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改革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改革

一、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由于事业单位在性质上存在特殊性,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区别于一般企业的管理模式。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成了必然的选择。

(一)人事管理处于被动地位

我国传统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形成于计划经济条件下,遵循的是行政机关的人事管理思维,以及干部人事管理模式。在事业单位改革的大背景下,有部分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上已经做出了转变,但是仍然有部分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上遵循传统的管理模式,从而在人员编制、机构设置以及经费来源等方面陷入相对被动的地位,单位的人事管理难以发挥能动性。在人事管理中,事业单位会受到“因人设岗”制度的限制,导致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规范性低,阻碍了以“聘用合同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在事业单位的推行。

(二)人事管理无法服务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战略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然而,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关注更多的是事务性工作,对于单位的战略缺乏关注。人事管理通常被各种事务性工作所束缚,在管理中的侧重点多为财、事的管理,见事不见人。人事管理人员整日忙着应付人员的职称评审、业绩考核、工资晋级等,琐碎的事物占据了管理人员的大部分时间。人事管理工作更多着眼于眼前,人力资源的开发、培养、配置及规划缺失,无法为事业单位长远的发展战略服务。因此,虽然部分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上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是还停留于传统阶段,无法发挥战略性职能。

(三)缺乏必要的人员流动

在传统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模式下,实行的是职工单位终身制,职工是单位人。这无疑阻碍了人员的正常流动,使事业单位很难及时从社会上补充新鲜血液,对于其竞争力的提高带来不利影响。即使是在新时期,限于相关政策和事业单位人事编制问题,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仍然无法构建起稳定的骨干层与流动层结合的人员管理和配置机制,职工个体对于事业单位的依赖仍然比较强烈,单位人的理念还得不到有效扭转,导致事业单位的人员招聘无法真正面向社会(无法适应单位用人实际情况),用人的远期成本得不到有效削减。

二、推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改革的策略分析

新时期我国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改革必须更加突出人的因素,积极借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手段,从而使事业单位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更好生存和发展。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人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而言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事管理应该更加注重于人的管理,做到以人为本,用好人,使每一个个体都能够在单位的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人事管理改革中,事业单位应该给人才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加公平的竞争机会,从而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参与到事业单位的发展当中,使得单位的人力资源不断丰富,竞争力不断增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需要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中采取更加民主的管理方式,让职工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同时给职工提供更加广阔的晋升和提升渠道,给单位的职工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让职工能够在工作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另外,在人事管理中要更加关注职工的情感和需要,给职工提供关怀和帮助,从而让职工感受到团体的氛围,能够积极融入事业单位的发展当中,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二)为人事管理改革提供更加细化的政策支持

中组部、人社部、监察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和2014年7月1日起施行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是目前我国关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方面的制度支撑,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改革提供了依据,但要使事业单位从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则需要更加细化的政策支撑,让事业单位能够在人事管理模式改革上进行大胆探索,使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能够更好地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服务。因此,在新时期,相关主管部门应该不断完善现行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为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建设等提供充足的政策依据。同时,应该考虑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的特点和现状,在政策上给不同的事业单位留下足够的创新空间,使其能够根据自身特点,探索更加符合自身特质的人事制度,从而在整体上推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现代化变革。

(三)借鉴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有益经验

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与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共通之处,人事管理的改革必须积极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的做法和经验,促进人事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事业单位的战略发展目标服务。1.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在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下,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对于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的开展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从而影响事业单位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工作不积极、效率低、态度差与传统人事管理模式下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缺失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人事管理改革必须根据事业单位自身的业务,借鉴现代企业绩效考评的办法,建立科学的绩效指标,推动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制度的改革。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的单位及部门,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更加关注群众的满意度,通过满意度为指向的指标对于职工的服务水平、服务态度进行考评。满意度为指向的关键指标可以包括职工对服务对象的回应方式、服务的行为方式、采纳意见的态度等。另外,事业单位更多是一种非营利性质的单位,很难通过客观绩效来进行评估,所以可以围绕主观绩效来构建评估体系,对于职工的工作进行整体评价。可以借助于360度评估法,在深入分析职工岗位工作的前提下来设置关键业绩指标,使绩效考评更加全面、科学。通过构建包含职工自身、上级、服务对象、同事以及专家评价的体系,确保业绩评价体系的完善性。2.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人事管理不仅仅是对于事业单位的日常行为进行制约和管理,同时还应该达到促进职工发展、激发其工作积极性的目的。因此,合理的激励机制对于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人事改革中,事业单位可以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的做法,构建合理的薪酬、晋升和精神激励机制。在构建薪酬制度的过程中,通过调整内部分配为优秀人才、关键岗位提供更加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和福利,在薪酬制度上形成差别,以激励职工在工作中创造佳绩,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形成竞争的工作氛围。在事业单位中,由于薪酬较为固定,单纯的薪酬激励无法真正实现激励的目的。由于职工的报酬更多是与职位挂钩,所以,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改革应该更加注重晋升激励机制的建设,为职工打通晋升渠道,从而激发职工的工作激情。另外,精神激励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激励内容,通过公开表扬、先进模范评选等方式可以让职工在工作中更加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使职工能够通过优异的表现收获更大的荣誉感和满足感,进而使职工的忠诚度得到提高,工作责任心得到增强。

三、结语

人事管理的改革是新时期事业单位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更进一步的人事管理改革,事业单位才能弥补当前人事管理存在的缺陷,提高人事管理的整体水平,从而实现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真正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以为民众提供更加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转变事业单位在普通民众心目中的不利形象。

作者:李丹 单位:陕西省地下水管理监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