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运用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运用

摘要:目前,国内大部分电商物流企业在成本核算时,倾向于使用作业成本法,但是由于这种方法较为传统,具有工作量大、过程复杂、闲置产能难背充分揭露等缺陷,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不足,该方法基于作业成本法,将时间这一因素引入其中,提升了成本核算的准确率,同时也使闲置生产能力得到了充分利用,具有实施方便、推广便利等优点。

关键词: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成本核算

0引言

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破产,这种情况也出现在许多知名企业身上,不能控制好成本是一大重要原因,在租金、原材料、人工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下,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导致正常运营也受到了严重的干扰。由于成本的控制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所以成本核算也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如今,在国内国际物流企业中,很少有企业能够基于对单一客户的分析,通过准确的方式进行物流作业成本核算。大多数企业仍然是通过应用作业成本法对客户的盈利贡献能力进行评估,并完成物流作业成本的核算工作,所以在收集数据上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首先,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过程较为复杂,时间灵活性相对较差;其次,员工需要通过主观的方式对作业时间进行分配,所以可能会导致最终的结果不够准确。除此之外,由于作业类型也相对较多,所以根据最终的核算结果很难全面有效的了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甚至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营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Kaplan、Anderson(2004)基于已有的研究,合理的改进了作业成本法,并提出了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TDABC),该法又称为估时作业成本法,可以解决此类问题。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核算方法,能够使资源闲置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达到最大化的资源利用率,并使企业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1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与传统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区别

传统的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于1988年被正式提出,提出者为普兰和库伯,在该方法被提出以后,首先在欧美地区以及日本等地得到了应用,但是由于具有一些不足之处,所以也并未得到普及。调查发现,成功应用这种传统方法的企业较少,主要原因是该方法具有多种缺陷,例如,信息的收集、处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成本和资金成本;结果易受到主观性的影响;难以使产能得到充分利用等。卡普兰在对作业成本法进行分析以后,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并进一步提出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这种方法指的是在分摊成本时,要同时考虑到单位作业耗用时间、产能成本等因素。在出现新增作业时,仅需要估计新增作业即可,无需再次计算资源分割系数。

1.1核算步骤不同

斜纹作业成本法在运用之中,先要把握住资源成本动因,然后合理分配资源费用,以作业成本动因为参照,把作业成本分摊到所有的产品与客户身上,继而求出每种产品及每位客户的单位成本,也能得出总成本。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指的是利用活动需要耗费的时间对资源成本进行分配,使相应的产品、部门、客户等能够获得充分的成本。在核算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获取作业单位时间数以及单位时间产能成本,进而求出准确的成本动因分配率,在下一步进行的成本分配时,还需要考虑到作业量,经过计算以后即可得到单位成本以及总成本。通过应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能够大致估计客户、产品以及事物需要耗费的资源,而并非是借助于资源成本动因对资源成本进行分配。从本质上来看,这种类型的作业成本法的诞生,使传统作业成本法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促进了作业成本动因与资源成本动因的相互统一,同时还利用时间进行了度量,并进一步分摊成本。

1.2应对复杂运营的解决方式不同

传统作业成本法的实现需要基于一种假设,也就是在类型相同的事务处理以及订单是相同的,因此在处理的过程中需要耗费的时间也相同。如果在运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复杂的问题,管理人员需要分别对不同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处理并详细记录处理各项事务活动需要耗费的时间。但是时间驱动作业成本分析并非基于上述假设,仅需要通过使用计算时间的等式即可解决各类难题,同时还能对处理时间差异有一定的了解,对数据估测流程进行简化,从而得到更为精确的成本分析结果。

2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核算模型

罗宾•库珀等在自己的著作中深入介绍了作业成本法,根据这种方法的计算原理提指出:资源成本由两大部分的成本构成,即已经耗用的资源与过剩产能成本。在运用此种方法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对核算模型进行归纳之后进一步了解到:例如,某部门在生产中共开展了m项作业,该部门的总成本计为C,在生产中耗用的时间总量为t,生产过程中的时间利用率约为v,gj代表的是j单位作业耗时(大约);yj是指j作业量,过剩产能成本就是该部门没有利用的资源成本,表示为r。即可得到下述模型:C=∑mj=1Ctvgjyj+r除此之外,由于对于同一种作业而言,当所处的情形不同时,往往会有一定的时间差异,所以为了使作业时间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需要通过应用基本时间等式,对单位作业耗时进行确定。如果不同作业的性质相同,但是仍然有一定的差别,可以增加或减少一部分系数,从而获得以下基本时间等式:gjk=β0+β1*X1+β2*X2+…+βK*XK+…+βP*XP在上式中,β0=j作业消耗的固定时间;β1=当X2…,XK,…,XP固定不变,时间动因1的单位时间消耗;X1代表时间动因1;X2代表时间动因2,…,XK代表时间动因k;XK取值为0和1,如果出现了时间动因k。取值为1,如果并未出现时间动因k,取值为0;p代表的是在j这项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时间动因的消耗量。例如,某快递公司在向客户发出产品之前需要进行包装。经调查了解到,标准包装与特别包装分别需要使用2分钟、4分钟的时间,航空运输需要额外增加1.5分钟的包装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以上时间等式代表该公司的资源需求状况,如果需要对产品进行航空运输,而且要增加特别包装,则要消耗的时间为2+4+1.5分钟。在发送需要特别包装的重要文件时,则要耗费6分钟的时间;如果这份文件还需要空运,则需要用7.5分钟的时间。

3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不足

从整体上来看,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具有多种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核算成本上,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缺陷。使用这种方式时,往往需要根据管理人员提供的数据对有效工作时间进行确定,但是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数据的估算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步骤,所以管理人员需要应用科学的方式进行估计。如果管理人员并未充分掌握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可能会导致最终结果的真实性相对偏低。除此之外,由于不同管理人员的实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使用这种方法时,也许要重点把握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中,一般需要将时间作为度量,也就是用时间来衡量生产能力,但是也有一部分能力无法用时间来衡量,例如汽车成新率、仓库折旧计提等。因此,如果仅通过应用时间来分配作业往往很难取得良好的成效。作业成本法仅仅是根据产品情况对闲置生产能力进行分配,实际上这种方法并不具有逻辑性。而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中,虽然考虑到了闲置生产能力,但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并未明确闲置生产能力的承担方上,所以需要对这种方法进行深入调整。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虽然对单个作业成本进行了控制,但没有从整体上考虑,即使降低了单个作业成本,却并不能因此而判定从整体上控制住了成本,甚至会让整个系统的成本有所增加。

4相关建议

4.1提高企业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向管理者提出要求,要对整个作业流程之中耗费的时间进行大致估算,一般情况下,如果估算结果的偏差相对较大,往往会导致最终的核算结果不够准确。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使管理者承担的责任更重,企业要把能力强、水平高的人员安排在这一职位之中,也要组织他们参加集中培训,切实的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使最终的数据结果有更大的保障。

4.2对模型进行优化

由于一部分生产能力无法通过使用时间进行衡量,所以可以应用其他方式,这样能使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劣势得到改进,能发挥出更明显的成效。

5结束语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具有多种优势,这种方法是基于先进的科学理论实现的,能够使成本核算结果更加可靠,并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方法,也能构建更加合理的模型。然而,这种方法能否深入运用,还要得到实践的进一步考验。与传统作业成本法相比,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优势较为显著,主要体现在成本信息更加准确、创新性强、经济等方面,所以如果企业符合相关条件,可以通过应用这种方式来强化成本核算,并进一步提升决策的有效性,从而为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仝豫明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