鹰捉小鸡”的小组说:“鸡妈妈张开双手当翅膀保护我们,老鹰快跑不动了还抓不到我们,还有的同学补充说,我害怕被抓住,所以跑得很快,不敢掉队。”“丢手绢”的小组说:“我蹲在那儿很紧张,其他同学补充说,我发现手绢,拿了手绢跑得像飞一样。”孩子们在他们熟悉的游戏中,说出了他们最真实的话,在快乐的活动中进行交际。

二、联系语文教学实际,指导学生交际方法,让学生学会交际

1.有序观察,按序交际

学会观察,特别是学会有序观察是学生顺利进行口语交际的一个基本方法,例如,教学有关图画交际的内容时,教师要先让学生观察每幅图,看懂每幅图,通过看图,让学生合理想像,小组互说互评。让学生养成有序观察,认真思考,按序交际的好习惯。

2.认真倾听,灵动交际

倾听是学生顺利进行交际的前提,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时,应不忘引导学生听别人说话要认真、专注,听清楚别人表达的意思,以便能对别人的话做出及时反应,灵动交际。

3.清楚表达,出色交际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应尽量让学生形成轻松、自由的交际心理,让他们多点时间,尽可能多的表达,在训练中有技巧地处理学生的不足和错误,让他们形成清楚表达的能力,养成清楚表达的好习惯,在一次一次的交际训练中出色交际,在交际中获得成就感,更乐于交际。

三、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本领

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教给学生交际的方法,还应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交际的本领。

1.在学校生活中,实践交际本领

学生每天在校时,同学之间要发生许多的事,这就是进行交际的契机。开学初的班干部选拔,选谁?为什么选他?同学之间的交流就是一种口语交际,如何夺得每周“流动红旗”,让学生出谋划策,学生之间进行了口语交际。下课时,学生针对上课时不明白的问题和老师交流时,进行了口语交际。同学们之间有了矛盾,他们找老师评理,他们在老师面前进行的一番“舌枪唇战”,经过老师的帮助“调解”他们终于“握手言和”也进行了口语交际。口语交际隐身于学生学校生活的每个角落,此时的老师最好的角色就是――倾听者、引导者,抓住每次让学生实践交际能力的机会。

2.在家庭生活中,实践交际本领

人际交流心得体会范文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在本设计中,努力创设与生活实际相似的交际情境,在教学中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增加学生口语交流实践机会,达到发展学生语言的目的。

教材分析:

通过《人间处处有真情》的口语交际,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元素,打开记忆闸门,重现生活中的每一次感动,通过互动和交流达到提高口语表达、体会人间真情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情感变化,把自己的感动表达出来。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来看,独生子女家庭已经成为社会主流。这些学生从小受到家人宠爱,过分地夸奖使得他们不懂得客观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客观评价。

从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他们自小都是家中小太阳,是家庭中心,因而感恩心理日渐淡薄,但这次从最熟悉的人、最平凡的事入手进行交流,能激起学生最真实的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

1.能力训练目标:指导学生在与对方的交谈中把事情完整而又有条理、有重点地说清楚、说明白。引导学生表达时注意言谈举止得体,语气语调恰当。

2.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通过交流与倾听来感受人间真情,收到真情的触动,学会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会感知身边的爱。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完整而又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故事,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学会评价。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讲述真实的故事。

教具准备:

录有赞颂母爱的歌曲的磁带

教学过程:

一、 诗意语言,激发感受

师:同学们,澄碧的一池水只要有风儿掠过就会泛起涟漪,幽静的丛林中隐藏着多少诱人的鸟语花香。生活拨动了我们的心弦,有多少心声回荡在我们的身边。生活是一颗鲜红的荔枝,只有剥去它粗糙的表皮,才能用心体会它独特的甜美,爱也是如此。

回忆刚刚学完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真情故事,你的心弦是否被触动了呢?今天的这节口语交际课让我们的心变成一只懂得采撷的辛勤的小蜜蜂,用心地将生活的甜美酝酿,然后倾吐出荔枝蜜一样的心灵感动,体味人间真情,让我们先走近给予我们生命,为我们含辛茹苦、解衣推食的妈妈。

【设计意图:要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良好的情境氛围是前提。通过话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内心的感受,为走进交际话题作情感铺垫。】

二、 创设情境,进入状态

1.播放歌曲,蓄情感动

(将《烛光里的妈妈》、《妈妈的吻》、《鲁冰花》、《世上只有妈妈好》等歌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串唱下来。)

师:静静地听我们最熟悉的歌儿,默默地想你与妈妈之间的点滴小事,用心地感受深沉真挚的情。

2.简单表达,搜索感动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吗?你的心是否在回忆的瞬间被触动了呢?究竟是怎样的事情感动了自己呢?用简洁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3.动情小结,养成习惯

师:原来,倾听也是一种享受,听你们讲的故事,虽然件件平凡,然而事事动情,感人至深,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唐代诗人孟郊赞美母亲的千古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啊,母爱是生命之源,是万物之本,母亲总是带给我们最炽热的阳光、最甜美的微笑,还有最伟大的爱。

【设计意图:“入境始于亲”。爱是人间亘古不变的话题,教学中从学生最熟悉的人、最平凡的事开始,引导学生感受点滴小事,从而激起其最真实的情感体验,以便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然后带着已开启的真实情感状态进入“大爱”的口语交际中,可以更真实地感受身边所有的真情。】

三、 回顾生活,心灵交流

1.感受母爱,感受真情

师:其实不仅仅是妈妈给予我们爱,两代人之间总是有着说不完的故事、诉不完的亲情。成长途中那些默默的帮助会让你心中满是感激。回首往事又会生出多少感动和新的感触呢?用我们敏锐的眼睛、敏感的心灵,再一次感受生活里的真情与感动吧。

2.小组练说,全员参与

教师巡视,倾听学生的选材以及表达,指导学生在组内交流时将所讲之事具体、完整地表达出来,提出相应要求。

(1)表达要真实,只有先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2)要抓住最感动你的地方,有重点有条理地表达。

(3)对倾听者同样提出相应要求。

①认真地倾听,不打断别人说话。

②中肯地评价,提出有效建议。

【设计意图:提出具体的听说要求,为学生下面的口语交际提供方向。口语交际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对学生来说,他们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更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有利于活跃气氛。】

3.和谐互动,反馈评价

(1)教师将爱的话题归纳为几类,使学生交流时能有的放矢地倾听并感受,同时开启已有回忆,激发类似感受。

母子情深 父子情深 祖孙情深 师生情深

同窗情深 知己情深 陌生的感动 其他

学生可以根据分类选择交流内容,倾听者可与自身经历对照,更加深刻地体会发言者的心情。

(2)学生交流、评价

交流过程中,教师适当地指导学生完整地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表达出来,同时在重点处给予点拨,引导学生从说清楚、说明白过渡到说生动、说具体。

(如可追问:听到这里,我想听听当时的哪一个细节最让你感动不已?当时你的心里是什么感受呢,把它说出来。)

在教师的引导、同学的评价下,学生明确要把事情完整而又重点突出地表达出来,并且要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学生也能够在谈到事情经过时平静含蓄,而在表白自己内心感受或是最感动的细节之处饱含激情,语气语调自然也就恰到好处了。

在同学或赞扬或提出意见的过程中,发言者可以不断激励反省自己,也可以树立自信,激发参与的热情、表达的欲望。

【设计意图: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层层深入的,由小组讨论提升到全班交流、评议,体现了交流面的拓展和交流层次的提高,也进一步贯彻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而评议是听说互动过程的体现,在互动中体现了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四、 真情流露,情感升华

1.名家片断,感人至深

师用动情的语言阅读名家作品中感人的片段,使学生再次升华情感,明确表达的要求。

《我与地坛》(史铁生)《我的母亲》(老舍)

2.自荐交流,真情流露

同学自荐,再一次交流。这次交流让发言者畅快淋漓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让真情如泉涌般喷薄而出。

3.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升华情感

师:感恩的是一种姿态、是一种温情,也是一种表达,现在带着你的感受,对刚才故事中的主人公说一句发自肺腑的心里话。

【设计意图:在较大范围交流之后,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大家风范,接下来交流时一定要有更明确的要求,此时口语交际的目的也就比较轻松地达到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再一次得到提升。】

五、 总结延伸,真情体验

人际交流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社会化;负面影响

[作者简介]张亿全,供职于河海大学商学院党委办公宣。法学硕士;胡井军,河海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苏常州21302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LO)06-0177-03

网络凭借其独特的文化形式受到了广大青年群体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青睐。一般来讲,青年时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人格、价值观的塑造和定性、觅职、择偶等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在此阶段,频繁接触信息高速传播的网络必然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意识、行为模式、思维方式等产生重要的影响。调查显示。多数在校大学生上网次数为2~4次/周。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娱乐、生活的主要信息来源。既然如此,网络文化究竟有哪些特性,对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如此大的吸引力呢?

一、网络文化的独特性

(一)网络文化的互动性

网络文化以互联网为载体。网民可以通过多种交往工具,如MSN、QQ、开心网、人人网、网络游戏等环节进行与现实中类似的人际交往,同样交织成复杂多样的人际交往关系网络。这种社会关系使得网络主体逐渐成为网络群体、虚拟社区直至整个网络社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网络人际交往是主体的社会行动在空间中的延伸。同时,网络文化形成的过程伴随着技术上的语言、文字、图像等沟通,使得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在网络中变得简单,沟通的手段也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不断完善,加强了网络文化的互动性和大众化。

(二)网络文化的虚拟性

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是指面对面进行交流的人际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传达自己的想法,人们不仅用语言进行表述,同时还会运用表情、手势、语气以及语调等非语言因素进行补充交流。在面对面交往中,人们会根据对方的年龄、性别、社会立场等的不同从而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尽管这些互动受到时空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但只有清楚与对方的熟悉程度、亲疏关系,才能作出相应的心理准备,从而调整自己的态度,使得交往双方都感觉到真实的感情交流。在网络世界里,即使不是完全匿名状态下的交流,交际双方也往往做不到像现实世界里那样熟悉。正是由于不了解对方的具体情况,因此不用注意自己的遣词造句,更不需要为对方考虑。与对方在眼前的情况不同,往往只有切断了网络连接,才发现对方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所在,只要下了网,就不必介意对方怎样想自己,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不在乎的倾向。因为在网上可以不受社会各方面的约束进行平等的交流,这就允许你可以只关注你所感兴趣的事情,只接受你愿意接受的信息,容易让人完全释放出真实的自己,完全以自我为中心。

(三)网络文化的平等性

现实中的交流需要注意社会情境,处于不同社会情境之中的主体会根据实际采取不同的交流沟通方式。如:家庭内部的父母与子女的交流过程中,双方是基于家庭环境内部关系进行的,父母是家庭权威,子女是在尊重父母的前提下与父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受到长幼之分等传统道德约束,逾越这个社会情境的交流就会显得不合情理。而在网络上的交流就具有很大的自由,人们可以在BBS中大胆谈论,尽可能张扬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同时,所有人都处于同一起跑线,这种自然的平等性吸引了许多大学生热衷于网络人际交往。

(四)网络文化的多元性

网络文化是社会成员在网络交流过程中形成的。这种新型交往形式并非单一文化的简单联合。正是由于网络交流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同地域、文化、国家的人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各自的交流圈,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特质就表现得淋漓尽致。网络涵盖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娱乐等,内容广泛多样;网络兼容了多种文化和社会价值观,不同理念的人都能通过网络找到志同道合之人。而大学生向往个性化的发展,网络文化的兼容并蓄给不同个性的大学生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分析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一部分,为大学生提供了不少便利,原来图书馆查书找资料的学习生活,现在用“网上冲浪”就可以检索;扩展了大学生的认知视野,学术动态、科研成果统统“一键搜索”;扩展了大学生的交友空间等等。网络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增强个体的社会适应性,但它毕竟是虚拟的,与现实生活是有很大差距的,网络越专注工具理性,附着在其上的网络文化就越容易偏离原本的工具轨道。当我们看到网络文化在给大学生社会化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更不能对其消极方面掉以轻心。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青年社会化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主要侧重分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方面的分析,以期能够减少或避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网络人际交往由于其本身存在的缺陷无法完全成为人们正常的交际方式,而大学生本身又是一个对新事物有着极强好奇心的群体,因此他们在这种不健全的人际交往模式中,很容易迷失自我成为网络人际交往的牺牲品。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网络人际交往会挤占大学生的现实交往时间。使正常的人际交往得不到保障

目前,青年人上网的大部分时间是与网友聊天、游戏等,其次是收发邮件或欣赏影视音乐。笔者调查中发现:被调查的大学生每周使用电脑或网络的时间与其网络成瘾呈正相关趋势。调查数据表明:63.2%的被调查者一周内上网时间在1~10个小时;19.1%的被调查者一周内上网时间在10~20个小时。尽管整体而言多数大学生并没有在网络交往中耗费大量时间。但大学生一周上网超过20个小时的也占到被调查者的17.6%。由此可以预知还是有一部分大学生群体沉溺于网络,在网络中花费大量时间。此外,在部分访谈中,一些大学生已经意识到,网络的吸引力往往会导致对网络的极度迷恋,从而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

(二)长期沉溺于网络人际交往容易导致青年过度依赖网络。而且现实社会与虚拟网络造成了心理落差,使得青年群体逃避与现实社会的交往

网络人际交往是交往主体在网络上发生互动并在交往中构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网络关系的过程。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网络人际交往,其同外部世界进行沟通与联系主要是通过“人―机”系统这一网络关系。这种以机器代替交往的方式不可避免地破坏和剥夺了千百年来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人际模式,仅仅通过与机器打交道进行人际交往对青年现实的人际关系造成严重的心理冲击。

由于网络交往的广泛性、间接性、安全性、隐蔽

性,青年群体很容易被网络交往所吸引,过度沉溺于网上交往的青年可以在网络世界里毫无拘束地放纵自己的感情,自由地与他人交往,避害趋利的心理促使这部分人将现实世界的情感移植到网络世界中。实际上,沉溺于网络交往的青年的上网行为本身的,可以让用户沉浸其中,这就和使用药物、酒精等其他上瘾行为一样,会使其丧失时间感,反复循环,导致最后失去自制力和自控力。对于过度上网的人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信息对人的感受度将不再有更多的意义,浏览时间越长,感受性越低。

(三)长期脱离现实世界的网络人际交往,容易形成人格发展障碍。最终阻碍正常的人际社会交往

很多热衷于网上交往者总希望从网上得到自己想得到而现实中又无法得到的东西。他们在现实中达不到自己的理想状态,满怀失意;在网上他们寻找自己的理想,寻求一种虚拟的价值实现和幻想的成功,他们选择的是对现实的逃避。另外,网络的虚拟性、交往角色的匿名性、隐蔽性使得交往双方往往存在虚假的一面,易引起交往双方的怀疑和不信任。而且,网上虚拟身份的使用常常将人置于白日梦的状态,一个卑微的人可以将自己扮演得很伟大,一个一无所成的人可以将自己装扮得硕果累累。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讲,就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在网上可以化为零。

长期生活在这样一种虚拟世界中极易诱发各种人格障碍,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两种:一种是攻击型人格障碍。由于网络人际交往具有匿名性、隐蔽性的特点,网民认为无须对自己的言行承担任何责任,他们往往在言语上非常直接坦率,道德自律性差的网民甚至有违法犯罪和不道德的行为。很多生活中的“名人”都遭到过网民毫不留情甚至是非常刻薄的批评,极端者还遭到人格名誉的贬损、诽谤和人身攻击。当一个人的某种行为习惯养成之后,有可能转换成个人的人格特点,并可能强化其人格特质中的攻击性因素,形成攻击性人格。另一种是双重人格障碍,其特征是同一个人具有两种或多种人格身份,在不同时间与地点交替出现。虚拟的网络交往中,交往者经常扮演与自己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十分悬殊甚至截然相反的虚拟角色;甚至还同时拥有多个分别代表着不同身份和性格特点的网名,男扮女、女扮男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青年网民都经常面临网上网下判若两人,或时而张三、时而李四、时而又王五的多重角色。当多重角色之间的冲突达到一定程度或角色转换过频时,就会出现心理危机,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和性别进行持久的交流,也容易造成人格分裂,对自己的心理和他人的情感都会产生伤害,易引起交往双方的互相怀疑和不信任。据此,专家认为,热衷于这种行为的青年在现实世界反应退化,甚至无法与人正常交往,容易产生社交障碍症。

三、结论与思考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对人际关系进行选择,倾向于志同道合、意气相投,而网络的出现把这种人际关系的选择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网络人际交往往往是基于相同的兴趣爱好才建立发展起来的,人们能够被允许只与感兴趣的人交往,大家谈得来就可以保持联系继续交往,聊不到一起或兴趣不同也可以立马掉头走人。这样的人际关系环境一方面可以非常舒适,另一方面也可以非常自我。但是,网络人际交往毕竟不是社会主流的交际方式,而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任何人都无法保证自己所交往的对象就一定是经过自己的筛选才与之建立联系,比如邻居、老板、同事等等。在现实世界里,因为时空的限制,人际交往是无法完全由自己主观控制的。大多数时候,你不得不调节自己,以适应身边的人际环境。经常处于网络这种完全可以由自己主观意愿控制的人际关系环境,再在现实世界中面对不喜欢但必须面对的人时,心理的落差往往使得人们更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人际交流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口语交际;学习活动;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提高能力;评价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如何在口语交际课上落实目标,培养交际能力呢?

一、我们可以从这些优质课堂中“淘金”

1.老师们要给学生创建和谐、愉快的课堂交流气氛。

有一次听课,我发现每节开始前老师都会给学生交流一个轻松的话题。其中一位老师很用心,在上课前巧设一种看似真实的交际情景――要上课了,一看话筒不响,就马上走到王庆华老师面前说:“王老师,这个话筒不响了,我请您帮个忙行吗?”王老师稍微一整修:“哎好了!”这位老师马上就说:“谢谢您,王老师!”然后转身对同学们说:“看来我们平时遇到麻烦,请人帮忙还真是好办法……”随即导入课题。让同学和听课老师都在为之高兴中进行交际话题――《请你帮个忙》,轻松、自然,又从中暗示学生请人帮忙要有礼貌。这样开课岂不妙哉!

2.课堂交流中老师们都要用鼓励、表扬的语言,激起学生的自信,勇敢大胆地让同学说话。

比如郭老师一节课都以甜蜜的笑脸面对学生,让学生感到亲切,并且还从她那流水般的不带标签的语言中一直都能让学生受到鼓励,“你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并且用词那么好!”“你很了不起!”“你真用心!”针对不同的发言,学生不同的表现,她都能说出比较合适的评价激励语言,让同学们一节课都那么开心,那么自信,那么爱说、会说。还有《学会感恩》交流中学生感动得泣不成声,说不出话,老师拉住他的手说:“来,孩子,老师给你力量!老师相信你能说好!”这无不体F着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对学生的爱。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能不愿交流吗?

3.在课堂中老师都应巧妙地创设情境。

让学生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平老师执教的《伸出我们的双手》一课,以一个老奶奶探亲的故事,创设了两个情境,第一个是老奶奶初次到城市马路上车太多过不去,你怎么帮她?第二个是老奶奶不认识写着地址的纸条,你又打算怎么帮她?通过演说这两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交际既有扶手,又感兴趣,又能学会了在伸出我们的双手帮助别人时怎样与人交际。

这几节优秀课例导课不同、活动不同,交流主题与对象不同,但是老师们都重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在交际过程中,老师应更多的关注学生,评价学生,运用新型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用载体,营造口语交际大环境,拓宽口语交际渠道,多角度加强训练。如我利用小记者采访、小主持人好书推荐会、上台表演、小组合作表演、交流等,让学生的交际心理,交际语言,交际能力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和模拟训练中得到以培养和提高。

二、我对口语交际课的思考

1.口语交际课,关键在于交际。

培养孩子怎样在不同场合、与不同的人交流,老师必须有一定的语言功底。不能对学生发出不准确信息,不能做出不恰当的评价,更不能有那些“是不是呀!”,“对不对呀!”之类的口头禅。比如:有位老师说到了文明,就让人感到更舒适,舒适恰当吗?换“舒心”是否更好,“真像个小评委”本来就学生是小评委,后来又说像合适吗?

2.口语交际课重点让学生学会什么。

在口语交际课上我们要想办法帮助学生学会在不同场合与不同人交际的方式、交际礼仪、交际的技能、交际的心态等。我们应该在不同主题的口语交际课上,从这几方面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但是有一点我们老师必须明确,老师只是指导者、领路人,也是参与学习者,不能我老师控制整个课堂,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引领他们利用一些学习活动全体参与其中,他们才是真正的主人,用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交流、汇报、评价、反思、总结,这样的课堂孩子们才能收获满满。

学口语课与其他课堂一样都要关注孩子在本节应该会什么。教他用什么方法学会?他学会了什么?不同的课型都有不同的要求,不要把口语交际课上成“品德课”、“作文课”、“听话?说话课”。口语交际训练活动中不要频繁地评价演得怎么样,也不要只侧重师生互动,而忽略生生互动。不要再现“一问一答式”的课堂,限制学生发散思维,更不要脱离现实生活。

3.对有主题的口语交际课的设计容量既不要太大,也不能定面太窄。

人际交流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北京中小学; 奥林匹克教育; 遗产

research on legacies of olympic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of beijing

abstract: this is a research set in motion by such research methods as literature consultation,logical analysis and interview. what were comprehensively explored and analyzed are legacies of olympic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of beijing. the job was done through three dimensions. namely they are concept,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 addition,activities was presented so a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olympic - host - cities' to develop the olympic education in the days to come. furthermore,it intends to supply the abundant and valuable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for nanjing youth olympic games which was awar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on february 10,2010.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of beijing; olympic education; legacy

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国际奥委会和《奥林匹克宪章》的要求,在奥运会筹办和举办期间,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是主办国和主办城市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2001-07-13,北京获得了2008 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也就意味着承载了奥林匹克教育的责任和权力。国家教育部、北京市政府、北京奥组委联合出台了《北京2008 奥林匹克教育行动计划》,此外,北 京 市 委 教 育 工 作 委 员 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还制订了《北京市学校奥林匹克教育行动计划》。在《行动计划》的指导下,北京 200 多万中小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紧扣北京奥运实践、弘扬民族文化、适合中国国情,将奥林匹克价值、各国成功的教育经验与中国社会、文化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的“北京模式”。

国际奥委会官方杂志《奥林匹克评论》的评价是: “这是一个宏大的计划,它使奥林匹克价值观在中国的传播范围超过世界其他任何国家”。“未来奥运会的组委会肯定会视中国正在进行的奥林匹克教育举措为典范,实现奥林匹克运动高于一切的教育宗旨”。由此可以看到: 北 京 中 小 学 奥 林匹 克 教 育为“有特色、高水平”的 北 京 奥 运 会 做 出 了历 史 贡献,给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留下了丰厚的教育遗产。由此,全面总结分析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可持续遗产,一方面可以为北京后奥运继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可以为未来奥运会主办城市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提供借鉴,更为重要的是,2010-02-10,国际奥委会第 122 届全会在温哥华决定将 2014 年第 2 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承办权授予了中国南京市,由此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遗产对南京青奥会更有相当意义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1 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的理念遗产

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理念是在经过广泛研

该组织体系的显著特点是: 一是政府主导,即主办城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全面配合北京奥组委,在奥林匹克教育的计划制订、活动策划与组织、经费和人员的保障,以及动员教育资源和集聚社会力量等方面,充分显现了政府主导的体制优势。区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有一支勇于进取、勤于思考的奥林匹克教育专、兼职工作人员队伍,使得奥林匹克教育工作得以全面和高效推进。这一组织管理模式是奥林匹克教育“北京模式”成功的重要保障。二是社会的广泛参与。与往届奥运会主办城市比较,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社会参与的广度是前所未有的。学校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各种社会力量得以在最大范围内发挥支撑作用。这种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及投入机制的建立,为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提供了体制和经费保障。

3 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活动遗产

3. 1 “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可持续遗产

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依托校内的课程设置、体育活动、德育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学习奥林匹克知识、在学校和向全社会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推进学校的体育和德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在实施奥林匹克教育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3. 1. 1 奥林匹克教育师资遗产

为了确保奥林匹克教育的高效实施,北京市教委对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全员培训以“育体、育心、育人”为宗旨,旨在探索奥林匹克教育师资培训和实践模式,以及将奥林匹克知识、文化和精神与学校体育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特色发展相融合的有效途径,促进民族传统系列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全员培训分奥林匹克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辅导,奥林匹克教育实践的追踪与指导,奥运礼仪、口语、体育技能培训及成果展示3 个板块。培 训 内 容 包 括 奥 运 知 识、奥运文化与学校体育、奥运礼仪、体育教师专业技能与创新、北京奥运与全民健身 5 个方面。

众所周知,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体育教师的文化素质、学术素养、创造能力等都不如学科教师,因此他们在学校中的地位不高,正是奥林匹克教育的到来,赋予了他们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经过培训的体育教师在各自学校的奥林匹克教育中发挥了先锋主导的作用,他们编写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创编课间操、改革体育教学内容,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引领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这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的遗产,影响是持续的、深远的。

3. 1. 2 奥林匹克教育教材资源遗产

在实施奥林匹克教育的过程中,北京市注重课程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将其视为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首要条件和重要举措之一,各示范校率先垂范,开发了各种奥林匹克教育教材,留下了宝贵的教材资源遗产。

一是教材资源遗产。北京市从 2004 年开始编写中小学奥林匹克知识读本,详细介绍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知识、奥运会比赛知识和北京奥运会筹办知识等,成为学校开设奥林匹克教育的主要知识来源。此外,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还结合自身的特色,自主开发了大量基于民族( 民间) 传统体育和文化,以及文明礼仪、环境保护和国际交往等内容的奥林匹克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教材,极大地丰富了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的学科和活动课程资源。例如北京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分别开发了《陀螺训练校本教材》、《空竹》、《绫球》、《民族体育与趣味童玩》等民族( 民间) 传统体育类校本教材。

二是音像资料遗产。北京在组织普及编写相关读本、普及奥运知识教育的同时,还采取了制作音像资料等多种手段,充实奥林匹克教育资源,完善其资源的组成形式。其中开发的重要音像资源包括《奥林匹克教育师资培训材料》《奥运学堂》《同在五环下》《福娃说奥运》等,这些音像资料以更直观、更形象的优势在各学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1. 3 奥林匹克教育主题教育活动遗产

在奥林匹克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各示范校主要围绕奥林匹克知识普及、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公民素质培养、体育运动进校园,以及志愿服务、地球环境和艺术教育等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富有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主题活动,增进了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解,使学生在亲自体验奥运、参与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中得到教益和快乐。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文明素养; 奥林匹克知识主题活动教育使奥林匹克价值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传播; 校园健身活动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体验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志愿服务活动让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的志愿服务意识得到了提高; 环境教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了绿色文明行为习惯; 民族艺术活动增强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综上所述,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留下的主题教育遗产主要包括文明礼仪活动遗产、奥林匹克知识教育活动遗产、体育健身活动遗产、志愿服务活动遗产、环境教育活动遗产和民族艺术活动遗产。

3. 1. 4 “牵手共享奥林匹克”遗产

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辐射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牵手”的方式进行的。通 过 这 种 方 式 实 现 了 奥林匹克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在方面留下的遗产意义更为重大。

首先,通过示范校与非示范校,特别是与乡村、山村学校牵手共同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为实现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奥林匹克教育资源的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创造了一个可持续性的发展平台。众所周知,目前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教育资源部均衡问题。农村的教育资源远远落后于城市,与北京重点校的差距更加明显,共享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不但使偏远山区的师生共同参与了奥运、享受了奥运,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牵手丰富了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这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创造了一个绝好的实践平台。

其次,通过牵手社区,为建设开发式学校、学习型社区、绿色社区乃至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留下了丰硕的可持续利用的遗产。中国中小学社区

化发展始终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是牵手社区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把这个问题从理论探讨提升到了实践操作水平———家长直接参与了学校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设计,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直接开进了社区,社区居民以志愿者的身份直接参与了旨在维护环境、教育孩子 的 各 种 公 益 活 动。“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协作使双方受益。一方面教育的改革促使学校教育打破传统教育的封闭办学思想和办学模式,让学校教育走向社会,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和谐关系,促进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如果没有学校的参与,在根本上说就是一句空话。而正是通过奥林匹克教育进社区,打破了这种空话,学校给社区带来的学习的氛围、带来了知识学习、带来了体育文化活动、带来了志愿精神,促进了学校与社区的和谐关系”[1]206。这笔宝贵的遗产定会在今后学校开放式办学、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3. 2 “同心结”交流活动可持续遗产

在北京奥林匹克教育中,“同心结”交流活动这一被北京深化改造了的教育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并成为了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的一大亮点。这一具有广泛性、创新性、可持续性的活动为中国乃至国际奥林匹克教育留下的一笔宝贵的遗产。

3.2.1“同心结”交流活动留给中国的遗产

3.2.1.1“同心结”交流活动为中国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国际理解教育在我国的推行已有数年,虽已在不少学校进行试验,但无论从理论认识和学校实践来看,均属起步阶段。目前,各地开展的国际理解教育,主要还在学习阶段。比如,强调文化对话和文化理解,强调和平文化与和谐发展。这些都是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同时也都属于知识性学习的内容。真正落实国际理解教育最适当的方式莫过于“接触”“面对面交流”和“切身感受”。

如今,在开放的中国、国际化的北京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不再是理论上进行探讨的问题,而是现实存在的问题,更是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因为中国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走近中国。只有在认识异质文化、理解异质文化,并接纳异质文化的基础上才能与别国进行交流、交往和合作。这就迫使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并使之成为一种时代的使命和教育的主流。北京奥运会的到来,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绝好的契机。“同心结”交流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对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切实落实和深入开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即在“知晓式”学习的基础上,开启了“体验式”国际理解教育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就是以学生为核心,在强调知识学习的同时,以向学生提供体验式、接触式的活动为主,采用夏令营、与国外学校进行姊妹校结对、与姊妹校进行互访以及参与日常的与外国人交流的便利方式,使学生从中获得了有益的接触经验,实际体验到他国人的文化习俗和行为习惯,从这一角度讲,毋庸置疑,“同心结”交流活动掀起了在中国中小学实施这种“体验”式的国际理解教育的崭新一页,因为以上各种方式都在“同心结”交流活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运用,并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种能体验理解世界和多元文化关怀的全新的学习方式。

3.2.1.2“同心结”交流活动为加速中国教育国际化留下了一笔遗产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中小学校纷纷与国外的学校建立关系开展交流活动,截至2004-12,全市已有110所中小学与22个国家的229所学校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另有16所学校正在与16所国外学校进行协商,准备建立友好关系。两项合计,全市共有126所学校分别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245所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已经或正在建立友好关系。其中日本(39)、澳大利亚(36)、英国(30)、美国(27)、德国(26)、加拿大(19)6国与北京建有“姊妹校”关系的共计177校,占姊妹校总数的72.25%。其中北京四中与7个国家的10所学校建立了友好关系。上述统计显示出4个特点:一是全市只有4.5%的学校与外国学校建立了交往关系;二是少数名校同时与许多国家的学校建立交往关系;三是245所外国学校仅分布在23个国家和地区;四是交往的学校大多数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3]。

“同心结”交流活动的开展,使遍及北京19个区县的210所学校与奥林匹克大家庭20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士进行友好交往,并与161所遍布5大洲的学校结成了“姊妹校”关系,与开展“同心结”交流活动以前相比,结对“姊妹校”由23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到了161个,而且“姊妹校”不再仅仅局限于数量有限的发达国家,而是更多地指向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通过与“姊妹校”开展相关教育交流活动,大大提升了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提升了北京市中小学的国际化程度,这无疑是北京教育国际交往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3. 2. 2. 1 “同心结”交流活动的继承性遗产

“同心结”交流活动的继承性主要体现在: 该交流活动是在学习和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首先,赛前活动内容是汲取了长野、盐湖城的做法,即学习结对方的文化、地理、风俗等,为赛时活动作 准备,但北京此次的“同心结”交流活动规模要更大。其次,赛时活动的拓展交流,是北京汲取了悉尼奥运会的做法,即活动并不限于赛时,而是在赛事之前就开始与结对国家或地区有关参与竞赛的机构和人员进行交流活动( 交流对象所定的是各国或地区奥委 会 合 体 育 代 表 团) 。显而易见,这些活动均是围绕奥运会开展的活动,由此可以相信,这种继承性的活动还将继续被今后其他奥运会主办国家所采纳,继续产生深远的国际影响。

3.2.2.2“同心结”交流活动创新性遗产

“同心结”交流活动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创造性地开发了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可借鉴的形式和内容,形成了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的特有品牌。首先,“同心结”项目除了设计了围绕奥运会开展的活动外,还进一步设计了“学习性交流”活动。此时的“同心结”交流活动已经超越了北京奥运会而进入奥林匹克教育的境界,即更为广阔和深刻的文化层面。这是遵循着奥林匹克主义和奥林匹克国际理解教育思想而开展的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地球环境、培养世界公民意识的交流活动。其次,“教育交流活动”,即北京的学校与全世界的学校间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其标志是161对姊妹校的建立。无论是“学习性交流”还是“教育交流活动”,都以“接触”、“交流”方式为主,这既体现了奥林匹克国际理解教育的思想,又凸显了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

这种创新性是北京的创造,也是北京奉献给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份厚礼。众所周知,奥运会是有时限的,但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国际社会(教育)运动是无时限而言的,它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运动。“同心结”交流活动确实是因北京奥运会的到来而产生,但它却以其独特的内容———“学习性交流”和“教育交流活动”突破了北京奥运会的时限,把奥林匹克庆典式的参与活动变成了日常式的教育交流活动,这在国际奥林匹克教育史上可谓首创。因此,这必然会产生较深远的国际影响。

3.2.1.3“同心结”交流活动可持续性遗产

“同心结”交流活动的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该活动内容突破了奥运会的时限,成为了一种全球青少年的友谊交往活动和带有长久性质的多元文化间教育交流活动。这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和国际社会而言都意义更大,影响更为深远。

对于国际奥林匹克运动而言,“同心结”交流活动是在北京这样一个具有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和具有东方特色的城市诞生的。在交流活动中,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必然会被世界各地的青少年所认知、所理解。由此,具有东方代表性的典型的中国文化就会融入到奥林匹克运动之中,这将进一步丰富奥林匹克多元文化内容。众所周知,多元文化主义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力量和源泉,奥林匹克国际理解教育是实践多元文化主义的核心所在。但纵观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史,尤其在全球化背景的影响下,倡导多元文化的奥林匹克运动一直是西方文化占据主流,世界上其他类型的文化并没有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得到充分的认可、融合与发展。以夏季奥运会为例,在实际举办的26届奥运会中,只有3届是在亚洲举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中缺乏多元文化,尤其是东方文化元素。中国是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日本文化和朝鲜文化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因此,“同心结”交流活动在丰富和发展奥林匹克多元文化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会对今后奥林匹克多元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就国际社会而言,“同心结”交流活动的持久性影响主要表现在它迎合了“地球村”和谐发展的理念。“目前世界既有的教育体系是基于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建立起来的,是立足于本民族、本国家,着眼于本社会人才培养需要儿设计和实施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国家教育出现了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人类社会的经济联系在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最后进入了全球化的发展阶段。……,‘地球村落’已不再是未来的事情,而是我们今天现实生活状态。”[4]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传统的基于民族立场、局限于国家范围的教育是难以适应和满足今天全球化时代的需要的,当今世界缺少的是着眼于全球视野,立足于人类总体利益的教育模式。

“同心结”交流活动,作为一项旨在使青少年在未来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社会交往与合作而进行的差异体验性的国际理解教育活动,其核心是使青少年在交流和体验中学会尊重,学会合作,突破各自社会的种种限制,在他们既有的国家公民身份上增加世界公民的印记,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世界公民意识的“地球村”居民。由此可见,“同心结”交流活动能在一定程度扩展和补充现有的国家教育模式内容,对促进我们共有的地球村落的和谐起一定的作用。从这一点意义上来看,也正是“同心结”交流活动对国际社会的主要贡献之处,因此这笔遗产也将会更持久、更具有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耿申.国际奥林匹克教育中的“北京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101.

[2]耿申.国际理解教育在行动[j].奥林匹克教育专刊,2007,19(6):1.

[3]任海.奥林匹克教育与跨文化传播[j].教育科学研究,2007,12(5):6.

[4]任海.论奥林匹克精神[n].光明日报,2008-05-06(2).

[5]约翰·j·麦科隆.更新奥林匹克教育[j].茹秀英,译.体育文化导刊,2007(6):76-78.

[6]茹秀英.奥林匹克国际理解教育的“北京模式”[j].教育科学研究,2008(8):35-39.

[7]肖焕禹,方立.奥林匹克运动跨文化传播价值及其发展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2):20-23.

[8]涂传飞,陈志丹,严伟.当前我国奥林匹克教育的几点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2):1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