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志智双扶巩固提升实施方案

脱贫攻坚志智双扶巩固提升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自主脱贫意识,激发内生动力,提高脱贫能力,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根据《2020年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实施意见》部署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着力培育贫困群众主体意识、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能力、改进帮扶方式、营造健康文明新风,形成有劳才有得、多劳能多得的正向激励,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价值取向和政策导向,凝聚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大精神力量,确保实现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为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全面建成小康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二、工作举措

(一)开展扶志行动,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内生动力

1.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根据要求做好阵地建设、队伍组建等工作,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队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以上较大规模的扶德扶志文明实践活动,围绕主题重点开展好学习活动(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学文化、学技能、学健康生活),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实践活动、乡风文明实践活动、感恩奋进实践活动、美丽家园实践活动),服务活动(居家养老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爱心助困服务、邻里互助服务),组织开展全县文明实践微视频、抖音大赛。开展好“扫黄打非”进乡村活动,组建“扫黄打非”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经常性开展“扫黄打非”基础知识和法律政策宣讲,未成年保护常识宣传,用好“广场舞健身队”“五老志愿者”等队伍,组织群众开展“扫黄打非”节目创作,让群众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民政局、县委党校、扶贫办、农业农村局、司法局、文广新旅局、采茶戏保护传承中心、文联、就业局、文化馆、电商办、教科体局、残联、果业局、卫健委、妇联、团县委、各挂点帮扶单位、各乡(镇)〕

2.加强“三项”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宣传教育引导,采取宣讲、组织观看视频、进村入户走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及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宣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新编印客家文化通俗读物《教儿经》进校园、进村(居)、进家庭活动。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发挥乡村法律明白人作用,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通过以案释法、法律进校园、法律进乡村等形式,号召群众远离、远离邪教、远离等违法犯罪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加强脱贫攻坚典型示范宣传教育,深入挖掘倾力扶贫、自强脱贫的好典型好故事,积极开展先进典型选举活动,全县评选表彰“知恩感恩脱贫家庭”20户、“最美家庭”20户、“清洁家庭”20户、“文明家庭”20户、“好人”20名、“文明实践标兵”20名,星级文明信用户据实评定。组建宣讲团,广泛开展“决胜小康、奋斗有我”、“话脱贫、颂党恩”群众性主题宣讲活动,并在县级媒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传,激发贫困群众感恩自力动能。〔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扶贫办、政法委、司法局、妇联、融媒体中心、农商银行、各挂点帮扶单位、各乡(镇)〕

3.开展脱贫颂党恩活动。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要在帮扶过程中,积极开展扶志扶智扶勤扶德“四大感恩行动”,对贫困户进行感恩自立教育、感恩自强教育、感恩自力教育、感恩自尊教育,并建立相关台账。各村结合实际,开展“三讲一评”活动,以座谈会、屋场会等形式,由驻村工作队讲脱贫攻坚政策要求和帮扶措施、挂村领导讲精准扶贫组织实施和落实落地、贫困农户讲精准脱贫获得实惠和党的恩情,由挂村领导、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农村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村民和贫困户代表共同组成评议组,定期评议贫困农户内生动力和感恩表现并张榜公布,激励贫困群众感恩奋进、脱贫致富。原则上每个村每年开展活动不少于三次。〔牵头单位:县扶贫办;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各挂点帮扶单位、各乡(镇)〕

(二)开展扶智行动,提升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能力

1.加强教育扶贫。全面落实各级各类学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义务教育,严防因贫失学辍学和因学致贫返贫;统筹落实贫困家庭子女各阶段就学资助、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就读高校毕业初次就业的帮扶政策,确保各种助学扶贫政策应享尽享。在全县中小学校组织开展“我和我家的移风易俗故事”故事比赛、“小手拉大手共建清洁家园”等活动,推进感恩教育进学校进课堂,开展好习惯、好行为养成教育,带动学生及家长共同感恩奋进、自强不息。积极引导贫困家庭参加职业教育,增强就业创业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牵头单位:县教科体局;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妇联、扶贫办、各中小学校、各乡(镇)〕

2.加强技能培训。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定期举办蔬菜、油茶、脐橙、电商等产业技能轮训和家政服务、建筑安装、餐饮服务等劳务技能培训,让贫困人口接受一次以上实用技术培训,帮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掌握一项种养、加工或服务实用技能。针对留守贫困群众特别是半劳动力贫困人口开发公益性岗位,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扶贫车间和强化劳务补助,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至少有一项稳定脱贫项目。要组织适合残疾人的技能培训,宣传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典型。改变帮扶方式,采取产业奖补、劳务补贴、以工代赈等措施支持贫困户劳动力参与就业创业。〔牵头单位:县就业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教科体局、电商办、扶贫办、残联、果业局、各乡(镇)〕

3.加强文化扶贫。提升文化扶贫成效,开展服务“三农”作品创作,推出一批脱贫攻坚文艺作品。在全县发起“志智双扶”文艺作品创作征集展示活动,组织开展乡风文明剧目创作,举办“移风易俗新风尚•婚事新办”摄影比赛,定期开展文化下村活动,用采茶戏、山歌、快板、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调动贫困群众人心思进、主动脱贫、勤劳致富的积极性。〔牵头单位:县文广新旅局;责任单位:县扶贫办、文联、文化馆、采茶戏保护传承中心、各乡(镇)〕

(三)推进乡风文明,引导贫困群众健康文明新风尚

1.建好三个宣传阵地。固定设立文明实践“光荣榜”。由村红白理事会、“五老”人员等组成文明理事会,每季度开展一次评议活动,对孝敬父母、文明诚信、讲究卫生、勤劳致富等先进典型在文明实践“光荣榜”进行表扬;对破坏公共财物、不孝敬父母、游手好闲、道德败坏、好吃懒做等不文明行为,镇村两级牵头进行教育劝导,经过两次以上(含两次)教育劝导仍不改正的进行曝光批评。设置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在村委会及人员密集区设置固定宣传栏,重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内容;重点公示红白理事会办事流程、标准、移风易俗活动安排、党员承诺书等乡风文明行动内容。绘制移风易俗文化墙,利用房屋外墙、围墙等载体,通过绘画、楹联、俗语格言等方式广泛刊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客家传统美德、移风易俗等内容。原有文化墙破旧、脱落的,要加以更新、修缮。〔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扶贫办、民政局、“三城同创”办、各挂点帮扶单位、各乡(镇)〕

2.开展三个专项活动。持续开展“赣南新妇女”运动,发挥全县广大妇女的积极作用,开展以“百善孝为先”“传承孝道好家风”等为内容的巡讲活动,引导广大妇女及家庭成员知恩、感恩。开展“清洁家庭”创评活动,各乡(镇)按照“赣南新妇女”运动“清洁家庭”建设标准开展示范村建设、集中整治等活动,并评选表彰一批“清洁家庭”。开展“‘她’益行·伴成长”系列活动,开设花艺、亲子烘焙、瑜伽、家庭教育等公益课。年终开展“最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文明村镇要按创建规范标准正常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有基础的村镇要积极创建文明村镇,发挥理事会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治理、公共设施维护、矛盾纠纷调处等乡村治理,发挥文明实践“光荣榜”作用,激励引导群众形成勤劳节俭、诚信谦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崇尚文明、热爱公益的良好风尚。同时,有条件的村要积极打造村史馆,对符合要求的于6月份推荐创评省级村史馆。持续开展六项专项整治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农村、封建迷信、婚丧礼俗(高价彩礼)、不孝行为、乱埋乱葬、环境卫生六项专项整治行动。各职能部门、各乡(镇)要安排专门的队伍,长期开展整治工作,开设举报热线,曝光好吃懒做、盲目攀比、环境脏乱差等不良行为,形成县乡两级整治合力。贫困户出现薄养厚葬、不孝不养等不良行为的,由村委会和帮扶干部进行劝导,劝导无效的,列入“黑名单”观察,观察期间取消评先评优资格。〔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妇联、民政局、扶贫办、人民法院、政法委、文广新旅局、司法局、公安局、各挂点帮扶单位、各乡(镇)〕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脱贫攻坚志智双扶巩固提升工程由各乡(镇)负责抓总,各挂点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共同参与,形成乡(镇)驻村领导牵头,村干部、乡村妇联、司法所及驻村工作队、挂点干部具体抓落实,村级理事会、五老人员具体协助的工作合力,抓好抓实抓细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广泛开展宣传。相关部门单位要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志智双扶主题文化下乡巡演活动,新闻媒体要聚焦脱贫攻坚一线,深入挖掘工作中涌现出的各类典型,宣传志智双扶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乡(镇)、村、单位、个人和典型经验,在全县上下营造比乡风、赛文明浓厚氛围。

(三)强化督查考核。各乡(镇)、各责任单位要相应制定活动方案,安排专人每月汇总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县委宣传部要会同县委办、县政府办对志智双扶工作每半年督查一次,县精准办要结合其它扶贫工作的开展,经常性开展志智双扶工作的督查抽查,形成多方督查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