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美术教学范例6篇

跨学科美术教学

跨学科美术教学范文1

关键词:历史;美术;跨学科;美育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第八条提出,要“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提倡美育与各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尤其提出要充分发挥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的美育功能,强调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将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有机整合。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教科书较之前发生了较大变化,无论是人教版教材、岳麓版教材还是人民版教材,都增加了大量的图像资料。这些图像资料中包含着丰富的美育信息,有待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挖掘和采集。作为美术教师,笔者在此谈谈历史与美术跨学科教学的问题,希望有助于历史教师进一步提升历史教学的美育功能。

一、历史教学中美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现行历史教科书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图像资料。据统计,大象版历史教材中图像资料最多,约880种;其次是岳麓版,达520余种;图片最少的人民版教材中也近450种。显然,历史教材中的图像资料是相当丰富的。这些图像资料包括文物、古迹的图片以及大量的美术图片。无论是文物、古迹图片,还是反映美术史的图片,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历史的发展,都记载了历史,直观地再现了历史,反映了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从历史教育和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些图像资料对文字内容起到补充、阐释的作用,印证了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因此,历史教师正确地阐释和解读美术图片类资料显得尤为重要,而有效开发和利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挂图、插图等教学资源,地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如,在讲授苏联卫国战争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当时创作的大量战时美术作品。苏联美术家在卫国战争中,为配合苏联抗战的需要,创作了大量的战时美术作品,这些美术作品真实、直观地再现了苏联人民抗击侵略者的光辉形象和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总之,图片类教学资源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感染力。美术图片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丰富情感,提高精神素质,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实现。

二、历史学科内容与美术学科内容的衔接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不同学科的特点与课程标准决定了学科教学中侧重点的不同。历史学科中涉及美术的内容注重历史环境、时代背景对美术的影响。历史与美术的跨学科教学,重在把两门学科间有逻辑和自然联系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调整或融合,使它们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合理的系统结构,发挥综合教学的整体功能,通过两门学科间内容的延伸、渗透与融合,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下的教学案例正是在历史教学中围绕历史与美术学科知识点的衔接而进行的教学尝试。历史与美术学科内容衔接的跨学科教学案例一:江苏省大港中学的束鹏芳老师,在给高二学生讲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中《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一课时,依据高中历史课标要求——“了解”浪漫主义文艺的代表性成就、“认识”或“理解”其时代性,把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的欧洲文艺史分成文学、音乐和绘画三个板块,聚焦“浪漫情怀”的主题,使学生从不同的层面感受和理解浪漫主义。教学环节的学习行为3:欣赏名作,指出作品名称、作者及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教师出示名画《自由引导人民》和《梅杜萨之筏》,请学生观察后描述对画面的感受。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互动得出: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发出浪漫主义绘画的宣言,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将浪漫主义绘画推向高峰。教学环节的学习行为5:提问“19世纪上半期的这些文艺作品显露出什么特点”。幻灯片对比展示:19世纪中期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画面淳朴亲切、色彩沉静,像照片般写实与真切,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而《自由引导人民》通过浪漫主义手法的表现,展现出激越的情绪、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理想的渴望。从以上片段可以看出,束鹏芳老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经典美术作品的同时,渗透着理解和揭示美术作品背后的时代精神,通过比较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幅代表作,提出对浪漫主义文艺的理解需要从作品的主题内容、人性诉求、表现手法等方面展开。这堂课在历史教学的文化情境中既欣赏了美术作品,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历史与美术学科内容衔接的跨学科教学案例二:在北京版历史教科书《文艺复兴》一课中,师生可以根据文艺复兴的时代特性研究“文艺复兴三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中的郝志红老师在给初二学生讲授《文艺复兴》时,先按照时间顺序欣赏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美术作品,中世纪宗教题材绘画作品中的圣母像,14至16世纪美术作品中的圣母形象,让学生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圣母像,发现美术表现的变化,接着提问三个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中哪个时期的作品最能体现人的生命活力。在互动式教学之后,教师提出在14至16世纪,经过漫长的中世纪之后,光辉灿烂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得以再生,引出“文艺复兴”的概念,并提出这一时期美术作品在题材、内容和技巧方面的创新,提出创造性与艺术美之间的联系。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无论是西方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印象派的创作方法,还是我国宋元时期文人画的发展,都印证了特定社会历史环境对美术家及其创作的影响。以上两位教师的历史教学,用历史学科的基本观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美术作品诞生的来龙去脉和美术作品与历史背景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用美术与历史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符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跨学科探究式学习的要求。

三、历史教师美术素养与综合教学能力的提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提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从课标中可以解读到的是历史教学需要创设艺术的氛围与情境,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历史。然而,现实的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偏重文字部分的讲授,忽视了对美术作品的介绍与解读,加之教材中涉及美术作品的教学图片较少,使学生难以把握美术作品的风格,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进而受到影响。部分教师由于缺乏美术素养,教学方法单一,仅限于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简单讲解,难以使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认识历史。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中《美术的辉煌》一课,内容涉及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主要的艺术流派。教科书较为简略地介绍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的诞生及其特点,列举了大卫的《马拉之死》、安格尔的《泉》等几幅美术作品,而对于作品艺术手法的阐释过于简略。因此,笔者建议历史教师在讲授中外美术史的内容之前,先了解学生美术学科的学习进度,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紧扣历史课标和教科书,搜集一定数量的美术作品插图,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配合必要的文字说明进行教学。同时,对于美术史中的各个历史时期某一流派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及其作品,教师需要从画家的生平、创作风格、艺术语言的运用、时代审美观念等方面适度讲解,使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认识历史。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上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应努力培养自身的美术素养与综合能力,提高读图、识图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历史教学生动有趣。

跨学科美术教学范文2

[关键字]:人才培养模式;跨学科人才培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

中图分类号:G61

一、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学校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及自身的办学条件,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培养制度的系统组合形式的简要表述。[2]那末,如何界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呢?武汉大学的娄延常教授认为,跨学科人才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具有宽厚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面,基本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富有跨学科意识和创造精神的人才。[1]

通过以上关于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涵义的简要界定,我们可以看出高校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以及自身的办学条件,针对培养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和广播知识面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制定的一系列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培养制度的系统组合形式。本文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跨学科项目作为个案来分析美国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个案

卡内基梅隆大学是美国一所具有雄厚实力的私立的研究性大学。它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尤为出众。学校共设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内的共计31个跨学科学位和项目。下面以卡内基梅隆大学本科的人文与艺术学院间的学士学位项目(简称BHA项目)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BHA项目是由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迪特里希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DC)和美术学院(CFA)共同发起的,结合了双方的优势。是专为在学术和艺术方面才华横溢的学生设计的学位,学生们力图发展自己在美术方面的兴趣,同时也热衷于研究人文和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学生可以从美术学院中的建筑、艺术、设计、戏剧或音乐等五个学院中选择自己的课程体系(concentration)。人文与艺术学士学位项目对于学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综合他们的兴趣,并探索出他们所选择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该项目还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灵活性以便拓宽或加深他们研究的课程体系,并探索出他们可能会感兴趣的其他领域。

学生可以获得广泛的建议和指导。BHA项目的学业导师是主要的咨询顾问,同时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和美术学院之间的联络人。每个学生都有两个额外的学业导师:一个是美术学院的指导教师,致力于指导他们的艺术,另一个是迪特里希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指导教师来指导他们的在人文或社会/行为科学。

人文与艺术学士学位项目课程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课程要求,美术合成课程要求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总体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大量的自己选择的课程体系中所规定的课程。每个学生学习的课程是独一无二的,是基于他们的背景和兴趣的,课程可以在各自所在的学院中选择。

(一)、通识教育

除学位规定的通识课程之外,学生必须完成一个新生的研究讨论课任务,一个初级研讨

三、美国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及启示

1、打破专业壁垒,拓宽跨学科渠道。

跨学科人才培养可以应用在相关专业,也可以应用在相关性很低的专业之间,甚至可以跨越不同的学院。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成为全方位的人才,BHA项目还规定了相当比重的的自由选修课学分,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人社会科学学院和美术学院之外的其他感兴趣的课程。

2、专业的教师指导是进行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保障。

BHA项目中每个学生都有两个导师对他们的学业进行指导,这不仅避免在跨学科选课时的盲目性,还增加了选课的科学性,在未来的学习中也可以获得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的指导。在我国,大学的跨学科师资队伍明显不足,少有跨学科专业的学生可以获得不同学科导师共同指导的情况。

3、独特的授课形式是美国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

BHA项目中的通识教育部分采用新生研讨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学校和所要学习的课程,以及学校的管理和组织等,以便及时改变学习方法,快速适应新环境。在教授主持下,借助某一师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通过教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小组方式讨论与探究。[5]

参考文献:

[1]娄延常.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与理性选择[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3)

跨学科美术教学范文3

关键词:通俗唱法美声化;唱法;跨界;声乐教学

此文为湖南理工学院校级教研教改课题项目阶段性成果,顶目名称:《通俗唱法美声化教学研究》课题号:2011D06

引子与缘起

“通俗唱法”的提法缘起于86年央视“青歌赛”,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成规模的进入我国大陆的一种盛行于欧、美及港、台的,极有群众基础的、遭俗易懂的、人人都便于参与的歌唱种类”。它在我国博兴时间不长,目前尚无成熟的体系规范,但易于大众接纳的美学品格却赚足人气。

“美声唱法”发源于意大利,二十世纪初传入我国,它科学的发声体系被广泛认同,但它高难度的歌唱技术却将众多声乐爱好者拒之门外。于是,不少艺术家纷纷探寻两种唱法的共性和个性,并尝试将二者的优势积于一身的跨界演唱,他们取得了成功,并掀起了一股跨界演唱的风潮。

一、通俗唱法美声化概念阐释

1.通俗唱法美声化由来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它的文化围绕着消费展开。而围绕消费展开的文化则更多地与休闲娱乐和个人意志的张扬相关联。人们对艺术的追求经典,更崇尚标新与立异。从接受美学的视阙看:“存在源于需要”。大众对文化的求异心理,促成了“唱法”间的跨界与融合。而“通俗唱法美声化”则是诞生于这一文化生态之下,它是“跨界演唱”的众多范式之一,它的产生源于唱法的人为划定,源于舞台实践中“通美唱法”的成功范例,源于太众对艺术审美的多元需要,是歌唱艺术“唱法”多元绽放的美丽花朵。

2.通俗唱法美声化内涵

“唱法”即歌唱的方法,“通俗唱法美声化”是“通美唱法”的一种动态表述,是“通俗唱法”与“美声唱法”的演唱技术、风格、流派等诸元经过碰撞、交流、渗透、融汇、改造、皆有、跨越,直至颠覆或超越,最终获得的一种新颖的理想歌唱状态。

3.通俗唱法美声化外延

如果说通俗唱法美声化的内涵停留于两种唱法的技法和风格等诸元的交融或跨越而达到“唱法”跨界的话,那么通俗唱法美声化外延则具有更为生动而丰富的含义:它既有地域、种族、语言的“跨界”、又有审美意义上的“跨界”、更有文化意义的“跨借”。而从表演形态上看,通俗唱法美声化有不同歌唱领域歌手的“跨界”合作、有同一歌手皆有两种歌唱风格的“跨界”、又有性别上的“跨界”、还有人声器乐化的“跨界”。而随着通俗唱法美声化不断发展变化,其外延将变得更加丰富而多元。

二、通俗唱法美声化的理论表述与舞台实践表现

目前,学术界有关“跨界”演唱的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而舞台实践中的“跨界”演唱的范式也丰富多样。而学理意义上存在着“美声唱法通俗化。与“通俗唱法美声化”不同范式,二者在字面上极易混淆,那么他们的区别在哪里?我们不妨从理论意义和实践表现视角进行厘辩。

1.“通俗唱法美声化”与“美声唱法通俗化”的理论区别

目前,国内学术界讨论的“通俗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跨界”范例多具有“美声唱法通俗化”的学术意味。如:《关于美声唱法通俗化的思考》(陈世阳、音乐教育与创作、2098、12);《跨界演唱研究》(李冰、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09、01)、《为跨界音乐把脉》(闫钊、安徽文学、2008、01)、《试论“古典跨界”现象》(曹锡、人民音乐2010、10)等。他们文中所例举的跨界歌手不约而同的将国外目标锁定在――莎拉・布莱曼、安德烈・波切利的演唱上;而将国内的跨界目光则聚焦于――廖昌永身上。通过对这些歌唱家的分析,我们不难找到共性:a、接受过系统的古典歌唱方法训练。b、成名于古典歌唱领域c、积极进行古典歌曲和流行歌曲跨界演唱的舞台实践。d、他们的跨界演唱富有古典气质。

那么,我们对“通俗唱法美声化”是否可以这样理解:a、没有古典歌唱训练的学术背景。b、成名于通俗歌曲演唱领域。c、积极进行流行和古典跨界演唱的舞台实践。d、她们的跨界演唱更富有流行性格。显然:席琳迪翁、维塔斯、刘欢、李娜、韩红等歌唱家可以对号入座。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我们判断这两种跨界演唱形态的标准则是:在歌者实施的跨界演唱中,歌者的本源“唱法”是什么,他站在哪一“唱法”领域对另一“唱法”领域实施“跨界”,也既是谁“跨”了谁的“界”;当然,我们也可通过歌手的演唱风格来进行判断,看他演唱中,那种风格居于“主导”地位。“通俗唱法美声化”则是实施“跨界”演唱的歌手原本立足于“通俗唱法”领域,在她们的演唱中有意识的运用“美声唱法”的歌唱技法、风格、表现手段去演绎通俗歌曲。

2.国内外舞台实践中通俗唱法美声化的具体表现

我国听众熟悉席琳迪翁大多通过其演唱的《我心永恒》(铁达尼号主题曲)和《The Power of Lover》,通过这些歌曲的聆听,我们不难发现席琳迪翁的歌唱中:咬字、歌唱语气及伴奏具有典型的流行特征;但她声音中固定频率的颤音、宽广的音域、开阔的高音又流露出优雅的古典气质。

维塔斯以一曲《歌剧2》震撼世界歌坛。《歌剧2》主调中强劲的节奏,述说的音调与普通流行音乐无异,但副歌中华丽的高音,则将听众带入了美妙的梦幻意境。这种高音是人声器乐化跨界的一种表现,运用的则是“美声唱法”的呼吸和假声技巧。

刘欢、李娜、韩红等是我国流行乐坛实力派和常青树。他们的实力是什么?她们久唱不衰的秘密在哪里?我们听听刘欢“震撼京城雅居音乐会”中的演绎;听听李娜的《青藏高原》;听听韩红的《天路》就会发现,他们歌唱的呼吸支点较深且和声音结合完美、他们声线流畅、音域宽广、声区统一、共鸣丰富。他们的歌唱与一般意义的通俗唱法有了质的区别,他们的实力显然在于:将“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技术巧妙的“跨界”到了通俗歌曲的演唱当中,实现了完美的“跨界演唱”。

三、通俗唱法美声化在教学中的实践

“通俗唱法美声化”的教学实践源于舞台上“通美唱法”的成功实践,源于市场对学生歌唱风格的多样需求,是声乐教学手段的积极尝试与创新。当然,不是每位声乐教师都能开展跨界教学,也不是每位声乐学生都适宜参与通俗唱法美声化的学习。在实践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一些问题。

1.对施教的学生应认真遴选

在声乐教学环节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生的歌唱天赋

(下转第17页)

(上接第235页)和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进程。因此在开展“通俗唱法美声化”的教学实践前,必要对施教对象进行认真遴选。“通俗唱法美声化”的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是培养实力派通俗歌手的代名词。在选材上首要考虑的是学生是否立志于学习通俗唱法。其次,学生的歌唱禀赋非常重要,这里的禀赋指的是宽广的音域、良好的乐感、具有特色的声音气质。再次,学生的形象气质也要列入遴选范畴,但不一定非要以漂亮帅气为标准,关键在于是否具有个性、特点、特色。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从事“通俗唱法美声化”教学的师资可能来源于不同的“唱法”领域,他们在“通俗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跨界演唱能力上可能不及跨界演唱歌手,当然,我们也不必苛求其在课堂中非有精彩的范唱表现。但在对不同演唱风格、技术、流派、唱种、行当以及艺术规范的把握上,则教师必须熟练把握,灵活运用,也只有具备这种能力的教师,才能在跨越不同声乐艺术领域、艺术派别、唱法形式、风格行当的教学中游刃有余的发挥主导作用。否则,假借“跨界”之名的新潮而行漫无目的歌唱教学之实,则无异于误人子弟。

3.教学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方法之上

完美的“通俗唱法美声化”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声基础之上的。它发声的科学方法来源于对“美声唱法”科学发声体系的成功吸纳。“美声唱法”要求深呼吸、低喉器、声线统一、全通道共鸣等等,而这些无一不成为“通俗唱法美声化”歌唱的审美规范。如何获得这些科学方法?笔者对传统歌唱状态进行了解读:一、脖子梗。它是对歌者肢体状态的一种描述:歌者要把脖子立起来,身要直、胸要挺、腹微收,给人以挺拔向上之感。二、喉管撑。它是对打开喉咙及共鸣腔体的描述:把喉器吸下来,向后脖子贴,喉咙处于开帖姿势,保持吸着唱的状态。三、气息抗。把气息吸到腰围,并保持打开,小腹微收与横膈膜下压形成对抗。四、声音绷。指歌唱时声音要柔韧有弹性,假想口腔和后下支点保持延展姿态。要获得这些技术规范,除了教师的耐心引导,学生的刻苦钻研、勤学苦练缺一不可。

从新文化视阈看,通俗唱法美声化是全球化和信息化大文化背景下人们追求艺术欣赏的多元拓展而催生出来的众多“跨界”演唱范式之一。也许,它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流唱法,但正因为人们对艺术形式的多样追求,对艺术创新的无限向往,才推动艺术领域向一个又一个未知领域迸发,才促成了今天声乐艺术的繁荣昌盛与人类生活的生机勃勃。

注释:

跨学科美术教学范文4

教育部推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为新时期高校科技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与现实路径。“协同创新”是实现“2011计划”的重要途径,而实现协同创新需要创建新的机制和体制。目前,国内许多着名高校或研究院所虽然建立了工程实验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但是对于如何有效地整合资源,促进“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激发活力,从而实现深度合作的机制和制度研究方面还比较缺乏,都是各个协同创新中心自身在尝试探索,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科学、合理规范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大大限制了各个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能力和科技贡献力。

实现协同创新的重要方式是推进跨学科研究。当今的许多重大科学研究几乎都是在跨学科领域展开,许多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把跨学科作为一种大学理念渗透到大学的全部活动当中。协同创新的前提之一是建立在跨学科的项目上,只有找到了跨学科的研究方向,才具备了协同的基础;只有跨学科,协同创新才具有实质的意义。但是,目前国内高校对于如何推进跨学科合作研究方面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和操作经验,也没有一个比较成熟的跨专业学科可以参考学习,这也限制了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需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管理制度。

工程伦理学已成为跨学科协作研究的典范。美国国家社会环境研究中心的成立运行更是从制度、规范层面全面促进多学科协同创新,荣誉研讨课程

也作为美国高等教育在课程教学中运行协作研究的重要方式。因此,全面研究并借鉴美国工程伦理学、社会环境研究中心、荣誉研讨课的运行经验和管理规范,能够促进各类学校在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方面的跨学科合作,推动协同创新发展,整体提升我国高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2.研究并借鉴美国跨学科协作创新方法和经验,形成学校跨学科发展特色

2.1 美国工程伦理学的内涵与发展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典范

工程伦理学(EngineeringEthicsorEthicsinEngi?neering)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正如美国着名伦理学家M.马丁(MikeWMartin)[1]从伦理学的描述和规范意义上界定了工程伦理学。从规范意义上(NomativeSense)看,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伦理学等同于道德,工程伦理学包括从事于工程的人所必须认可的责任与权利,也包括在工程中所渴望的理想与个体义务;第二,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学问,工程伦理学是研究工程实践和研究中道德上必需的决策、政策和价值。从描述意义(DescriptiveSense)上看,也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指工程师伦理学,研究具体个体或团体相信什么并且如何开展行动;第二,是指社会学家研究伦理学,包括调査民意、观察行为、审查职业协会制定的文件,并且掲示形成工程伦理学的社会动力。从工程伦理学的概念界定来看,规范意义上的工程伦理学强调从伦理角度审视工程,促进工程与伦理的结合性;描述意义上的工程伦理学注重强调工程活动的伦理价值。当然,无论是描述意义还是规范意义,都强调从伦理学角度来探讨工程中的伦理问题,研究工程主体的道德价值,探讨工程决策、政策、活动的道德正当性。可见,工程伦理内涵要求工程专业学者和伦理学家的合作研究,促进伦理学和工程学的跨学科研究。

自上世纪70年代工程伦理学在美国产生时起,其充分运用、实施跨学科研究和教育教学,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了多学科的研究团队,并且许多资金也用来发展工程伦理研究项目。1978—1980年关于哲学和工程伦理学的国家项目由罗伯特?鲍姆(RobertBaum)领导,由国家人文学科基金(NDH)和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支持,18位工程师和哲学家组成的团队参与了这一项目,其中每个人都探讨了工程中被忽视的伦理问题[2]。20世纪80年代,在各大工程社团资金的资助下,许多学者对于诸如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the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IEEE)、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theAmericanSocietyofMechanicalEngineers,ASME)、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theAmericanInstitutionofChemi?calEngineers,AIChE)等工程社团的历史进行了专题研究同时,哲学家和工程师也联合起来书写了工程中的伦理问题,例如,由哲学家(Martin)和工程师(Schinzinger)所出版《工程中的伦理学》(EthicsinEngineering),以及由两位工程师(Harris与Rabins)和哲学家(Pritchard)出版的《工程伦理学》(Engfnem'ngEthics),这些都是合作发展的典范。

着名工程伦理学家M?戴维斯(MichaelDa-viS)W认为美国工程伦理应该加强研究技术的社会政策与社会境域等问题,指出应该从组织的文化、政治环境、法律环境、角色等6个方面进行探讨,在工程伦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也从历史学、社会学和法律等方面阐述工程决策的境域。哈里斯也认为在跨学科研究中应该把STS和技术哲学融人到工程伦理学研究中,更需要关注技术的社会政策和民主商议,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研究工程伦理学。

1985年,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theAccredi?tationBoardforEngineeringandTechnology,ABET)要求美国的工程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工程职业和实践的伦理特征的认识”作为接受认证的一个条件。2000年,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制定更为具体的方针,当前工程院校正在按照这些方针来操作。美国工程伦理学研究和教学大力推进跨学科研究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工程专业类学生对工程的理解和认识,明确工程专业责任,提高了道德敏感性,提高了工程职业素养。正如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6]在《2020年的工程师:新世纪工程学发展的远景》中指出,工程师应该成为受全面教育的人,有全球公民意识的人,在商业和公众事务中有领导能力的人,有伦理道德的人。

2.2 美国国家环境与社会综合研究中心成为跨学科研究平台运行的重要参考

2011年8月2日,美国国家社会环境学综合研究中心(NationalSocio-EnvironmentalSynthesisCen?ter,SESYNC)(美国首个部级跨学科研究中心)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建立。该中心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拨款2750万美元建成,将致力于研究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系统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旨在为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寻求政策方面的解决方案该研究中心的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1) 任务与宗旨:国家社会环境综合研究中心将推动可操作的综合研究以及与社会环境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可持续性相关的教育工作等。

(2) 理念与价值观:研究中心的价值观是,今天的环境问题只能通过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一起合作,在区分优先的以及能够合作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解决。解决这些问题将需要一个联合体,把最基础的、“发现”动力的综合研究结合起来,而这些“发现”动力的研究也将与定向的、平移的知识联系起来。只有当不同研究团队的理念、观点和创新得到技术和组织的支持并发展时,最有效且最先进的社会环境综合研究成果才能诞生。国家社会环境综合研究中心将提供支持,包括基本的运算和运行支持,而这些支持也能够满足社会环境综合研究的发展要求,以推进创新的方法和日益扩大的不同领域的研究。

(3)合作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为马里兰大学研究中心提供支持,另外的支持来自于马里兰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CenterforEnvironmentalScience,UMCES)以及未来资源学研究中心(Re?sourcesfortheFuture,RFF)。国家社会环境综合研究中心(SESYNC)支持安纳波利斯(Annapolis,MD马里兰首府)的研究人员从事合作研究活动以及位于华盛顿D.C.的未来资源学研究中心工作人员的研究工作。其他的合作者主要集中于核心建议的提出与描述,这些合作者包括社会科学家、教育家、计算机专家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家。他们来自于密歇根州立大学(UniversityofMichigan)、马里兰大学先进计算研究院(UniversityofMarylandInstituteforAdvancedComputerStudies(UMIACS))、赫尔姆霍茨环境研究中心(HelmholtzCentreforEnvironmen?talResearch-UFZ(Germany))(德国)、哥特堡大学的环境发展研究中心(EnvironmentforDevelop?mentInitiative(EfD)altheUniversityofGothenburg(Sweden))(瑞典)、凯里生态系统研究院(CaryInstituteofEcosystemStudies)、拉德特大学(GallaudelUniversity)、华盛顿州立大学一温哥华(Wash-ingtonStateUniversity-Vancouver)、州立柯平大学(CoppinStateUniversity)。

(4)操作与运行:为应对环境与社会的挑战,聘请包括博士后、休假研究员、研究生和本科生实习等人员进行“短期课程”、“研讨会”等活动,其中主要是通过两个核心方案促进中心的运行与管理——专题研究与风险投资公司。

1) 专题研究:是个人的综合项目,涉及到一个或多个地区,而仅仅研究一个主题的关键问题。SE-SYNC在推动团队合作过程中选择多个主题,每个主题都能带来一定的投资效益。同时,研究中心将持续研究2~3个主题。专题研究的做法提供一个战略的视角,促进引导在研究主题上的合作研究。这一专题研究将努力建立可操作的科学,促进合作学习,共享数据、计算和可视化工具。这一研究将全部集中于提高个人研究成功的同时利用一个主题研究活动,以实现更大的整体效果。这一专题性构架提供一个机会,给予不同的研究人员一个共同点,关注时间和空间上的利益问题。

2) 风险投资公司:在项目研究中,这些企业能够快速发展起来。他们不必依赖于当前的研究主题,而更关注新颖、创造和时效。虽然企业研究项目风险高,但潜在的回报也高。他们善于抓住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开发新工具或新方法以推进企业进步<^这非常有利于推进多学科合作或研究环境综合知识问题。该研究中心的部分合作项目如表1所示。

2.3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荣誉研讨课程成为跨学科研究与教育教学的经典案例

荣誉研讨课(HonorsSeminars)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荣誉课程所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一个小班教学,紧密结合教师当前的研究问题,并向学生介绍各个学科的价值和作用。反过来,荣誉研讨课也是给教师提供机会探索新的课题并推进创新的教学方法实验。所有的荣誉研讨课强调提高批判性思维技能并应该设计及鼓励来自不同专业学生的充分参与。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郡分校(UniversityofMar?yland,BaltimoreCountyUMBC)的教师可通过提交申请来执教荣誉研讨课。

荣誉研讨课的课程具有7个方面的特色:(1)分析和解释(AnalysisandExposition),包含荣誉课程发展分析和解释能力:思考和推理的能力,以及对思考和推理的结果的表达能力。(2)合作教学(CollaborativeTeachingandLearning)。荣誉课程导师必须敏锐地区分教与学,并且使用合作教学方法而不是“空船”(EmptyVessel)法教学。(3)小班(SmallerClasses)。荣誉讲座被限制为不超过25名学生。(4)对话(Dialogue)。小规模的荣誉课程就是引导教师能够鼓励所有课程中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对话活动中去。(5)写作(Writing)。写作也是学习,所以荣誉课程比一般课程要求有相当大数量的写作内容。(6)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荣誉课程经常跨越课程边界,目的是在获知这些学科特征的不同方法之间取得联系。(7)反思(Reflection)。荣誉课程要求学生对与他们相关的教育和专业课程进行反思,其中,跨学科、合作教学等特色也成为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也是推进课程向综合性研究发展的根本性要素。

一些课程开设效果较好,充分体现了综合性、跨学科性,推动学生全方位地思考和参与。比如,荣誉研讨课《人类:大脑与思想》(BeingHuman:Brain,Mind&You,编号为Honr-200-01),课程内容主要为“我们很少有人花时间来研究我们的思想是如何运作的?它是怎么工作的?它在做什么?它又暗示着什么?将通过多学科的知识来推进研究这些问题,这些学科包括哲学、神经病学、生物进化理论、宗教、天文学、心理学、医学、教育学、人类学、文学、量子物理学和生理学;同时,学生将使用一系列的技术来研究他们自己思想的本质,通过直接经验提供课程原始资料;另外,每周作业是学生将设计一个研究试验来验证一个与他们课程资料相关的个体假设。”荣誉研讨课《认识艾滋病》(UnderstandingHIV&AIDS,编号为Honr-300-01),这一课程将集中于美国“HIV&AIDS”被理解的方式,包括这一术语的国内展现和全球表达的方式,将从生物学、政策学、艺术学和行动者方面来考察他们关于病毒的知识,并考察他们又将这些知识、认识如何相互依存的;也将考察这些知识是如何跨学科的,并且当它们以自己的意义而相互依赖时,这些意义也常常是自相矛盾的甚至最终是不真实的。参考书来自于所有的这些学科,但是课程也不需要对于这些内容特别专业。除了这些参考书,也将会有短的或长的写作作业,以及一个小团队项目——进行关于HIV&AIDS跨文化认识的讨论。再如荣誉研讨课《移动社会世界的安全与隐私》(SecurityandPrivacyinaMobile,SocialWorld,编号为Honr-300-03),认为“在一个计算机无处不在的社会中,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取得社会联系,这一技术使这些可能的行为变得更加生动,但是却很少关注到所付出的社会和公共政策的代价,特别关系到安全和隐私问题。在课程中,通过考察破坏隐私和安全的案例,评估设计出保护隐私和安全的法律与规章制度;学术共同体要对这一领域的相关问题研究付出一定的努力。技术要求不是本课程必需的,但是需要使用一定的社会中介系统或相当高级的手机通讯。课程要求两个短的论文、一个团队项目和一次考试。”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课程充分体现了一个重要特点是跨学科,从学科交叉、学科融合等多角度去解读、认识和探索某些社会的焦点问题,如隐私问题、安全问题;去发现一些科学问题,如人类的大脑如何工作等。从跨学科角度来探索某些问题,使问题变得更加有趣,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也更加符合问题自身的内在性要求,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认识问题或事物的本质。

3.若干启示

(1) 在科学研究方面,加强工程类试验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重视“跨学科”研究,推动学科交叉和学科研究交流合作,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如美国马里兰大学“国家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专题研究”和“风险投资公司”可作为重要的参考内容。我们在跨学科研究过程中,可适当地引入风险投资,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推动学校跨学科协作研究进展;借鉴美国国家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的管理运行机制、推进协同创新的操作方法与程序,以及相关政策制度等,理解其促进社会科学家与自然科学家充分合作交流的协作机制和激励机制。

(2) 在教育教学方面,促进学校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跨学科核心课程建设,推动跨学科协作教学。可参考借鉴美国马里兰大学的荣誉研讨课程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同时立足于各类学校工程类学科特色,加强与之相关课程的设置与设计,也可将工程伦理学等美国较为成熟的课程内容作为课程研究基点,推动学校课程改革进程。

跨学科美术教学范文5

美国培养研究生的大学基本都设立研究院,这些学校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以发展研究生教育和进行科研发明创造为主;另一类以培养本科学士为主,同时也培养研究生。60年代,美国成立了全美研究院委员会(CGS),这个组织对于全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培养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很快,其培养速度大大高于本科生的增长速度。全美的研究生数量,70年代增加到90•28万人,80年代达到150万人,1990年达到210万人。[2]研究生人数占全国人口的l/100。70年代中期开始,每年培养硕士生达到30万人,博士生3•3万人。每年在读研究生超过100万人,1995年在读研究生243•2万人[3]。1968年,研究生与大学生人数比例为1:6•8;1995年为1:5•9。[4]在一些著名大学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达到了1:1。据统计,在学研究生其中约31%从事社会与人文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学习和研究,约有26%从事数学、物理、化学、航空航天、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环境科学等理科学习研究,约16%从事生物工程、生命基因、遗传科学、农业科学等学习研究,约25%从事材料工程、工艺过程和制造等学科的学习研究。

美国许多著名大学正朝着以培养研究生为重点的“研究型”大学发展,全美这类大学约有200所,其中最优秀的有50所,堪称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正如世界高等教育权威本•维斯所说:“美国有20所著名大学,尤其是这些大学的研究院,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致力于科研和培养研究人员的园地”。《中国教育年鉴》1995年统计,我国现有普通高校1080所,其中培养本科生的高校627所,招收硕士研究生的高校402所。[6]1997年增加到421所。1981年实行学位制度以来,研究生教育发展很快,1981年至1990年10年间全国共授予硕士学位178195人。1995年全国招收硕士生41718人,在校研究生达到12•79万人。[7]90年代中国高校在学研究生与大学生之比。美国大学数量是我国的3•4倍;招收研究生的学校是我国的3•7倍;每年在校大学生人数是我国的5•13倍(我国人口是美国的5•2倍),接近世界大学生总数的1/4;美国每年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是我国的近20倍(我国从80年代至今平均每年培养硕士生为1•7万人)。1995年美国在学研究生,接近我国在学大学生人数。1995年中美两国在学研究生与在学的普通高校大学生比例。

二、两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模式特点

1.研究生的入学选拔

美国的硕士研究生入学选拔,各州各校互不相同,灵活性较大,招生工作各校自主,一般程序为:①提交大学学习成绩;②GRE成绩;③推荐信;④个人申请书。各校一般都规定了入学最低标准,有的学校对上述材料审阅后,再进行面试,最终确定录取名单,不再进行入学考试。有的学校对录取后的研究生还要进行一次能力考试,目的是决定采取何种培养方式。哈佛大学地质系、生物化学系,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化学工程系,耶鲁大学交叉科学系、建筑与环境设计等专业,均不要求GRE成绩,主要看推荐人和面试的评价。麻省理工学院商业管理专业重视学生领导与创造能力的素质。各校都没有入学年龄限制。中国采取严格的研究生考试入学制度,有年龄限制。外语、政治课由国家教委统一命题,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由招生高校命题,考试要求“面广、量大、综合性强”。各校贯彻“保证质量、严格把关、宁缺勿滥”的原则,这种过分注重卷面考试成绩的制度,经常使一些各方面条件不错的考生仅以几分之差而失去深造的机会。

2.基础理论学习

美国社会各行业需要大量的硕士研究生,美国人一生平均更换工作达6次以上,求职者仅仅掌握一二门知识是不能适应社会生存的。美国各大学普遍认为:现代科技发展速度加快,只有掌握了广泛扎实的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才容易进行专业转换和知识更新。硕士中有许多人要再攻读博士学位,由一般人才向专家人才发展,广泛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在硕士生的培养阶段一定要掌握好。基于这些思想指导,美国对硕士生强调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训练,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领域内都要使学生掌握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有广泛知识的通用型人才,其硕士生课程设置中,基础学科授课时数达到50%以上,专业学科占20%~30%。中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除了4~5门学位课程以及专业理论课、必修课外,基础理论课程授课时数大约为总课程时数的25%,这与我国硕士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较为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有关,但对硕士生将来承担多学科教学和科研均不利。

3.美国的课程设置强调文理渗透和跨学科

美国高校为了适应现代科研向跨学科研究发展的需要,适应科学技术在生产、管理、教学中日益广泛的应用,以及各种职业对现代知识的综合要求,在研究生课程上重视学科渗透和文理交叉。从专业来看,跨学科授予的硕士到90年代已达到17•2万人。[8]学校不但开设了较多的跨学科课程,并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进行学习,指导教师也可以跨学校聘请。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许多高校,除了开设更多的跨学科课程以外,还建立了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教授带领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科研活动,培养跨学科科研意识和能力。麻省理工学院设立了40多个跨学科研究中心。美国政府为集中大学的科研优势,鼓励大学直接从事有益于国家经济、科技、军事竞争的应用型科研,由国家科学基金会投资在一些大学建立了著名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例如,普林斯顿大学的等离子物理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的光电子研究中心德雷珀实验室(研究宇宙空间技术)、人工智能实验室、空间系统研究中心、癌症研究中心、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核科学研究中心;康奈尔大学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的超导研究所、地震研究中心,等等,成为美国跨学科研究的科研基地。美国每年在生物工程、细胞基因工程、地面、空间技术等方面跨学科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都是来自这些科研基地。国家每年向这些研究中心投入上亿美元。美国许多大学通过开设跨学科课程,建立跨学科的课题组、研究所、实验中心等来协调跨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拓宽研究生的研究领域,跨学科培养已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相比之下,中国课程范围显得过窄。我国规定,研究生指导教师由本学科教师担任。国内高校跨学科研究正处于开始阶段,开设的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课程较少。由于课程范围的局限性,研究生在进行科研选题时往往视野不够宽阔,科研能力受到限制。90年代开始,国家教委及部分高校已开始重视新兴学科和跨学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修订研究生专业目录,适当扩大了研究生专业范围,拓宽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以提高适应能力和科研能力。

4.科研活动

科学研究是教学的先导,科研能力往往体现了研究生的实际水平。美国著名的研究生教育学者梅黑幽在《研究生教育和专业教育改革》一书中阐明了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和创造研究的培养阶段,这个阶段不是进行机械的教学训练,而要重点引导学生开发智力潜能,研究生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索上的能力”。麻省理工学院对研究生教学计划的3个要求是:①列出参加科研工作的领域,导师审核批准学生科研课题和立项;②提供足够的时间保证学生科研活动;③设立研究生科研专家指导小组,在教授中由有名望的学术带头人领导。美国在军事、宇宙空间技术、海洋开发等方面的大批科研成果都有大量的研究生参与。正如前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负责人格林•西博格所说:“基础研究和研究生教育是美国科学发展的核心与关键,美国30年来的经验说明了通过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来培养研究生的做法,是使美国科技领先、高水平专家人才迅速成长的重要途径”。我国研究生参加的科学研究活动,除少数专业外,大多为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实验课和社会实践活动。文科研究生进行社会调查,理科研究生在实验室安排专题和综合实验。

5.关于淘汰制

美国实行研究生“淘汰制”,入学率很高,淘汰率也较高,每年都有一些学生未能取得学位,取得学位的只占在学研究生人数的三分之二。名牌大学淘汰率更高,录取的学生往往多于应授予的学位数,目的就是通过筛选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研究生教育实行学分制,硕士生修业年限为2年。我国“严进宽出”的研究生制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攀登学术高峰的精神。引入“淘汰制”有利于研究生培养主动适应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目前,在我国400所培养研究生的学校中,仅有三分之一实行学分制,其余均是学年制。学分制尊重学生的差异,有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在我国发展“学分制”,有利于促进教学思想的转变,克服教学过程中“同步化”和“一刀切”现象,使教学计划富有弹性,获得较为宽松的教学环境,使人才培养获得最大教育效益成为可能。

三、研究生教育的开放化和国际化开

放化和国际化是当代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之一,美国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开放的办学思想、优越的办学条件、高水平的师资都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留学生。1994~1995学年,美国的外国留学生已达到45•3万人,占全世界在国外留学学生总数的35%;分别在2758所大学学习,其中留学生达千人以上的学校已有100多所。据统计,美国在读研究生中,外国学生约占40%[9]。从导师来看,外籍教师也占了相当比例。各研究院经常举行国际性学术交流和专题报告会,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教授参加,这些学术报告大都代表了该领域的世界一流水平。在聘请著名学者科学家方面,各大学不惜重金,对在美拥有科研成果的博士,以高薪长期聘用;对外国有才华的科学家,实施优惠移民。据苏联1977年出版的《美国的科学潜力》统计,仅1972~1977年美国吸引外国专家即达22万人,节省教育投资达200亿美元。美国一些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国外大公司,美国40余所大学联合出台的国际工业联络开发计划,吸引了400多个外国大公司参加,外国公司为这些研究中心投入的经费达4亿多美元[10]。据美国《商业周刊》报道,几乎所有的日本大企业都赞助了一个或数个美国大学内的科研机构,这些科研机构为其提供最新技术和科研成果。加州伯克利大学5年中从日本大公司共获得了500万美元赠款[11]。纽约大学、加州大学等还将一些研究生派到国外大学或大公司进行交流和实习,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理论知识,并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MBA。美国对研究生教育投资巨大,近十几年来,美国高校每年得到1400亿美元的经费[12],其中85%拨给了200所左右的研究型大学。企业界向大学投入的赞助每年也在15亿美元以上[13]。美国有20所以上著名的研究型大学每年办学经费都在10亿美元左右[14]。一些大企业如IBM、英特尔公司、施乐公司等,均与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近几年来,我国开放了办学思想,研究生教育也积极地向开放式和国际化迈进。1993年我国的外国留学生为9067人,加上各省市院校自行接受的计划外留学生共1•8万余人,当年毕业4494人[15];自1978年至1995年,我国向世界上近100个国家和地区派了27万名留学生,已有近9万人学成回国[16],其中绝大多数获硕士以上学位。我国一些大企业与国内高校联合办学也已出现,中国海尔集团与青岛海洋大学联办海尔经贸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化总公司、海洋石油总公司与石油大学联合办学,石油大学科技合作获2000万元经费。[17]1992年,东风汽车工业总公司与清华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吉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联合培养出工学硕士23名。1993年东风公司又与华中理工大学共建研究生院分部,双方商定10年内,联合培养100名在职研究生。[18]

跨学科美术教学范文6

[关键词] 人才 跨国流动 动因 效应 中国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9)6-0019-08

引 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作为知识的载体已经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和国家综 合国力的根本保证。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深了世界各国经 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程度。然而,跨国公司的发展、国际间贸易、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日 益加强,促进了国际分工格局的重新划分,推动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全球范围流动, 作为重要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人才的国际流动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由于发达国家利用本国 经济发展优势竭力吸引和笼络人才,造成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大批人才外流,这种外 流所造成的损失是双重的:一是技术人员的流失造成的“技术损失”,二是用于培训这些人 才的“投资损失”,即人力资本投资的损失。因此,世界各国特别是中国必须高度重视人才 的跨国流动问题。

世界人才跨国流动的基本情况

1.人才的概念

“人才”是一个非常宽泛也非常模糊的概念,传统上我们把饱读诗书、博学多才之人称为人 才,而现代竞争社会对人才有了新的认识与界定,是否拥有职业素质成了人才的一个基本标 志,但是没有哪个机构能够对人才界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本文采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 CD)的教育分级来对人才的概念进行界定。OECD的教育分级是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级(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ISCED)的种类重新编制组合而 成,该分类按照教育水平的高低将教育分为0―6级,从0―6分别对应的是学前教育、初等教 育或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低级中等教育或基础教育的第二阶段、高级中等教育、后中等教 育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第一阶段、高等教育第二阶段[1]。在这七个级别的基础 上,经济合 作与发展组织将其重新编制组合后分为三类:0+1整合为“低级”(low),对应的是低于中 等教育;2+3+4整合为“中级”(intermediate),对应的是中等教育;5+6整合为“高级” (high),对应的则是高等教育,包括了为技术类职业或半专业的职业输送人才的高水平的 职业教育。[2]本文所指的人才,就是教育程度按照OECD的教育分级为“高级”的 那些人,即受过高等教育或具有职业技术教育背景的人。人才的跨国流动是指人才从一个国 家转向另一个国家,其表现形式主要为留学、移民、签定工作合同、做访问学者等。

在贸易和投资全球化的推动下,人才跨国流动的渠道主要是:①通过学习、培训、学术 交流和研究等活动产生的跨国流动,主体是各国的留学生、访问学者以及到国外大学和研究 中心工作或从事研究活动的研究人员或科学家。②国际直接投资和其他商务活动产生的 跨国流动。这里主要包含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到国外投资设立企业的企业家,另一部分是在 跨国公司的分公司之间流动的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从人才流动的数量上来看,当前在 国际间迁移最大规模的仍然是出国留学者及其回归形成的人才跨国流动。

2.世界范围内人才跨国流动的态势

进入知识经济以来,随着各国开放程度的提高,对移民政策的放宽,尤其是对技术移民限制 的减少,人才在国家之间的流动变得更加容易和方便,使得人才的跨国流动规模日益扩大。 另一方面,由于率先进入知识社会的发达国家国内出现了低素质劳动力由于过剩而贬值,高 素质劳动力由于短缺而升值的现象,人才需求的巨大缺口使这些发达国家开始纷纷把眼光转 向国外,别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优秀人才成了竞相追逐的对象,全球范围内的人才争 夺战已经打响。出于人才战争的考虑,当今世界各国的移民、签证政策日益有利于流动性强 的生产要素,比如资本与高技能人才,越来越不利于流动性低的要素,比如低技能劳工。因 此,劳动力的全球跨国流动,日渐演变成人才跨国流动。

从世界范围来看,当今国际社会人才跨国流动总体来看呈现出两大态势:发展中国家的人才 外流和发达国家之间的人才循环。

(1)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外流。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外流主要表现为人才从发展中国家流向较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由于高新 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着对技术人才的巨大 需求,然而国内人才的短缺使供需之间出现了巨大缺口。为了弥补这一缺口,发达国家纷纷 利用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科技资源吸引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 了严重的人才外流。

据联合国开发总署统计,近十年中,美国接受的50万名专门技术人才资源中有37.5万来自 发 展中国家。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国外工作的专业人才以每年10万人的速度递增。[3] 其中,亚太 地区人才外流最为严重,印度每年外流的高科技人才达6万余名,土耳其平均每年外流370余 名专家,菲律宾培养的专门人才有12.3%移居国外,埃及有350万人在发达地区和国家定居 、 工作和学习。我国大陆人才外流现象也很严重。1978―2007年间,出国留学人员超过105万 人 ,毕业后回国人数只有27万人,回流率仅为7.6%左右[4],而这一比率在自费出国 留学人员中 更低。另外,如表1所示,在1997―2006十年间,美国吸引了中国、巴西、印度、墨西哥四 个 较大的发展中国家约47.6万的人才注入,其中仅中国就有13.6万人流入美国,这一数字在 印度更高达24.4万人次。

当然,随着一些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球人才流动出现 了一个新的趋势,即这些国家出国学习进修或工作的专家及技术人员开始回归,例如中国近 几年显著的“海归”现象。这一方面当然是得益于这些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自身经济的飞 速发展,但更重要的一点或许是源于发达国家国内的经济不景气。

(2)发达国家之间的人才流动。发达国家之间的人才流动主要表现为人才从较发达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以及发达国家之间的双 向人才循环。在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大量流向发达国家的同时,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 差异,一些发达程度不及美、日、德、法等国的较发达国家也在向这些国家大量输送人才。 以澳大利亚为例,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在吸引发展中国家人才流入的同时,澳大利 亚也在向比它更发达的国家输送人才。如表2所示,1997―2006年,澳大利亚共有约12.4万 工 作人员流入加拿大、日本和英国,向这些更发达国家输入了大量人才。一项由澳大利亚联邦 政府委托进行的调查则显示:1995―2000年间,澳大利亚共有11.2万余名技术专才外流, 主 要流向英国、美国和新加坡;澳大利亚研究生协会的另一项调查表明:该国的研究生外流人 数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仅1992年就有60%的自然科学研究生毕业外流。

另外,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向最发达国家美国大量流失人才。有关统 计数据表明[5]:欧盟2003年大约有40万高级人才在美国工作,并且高级研究人才7 5%愿继续留 在美国;德国每7个本土毕业的博士就有1人会前往美国寻找工作,根据德国基金会统计,43 %在海外工作的德国科研人员还并不打算返回德国。当然,英、法、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能从 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补充更大量的人才,因此整体上依然是人才净流入国。

美国是世界上公认的人才大国和人才强国,是全球优秀人才最集中的国家,也是最大的人才 流入国。有关统计数据表明[6]:每年大约有160万移民进入美国,其中技术移民的 比重逐年上 升,全世界40%的技术移民流向美国。2006年联合国世界移民报告:2005年全球移民人 数达到1.9亿人,在这近2亿的全球移民中,有1.15亿人流入发达国家,0.75亿人流入发 展中 国家,其中近1/5的移民流入了美国。[6]2003年美国科学与工程学相关领域的从业 人员为2160 万人,其中335万为移民,占16%,有2/5的移民在来美时已在国外拿到最高学位,他们是高 层次的技术移民。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才竞争的进一步激化,美国的人才流入霸主地位正受到各方面的严重冲 击与挑战,过去人才主要从其他发达国家单向流向美国的传统情况正有所改善,即发达国家 之间的人才流动逐渐由“单向”流动转变为“双向”。近年来,德国、英国、加拿大、澳 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高薪聘请和提高科研经费等办法加大了对全球高层次人才的竞 争力度,一方面争取人才的回流,另一方面则采取优惠的、选择性的移民政策吸引其他发达 国家的人才逆流。例如,德国、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均已纷纷推出以吸引高技术移民为重 点的移民新政,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也明显加大了吸引外国人才的力度,欧盟正在出台 蓝卡计划,与美国的绿卡制度相抗衡,其目的在于大量吸引技术移民来欧工作。

人才跨国流动的原因分析

人才跨国流动的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客 观规律的作用。具体来说,人才跨国流动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人才流动的个人动机 ,包括对好的经济收益、个人发展前景和工作环境等的预期;人才流动的外在因素,包括各 国政治、经济环境的差异,对生产要素流动的控制程度和政策,以及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的 投资和贸易行为。

1.人才跨国流动的个人动机

(1)追求经济收益因素。从微观角度看,每一项流动决策的做出都取决于流动主体对流动收益和流动成本的衡量。经 济学家们很早就注意到,经济因素是影响流动决策的最根本因素。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指 出,“薪金意味着价格,它们隐含着市场规律。对于特殊的高技术薪金,市场会扩展到国际 范围。作为对该市场上薪金的一种反映,人们会在国际之间进行流动。因此,有些人才资源 的配置是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的”[7]。也就是说人力资源在国际间具有很强的流动 性,发展中 国家薪资报酬若不向发达国家看齐,其人才就有移居发达国家和地区以享受较高待遇的可能 ,这反映出人才的经济人本性。因此,追求更高的预期收益是人才国际流动的一个根本动力 。当然,这个预期收益不仅仅考虑的是工资待遇,而是综合考虑了流动成本,就业概率,在 迁移地生活的各种收益、成本和风险,包括心理因素等的综合结果。人才国际流动实际上就 是由预期收益推动的一个“自我选择”的过程,当预期收益减去各种成本之后所得的净收益 大于在国内的预期收益时,人们就会选择流动。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大量流向发达国家正是因 为人们看到在国民收入高、社会福利好的发达国家可以获得更多的预期收益。

(2)追求成功因素。除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追求事业和学业上的成功也是人才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 对于科学家、学生及其他学术研究人员而言。人才总是流向有利于其事业发展和自身价值充 分体现的地方。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厚、科技投入大,占有世界上大部分的科技资源 并汇集了世界级优秀科学家和著名学府。发达国家的平均R&D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 ,占世界R&D总支出的84.4%,而发展中国家则平均只有0.6%,仅占世界R&D总支出的15.5 %[8] 。科技教育投入上的巨大落差造成了世界科技资源分布的极度不均,正是发达国家丰富的科 技和教育资源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学者和留学生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吸引着他们纷纷奔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工作或求学。这些地区知识总体水平高、信息传播速度 快、学术交流与合作频繁,具备知识生产的良好环境特质,在这种环境中无论求学还是进行 科研都更容易有所成就。诺贝尔奖的大部分得主都是美国人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3)追求工作环境因素。工作环境尤其是创业环境则是影响创业人才流动的一个直接因素。创业者是拥有资本和商业 创意,以建立某种商业组织或从事某种商业活动为目的的人。他们是一群特殊的人才,不仅 拥有高等学历,更具有商业创造和资源运用的特殊才能。良好的投资环境、充足的风险资本 、完善的资本市场、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及公众资金的支持等对创业者最具吸引力,也是良好 创业环境的最基本特质,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欧洲发达国家的优秀 创业者之所以竞相前往美国,就是因为美国拥有创业环境上的优势。美国硅谷就是最好的例 证。美国硅谷被公认为世界“创业精神”的典范。自1980年以来,中国人和印度人在硅谷创 立的技术公司已达3000余家。除亚洲人之外,大量欧洲创业者也汇聚硅谷,这与欧 洲缺少风险资本和冒险精神等有很大关系。

2.人才跨国流动的外在动因

(1)国家间环境差异因素。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环境存在的差异是导致人才跨国流动的显著宏观因素。一般来说,人们 总是倾向于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国内政治动荡、经济环境不稳定是许多优 秀人才纷纷离开母国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当一个国家出现较大规模的社会动乱甚至爆发 战争时,势必会有大量的人才迁居国外,最典型的表现便是二战期间科学家迁居美国。在第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乱以及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的疯狂举措,许多犹太商人和科学家 纷纷离开作为主战场的欧洲而避居没有战火蔓延的美国,仅德国和奥地利就有近200名科学 家移居美国,其中包括20世纪人类最优秀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大批外来人才的流入,给美国 节省了巨额智力投资,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战以后,美国成为了全球第一经济大 国。从二战以后美国吸引人才的现实来看,留学、移民、工作签证被认为是美国在激烈的国 际人才竞争中制胜的三大法宝,而高度发达的教育与科研体系、良好的工薪待遇与工作及生 活条件、高度开放与包容的社会环境以及个人成才的广阔空间与机遇则是美国成功吸引外国 人才的关键优势因素。

(2)国家间人才政策差异因素。人才跨国流动是人力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因此,必定会受到各国对人才控制程度 与政策的影响,即人才跨国流动规模必然会受到各国对人才流动政策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 的人才竞争中,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优惠的政策,增强对高级人 才的吸引力。相反,有一些国家由于采取严格的限制人才流动的政策,使人才的国际流动相 当困难。例如,以前的德国、法国都是经济和技术发达的国家,但由于它们一直采取较为严 格的移民政策,流入这两个国家的高技术人才相对较少。而与它们相对的美国由于采取了多 种优惠政策吸引国外的高技术人才,流入大量的高技术人才。

(3)跨国公司全球扩展因素。人才跨国流动与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展也紧密相关。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跨国公司开始 向外扩张,西欧、日本的跨国公司也迅速崛起并不断通过兼并、收购和新建分公司或子公司 向海外扩张。跨国公司海外业务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对新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性技术人员的 巨大需求。在发展初期,为了满足公司总体战略需要、保持公司文化的一致性、维持公司在 东道国的技术优势和垄断地位,跨国公司通常采用内部人员转移的方式,即由总公司或母公 司外派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性技术人员到东道国当地分公司或子公司。如此一来,就引起了 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在各国间的流动,这种人才国际流动的方式不是个人选择的结果,而是 公司决策的结果。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国进行投资和贸易,几 乎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经济领域和产业部门,左右着世界经济。跨国公司在世界 各地的投资促进了人才的跨国流动,人才国际化也日益成为普遍的现象。

人才跨国流动的效应分析

关于人才跨国流动的效应,世界各国政府及学术界一般持有两种态度:“国际模式”和“本 国模式”。具体来说[9]:

(1)持“国际模式”观点的人认为人才在国际间流动是人力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重新配 置,有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对整个世界来说是有利的,而对人才流失国也并不发生损害。 他们认为对“人才外流”问题毋需大惊小怪,将全世界整体作为一个人力资源供需市场来看 ,人才流动是人才市场供求自然调节的结果,只要能够为全人类贡献其才能,无论人才流动 到哪个国家都是件好事。退一步而言,人才的跨国流动对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的发 展中国家也有益处,外流人才可以成为母国与国际间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合作的桥梁; 若限制人才流动或强制旅外人才回国,可能会因国内经济发展程度或科技水平等因素所限, 而不能使之发挥所长,反而会造成人才的浪费。当然,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多半来自从人才跨 国流动当中获益匪浅的人才净流入国。

(2)持“本国模式”的学者则认为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不完整性、人才的跨国流动将失发展 中国家的福利受损。“人才”是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人才外流就如同资金外流或资源被掠 夺,对流出国来说是重大损失。从国与国之间的角度来看,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大量流入发达 国家,就如同穷国以人才援助富国,将造成国际间人力资本分布的严重不均,加剧了富国更 富、穷国更穷的“马太效应”。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士多数为在人才跨国流动机制中处于劣势 的发展中国家学者,他们主要从国家利益出发,坚决主张人才回流。

应该说,以上两种观点都是有失偏颇的。人才跨国流动是人力资本在全球市场的重新配置, 作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这无论是对人才的流入国还是流出国来说,都是既有利也有弊的 。因此,在分析人才跨国流动的效应时,不能只强调其中的一面而忽视另一面。

1.对流入国的经济效应

(1)对流入国的正面效应。对流入国的正效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流入的国外人才所从事的往往是流入国人才供 给不足的工作,这是对流入国人才的有效供给,能够缓解这些国家人才匮乏的困境。② 人才的流入会增加流入国的人力资本总量,为这些国家节省了大量的教育培养经费。在没有 增加投入的情况下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这无疑将有利于流入国的长期经济发展。作为人才 流入国美国,近30年来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获得了来自数十个国家的数以百万计的专门人才 ,仅在教育费用上,美国就省下了3000亿美元,这相当于3000亿美元流入 了美国。③国 外人才的流入会促进流入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流入国的竞争力。以美国为例,美国经济 的高速发展以及世界经济强国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其他国家吸引的高层次人才。 据一项调查表明,美国每年因人才流入获得的效益达60亿美元,而发展中国家因人才流失造 成的损失每年则高达80亿美元。从1949年到1969年,美国从发展中国家获得14.3万高级人 才 ,这些人在20年内至少为美国创造了1000亿美元的财富。1969年至1979年,流入美 国的各类 专门人才达50万,其中37.5万来自发展中国家。1987年,在美国各大学深造的外国留学生 达 30万,其中60%攻读理工科,有25%的外国留学生在取得科学家或工程师职位后定居美国,从 而纳入了美国的“人才库”。[10]2004年全世界近40%的国际学生来美学习,2006 ―2007学年美 国接受国际学生58.3万人。外国学生在美国高校毕业后,多数留在美国继续深造或工作, 其中有一半人定居美国,这些人很多成为美国科技界的中坚骨干力量。

(2)对流入国的负面效应。人才的跨国流动对于人才流入国的影响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就业和工资水 平上。由于人才是一种高级生产要素,所以,人才的流入就会对流入国本国的劳动力市场产 生影响。根据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如果供给增加,需求不变,那么,价格就会下降。在劳动 力市场上就表现为工资水平下降。另外,流入的国际人才会对本国本土的同类工人的就业产 生“挤出效应”、“替代效应”,从而影响本国国内相关人员的就业。

2.对流出国的经济效应

(1)对流出国的负面效应。对于人才流出国来说,人才流出意味着人力资本存量转移为他国所用,是人力资本的流失, 因此,人才的跨国流动对于人才流出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来说,其负面效应主要在人力资 本的外流以及因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人才是国家和民族的智力财富,是一种战略资源,其价 值很难用简单的数字表示。人才外流对发展中国家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外,其他各领域的间 接损失更大。例如,发展中国家本身人才十分缺乏,教育、科技、医疗等领域本来就很落后 ,大量的人才流失,更使这些领域的事业发展雪上加霜,困难重重,加大了发展中国家和发 达国家之间科技水平的差距。另外,人才外流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外流人才还从母国带走 大量的资金。[11]总的来说,发展中国家每年有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流失,使 发展中国家 不仅蒙受了巨额的人才资本投资损失,而且由于骨干人才的流失,使许多重要的事业无以为 继、难以发展,从而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2)对流出国的正面效应。人才跨国流动对流出国的正面效应表现在有利于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和 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但更重要的表现是人才回流所带来的效益。人才国际流动 的过程是接受技术培训、掌握和提高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开拓视野和了解他国管理模式、 市场信息的过程,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在发达国家受过教育或培训的人 才,回到母国将会带来国外积累的财富、技术和经验,使国内同种劳动力的生产率和工资率 有所提高,以抵消出国时带走的人力资本,通常情况下还可使本国人力资本增值。一些人才 流出国在积极争取流出人才回流上取得了非常的成功,有力地推动了本国的经济发展。例如 ,印度的软件产业的技术水平仅次于美国,在世界上处于前沿水平,其软件的开发水平受到 了许多发达国家的瞩目,而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在美国的印裔科学家回到印度,并 保持与美国软件业的联系和合作。我国台湾地区的微电子技术水平较高,芯片加工业在世界 上处于前例,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美国的留学人员回到台湾创业。韩国机电制造业发展 很快,其产品已开始占据北美和欧洲市场,这与韩国大批海外人才的回归是分不开的。

中国应对全球人才跨国流动的政策选择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是人才流出国,以美国为首的发达 国家是人才流入国。对于人才流出国来说,一方面人才流出使流出国承受巨大的人力资本损 失以及其他相关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人才流出有利于国家间的经济交流,人才回流更是 有利于流出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应该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通 过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人才外流、引进经济发展急需的各种人才并积极争取人才回流, 趋利避害,加快国家经济的发展、本国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差 距。

针对中国来说,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目前,我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第三大贸 易国,但是,我国的经济和贸易都是“大而不强”,即我国经济和贸易量都很大,但是,质 量却都急需提高。关键问题是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产品品牌、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 教育水平等都与发达国家具有明显的差距。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人才问题。伴随着经济 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的日益便易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 面临的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人才是我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因此,如何 减少人才外流、吸引外国人才流入并积极争取人才回流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

1.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问题,各级政府要尽快制定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 要和世界人才市场发展趋势的人才战略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科技的竞争,科技是由高素质的人才决定的,科技的竞 争最终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人才因素以及由此决定的科技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决 定因素。正因如此,世界各国都在竭尽全力地吸引人才,目前,全球性人才争夺战己经从企 业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间的竞争了。一国拥有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是该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因素,直接影响其国际地位。中国处于经济转轨和发展的关键期,人才和技术因素是中国经 济转型发展成功的关键因素。[12]因此,我国国家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问题,各 级政府要尽快制定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和世界人才市场发展趋势的人才战略,留住本国人 才,减少人才流出,并尽可能的吸引外国人才流入,争取本国人才回流。

2.要想减少人才外流,就必须提高我国本国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 ,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

从我国人才外流的原因来看,一方面是因为工资待遇较低、工作环境较差,另一方面是由于 本国的教育水平较低。在所有人才中,流动性最强的是具有一定学历和专业技能的技术骨干 ,例如,科学家、工程师、技术研发人员等,这部分人才因为掌握专业知识、掌握行业内较 为先进的技术而有更大的选择范围和发展空间,其就业选择空间更为广泛,国外对此类人才 的需求也是最大的,世界各国对此类人才的移民、签证政策都很优惠,有利于这些人才的外 流。这类人才的外流,主要原因是工资待遇较低、工作环境较差,因此,我国可以积极探索 按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办法,逐步形成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 位倾斜,不同行业各具特色的分配激励机制,提高这类人才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值得注 意的是,这类人才外流只是我国人才外流的一小部分,出国留学生是我国人才外流的主要组 成部分,这主要是与我国高等教育水平较低有关,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大教育投资力度 ,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以减少人才外流。

3.要想吸引外国人才流入和加快人才回流,就必须完善吸引国外人才的政策,构建以企 业为主体的吸引人才体系

企业是国家经济建设最直接的力量,同样也是人才最大的容纳场地。因此,我国政府必须要 建设以人才为关键、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吸引人才体系,使企业真正 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和人 才的自主创新能力。过去,我国海外留学人员回国绝大部分都进入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工 作,然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对海外人才的容量是有限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 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必须要求企业成为研究与开发的主体,所以,积极引导国内企业开发和 利用海外人才并使其成为新的主体,是我国开发和利用海外人才的发展趋势。我国企业的 研究与开发能力还相当薄弱,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国家有关部门应 该积极帮助海外人才在国内搭建创业平台,加大对留学人员回国资助力度,制定一些政策引 导和帮助企业积极吸收海外人才。例如,企业吸收海外人才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可以获得科 研经费的支持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国外人才的流入和人才的回流,也有利于我国企业做大作 强、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与我国经济转轨和发展的方向相一致。

注释:

[1]UNESCO,OECD.Investing Education-Analysis of the 1999 World Education

Indicators,2009-04-06.

[6]胡又牧.透视美国人才现状.国际人才交流,2008(3).

[7][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吴珠华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 社,1990:184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 stats.uis.省略/ unesco/ table viewer/ document.aspx?FileId=76

[9]陈韶光,袁伦渠.人才国际流动的效应分析.管理世界,2004(10)

[10]陈昭锋,黄巍东.海外科技人才聚集创业的途径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