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解析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解析

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作为所有公共设施的承建,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施工活动的管理始终是建筑工程中核心问题,其细分为管理体系的制定是否切实、施工人员的分配是否合理、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否可靠等等一系列问题,是直接影响工程进展与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首先简析施工精细化管理的价值意义,而后指出大环境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优化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精细化管理

1建筑施工精细化管理的价值意义

其一,工程开展过程中,通过精细化管理,首先是更为精准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与基层施工人员的岗位职责,继而保证并促进各部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精细化管理模式,主要着重强调在于目标责任主体制的建立与落实,将各子级项目的个节点工作进行对应的细化、量化,将具体分配到部门内耳每个工作人员,包括整体工程的一级负责人员、各班组管理人员一级基层施工人员,均精准、对应的明确的岗位职,从根本上强化员工的职业责任意识,一定程度上可保证每位施工人员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工程建设,对操作行为予以自主性的规范,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标准进行施工。一旦发现施工产生问题,现场管理人员也可及时进行补救处理,确保不影响工程的进度与质量。其二,通过精细化管理,在施工单位内部可构建具有一定特色的施工文化,可有效增强单位凝聚力,促进工程的高效开展。精细化管理模式与传统粗放化的管理模式是具有连带性的,施工人员深知粗放化管理的缺陷与风险后果,继而会更加严谨的开展施工管理工作,基于硬性的体系与软性的人情,而不是只依靠铁律或只过度的人情化管理,可有效防止自作主张、主观决断等不合理管理现象。此外,通过更契合实际的精细化管理,施工人员自身也会更加配合单位的管理,培养起良好的职业精神,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2当前部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的切实制定,是施工管理活动开展的基本前提与主要保障,也是存在问题最大的内容[1]。除了一二线较为优秀的施工企业,此外大部分施工企业仍旧缺乏相对完善、契合实际的施工管理体系,过于侧重在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而相对淡化了现场管理工作。施工管理体系中,施工水平的控制机制,是对施工进度与目标质量的最基础保障与控制,可大部分但单位在此方面的意识相对较为薄弱,对施工目标与具体施工过程的各节点的管理处于一定程度的模糊状态,施工进度却是得到了保障,但各细点的工程质量却无法百分百保证,工程是一个有机整体,工程质量得不到全面保障的话,那么整个工程都算不得成功,而另外也对单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

2.2材料的选购缺乏严密的管控

施工材料是工程施工的基础与核心组成部门,质量可靠的施工材料是建筑质量的最基础保障[1]。当前我国对建筑材料市场的管理相对来说已经足够完善,但存在问题是覆盖面不够广。不够深、联动性不强,很多区域仍旧会游走在“灰色地带”而开展违规无法活动。主要原因在于,单位的材料采购人员,缺乏一定的社会责任心与公民意识,对材料的购置内容上,价格是成了第一位,材料质量却是“能用就好、不出事就好”的选购理念。如此不负责任的工作行为,会造成大量质量低劣的施工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对工程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威胁。另此外,便是不法材料供应商的违规违法行为,通过吃回扣、吃信息差等方式,将劣质或质量一般的材料抵充成好材料,再通过一定的“关系”进入施工现场,正所谓“资本逐利不逐义”。

2.3各项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

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性、技术性做主要支撑的大规模活动[2]。工程具体开展之前,施工各项资源的合理分配是至关重要的。建筑工程主要所涉及的资源包括施工人员、施工设备与施工材料等等基础资源,这些资源占据了工程资金投入的主要部分,对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直接性的影响。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即导致工程具体开展无法保证顺利、高效开展。大部分施工企业对资源并没有进行科学、系统的考量而根据以往经验进行分配,如此一来,一方面到账资源过剩,而产生浪费现象,另一方面则是资源的使用不合理,对资金运作即产生对应的影响,严重则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损失。而此外,工程的开展各部分具有一定联动性,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在各项目的协调作业中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矛盾,进影响工程的进度。然后是施工人员问题,无论科技多么发达,工作开展之本是施工人员,是保证工程质量的第一到屏障,施工人员质量意识与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了工程质量水平。我国处在市场经济的急速转变的发展时代,而大部分基层施工人员也只注重于经济利益,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意识相对薄弱。因大部分基层员工出自农村或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其综合素质无法保障,偷工减料、懒政、得过且过以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思想普遍存在。

3结合精细化理念强化建筑工程施工中精细化施工管理的措施

3.1不断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首当其冲是仍旧是完善管理体系。必须由上而下的整体覆盖,从施工单位的一级管理人员入手,再是下级各部门最后深入到基施工人员,必须确保“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积极效果得到应有的体现[3]。而后是明确施工目标,依托工程核心导向由内而外分层管理,针对性的制定管理方案。其二是,确保施工活动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控制体系而开展,以国家建筑行业合格标准为核心实施蓝本,以工程实际情况的控体系做进一步补充。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制定对应的约束力机制,将目标责任主体制严格落实到个人,若管理人员资源不足,在确保其管理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可适当加大其执行权力,构建从上到下、循环统一的管理模式。各部门的职权关系必须予以严格的明确且保证协调统一,基于“工程质量大过天”施工理念,将质量管理工作精准落实到各节点。

3.2严格管控施工材料的购置与使用

加强对施工材料的选用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施工材料的采购工作,必须确保采购人员的专业程度,同时委派市场专职人员进行相应的市场调研。杜绝价格第一的不良思想,以质量是基本、价格是次要的理念,坚决选择信誉高、规模大、质量有保障的材料供应商建立起长期合作[3]。其次是经济适用性,应当进行货比三家,确保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再次保证材料经济适用性。其次是材料的进场预处理之前,必须进行不同程度的抽样调查,确保材料质量符合标准,若发现材料质量存在问题,首先应当检查检测活是否存在问题,若没有即应当将材料伪劣问题上报至相关部门,予以严格的管控。而后是材料的加工,对半成品、成品必须进行严格的分类安置,并予以各项信息的标注。

3.3多元化的人治化保证工程质量

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是始终需要关注的问题。现场监管人员必须详细记录施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施工人员及时进行沟通与相关引导,为其建立起工程质量意识,尽可能让其自身注重起工程的整体质量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进行被动管理。其次,应当定期或根据工程情况而开展培训活动,对各项目的重要节点进行操作规范的培训,对各类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加以强调,并进行实地操作,确保意识、技术都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最后,是建立福利与约束力机制。福利机制,例如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可进行奖励。反之,操作行为违规则进行相应的处罚。奖励与处罚,直接经济处理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奖惩机制的效力。一方面可有效减少不规范操作的发生率,一方面提高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以此双向促进工程的高效开展,而确保工程质量。

4结语

施工管理保证标准质量的核心内容,在于切合实际的管理体系与现场监管,体系承建起实质性的活动,实际监管补充了体系中的不足。企业唯有结合施工存在的问题,可参考以往工程报告,对比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制定管理体系,并保证现场监理人员的能力水平足够支撑起整个工程各个阶段、各个节点的开展,方能保证施工管理应有的成效,确保施工进度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姚永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9):169.

[2]李峰.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9(5):244~245.

[3]王洪刚.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策略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151~152.

作者:何修占 单位:洛阳振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