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思政化路径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思政化路径

摘要:课程思政化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旨在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视角,在课堂设计中既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提升,还要实现价值引领。本文在分析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联系基础上,探讨高职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思政化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课程思政;路径探析

在工程造价专业中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是一门重要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系统地学习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优质工程管理人才。同时在课程中有机融合思政元素,提升学生政治素养。

1课程思政化提出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价值引领,把理性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大使命,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学科,推动课程思政化改革。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以课程为基础,在课程设计中将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和实现价值引导相结合,促使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顺应时展要求,理解课程思政化内涵,发现其不仅指思想政治课程的建设,更包括了各专业、各学科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挥,通过思政元素、红色基因的融入,在课堂中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坚定政治信念。《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主要讲述了工程招投标的相关理论,合同管理的相关理论,为学生今后从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相关工作奠定基础。课程当中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相关理论梳理是本课程重要内容,此外课程思政化建设也是本门课程精髓,同时是顺应时展的必然。《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思政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于学生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在招投标的任何环节都要诚信,不能弄虚作假,争取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工程。

2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关联

2.1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目标相互对接

立德树人的高校办学理念决定了必须把思政教育贯穿高校教育全过程。结合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这门课程,从不同角度入手,将课程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互对接。在课程思政化建设中始终引领正确人生价值观与世界观,教会学生把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相统一,个人品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相协调、抱负远大和脚踏实地相一致。

2.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联系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改变。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需要大力发展建筑行业,只有建筑行业发展起来了,才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能够更好地抓住什么是美好生活”、“什么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如何解决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建设工程领域发挥的作用”等一系列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学生通过学习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相关知识,尝试通过学科理论来解答现实问题,并且在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能够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公正法治诚实信用,全面深刻的认识到工程建设领域发展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之间的联系,客观的看待外部世界,对于国外的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理论能够辩证看待,取长补短。总而言之,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课程思政化建设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领域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一种优良国际化视野,培育出独特的爱国情感以及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与文化自信。

2.3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与学生个人发展的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们国家非常重要之教育方式,它在精神信仰养成,完善人格的锻造,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于任何一门专业课程,思政化建设都是要做到不能仅局限于课程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知识点的学习务必需要和人文情结结合起来,通过各种课程教育教学挖掘知识的育人功能,从而实现课程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本身就是一门理论学习和实践相互结合的课程,始终遵循着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以及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思想。根据大部分高职学生毫无针对性的寻找课外实践所带来的困扰,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既有理论的深度贯穿又坚持和实训相结合,通过理论服务实训,实训完善理论的思路让学生获得不一样的收获。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基础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内在联系,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后很有可能提高自身认识,继而转化为实际行动,尤其在今后工作过程中深度贯彻,通过专业所学和行业现状创造出有价值的建筑产品与服务,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

3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思政化的建设思路

3.1建设目标

(1)育人导向与课程目标相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于要立德树人,培育四有新人,他们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心理素质。将思政教育融入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专业课程必须要做到以下。第一,坚持历史和现实统一,提升课堂吸引力;第二,坚持理论和实践统一,加强课程说服力;第三,坚持课程和企业实际工作统一,提升课程核心竞争力;第四,坚持校内和区域发展统一,提升课堂实用性。总而言之,以讲故事形式诠释立德树人道理,用通俗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道理,并得到大家认可,实现育人和教学协同化发展。

(2)思政元素与文化基因相融合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是门涉及知识点非常多的专业课,专业知识丰富性是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之基础。思政元素涉及政治、文化、经济、法律法规等多方面内容,在围绕课程大纲的基础上,课程的文化基因和思政元素能天然融合。有效引导学生不死读书、不读死书,并且把积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环绕自身立德、树立正面积极形象的目标,做到教学动静、内外结合。

(3)教学方法与载体相呼应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课程特质对其思政化建设中教育方法和载体路径相呼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结合实际情况对讲义内容做好精细化加工,将思政课程的一般理论和行业具体情况相结合,让思政化理论切实适用于学生未来发展。具体可以应用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工具应用、校内外同步的教学方法,充分了解企业和学生的需求,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各项资源,以及邀请企业专家开展讲座的多种模式来培养创新能力比较强并且能够自主学习的人才。

3.2建设方案

(1)根据思政化的特点做好课程设计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课程设计首先是形成完整的课程培养大纲,设计出有时代特色并且符合当代潮流以及大学生心理的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要通过价值引领,不仅需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让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丰富本门学科的人文精神。其中,工程招投、投标、开标与评标以及建设工程合同的索赔以及变更是本门课程讲授的重点内容。此外,在价值观引导上,本课程重点培养热爱工程招投标行业,关注建筑从业人员对建设工程招投标的美好诉求与社会整体利益。让学生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全过程中自觉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诚实、信用、公开、公平、公正。

(2)多种课堂模式实现理性与情感认同

在教师讲课过程中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通过讨论法、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以及项目化教学等方法。有效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理性、行为等方面的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在上课之前,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心理需求制定授课方案,鼓励学生对行业内的现象进行探讨与评价,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再引领他们走进正确的思维模式。在教学中也不是单纯局限于某一种模式,而是根据不同的章节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组合。例如,在讲建设工程招标时候,先让学生自己去查找一些工程招标的资料,并且探讨一下在招标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问题或者出现哪些违规现象据此可以得到哪些启发,让学生以PPT的形式在上课时候进行汇报与展示,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对其汇报的内容进行更正与补充。然后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短视频、网络趣图、漫画等引入本次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工程招标时候要做好哪些工作,要具备哪些品质才能从事工程招投标工作。只有通过这样生动的上课模式,学生才能实现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改变,然后再深挖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政化教育,这样学生才能实现态度、情感、价值的共鸣,进而在领悟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3)重视社会需求与学生就业对接结合

区域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学校的人才输出,因此学校培养的人才要和国家的宏观布局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作为一门工程造价专业的必修课,教师光为学生传递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需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做出规划。建筑业是非常广大的一个行业,涉及的内容比较繁杂,所以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有很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实践能力等。为了使实践教学环节能够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教师必修切实调查社会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对培养人才的需求,不断的修正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一来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二来学生在实践中将课程所传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思想觉悟,不断约束自身不良行为。教师还应该时刻跟踪新型技术的发展动态,力求为社会培养出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4结语

课程思政化的主要战场是课堂,专业课的教学与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具有很强的相似性,课程思政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专业课程和思想理论课程完美的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到专业学习的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专业课程思政化是当前时展的要求,是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教师是专业课程思政化能否建设成功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教学方案,通过大数据,从建筑业角度切人让学生充分了解工程招投标发展动态与新业态形成机理。同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鼓励学生假期到企业见习,并新增新型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全面推动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和就业转化率大幅提高。同时,为不断适应课程思政化改革,教师必须根据本行业所反馈的建议以及学生所反馈的建议不断完善和修改教学讲义,丰富课程教学的资源。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9.

[2]靳诺.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6):5-11.

[3]唐景莉.坚持立德树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6(10):4-13.

[4]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l.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5):60-64.

[5]张丽娟.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

[6]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7(4):547-558.

[7]文秋芳.“师生合作评价”:“产出导向法”创设的新评价形式[J].外语界,2016(5):37-43.

作者:刘甘 单位:吉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