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病人的护理范例6篇

急诊病人的护理

急诊病人的护理范文1

方法:对我院在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04例急诊昏迷病人的临床资料、紧急处理措施、接诊分诊情况、诊断治疗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本组急诊昏迷患者中,41例死亡,总病死率为20.1%,其中急诊过程中死亡15例(7.4%),急诊1h内死亡8例(3.92%),分诊正确187例,正确率为91.7%。导致患者死亡的因素主要为:血压异常、消化道出血、缺氧、少尿或无尿、高热等,比较各死亡因素的构成比(P

结论:急诊昏迷病人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正确的接诊分诊、及时有效的抢救处理是降低急诊昏迷患者伤残程度和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急诊 昏迷病人 接诊分诊 急救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44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389-01

在急诊科中,昏迷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急重症,它具有病因复杂、病死率高、病情危重等特点,常常还会涉及到多病种、多学科[1]。昏迷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意识丧失,或伴有病态性反射活动,感知力丧失。对于急诊昏迷患者,常常是病情危重、起病急、病情发展快,所以必须要抓紧时间给予正确有效的抢救,最大程度地挽回患者生命,减少伤残和死亡的发生率[2]。急诊科接诊分诊及急救护理的及时性、有效性、正确性,将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患者康复情况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对急诊昏迷患者的接诊分诊、急救护理的临床经验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现进行如下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04例急诊昏迷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男118例,女86例,年龄在15~87岁,平均(65.2±2.3)岁。所有患者均由120救护车辆或家属送至急诊科,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其中轻度昏迷30例,中度昏迷85例,重度昏迷69例;有亲属陪送172例,无陪送32例;有明确病史156例,无明确病史48例。

1.2 方法。对该组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紧急处理措施、接诊分诊情况、诊断治疗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抢救措施、抢救治疗方案、原发病、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相关数据以t检验、卡方检验为主,P

2 结果

204例昏迷患者中,41例死亡,总病死率为20.1%,其中急诊过程中死亡15例(7.4%),急诊1h内死亡8例(3.92%),分诊正确187例,正确率为91.7%。本组病例的昏迷病因主要为颅脑外伤、酒精中毒、脑血管意外、中毒。导致昏迷患者死亡的因素主要为:血压异常、消化道出血、缺氧、少尿或无尿、高热,比较各死亡因素的构成比(P

3 讨论

昏迷,是人体高级神经活动受到极度抑制的一种状态,是无法唤醒的无意识状态,昏迷患者对内部需求、外部刺激均无反应,其临床呈现睡眠状态,患者对除了由疼痛刺激引起的偶尔、肢体屈伸及睁眼以外的外部刺激,均无正常反应[3]。昏迷是由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受到影响,其投射功能被阻断,无法使大脑皮质保持兴奋状态,或者大脑皮质受到大面积损害所造成的[4]。造成昏迷的因素多种多样,从本次研究结果看来,我科室收治的急诊昏迷病人的病因主要是颅脑外伤、酒精中毒、脑血管意外、中毒等。导致死亡的原因主要为血压异常、消化道出血、缺氧、少尿或无尿、高热等。

急诊昏迷病人的病情发展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在本组的204例研究对象中,死亡41例,总病死率为20.1%,其中急诊过程中死亡15例(7.4%),急诊1h内死亡8例(3.92%)。大部分患者的死亡原因是病情危重,但部分患者的病情在急诊时尚未严重到无法救治,如部分中毒、窒息等患者。此时抓紧抢救时间,还是有很大的存活可能性的。要抓住急诊昏迷病人的抢救时机,必须要在接诊过程中抓紧时间,争分夺秒,为抢救医生、专科医生赢取宝贵的抢救时间。由于急诊医生工作繁忙,所以无法长时间进行临床观察、采集完整病史,加之急诊检测条件相对有限,所以大量的观察工作都需要护士来完成,故急诊护士的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特别是在第一时间的急诊昏迷患者抢救中,护士的作用可能比医生更为重要。

3.1 接诊分诊。正确的分诊能让患者在第一时间送至专科进行抢救,或得到专科医生的紧急处理,从而让患者得到更多的抢救时间。在本次研究中,分诊正确率为91.7%,昏迷病因复杂多样。要做到分诊正确,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具备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了解常见昏迷病的特征和表现,如中毒、脑血管意外等。②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密切关注患者的病症表现,如面色、气味、呼吸、皮肤温度、颜色、湿度等[5]。③具有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关键时刻能果断、正确地做出决定。

3.2 急救措施。①快速对昏迷患者进行安置,同时简要地向陪送者了解患者的病史,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查看有无外伤出血,掌握患者的昏迷程度等,快速做出初步判断,然后告知相应的专科医生。②保证患者呼吸稳定、呼吸道通畅。在本组病例中,伴有呼吸障碍者占据了36%,在接诊过程中,首先要开放气道,进行氧疗、吸痰处理。针对严重呼吸障碍者(如呼吸很弱、明显紫绀),要立刻准备气管插管物品,同时告知医生。本组病例中的12例窒息患者,在得到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吸痰处理后,有11例抢救成功,死亡1例为80岁老年患者,是由于长时间缺氧导致室颤死亡。③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针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要加快补液,并抽血配血,保证患者血压循环的稳定。④严密关注患者的血氧、呼吸、心率、血压等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⑤确保所有急救用物(如急救仪器、物品、药品等)状态的完备性,定期维护和检查。⑥熟练掌握抢救操作流程,积极配合医生操作,例如深静脉置管术、气管插管术、心肺复苏术等。同时熟悉各种急救仪器的操作,比如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等,从而确保抢救的顺利实施。⑦在转运、搬动患者前,要全面预计到这一过程中的危险性。在本组病例中,就有2例昏迷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由于搬动导致了心源性猝死。

综上所述,在急症昏迷病人的接诊分诊和急救护理中,护士发挥着重要作用,急诊护士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急救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熟练地配合急诊医生、专科医生进行抢救操作,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昏迷患者的成功抢救,并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孙小玲.急诊昏迷病人的临床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2,(30):53

[2] 叶锦山,王顺旺.浅议急诊昏迷病人的诊治思路[J].医药前沿,2012,02(9):331-332

[3] 王晓荔.急诊昏迷病人的临床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2,09(1):43-44

急诊病人的护理范文2

    1. 急诊患者常见的心理特征

    1.1焦虑、恐惧 由于患者发病突然、躯体的疼痛、医院环境的陌生、抢救设备、抢救技术的陌生,医务人员紧张的工作态度无形中让患者感到焦虑。表现为焦虑不安、反复询问病情、过分依赖家属等等。

    1. 2急躁不安 由于创伤、失血、疼痛、胸闷等不良刺激,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大多数患者一到医院,就急于获得有效救治,以解除病痛和不适,而对于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却表现为不耐烦、不合作,接诊时稍有不慎,病人就会怨言很多、脾气暴躁易怒,拒绝配合而影响就治的顺利进行。

    1. 3绝望无奈 由于突如其来的病痛或伤残,使他们过分的悲伤和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这类病人一般表现为冷漠消极,目光呆滞,对医护人员的询问不予理睬,对家属的陪伴也难以忍受,抵制正常的救治措施,如拒绝输液、拔除吸氧管、洗胃管等,甚至有些极端患者产生轻生的念头。

    1.4抑郁无助 一些慢性病如尿毒症及癌症后期的患者,由于知道疾病治愈希望渺茫,心理长期处于深度压抑、痛苦状态。病痛的折磨、疾病的反复、家属态度的转变及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这些因素往往使他们失去生活信心,表现为唉声叹气、少言寡语,对病痛有较大的耐受性,对疾病的救治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1.5否认 否认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心理自卫机制。有些患者不承认现实中已发生的事实借以缓解突然的打击,以减轻或逃避心理上的痛苦,以稳定情绪和恢复心理平衡。此类患者多数渴望治疗性沟通,但又害怕病情超出想象,不敢面对残酷的真相。在治疗检查时不愿提供相关信息,甚至隐瞒部分既往史,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2. 护理对策

    2.1加强护患沟通 急诊患者起病急剧、突然,对疾病缺乏思想准备,倍感孤独无助、焦虑不安。接诊病人时,护理人员着装整洁大方、态度亲切和蔼可树立良好形象给病人以安全感。同时急诊护士还应秉持着同情、体贴的态度,以诚待人,多用通俗语言解释沟通,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和知情权,关注患者的心理感受和信息反馈,促进护患的情感交流,拉近双方心理距离,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和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患者尽早树立与医护人员“共同战胜疾病”的信心。

    2.2主动做好舒适护理 急诊患者由于发病突然、医院环境陌生,往往感到紧张、烦躁,而不洁的环境及噪音做为一种恶性刺激,还会加重患者的负面情绪。因此,护士应做到迅速接诊,态度和蔼可亲,动作有条不紊,技术娴熟敏捷。尽快安置好病人,安排病人坐在候诊椅上或躺在平车上,耐心询问病情,仔细测量病人的生命体征并准确记录,认真分析,准确分诊,必要时实施急救措施。操作时做到快、准、稳,关心体贴病人,使病人在急救环境中也能感到温暖、舒适,减少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积极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提供便捷的服务,适时关心问候,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方便。

    2.3积极开展心理护理 急诊患者基于个体的不同,对突发疾病的心理反应也不同。因此,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至关重要。有些患者对疼痛耐受力较强,思想相对单纯,较易遵从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应侧重于加强病情观察;有的患者对疼痛、手术较为敏感,考虑问题复杂化,疑虑较多,这就需要多解释、多沟通,促其安心治疗。有的患者心理脆弱或有思想包袱,及时予以心理疏导和精神安慰,尽量减轻心理负担。比如:对自杀患者,在积极抢救的同时,应多些尊重同情,耐心劝导,随时把握情绪变化,鼓励其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爱、自强的生活信念,以防再度自杀。

    2.4做好解释协调工作 在急诊抢救过程中,大多由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因此,处理好与患者家属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及其家属,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关心、体贴病人应重视病人及家属的感受,耐心地将患者的病情向其家属多作客观解释,告知病情的严重程度、各种检查治疗的目的及必要性,并进行保护性宣传。提高患者家属配合协助意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使他们以冷静、乐观的态度陪护鼓励患者,并协助观察病情变化,有利于减轻患者的恐惧、孤独感,提高护理质量。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按病情轻重缓急进行接诊处理,对应该优先的病人应坚决优先以便及时抢救,但应做好其他病人的解释工作。对其他病人则就应严格按先后顺序,否则容易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满甚至引起医患冲突。

    2.5加强自身素质建设 不断加强护理人员业务技能训练,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规范护理人员言行举止,掌握沟通的技巧,学会倾听的艺术,为真诚、有效的沟通打好基础;进一步塑造护理人员的良好形象,学会换位思考来体谅、关心、爱护患者,使其感受到我们全心全意的服务,从而有利于患者及家属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积极配合救洽,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急诊病人的护理范文3

临床常常碰上急诊病人,而对各种疾病的急症,作为一名临床护士如何应对这些急诊病人,这关系到抢救的成败。因此,加强护理工作十分必要。首先要认识到急诊病人是急性发病而急需诊治的病人,共同存在发病急、病情重、病种复杂、病情严重危险,而且多具有紧张、痛苦、恐惧等心理。病人和家属心理压力很大,清醒病人多具有濒危感、烦躁不安,昏迷的病人家属又极具恐慌感。他们一旦发病,极度需要医护人员的接诊。医护人员稍有怠慢,不但会耽误诊断及治疗,直接关系到疾病预后,更重要的是会引起病人家属的高度不满与极度抱怨和怒气,严重影响了护患关系及存在着巨大的纠纷隐患,甚至发生医患纠纷。下面就临床护士如何应对急诊病人进行几点探索。

1 要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树立起对病人高度责任感

1.1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基础,只有良好的护理才能保证医疗抢救措施的落实 尽管护理工作是很乏味很辛苦的工作,但同时又是很伟大很崇高的工作,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端正服务态度,热爱本职工作,树立职业光荣感、自豪感,才能出色地完成护理监护的工作。

1.2 时刻以南丁格尔为榜样 要具有同情、耐心、细心、责任心的工作态度。

1.3 要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不计较个人得失,保持高度热情最佳的心理状态,使病人一入院就对我们产生信任感、安全感;给病人一个认真负责的良好印象。

2 具有敏感及时观察病情变化的能力

2.1 敏感的反应能力是应急的内功 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当机立断和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急诊病人病情凶险、发病急、病人病情较重,清醒病人具有濒危感,昏迷病人家属又具有恐慌感,往往来就诊时,不知所措,大声疾呼,甚至横冲直撞。

2.2 临床护士要有快速应急的能力 马上迎接病人,先准备好100ml的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以便抢救用药。同时及早接诊、早处理、及时通知医生,并且做出一切相应的护理措施,安装和连接好监护器,测生命体征、做心电图、吸氧等并建立重病监护记录及抢救记录。

2.3 第一时间接诊患者 只要急重病人抬进病房,立刻做到在第一时间接诊患者,给患者一种安全感,得到病人和家属的认可,使病人得到及时救治,大大降低了医疗纠纷的隐患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3 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

3.1 动作轻柔、操作准确、态度和蔼 尽量避免发出一些刺激性的响声,避免出现惊慌失措、大声交谈等不利于病人的现象。凡事替病人着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更好的接诊效果。

3.2 稳定的心理素质是应急能力的关键 面对突然出现的患者,临床护士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沉着冷静、遇事不慌、理性接诊,才能保证紧急中稳定的秩序、井井有条的工作作风。

4 具有较高的职业形象

4.1 建立良好的形象 护患交往中,病人及家属总是按社会角色来期望要求护士,大家认为一个完善的能唤起病人身心舒适的反映整体护士形象,应该是整洁的服装、大方的仪表。

4.2 作为一名护士不但要有真、善、美的精神境界 而且要有行为美,规范的走、坐、站、蹲、拾物、推车等姿势,进行各种操作要做到稳、准、轻、美。

4.3 微笑服务 要求护士淡妆上岗,端庄大方,而且服务过程中使用一整套的护士文明礼貌用语,微笑服务、使急诊病人在最佳身心状态下接受治疗与护理,从而有效地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5 努力学习,培养成熟的思维能力

成熟的思维能力是指在接诊病人中具有较客观、概括完整和反应的能力。只有善于思维、勤于动脑,才能在接诊急诊病人中准确的把握实质,准确地接诊病人,使其得到妥善的处理。

急诊病人的护理范文4

随着公众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护理界的共识。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使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新技术的应用,使护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增高。

因此,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已成为护理管理所面临的新课题。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寻求其防范对策,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有效规避护理风险的发生,就很好地应用三步心理护理。

人是社会的,心理的,生理的[1],综合的整体,由于文化程度差异,生活背景不同,每一个患者都有各自的思想,特别是生病,慢性病,不治之症,以及突发意外时,病人的思想更复杂、焦虑、恐惧、激动、烦燥、紧张等五味俱全,应有尽有。因此,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做到,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怀和照护。其核心是“以病人为中心”[1],把对病人的关怀,心理护理,作为一切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即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须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患者的身心健康需求,体现对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的关爱,心理护理,是一种实践人类人文精神信仰的具体过程。是护理专业的核心和精髓,是护理的本质工作,简单地说就是要把人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心理护理,它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不管服务对象来自哪个社会阶层,有何种背景,都应该尊重每一个患者,善待每一个生命;要关注患者,关心患者,重视患者的个性,满足患者合理的需求,尊重患者的隐私;说到底,就是一句话―-“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做好心理护理,是必须的,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难道我们白衣天史,工作的对象是人,并且是有病,有思想的人,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因此我们医院的急救护理人员就应用三步心理护理进行医患沟通,逐步统一病人思想,妥善应对精神因素,为急救护理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促进护士走近患者,为患者提供直接服务[2],对提高急救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是必不可少的举措。

1.临床资料

2015年7月―2015年12月我院共救治急诊急救病人1436例,其中轻度518例,中度672例,重度209例,死亡7例;男823例,女613例;年龄7天至96岁,内科急诊急救621例,外科急诊急救690例,妇产科116例,儿科39例,大专以上学历7例,初中至高中学历1035例,初中以下281例,文盲113例。

2.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随机将2015年7月―2015年12月底止,共6个月的急诊急救病人1436例,平均分成2组,观察组718例,对照组718例。

2.2 研究方法 三步心理护理在急诊急救病人中的应用:第一步,非语言性沟通,即接诊时积极、主动、迅速、微笑、眼神、手式等服务方式进行沟通,此非语言性沟通能解除病人和家属来院时的顾虑,能得到病人一定的信任;第二步:语言性沟通:给病人解释合情、合理、合法,语言温和,此语言性沟通能使病人和家属主动配合医生、配合治疗,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大大增强。第三步:触模式沟通。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抬病人,挽扶病人,手握病人,手抚摸病人头部、头发、面部、肩部、手、胸、背、腹部,以及轻拍病人肩部等零距离接触方式进行沟通,此触模式沟通能使病人和家属发自内心地信任,配合我们医生、护士,使救治顺利完成。

2.3 两组均进行常规的急诊急救,观察组在此过程中应用三步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急诊急救的始终,对照组只完成必要的治疗、护理,未着重进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3.三步心理护理在各类急诊急救病人中的应用

3.1 针对病情较轻的急诊病人的三步心理护理,来急诊的病人,急诊护士最先接待,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对患者产生很大的影响,首先要仪表端庄,配证上岗,有激情和热情,做到首问负责,工作细心,认真,使病人来院感到开心、安全、满意。那么,我们护理人员要有“四心”,即:同情心、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这“四心”是护理人员应必备的优良品质,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时时处处体现出对患者的关心、体贴和爱护,做一个让患者真正信赖的守护神,还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和健康权是护士的天职,以人为本、尊重患者是护理服务理念的最高境界,只有这样才能落实好三步心理护理。

3.2 针对急腹症的三步心理护理

3.2.1 针对剧烈腹痛病人的三步心理护理 剧烈腹痛患者,一来到急诊科就叫医生快跟我打止痛针,他不懂得,未明确诊断就止痛,会掩盖病情,针对此类病人,[3]我接诊要迅速、主动、热情,使病人来院感到安全、放心,一方面给病人耐心解释,另一方面积极配合医生,快速明确诊断,给予及早的治疗,从而解除病人的痛苦。

3.2.2 针对腹痛不明显病人的三步心理护理 腹痛不明显患者表面上看来病情不重,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应多与患者沟通,在沟通过程中,更要注重护患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沟通过程中要展示自信,目光专注,语言清晰明确,获得患者的信赖;营造轻松和谐自然地气氛,才能便于沟通;耐心倾听,成为患者忠实的听众,同时对患者有所反馈;选择合适用语,引导患者;恰当运用非语言的沟通技巧……充分了解病人的病史,因为有的病史短,症状不明显;有的内脏疾患,由于内脏的痛觉不敏感,也表现不明显,所以有的虽然腹痛不明显,但病情已是很重了。例如,患者,男,42岁,从2米高处跌倒,步入急诊科就诊,诉右上腹轻微腹痛,生命体征正常,病人自己认为没问题,不配合医生进行辅助检查,要求签字回家,在这紧急关头,我们立即再次启动三步心理护理。内脏疾患是看不到,扪不着的,感觉也不明显,只有通过辅助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我们是真心地为你好,你要回家,都要把B超检查做了才能走,结果B超提示有肝破裂出血,立即进行紧急手术,挽救了病人的生命,否则病人回家,就有可能延误抢救,从而就有可能发生不治身亡,这会真正地感到十分可惜,因为病人不懂医学,我们还不注意心理护理的话,就会造成病人的生命逝去的后果,其家属会与我们发生一起医疗纠纷,这个责任,这个损失,不可估量,真的难以承担其后果。可想而知,三步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有何等的重要,这真正地杜绝了一起医疗纠纷发生。病人治好出院时,与家属一起来到急诊科,对医生、护理人员感谢不尽,对我们的信任一百个放心,这难道不是三步心理护理所起的作用吗?

3.2.3 针对成熟女性病人急腹症的三步心理护理 我们的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但具有身体上的疾病,而且心理上处于一个焦虑、紧张、恐惧[4]、需要被关心、被同情、被支持的复杂心理状态,更需要被理解和尊重。因此,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是护士和患者达到有效沟通的前提条件。有一成熟女性下腹痛轻,月经史不详,忌讳看医生,怕暴露隐私,不提供病史,此时,我们应仪表端庄,用美好的语言,得体的行为,精湛的技术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让患者感受到来自于护理人员的真诚和关爱。例如:有个18岁女学生,否认性生活史,月经史也不说,针对此类病人,三步心理护理绝对不能少,要多关心、多体贴、多安慰病人,用轻拍病人肩部,恰当时抚摸病人的头部及头发,充分与患者接触和沟通,使病人完全信任我们,并承诺一定为她保密,讲解我们不了解病史,就会延误诊断和治疗,如果是宫外孕,这宫外孕破列大量出血;这血出到腹腔内既看不到又摸不到,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请你一定要配合我们,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你好的,该女子突然放声大哭,说男友了她,立即作腹穿抽出鲜红色的血液,很快就明确了诊断,是宫外孕,立即急诊手术,赢得了抢救时机,从而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3.3针对外伤患者的三步心理护理

3.3.1 针对单纯性外伤患者的三步心理护理 三步心理护理就是很好地落实护患沟通,护患沟通是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有效地护患沟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工作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化解医疗纠纷。事实上,据调查发现,约有80%的护患纠纷和投诉都是护患沟通不良引起。各种原因所至的外伤,多数有伤口出血,患者和家属认识不觉,觉得出血就会危及生命,感到非常紧张,我们不仅要安慰病人,而且也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并及时准确地配合医生进行清创、止血、输液、输氧等治疗。

3.3.2 针对复合性外伤患者的三步心理护理 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致患者表面或内脏多处受伤,此类病人有的很危重,这对于我们仔细观擦病情,是有难度的,因为此病初期还不是特别危重,比如说“内脏多处出血,开始出血由于时间短,出血还不算多,加上内脏出血,损伤,我们是看不到,摸不到,病人的病情在初期表现又不明显,又加上内脏对损伤的敏感性差,内脏又很容易受伤,以及病人出现昏迷不能说话或病人描述不清楚何处受伤,我们护士一定要有较高的急救技术,如高超的静脉穿刺术,心肺复苏术等;二要有潜在的超前意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预测病人可能发生的危急情况,作好充分的抢救准备,作好分秒必争的抢救措施,或配合医生作紧急的转院准备等;三要有忍辱负重,对病人和家属始终保持说话温和,态度良好。四要落实好三步心理护理,例如:患者,男,53岁,车祸后深度昏迷,阵性躁动,口、鼻、耳出血较多,呼吸不好,脉搏细快,血压低,诊断为脑挫裂伤(重度),右下肢骨折,生命微在旦夕,其家属接受不了突然的打击,暴跳如雷,急得要命,当时就大发雷霆,辱骂医护人员,抢救不好,他就要我们医护人员人头落地,把医院车个方向,对于这样不讲道理的家属,我们一边紧急、沉着地抢救,不与之计较,忍耐、忍耐再忍耐,一边和善友好地理解家属。家属看见我们给病人输液,输氧,又输血,止血、包扎忙个不停,还双下肢跪在病人面前做人工呼吸,跪在病人面前做心脏按压,抢救持续2小时以上,医生、护士累得满头大汗,是真正在用心、用力地抢救,最后由于患者伤事太重,抢救无效死亡,家属心服口服,说只怪伤得太重,医生、护士也尽力了,只有感谢的话语,从而杜绝了医患纠纷的发生。

3.4 针对口服毒药病人的三步心理护理

3.4.1 针对自己服毒药患者的三步心理护理 此类病人多数处于狭隘心理,经受不起各种打击和刺激[4],一时想不开,而自己服毒想自杀。加上病人看到又粗又长的洗胃机胃管,病人就出现张牙舞爪,激动得到处乱串,狗急跳墙,害怕极了。因此,极度不配合,此时做好三步心理护理,心理开导尤为重要,用温和、体贴、同情的语言去感化病人。[5]用抚摸或轻拍病人的肩部,梳理病人头发,握住病人的手等零距离去接触爱护病人,同时做好家属工作,一起关爱病人,这样病人感觉很被医务人员尊重,发自内心地觉得,还从来没有他人这样零距离地接触他,此时他心灵的窗户大大地为我们敞开,就会主动配合我们进行洗胃抢救、治疗、护理。

3.4.2 针对误服毒药患者的三步心理护理 此类病人多具有焦虑、担心、害怕的心理,此时,我们应向患者,做好三步心理护理也是很必要的,耐心地解释,只要你密切配合医生、护士,有战胜疾病的信心,是不会出现很严重后果的,如果你不配合的话,毒药从胃内吸收入血,进入全身,损伤全身各部位,就无法控制,此时就来不及救治,眼看一条鲜活的生命就会逝去,那就无法挽救,现在是分秒必争的黄金时段[6],只有你的配合才能很好的救治,此时病人一点都不动,很安静地睡在洗胃台上,并说,来洗胃吧!我不怕又粗又长的胃管了,通^他的配合,一次性安胃管成功,并且也很快地完成了洗胃救治。

3.5 针对高位截瘫和残肢急诊病人的三步心理护理 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不同的患者,其各自的性别年龄、性格特征、文化程度、政治背景、经济条件、社会经历、疾病的种类和严重程度都不一样,对护理的需求、期望和感受也各不相同,此类病人一般都是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引起的[7],给病人造成很大的心理打击,不利于疾病的转归,稳定病人情绪,同情、关心、体贴、触摸病人,真诚为病人服务,同时让家属、单位一起关心病人[8],照顾、支持病人,给病人希望和力量,让病人以平静的心态接受治疗、护理。

3.6 针对慢性病和癌症急诊病人的三步心理护理

首先我们要营造人文关怀良好的氛围,就应秉承“无论在什么场合,无论在什么时候,护士都应尊重患者,关爱生命”,这是全世界护理界固有的理念,并落实到每一个护理行为的细节中去。在不经意之间,在细微之处,使患者能够感受到对他或她的关心和照顾。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下搀扶,都将会成为护患真心相待的开始。在英文中有一个使用率颇高的成语:魔鬼在细节中。意思就是说,细节决定成败。我想说的是:天使也在细节中。护理中的人文关怀,三步心理护理集中体现在一个“爱”字上,关爱患者,又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正是护理工作的真实写照。此类病人由于长期生病,病人的思想复杂,想不开,寻自杀;再加上俗话说,久病无孝子,对于这类病人我们还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调动家庭和社会支持[9],一起关爱病人,把三步心理护理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中,落实到每一个过程中,这样一来,病人有啥都要跟我们说,这难道不是三步心理护理所起的作用吗。

讨论:

我们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少,急、危、重病人多,病人多数处于边远山区,素质低、见识少、心理杂念多,加上突然的意外,更是无法接受。因此,我们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加强自身心理健康,乐观、积极、向上,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大护理核心制度,操作规程到位,不断提高急救技能,不仅要有高超的急救护理技术,而且还要有较高的心理护理,心理安慰能力,加强与病人之间的亲和力,把三步心理护理贯穿于急救护理过程的始终,做好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及时了解病人心理状态,充分满足病人及家属的需要,充分取得病人的信任,不使病人的身心受到一点损害,才能使患者身心处于良好的状态,才能创造一个温心的和谐的医患护患关系――双方心情好,办事效率才高,一切不良的情绪因素都会被好心情融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得到最好、最及时的治疗护理,才能使医患纠纷达到最低至零,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这真是有利无弊的护理基础,是病人走向康复的灵丹妙药、也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保障。通过我们进行的三步心理护理,能减少疾病复发、使病人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能减少护理纠纷投诉的发生,能满足病人的需求,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三步心理护理,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提高的反映,是“善、爱”的终极价值体现。值得借鉴学习。

总之,我们要把以人为本的服务和三步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临床护理工作中,贯穿于院外、院内各项急救护理工作中,用爱心和责任心去关爱我们的每一位患者,实行人道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把三步心理护理落到实处,达到真正地提高患者对我们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抢救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华在手术室开展人性化护理及效果评价中外医疗2010-01-11(2):3-5

[2]翟伟.急诊科护士对PDA接受情况的质性研究.医学美学美容2014.5(5)8-9.

[3]王长珍.640例犬伤门诊病人的护理[J].家庭护士,2008.2(2):489-490

[4].英梅康复护理功能恢复的研究全科护理2009.7(7)下旬版:1891-1893

[5].孙益华.影响高位截瘫病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及护理[J].家庭护士2008.2(2):498-499

[6].刘燕综合治疗原则与肿瘤病人心理护理中外医疗2010-01-11(2):110-112

[7].杨小容浅谈病人术前心理分析及护理中国健康2010.6(6):18-19

急诊病人的护理范文5

抢救与护理:

1、快速实施抢救:急诊病人人院,由绿色通道护士通知医师,其他人员立即予监测生命体征,判断病人神志,观察瞳孔,检查受伤部位,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吸氧、吸痰,遵医嘱使用脱水剂、止血药等治疗。颅脑外伤病人多有躁动,应予妥善固定静脉通道。有呼吸衰竭时,应准确迅速配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防多器官缺血、缺氧,引起功能衰竭。

2、保持呼吸道通畅:颅脑外伤病人,常因颅内压增高,引起恶心呕吐,呕吐容易引起致命性误吸,必须高度重视。因此,须将头偏一侧,备好吸引器,及时清除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放置口咽通气管。吸引时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气道黏膜刺激病人,引起躁动增高颅内压,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5秒日。有脑脊液耳漏、鼻漏者,严禁鼻腔吸引。对于复合伤病人,应注意患者有无颅脑外伤合并颈椎损伤,注意保护颈部。

3、严密观察病情:颅脑外伤病人病情重、发展快,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变化及头痛的部位、性质和持续时间,是否有呕吐,脑脊液漏的量、性质,及时做好记录。通过病情观察来判断病情的发展及损伤程度。若头痛剧烈呕吐频繁,烦躁不安和意识迟钝,两侧瞳孔不等大,血压急骤升高,脉搏由弱转慢,为脑疝前驱诊状,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在多年工作中发现病情观察中不应忽视轻诊病人。本组有1例5O岁女性病人,因头部砸伤半小时来院,神志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在检查过程中,突发神志不清、呕吐,CT检查示“硬膜外血肿”予紧急手术。

急诊病人的护理范文6

【关键词】断肢(指);术前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44-01

手足外伤属临床常见疾病,断肢(指)再植术于手足外伤临床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因外科急诊手术种类多、工作任务重,及时有效的术前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与保证[1]。本研究就断肢(指)急诊创伤患者的术前护理方法进行观察,并探讨其临床效果,现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断肢(指)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4例,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12至58岁,平均(35.03±3.1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2例,切割伤11例,砸压伤7例,其他4例。对照组34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13至57岁,平均(35.12±3.09)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1例,切割伤11例,砸压伤8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致伤原因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护理,包括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观察与综合评估,监测其生命体征,遵医嘱实施补液治疗,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包括备皮、床边心电图、导尿及备血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术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心理护理 断肢(指)患者多因疾病的刺激存在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向其讲解其疾病的具体情况、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加深其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缓解未知带来的恐慌;与患者加强沟通,耐心倾听其主诉,了解其心理状态,并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向患者讲解断肢(指)的成功治愈案例,增强其自信心,缓解其内心压力;同时,护理人员应以娴熟的动作、吻合的态度获得患者的信任,提高治疗、护理依从性,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2]。

1.2.2断体保护 若断肢(指)完全离断,应用已经消毒的纱布对离断肢体进行包裹,避免或减少离断肢体的污染,为手术的成功实施奠定基础;若断肢(指)为不完全离断,则可用木棍、木板等硬物进行支撑,以使未完全离断肢(指)体与近端的良好固定,避免使接连组织发生牵拉、撕扯而导致二次损伤,从而保证再植成活。

1.2.3疼痛护理 疼痛不仅为患者带来痛苦,而且使机体产生损害,影响手术的顺利实施。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面部表情、生命体征等严密观察,了解其感受,对疼痛程度进行正确评估,同时根据疼痛原因给予对症处理。若为开放性伤口,应妥善保护,并将患肢抬高并制动;若为缺血性疼痛,应将外部压迫解除,予以临时固定,协助其选择舒适;若为疼痛剧烈者,可予以药物镇痛[3]。

1.3观察项目与指标 (1)手术效果:经实施术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2)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价指标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数资料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经术前护理干预,观察组34例患者均断肢(指)再植成活,且功能恢复良好,成活率为100.0%;对照组30例再植成活,成活率为88.2%,另外4例发生部分功能障碍,均完全离断伤患者,需行二期功能重建。观察组在再植成活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x2=8.937,P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6.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近几年,断肢(指)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均产生严重影响,断肢(指)再植术为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为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效的术前护理尤为重要[4]。本研究就我院收治的68例断肢(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常规术前护理(对照组)与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术前护理(观察组)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再植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研究表明,对断肢(指)患者实施针对性术前护理,不仅可有效促进手术的顺利实施,提高再植成活率,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而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亚荣,教伟,李华,等.断肢(指)再植患者82例的健康教育[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19(03):39-40.

[2]郑君侠.急诊创伤手术面临的问题和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09(20):3420-3422.

[3]倪彩敏.断肢(指)再植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J].中外医疗,2012,12(10):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