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思考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公共服务职能的转型,对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本文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现状出发,谈谈如何在新预算法推行下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新预算法;预算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及现状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其作用是履行各项社会公共服务职能。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业务和活动开展的经费主要都来源于国家财政预算与地方财政支持。也正是因为其所具有的公益性与非营利性特点,因此单位内部以预算管理为主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力与一般生产经营性企业相比较弱,管理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偏弱。与此同时,预算管理由于缺乏积极的管理意识,从而造成管理制度滞后、管理方法滞后以及监督约束机制疲软。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转型升级以及业务的不断拓展,业务活动经费需求增加与活动经费日益短缺之间的矛盾也愈加突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质量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也面临着职能转型的新要求。新预算法的实施,不仅旨在改变现有的预算管理模式和重塑管理意识,同时也在于进一步突出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履行的公益性与服务性特点。为了确保各项业务开展与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切实履行,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大力加强财务管理模式转变与质量提升,尤其需要重视预算管理的改革与升级。

二、新预算法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要点

在新预算法指导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应当重视多方面要点。首先,要切实改正现行预算管理内容粗糙不细致的问题,夯实预算管理基础工作。其次,加强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强化预算管理在整个财务管理工作体系当中的核心地位。最后,要大力提升预算管理及执行过程中的监督约束力度,严防职务犯罪和违法违规行为。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改革措施研究

1.构建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分支内容,但随着现代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能不断转型升级,预算管理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尤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而言,由于其管理性质的特殊性和较高管理要求,应当把做好预算管理摆在财务管理各项工作的首位,从预算管理工作需求和质量提升的目的出发,重新构建财务管理工作体系。第一,应当确立预算管理在整个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主导地位。第二,应当切实加强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两项工作的结合力度。第三,应当建立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内外监督体系。

2.预算管理专门机构建设

预算管理虽属于财务管理的大范畴内,但由于其作用与地位的突出,加之管理的专业性要求。笔者认为,预算管理应当更具人员专业性和管理针对性。所以,预算管理专门机构建设十分必要。预算管理专门机构建设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专门人才配置。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尤其重视管理的精细化与服务性,一般性财务管理人员已经无法胜任更具专业性的预算管理工作,所以专门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尤为重要。而在重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专门技能与业务素养的同时,还应关注财务管理各项工作之间的协调性与连贯性。因此,财务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预算管理能力,同时也应具备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总体把控与分析能力。以便真正实现预算管理对其他各项财务管理的指导与引领作用,发挥出预算管理的真正优势。其次,除了人才配备到位以外,还需要充分完善与规范预算管理机构的各项工作内容与职能。作为专门机构,不仅需要肩负起预算管理的各项工作,同时还应当肩负起沟通协调的重要职能。预算管理的对象是单位资产,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单位资产的科学合理配置,保证各部门业务开展及工作推进。而在资产配置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理解不配合,甚至行为上的抵触等,在此种情况下,预算管理人员不仅需要用科学数据说话,同时也需要积极地与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协调,深入了解各部门的实际需求与困难,从而为资源配置与规划提供有用参考。最后,预算管理专门机构还应作为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发声者,发挥管理层意见精神传达和基层实际工作问题及时上报的桥梁作用,这样不仅能够充分保证管理精神准确有效传达,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矛盾冲突。同时也能够及时反映实际执行情况和具体问题,帮助财务管理部门重新协调各方工作,给予各部门应有的便利,有利于维护单位内部的和谐稳定,并充分发挥预算管理乃至财务管理工作对单位各部门的积极的服务作用。

3.预算编制改革与升级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基础和核心,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单位的运作情况及业务开展质量。由于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的非营利属性、经费来源的固定性以及业务开展的按部就班,使得预算编制在方法上和观念上的创新不足。历史数据加弹性空间是大多数单位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此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稳定当前主要业务开展需求的作用,但是对于新兴业务部门的发展和支持力度明显不足,同时也容易引发为了争取来年预算而在年终突击花钱的不良现象。为了有效缓解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充分考虑单位当前发展需求以及新兴业务部门的发展需求,将预算编制的固有方法进行改革,采用零基础预算编制方法,且将传统的年度预算编制转为滚动预算编制。零基础预算编制方法不再将历史预算数据作为主要参考对象,转而关注当前及未来需求,大大提升了预算编制的灵活性以及对单位工作开展的配合度,不仅能够增强对新兴业务的支持力度,同时也能够有效规范传统业务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避免部门间资金分配差距过大和重复建设等资源浪费问题。在预算编制周期上采用滚动预算编制同样具有多方面好处,首先能够避免年度预算集中编制对预算管理人员精力与时间的大量占用。其次,阶段性预算编制能够大大提升预算编制内容的精细化与规范化,能够有效避免传统预算面大点多细节模糊的故有问题。再次,将预算编制划分为多个周期,能够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所发现的预算编制内容及方向问题做出及时修正,避免问题的蔓延与扩大,从而有效维护预算编制的科学与规范,确保预算管理始终适应单位及各部门的具体需求,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力度,真正意义上增强预算管理工作质量。

4.加强预算执行的流程规范与监管

预算执行质量高低关系着预算管理具体成效,在执行过程中必须做好流程规范与相应监管。首先,要严格推行预算执行责任制度,将各部门作为预算执行的主体,将其各项权责进行有效合理划分,避免权限交叉、责任不清。同时应当针对各业务部门、管理部门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预算执行细则,增强各部门预算执行的自主性,避免一刀切所带来的不良管理结果。其次,加强预算执行层级权限严格把控,眼里杜绝随意调整预算、超出预算的问题。对于预算调整申请应当进行充分且翔实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经济性调查,同时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上报与备案,便于责任梳理与查找。

5.加强内外监管体系建设

内外监管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是否与时俱进对预算管理的质量提升也关系重大。在新预算法引导下,合理范围内的经费自给能力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重点,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管理问题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在内部审计工作上,一方面要严格监管各部门在预算执行上面是否积极规范,另一方面也要重点针对经费自给水平进行严格审计,如内部潜力挖掘情况审计、有偿服务规范性审计等,尤其是有偿服务的规范性审计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一个重点,不仅关系着单位自身经费管理质量,同时关系着单位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在绩效考评体系建设方面,不仅要以预算管理为核心,同时也要积极引入平衡记分卡原理,将经济、管理、人员、社会声誉摆在同等位置上进行全面考核。在外部监督体系建设方面,应当积极寻求媒体合作,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建立线上线下信息收集渠道、及时整理分析接收到的意见与建议,并对意见整改结果进行第一时间的对外公布,尤其需要重视“三公”经费的及时全面公开,并针对经费的来源与去向以及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进行全面说明,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打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6.其他思考

人员、制度、意识、监管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优化与提升的基本要点。除此之外,第一,还应当重视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加快适用于本单位预算管理的专门财务管理软件的开发速度,以技术带动管理质量提升。第二,积极学习其他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取长补短,避免管理上的弯路和岔路,实现预算管理质量更上一层楼。

四、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改革不仅关系单位自身,同时也关系着国家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建设。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要求不仅在于提升规范性与经济性,同时也在于提升服务性,以预算管理促单位建设,不仅要提升预算管理对其他部门及业务的服务质量,同时也要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在公共职能履行方面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翁妍燕.新预算法框架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财税纵横,2015(13).

2.瞿红霞.浅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管理,2016(4).

3.楼继伟.认真贯彻新预算法,依法加强预算管理.人民日报,2014-09-1.

作者:李洪杰 单位:延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