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消防安全范例6篇

老旧小区消防安全

老旧小区消防安全范文1

居民小区消防安全现状

据福建省房管部门统计,全省居民小区约8300个,其中,公房居民小区1600余个、商品房居民小区6200余个、混合型居民小区500余个。居住房屋建筑面积达4.89亿平方米,按房屋建筑类型分:多层住宅2.8亿平方米、高层住宅1.4亿平方米、老旧住宅690万平方米。2007年至2017年(均以3月起算),居民住宅共发生火灾1.4万余起。此类火灾占全省火灾的四成以上,火灾原因多为吸烟不慎、电气故障、生活用火不慎引发,占火灾原因的80.08%;此类火灾易造成小火亡人,且火灾亡人多为60岁以上老人,占亡人总数的56%(详见图1、图2)。从火患类别看,主要集中在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安全管理不落实,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违法存储、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未依法申请消防行政许可或备案,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等方面。

居民小区火灾高风险共性问题

居民业主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是火灾发生的最根本原因。2015年,福建省公众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得分仅为56.8分。尤其在“对家用电器线路、燃气管道、灶具等的检查习惯”“了解灭火器功能及使用方法”等方面得分较低,均在50分以下。一是部分老旧小区、危棚简屋内居民不迁出原居住地。此类小区集中区域,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有违章用电、用火现象。二是占老年人口逾45%比例的独居老人抗御火灾风险能力低下。但城市针对性投入往往不足,公共消防管理服务资源短缺,使得该群体往往既是火灾事故肇事者,也是主要受害者,受害者中弱势群体占77.3%。三是外来人员居住简陋、工作环境复杂、文化程度不高,普遍缺乏消防常识。从近年来小火亡人事故原因分析看,多为违章用火用电、逃生自救不及时等原因,生产生活多以牺牲公共或自身安全为代价。消防通道不畅是影响居民小区整体消防安全突出风险。调研中,反映居民小区消防安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消防车通道不畅。据统计,居民小区火灾扑救中,90%以上灭火救援战斗都只能采用小区门口的市政消火栓进行远距离供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灭火救援行动展开的时间。一是老旧居民小区建设因早期建设没有同步设置相匹配的停车位,致使私家车无处可停,“被迫”占用消防车通道。二是业委会、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未能就缓解停车难题达成一致,对居民小区管理不力,个别物业服务企业在划定停车位时已堵塞消防车通道。三是居民小区周边停车场或夜间空闲场地利用率不高,车辆疏导力度不够。小区公共消防设施缺损增大了灭火救援的难度。经抽样调查,全省居民小区公共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水系统和报警系统等)缺损率达11%、公共部位增设的灭火器缺损率达16%,这些公共消防设施缺损的问题均增大了控制火势的难度。一是小区公共消防设施存在盲区。由于市政规划原因,一些居民小区及周边公共消防设施缺损、消防水源缺乏,还有部分公房或售后公房虽设置了公共消防设施,但全省小区公共消防设施缺损的后续维保措施难以得到保障。二是维修基金保障不到位。部分商品房、公房和售后公房物业管理单位的维修基金落实不到位。截至2016年底,全省共归集商品住宅维修资金217亿元,划转业主大会账户178亿元,累计使用28.3亿元。其中,维修资金余额不足首期归集30%的小区有412个,占已归集商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小区总数的7.8%。疏散通道堆物是影响单幢建筑里居民生命安全显要火患。疏散通道堆物不但影响居民逃生疏散,还会加重火灾负荷,助长火势蔓延,极易造成居民群死群伤事故。一是通道堆物主要物品为闲置家具家电和纸箱、塑料制品等废旧物品。堆放这些物品的一部分是不舍得扔废旧物品的业主(老年人居多);一部分是房屋内空间不大,闲置物品无处可放的家庭;还有一部分是在家捡、卖废旧物品的住户。二是调研过程中,街道乡镇、居村委普遍反映,对住宅小区内部分居民通道堆物等违法违规行为,在具体处理过程中缺乏有效制约手段,导致违法成本过低而难以有效执法或执法成本过高。电气线路故障及用电隐患是居民小区火灾事故主因之一。家用电器的创新发展,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引发电气线路火灾事故的概率,特别是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用电量大的老式民宅、群租房、违法建筑、居改非等电气类火灾隐患更为严重。一是电气线路老化,存在乱接、乱拉等违规现象。部分老旧小区每户住户的电气线路总线在电表箱以前,基本都是带绝缘护套的电缆。但是电表箱之后的线路,存在私拉乱接,裸线、线路上直接分支接等现象。电气线路敷设不符合规定,容易引发电气火灾,很容易导致周边构筑物着火,引起砖木结构类建筑连片燃烧。二是违规使用家用电器。部分居民缺乏科学用电常识,居家大量使用大功率取暖设备、厨具设备等,常常导致拖线板“小马拉大车”,一旦超过规定负荷容易短路引发火灾。三是旧电器“超期服役”。为节省开支,部分居民未及时更新、更换旧取暖器、旧彩电、旧电脑、旧洗衣机、旧充电器等旧家用电器,导致旧家电超期服役过程中出现带电作业故障而引发火灾。电动自行车火灾对居民消防安全构成新的威胁。从全国看,2011年4月25日,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南小街三村一幢四层楼房内停放的电动三轮车充电时电气故障引发火灾,造成18人死亡,24人受伤。从福建省看,2015年7月24日零时,福州市仓山区某住宅小区发生火灾,造成出租房内1对夫妻死亡。经调查,该起火灾均是由于停放在疏散通道上的电动自行车在充电时充电器及电源连接线故障引发。一是电动自行车质量把关不严。有的厂家选用线径小、质量差的电线,有的甚至是非标线,导致线路通电量不足,长期通电后极易引发过载;有的厂家对电动自行车的线路未按规定进行捆扎固定,容易掉落或磨损导致短路引起火灾;有的厂家装配的蓄电池和充电器质量不合格。二是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器24小时通电。因为报警器不受电源开关控制,一旦报警器损坏,则有可能产生短路,逐渐发热并起火引发自燃事故。三是居民小区对电动自行车管理不到位。有的居民为了方便,将其停放在疏散通道上充电,使得“生命通道”变为“死亡之路”。

防范措施与工作建议

老旧小区消防安全范文2

【关键词】老工业园区 安全 问题 对策

1、老工业园区现状及特点

1.1基本概述

地方政府普遍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希望企业投产快、见效快,因此吸引的外来或本地投资多数为中小型化工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老工业园区的企业如食品厂、服装厂、木材厂等。

1.2老园区消防工作的特点可归纳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即“旧、险、散、缺”。

1.21旧,即地域旧,设施旧。老园区规划在交通相对便利的开阔地带,集中圈地几百亩,甚至上千亩,一次规划,分片建设。地域旧道路交通网线完善。设施旧,旧厂房,旧机器;人员对防火意识欠缺。

1.22险,老园区生产过程、产品火灾隐患大。建筑有钢结构厂房,砖墙厂房等。大跨度,大面积,产品及生产过程易燃易爆。

1.23散,企业导致管理制度匮乏,消防工作存在散、乱状况。往往生产经营是头等大事,消防管理放置一边,制度缺乏或形同虚设。

1.24缺,缺少消防配套设施。老工业园区规划过程中,对消防站、消防栓、供水管线、建筑耐火等级虽然有规划尚不完善,但缺乏通盘考虑,临时意识浓。

2、老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现状

2.1生产厂房不符合消防安全规定

2.11有些老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资金少、规模小,“作坊型”企业在一定的区域内大量存在,有的是集车间、仓库、宿舍为一体的“三合一”厂房,在防火分隔、安全疏散、消防设施等方面存在先天性火灾隐患,而且,这些厂房受房型结构、地理位置、整体布局、配套设施等客观条件限制,整改难度大,企业的消防安全处于失控状态。

2.12不少设计单位为招揽业务,一味迎合业主的要求,不按消防技术规范设计,在消防安全标准上大打折扣,无法通过消防审核验收。

2.13一些个私企业新建厂房虽然办理了建筑防火设计审核手续,但在施工过程中,业主为了节省资金,人为降低消防安全标准,不按照消防审核意见施工,随意取消了一些安全设施,这些业主自知无法通过消防验收,干脆就不报验收,便投入了生产运行,埋下了很多无法整改的“先天性”事故隐患。

2.2消防意识淡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消防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缺乏。

当前,老工业区内有不少企业业主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对企业消防的投入和企业自身消防安全普遍存在短期行为和侥幸心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没有正确处理好消防安全与生产经营的关系,舍不得或不愿意在消防设施上投资花钱。有的甚至认为配置消防安全设施是增加个私企业负担。特别是外来员工文化层次低,自身素质差,流动频繁,大都未经过消防安全培训,不知本单位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不懂工艺流程,不熟悉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就匆匆上岗操作,极易发生违章操作造成火灾事故,且事故发生后不懂得消防设施的使用,不懂火灾扑救及逃生方法,安全常识缺乏、自救与自我保护能力不强,直接影响着火灾的发生和人员的伤亡。

2.3企业的设备、人员、环境不能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极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是大部分企业使用的设备老化落后,存在管道破损、压力容器超期使用、联接装置不密封等问题;二是作业人员流动性较大,其中以外来民工、本地老年职工居多,专业技术的培训不够,误操作时有发生;三是员工缺乏基本的消防常识,大多数不会使用消防器材,不懂得如何自防自救;四是生产环境恶劣,安全隐患较多。 而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则是消防器材不足,疏散通道、设施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员工的自防自救能力相当的差。如果发生火灾,以开发区企业目前的消防安全状况,重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无法避免。

2.4老园区总体布局没有统一规划。建筑周边没有设置必要的消防车道,一旦发 生火灾,消防车无法快速地到达火场,为扑救火灾、疏散人员物资增加了难度。厂与厂之间、车间与车间缺少必要的防火间距,建筑毗连严重,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蔓延趋势,甚至出现火烧连营的状况。

3、加强老工业园区消防工作的对策

3.1抓好消防规划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

把工业园区消防规划纳入总体规划,确保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同规划、同建设、同实施。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施消防站、消防通信、消防道路、消防水源、消防装备建设等的落实工作。对新建的园区,坚持从源头把关,严格依照消防规划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建设,确保消防站、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消防通信等基础设施与其他市政设施同步建设。对公共消防设施不能满足灭火救援需要的,增建、改建、扩建消火栓、消防水池、天然水源取水设施等消防设施,满足实战需要。

3.2严格控制火源

3.21施工现场建立集中吸烟区。

3.22严禁乱拉乱接电源电器,严防电器线路引起火灾。

3.23严格执行“十不烧”的规定。

3.3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

针对工业园区存在的消防安全现状,当地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将工业园区消防安全整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协调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加大整治力度,全力消除火灾隐患;同时督促当地政府改善园区公共消防安全环境,解决消防规划、消防通道、消防供水等带来的隐患,避免发生重特大和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

3.4禁止在高空架空线下面搭设临时性建设物或堆放可燃物。

3.5加强防火安全教育,以火灾事故的教训警惕安全责任意识

针对某些部门不配合消防工作情况,消防部门应与园区、安监局等相关部门配合,开展消防法制宣传,首先应强化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素质,同时以隐患整改指导小组的形式或深入企业或约请法人代表宣传消防法律、对照消防规范、指导整改措施。

4、结束语

老工业园区的发展,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发展的同时却不能忽视消防安全工作,更不能人为的制造隐患而忽视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和经济不断繁荣,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安宁。

参考文献

[1].论建筑防火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

老旧小区消防安全范文3

一、高度重视,认真落实

为推进专项行动的顺利开展,接到通知后,办事处成立了由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召开了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传达了市、区文件精神,确定了全面发动,全员参与,全覆盖、零容忍、重实效的工作思路。按照安全网格化管理要求,明确了各社区网格为此次专项行动的责任主体。并制定下发了《顺河街办事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对辖区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

二、狠抓宣传,提高认识

为增强全民的安全意识,我办坚持把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作为全办的重点工作来抓,每月一次的安全生产、消防工作会议。积极推进安全文化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标语100幅、发放家庭消防知识手册及宣传页7000份、张贴宣传贴画10000份等大力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弘扬安全文化。增强居民的安全意识,提高居民的安全常识和技能,确保了辖区安生形势的稳定。

三、多措并举,扎实推进

(一)开展拉网式大排查。组织人员在辖区内迅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通过排查摸清底数,查明情况。全面掌握存在隐患的单位及场所的基本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整治,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治责任。

(二)全面排查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结合我办实际情况,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以消防、危险品生产运输使用、受限空间作业、建筑施工、道路交通、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特种设备、汛期综合防灾减灾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隐患,进行重点排查整治。

(三)加强社区消防安全工作,有效防范和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辖区属于老城区,老旧居民区和棚户区较多,火灾隐患突出,形势严峻,一是办事处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居民楼栋长、居民小组长的作用,对老旧居民区、棚户区电气线路乱接乱拉、违章用火用电情况进行治理,同时开展“三清”工作即清理居民楼院疏散楼梯、走廊、前室等公共区域可燃杂物,清理居民楼院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违规存放充电问题;二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和方式,在居民中深入开展火灾案例、火灾危害、消防常识、自救知识的宣传,引导居民从思想上重视消防安全,从行为上遵守消防规范,督促居民做到“三会、一提高”(会查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逃生自救、提高家庭成员消防安全意识)。确保辖区的消防安全。三是完善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配备消防器材,抓好社区消防队伍建设,同时在辖区老旧小区配备800具灭火器,基本覆盖全辖区老旧小区。

(四)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大检查专项活动。对辖区高层建筑小区摸底排查,建立了档案。

四、存在问题

(一)部分企业商户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仍然不强。依照《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安全生产是企业商户的法定职责,企业商户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责任者,政府则主要履行监督和引导职能。但实际上责任主体错位,部分企业商户特别是中小企业商户重生产经营、轻安全、安全意识缺乏,安全投入严重不足。

(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辖区居民群众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虽然社区安全管理网络已经建立,但社区层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的业务水平不高,监管责任也尚未真正落实,给工作带来极大不利。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培训制度,严格按照培训制度和培训计划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通过组织开展安全技能实训、业务培训等活动,切实提升干部群众风险辨识能力和技能水平,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安全责任意识。

老旧小区消防安全范文4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关于加强公共安全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动员全社会力量,全面开展冬春火灾防控工作,努力预防和减少较大亡人火灾,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工作时间

即日起至2018年3月底。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7年11月15日前)。消委会各成员单位分别召开会议动员部署,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宣传发动,逐级动员到位。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8年全国“两会”闭幕前)。各消委会各成员单位按照工作目标,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全力抓好工作落实,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分析问题、推动落实。

(三)总结考评阶段(2018年3月底前)。消委会各成员单位对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自查自评,总结经验做法,健全完善提升防火灭火能力的长效机制。

三、工作内容

(一)突出重点,防大火。

1.全面摸排火灾隐患。认真分析研判冬季消防安全形势,紧盯人员密集、易燃易爆、合用场所、群租房、老旧住宅等容易发生大火的场所单位,组织公安、安监、住建等部门,利用信息化手段把容易发生大火的区域和场所全部排查出来,掌握上述场所单位的数量、生产经营规模、建筑消防设施状况及消防安全管理等情况,并督促强化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开展火灾隐患自查自改,防范火灾事故发生。

2.逐级压实监管责任。根据规模、行业、区域等特点,逐一明确和落实监管责任。对依法符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标准的,要及时调整公布;对有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明确相关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对小单位、小场所,公安机关按照管辖范围明确公安派出所监管责任;对合用场所、群租房、老旧住宅,明确乡街政府属地网格化管理责任。

3.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对属于“一高一低、一大一化工”等火灾高危单位,要督促单位落实更加严格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接入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提高火灾预警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指导大型易燃易爆单位建立专职消防队和工艺处置技术小组,严格落实“一厂一策”要求,提高专业处置能力。推广应用热成像、电弧检测、智慧用电等先进技术手段,加强早期火灾的可视监测和电气火灾的智能化处置。推动老旧住宅、群租房、合用场所场所设置应急广播、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简易喷淋设施,组织居民、员工开展逃生自救演练。

4.深入推进消防专项治理。组织电力、城建、公安、工商质监、安监等部门深入推进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在元旦前、春节前开展联合检查,集中查处违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电器产品行为,依法对因电气原因引发的火灾事故严肃问责;要按照“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推进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春节前完成排查、摸底、录入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系统工作。探索建立高层建筑“互联网+N”消防管理机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引导没有物业管理单位的高层住宅成立自主管理机构,有条件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专业机构实施消防管理。

5.做好重要节点安保。各乡、街道要围绕全国、全省、全市“两会”等重大活动,紧盯圣诞、元旦、春节、元宵等重要节日,周密制定消防安保方案,强化社会面火灾防控,严格落实流动巡防、驻点值守等措施,确保消防安全形势平稳。切实加强消防安保工作,组织网格力量实施群防群治,严格落实消防部队执勤战备等级要求。

(二)夯实基础,防小火。

1.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继续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基础综合服务等管理平台,推广网格化管理手机应用软件,加强网格内消防信息采集、情况反馈、问题督办。推动乡、街道健全完善消防安全组织,明确责任人和专职管理人员。2018年2月底前,90%的乡、街道消防安全网格实现规范化管理。指导公安派出所加强辖区小场所、小单位监督检查,督促村(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单位落实消防管理职责。

2.开展消防安全社区创建达标验收。组织综治、民政、住建等部门开展“消防安全社区”创建达标验收,2018年2月底前,90%的社区创建达标。推动社区居民住宅楼院确定消防楼院长,并加强消防知识业务培训。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期间,组织社区居民集中开展1次火灾警示教育和疏散逃生演练,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元旦前、春节前,组织居民清楼道、清阳台、清住宅周边,提醒居民出门要关火、关电、关气,防止发生火灾。

3.织密做实最小灭火单元。大力推进微型消防站建设提档升级,2018年2月底前,所有重点单位和90%的社区按照标准建立微型消防站,强化联勤联训和演练拉动,完善调度指挥和区域联防机制,逐步实现联防区域内“一点着火、多点出动,邻里互助、协同作战”。在老旧城区、商业密集区以及现有消防力量难以及时到达的区域,建成投用小型消防站,实现“救早、救小、救初起”。

(三)强化宣传,早预防。

1.开展社会化宣传培训。开展消防宣传进社区活动,督促指导网格长、楼院长、社区消防宣传大使开展社区消防宣传活动。推进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强化社区消防教育培训。持续开展好消防宣传进学校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推进教材、师资、课时、场所“四到位”。深化消防安全“四个能力”、“三提示”和“一懂三会”教育,加强对各级党政机关、行业部门、派出所消防民警和乡、街道、社区负责人,以及重点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培训。

2.推进媒体宣传报道。在各级报纸、电视台、电台及网站开设固定消防专栏,组织新闻记者开展专题采访活动,定期开展主题宣传,经常开展公益宣传提示。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各级主流新闻媒体曝光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不良行为。利用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针对当地火灾特点,广泛开展警示宣传教育和消防知识普及。

3.抓好重要节点宣传。集中组织开展119消防宣传月活动和“全民消防我代言”公益行动。积极参与“百城交通广播联动”活动,通过公益报时、有奖问答等形式广泛普及消防知识。圣诞、元旦、春节、元宵等重要节点,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发送有针对性的消防提示信息。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街、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将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工作方案,列出工作清单,扎实有效推进。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消防安全监管责任,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二)巩固安保经验。各乡街、部门要总结巩固党的消防安保工作经验,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分析评估,跟踪解决突出问题;坚持群防群治,全面发动各方参与,织密织牢防控网络;坚持单位主责,及时进行约谈提醒,切实严密防控措施。要通过推动落实行业标准化消防安全管理,做好各行业、各系统消防安全工作,以落实监管责任这个“点”,抓住整个行业系统“线”上的火灾防控工作。

老旧小区消防安全范文5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消防安全;措施

佛山市禅城区祖庙东华里片区位于佛山老城中部,该片区属佛山老城区的核心保护区,是佛山文物古迹最密集,规模最大,传统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该区域内共有22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祖庙和东华里为部级文物保护单位,简氏别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随着岁月的增长、社会的发展和城市逐步现代化,祖庙东华里片区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街区内相当一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年久失修,亟待进行拯救式保护;旧城区日益萎缩,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奇缺,居民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袒庙东华里片区内丰厚的历史文物资源,若能有效整合、统一规划,保护性恢复和优化古老建筑群,并将其融入佛山中心商业圈,不仅可使古老的祖庙东华里焕发新的风采,而且可以拓展、深化和提升佛山整体形象,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200"/年,佛山市禅城区启动了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改造项目,改造祖庙东华里片区具有岭南民居风格的珍贵历史建筑,注入现代时尚元素,让历史与现代元素和谐地融合,使之成为佛山的城市中心和城市标志。然而,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的消防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消防管理,确保消防安全,是摆在我们消防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就结合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消防安全保护措施。

一、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改连项目的特点

(一)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禅城区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i地块面积约56,058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67,800平方米,第一期发展部份用地面积约25,748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23,830平方米,现有楼房高度一般是一至两层高,区内包括多幢保护文物单位建筑及保留历史建筑,保留建筑面积约2,980平方米。片区当中包括了一所省级保护文物建筑的简氏别墅,另有六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酒行会馆,李众胜堂祖铺,龙塘诗社,祖庙大街店铺,黄祥华如意油祖铺及简照南佛堂。一期内保护街巷主要包括了祖庙大街、文明里、臣总里、麒麟里等历史街巷,这些历史街巷的建筑与建筑之间只有2~4米宽。

(二)改造项目的历史文化特殊性。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以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与文化保护单位三个层层相扣的保护体系去周详考虑:从城市到街区,再到更小的文化保护单位的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都有著一脉相传的连结。因此,必须遵循三个原则:保护历史真实载体;保护历史环境:合理利用、永续利用。保护规划应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改善城市环境,适应现代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的消防安全问题

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改造设计中,也遇到了与现行消防技术标准相冲突的的问题:

(一)防火间距问题;

(二)消防车道问题;

(三)消防设施配置问题;

(四)安全疏散问题:

综合以上保护原则、内容、重点及存在的问题,以“不改变文物原状”为方向,尽量在消防设计及设备安装上减低对原建筑物的破坏。笔者认为在改造历史文化街区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消防安全保护措施:

三、消防安全保护措施

(一)防火间距设计考虑。改造完成后,街区内建筑分成四种建筑类型:

1、文物保护单位。为历史价值高的建筑物,按政府规划必需保护的建筑物。

2、保留历史建筑。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伪建筑物,基本保留或经加固修建成原貌,只是将一层沿街部位的小门窗改为具有商业气息的玻璃橱窗。

3、新建仿古建筑。在独特历史街巷两侧的新建建筑,都保留了岭南历史建筑的独特特征:清水砖墙、红砂岩外墙面、坡屋顶小青瓦、锅耳山墙、陶瓷或水泥窗花或栏杆、趟龙门、花岗岩门窗套、花岗岩勒脚、入口台阶以及街巷内的石板条等等都运用其中,延续了岭南历史建筑的特征风貌。

4、新旧结合风貌建筑。原有建筑部分墙体结构保留,加以改建或扩建,改建部分仍采用传统建筑方法及模式进行,尽量保存或恢复其历史风貌。

为保留区内多栋历史建筑物及保存原有旧区小街窄巷的旧城风味,减低对保留建筑的破坏,针对这四种类型的建筑,我们在考虑建筑单体之间的防火间距时应该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1、文物保护单位及保留历史建筑物多属砖混结构,部分属砖木结构,层数多在三层以下,新建仿古建筑亦保持相同的建筑高度,多属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度与现在建筑物相近,限制在9至12米内。砖混及砖术结构旧建筑物之耐火等级为三级,新建独立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之耐火等级为二级,因此,防火墙应考虑在新建仿古建筑一侧设置,使文物保护单位及保留历史建筑物得以保持原有特征。

2、在新旧建筑之间或旧建筑问的防火间距设计上,应尽最利用旧建筑的山墙、镬耳墙等作为防火分隔。若旧建筑单体之间不存在设置防火墙的条件,应针对建筑的价值重要性来采用其他消防保护措施。如安装固定防火门窗等。

3、要保护的历史街巷如祖庙大街、文明里、臣总里、麒麟里等,两侧的建筑之间只有2~4米宽,楼层一般是一至两层高。在改造中应考虑街巷两侧建筑的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且建筑内燃烧构件的安装尽量保持在6~8米的距离,形成有效的防火间距。

(二)消防设施配置设计

针对上述四种类型的建筑,在考虑消防设施配置问题上应采取以下方法:

1、文物保护单位。可采用室内消防栓(改置室外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灭火器,在这里笔者认为采用细水雾灭火系统进行保护是不错的选择。细水雾灭火系统可避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灭火后。产生大量水渍,易造成古建筑中文物的破坏等缺点。其灭火效能高,反应时间快,仅需喷淋系统的10%或更少的水量;它可局部应用,独立的保护古建筑某一部分,又可作为全淹没系统。保护整个空间;安装时隐蔽性强,能很好的维护文物的整体景观,符合文物建筑保护要求。

2、

保留历史建筑。可采用室内消防栓(改置室外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及灭火器。

3、新建仿古建筑。可按规范设置室内消防火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及灭火器,提供全面保护。

4、新旧结合建筑。设置室内消防火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及灭火器。

5、街道消火栓系统。按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原则,为保存原有保护区的历史街巷风貌特色,原街道路面狭窄,不能拓宽情况下,消防车无法通行,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除市政街道上外,区内可让消车通行的街道上亦增加提供街道消防栓协助扑救。

6、室内消防栓箱系统(改置室外使用)。文物保护单位及保留历史建筑的一般室内消火栓箱改装置于各建筑物首层室外的消防栓箱内,以减低对文化保护单位及保留历史建筑的破坏,设置在外面同时方便了消防人员协助扑救,亦增加对外的扑救范围。

(三)消防车道设置

1、在改造项目地块周围市政大街设置环形消防车道,以便于消防车抵近现场扑救。

2、在简氏别墅广场及中心广场两处连通部分有充足空间,亦可以让消防车通过,抵达街区的中心,有助深入区内扑救。

3、可以采用小型消防车扑救火灾,此类小型消防车体积小,乘员4人,车上携带水带、水枪等基本的灭火器材,可以2米左右的狭窄街巷中穿行,对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扑救区内的火灾是相当有效的。

(四)安全疏散设计。

1、建筑内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尽量通过此类指引,疏导大量的人员离开建筑,进入街巷,从而疏散至安全区域。

2、历史风貌小街巷两侧于适当位置设置疏散指示标志,提供清晰的消防疏散出口方向指示,避免形成死胡同,当发生火警时引导街上游人可以尽快离开窄巷直接跑到主疏散通道,市政大街或主集散区等安全区域。

老旧小区消防安全范文6

关键词:老城区消防规划;旧城改造;消防设施;消防水源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119-02

近年来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我国城市化建设特点是以老城、旧城改造为基础,有限扩建新区、园区。然而,由于现有人口城镇化与城市基础建设进度不一致,绝大多数城市均面临改造城中村,拆迁旧街道的难题。相当一部分老城居民区还遗留大量的三合一场所、小作坊、易燃易爆品生产储存点等,居民区与生产区、商业区与工棚并存,滋生大量火灾隐患。消防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城市向健康方向发展的建设管理依据。它包括城市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水源、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1]。

一、老城区消防规划的现状

老城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缺乏消防规划意识,消防规划未被列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或只有很少的部分,以至于现在老城区是城市建设的滞后地带,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落后,历史欠账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老城区消防站建设困难。老城区的消防站均建设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周边商业金融区相继建立,寸土寸金,人口密集。根据消防规划的要求,消防站有效责任区面积应满足国家规定的4~7平方公里,在5分钟内到达出事地点边缘[2]。而城市的快速发展使老城区已经大大超越了消防站的保护半径。对于旧城区内人口密度大,交通拥挤的地方,应增设消防站以增大保护力量,但一些职能部门为了经济利益始终没有在市中心的商业密集区规划预留出消防站的位置。甚至以土地置换形式将原消防站迁出主城区。一旦发生火灾只能舍近求远,大大延误了火灾扑救的时间,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2.临时建筑和小作坊大量存在。由于老城区是城市规划被遗忘的角落,且居住者往往是城市的弱势群体,外来人口和租赁户多。一些外来从事个体经营的居民无力购置商品房,在老城区内搭建了耐火等级低的临时住房,既挤占了消防通道,又可能引发火烧连营。同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一些企业利益布局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国有及集体企业的厂房处于弃管状态。主要是一些房屋产权单位,虽已办理了房屋产权登记,但因企业破产、改制等原因,导致房屋产权单位放弃管理,形成“弃管房”。一些位于老城区的街道办企业破产或改制后,分散租赁给小型私营企业作为生产车间、库房和员工宿舍,这种“厂中厂”大多不经报审,混建于城市生活居民区内,妨碍城市建设,打乱城市的布局。

3.公共消防设施落后、维护不力。比如,作为城市公共消防设施之一的市政消火栓,其施工单位是供水总公司、产权单位是市建设局、使用者是消防部门,随着城市绿化规模逐渐加大,同属于市建设局的市园林部门也不时地使用市政消火栓的水作为绿化用水。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维护保养经费难以落实。另外,由于消防给水系统的使用概率很低,在长时间不使用的情况下,消防设施很容易腐蚀。而政府把城市建设重心放在经济开发区等区域,面对拆迁老城区带来的一系列棘手问题,出于成本和效率的考虑,宁愿选址重建也不实施改造。这样忽视了对老城区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使老城区的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建设成为盲区,道路也难以通行城市消防站所拥有的大功率、大吨位消防车。同时,由于老城区紧临市中心,大量商贩聚集在居民区、主干道周围摆摊设点,消防车道被挤占、消火栓被埋压、圈占的现象屡见不鲜。

4.消防水源不足。消防水源是保障消防供水的基础。由于地方政府没有在城市消防设施建设上按照规划进行投资建设或投资建设资金不够,这些均在不同程度上造成目前老城区消防供水设施的建设滞后于城市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老城区消防水源满足不了城市消防供水的需求。一是消防供水管网水量小、水压低。目前老城区的消防用水往往与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管网合用的方式,随着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老城区娱乐及商业网点不断增多,用水量成倍增长,消防供水管网的压力、流量均达不到使用要求,使得消火栓出口压力达不到规范要求;还有相当一部分是80年代以前铺设的,供水管径小或铺设了较大的管道、但经多年使用后,管道内壁积垢生锈,管径逐渐缩小,结果造成了城市消防供水管网结构不合理、压力不足、管网管径偏小且不成环状的现象。

5.老城区交通堵塞。由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家庭用车急剧增加,加之老城区道路网主框架缺乏规划,道路性干路与商业性干路混杂,道路管理能力偏低,造成路网疏散与调控能力差。老城区一般道路交通负荷过重,交通节点不畅,车辆、行人、商贩等流动无序,城市公交水平不高,行车难、停车难、行路难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研究数据表明老城区路段在城市交通高峰期车辆通行时速经常低于10公里甚至低于5公里(按照惯例标准低于10公里/小时为交通拥挤,低于5公里/小时为交通堵塞);各主要路口左右转弯车辆比例均在20%以上(路口车辆转弯比例与通行状况成反比,超过20%极易造成交通堵塞)。现在一线城市的交通高峰期,经常出现车辆拥堵的现象,如果发生火灾,即使消防站近在咫尺也会因为道路堵塞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