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摘要:培养交叉复合型跨学科创新人才,既是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新工科、新医学和新经济的需要,更是高校人才培养使命的重要体现。文章以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为例,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认识展开了讨论,并创新提出构建“3+3+3”贯通式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着重从强化素养教育、学科前沿、实验研究三个方面深入论证了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学科交叉;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1]。今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目标和“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新要求。培养一流人才,应该是一流大学的第一使命、第一责任;办一流的本科教育,应该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基础。哈佛大学本科生院长哈瑞•刘易斯在《失去灵魂的卓越》提出“没有一流本科的一流大学是失去了灵魂的卓越,没有一流本科的一流学科是忘记了根本的一流”[2-3]。

1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认识

当前,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以四川大学为代表的一些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探索出了一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教育体系,有效提升教育质量,为创新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探索、提供了有益经验。但相比于当前国家需要及当前经济科技发展,特别是正在兴起的新工科、新医学、新经济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更面临着一些难题,首先就是如何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结构的问题。传统的教学体系中,文理工医划分较为明确,各大学科体系相互融合较少,虽然现在一些工科领域和医学领域开始融合、交叉,但相比于国际一流大学来讲仍然存在很大不足,这就造成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满足新工科和新经济的需求;其次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能力不足,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理论水平较高、基础较为扎实,但缺乏批判性思维、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更很难培养创新能力[4-7]。新工科发展急需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近年来,新工科发展如火如荼,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系列新工科行动已成为各大高校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南[8-11]。从目前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来讲,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产业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必须要进行培养“范式转移”,建立以创新为引导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12-13]。一定程度上讲,新工科体现的一种大融合,首先是学科专业的大融合,跨学科研究中心、专业集群建设等;其次体现的是一种人才能力的大融合,跨界、整合、集成、创新等。新工科是学科交叉的产物,也是高校打破现有人才培养定式的重要途径[14-15]。所以,高校应该构建全新的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联合开设交叉课程、优化专业结构等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新医学发展急需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新医学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新经济增长极,已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最热的投资产业领域。新医学引领经济发展,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特别是国内健康需求持续增长,新医学带动的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16]。综合性大学通过医学牵引、工程支撑、临床引领、转化创新,整合优势资源,创新高起点、复合型一流人才的多学科交叉培养机制,打造教学、科研、临床“三位一体”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崇高理想、优秀品质、独立人格、面向未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新经济发展急需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国家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明确提出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750万人;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从实际发展分析,信息技术领域人才缺失只是我国高端创新人才缺失的一个映射,而网络安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都出现创新人才供给不足,特别是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更是成为“刚需”[17-18]。适应新经济、服务新经济应该是高校的重要责任,但要培养新经济所需要的人才,必须要改革现有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培养一批实践能力强、支撑新经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从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来讲,高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要打破学科体系边界、融通学科体系,为学生搭建跨学科学习生活的平台;必须要注重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成果输出,只有让学生从一进校就接受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和科学的思考能力,才能真正成为一流的创新人才。

2“3+3+3”贯通式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和认识,特别是结合当前新工科、新经济的发展趋势和需要,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教育可以构建“3+3+3”贯通式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三结合+三教育+三学科”贯通式新工科领军人才创新培养体系,即:坚持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基础知识拓展与丰富社会实践相结合、领导力提升与责任感强化相结合的育人理念,在本科低年级阶段实施以人文教育(Liberaleducation)、创业教育(education)、合作教育(Cooperativeeducation)为主体的“LEC”精英教育,在本科高年级阶段实施理科、工科、医科共融互通的科研能力培养计划,并指导学生通过参加对外交流或者赴外访学提升国际交流能力,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跨学科基础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能够胜任未来挑战并引领行业发展的新工科领军人才[19-20]。“三结合”就是要体现全方位、个性化、内生性的育人特点,通过通识教育促进学生人文与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确保学生有机会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在老师指导下自主构建知识模块,并通过实施责任感、荣誉感教育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帮助学生发展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创造丰富多彩的人生,担当起未来不同阶段、不同角色的责任[21-22]。“三教育”就是要把对学生人文情怀、社会责任、个人荣誉等方面的精神培养贯穿全过程。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以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为学习对象,为学生提供创业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结合的创业课程、创业实践课程及创业模拟机会[23]。另外,将企业实习列入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在企业、公司或者非营利机构实习时间累计不少于3个月,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三学科”就是将生物材料、生物医学、应用化学、功能高分子等理工医相关学科有机结合在一起,统筹制定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学制设置、培养方案等,采用科研实践、考核管理、毕业论文等手段,培养能够胜任未来挑战、引领行业发展的全能型新工科领军人才。同时,以本科生科研培养计划为载体,学生从大一起配置导师,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培养独立科研能力,多方面、多方式考核学生科研能力,并通过科研团队的交叉性,宽泛开放式培养学生,实行多导制的科研团队合作式指导方式,让有潜在能力的学生可以充分拓宽学术视野,为未来科研之路打下基础[24-25]。

3“3+3+3”贯通式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

作为地处西部的高水平综合型大学,四川大学启动实施了“跨学科专业-贯通式”人才培养计划,在这个计划的支持下,本项目组创造性地构建并实施了“3+3+3”交叉式人才培养体系。根据这个体系,学生按大类招生进校,自主选择通修过程,所有理工科学生皆可申请该项目,并且对每个学生的评价体系包括本科毕业要求实行多样化、个性化方案。从大一开始以学校通识教育体系为载体,以导师全程成长辅导为补充,帮助学生在入学开始大量阅读书籍,涉猎文理工医各学科,并通过导师安排或学生自主申请的社会实践项目丰富经历,在1年到1年半完成大类培养。从大二开始通过专业学习,掌握专业课程水平达到A等标准,并开始在导师辅导下阅读理工医相关学科的外文文献,逐步培养基本的科学素养,这一阶段持续1年半左右。从大三开始,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人生规划、知识模块、能力优势,开展多元化分流、针对性培养,即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本科成长目标和培养路径,并选择相应的毕业评估体系。一是专业学术型,以高水平的学术文章和发明专利为主要评估指标,以科研训练为核心,培养继续深造的准研究生。二是就业创业型,辅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高水平竞赛,并为这类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岗位,适当增加其在外实习的培养时间,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就业创业人才。三是交叉复合型,以博雅教育精神,高度重视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路线见图1。在积极构建完善“3+3+3”交叉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同时,项目组以跨学科平台建设和学生选拔培养为主要抓手,努力实现工科与医学、理科的融通,并积极推进“3+3+3”交叉式人才培养体系在四川大学落地生根。一方面,项目组打造了一支跨学科的项目导师团队,研究领域涵盖文、理、工、医各学科,导师团队年龄结构合理,教学分工明确,且均有在研课题(主持),为学生的跨学科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有力保障;另一方面,项目组面向轻纺与食品学院、高分子材料学院、化学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多个学院公开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平台,首批学生均按照专业学术型进行创新培养。在完成平台基础建设和学生选拔后,项目组重点推进三大举措,全面实践“3+3+3”交叉式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本领域拔尖创新人才。一是强化素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只有具备优秀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在精神和文化品质上保持优秀,才能让学生的创新能力走的更远、发挥的更持久。项目组充分利用四川大学校史馆、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美术馆和历史文化长廊、华西医学展览馆、中国口腔医学博物馆等优势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定期参观“六馆一廊”,让项目组学生接受人文教育、提升修养、强化文化情操。同时积极参与各类健康科普活动和科普比赛,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项目组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文化大讲堂、修习人文素质公选课,着力把人文精神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让人文情怀、人文精神、人文素养成为学生创新发展的持久保障。二是强化学科前沿,挖掘学术潜质。优秀的创新人才必须具备把握学科前沿的能力、必须具备学术前沿捕捉的意识和思维。项目组积极组织学生深入纺织材料实验室,感触石墨烯用于纺织纤维功能化材料的应用,了解石墨烯前沿进展;深入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交流学习,感触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前沿;深入材料成型加工实验室学习调研,了解塑料制品加工的前沿发展等。通过组织学生到实验室一线学习交流、与优秀科研教师访谈,开拓了学生科研认知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定位自己未来的科研方向或就业领域,同时,还有效促进了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强化学生学术前沿认知、挖掘学生学术潜质。三是强化实验研究,提升科研能力。科研创新是培育交叉复合型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尽早让学生接触科研实践、参与科研实践,才能更早、更强地培育学生创新能力。项目组组织学生参与“一株耐盐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及脱氮性能研究”重大课题研究,让学生深入感知科学研究每一个具体环节,每一项成果的研发和转化等过程,现阶段,项目组学生参与的实验已经成功筛选纯化出一株高效的耐盐好氧反硝化菌,并申请了发明专利;组织学生参与“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对阴离子染料的高效去除”的相关研究,目前学生参与的实验研究已经完成SiO2-PEI的制备、SiO2-PEI的表征、SiO2-PEI吸附橙黄色素最适pH、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等。同时,还组织学生开展关于功能纺织品的研发和利用纺织品进行废水处理的研究,开展关于生物质液态地膜的相关研究,让学生深入了解纺织品研究、生物质材料研制等前沿领域。通过让学生参与项目组的一些课题研究,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学术兴趣,更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通过实施三大举措有力推进了“3+3+3”交叉式人才培养体系,帮助学生拓展了学术视野、提升了创新能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展,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上理论与实践结合得还不够,交流上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还不够,学生进行成果表达的能力还不够等,这些都需要项目组在下一阶段逐一破解和完善。综上,“3+3+3”贯通式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是目前国内外高校发展趋势,也是实现“双一流”大学本科教学的重要特征。借鉴欧美一流大学先进经验,实施跨学科人才培养,也是当今我国教育改革方向的重要内容和方向。四川大学“跨学科专业-贯通式”人才培养平台专项建设项目组已经在理念上将贯通式复合人才培养作为了育人工作的重要任务,在方式上积极推动贯通式培养机制。贯通式交叉培养体系的构建对于进一步开发和提升校内资源的效能、创新学科组织方式、提升学科创新能力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实践,扬长避短、因势利导让“3+3+3”贯通式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为培养创新人才做出探索、提供有益经验。

作者:苏勇林 张建兵 戴睿 郭荣辉 王孝军 陈慧 单位:四川大学医学管理处 四川大学校长办公室 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 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