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论文2篇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论文2篇

第一篇

一、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明确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

企业要想在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赢得市场,就要注重对市场信息的收集,立足于市场实际,提前制定长期计划,并做好相应的策略。事业单位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财务预算和内部控制措施,制定起长期的发展计划,并建立起统一战略目标,可以实现事业单位长远发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二)有利于实现事业单位资源的优化配置

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具有整合性、全员性,能够把事业单位各项工作融合在一起,全部纳入统一管理和规划中,能够把事业单位长期战略目标分解为各个时期的短期目标,并将目标分配给各个部门,要求个个部门之间分工合作,相互协调,做好了明确的分工,充分的利用了企业各项资源,实现对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

全面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基础,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管理控制的重点,二者在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为事业单位各项经营活动提供依据。通过预算管理目标的建立,可以让各部门按照预算管理目标执行各项活动,内部控制可以有效监督预算管理的执行。二者相互结合,有利于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事业单位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全面预算考核机制的完善

为了确保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能够贯彻实施到位,必须把全面预算管理贯彻实施到位,并把全面预算管理纳入考核,实行奖惩制度。事业单位在完成一个时间单位的预算后,其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对预算情况作出准确的报告,经过全面分析后,总结出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要求预算部门进行整改,为预算部门制定出完善的预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在全面预算中由于个人原因造成的损失,要求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对事业单位作出突出贡献的应该予以奖励,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预算控制的良性循环。

(二)建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

预算管理部门在制定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目标时,需要综合考虑事业单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再明确其经营管理目标,避免考虑欠缺造成方向性错误。事业单位制定的预算管理目标应该符合实际情况,既不能太高,使得预算管理根本不能发挥作用,也不能太低,起不到激励作用。其全面预算目标要分期进行,设置起短期目标、中期目标以及长期目标,并把预算目标分配到每个员工身上,要求每一个员工为总目标做出相应的努力。

(三)激活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素

就一般情况而言,事业单位都是由上级主管领导机构、委员为以及各个监督部门构成,并针对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内部决策方案。在对事业单位进行管理时,应该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做到责权明确,有效制衡。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时,必须设置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为,并确定其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和综合事业单位领导和协调的作用。在预算管理委员为下面分设各个职能部门,并明确划分每个部门的职责,做到明确的分工,及时处理好预算中的日常事务。针对下属部门提出的预算管理方案进行初步审查后,再根据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制定的战略目标,明确事业单位的管理目标、编制预算,并有效的落实。

三、总结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促进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保障,二者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事业单位要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认识,充分利用全面预算控制,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更好的实现其战略目标,实现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作者:田海 单位:贵州省注册会计师管理中心

第二篇

1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法规变迁

1997年我国制定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在一段时间内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指南和规范,为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了必要的依据。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事业单位会计法规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事业单位发展的需求,有必要出台新的事业单位会计法规。经过2012年的修订和酝酿,《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在2013年1月1日开始执行。我国事业单位新会计准则在原有的会计准则上实现了四个突破:首先,明确核算目标,更好地反映公共受托责任和提供有效的信息;其次,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有了新的更严格的规定;再次,事业单位逐步实现了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的转变;最后,对于一些资产进行了折旧和摊销处理,如固定资产要求进行折旧处理,无形资产要求进行摊销处理。这些新变化都有助于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

2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

2.1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素

一般的企业内部控制要素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以及对控制的监督。而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也应该包含这些内容。我国事业单位是由我国财政拨款或者利用国家资产所成立的非盈利的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组织和机构。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需要纳入到我国财政预算中。虽然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加强了对资产的管理,要求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折旧和摊销,进一步加强了国有资产的控制;在负债方面采用权责发生制将事业单位全部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反映其来龙去脉,设置应付利息、应付职工红薪酬、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等项目,强化了事业单位会计的内部控制,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2.2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意识较薄弱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是用于反映我国事业单位公共受托责任和信息决策的会计信息系统,是我国会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大发展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由于我国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并没有树立风险管理和效率管理的理念。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一直类似于政府部门的管理方式,事业单位领导决策层以及部门工作人员并没有树立内部控制的意识,没有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2)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由于制度原因远远落后于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虽然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资产、负债、收益等项目作了进一步的规定,完善了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但是一直以来原有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并没有对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作出实质性的规定,因此,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难以像企业内部控制一样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和风险控制起到应有的作用。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分别于2013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起全国施行;新制定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但是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并不完善,制度并不健全。

(3)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不完善

我国事业单位与一般的企业相比,其差异关键在于事业单位的收支直接纳入到国家财政预算中,由国家拨付财政资金公事业单位正常运转,而企业则需要自负盈亏,其资金主要来自于自身经营活动的创收。因此,事业单位不可能像一般企业一样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建立完备的监督机制。虽然有些事业单位已经建立了有关的内部审计部门,但是会计与审计很多时候处于平等的地位,内部审计很难以发挥其内部监督的作用。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而最终的资金源头还在于纳税人,事业单位混乱的财务管理制度,一方面没有为社会公众提供必要的信息,另一方面也没有建立相关的信息披露机制。因此,我国事业单位内外部监督机制难以满足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需求。

3改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建议

3.1增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意识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状况的改善首先需要提高事业单位上下的内部控制意识。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人员,包含事业单位领导在内的人员对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缺乏必要的认识。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支撑,使得我国事业单位缺乏积极性和动力去强化单位会计内部控制,降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因此,改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急需增强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

3.2强化内外部对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监督

我国事业单位资金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或直接投资,而国家财政收入绝大部分是来自于纳税人缴纳的税款,因此,事业单位资金的最终来源是纳税人。然而,事业单位并没有很好地履行受托人的义务及时向委托人公布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事业单位与资金委托人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直接导致逆向选择,很多事业单位私设小金库,公款私用,挪用国家资金。此外,内部审计也没能很好地发挥对事业单位会计的审计监督作用。改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需要强化内外部的控制监督,实现信息的透明,促进事业单位正常运转。

3.3加强新预算法下事业单位预算控制

2014年8月底我国对原预算法进行了修改,并决定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预算法。在新预算法中明确规定将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部收支纳入到国家预算中,实行全口径的预算管理。事业单位作为我国预算的一个重要主体,需要加强预算编制,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选用零基预算、固定预算或弹性预算制度。积极发挥预算控制在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中应有的作用是实现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作者:王倩 单位:沈阳市注册会计师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