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教育现状与改革浅议

电气工程教育现状与改革浅议

[摘要]

电气工程专业是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电气工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在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电气工程教育除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专业知识外,还肩负着最大可能地拓展学生知识面、教会他们处理更新信息和数据、培养提升其自身竞争力的重任。学校应当顺应时展,积极探索电气工程教育的改革路子,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毕业生,为社会培养技术型的高科技人才。

[关键词]

电气工程;改革;高等教育

一、电气工程教育的新挑战

电气工程(ElectricalEngineering,简称EE)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和关键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前身是电机专修科。传统的电气工程的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此定义本已经十分宽泛,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电气工程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上述定义的范畴。有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指出:今天的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近几年来,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工程专业中,电气工程专业一直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电气工程专业的人才。因此,电气工程教育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像一条多彩的纽带,紧紧连接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悄然改变着大信息时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模式。也正是因为如此,电气工程教育的前进步伐更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也面临着更多挑战。这些新的挑战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国际大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消费产品的世界范围竞争的出现。目前,光纤通信和卫星通信迅猛发展,信息流通和传递彰显自由和迅速,电气产品及工程的设计、生产过程以及销售都不再局限于地域,这使得商品迅速更新换代,销售竞争日趋激烈,电气工程专业发展趋势更趋向于信息化、智能化。[1]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使毕业生不但能在竞争中生存,还能做到最好,在学校工程教育时期,学校应利用有限的时间有效教给学生基本理论,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并能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由此看来,学校的任务相当繁重和艰巨。其二,电气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层次、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近年来经常发生企业出现人才缺口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因此,电气工程教育的目标、规划和培养的方法手段都亟需调整,电气工程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二、我国电气工程教育的现状

电气工程学科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2],主要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我国传统的电气工程教育虽然在不断探索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但仍然不能适应社会和学生本人发展的需求,在培养技术专业人才上缺乏国际竞争力。据了解,目前已经参加工作的电气工人,无论是理论基础知识还是业务精通能力都还未能达到专业要求。[3]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电气工程教育中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培养目标单一,造成课程设置陈旧,不够多样化,且课程与实际应用不能接轨,实践课程偏少。学生课堂上学的和在企业工作中遇到的不一样,造成学生在工作上的困惑和压力,也使得企业在挑选工程技术人才时总感觉无从下手。即使进了企业工作,学生也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来适应和学习。第二,教学方法单一,电气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内容理论性比较强,加之大多课程含有较多的公式推导和理论叙述,若课堂教学不生动,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烦躁、厌恶、学不进去的情绪,导致教学效率急剧下降。第三,许多开设电气工程专业特别是新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在师资力量、学科建设、教学质量、平台建设等方面,和国内外强校还存在很大差距,有待进一步提高改进。而这些院校正是除开少数几个实力雄厚的重点院校外培养大批电气工程专业基层技术人员的地方。第四,学生培养目标不明确,传统的教学方式只重视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理论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实践课比较缺乏,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工程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电气工程的教学改革大潮势在必行,应当尽早地、坚定不移地铺展开来。

三、电气工程教学改革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各高校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对电气工程专业进行改革。

(一)课程设置方面

调整培养方向,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培养计划,以培养综合性创新人才为主,兼顾学科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应用。课程设置就是培养目标的主要体现,抓住3至5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作为专业理论基础,并通过课程建设使之成为本专业的核心品牌课程。再依据电气工程的发展方向添加智能信息控制、智能电网、新能源开发等方向的课程,反映电气工程发展趋势和新型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其学习热情,同时也成为专业建设的重点。适当增添人际关系与管理方面等课程,树立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努力增强实践环节的时间和实效性,加强校企沟通和合作,避免学生在企业“真坐假做”的实习。而对于一些陈旧的课程,要大胆删去。以上各方面科学融合形成一套合理、丰富的课程体系,将以各学期分散实习的方式尽可能多地使学生有参与实践的机会,以便与企业应用和专业发展紧密相连。当然,课程设置与各校的实际情况有着十分大的关系,我们只能秉着同一原则具体分析和处理。

(二)教学支撑的大力完善

强大的教学支撑是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坚实后盾,其包括的面是非常广泛的。比如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自我培训考核等方法,组建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在电气工程信息化、智能化新趋势上有较强教学和科研实力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和保证。再比如开展学科建设,建立专业带头人为主导的学科团队。开展学科建设可以大力推动学科专业水平的提升,帮助带动年轻教师的成长和进步,无形中坚实了人才培养的基础。

(三)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是电气工程教学改革的重头戏,也是广大基层教师不断研究摸索的主要方面。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如课堂气氛刻板、教学手段单一、考核方式不够科学等,导致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地记住了知识的皮毛以应付考试,没有真正获得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别谈创新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已不是新的议题,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强调几点课堂教学中的重要问题。首先,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比较刻板的,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在听课的同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思考。实践证明,在讲授的过程中变换教学方法,如采用提问教学法[4]、案例法等,在讨论、提问中能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对知识及时思考和消化,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有非常大的帮助。其次,需要改进教学手段。虽然目前大多数学校均采用多媒体教学,但相当多的学校在授课时只简单应用了PPT课件,甚至是照本宣科,而对教学视频、影音、动画等其他多媒体元素应用较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可以提高课程讲授的生动性,并能在基础专业知识中融入更多学科前沿的新技术、新方法。第三,要建设丰富教学平台。我们应当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建立资源共享教学网站,给学生更多自学的空间和平台。一来可以在课后方便学生复习,二来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我校的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教学网站包含了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视频、自测题、在线答疑等多个模块,其开发和应用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四、结论

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电气工程教育除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专业知识外,还肩负着最大可能地拓展学生知识面、教会他们处理更新信息和数据、培养提升其自身竞争力的重任。学校应当顺应时展,积极探索电气工程教育的改革路子,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毕业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通过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技术型的高科技人才。

作者:司徒莹 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渝慧,王立德,朱洁琳.电气信息化将成为未来电气工程专业发展趋势[C].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2009.930-932.

[2]翁国庆,黄飞腾.电气工程专业现状分析及浙江省属高校发展策略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20):35-55.

[3]戴岳虎.电气教学如何满足社会岗位需求的探讨[J].中国职工教育,2013(22).

[4]罗奕,王斌,张涛.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大众科技,2014(11):191-192.

[5]刘顺新,黄文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与选修[J].中国电力教育,2011(03).

[7]唐贤伦,胡向东,罗萍,罗洪平.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通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02).

[8]屠萍官,张荣庆,王喜忠.研究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