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高校教育管理论文

积极心理学高校教育管理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点,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及模式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暴露出很多不足,已经不能应对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在探究新的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过程中,我国高校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转换心理育人理念及方法。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的状态不仅指没有身体疾病,还包括良好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强调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然而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受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社会大环境影响,高校心理育人体系尚不完善。因此,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存的问题,引入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并分析其在高校心理育人过程中的运用途径。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存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业上,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所说,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基础教育方面一直表现出色。然而基础教育又可称为“目标式教育”,在这一教育阶段往往依靠外界施压和严格的管理取得教育的成功,施教者通常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略在巨大的成绩和升学压力下,学生的承受能力和心理状况。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也可被视为“培养式教育”阶段,没有既定目标的动力和升学压力,加之身处全新又陌生的环境,远离父母的束缚和初高中老师般的管教,初入大学的学生或迷茫,或放纵,很多人表现出难以融入新的环境,或无法及时调整心态,瞬间失去目标和学习的动力,从而产生自我怀疑等负面情绪,严重的会造成心理问题。虽然近年来高校逐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相对于高校学生现存心理问题的严峻形势,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关注度及投入依然有待提高。

(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合理

与专业课教学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贴近生活,拉近距离的自然交流而非单一的课堂式知识传授。然而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高校心理育人的途径仍然是传统的授课为主,侧重理论且过于单一的内容背离了心理教育贴近生活和学生实际情况的需求,使得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够理想。此外,由于教育背景,成长经历的不同以及性格差异,每个学生可能遇到的心理困扰都不尽相同,用同样的方式解决不同的心理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除授课外,高校举办的各类心理相关的活动,如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并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偏好和需求,解决实际问题,更像是在走形式,使得学生的兴致和参与度都不高,并没有达到预计的效果。

(三)被动的“问题解决”方式

除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合理外,高校心理育人的核心问题在于“亡羊补牢”式的心理教育方式,即在学生有负面或消极情绪的时候未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惑,等到发展成心理问题甚至疾病的时候才进行心理辅导。造成这种被动解决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专业从事心理教育人员不足。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要求,高校专职辅导员和学生的比例应不低于1:200。但事实上,庞大的学生群体数量,使得很多高校的师生比都无法达标。因此当学生出现心理困扰时无法帮助学生解决困惑,一旦发展成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神经衰弱,甚至出现自杀倾向时,再进行心理疏导,极大地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和专业性。这种亡羊补牢式的被动解决模式,一方面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消极影响。日常学习生活中遭遇挫折或遇到困难,如果不能及时处理,随着事件的堆积和时间的延长,会逐渐从单纯的不良状态发展成心理障碍甚至产生心理疾病,一旦形成心理疾病,将会是遭受艰难而又漫长的治疗过程。另一方面,被动的心理教育方式会在无形中给学生传递一种“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就说明有心理疾病[2]”的错误观念,从而使学生甚至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抗拒和抵触情绪。当学生出现心理波动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向老师或心理咨询师主动寻求帮助,而是产生“自我保护”意识,认为这是不光彩的有碍于面子的事情,因为害怕被同学和外人知道,所以拒绝与外界交流,消极对待。一旦“自我保护”意识形成,心理问题不但更加难以解决,还会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途径

早在1954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首次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3],而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则要归功于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塞利格曼。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开始心理健康教育,经过近30年的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是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传入我国后,迅速获得各界广泛关注。在传统的心理育人的“问题解决”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代高校环境的情况下,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并贯穿全过程,实现从“被动解决”到“积极引导”的转变。

(一)转换教育理念

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校总关注一些消极点,比如,违纪违规,校园霸凌,辍学现象,教师职业倦怠,精神错乱,帮派行为,一般异常行为等。在心理育人方面高校也总是处在被动状态,当学生出现抑郁,焦虑等症状甚至发生自残,自杀现象后才着手处理心理健康问题,但往往已经错过最佳干预时机,造成难以改变或者无法弥补的状况。过分关注消极点的问题解决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数量和复杂程度都在增加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将关注点放在消极点上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上,我们要做的不是问题的解决者而是预防者。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言:“如果心理学只潜心研究精神错乱者、精神病患者、心理变态者、最烦、越轨者和精神脆弱者,那么研究者对人类的信心势必越来越小[4]。”这个由解决问题到通过积极教育来实现问题预防的教育模式转变中,积极心理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心理学旨在培养健康的人格,提升幸福感。学校应适时的研究一些积极点如培养,适应能力,信任,希望,成就,和谐关系,和一些积极的社会行为。让积极心理学走进课堂,充分鼓励和帮助学生挖掘的积极心理品质,使学生在积极心理的暗示下不断进步。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樊富珉提出:“大学生善良和美好的一面和问题的一面同样真实的存在着,大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与缺点和脆弱一样真实。积极是人类天性中的一部分[5]。”

(二)转换教育模式

1.咨询方式多样化

心理学是一门心灵之间交流的学科,需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传统的教育模式过分刻板和枯燥反而会将距离拉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充分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对普通学生开展团体辅导,帮助他们发现自身优点,培养积极客观的心态。对于有心理问题困扰的学生,在团体辅导的基础上,求助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开展进一步的心理咨询治疗。此外,高校可以结合积极心理学组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记录身边的美好,征集最美笑脸,每日一赞等积极向上的团体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教育结构网络化

我国高校面临着专业心理健康咨询教师短缺,师生比严重失衡等问题。因此,为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心理困惑,构建班-舍-家联合的教育体系,通过联系家长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利用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舍长,在班级和宿舍层面加强积极心理学体验式教育,让同学认识了解并逐步接受认可积极心理学。相比于教师教育,朋辈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让学生在相互帮助的过程中获得自信,自我接纳,变得更了解自己。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健康发展,同时在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打破传统的心理教育方式,将积极心理学充分应用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培养积极向上的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贾清兰,王晓飞.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N].吉林日报,2017-11-13(5).

[2]陈国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积极心理学的视角[J].智库时代,2018(38):121-122.

[3]鲜于乐娇.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3):37-40.

[4]亚伯拉罕•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142-152.

[5]樊富珉.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新趋势[R].山东青岛:山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8.

作者:刘翔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