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事故处理意见范例6篇

火灾事故处理意见

火灾事故处理意见范文1

【关键词】火灾事故;火灾调查;实践运用

0 引言

火灾事故调查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赋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责,与其他消防工作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行政机构依法行政改革不断深入,依法治国理念得到提升,公民法制意识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利益不受侵害的意识不断增强,火灾事故调查结果直接关系着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所以火灾调查人员只有加强对火灾调查工作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处理好各类火灾事故的调查工作,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1 《规定》修改内容的解析

《规定》于2009年5月1日施行后,三年多来由于火灾形势发生了变化,火灾事故调查的内容和程序并不完善,需要进一步规范,2012年公安部对《规定》的19个条文、37处内容进行了调整,主要涉及以下三个部分:

1.1 修改了火灾事故的管辖分工

将总队、支队“负责调查”的表述修改为“负责组织调查”,这样就解决了涉及“两案”的火灾事故与检察院、法院管辖分工的衔接问题,以便在公安机关侦查结束后移送同级检察院。由总队、支队牵头组织调查火灾事故,可以充分调动专业技术力量,保证火灾调查质量,可由属地消防机构出具相关法律文书。将第6条第2款修改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组织调查一次火灾死亡3人以上的,重伤20人以上或者死亡、重伤20人以上的,受灾50户以上的火灾事故,直辖市的区、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调查其他火灾事故。”这样更加有利于发挥支队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作用,解决了直辖市总队工作量太大,力不从心的问题。

1.2 修改了火灾事故成因认定的规定

不再把灾害成因分析作为火灾事故认定结论,分析灾害成因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为了汲取火灾事故教训,从建筑防火、公共消防设施、灭火救援技战术、消防装备、法规标准、单位管理、人在火场中的行为等多个层面分析引发火灾以及造成火灾蔓延失控的原因,查找火灾暴露出在防火、灭火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避免同类火灾发生的对策措施而开展的一项业务工作,不应作为火灾认定的结论。

1.3 修改了火灾事故认定复核程序的规定

新《规定》第35条第1款中规定“对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做出的火灾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向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出书面复核申请。”这里主要体现了便民服务措施,按照执法为民的要求,本着方便群众、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修改了原条款。新《规定》第40条第3款规定“复核以一次为限。当事人对原认定机构重新做出的火灾事故认定,可以按照本规定第35条的规定申请复核。”这里增加了一条救济途径,也是一种内部监督纠错的手段,更加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因原认定机构不作为、乱作为而使当事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也明确了对于“复核机构维持原火灾事故认定或者直接做出火灾事故复核认定的”情形,复核机构收到复核申请时,是不予受理的。

2 对运用新《规定》时的几点建议

2.1 要正确认识火灾事故认定结论的法律地位

新修订的《消防法》第51条第3款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根据火灾现场勘验、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意见,及时制作火灾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火灾事故的证据。”火灾事故调查人员一定要明确,一是,火灾事故认定书作为证据,在审理案件中要接受司法机关的严格审查,使以往的复议救济转变为现在的司法救济。火灾事故认定书在证明火灾原因的问题上具有较高的证明力,并不是不可的,只要当事人对证据有异议,就可以通过证据的司法审查途径加以解决,火灾当事人如果通过相反的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并被人民法院采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件证明力是要低于法院判决生效所确认的事实。二是,火灾事故调查中,调查人员要树立强烈的程序意识、证据意识,重视火灾痕迹的提取和检验;《规定》和《火灾现场勘验规则》(GA839-2009)对火灾现场勘验中与火灾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表面等进行勘查、验证、检验、鉴别和提取物证的活动有全面的规范,调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火灾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根据现场勘验、调查访问和有关的检验、鉴定意见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做出的火灾事故认定结论。虽然司法机关对火灾事故调查和分析上不具有专业上的优势,但会对火灾事故调查行为在程序上作重点审查;如在询问有关人员,进行现场勘查、技术鉴定和模拟实验等工作时,是否遵守了相关程序规定,是否保障了当事人获得救济的权利,以及是否贯彻了其他一些正当法律程序的基本要求。

2.2 排除法在起火原因认定中的运用

新《规定》肯定了当起火原因无法查清时,运用排除法进行认定是科学的。实际工作中,起火原因无法查清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也是客观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火灾调查中无可作为,只要在确定起火部位和起火点后,将起火部位或起火点内所有能引起火灾的起火源依次排列,然后用所调查到的证据逐个进行判定,有足够证据将否定的排除掉,就可以尽可能将起火原因范围缩小。这恰恰体现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用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竭尽全力的精神探求起火原因的积极态度。根据公安部消防局颁布的《火灾原因认定暂行规则》(公消[2011]43号)第10条第1项中规定:“对起火原因无法查清的,应当写明有证据能够排除的起火原因和不能排除的起火原因,不能排除的起火原因不应多于两个,不得做出起火原因不明的认定”。火灾事故认定书中对不能排除的起火原因在数量上做了要求,不得多于两个。

不能排除的起火原因中是否包括放火呢?新《规定》第10条中规定;“具有放火嫌疑的火灾,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立即报告主管公安机关通知具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公安机关刑侦部门接到通知后应当立即派员赶赴现场参加调查;涉嫌放火罪的,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应当依法立案侦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予以协助。”根据以上规定,公安机关刑侦部门要么排除放火嫌疑,要么认定为放火,进行立案侦查;也就是说,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在不能排除放火嫌疑之前,消防机构就不能单方面将放火作为不能排除的起火原因。《火灾原因认定暂行规则》(公消[2011]43号)第7条第2款规定:“经公安机关刑事侦查部门审查排除放火嫌疑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结合火灾调查情况,做出放火嫌疑以外的起火原因认定。”应该说,不能排除的起火原因中是不包括放火的。

2.3 没有“灾害成因”认定的火灾事故认定书在处理火灾事故上的缺陷。

火灾原因应包括起火原因和灾害成因两部分,其中灾害成因的认定对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惩治火灾违法行为起重要作用。火灾事故调查的专业性很强,由于消防违法行为的确定比较复杂,行外人员难以判断与火灾事实有关的违反消防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违法行为,而且更难判断这些违法行为在火灾事故中起的作用大小;火灾当事人或律师要想拿到比消防机构更权威的认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是有些困难的,这样就感觉到起火原因及与火灾蔓延、损失扩大有关的违法事实没有表述清楚的火灾事故认定书,使其真正成为“处理火灾事故的证据”就显的很不完整。这就要求消防机构作为火灾事故调查的专业机关,应当向社会提供专业观点,可以有条件允许当事人查阅、复制、摘录火灾事故认定书、现场勘验笔录和检验、鉴定意见,来弥补这一不足;同时要逐步推进重大事故调查报告公开工作,进一步提高较大事故调查处理结果和调查报告的公开比例,以满足当事人和公众的知情权。

2.4 要加强与人民法院的沟通和协调

人民法院在审理火灾事故案件中,以火灾事故认定书为依据,对案件事实做出一个判断,这实际上至少包含着两次判断过程。第一次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认定,第二次是人民法院的认定。如果由于信息不畅,人民法院采信了第一次出具的火灾事故认定书,二审法院仍采信第一次出具的火灾事故认定书,复核机构直接做出的火灾事故复核认定或者责令原认定机构重新做出火灾事故认定,其意义就不大。复核一次为限,消防机构应加强与人民法院的沟通协作,尽量完成公安消防机构内部救济途径,实现内部纠错,然后再进行司法救济和审查,以节约司法成本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公安部.火灾事故调查规定[Z].2012.

火灾事故处理意见范文2

关键词:消防员;火灾;救援工作;原因;预防措施

一、新形势下火灾和灾害事故出现的新特点

危险化学品种类多,处置难度大。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灾害事故发生后,破坏力大,杀伤性强,而且伴随着大量的毒性。消防员在处置过程难度大、危险大。

物资和人员相对集中的场所,火灾危险性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大力引进新建各类批发市场、购物广场,这些场所物资和人员相对集中,火灾荷载大。一旦发生火灾和灾害事故,极易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高层建筑、大跨度厂房不断涌现,火灾扑救难度增大。随着经济和社会城镇化步伐加快,高层建筑、大跨度厂房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目前,消防部队的装备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城市消防发展的需要,在扑救火灾的过程中,消防员的危险系数相对增加。

二、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中伤亡的主要原因

个人防护装备差,防护意识不强。近年来,消防产品生产商不断增多,消防产品的质量不尽如意,有些装备的零部件良莠不齐。一些领导缺乏对消防员防护装备在灭火救援中的作用,投资少,补充慢,不能按照《城市消防站配备标准》给予配齐。有些单位配备了价值昂贵的器材,由于器材价值不菲,怕在训练和使用中损坏,多数处于休眠状态。由于应付上级检查,器材不能用于实战训练就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价值所在,更无法保证消防员对器材的掌握使用。

在灭火救援战斗中,有了防护装备,消防员的人身安全就有了保障。但在实践过程中,消防员对自身防护意识不强,特别是进入室内或者是危险区域,个别官兵未按要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不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行之有效的防护。有些消防员觉得佩戴空气呼吸器不舒服,就不戴;有些消防员觉得在炎热的夏天穿战斗服怕热,把战斗服的内胆拿掉。

灾情侦查不细,情况掌握不到位。在实际的灭火救援过程中,有些指挥员由于灭火和救人心切,疏忽了火情侦查,到达现场后,灾情复杂,火势凶猛,有人员被困,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未进行火情侦查就立即展开灭火战斗;有的指挥员对现代火灾的危险性预见不足,对救援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考虑不周,凭主观判断,部署战斗力量进行战斗,觉得没必要浪费时间开展火场侦查;有些指挥员在进行侦查也是走马观花,对现场侦查不够彻底、不全面,对可能出现倒塌、爆炸等事故缺乏预见性,个别中队指挥员指派通行员去侦查,本人不愿去侦查的现象,即使掌握了一些情况,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做出决策上不准确。不论是扑救火灾,还是抢险救援,指挥员到达现场后的首要任务是进行火情侦查,全面掌握现场情况,然后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处置方案,有效地灭火救援。在火情侦查不细、现场情况掌握不到位的情况下进行战斗部署,极易发生意外,造成参战人员的伤亡。

缺乏实践经验,组织指挥不当。灭火救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现场指挥员所实施的指挥,就是要根据客观情况和战术原则、方法,争取主动,力避被动,使部队保持有利态势,顺利完成灭火救援战斗任务。指挥员只有掌握过硬的理论知识,才能够指挥得当,才能够成功处置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处置,如果一个指挥员在扑救火灾或抢险救援时不懂得指挥,或指挥不当,就会造成灾害现场失控,甚至造成消防官兵不必要的伤亡。现在大学生干部要在基层学习两年的措施,好多大学生已经走上主管岗位,个别中队一年到头灾害事故比较少,指挥员指挥能力得不到锻炼,指挥员指挥水平较低,消防业务不熟悉,缺乏转业知识,没有灭火经验,平时不爱专研业务,精力外移,在扑救火灾或抢险救援时瞎指挥,刚毕业的部队生长干部干劲十足,临机处事经验不足,这两者都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三、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中伤亡的预防措施

加强装备建设和安全防护教育。加强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应结合当地常见的抢险救援事故多配科技含量高、针对性强、质量可靠的个人防护装备,为完成各类事故处置任务提供安全保障。消防员应加强对器材装备的应用,尤其是11项个人防护装备的应用。并对现有的装备器材加强维护保养,经常检查测试,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置,防止因器材装备不能正常工作而发生事故。加强安全学习,提高消防员的个人防护意识。对消防员来讲,长期参与各类灾害事故的处置任务,思想上可能或多或少地存在麻痹思想,这就要求干部利用好安全活动进行教育,利用正反两面事例进行教育,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尤其在处置各类灾害事故时,做到时时、处处、事事讲安全,要让他们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才能够做出正确处置方案。

火灾事故处理意见范文3

关键词:石油港口 泄漏 火灾 应急预案

1.应急预案的编制思路

1.1核心任务

①油港相关危险源的辨识;

②事故(泄漏或火灾)性质及类别;

③事故应急响应机制,包括应急组织架构设计(如何指挥),应急队伍(谁来救灾),应急物资和装备(用什么救灾),应急响应程序(如何救灾)等;

④应急响应过程的通讯联络。

1.2重点要关注的危险因素

①对于应对油港输油管线泄漏事故来说,应重点关注管道结蜡严重,管道强度设计不合理,管道上方违章施工,沿线压管严重,管道附近土层运移,管道上方存在违章建筑物等危险因素;

②对于应对油港油罐火灾事故来说,应重点关注无排风设施、排风设施损坏、未定时排风等事件造成的油罐区通风不良以及错误排空、密封系统失效、罐体腐蚀过度、焊缝缺陷、管线腐蚀、局部应力过大、油罐底部下沉、人为操作失误等危险因素。

1.3确定事故性质、类别及分级

①借助应急信息支持系统,尽可能迅速地识别出事故的类型(泄漏、火灾或由泄漏引起的火灾),以及事故发生的可能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及触发因素。

泄漏火灾事故的性质和类别按石油港口装卸工艺,分为:

储罐区泄漏、火灾事故,码头和油船装卸泄漏、火灾事故,输油管线破损造成的泄漏、火灾事故,汽车槽车装卸泄漏、火灾事故,火车槽车装卸泄漏、火灾事故以及油桶装卸作业泄漏、火灾事故。

②对泄漏火灾事故进行分级,可以让应急预案能有效分级实施,按照油港相关危险源及装卸储运作业过程,分级如下;

第一、小型泄漏和火灾事故。因设施设备缺陷、人为误操作、故障等引发的事故,可以在事故初期应急处理中及早处理。

第二、大型泄漏和火灾事故。泄漏事故:油港输油管线、储罐等破裂或是装卸某环节失误,造成了大型泄漏,但还未引发火灾、其影响范围尚处于港区内。火灾事故:因各种因素在储存罐区、码头装卸区、火车及汽车装卸区及装桶作业区出现的火灾事故,影响范围仍限于港区内的事故。

第三、特大型泄漏和火灾事故:需要动员各方力量协助人员紧急疏散和救援的大型泄漏和火灾事故,其影响范围危胁到航道安全或者是危及到居民区及周边区域。

2.应急组织架构设计

2.1应急指挥系统

应急指挥系统组成应包括:

①泄漏现场指挥组:负责油港大型泄漏事故的临场指挥;

②火场指挥组:负责油港火灾事故的现场指挥;

③通讯联络组:负责整个油港泄漏及火灾事故应急响应中的通讯联络;

④现场警戒和人员撤离组:负责对油港泄漏及火灾事故现场实行交通管制,对人员进行紧急撤离;

⑤现场物资转移组:负责油港泄漏及火灾事故现场重要物资的转移;

⑥电气运行控制组:负责对油港泄漏及火灾事故现场的电力设施的运行实行紧急控制;

⑦事故风险预测组:负责对油港泄漏及火灾事故的可能造成的损失以及影响的范围和规模进行预测;

⑧后勤保障组:负责相关救援人员设备设施等的后勤保障;

⑨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

⑩环境监测组:负责油港泄漏及火灾事故现场及周围的环境监测;

最后有泄漏油品回收与处理组:负责泄漏油品等危险品的回收与处理;以及事故原因查证与记录组:负责油港泄漏及火灾事故的原因查证和记录。

2.2应急中心

应急中心是泄漏火灾事故发生时,供应急指挥用的固定场所,需配备各种硬件与软件装备以能够满足应急指挥所需,有利于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指挥。应急中心应做到24时值班。应急中心装备配备包括:①通讯联络装备;②油港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泄漏火灾事故预测软件及投影仪等设备;③油港现场监视系统终端显示装置;④报警装置:报警器、广播系统等;⑤各类应急地图,包括油港重大危险源(输油管线、储罐及码头等)分布图等;⑥消防服装与防毒面具;⑦办公用具等;⑧风向、风速仪。

3.应急队伍、物资和装备及培训和演练

3.1应急队伍、物资和装备

港口消防队员以及其他应急组织部门的人员,是应急队伍的主体,此外附近的地方及企业消防力量等外部协作单位,在应急预案中也不能忽视。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主要包括救援车队、消防设备设施、联络设备、救灾工具、防护工具、医疗救护工具、应急照明器材、风向风速的检测工具、有机气体浓度检测和测爆仪等。还应该配备海上溢油应急器材,如围油栏、溢油紧急处理船舶、溢油回收器材和吸油材料等,以避免油品的大量泄漏带来海上污染。在编制预案中,需建立完善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管理制度,做到专人管理,对其名称、数量、所在位置以及状态定时检查,确保他们完好、有效、随时可用。

3.2培训与演练

为使油港泄漏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更加具有科学性,弥补不足,需要定期进行人员培训和预案演练。人员培训,包括培训的组织、师资要求、学员范围、培训内容、考查录等方面。应急预案的演练,包括演练的规模、组织方式、要达到的目的及演练情况的记录等。

4.应急响应信息支持

应急预案的启动,需要信息支持。运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计算机模拟技术等,可以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以及多种支持手段,有利于油港泄漏及火灾事故的应急指挥和辅助决策,提高应急响应行动的效率。

4.1危险源信息的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技术运用,使石油港口泄漏火灾事故危险源的地图信息管理能得以实现。地图信息管理主要包括:

①油港区域内输油管线、电源干线、消防管线、排污管网等分布及走向;

②石油港口储存罐区、码头等重大危险源,以及港区内其他作业设施的布局和位置;

③港区内道路的平面分布;

④港区内基本数据查询。比如重要建筑物或其它设施等之间的间隔;油罐的编号、类型、储存的货种以及高度、直径等;附近的消防力量查询等。

4.2危险品(储运油品)的基本信息查询

油港在发生泄漏或火灾事故时,为控制事故的进一步发展、减少损失,需要迅速了解到油品等危险品的理化特性、处理方法及应对措施。具体查询功能如下:

①油品等危险品的理化特性查询;

②油品等危险品的应急处理方法;

③油品等危险品的应急防护措施。

4.3泄漏火灾事故预测模拟

利用好油气泄漏扩散模拟预测及池火热辐射强度预测模型等模型,通过计算机对泄漏火灾事故做出模拟,预测泄漏火灾事故可能的规模及影响区域,可以为应急响应行动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5.应急预案的审订和监管及公众参与

5.1应急预案的审订和监管

应急预案的编制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定期审查,由主管单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油港情况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同时在日常演练和实际应急响应等中,也会不断发现其他潜在风险,需要及时总结经验,对预案定期予以修订。

预案修订完成后,在公布实施时须对应急预案的修订版本,要加以必要标注及说明,将修订内容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由主管部门完成备案。

同时对油港泄漏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实施监督管理,确保在事故发生时,预案能够真正发挥应急救援作用而不是一纸空文。

5.2公众参与

油港泄漏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需要集体智慧,制定时需组织油港中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意见的集中,充分参考他们的意见。应急预案一经,还要做好相关意见的反馈工作;确保港区内相关部门及人员都能明_事故报警程序。公众在参与应急响应行动时,也需要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个人不得擅自行动,同时必要时要做到及时撤离等。

6.结论

本文全面地对油港泄漏、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进行分析,包括编制要点及如何启动,具体来说,有应急组织架构设计,应急队伍、物资和装备,人员培训与预案演练,应急响应信息支持,应急预案的审定和监管以及公众参与,和油港泄漏火灾事故的应急响应启动。其中重点分析了油港泄漏火灾事故具体的应急响应行动,提出其主要内容,有利于提高事故应急响应的效率,减少泄漏及火灾事故对油港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曹鑫.油港储运综合安全评价和预警应急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2]褚家成,徐连胜,蒋平昌,等.港口石油化工码头及其库区灾害事故应急系统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01):148-155.

[3]曾明荣,魏利军,多英全,等.化学工业园区重大事故场外应急预案编制技术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2):161-65.

火灾事故处理意见范文4

这次全县消防工作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确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全县*年度消防工作,表彰先进,安排部署*年消防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坚决遏制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年全县消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火灾形势高度稳定

*年,全县发生火灾13起,死1人,直接经济损失29.8万元。与上年相比,起数下降12%,直接经济损失上升4.2%,全县无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二)工作机制更加完善

一是切实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年,各级政府及时召开消防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消防工作,分解任务,量化责任目标,层层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县政府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县消防发展“十一五”规划》等一系列事关消防工作长远发展的重要文件,并先后3次将消防工作的重大问题列入县政府常务会议进行研究。二是全面落实管理部门的职责。建设、规划、教育、商务、文体、工商、安监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认真落实并履行消防管理职责,形成了抓消防工作的合力。建设、规划等部门把消防规划纳入城镇和新农村总体规划一并实施,加强建筑消防设计、施工管理。教育部门积极主动在中小学校开设消防安全教育课程并在新学期开学前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在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工作中,县教育、商务、文体等部门对本行业、系统的火灾隐患进行了全面普查整治,推动了全县火灾隐患普查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三是扎实推行企业的自主消防管理。全县50个二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逐级落实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组织开展消防检查、巡查,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四是进一步加大消防监管力度。*年,全县公安消防部门共开展消防监督检查500余次,下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78份、重大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3份、复查意见书64份;共审核工程项目11个,验收工程项目23个,开展公共聚集场所开业前检查95次。

(三)责任体系基本健全

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职能部门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32份,县防火安全领导小组与二级重点单位共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50份,各乡镇政府与行政村、乡直单位、三级重点单位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600余份。单位内部落实岗位和逐级责任,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550份,一般单位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760份。基本建立健全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网络。

(四)安全环境不断优化

去年,全县抓住消防安全的薄弱环节,深入开展消防专项整治,成效显著。一是全力督促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州级通报督办的建设银行综合楼已整改销案,八景山庄已停业整改;县级督办的红岩富泰宾馆也已停业整改。二是开展六项火灾隐患整治专项行动。对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学校医院、“三合一”建筑、出租屋和消防产品涉及的95个重点单位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火灾隐患259处,整改火灾隐患244处。三是依法查处消防违法行为。全县共查处消防违法案件9起,处罚单位6个,个人5人,罚款3.5万元,停业整改1处。

(五)基础工作逐步加强

一是消防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进一步加快。新增市政消防栓10个,修复损坏消防栓12处。消防大队共添置消防监督装备、执勤装备30余套(件)。二是城乡火灾防控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全县组建了9支农村治安联防消防队,并配发消防摩托车9台,消防机动泵20台;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组建了95个义务消防队,并进行消防业务培训。三是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制定并完善了重特大火灾和其它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处置预案,并进行经常性的演练。

(六)消防意识明显增强

一是深入学校开展消防宣传。紧紧围绕消防宣传“四进”的工作目标,大力开展消防知识进学校宣传活动,组织师生学习灭火和火场逃生自救的基本常识,培训学生达150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套,达到了“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片村庄”的目的,使消防宣传教育深入到千家万户。同时还通过超市发放印有“人人防火,户户平安”的购物袋10万个,将防火宣传带入千家万户。二是深入农村开展消防宣传。组织工作专班到各乡镇对村干部和治安中心户长进行培训,讲解农村火灾发生的基本形式,农村火灾多发的特征,农村火灾预防的对策,火场逃生的基本方法以及作好农村消防工作的注意事项等。共培训村干部、治安中心户长1000多人,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套。三是利用消防站开展消防科普教育。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向社区、学校、单位及社会群众开放,传授扑救火灾的基本方法和火灾逃生的基本技能,展示现代消防器材装备。全年共开放消防站40余次,受宣传群众2万余人次。

二、全县消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县消防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农村消防安全局势仍然严峻。农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用火、用电不规范;消防水源和消防器材设施严重缺乏;一些地处农村集镇或城乡结合部的私营企业、乡镇企业、村办企业、个体经营户开设的小作坊、小工厂、小旅馆等“五小场所”普遍达不到消防安全要求;边远村无加油服务网点,村民在家中存放汽油、柴油,极易引发火灾事故。农村火灾总量多于城镇,并呈逐年上升之势。*年,全县发生火灾13起,其中农村火灾9起,占火灾总起数的70%。二是火灾隐患仍然存在。三级消防重点单位、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排查整治存在大量的死角和盲点,火灾隐患和潜在的致灾因素大量存在,一些老城区和易燃棚户区火灾隐患在短时间无法彻底根治,潜在的火灾危险依然没有消除。三是消防违法违章行为较多。一些人员密集场所特别是营业性公聚场所违章用火用电、堵塞消防通道、消防设施损坏失效,重点岗位人员脱岗等现象经常发生;有的单位工程项目不经消防审核同意就开工,不经消防验收合格就擅自投入使用;有的公聚场所不经消防检查合格就擅自开业,这都带来了很多不安全因素。四是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还不强。有些地方对消防宣传工作重视不够,抓得不力,消防宣传不普及,许多群众对消防常识缺乏了解,没有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和扑救初起火灾的基本技能,往往是小火酿成了大灾,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以上这些问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强化责任,防消结合,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全县社会消防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15号文件,省、州政府“十一·五”消防发展规划和公安部、监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深化社会消防工作责任目标管理,扎实开展消防专项治理和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加强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加强社区、农村消防建设,进一步推进全民消防科普教育宣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社会预防、控制、处置火灾整体能力,着力预防重特大火灾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努力创造和谐消防安全环境。

一是推行政府履行消防工作责任。要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消防工作责任;进一步完善“政府统一领导、行业单位负责、群众普遍参与、公安消防监督”的消防工作机制。要按步骤实施消防发展“十一五”规划,分解细化工作任务,列出完成进度表。要落实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着重协调解决消防发展“十一五”规划中遇到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消防力量建设和重大火灾隐患整治等重点、难点问题。

二是坚决预防和整治火灾隐患。要继续抓好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工作,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密切配合,联动协作,共同抓好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工作,加大消防安全行政许可执法力度,杜绝隐患增量。对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公众聚集场所,工商部门一律不得核发营业执照或年审;对没有取得消防部门检查合格意见书、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且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文化娱乐经营场所,文化部门要坚决取缔其营业资质;对未经消防部门审核、验收的工程和场所擅自施工或投入使用的,建设部门不得核发施工许可证,房产部门不得核发房产证,新闻媒体要对火灾隐患普查整治中的正反面典型进行宣传报道,大力营造社会舆论氛围;消防部门要加强错时检查,把有效警力最大限度地部署到火灾高发时段和高发部位,派出所要延伸监管触角,抓好“三合一”、出租屋和乡镇农村的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加大依法督促隐患整改力度,对普查发现的火灾隐患,坚决依法督促整改;对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火灾隐患,立即予以根除。

三是推行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认真落实《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61号令),积极推行8类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标准达标工作,全面深化单位“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的消防管理机制,使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化、正规化水平不断提高。

四是深入推进农村和城镇社区消防工作。加强农村消防建设,健全农村消防工作管理机构和责任机制,明确专人具体负责消防工作,认真开展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宣传教育;把农村消防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着力解决好农村消防车道、消防水源,提高农村自防自救能力。加强城镇社区消防建设,加强城镇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组建社区消防安全组织,负责社区日常防火安全管理。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加强乡镇派出所治安联防消防队建设,加强消防水泵、消防摩托车日常维护管理,定期组织开展灭火实战演练,提高处置农村乡镇火灾事故能力。根据省“十一·五”消防规划,省级重点镇——红岩寺镇年内要建立专职消防队,实现“一镇一车一队”,并投入灭火执勤。

五是进一步加大城镇消防规划建设力度。业州镇的总体规划已经修编,城镇消防规划应相应修编,保证城镇消防规划与城镇发展的消防需求相适应。认真落实城镇消防规划,消防通道、消防通讯、消防水源等公共消防设施与城镇建设同步实施。

六是广泛开展消防科普宣传教育。加强消防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是维护公共消防安全的治本之策,是推动消防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坚持不懈、扎扎实实地推进消防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和消防站对外开放,真正把消防知识送到千家万户,送到人民群众心中。

火灾事故处理意见范文5

摘 要:应急管理模式是目前学界分析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它对政府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预案、机制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通过对上海静安区火灾事件起因、处置流程、处置结果3个阶段进行梳理,结合“拳头”模式对其进行验证,旨在对中国的应急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拳头模式;应急管理;上海静安区火灾

上海市静安区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火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第一时间全力组织灭火救援,迅速成立事故善后处置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伤员救治、遇难者家属安抚、受灾群众安置及人员抚恤、财产赔付等善后工作。在这次危机应对中,政府展现出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既注意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突出多种社会力量的整合与协调。

1 案例介绍

2010年11月15日14时,中国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728号公寓大楼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58亿元。该事件经媒体曝光,当天便登上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随着事件的发展,几乎所有中国新闻媒体都对这场火灾事故进行了现场报道和追踪。根据百度搜索引擎检索结果显示,以“上海11・15火灾”为关键词搜索的相关网页高达385万个;据初步统计,在新浪网、凤凰网等主流网站参与悼念遇难者的献花活动的网友有超过100万人次;11月21日现场参与在上海事故发生地举行吊唁的群众达10万人之多,除上海市民外,其中一些人来自北京广州等地。与此同时,针对事故原因的猜测,施工工程的内幕,死亡家属名单,事故责任承担及善后等不断受到公众的质疑。

1.1 事件起因

针对此次事件,11月17日成立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察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总工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的国务院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公寓大楼“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最高人民检察院应邀派员参加调查。经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的直接原因:在胶州路728号公寓大楼节能综合改造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违规在10层电梯前室北窗外进行电焊作业,电焊溅落的金属熔融物引燃下方9层位置脚手架防护平台上堆积的聚氨酯保温材料碎块、碎屑引发火灾。

1.2 处置流程

根据2005年4月17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级,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家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必要时,派出国务院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对于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上海11・15火灾发生之后,被迅速、果断地确定为一级,属于特别严重的应急事件。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市长韩正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指导救援火灾发生后,副市长沈骏,市长助理、市公安局局长张学兵等领导迅速赶赴现场指挥灭火救援行动。这标志着应对11・15火灾进入第一个阶段,也明确提出了这一阶段的首要目标,即尽全力搜救幸存者,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科学施救,确保救援人员自身安全,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严防次生事故发生。当晚,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宣布成立国务院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同时,上海市委、市政府举行紧急会议,研究上海市胶州路一高层住宅火灾的有关情况,部署各项善后工作。既强调救援,也关注安置,开始了向第二个阶段“灾民安置期”过渡。11月16日,静安区“11・15”火灾事故善后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在督促事故责任主体静安建设总公司在征求受灾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胶州路728号受灾家庭物品财产损失赔偿的方案》。2011年6月10日,“11・15”火灾事故善后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出台《关于胶州路728号受灾居民房屋损失赔偿的方案》。

1.3 处置结果

2011年6月9日国务院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公寓大楼“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经调查取证,查清了事故原因、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和防范措施,完成了《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公寓大楼“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该起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是一起因企业违规造成的责任事故。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建设单位、投标企业、招标机构相互串通、虚假招标和转包、违法分包。二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管理混乱。三是设计企业、监理机构工作失职。四是市、区两级建设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监督管理缺失。五是静安区公安消防机构对工程项目监督检查不到位。六是静安区政府对工程项目组织实施工作领导不力。(见图1)

改造工程被层层转包示意图依照有关规定,对54名事故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其中26名责任人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8名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责成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事故相关单位按法律规定的上限给予经济处罚。国务院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刻吸取此次事故教训,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抓紧研究完善建筑节能保温材料防火等技术标准及施工安全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管,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切实防止重特大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2 拳头模式

“拳头”模式是由我国学者闪淳昌、胡象明、张彦通等人在近年来提出的针对我国的应急管理模式。所谓“拳头模式”,就是在政府主导下将多种力量进行整合以增强力量的一种危机管理模式,如同将五个手指紧握成拳,快速出击,强力应对重大公共危机,体现出“五指成拳,迅捷有力”的拳头特征。从近年来中国应对突发事件的成功经验来看,中国应对突发事件主要依靠五种基本力量。这五种基本力量分别是:党政组织、人民军队、专业技术应急队伍、社会与人民群众、国际救援组织。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以党政组织为领导核心,以人民军队为主干力量,以专业技术应急队伍为专业依托,以社会与人民群众为坚实基础,以国际救援组织为有益补充,相互协调配合,充分发挥五种基本力量各自的优势,共同构成应对突发事件的强大合力。

2.1 党政组织

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国家生活中的领导地位,以及中国政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党政组织在应急处置中居于领导地位,发挥坚强领导核心的作用。在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中,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及时根据事故情况准确定位事故等级,并成立国务院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对事故救援做出重要安排。与此同时,作为属地管理的上海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党政领导一把手亲自挂帅,深入一线,在综合协调多种力量、合理配置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通过及时权威的信息机制与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保证事故救援与恢复安置工作,稳定了大局。体现出我国政府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优越性。

2.2 特警、公安干警

特警、公安干警是我国应急处置的一支突击力量,拥有迅速的机动能力和强大的组织能力,在应急处置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特警介入应急处置,能够迅速调集大量用于应急处置的人员、物资和装备,还能通过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在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中,火灾发生时公安干警、特警的及时到位与正确处理安全区域设置,维护了现场秩序,有利于救援工作的开展,同时稳定了大灾面前的人心。

2.3 专业技术队伍(消防官兵、医生等)

专业技术队伍在应急处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专业技术应急队伍拥有应急处置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一系列应急技术和设备,因而他们的参与,可以有效地缩减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最大可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中,消防官兵无疑是整个救援行动的最专业技术队伍,他们冲在最前线,也是直接救援的最核心力量,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100多人的成功获救。除此之外,专业治疗医生在后期对伤病人员的护理也十分重要。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本次救援过程中,出现了高层救援的难点:直升机救援失败、多房间同时起火成为难点。这些是值得专业救援人员总结与反思,从而真正提高高层建筑救援工作。

2.4 社会与人民群众

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社会与人民群众既是突发事件影响的对象,也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主体。因此,他们在应急处置中的作用也有两方面。首先,作为突发事件影响的对象,社会与人民群众可以通过自救互救,尽可能地减少突发事件对自身造成的损害;其次,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主体,社会与人民群众也可以与其他力量一道,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应急处置。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救援当中,除了有专业的救援人员救援以外,获救的100余人大部分是通过自救互救得以逃生,自救在火灾救援中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事故过程中,群众自发组织的民众救援队。灾害发生以后,静安红十字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城隍庙慈爱功德会、上海市信息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组织主动参与到灾后救援与安置中来,各类民间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媒体组织在第一时间深入事故现场采访报道,及时准确地全方位报道灾区受灾情况与救援进展,上海电视台在新闻综合频道和第一财经频道打破常规版面安排,对胶州路高层住宅大火进行了长时间的直播。

2.5 国际救援

由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应急管理工作开展得比我国要早,因此,来自这些国家的国际救援组织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应急处置经验、技能、设备等。国际救援组织参与我国应急处置,成为我国应急处置的有益补充力量。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中虽然没有国际救援组织的协助,但我们可以吸取、学习其他国家、地区重大火灾事故的经验,比如美国1911年纽约三角内衣工厂大火与香港1996年旺角嘉利大厦大火。两次事故都促成了当地政府对于相关法律规定的修改,完善相关行业规范,这对我国处理此次火灾事故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3 结语

上海静安区火灾事故是我国今年来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一个重要代表事件,对于该事件的妥善处理,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合作,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强大的合力,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模式,即“拳头模式”。多种力量的合理整合,是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因此,中国特色的“拳头模式”为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战胜各类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闪淳昌.应急管理:中国模式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1):269.

火灾事故处理意见范文6

关键词:医院;火灾事故;安全隐患;预防措施;安全工作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71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2-0069-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22.034

近年来,火灾事故频繁发生,事故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2014年哈尔滨一场火灾就夺走了5位年轻消防战士的生命。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医疗水平及医院设施有了巨大的发展。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医疗队伍及患者人数日益增多,医院设施越来越多,用电的仪器越来越多,这给医院的安全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新形式下,安全重于泰山,医院安全工作是医院里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医院应该强化安全员的责任心,加大医院员工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经验分享,提高医院员工的安全意识,及时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治理措施,确保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医院的安全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尽可能地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1 医院常见的火灾隐患

有人故意放火;手术室内有容易燃烧或爆炸的物质,例如各类麻醉剂,一些用电的手术设备也容易引发火灾;放射性机房内的X线机用到高压线路,因为X射线是由高能量的电子转化而来的,转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能量,所以常常会出现线路故障,如短路、断路等,胶片室里所用的很多材料都具有可燃性,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火灾;经常用的红外线、频谱等设备在加热过程中会有较高温度,如果离室内可燃物较近的话,很容易引起火灾;高压氧舱是医院里一个重要的设备,对于缺氧患者的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舱内气压较高,含氧量也很高,如果舱内有一些可燃物的话,往往会导致自燃而发生火灾,火灾具有燃烧猛烈、蔓延速度快等特点,舱内人员很难得救,危害性大;药库、药房内物品种类复杂,往往存有很多可燃烧、易爆炸的物品,容易出现火灾,并且不能很好地控制火灾;医院内有大量的化学试剂或化学药品,它们大多在生化实验室内,实验时经常会用到酒精灯、煤气灯等明火,使用过程中极其容易造成火灾。

2 医院火灾安全隐患、事故出现的原因

2.1 广大职工缺乏安全意识

日常工作中,患者较多,医务人员忙于工作,常常忽略安全细节,例如灭火器安全卡不能定期检查、日常QHSE检查工作疏漏或简单应付。之所以有如此表现,主要是因为,职工在潜意识里没有重视日常安全工作,认为基本不可能出现火灾、爆炸等事故。

2.2 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

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是确保各项安全管理条理或相关制度落实到工作实际的关键,是确保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的关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完善管理制度,及时采取治理和防范措施,使安全管理工作良性循环,使各项安全工作都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让职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主动发现隐患,不断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安全敏感性,相互监督、检查,时刻保持安全的警觉性。

3 针对常见火灾隐患所采取的措施

3.1 加强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既是当前急需,又是长远任务。医院领导非常重视安全工作,把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作为保障医院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为了不断提高医院职工的安全意识,首先,要加强职工安全知识培训,科室负责安全的领导和医院安全部门工作人员牵头,由人力资源部门具体实施培训。其次,安全培训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如利用职工大会、技术课等形式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职工大会上强调安全的重要性;课堂上学会如何才能安全工作;生活中告知职工在电起火和液化气起火时,怎样选用和使用灭火器材以及怎样逃生等常识;安全员通过几项事故案例分析、应急预案的制定、本单位应急预案内容进行系统讲解,举例发生火灾,如何组织好所有人员迅速脱离险境的应急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内容紧贴实际实用性强;通过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增强职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

3.2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为了消除火灾隐患,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以其他曾经发生的火灾事故为警惕,认真分析火灾原因、火灾经过等,举一反三,在医院内部开展定期安全大检查或不定期安全抽查,重点检查医院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急诊抢救室等特殊区域、重要部位和空气净化器等设施、设备,并开展针对性的消防模拟演练,提升火灾应急能力。针对目前重点区域缺乏火灾应急处置经验这个问题,安全管理人员充分借鉴国内国际一些鲜明的例子,在医院手术室、ICU等特殊区域制定合理的制度规范和进行不定期实际消防演练。同时,将积极研究医院特殊部位消防演练的操作性办法,既不影响医院正常运行,又为火灾等突发事件做好准备,从源头上健全防范机制,切实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3.3 针对重点区域进行重点防范

3.3.1 病房通道是病人和医生的公共场所,也是逃生和急救通道,日常工作中,走廊通道应该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更重要的是在走廊的疏散通道里配备齐全的照明设备,以便火灾发生时能够进行快速的疏散和扑救。

3.3.2 氧气瓶是医院的常用设备,很多急救或病危患者经常要进行输氧,氧气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比较多,首先要竖立固定,同时应提醒病人家属一些注意事项,氧气瓶在使用过程中,严禁使用有油污的手和抹布触摸。如果医院内的输氧设备是管道输送,对于氧气室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不能马虎,严禁存放任何可燃物质,室内应保持清洁卫生;加强管理,输氧系统不能出现漏气现象,各种开关和阀门要灵活并且严密,无人使用时要关紧阀门。

3.3.3 患者在输氧气时,病房内严禁出现各类明火,禁止在室内吸烟,禁止家属在病房内使用各种电器或加热设备。

3.3.4 患者不能在病房内私自使用各类电器,如电炉、电茶壶等,保证病房内用电不超负荷,这样就可以保证医院内不会出现短路等故障,保证急救设备的工作正常。

4 结语

医院里火灾隐患多,火灾是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重点防范的工作之一,火灾一旦发生,会给医院带来毁灭性打击,造成的火灾范围广、影响深、损失惨,因此,必须引起医院的高度重视和防范。相信在广大医院领导的重视下,安全管理部门不断增强安全责任心,购买大量先进的灭火设备,日常工作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安全知识宣传和培训,就一定能够最大程度上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思禹.医院火灾危险性及预防措施[J].河南消防,2007,(3).

[2] 申芯荣,陈海燕.浅谈医院特有的火灾危险性与预防对策[J].当代医学,2009,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