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防洪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摘要:天堂镇是天祝县旅游业发展最快和旅游设施最集中的区域,但其防洪设施简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农村设防标准,因此防洪系数低,容易受到洪灾。本文对天祝县天堂镇防洪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更好地推进防洪工程项目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防洪工程;问题;必要性;可行性;天祝县

天堂镇是天祝县旅游业发展最快和旅游设施最集中的区域,沿岸有天堂镇机关、寺院、医院、学校、个体工商户、旅游景区和6个自然村,有城镇人口近0.3万人,农村人口0.28万人,耕地0.09万hm2,各类设施固定资产近5亿元。大通河左岸天堂至那威段是天堂镇辖区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也是天堂镇经济、文化中心。

1防洪工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天祝县天堂镇防洪项目区内河道长7.2km,有村庄、天堂镇机关、学校、医院、旅游景点和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沿河道左岸一、二级阶地布设,很容易受到洪水威胁。为此,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左岸天祝县境内的天堂、那威、牛尾等地段先后陆续修建防洪标准不足10年一遇的铅丝石笼防洪堤5.6km,为保护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基础设施的安全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受资金投入的限制和施工技术水平低的影响,以前修建的防洪堤绝大部分无基础或基础很浅,经较大洪水后,大部分堤基悬空,堤坝坍塌,虽经数次维修加固,但截至目前比较完好的堤坝仅存2.56km,且其防洪标准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农村设防标准。

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大通河天祝段位于天祝县南部的山间沟谷地区,区内地形山峦起伏,沟深山高。由于特殊的高海拔山峰与高原气候特征,使大通河左岸的天堂至那威段成为洪水灾害的多发区,特别是夏季及初秋季节,大通河上游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极易形成暴雨、特大暴雨,并产生危害较大的暴洪灾害。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项目区就发生较大洪水14次,特别是1993年7月23日,大通河上游流域发生强降雨,大通河天堂段洪峰流量达1210m3/s,造成天堂镇天堂村、大宗台村和麻科村牛尾社共1800多人受灾,56户民宅进水,临时转移群众260多人;有5.4km堤防、3.8km道路和3.73hm2农田被洪水冲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00多万元;2002年7月14日,大通河上游流域发生持续降雨天气,大通河天堂段洪峰流量达1000m3/s,造成天堂镇那威村和麻科村牛尾社的2.67hm2农田被冲毁,有近5km铅丝石笼防洪堤被洪水冲毁坍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00多万元。2010年7月3—4日和9—11日,受大通河上游流域发生降雨天气和上游水电站腾库清渣泄洪的影响,天堂段洪峰流量达800m3/s,致使正在建设的天龙园景观广场进水,洪水冲毁堤防1.3km,冲毁农田4.8hm2、道路2.6km,紧急转移群众152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84万元。因此,尽快对大通河左岸天堂至那威段进行防洪治理,提高其抗御洪水灾害的能力,减轻区内广大居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对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当地民族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大通河天祝县天堂至那威段均属青海与甘肃界河,现状右岸(青海岸)已建有较完善防洪堤,而河道左岸冲刷、淘蚀严重,岸坡滑塌,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水灾害发生,本就紧缺的耕地被洪水逐年吞蚀。因此,亟需对该段河道进行防洪治理。本次根据大通河防洪工程现状,确定先期对大通河左岸天堂至那威段部分险段、危段进行防洪治理,提高其抗御洪水灾害的能力。

3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大通河天祝县天堂至那威段河道治理工程前期工作开始于2010年8月份,由天祝县水务局委托武威市水电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天祝县大通河天堂至那威段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由天祝县水务局上报甘肃省发改委,2011年5月13日甘肃省水利厅受省发改委委托,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查,并以甘水函发〔2011〕220号文件将审查意见报甘肃省发改委,甘肃省发改委以甘发改农经〔2011〕1176号文件对可行性研究进行批复。大通河天祝县天堂至那威段防洪工程以科拉沟为界,天堂至科拉沟段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堤防及穿堤建筑物级别为4级;科拉沟至那威段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洪水,堤防及穿堤建筑物级别为5级;工程估算总投资1494万元,工程建设所需资金采取申请国家补助和地方自筹解决的办法。工程无论在项目设计、资金筹措,还是人员配备等方面均达到项目实施要求,因此天祝县天堂镇防洪工程项目是可行的。

作者:陈兴峰 单位: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金强河水利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