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区教学管理问题与解决策略

多校区教学管理问题与解决策略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很多学校都出现了多校区的格局。多校区的教学管理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分散教学资源压力,开发校区潜能,从而增强学校的竞争优势。但是在实践中,多校区的教学管理是复杂而困难的,面临着很多问题,如管理跨度大、不同校区的建设发展程度不同、资源分配及基础配置不均衡、资源浪费严重、信息沟通不畅、监管不力等。所以有效解决多校区教学管理的问题,对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作者结合了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实践与经验,分析了多校区教学管理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探析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多校区;教学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地区各个学校都开始了扩招,教师和学生的数量剧增,学校大多由精英化朝着大众化发展。所以可以帮助扩大办学规模的多校区办学应运而生。多校区教学由于地点分散管理也就被分割开来,教学管理可以有效协调规划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进程。多校区的教学管理模式与单校区的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研究探索适合当下多校区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了我国各个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多校区的办学模式一般都是以老校区为本部,新校区为分部。一般情况下分部的教学氛围、管理手段等与本部相比有一定差距。分部的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对学校缺乏归属感。所以必须加强多校区之间各个层面的交流,尤其教学管理方面的交流。建立起多校区教学管理的运行体质,系统化地解决问题,进而提高整体效益。

1多校区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信息的同步与共享

多校区的办学模式下多个校区存在沟通不畅甚至因此造成成本增加的问题,不同校区的地理距离、学生教学的分散等都导致了校区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难以同步与共享。不同校区安排的会议、相关文件精神的传达、教研室的共同活动等都会导致不同校区之间的教学质量、进度、科研动态不同步。而这些教学动态都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宏观调控,那么就会影响教学反馈、评价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

1.2教学资源浪费严重

根据经济学上的观点,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如果盲目扩大办学规模而超过了适度的范围反而会导致“规模不经济”的问题,造成教学资源浪费。现在很多学校的扩建缺乏对未来的预测,进而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多校区之间的资源缺乏充分的共享,学校物资设备的利用率和共享程度不高,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材料的重复购买都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另一方面多校区的教学管理中会出现管理职务重叠、职权划分不清、冗员过多等问题,而使管理信息流通不畅、多头领导造成重复管理等,这些都增加了管理成本但是却降低了管理效率。

1.3文化建设不足

分校区的校园、学生、教师等一般都是新建的新来的,但是远离了原来的校区也就远离了原来学校的传统文化和人文情怀的熏陶和继承,而这些都属于学校的文化建设,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和情绪,所以学校一定要注意及时疏导同学,不能让其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很多学术讲座和活动也很多都安排在主校区,这些都加剧了多校区之间的文化建设的差距。文化建设还包括学分制和选课制,要尽量做到教学改革的同步和创新。所以分校区的教学管理应该有意识地落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上。

1.4师生沟通障碍

针对多校区教学模式下的流动教学,一般情况下,初入学的学生会被安排在新的校区学习生活,这就造成初入学的学生和专业程度高的教师沟通机会过少。长此以往,将会使得师生沟通出现障碍,这就造成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认知严重不足,过于片面,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此同时,初入学的学生和入学时间较长的学生之间的沟通严重匮乏,这就造成其对于目前的就业形势了解不足,容易造成其盲目乐观或者盲目消极对待就业形势,同时会加速学生坏情绪的产生,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多校区的教学管理造成新的障碍。

2多校区教学管理面临的问题的解决策略

2.1建立和健全教学管理的组织机构

健全的组织机构是顺利进行教学管理的重要前提。所以要在全校范围内成立严密的教学管理组织,明确部门分工:维持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秩序;校区的基建和安保;指挥、检查、协调、考核部门;思想辅导员等。尤其注意分校区的配备要相同、素质要相当,特别是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管理的相关人员。分校区的教学管理组织直接面向分校区的教师和同学,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所以主校区要下放管理权,扩大分校区的自主权,进而实现分校区的自主管理和自我督促。而主校区则要注意宏观上的规划、指导、协调。全校要定时召开工作例会,汇报和听取各个校区的教学、学习、生活的具体情况,如有问题一起协商解决。各个部门互相帮助,以高度的责任心确保学校的教学管理。

2.2加强分校区的文化建设

分校区文化建设对学校的稳定和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学校的领导必须要高度重视。所以必须着手加强分校区的校风建设,营造文化氛围,打破校区之间的文化界限,树立“同一个大学”的意识,积极沟通,推动相对统一又各具特色的校区文化的融合。比如,分校区和主校区一起开展各种文娱活动;讲座以及其他学术活动要坚持统一;不同校区之间开通直通车,任课教师互相交换,互相辅导,共同进步。同时完善监督体系,如领导听课、学生评教、教学督导等,全方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2.3建立统一的网络信息平台

因为各个校区之间受距离和交通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各个校区之间的教学资源分配、基础设施的配置、信息的交流等教学管理方面有诸多不便。所以为了有效实现各个校区的信息共享、均衡资源配置、加强教学管理,可以建立起统一的网络信息平台。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教学信息化、办公自动化、资源数字化的进程,以及完善分校区学生的学分制、选课制。另外全校教师可以利用社交软件如QQ群、微信群、网络视频等进行交流,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无纸化办公。网络信息平台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推进数字校园进程。

2.4提供师生沟通平台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因此,师生沟通显得相当重要。由此可知,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有其必要性。第一,学校应当在每一个校区都为教师安排工作科室,营造优质的教学氛围,而且会安排相关专业的教师定期为学生进行疑难解答,增加学生和教师当面沟通的机会。教师应当运用其高尚的职业精神和优良的教师品德对学生进行感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第二,增强学生团体的影响力。学校的每个校区都需要为增加团体活动与增设学生团体提供条件,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沟通,使得学生课余文化氛围更为浓厚,使得学生相互间的沟通进一步深入。第三,增设心理指导课程。学校可以在每个校区设置心理辅导室,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定时讲授心理辅导课程。学校还可以通过关注学生发表在互联网上的动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对于心理浮动过大的学生及时予以心理指导,了解学生在生活方面与学习方面的难题,助力多校区管理工作的展开,保证学生全方位发展。

2.5因材施教,因人定位

多校区教学的时代环境中,多校区的壮大发展,都应当将人作为前提,实现因人定位的标准。先要对各个校区自身的定位加以明确。伴随校区的扩展,将各个校区有效的利用和管理,使其优势得以发挥,优化各个校区的价值功能,将成为学校面临的重点难题。所以,各个校区的定位明确出来才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长处。正常情况下,定位校区功能的形式分为以下几种:基于学科的院校形式;基于工作的职能形式;两者混合形式。接下来,创建各个校区独特的文化环境。每个校区通常都会存在其特有的文化环境。营造独特的文化环境,一是能够利用建筑特色加以影响,也就是按照差异性定位,来建造与其相符的特色建筑。而是能够利用校园团体活动来营造校区文化环境。比如,偏理的校区可以组织科技比赛、高等数学知识竞赛等;偏文的校区可以组织作文比赛、诗歌等丰富校园生活,营造校园文化境。

2.6教师资源有效共享

针对多校区学校教师资源浪费问题。学校校部应当设置校务工作办公室,合理安排教师资源,确保教师资源实现有效的调配,为学校管理带去便利。制定科学的教师管理制度,在制度方面,使得学校的教师资源共享做到有法可依,通过有效的指导,实现各个校区教师资源的有效共享。完善网络教务管理系统,通过应用软件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分派,保持教学管理透明度。

3结语

从单一校区到多校区是现在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目前处于发展初期,经验较少,所以学校必须要吸收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多校区教学管理的道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多种方式,借助先进技术,优化多校区之间的资源配置、全面协调多校区的发展。构建有效的管理制度,借助高科技手段,构建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校园,使得教育资源得以共享。将学生作为校园文化构建的根本,诱导学生强化自身教育水平。多校区学校必须逐步增强教书育人的理念,将课程教育、服务教育以及管理教育贯彻落实,实现全过程、全面、全员的教育机制,确保多校区管理内容得以高效、正常、有序的执行。多校区教学有优势也有缺陷,学校应发挥优势,修补缺陷,使得这种教学优势得以淋漓尽致发挥。多校区教学管理的道路艰辛且漫长,需要从我们坚持不断地探索、创新,推动我国多校区教学管理进程,最大化地发挥多校区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辜少强.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问题的实践与探索[J].高教探索,2015.(08):15-16.

[2]陈湘如.目标管理理论视野下我国多校区高校办学成本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02).

[3]谭秋浩.新时期高校多校区校园文化构建的研究——基于高校跨区域多校区办学模式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3(4).

[4]吴春丽.一校多区格局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08).

作者:余建晖 唐兰兰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