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思考

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思考

摘要:党的报告指出,各类国有企业应完善资产管理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及战略性重组,因此如何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优做大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如何改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对策。国有企业需进一步加强对资产管理控制过程的调查研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及管理制度建设,才能更好地提升国有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及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监管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明确新时代新征程战略定位的基础上,作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国有企业应率先实施质量与效率的变革。按照党的报告的要求,国有企业应完善资产管理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及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本文从资产管理方面对现阶段部分国有企业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改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对策,如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及体系、设置独立的资产管理部门及加强内外部监督等,从而降低资产风险,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1国有企业资产特征及其管理意义

国有企业的本质属性是“全民所有”,即每位合法公民都是国有资本的天然合伙人,平等地享有国有资本。根据国有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及现实状况,将其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那么国有企业资产也概括为两大类:一是商业类国有企业资产,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商业化运作,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经营活动,并以扩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效益最大化、追求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二是公益类国有企业资产,此类国有资产的利用不是以获取利益为直接目标,而是为保障社会机制的顺利运作,实现国家经济调节,为社会提供高效的公益性服务为目标。国有资产管理是在对各类资产进行详细清查的基础上,落实管理责任制,减少国有资产的闲置和流失,并加强对资产的分配利用,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这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发展,资产规模的日益壮大,国有资产管理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虽然近年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如基本建立了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落实了保值增值责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有资产的规模、利润水平及竞争能力等,但仍存在着国有资产管理意识不强、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及持续发展。

2.1管理者对资产管理不够重视

由于对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考核偏向于经营业绩指标,致使大部分管理者往往只关注业绩与流动资产方面的管理,而不够重视企业固定资产方面的管理。另外,管理层对上级规定的国有资产申报制度执行不彻底,对需要申报的固定资产随意处置,资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由于国有企业受到多重监管,其自主性较差,各项管理制度的更新需要层层上报审批,决策缓慢、效率低下,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经济形势下企业发展的要求。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部分管理者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打造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认识不到位,管理意识相对落后,疏于对资产管理内部制度的建设,因循守旧,往往因产品缺乏竞争力而被时代淘汰。另外,面对企业遗留的资产问题,部分管理者不愿过问,导致老旧资产闲置,利用效能不高,最终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

2.2缺乏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及专业型人才

现阶段部分国有企业缺乏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及有效的信息系统,管理粗放单一。以固定资产为例,目前固定资产仅通过财务核算系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块进行登记入账,然后由资产使用部门保管使用,如资产转移使用部门未及时和财务部门沟通,则会造成年底固定资产盘点账实不符。另外,财务核算系统仅用于资产的财务信息记录,无法涵盖资产的前期管理、运行状态的监控及资产处置、报废等整个资产生命周期,缺乏对资产的整体有效管控。企业资产的有效运转离不开专业资产管理人员,目前部分国有企业管理层往往重经营业绩,轻人才培养,薪酬制度市场化程度不高,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对于现有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较少,使得员工的知识得不到更新,思维具有局限性,创新意识及能力不足,对新的经济理念处于观望态度,从而不能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服务企业。

2.3资产管理的监督不到位

当前,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监督机制,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闲置现象严重。第一,外部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是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监督,而没有对国有资产的变卖、挪用、出租等进行审计监督的专项工作,另外,现行的外部监管问责制度还不完善,对国有企业负责人因决策失误造成的资产损失的责任追究不够精准详细,对国有企业领导者的威慑作用不强。第二,企业内部没有独立权威的监管部门,对各部门履行资产经营管理责任情况没有完善的内部监督考核,没有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内部监事会、股东会只是满足程序需要,也没有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有的监管部门与财务部合并设立,没有独立的、实质性的监管行为。

2.4资产结构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集团下属单位较多,资产种类、数量繁杂,集团未对所属资产进行统筹管理、协调,致使资源未能实现良好的配置。另外,由于缺乏整体战略发展规划,部分下属企业过于追求资产规模、多元化发展,盲目投资,加上不注重存量资产的盘活,致使企业部分资产效率低下,且占用大量的资金,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过分追求多元化发展,会使企业的资源过于分散,主业逐渐被淡化,致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丧失,企业的经营风险也相应增大。

3改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对策

3.1提高管理者的资产管理意识

合理而有效的资产管理制度及体系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应加强资产管理的制度及组织建设,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意识。首先,企业要建立内部管理组织架构,健全与之适应的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和各层级的岗位责任和权利,做到每项资产管理都有主责部门和责任人。其次,要完善资产经营管理的各项制度,如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含购置、调配、盘点、处置等)、库房管理制度、奖励追责制度等,严格按照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购置和使用资产等。最后,在资产日常管理过程中,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与归口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各归口管理单位负责本部门的资产管理工作,设置专职资产管理员,对资产的使用、保管、维护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

3.2设置独立的资产管理部门及重视专业型人才的培养

首先,企业应设置独立化、责任化、权威化的内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的管控应在专业的统筹管理之下,那么它的使用质量和效率才能得到保证。同时,在进行具体的资产管理工作时,应将生产经营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并将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理念贯穿于资产管理的全过程,从而提升国有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及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企业管理层还应当把人才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将各类专业型人才进行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各个岗位人员进行资产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以求让企业在掌握核心产品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衍生发展,追求企业资产的衍生效益和附加值。

3.3加强对资产管理的内外部监督

首先,外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内容应增加对较大金额国有资产的变卖、出租等进行审计监督,并通过定期的年度外部审计及时发现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防止腐败、渎职等事件的发生,为国有资产高效运行保驾护航。其次,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通过预算管理对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计划,对企业内部所有资金的增量需求进行控制,因此企业管理层应加强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深度融合,已达到对资产的监控目的。最后,管理层应完善企业的内外部监管体系,提高董事会、监事会依法、科学监管水平,发挥自我监督、自我改进、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效能与职责。

3.4优化资产结构并建立资产经营整体战略规划

国有企业集团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成本,就必须对所属资产进行集中统筹管理、综合协调。在资产管理使用过程中,由管理人将闲置的资产明细及使用状况及时上报给资产管理部门,由资产管理部门充分挖掘资产潜力,统一进行调拨使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对于低效、过时或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的资产,它们不仅占用大量资金,而且管理难度较大,企业须随时关注这些不良资产,可通过公司审批程序直接进行报废处理,或经相关部门技术鉴定后,作为废旧物资进行出售处理。

4结语

国有企业的资产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效地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建立合理而有效的资产管理制度及体系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企业管理层还应当重视人才的培养,将各类专业型人才有效地整合,定期对企业各个岗位人员进行资产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让企业在掌握核心产品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衍生发展,追求企业资产的衍生效益和附加值。同时,企业管理层应积极探索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深度融合,建立既相互衔接又有效制衡的工作机制和业务流程,以及进一步加强对资产管理控制过程的调查研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及管理制度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韩小建.浅谈国有企业分类视角下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11).

[2]郭珊.浅析如何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的管理效率[J].金融经济,2014(2).

[3]李霞.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问题浅析[J].经贸实践,2019(2).

[4]何继霞.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8(9).

[5]陈颜霞.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8(18).

作者:王攀 单位:深圳市能源电力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