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式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式

事业单位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分布于科研、教育、卫生等领域,其管理质量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服务水平、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上意义重大。对事业单位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而言,因各种问题的存在无法满足事业单位的发展要求,所以需要结合事业单位实际,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推动事业单位发展。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转变管理理念、推进管理体制革新上具有重要作用,能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更新的咨询和观点,满足不同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相比,信息化管理优势显著,主要表现为:通过先进信息技术的使用,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降低管理差错发生率;电子归档人力资源信息,方便重大决策时随时调用,提升决策质量和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现状

1.对信息化管理认识不足。从当前来看,我国多数事业单位领导年龄偏大,对信息技术等新型工作的认知和接受度不足。管理人员缺乏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导致信息技术的采购和引入受到阻碍,严重限制着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不利于事业单位发展。另外,在使用信息技术时过于片面,虽然都将计算机作为常用设施,但是仅用于个别工作,多数工作仍使用传统方法,导致人力资源管理期间频繁出错,降低工作质量。

2.信息化产品少。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产品数量、类型相对较少,而且还缺乏一定的品牌效应。数据调查显示,我国2013年尚不存在HPSM供应商品牌,市场占有率不足10%。同时,事业单位的自主开发程度大,未形成属于自己的、有效的品牌效应。也就是说,HPSM产品体系的应用和研发未建立统一体系,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实践。

3.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我国沿海城市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较高,但是整个国家的整体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尤其是西部的中心城市,小型企业并未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同时还存在信息化普及率不高的现象,不利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式

1.优化组织结构。一般来讲,每个管理部门都有着规范化的工作流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想实现规范管理,就要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由于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会出现巨大变动,所以组织结构的调整要从岗位发展、人员职责等方面着手。首先,根据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式、组织结构;其次,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结构,由于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体系是在长期工作中建立和完善的,因此人员职能、业务流程的建设也要不断发展,从而提高工作主动性,推进人力资源管理进程。

2.加大资金投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依托计算机技术,并通过单位内部的网络平台,对优秀人才进行选拔和启用。同时,还要科学化地管理员工绩效和薪酬,利用绩效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另外,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便于整合内部资源,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

3.选择合适的软件。要想实现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目标,必须结合工作实际,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来选择管理软件。同时,还要建立优质、良好的信息平台,使其在处理问题时能够严格管控信息,然后再选用个性化的计算机技术,这样不但能提高工作人员的主动性,还能推动技术发展,为事业单位创设更好的发展方向。

4.优化升级组织管理模式。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优化和升级组织管理模式,有助于整合内部资源,促进内部人员交流,提升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中,应积极引入其他单位的管理经验,重视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强化管理制度建设,并将其落实到底,从而科学化、规范化地进行管理。同时,还要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提升自我监管能力,特别是要建立奖罚机制,严格落实奖罚措施;建立事业单位的职工交流平台,便于及时解决内部矛盾,增强事业单位的凝聚力,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5.优化信息管理模式,集中处理数据。在对人力资源数据信息进行管理时,必须集中处理过于凌乱的数据,使数据信息符合信息化管理需求,提高管理水平,为数据信息集中化、网络化的管理创设条件。比如:使用HRP软件集中处理,保证所有数据信息都得以优化;运用网络运行质量评估数据信息,确保其质量符合管理要求,这对分布式数据信息的管理意义重大。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工作中要将人力资源的数据信息管理和优化相结合,通过对数据信息安全的保障,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满足全方位管理人力资源的要求。综上所述,人力资源作为事业单位发展中的重要资源,管理模式和管理效率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未来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改革提供方向,结合单位实际开展和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信息化建设,能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和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晓芳 单位:河北省水利工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