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工程论文范例

防雷工程论文

防雷工程论文范文1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住宅小区逐渐智能化管理,相应地对建筑电气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电气工程作为现行小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需要对设计技术高度重视,才能够保证小区的建筑质量。本论文针对住宅小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技术要点进行研究。

关键词:

住宅小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技术;要点

引言

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高要求,对住宅小区的建筑质量倍加关注。电气工程属于是建筑施工中的基础性工程,随着住宅环境的不同,就需要对电气工程不断完善。面对目前住宅小区建筑的电气工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对设计技术以高度重视,以提高住宅小区的建筑使用质量。

1住宅小区配电系统的设计

1.1配电系统中变压器的设计

目前的住宅小区运行中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用电负荷在不断增加,这是由于城市居民的经济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也相应地提高,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量增加,就必然会增加用电负荷。这就需要住宅小区在电气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小区居民的用电负荷充分考虑,对科学合理地设计变压器[1]。特别是中国在近年来倡导节约能源,促进环境保护,在对住宅小区的电气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考虑到用电负荷问题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节约能源问题,对变压器的型号、安装数量都要从建筑的运行实际出发进行配置,以使配电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同时还降低了能源消耗量,住宅小区居民的用电也不会受到影响。

1.2配电系统中的其它设计

住宅小区的配电系统设计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满足建筑用户不断增加的用电需求。面对用电负荷不断增加的问题,就需要做好节约能源的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对居民的电能使用情况进行了解,对电能的使用做好分类,使得所采用的节约能源措施更具有针对性,发挥时效性,配电系统设计也更为科学合理。在为建筑配置低电压设备时,要安装继电保护装置,以使低电压设备处于良性运行状态,保证为住宅小区居民持续稳定地供电。小区的配电系统设计中,为了保证供电长时间持续供电,特别是维持机房供电的持续稳定,机房供电往往是一级消防动力负荷,居民的家庭用电会采用三级负荷。通过对负荷划定级别控制用电负荷,就可以达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2住宅小区监控系统的设计

2.1监控系统中消防监控系统的设计

住宅小区是人口集中的区域,也是各种电气设计集中安装的区域,因此,保证消防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住宅小区建设的关键。要提高消防安全质量,很多的城市住宅小区都安装了消防监控系统,对火灾发挥有效的控制作用。从目前的住宅小区消防监控系统的设计情况来看,是将系统划分为局部监控区域和中央监控区域,在消防控制模块中设置有消防指挥运行流程,如果住宅小区中有火灾发生,在消防监控系统中的警报装置就会对火灾隐患进行检测,同时发出消防警报[2]。在火灾现场,消防监控系统的控制模块还会以手动操作的方式或者自动操作的方式指挥火灾现场,对火灾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在对消防监控系统进行安装中,为了保证监控系统在火灾发生的过程中安全运行而不会遭到破坏,就要对系统予以电磁干扰,并做好防护工作。对于系统中的线路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以使得消防监控系统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2.2监控系统中消防探侧器的设计

在城市住宅小区中,消防探测器是重要的装置,不仅可以对火灾予以探测,而且还能够及时地启动报警装置,随之火灾监控模块启动。安装消防探侧器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消防探侧器的型号,还要考虑到安装的位置以及运行环境,保证消防探侧器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3]。虽然现行的住宅小区中所安装的消防探侧器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而且不会受到安装位置的局限,具有良好的火灾报警效果,但也要从其应用范围出发对其安装区域加以明确。

3住宅小区防雷设施的设计

住宅小区的建筑安装有各种电气设备,就要做好防雷涉及工作。通常而言,住宅小区会安装基础性的防雷装置,这对于建筑电气工程而言是远远不够的。要强化防雷设计,就要将电气防雷系统构建起来,保证防雷系统有效运行。这就需要在安装防雷装置的过程中,要对住宅小区的规模以及防雷装置所安装的位置充分考虑。在安装直击防雷装置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其所发挥的作用是避免直击雷对住宅小区的配电系统以及监控系统造成破坏。这就需要从住宅小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接地工作,之后根据需要安装各种避雷设施,诸如避雷针等等,以避免建筑被雷击。对于住宅小区的建筑,其高度国家都有明确规定。如果建筑高度超过了规定范围,就要每间隔5米至8米的高度就要设置避雷带,还要连接地下线,以防止金属构件被雷击。当雷电的强度较高,防雷装置就会对电气设备的绝缘层造成破坏,这就需要安装雷电反击设置[4]。防雷装置接闪器会影响到建筑物中的金属物,两者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另外,建筑物中的钢筋和其他的金属物之间的距离都要符合规定,还要与防雷引下线进行连接。建筑中所安装的各种电气设备都要做好接地工作,还要连接防雷接地,以避免电气设备遭到雷击。住宅小区建筑安装有大量的电气设备,有必要将综合布线系统构建起来,合理设计通讯网络,以保证各项信息有效传输而不会受到雷电的影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住宅小区的建筑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电气工程设计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是为小区居民塑造舒居住环境的重要条件。建筑电气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基础部分,直接关乎到建筑的使用功能。特别是目前各种新的电气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得以应用,就更需要针对建筑电气设计工作积极探索,提高设计质量,以确保建筑电气运行稳定,更好地满足住宅小区居民的电气使用需求。

作者:余翔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引用:

[1]田建红.智能小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实践[D].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周元.智能小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实践[J]山东工业技术,2016.

防雷工程论文范文2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住宅小区逐渐智能化管理,相应地对建筑电气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电气工程作为现行小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需要对设计技术高度重视,才能够保证小区的建筑质量。本论文针对住宅小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技术要点进行研究。

关键词:

住宅小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技术;要点

引言

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高要求,对住宅小区的建筑质量倍加关注。电气工程属于是建筑施工中的基础性工程,随着住宅环境的不同,就需要对电气工程不断完善。面对目前住宅小区建筑的电气工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对设计技术以高度重视,以提高住宅小区的建筑使用质量。

1住宅小区配电系统的设计

1.1配电系统中变压器的设计

目前的住宅小区运行中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用电负荷在不断增加,这是由于城市居民的经济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也相应地提高,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量增加,就必然会增加用电负荷。这就需要住宅小区在电气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小区居民的用电负荷充分考虑,对科学合理地设计变压器[1]。特别是中国在近年来倡导节约能源,促进环境保护,在对住宅小区的电气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考虑到用电负荷问题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节约能源问题,对变压器的型号、安装数量都要从建筑的运行实际出发进行配置,以使配电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同时还降低了能源消耗量,住宅小区居民的用电也不会受到影响。

1.2配电系统中的其它设计

住宅小区的配电系统设计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满足建筑用户不断增加的用电需求。面对用电负荷不断增加的问题,就需要做好节约能源的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对居民的电能使用情况进行了解,对电能的使用做好分类,使得所采用的节约能源措施更具有针对性,发挥时效性,配电系统设计也更为科学合理。在为建筑配置低电压设备时,要安装继电保护装置,以使低电压设备处于良性运行状态,保证为住宅小区居民持续稳定地供电。小区的配电系统设计中,为了保证供电长时间持续供电,特别是维持机房供电的持续稳定,机房供电往往是一级消防动力负荷,居民的家庭用电会采用三级负荷。通过对负荷划定级别控制用电负荷,就可以达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2住宅小区监控系统的设计

2.1监控系统中消防监控系统的设计

住宅小区是人口集中的区域,也是各种电气设计集中安装的区域,因此,保证消防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住宅小区建设的关键。要提高消防安全质量,很多的城市住宅小区都安装了消防监控系统,对火灾发挥有效的控制作用。从目前的住宅小区消防监控系统的设计情况来看,是将系统划分为局部监控区域和中央监控区域,在消防控制模块中设置有消防指挥运行流程,如果住宅小区中有火灾发生,在消防监控系统中的警报装置就会对火灾隐患进行检测,同时发出消防警报[2]。在火灾现场,消防监控系统的控制模块还会以手动操作的方式或者自动操作的方式指挥火灾现场,对火灾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在对消防监控系统进行安装中,为了保证监控系统在火灾发生的过程中安全运行而不会遭到破坏,就要对系统予以电磁干扰,并做好防护工作。对于系统中的线路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以使得消防监控系统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2.2监控系统中消防探侧器的设计

在城市住宅小区中,消防探测器是重要的装置,不仅可以对火灾予以探测,而且还能够及时地启动报警装置,随之火灾监控模块启动。安装消防探侧器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消防探侧器的型号,还要考虑到安装的位置以及运行环境,保证消防探侧器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3]。虽然现行的住宅小区中所安装的消防探侧器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而且不会受到安装位置的局限,具有良好的火灾报警效果,但也要从其应用范围出发对其安装区域加以明确。

3住宅小区防雷设施的设计

住宅小区的建筑安装有各种电气设备,就要做好防雷涉及工作。通常而言,住宅小区会安装基础性的防雷装置,这对于建筑电气工程而言是远远不够的。要强化防雷设计,就要将电气防雷系统构建起来,保证防雷系统有效运行。这就需要在安装防雷装置的过程中,要对住宅小区的规模以及防雷装置所安装的位置充分考虑。在安装直击防雷装置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其所发挥的作用是避免直击雷对住宅小区的配电系统以及监控系统造成破坏。这就需要从住宅小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接地工作,之后根据需要安装各种避雷设施,诸如避雷针等等,以避免建筑被雷击。对于住宅小区的建筑,其高度国家都有明确规定。如果建筑高度超过了规定范围,就要每间隔5米至8米的高度就要设置避雷带,还要连接地下线,以防止金属构件被雷击。当雷电的强度较高,防雷装置就会对电气设备的绝缘层造成破坏,这就需要安装雷电反击设置[4]。防雷装置接闪器会影响到建筑物中的金属物,两者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另外,建筑物中的钢筋和其他的金属物之间的距离都要符合规定,还要与防雷引下线进行连接。建筑中所安装的各种电气设备都要做好接地工作,还要连接防雷接地,以避免电气设备遭到雷击。住宅小区建筑安装有大量的电气设备,有必要将综合布线系统构建起来,合理设计通讯网络,以保证各项信息有效传输而不会受到雷电的影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住宅小区的建筑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电气工程设计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是为小区居民塑造舒居住环境的重要条件。建筑电气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基础部分,直接关乎到建筑的使用功能。特别是目前各种新的电气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得以应用,就更需要针对建筑电气设计工作积极探索,提高设计质量,以确保建筑电气运行稳定,更好地满足住宅小区居民的电气使用需求。

作者:余翔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引用:

[1]田建红.智能小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实践[D].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周元.智能小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实践[J]山东工业技术,2016.

防雷工程论文范文3

【关键词】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技术;改造

1引言

随着近年来的建设发展,越来越多的通信站点坚固了山东电力通信网架结构,同时,就这些站点开展的整体防雷整治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改善了过去通信设备在雷雨天气受到破坏较严重的问题。但是,现在的防雷整治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整体的防御工作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论文对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技术改造工作的必要性以及改造工作的途径和工作内容进行探讨。

2通信站防雷工作水平现状

对于通信站来讲,主要有3种途径导致日常运营时遭受雷电侵袭:第一个途径是高塔或者是一些高层建筑物,将直击雷引入;第二个途径,则是一些周边的其他地区受到雷击时出现了间接感应雷;第三个途径主要是电力系统通信站的供电线路以及信号线路受到直击雷或者是感应雷的侵袭。在进行雷击防制的过程中,根据综合治理工作原则,对这3种雷电侵入途径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的改造工作以及通信站的技术改造。首先是对当前电力系统通信站的地网进行了整治以及改善,将站体以及铁塔和电源这3个地网部分进行整体性的连接,然后以地网为参考电位平台对上方的建筑防雷框架以及机房环形闭合接地母线进行了整体连接,从而实现整体性的防雷以及避雷。其次则是对当前的电力系统、通信站通信以及电气设备接地系统进行整治以及改造,将当前通信站内部的所有设备,包括一些不带电的金属构件和门窗等在地网整体化的基础之上进行低阻抗连续接地系统的构建。再次主要是以接地系统为核心,然后进行全面的屏蔽,以及均压和限幅等技术应用,对接地工作进行统一规范,并对电位参考节点进行科学设置,使整个通信站在受到雷电干扰以及侵袭的过程中能够处于同一电位水平,降低在通信站受到雷击时雷电流的二次效应影响。最后,对于一些特殊的通信站和电力调度大楼来讲,需要在改造的过程中就防止雷击以及线路来雷技术等进行改造。例如,可以在通信站以及电力调度大楼的微波天线铁塔上增加半导体少长针消雷器,然后也可以在电源系统当中增设配电电源过电压保护装置等。对于电力通信站来讲,所应用的防雷技术措施,在达到了相应的规程要求之后,能否完全针对雷电进行防护还不能全面肯定,但是在通信站进行防雷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整体防卫工作水平具有了非常大程度的提高,而且设备的安全性在使用过程中也具有了较强程度的增长。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已经充分证明,通过上述技术措施来进行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技术改造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但对于电力从形态上来讲,整体的防雷技术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所以还有待进步。

3通信站防雷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对于一些基于微波天线铁塔所引入的有馈线避雷针,不能够很好地发挥防雷保护作用。对于当前的一些微波通信站和调度大楼建设来讲,在进行防雷建设的过程中,都是按照统一的规程标准去进行建设的,所以都有避雷针对直击雷进行防护。但是对于避雷针来讲,工作原理也是通过金属尖端将电场进行畸变,从而使雷电能够打在避雷针上,而所谓的壁垒是对保护范围内的保护对象而言的,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了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不可能在微波通信站建造一个比微波天线塔更高的避雷针,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将避雷针在微波天线铁塔上进行安装,和铁塔一起发挥作用。这就已经影响了避雷针的功能发挥,避雷针所要保护的对象已经成为当前引导雷电进行雷击的对象,因为在雷电击中微波塔避雷针时,这些产生的极高的电位会由馈线导入机房内的通信设备当中,同时还会通过塔灯电源线导入配电设备当中,而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强脉冲雷电流会出现高强度的电磁干扰以及二次雷电效应对于微波设备的正常运行会产生严重影响。其次则是在进行防雷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如果只在微波站,配电变压器高低压侧增加避雷器,是在通信电源入口处安装少量的氧化锌压敏电阻器,对供电线路深入通信电源及机架电源盘板的固定电压保护效果发挥是非常微弱的。最后则是在电力通信网建设过程中,电力线载波通信仍然是重要的建设内容以及组成部分,相比较于微波站防雷改造工作来讲,电力通信网当中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所拥有的一些薄弱环节要更多。主要就是在出现雷电活动时,载波通信系统当中的电源系统以及与电源系统有关联的电源盘板会在雷击作用下产生严重损坏。在此过程中,如果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受到了220kV以上的累积,就会导致整个通信站的通信以及自动化设备电源系统被破坏,所以电力调度进行事故处理的过程中,会面临通信以及自动化信息被迫中断的局面。

4防雷新技术及新设备的应用

在通信站进行防雷技术改造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在过去防雷技术规程的基础之上采取相应的措施,那么整体的技术改造,仍没有脱离过去传统的防雷技术以及改造工作水平。因为对于技术改造来讲,在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需要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上进行提升以及突破,所以就新的防雷技术以及设备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大量实践过程中,已经充分证明,拥有显著防护效果的新技术以及设备应用能够在当前的防雷技术改造工程当中进行大规模普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通信类弱电设备本身的防雷技术和工作理论仍然处于不断研究以及深化的过程中,所以在实际改造的过程中,一些防雷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争议,但这也是非常正常的。对于一些设备厂商来讲,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以商业利益角度为出发点,在进行产品生产时,过于夸大自身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以及先进性,虽然这些做法对于厂家来讲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进行防雷技术改造的过程中,这些设备的应用仍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这样才能够使设备的应用真正发挥作用。当前,半导体少长针消雷器在防雷工作中具有更加优越的使用性能以及更加安全的保障。但是对于消雷来讲,本身也并不是能够完全对所出现的雷击进行消除,所以在各种防雷设备研发以及应用的过程中都拥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根据不同的保护对象选择不同的防雷设备,这样才能够发挥更好的防护效果。所以对于防雷设备来讲,如果称其具有多功能和全方位的特点,那么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属于一种非常明显的商业行为。因此,在进行分类技术以及新设备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慎重对待以及冷静考虑,通过实践检验和调查研究来进行技术以及设备的应用,才能够真正保障整个防雷技术改造工程,实现防雷水平的提升。

5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电力通信站的防雷技术改造工程来讲,是基于当前防雷技术整体发展水平以及电力系统通信站的工作需要,急需进行的一项工作。虽然在过去的发力技术改造过程中所取得的工作成果也比较显著,但是并没有完全实现防雷技术水平的革新与提升,所以需要就当前电力系统通信站的防雷技术改造工作进行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徐卫文,项学胜.电力通信站防雷接地系统建设[J].电力系统通信,2003,24(03):13-14.

【2】王定中,苏少春.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技术改造的必要性──半导体消雷器是通信站防护直击雷的好办法[J].电网技术,1996(10):26-29+33.

【3】刘群永,杨国光.浅谈电力通信防雷接地技术[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04):56-57.

【4】郜雅琦,王倩.浅谈电力系统通信站所防雷接地技术[J].电气应用,2013,32(S2):37-41.

【5】张小龙.浅析电力系统通信站的防雷问题[J].山西电力,2003(01):47-50.

防雷工程论文范文4

【关键词】电气防雷;质量问题;控制方法

1引言

在工程建筑中,电气安装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安装过程中要重视施工方法的应用,提高施工安装质量。另外,还要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根据常见的质量问题,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提高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的施工质量,有效规避建筑电气安装的安全及质量问题。

2建筑电气防雷接地施工工程概述

建筑电气防雷接地施工主要是将建筑物的接闪器以及相关控制电子系统感应器安置在建筑工程中,然后通过电子系统的安置发挥触导释放作用,将雷电主动通过相关引线导入到地下,从而实现防雷接地的作用。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系统包括雷电接收装置、接地线、接地装置,这3部分系统的具体安置是有顺序的,并应通过相关建设标准进行施工。

3建筑电气防雷接地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在防雷接地施工安装中容易出现外部防雷以及内部防雷设置的问题,内部系统的安装质量容易出现弱电系统、等电位连接、过电压保护等质量问题,外部防雷质量出现接地材料、引下线以及接闪器等质量问题,在具体的安装设置容易出现以下5种质量问题。

3.1弱电系统的质量问题

在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安装中,要建立多个弱电系统,要求电阻值控制在0.5~1赘,但受实际建设施工环境的影响,在实际建设中容易出现多种问题,使电阻值居高不下,导致在具体的施工中,电阻值难以达到标准范围,由此经常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因此,在实际建设中,要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有效地降低电阻值,促使达到施工标准要求[1]。

3.2接地体材料的质量问题

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安装中,要重视接地体材料(见图1)的应用,但在实际安装中,材料的使用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一般来说,接地体材料经常使用导电性高、耐腐蚀的新型材料,但在实际环境中,由于在埋藏钢材时,在空气的作用下,钢材容易被氧化,导致使用年限逐年缩短,在建筑过程中,钢材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在建筑电气防雷接地施工中,要重视材料的选择,尽量选择可替代的建筑材料,以提高建筑质量。

3.3避雷带的质量问题

避雷针的质量问题也是影响建筑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避雷针能将雷电电流通过雷电接线装置传导到地下,从而避免建筑物遭受雷击。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57—2010)的要求,钢管作为避雷针的外部装置,应控制在逸2.5mm,并且应用不锈钢钢管。因此,选择合适的外部装置,提高避雷针的质量,可以避免防雷建材的质量问题。

3.4引下线的质量问题

在建筑电气防雷接地施工中,引下线的质量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要将所有的环境影响因素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引下线主要行使导流作用,其中主要是应用在建筑内部施工中,在应用上,引下线的材料以及埋线方式都会影响建筑质量,因此,要重视建筑引下线的质量。

3.5接地装置的质量问题

接地装置主要是通过避雷针、接地线、引下线等装置共同构成建筑防雷接地体系,与避雷针装置共同构成一个防雷系统,发挥防雷作用。在装置的连接中,要重视引下线以及接地装置的连接质量,还要测定合适的电阻值,提高安装水平。

4建筑电气防雷接地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4.1防雷接地施工材料的选择

建筑电气防雷接地施工材料的选择,要坚持物优价廉的原则,以提高材料的质量,如在接地体材料的选择上,要选择代导电性高、耐腐蚀性好的新型材料,由于钢材在与土壤接触时,容易出现腐蚀现象,可以对钢材进行防腐蚀加工,或应用其他的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石墨、钢铝复合物)等,通过化学稳定性的提高来延长其使用年限。

4.2接地方法的应用

防雷接地施工中,要应用较好的接地方法,以提高接地效率。在具体的施工中,要进行实地测量,并按照相关施工标准进行实时测量,将电阻值控制在1赘[2]。在实际接地中,由于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电阻值难以达到预期标准,这就需要人工接地来补充不足之处,另外,还要重视焊接作用,提高焊接的程度,杜绝出现夹渣等意外情况,以提高焊接质量,同时还要做好焊接耐腐蚀防护工作,避免焊接部位长期在空气的影响下出现脱落的情况,还要在焊接部位上进行标记,明确焊接部位,提高焊接水平。

4.3引下线的具体施工

在防雷接地施工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各项操作,如在施工前标好防雷引线点,按照防雷引线点进行操作,确定结构柱的钢箭位置。另外,还要重视弱电系统的安置,由于弱电系统的各条线路都是规整在强弱电箱中,因此,要重视电箱的紧密性问题,确保电箱设备不出现外露现象,还要将电线设备与地下相连接,避免出现意外导电情况。

4.4避雷针的支架建设

防雷接地施工中,还要重视避雷针系统的安装质量。在防雷接地装置上,可以使用侧位打眼技术安装避雷针装置,整个支架的设置一定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如先确定支架打眼的位置,然后在距离墙10cm的地方使用电锤完成打眼工作,将支架的两端放置在打眼孔内,并用水泥浆和螺丝进行支架固定,然后与接地线等地下装置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防雷系统。

5结语

在防雷接地施工中,应要做好防腐蚀工作,提高建材的质量以及使用年限,另外,还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重视接地方法的应用,并提高避雷针支架的安装质量,以此全面提高施工质量,实现现代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磊,杨贵庆.建筑电气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与控制方法[J].住宅与房地产,2015(28):71.

防雷工程论文范文5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接地;施工技术

1引言

近年来,建筑工程持续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建筑工程中的电气设备种类愈发繁多,建筑高度持续升高,这些都为建筑工程在面对雷击灾害时增加了安全隐患,这就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加强对各种电气设备的防雷接地处理,严控施工技术,规范施工作业,以保证建筑工程电气设备的使用安全,保证施工人员及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的电气化、智能化,促进建筑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类型

2.1柱内主筋引出点安装技术。在对建筑的柱内主筋引出点进行处理时,切勿损伤主筋,所以,该部位的防雷安装更应受到重视。例如,柱内主筋引出点在屋顶位置时,避雷网、柱内主筋引出标高的高度要相同,如有必要,可把钢板预埋在柱内主筋的引出点,再以现有规定为参照依据进行避雷网的连接,以提升避雷设备安装的便捷度和美观性。此外,在断接螺旋、避雷器和柱内主筋相连接的过程中,还应注意焊接方式的选择。

2.2接地极、钢筋连接技术。在建筑电气接地极施工中,如建筑为混凝土结构,引下线为钢筋原料时,接地极技术和钢筋连接技术的应用必须科学合理。其技术应用要点包括:第一,圈梁内的主筋、柱内主筋的连接。当前,柱内主筋连接中比较常用的是使用连接件搭焊钢筋的形式,在连接件钢筋选择时,可进行多规格选择,如钢筋、扁钢等均可。第二,地板钢筋的连接。不可用电焊方式对地板之间的钢筋进行点焊,可选用连接件搭焊法进行连接,为减少此焊接方式为板内钢筋造成的损害,连接件的规格选择应严谨,最好与板内钢筋保持一致。

2.3断接螺旋安装技术。断接螺旋安装技术是防雷接地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水平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建筑物的整体外观,然而,在安装时很多施工人员均对这项技术并不重视,为消除这一安全隐患,应把握如下技术要点:第一,科学选择安装位置。在安装过程中,应遵循安全、美观、便捷的原则,科学优选安装位置,地下室、建筑背面等隐蔽、便捷处是最佳选择,以保证整体建筑物的美观度和使用安全。第二,合理确定安装高度。应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而定,如引下线为柱内主筋,为保证行人安全,减少碰撞事故,其安装高度应距地面不小于1.8m。

3提升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接地施工技术水平的措施

3.1完善防雷接地系统,提升智能化水平。在当前的高层建筑物中,防雷接地系统的复杂性日益凸显,对其中包含的电气设施设备的智能化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完善防雷接地系统,提升其智能化水平成为当今时展的主流趋势。而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智能化防雷接地系统功能的发挥,需要与建筑物的通信网络、火灾报警、设备监控模块等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多系统的配合,通过智能化中枢系统功能的发挥,确保各子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注意的是,在高层建筑中,其中的电子设备是最易遭受雷击的,为消除这一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应完善防雷接地系统,通过对各种防雷接地引线方法的完善应用,弱化发生雷电现象时产生的强电磁场,并将其转化为可用资源,用以发射防雷信号,进一步提升其智能水平。

3.2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升安装技术水平。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做好主内钢筋引出点处理。鉴于主内筋引出点在建筑电气安装施工中的重要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在施工中的负面作用,提升建筑的防雷效果。因此,在施工中,如需对钢筋原料和主筋进行焊接,则应注意无论钢筋原料是圆钢还是扁钢,均不可采取T型接头焊接方法,并控制好其焊接角度,必须为90°的垂直角。第二,做好接地极连接。为进一步提升接地极接地系统的稳定性,施工中的引下线应以钢筋为原料,连接段的主筋和接地极焊接必须符合相关规定要求,降低客观因素的干扰,提升焊接质量。第三,加大安装效果检验力度。在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接地施工中,必须做好安装全过程的质量监管,并加大竣工后施工效果的检验力度,通过电子测试等相关检验手段,消除安装中的安全隐患,为建筑电气工程的后续使用提供安全保障。

3.3加强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防护是安全安装的基础,只有施工人员树立安全意识,才能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提升自身的专业性,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自上而下培养工程参与全员的安全意识,发挥施工企业的安全监管职能。特别是在高空作业中,防雷接地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携带安全装备,检查施工绳索,消除易燃火源,确保施工人员随身携带灭火装备,做好安全防护。防雷设备在电气工程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安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防雷意识差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较为严重的电气工程线路混搭现象,为电气工程施工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为降低客观因素对电气工程的影响,必须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提升其安全理论知识水平和技术实践能力,注重专业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懂得抓大管小,提升安装人员的作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培养出更多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新型技能人才,以保证施工质量。

4施工中应注意的防雷问题

4.1空调室外机的防雷问题。近年来,城市中的高层住宅不断增加,空调室外机通常与墙壁连接在一起,在雷雨季节,如空调室外机直接被雷电击中时,将会产生一股超强电流,由此生成的热量可引燃空调及墙体周围的物品,存在火灾安全隐患。伴随雷电现象还会生成一股强大的电磁力,会威胁到空调室外机使用安全,而空调室外机的防雷工作通常又容易被人们忽略。此外,当前我国尚无关于空调室外机防雷技术的统一规范标准,且空调与建筑物的法拉第笼引下线未连接在一起,这也是导致空调室外机防雷工作不被重视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要保证空调室外机使用安全,可考虑将空调室外机的防雷装置和土建单位的施工一起进行,并保证金属盒防雷装置的密闭性和安全性。在金属盒的选用安装中,应选择便于施工、维护的低成本装置,保证整体建筑的安全性和美观度。

4.2太阳能热水器的防雷问题。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推广,在太阳能充足的地区,太阳能热水器就成了顶楼上的一道风景线,殊不知这些热水器如不做好防雷接地处理,其遭受雷击的安全隐患巨大。对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厂商而言,很多声称其产品具有防雷效果,但实际上从太阳能的构造分析,其绝缘层并不能充分防雷,为提升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安全,降低雷击隐患,用户应注意以下几点使用须知:第一,雷电天气尽量不用太阳能热水器;第二,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时同步做好避雷工作;第三,太阳能热水器的电源线和电源处均应做好安全防护;第四,安装防雷装置需由专业人员负责,切忌私安乱装,避免引发严重后果。

4.3其他防雷问题。除前述问题外,防雷接地施工中还应注意防范地钢筋网连接的错焊、漏焊,漏设外引接地连接点或检测点预埋件问题;避雷带、引下线、接地体、均压环搭接长度不足,焊接处有夹渣、焊瘤和气孔;引下点间距过大,引下线跨越变形缝处未设补偿器,接地体安装埋设深度不足或引出线未做防腐处理;电气设备接地(零线)的分支线未与接地干线连接等防雷问题。

5结语

综上所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建筑工程电气安装是建筑工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工序,防雷工作意义重大,小则关乎每个家庭,大则影响国家安定和社会和谐,其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建筑物在对抗自然灾害时的能力。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不断提升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接地施工技术水平,这是确保建筑工程电气设备正常运行、保证百姓安居乐业的根本。

【参考文献】

【1】贾海.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接地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35):35-36.

【2】王婷婷.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接地施工技术[J].信息周刊,2020(04):1.

防雷工程论文范文6

关键词:智能建筑;防雷工程;设计要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电子设备被应用到建筑领域,促使建筑领域越来越智能化,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虽然智能建筑具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智能建筑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防雷。一旦遭遇雷电,很有可能会对智能建筑产生极大的破坏,甚至会威胁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智能建筑的防雷设计非常重要。

1雷电对智能建筑的影响

从危害形式上,可以将雷电对智能建筑产生的危害分为直击雷、感应雷、雷电波侵入以及电磁脉冲等方向。由于危害方式的不同,其体现出的影响也会有一定的区别。第一,直击雷。直击雷也就是指雷电直接在建筑物上发生作用,产生机械效应、热效应以及电效应等,很有可能会威胁到建筑物及其内部的设备。第二,感应雷。与直击雷相比,感应雷的不同点主要体现为放电的时候建筑物内部相关的导体会产生静电感应或者电磁感应,出现很大的感应电动势,从而导致与导体相连的设备出现损害。第三,雷电波入侵。遇到雷电天气的时候,由于其外部的架空导线和金属导体很有可能会受到影响,这样就会产生过电压,过电压会顺着导线进入建筑物的内部,对建筑物内部的设备产生极大的威胁。第四,电磁脉冲。随着雷电现象的出现,产生的物理现象就是电磁脉冲,能够对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巨大的干扰。作为一种重大的干扰源,很有可能会对建筑物内部的通信线路、低压线路等造成巨大的威胁,比如通过“场”的方式干扰建筑内的电子装置。

2智能建筑防雷设计

2.1合理布线

智能建筑中含有大量的电子设备原件,而这些设备通常会利用非常复杂的线路进行连接,所以在布线的时候需要保证布线的合理性,以有效减少雷电波对建筑物内部设备产生的破坏。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为了减少线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可以加大外界雷电场与线路之间的距离;尽量不要在建筑物的四周布置线路,如果需要布置垂直线路,也应该以建筑物的中心位置为宜;在设置线路的时候应尽量远离引下线钢筋柱的位置。其次,在智能建筑中包含了照明、安全防盗、计算机网络以及运行控制管理等多种系统,线路在进入建筑物内部的时候,会使用等电位连接的方式,可以在机柜的位置安装避雷器。再次,智能建筑中每一层的配电柜都应该使用粗铜线进行接地处理,当电缆以及外部导线进入建筑物内部时,其金属构件也应该进行有效的接地处理。最后,对有源设备及其外壳应进行综合布线。尤其要注意与配电设备的机架进行隔缘处理,对电缆屏蔽层和配电设备进行接地,可以使用综合接地措施。

2.2安装防雷仪器

智能建筑在布置电气线路的时候,可以使用配电箱进行保护器以及钢管的布置工作,对电气设备和彩灯进行有效的防雷保护。要想尽量减少雷击对智能建筑内部电气设备产生的威胁,在进行电气系统设计的时候,其内存的供电线路都应该安装相应的保护器,防止雷电波的入侵,减少雷击电压。智能建筑物内部的各种金属管线以及线路全部使用全线埋地的方式,将其埋入建筑物的内部,利用金属管道将用户端的金属外皮和电器装置进行有效连接。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设备以及管道都应该设置接地装置,在进出口的位置和防雷接地进行有效的连接。建筑物外部的防雷处理主要是针对空调主机和支架进行的,可以在建筑物的窗口前设置分线盒。一般来说,分线盒的材质多为镀锌扁铁,利用钢筋对扁铁的一端进行焊接,另外的端口使用多股导线进行连接,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要将盒子内的导线与外接的空调机进行连接即可。

2.3等电位联接

为了减少雷电波对智能建筑内部电子设备产生的威胁,可以对这些设备的外壳以及接地体进行连接,这样就能够使整个建筑物形成一个有效的导电体,减少接地体和敏感设备外壳之间的电位差,这样就能够使产生的雷电波及时导入地下,降低对电子设备产生的威胁。就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最常用的等电位连接方式有以下两种:第一,利用导线将防雷区域内的敏感电子装置、弱电系统以及防雷设备的金属外壳进行有效的连接,这样就能够使整个建筑物形成法拉第笼,能够有效消除由于雷电而产生的过电压现象;第二,将建筑物的所有钢筋作为等电位连接的一个部分,利用焊接或者绑扎的方式将其形成统一的导电体,将其接入公用的接地位置上。对于智能建筑来说,由于智能建筑与普通的建筑物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可以使用SM型混合等电位连接的网络模式对智能建筑进行处理。

3结束语

一般来说,对智能建筑进行防雷保护是一种非常全面的措施,需要进行综合的治理,把智能建筑当作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在进行建筑物防雷设计的时候,要求全面细致地了解整个建筑物,在具体的设计环节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减少雷电对智能建筑以及其内部电子设备产生的威胁,促使智能化建筑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牛童渊.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防雷设计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8(2):252.

[2]王伟华,陈国平,刘蜀鹏.智能建筑防雷设计技术评价[J].现代国企研究,2016(10):156.

[3]江冰田,周炯斌.超高层建筑防雷设计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6):197-198+206.

[4]鲁强,张红文,杨国华.智能SPD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防雷应用[A].中国标准化协会.第十五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国标准化协会,2018:148-152.

防雷工程论文范文7

消防工程专业电气防火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

电气火灾高发的严峻形势,使得电气防火的教学工作任重道远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和生活用电量大幅度增加。据《国际能源展望2006》判断,“十一五”期间,中国用电量年均增长约8.0%。至2015年,将达到4.5万亿千瓦时。按此发展计算,至2020年,将达到5.6万亿千瓦时。在用电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电气火灾近年来也频繁发生[1]。据消防部门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气火灾在全国总火灾数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1997年~2007年的十年间,我国共发生重特大电气火灾1324起,直接经济损失156526.2万元,造成1936人死亡、1116人受伤,年均占有比例为31.56%、44.3%、28.3%、28.6%,表明重特大恶性火灾多数为电气火灾[2,3]。由于电气火灾的形势严峻,为了预防电气火灾频发,有必要在消防工程专业开设电气防火类课程,在该类课程中,讲授电气火灾形成机理、从电源供配电、电气设备与线路选择、应急照明与疏散、防爆电气以及防雷防静电等设计源头加强电气防火措施。

火灾监控技术是火灾处置的最佳手段之一,其核心内容必然纳入消防工程专业教学范围火灾监控实际上是火灾探测报警和消防设备联动控制的总称,它是依据主动防火对策,以被监测的各类建筑物、油库等为警戒对象,通过自动化手段实现早期火灾探测、火灾报警和消防设备联动控制。所以,火灾监控主要包括了火灾探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控制系统等。火灾监控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一直是消防行业探讨的热门课题。作为火灾处置的最佳手段之一,有关火灾监控技术的核心内容必然纳入消防工程专业教学范围。而火灾监控技术是基于弱电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归属于电气设置范围,因此,火灾监控技术的内容被纳入电气防火课程群。

开设电气防火类课程已成为全国消防工程专业的共识由于电气火灾高发的形势及火灾监控技术的重要性,大部分地方高校消防工程专业均开设了电气防火类课程[4]-[6]。7所地方高校均开设了电气防火类课程。只是不同学校有不同侧重,如中南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侧重于火灾监控技术,西南林学院注重电气防火技术,而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对电气防火和火灾监控均开设了相关课程。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电气防火类课程的重要性。

消防工程专业电气防火课程群体系设置及相互关系

与地方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有所不同,武警学院消防工程专业毕业学员从事的是消防监督管理业务。电气消防审核和电气防火监督检查是消防监督业务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构建以《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课程为核心的电气防火课程群体系在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电气防火课程群体系如图1所示。在图1所列的课程中,《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消防电气控制技术》为必修课程,其他课程为选修课程。从图1可以看出《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课程的核心地位,并且该门课程由多门课程支撑,保证了课程间的相互联系和融合,紧密衔接和渐次深化。《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作为河北省精品课程,其课程体系相对成熟,课程内容完整,课程实践丰富。各门课程围绕该门课程来建设这是由它的主要内容决定的。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电气防火部分,在这部分内容中包括电气火灾原因分析、消防供配电系统、变配电所防火、电气设备及线路防火、防爆电气、防雷及防静电等。围绕其核心内容,必然需要《建筑供配电技术基础》作为第一部分的知识补充。同时,对于电气火灾高发的现状,可以运用先进的电气防火检测技术加以预防,因此,及时补充《建筑电气防火检测技术》选修课作为新技术的介绍。第二部分是火灾监控部分,在部分内容中包括火灾探测与信息处理概述、火灾监控系统组成、火灾监控系统的工程设计等。这部分火灾监控技术知识相对完整,但是,对于不断发展的、新的火灾探测与信息处理技术可以由选修课《火灾探测与信息处理》来完成补充。而对于消防设施的联动控制需要加强专业基础的学习,因此,开设了《消防电气控制技术》必修课程讲授技术的实现,而在《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课程中的联动控制部分只讲授联动控制要求。同时,作为消防工程专业的学员,有必要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监管,因此,开设了《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与管理》选修课作为有益的必要补充。

电气防火课程群改革的具体内容

近年来,电气防火课程群一直在不断改革。从课程内容、实践环节、教学方式及手段、考核改革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改革始终围绕武警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按照公安部党委构建“大教育”、“大培训”格局的总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突出公安现役教育特色,以改革人才模式为切入点,以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着力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构建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实战训练、日常练兵有机结合的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训练体系,更好地满足公安消防部队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期待。因此,电气防火课程群的改革目标是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深厚,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能在公安消防部队从事消防监督检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围绕这一改革目标,电气防火课程群的改革核心是改革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更新教学方式及手段、改革考核方式等。

贴近消防实际,追踪消防科技前沿,改革教学内容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不断有新的标准和规范出台或更新。教学内容必须要紧跟消防形势加以调整。因此,在核心课程《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课程中,对电气绝缘材料等级,依据最新的规范《电气绝缘耐热等级》进行了重新划分;按2008版《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对消防设备供配电、供配电系统防火等进行了教学内容更新;按防爆电气设备的系列标准GB3836-2010,及时更新了防爆电气设备的选择;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时增加了电气火灾监控技术的相关内容,并且结合工程实例讲解火灾监控系统的工程应用。在选修课程《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与管理》、《建筑电气防火检测技术》和《火灾探测与信息处理》课程中,更是强调了与消防科技前沿的结合,根据最新发展科技及时更新讲义,始终带给学员最新的消防前沿知识。课程建设小组2009年完成的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获得了专家组的好评。#p#分页标题#e#

突出能力,强化实践,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保证学员专业素质的同时,更加突出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按照武警学院教、学、练、战一体化思想,将实验、实训、实习、模拟演练和综合演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因此,核心课程《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课程中,开设了电气火灾模拟实验,电气火灾隐患检测实验、火灾监控实训等模块,突出考核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由课程组设计完成的“电气火灾隐患模拟实验台开发与应用研究”获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在《消防电气防控制技术》课程中,提出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搭建了实训平台,强调了学员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电气防火课程群从基础到专业,均有相关的实验和实训平台,强化学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此外,在毕业前的综合演练中,电气防火消防监督检查和电气防火审核贯穿于整个专业综合演练的全过程,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消防实践环节,实现了教、练、用的完美统一。

侧重创新,“教”“导”结合,促进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为出发点。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实现教学方法的“四个转变”[7]。即课堂教学从传统灌输向探索性教学转变,实验教学从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转变,考试从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转变,毕业设计从模拟训练向工程实践转变。

探索性教学的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应把传统的重演绎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与侧重归纳、分析、渗透、综合有机结合。如在《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讨型”教学。讲课重心从“授”转变为“导”,包括引导、指导、诱导、教导等,使学生由传统教学所形成的被动的思维方式向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转变。首先紧扣课程重点内容,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单元的研讨主题。主题的设计还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其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前布置研讨主题,给学生留出查找资料的时间。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只提供分析的思路,学生自主完成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最后,教师对于整个过程进行讲评和总结,纠正研讨过程中的问题。因此,在消防供配电系统设计、火灾探测器设计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设计这几个研讨式教学环节中,针对教学内容所对应的消防部队业务,设置教案和教学方法,增加互动式教学,利用开发的辅助教学软件,调用相关CAD图纸,模拟场景,让学员参与审核。此外,在变配电所防火和爆炸危险环境电气设备选择这两个研讨式教学环节中,将研讨式教学与教学参观相结合,选择变配电所、加油加气站等场所作为实践教学地点,让学生结合实际单位做设计、做审核、做检查。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现。在《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实验与实训环节,设置了电气火灾模拟、电气火灾隐患检测和火灾监控实训。学员不仅能进行验证性实验,更能设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如有的同学对不同型号的插座进行过载实验,得出与电气线路过载实验不一样的结论;有的同学在对电气线路过载进行测温实验的基础上,对发烟量进行了测定,得出不同过载倍数的电流发烟量不同规律;还有的同学对人体静电在不同情况下的带电量进行测量,得出相应的规律;特别是有同学利用红外成像仪对电气线路进行实地火灾隐患检测,发表了学术论文。在《消防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置了综合实训平台,教师只讲授基础理论部分,在“教”的同时,更加注重“导”,引导学员在实验室完成对于消防设施的联动控制,这样既加深了学员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强化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通过实训,变换不同的接线方式,得出不同的控制关系。

能力考核的实现。高等教学要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总体要求,更新课程考核理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因此,《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课程考核改革作为专门的教学改革项目进行了立项研究,在全院作为首批示范考核改革课程。在该门课程的考核环节设置了实验实训考核、研讨式教学环节考核、课程设计考核、平时表现考核及课终考核。在《消防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考核中,设置了实训考核,强调创新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环节。通过过程考核与课终考核、理论考核与实践实训考核的有机结合,促进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的转变。

工程实践的毕业设计。近三年,消防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和设计进行了大改革。强调学员的选题必须符合人才培养方案、符合消防部队的需求,满足第一任职需要。再加之电气防火课程群的设置深化了课程内容,为学员进行工程实践的毕业设计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基础。学员的毕业设计紧密围绕工程实践这一主题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如撰写建筑消防供配电系统设计、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等论文,本科毕业论文的水平均有所提高。

“教”“学”相长,建立丰富的教学资源平台教师的“教”和“学”都离不开丰富的信息量。丰富的教学资源能促进教师的视野开阔,同时又能引导学员进行自主学习。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成果。课程组建立了“《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辅助教学系统”、搭建了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在这些网络资源中,建立了基本资料库(包括法律、法规、标准等)、案例库、论文资源库、练习题库、课件、网上作业及答疑等。学员通过网络资源实现自主学习,并且能建立与教师沟通的渠道。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平台,在丰富自己知识的同时,更丰富了学员,实现了“教”“学”相长,相得益彰。由于教学效果突出,2008年,“《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辅助教学系统开发”获公安部教学成果三等奖。

防雷工程论文范文8

摘要:

在当前建筑电气实践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缺乏科学判断、缺乏线路保护等问题,影响到了建筑电气正常运行。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打造良好的建筑电气运行空间,满足居民用电需求,应注重做好防雷设施、消防系统等设置工作,就此提高建筑电气设计水平,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达到最佳的建筑建设状态。本文从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建筑电气实践设计路径,旨在推动当前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建筑电气设计;问题;策略

0前言

基于建筑工程规模和工程量不断增长的基础上,工程建设中电气施工环节逐渐引起了人们关注,且由于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性关系着整体工程施工进度,为此,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应做好准备工作,如,批准文件、计划书等的审核,从而保障电气工程施工内容、范围与实际工程的一致性,达到高质量电气设计状态,满足规模较大、难度较大电气设计条件。以下就是对建筑电气设计问题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建筑电气工程项目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利参考。

1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即部分施工单位在电气系统规划过程中注重参照以往建筑,对设计图纸进行规划,且由于承包商更为注重对利益的追求,继而在建筑电气投资作业中呈现“投资少、标准低”的格局,最终突出电气系统实际设计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现象。如,煤气管道泄露、电路故障等均是建筑电气设计问题的凸显。第二,存在安全隐患,即部分施工单位在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缺乏“安全第一”管理意识,且由于我国于建筑电气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较少,因而在建筑电气实际设计过程中为电击身亡、煤气中毒等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并威胁到了人们人身安全,诱发安全漏洞现象。第三,消防系统规范,即在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缺乏对消防系统设置领域的投资,继而影响到了建筑电气设计质量。为此,在当前建筑电气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1]。

2建筑电气设计问题应对措施

2.1加强建筑物防雷设置

基于建筑电气设计工作开展的基础上,为了打造良好的建筑工程施工环境,要求施工人员在实践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注重遵从:一,如若某一地区雷击次数达平均值高达0.05,即表示所有建筑工程项目中防雷措施均需调查;二,在建筑群防雷措施设置工作实施过程中,应选取建筑物边缘高度>20m的建筑物。即严格遵从防雷设置计算原则,对防雷数据进行反馈,同时注重全方位分析电气工程设计中雷击影响因素,继而做好防雷工作,且将雷击事故概率降至最低,为居民提供安全的生活空间。此外,基于建筑物防雷工作开展的基础上,要求设计人员亦需在电气设计防雷参数规划过程中,合理规范建筑尺寸、高度、面积等,指导电气设计防雷工作的有序开展。

2.2遵从“以用户需求”为基准的设计原则

在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满足用户需求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注重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第一,在电气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应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对电气系统运行中停气停电、电压不足等现象进行判断,同时在电气设计作业中,需综合考虑经济价值等因素的影响,评估用户用电量增减情况,继而对线路负载量进行合理设计,且保障线路负载量富余,就此降低停电事故发生概率,满足用户生活条件[2]。第二,在建筑电气设计作业中,要求承包商应增强“安全第一”意识,即遵从建筑电气设计图纸,扩大对运行维护、后期投资、强电部分电气设计等的资金投入力度,且做好电气设计审核工作,继而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合理把控电气设计安全隐患问题,打造良好的电气系统运行空间。

2.3加强消防系统建设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线路的敷设有助于实现对电气设计安全隐患问题的处理。例如,某施工单位在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选用了PVC材料的塑料管材,同时注重在管道布局设计中,将管道直接穿越室内空间吊顶,最终于电气系统运行期间,产生了安全事故,为此,该单位针对消防系统建设问题,建构了报警控制系统、自动喷水扑灭系统、火灾探测系统等智能一体化消防电路,保障了建筑电气设计空间安全性[3]。此外,由于在建筑电气设计作业中,通信、广播、灭火控制、联网控制等和消防设施存在直接连接,为此,在消防系统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利用金属管材对电气线路进行包裹,同时将电气线路管材厚度控制在3cm,就此实现对建筑电气设计作业中管道泄漏、空气腐蚀等问题的有效处理,延长建筑电气使用年限,并于建筑电气火灾时期,做好应急工作,提升建筑电气设计水平。

3结论

综上可知,在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不规范设计行为将诱发安全隐患、空气腐蚀、管道泄漏等事故问题,威胁用户生命财产安全。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打造良好的电气系统运行空间,在建筑电气规划作业中,应将消防线路敷设于建筑墙内,同时做好消防系统建设、防雷设施建设等工作,且包裹电气线路,从而规避建筑电气设计中安全事故问题的凸显,达到最佳的建筑电气设计状态,满足当代建筑行业发展需求,打造安全、稳定的建筑空间。

作者:庞慧星 单位:新疆空港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刘钟炜.浅析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对策[J].科技资讯,2015,24(12):228.

[2]阮祥炬.建筑结构主体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江西建材,2015,21(18):13.

[3]蔡有社.建筑电气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20(11):49.

第二篇: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研究

【摘要】

节能降耗是世界性的问题,我国在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技术还不够成熟,需要科研人员和建筑设计人员通力合作,实现节能降耗目标。本文介绍电气照明基本概念,分析节能设计原则,并提出节能设计有效措施。

【关键词】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措施

1基本概念

电气照明技术,其具有基础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所涉及到的学科知识也非常广泛,其中包括光学,电学,建筑学,生理学等等。并且,这些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也各不相同,为了实现照明节能的目标,提升电气照明效果,就应该仔细分析基本概念,深入研究原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的目标,针对电气照明节能,应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电光源。依照能量转换原理,光能的形成,是由其他能量转换而成,将这一原理应用到照明装置上,实现照明效果,这种装置被称作光源。光源的主要原理很简单,即电能转换成光能,用以满足照明需求,这种类型的光源就叫作电光源。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今天,电光源的种类逐渐增多,建筑照明对电光源的需求渐渐得到满足,并且安全性能大幅提升,使用寿命也在逐渐升高,这些改变促进节能降耗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电光源进行深入研究,以寻找节能效果最好的电光源为目标,积极推动建电气筑照明节能技术的发展。二是灯具。灯具的作用是对电光源的全部组件以及与电源连接中的路线进行保护和固定,灯具还有另外三种作用,即可以透光,可以分配光源,可以改变光源分部。因此,在灯具的选择以及性能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三是评价方法。从耗能角度分析,电光源不仅在光效上要求很高,而且在使用寿命方面也是具有高要求的。高光效的应用,可以提高电光源能量转换效率,此过程主要受发光效率制约,即电光源能量转换效率与发光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是成正比关系。

2节能设计原则

2.1完善建筑功能

建筑物功能繁多,照明系统的设计上,一定要根据建筑物不同功能进行合理规划。例如,针对娱乐场所,往往要求照明效果要醒目,因此建筑物的照明面积要足够大,光亮程度也要足够大;针对住宅类建筑物,要求照明效果要尽量温暖柔和,往往倾向温馨悦目。综上所述,针对不同功能的建筑物,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实际需要,以发挥建筑物的功能为目标,在设计光照系统方面要尽量满足实际需要。

2.2符合经济发展

目前照明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有的价格非常昂贵,有的价格却非常低廉,因此,在选择照明设备时,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实惠,照明效果好为原则,不仅满足用户需求,同时更好地提高使用效率,促进整体效益提高。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要求设计人员要从经济角度合理布局,掌握经济元素,对建筑物电气照明设备进行合理选择,精心设计,进而实现经济发展的整体布局。

2.3坚持绿色原则

绿色照明,是指在满足用户生活、学习、工作等基础照明需要的前提下,还应实现节能效果,同时还要降低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但是,在对建筑物电气照明节能进行设计时,不应过分注重节能降耗的效果,而忽略人们的现实需要,应该从实际,以此为基础进行建筑物电气照明节能设计,这样既符合绿色原则,又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2.4降低无谓消耗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其最根本的目标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提高使用效率,因此,降低无谓能耗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进行设计规划之前,要发现出建筑电气照明中哪些是无谓能源,然后针对这些无谓能源,设计人员要采用对应措施进行解决。

3节能设计措施

3.1合理制定设计方案

根据建筑照明设计准则,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必须讲求实效性,绝不可以仅仅为了满足形式主义,而忽略了整个照明系统要符合实际需要,满足用户需求。照明类型不可以千篇一律,要实行分区设置,比如在空调房间内,照明系统应与空调系统组成联合系统,并对用电指标进行严格把控。采用多个光源,用来实现高照度,进而满足用户需要。有的场所需要改变光的颜色,这时可以采用混合照明法,在方案的选择上,应该选用光源利用系数高的。

3.2合理选择节能灯具

在照明设备的选择上,要根据使用场所实际需要,建筑工程性质,建筑照明数量,人员视觉要求,以及建筑照明质量等因素,合理选择光源。光源的选择要满足启动时间的要求,显色性的好坏也要作为选择依据,要满足三个特点:一是发光效率高,二是使用寿命长,三是性价比要高,满足这三点的光源是首选目标,其还具有方便快捷,启动可靠的特点。室内灯具选择方面,灯具应满足两点,即控光效率高,发光效果好,从而有效节约了电能。除此之外,灯具配光曲线也是重点选择依据,减小单位面积耗电量,降低运行与投资费用。通过对灯具相关数据进行计算,确定光束宽度和利用系数,结合数据,选择正确的节能灯具。一般情况下,普遍选择直管荧光灯,因为其发光效果高,性价比较高,显色性能好,使用寿命较长。针对高大厅堂等场所,由于维护较为方便,一般选择高频无极荧光灯,可以使用寿命很长时间,显色性能好,方便快捷,安全可靠,耐用性强。

3.3利用先进照明方法

在进行设计时,应该以使用天然光和光纤照明为基础,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合理设计照明线路,控制开关也要尽量符合节能要求。针对写字楼等高大建筑,这些建筑玻璃普遍比较大,设计者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利用天然光线取代电源设备,运用折射原理,将自然光引入到室内,从而无需人工照明的参与,完全可以具备足够照明,改善工作环境,有利于工作者的健康。除此之外,自动控制帘幕也应有效利用起来,其能够调控光线强弱,使光线更适合人们需要。对于地下室照明,要选用光纤照明方法,原理是利用光采集袋,将自然光传输到室内,此方法不消耗能源,降低用电成本,还可以通过设计,创造不同艺术效果。

4结论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节能降耗一直以来都是各国重点研究的问题,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节能标准,合理设计节能方案,选用适合的照明设备,运用现代技术,实现节能降耗的最终目标。

作者:唐亮 单位:广元零八一建筑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魏民.建筑电气照明中的节能设计措施分析[J].建筑设计管理,2013,6(02):47-49

第三篇:建筑电气设计消防设计研究

摘要:

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各种各样的建筑物不断出现在城市,建筑的火灾问题日益明显。特别是在21世纪以来,一些建筑的建筑造型和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建筑物所使用的用电设备和用电装置也逐渐增多,因此对电气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在建筑中,为避免电气事故引起火灾的发生,需要合理的进行电气防火设计,并且要保证建筑物内各种消防用电设备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正常运行并有效控制火势,保证人员有充足的时间疏散,财产得到充分的保护。本文对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设计所需要注意的要素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建筑电气;电气设计;消防设计

引言

在社会经济极速发展的今天,建筑电气消防设计的探索与持续创新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建筑电气消防设计的发展是与建筑以及科技发展息息相关。而且通过当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新科技会进一步投入到建筑电气消防的设计中去,为此做好建筑电气消防设计,不仅仅可以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行保护,还对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等问题至关重要。本文就是对佛山某工程项目进行的电气消防设计进行的分析。

1消防供电系列问题

1.1消防供电主接线

某项目工程中对于电力调度中心供电方案所需注意的问题:应急电源和正常电源之间应该采用防止并列的方法。发电机组不能与市电并联,应该采取防止与市电并联的措施,采用该措施不仅要满足消防应急使用,还要满足非消防时不明原因的断电使用。

1.2消防供电线路

该项目在使用矿物绝缘型耐火类电缆时,可使用的敷设分类主要有吊顶敷设或者是明敷设。其主要保护方式有以下几种:①为避免漏电情况的发生,一般都会对电缆进行防护措施,而对于难燃型电缆或者有机绝缘耐火电缆,在电器竖井内或者是在电缆沟内敷设时就可以不进行穿管保护,而需要与非消防进行一定距离的保护。②对于采用线路建设的不同,进行防护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比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采用绝缘线路时,采用保护的方法就是利用穿金属管、难燃型刚性塑料管或者是封闭式线槽进行庇护。③通信、应急照明、应急广播、自动灭火控制等,就比较适用于穿金属管或者难燃型刚性塑料管保护。暗敷位置应设置在不燃烧体结构内,并且保护层的厚度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应大于30mm。④采用明敷方法时,与暗敷具有不同之处,它主要是在金属管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对于大部分的线路建设采用此种保护方法维护。⑤采用绝缘和护套为非燃烧性材料的电缆时,可不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竖井内。⑥对于材料的选择应根据设定位置的不同来决定,当建筑物吊顶内的消防电气线路,适合采用金属线槽布线;而在难燃型材料内进行吊顶,就需要采用难燃型硬质塑料管、塑料线槽布线。

1.3应急电源转换时间

对于该项目中所使用的应急电源标准控制,疏散照明≤15s。

1.4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安装要求

为避免事故所造成的慌乱,在进行建筑工程中,应该将应急照明以及疏散指示标志考虑在内,并且设计指示标志合适设定的位置。对于此项目中安全出口的标志适合设定在出口的顶部,以安全出口字样作为指示标志。另外沿疏散走道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主要设置位置为疏散走道或者转角处距地面一米以下的墙面,并且灯光疏散指示标志之间应间隔一定的距离,根据数据统计分析,直线走道标志之间的间距应小于20m;袋形走道应小于10m;在走道转角区,小于1m距离;而对于大型商场、地下车库等人员密集以及隐蔽之处应该将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安装在1m以上,可以安装在上部位置,但是不可以采用线吊,而应采用管吊或者是吸顶。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火灾自助报警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触发器件、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警报装置、火灾应急广播、消防通讯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作用是:对火灾灾害能够及时识别并进行警报手动报警的系统,并且能够自动控制消防泵、喷淋泵、消防电梯、火灾应急照明灯消防设施,避免火灾的进一步扩大,指挥人员进行安全疏散。

2.2火灾探测器的选用和布置

对于该项目,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也有一定要求,应根据具体场所特点进行选择。主要火灾探测器有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等。其中当发生火灾情况,对于火灾的初级阶段,只是产生大量的烟雾,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火焰状况时,一般选择感烟探测器;当火灾迅速发展,产生大量的热和火焰,可以选择多种探测器结合,可选择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火焰探测器结合。所以根据以上火灾特点进行的探测器选择,进行的统计可知,感温探测器适用场所主要有:吸烟机;相对湿度大于95%;有大量烟尘;厨房、发电机房、烘干车间等。火焰探测器主要使用条件:火灾比较强烈,需要对火焰产生及时反映;产生大量火焰与热能场所,另外可选择可燃气体探测器所具备的特点时,该场所内出现使用、聚集可燃气体或者是可燃液体蒸汽的场所。没有覆盖物进行遮挡的区域空间或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可以选择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电缆竖井、电缆夹层、电缆桥架等,宜选择缆式线形定温探测器。其中对于探测器的安装过程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是距离的控制,根据显示数据统计得知,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距离墙壁的水平距离应该大于0.5m,并且在探测器周围0.5m范围内不能够有遮挡物,以免感应受到影响,此外还需要注意空调的排风口位置,空调送风口边与探测器的水平距离应该大于1.5m,到多孔送风顶棚孔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探测器和照明灯具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大于0.2m的位置。感温探测器的主要敏感反应是温度的影响,所以与高温配置应控制一定的距离,比如碘钨灯、大于100W的白炽灯等,水平距离应大于1.5m,探测器与不突出的扬声器水平距离大于0.1m。探测器与各种自动喷水灭火喷头距离大于0.3m。与点型感烟探测器之间应控制一定的间距,不应超过15m,点型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探测器到端墙的距离,应小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探测器通常情况都是水平安装,当倾斜安装时,倾斜角应小于45°。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光束轴线到顶棚的垂直距离宜为0.3~1.0m,距离地面高度应少于20m。相邻两组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水平距离应小于14m。探测器至侧墙水平距离应小于7m,且大于0.5m。

2.3模块安装

进行模块安装时需要注意的要点主要包括:①在同一报警区域范围内的模块应该采用集中安装的方法,安装的地点应该选择金属箱内;②模块进行安装工作时,对于模块或金属箱应该进行支撑,并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固定,要防潮、防腐蚀等;③在模块连接过程中,对于连接导线应该留存大于150mm的余量,以备选择使用,其端部位置具有明显的标志;④有些环节需要隐蔽安装程序,在这一环节尤其要注意,在安装处应该留有明显的位置显示检修孔。喷水系统的安装具有一定的标准要求,需要消防联动控制,其主要控制要求有:控制系统的基本装置,即启动和停止按钮的使用,保障消防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消防水泵出现问题时,应明确显示属于正常状态或者故障状态,方便后续工作的维修,以及其他设施的应急;显示水流指示器、报警阀、安全信号的工作状态;对自动识别系统添加辅助功能,当采用总线编码模块控制时,进行手动直接控制装置。

2.4防烟、排烟设施

对于防烟、排烟设施的主要控制要求:有效控制相关部位的送风过程,及时对电动防火阀进行关闭,之后接受相关反馈信号,做出应对措施;启动控制安排,对相关位置进行有必要的排烟风机、排烟阀以及防烟等设施,并做出同样反馈信号的接受过程;控制挡烟垂壁等防烟设施;防排烟风机的启、停应当采用总线编码模块控制,还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手动直接控制装置。

3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火灾的安全隐患问题也随之增加,所以建筑电气设计中进行消防设计是必要的环节,它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当然对于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程序过程,它不仅仅要在满足根据火灾发生特点进行及时避免的基础上,还要对建筑电气进行合理的设计,来保证消防设备的全寿命工作顺利进行。所以在进行消防设计时,我们应秉持认真的态度严格按照专业要求进行控制,来满足不同区域发生火灾情况时,准确启动消防水泵,进行及时供水灭火。因此消防设计的引用,给建筑带来了更多的安全保障,为其他工程创造更多的安全保护设施的发展空间。

作者:吴红升

参考文献

[1]于霞,柳正茂,张力.建筑电气消防设计若干问题探讨[J].经济师,2007(5):34~35.

[2]王桂华,赵文,苏本玉.高层建筑消防电气设计问题探讨[J].山东消防,1998(4):67~68.

[3]梁子剑.建筑消防电气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8):67~68.

[4]肖峰.论建筑电气火灾的预防和工程检测技术的运用[A]

第四篇:建筑电气设计节能方式

摘要:

随着低碳、节能理念的逐渐增强,在建筑电气的设计工作中,也将该种理念进行完美的实施,在如今的建筑电气工程中,节能的思想贯穿整个过程,设计中更是如此,相关的建筑电气设计人员应该在能够很好的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同时,更好的体现节能的特点,并综合性的进行电气的设计工作,以此来更好的优化电气方案的选择,达到经济和使用相统一的目的。

关键词:

建筑电气;设计;节能方式

前言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虽然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也让能源的应用逐年的增加,但是我国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了能够长久的保证资源的应用,更好的提高建筑对能源的利用率,建筑电气在设计方面就要始终坚持节能的思想,本文主要对建筑电气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分析,并对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技能方式进行研究,以更好的推动建筑电气节能化的发展。

1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原则

①建筑电气设计应当满足建筑物的功能性原则,也就是能够满足建筑在照明方面以及温度、舒适性等方面的要求,在保证其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和利用的前提下去进行节能设计;②还应当注重效益原则,最大限度的实现经济效益。不能够为了达到节能这一目标而去投入过多资金,增加成本费用。而是要确保在近期的额外付出,在未来若干年中能够以节能的方式得到足够回报;③还应当注重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对于建筑电气中的节能设计来说,节能的重点之一应当在于对无谓消耗能量的节省。针对于那些与发挥建筑功能无关的,却消耗能量的部位予以改进,再考虑采取怎样的节能措施。为此,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方式一定要严格贯彻实用性、经济性和技术先进性的原则。

2建筑电气设计的具体内容

(1)高低压配电的系统设计。对于现代的高层建筑来说,要求其至少应当有两个独立的电源,电源的具体数量应当根据负荷的大小以及当地电网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两路独立电源原则上采用两路同时供电,互为备用的运行方式。除此之外,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建筑重还需要安装相应的应急备用柴油发电机组,主要目的是在停电后的15s内能够自动恢复供电,保证事故照明以及电梯等设备的事故用电的正常运行。现阶段我国国内的高层建筑都采用两路独立10kV的高压电源来进行同时供电,一般采用自动切换,互为备用的单母线分段方式。计费的方式则采用高供高计法,但是在低压一侧,也安装有电度表。而低压系统和低压干线配电方式则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放射式的系统。

(2)电气照明设计。电气照明设计主要包括光源选择、照度计算以及照明的配电线路的敷设等等。与此同时,使用双管荧光灯作为车道上的主要照明灯具,在车位上方使用单管荧光灯作为主要照明灯具。并在车道上另外设置安全照明。而由于夜晚时间,车库的人员比较少,因此为了实现照明节能的目的,设置的照明等均使用多回路分配方式。

(3)防雷与接地设计。现代的高层建筑的防雷手段主要分为建筑物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部分。高层建筑外部的防雷设计,防直击雷主采用避雷针、避雷带和金属屋面作为接闪器,防侧击雷主要采用避雷环的做法。高层建筑内部的防雷设计,主要采用设置等电位联结以及在低压进线处装设电涌保护器的方式防雷电感应及雷电波侵入。在进行高层建筑的计算机房以及电梯等由电力系统所控制的装置时,可以通过安装局部等电位的联结板来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这种方式的具体操作方式为:将设备的引下线与电气系统中的基础接地的配电箱的PE线相连接,使干扰引号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以消除建筑内电气设备遭遇雷电袭击的危险。在对建筑内部的卫生间的给水系统进行设计施工时,应将PVC管与PPR管等绝缘性好、耐腐蚀性强的塑料管进行广泛利用,,使其降低发生漏电危险的几率。

(4)电梯设计。由于电梯控制设备是由制造厂成套供应的,因此电气设计只需为电梯以及其辅助设备提供电源即可。按照《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以及其他相关规范的规定,高层建筑的电梯均为二级负荷,重要的则为一级负荷。一级负荷电梯的供电电源应当有两个电源,供电采用的是两个电源送至最末一级配电装置处,并自动切换,为一级负荷供电的回路应专用,不应接入其它级别的负荷;二级负荷电梯的供电电源宜有两个电源,供电可采用两个回路送至最末一级配电装置处,并自动切换。

3节能途径

3.1首先要能够降低建筑电气上的线损

对于一般的建筑电气而言,其在供电的环节中都是有着一定的线损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导线;流经线路时会产生发热现象,而这种能源的消耗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其不仅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还能够导致很多的用电设备的老化,所以,在建筑电气的设计中,要尽可能的简洁线路,以此来降低能源的损耗,此外,还要能够在线路中采用一定的节能措施以保证建筑电气的能源低消耗,依据相关的公式可知,要想大幅度的降低线损,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就要能够做到线路尽可能的段,此外,也可以通过增加导线的截面积来降低线损,但是这种会极大的增加建筑电气的投资成本,所以综合考虑,可以适当的增加导线截面积,并且缩短线路的距离。

3.2减少变压器的能源消耗

变压器的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能源的无故消耗。经过相关人员的调查显示,我国每年的电网运行中变压器所消耗的电量达到了总体的2~3%,所以,一个低消耗、效率好的变压器是具有很多优点的,并且这种变压器还能够通过改变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故而,节能型变压器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而建筑电气的设计工作也要能够依据系统的总负荷来进行的调整和确定,从整体的布局上以及设计上进行综合性的节能考虑,以此来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大大的降低建筑电气中的能源消耗。

3.3提升系统的功率因数

所有用电设备在正常用电的同时都会产生一个滞后的无功功率,这种无功功率对于用电设备而言是无用的,对供电系统而言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在实际的生活中,要尽可能的降低无功功率的产生,而降低设备的无功功率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①增加设备的自然功率,这样就能够有效减少无功功率对能源的消耗;②通过补偿的方式来让负荷变得平衡;③要将原有电容器的安装进行改变,将电功率超过10kW的水泵、风机等设备用就地补偿的方式进行处理,而空调主机以及冷冻设备等可以采用集中补偿的方式进行,这样,就能够有效降低无功功率的干扰达到节能的目的。

3.4照明的节能以及电机的节能

照明是建筑应用中的重要一环,其在设计时,要能够选择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并且方便启动的设备作为首选,通过应用的地点来有有针对性的选择灯光,不仅能够降低能源的消耗吗,更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对使用的要求,对于灯具安装较低的场所多数应该选择荧光灯,而安装较高的地方卤光灯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对于照明的设计而言,其最重要的是要强调绿色照明,以此来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而电机的节能可以选择变频调速器,变频的调节方式能够极大的提高电机轻载时的效率,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但是这种变频的装置较为昂贵,所以在应用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而软启动的电机相比于变频电机的最大优势是价格较低,但是其对应用的环境要求较高,所以,该种电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

4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资源需求度的逐年增长,如今社会中的所有工作都将节能意识作为主要的工作原则之一,在建筑电气的设计工作中更是如此,在建筑电气的设计环节中,要能够全面的进行考虑,在能够满足建筑设计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将节能减排作为建筑电气设计工作中的重点环节,这样就能够对建筑电气的节能减排有一个全面的认知,能够在根本上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作者:詹立亮

参考文献

[1]靳洪,刘洋.试论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方式[J].中国建材科技,2014,04:207+209.

[2]罗伟.讨论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方式[J].城市建筑,2013,24:113.

[3]盛晓云.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方式探讨[J].四川建材,2012,03:232~233.

第五篇:建筑电气消防设计问题探讨

【摘要】

建筑设计施工中最关键性的环节,就是建筑电气消防设计,对整个建筑工程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化建筑应运而生,电气消防设计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由于科技的进步,电气消防设计,已经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电气系统,因此,建筑电气消防设计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建筑电气消防设计;存在的问题;防治措施;安全

1建筑电气消防系统介绍

现代化城市建设,除了高楼大厦的美观与实用之外,还要做好建筑工程中的相关配套设施。比如自动火灾报警、电力系统、消防设备配电、热力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等等,做好与人们生命相关的消防系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谓的建筑电气消防系统,指的是由于安全事故所引起的灾害,用相关设备来进行消除,这些相关设备即所谓的消防系统。在整个建筑电气消防系统中,主要的设备是安全监控设备,监控危险并发出相应的警示,相关工作人员根据警示信息作出相应的反应。一旦建筑电气消防系统出现异常,或者是数据显示异常,应当立即采取警报措施,并报警给管理人员并快速的做出反应,保障人们的安全。

2建筑电气消防设计及其结构

现代化建筑功能多样,而且布局也较为繁杂,这些高楼大厦物体不仅大,而且耗能、空间以及夸大都非常的大,在电气消防设计、电气照明以及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中,具有多样化的功能,运行成本也非常的高。因此,维护建筑电气消防难度较大。随着我国节能减排要求提高,顺应时代的发展,建筑电气行业中的各项技术应运而生,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技术,电气消防设计技术降低了成本,同时也降低了维护难度。使得建筑电气消防系统及其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大大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建筑电气消防设计这项技术较为复杂,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把消防法规紧紧的与电气设计联系在一起。

3建筑电气消防设计中若干问题

在建筑电气消防设计中,最主要的内容在于消防电源、消防照明、供配电、火灾自动报警等,这些主要内容在电气消防设计当中应当按照相关制度进行严格的规范,确保建筑电气消防所设计的消防设施的可靠性。但是,在实际的电气消防设计过程中,按照相关规范来实现电气消防设计,具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在建筑电气消防设计中存在着若干问题。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消防照明设备问题、客梯电源问题、双电末端自切问题以及通道上的防火卷帘控制问题。

3.1消防照明设备问题

在建筑电气消防设计中,消防照明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电气消防设计中最敏感的问题。消防照明属于电气系统,因此可以直接安装在电气系统当中,与电气系统中的电闸相接。如果消防照明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当中出现电流异常,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情。这样一来会对住户造成严重的影响。在照明设备出现故障情况下,需要注意添加电流监控设备,监控照明线路,随时随地察觉电流情况,如果一旦发生异常,则由电流监控设备发出警示信息传输给消防安全中心,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2客梯电源问题

客梯在现如今高楼大厦中是最重要的配套设施,客梯给人们带来了方便的同时还带了安全。如果客梯一旦发生问题,人们想到的则是被困在客梯中应当怎么做,对课题的消防问题很少有人会想到。这是人们对客梯认识的疏漏,往往会因为疏漏从而产生消防事故。电能带动客梯的动力,如果客梯电源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客梯中被困人员,而且还会引起瞬间失火,各个楼层都有客梯的链接,每个楼层之间的链接都是相连的,如果客梯发生事故,后果非常严重。

3.3双电末端自切问题

专用的消防电源,应当为双电末端自切。但是在实际中,特别是高楼大厦中,如果每台消防设备都配置双电末端自切的话,那么会造成拥挤的配电通道,因此无法满足要求规范。如果满足要求规范,就需要设置按钮盒接触器、热继电器,或者是设置断路器。采用链式供电的配电箱。这样一来,只能设置三台链接的双电源自切配电箱,50KW的总容量,这样的消防设计不仅能满足要求规范,而且还能接减轻变电压力以及配电通道的压力。

3.4通道上的防火卷帘控制问题

通道上的防火卷帘在电气消防设计中值得注意。虽然平时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在发生消防事故的时候,防火卷帘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卷帘前端中的烟雾探测器,能够对烟雾进行检测,如果烟雾浓度超标,卷帘就会下降隔离人与烟雾,这样一来,就会给人们逃生延长了时间,如果,防火卷帘的设置,是认为硬性设置的话,会引起不必要的安全问题,因此,通道上的防火卷帘控制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4建筑电气消防设计防治措施

(1)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配置相应的消防设施,并对消防设施设置安全标志,定期检查、维护、更新电气消防设施,确保消防设备的安全性以及可靠的运行。每年一次全面的检测,并做好相应的检测记录工作,对安装的燃气用具、家居电气产品等,应当维护、检测管路的设计,线路的设计必须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2)从事建筑电气消防设计的工作人员,应当依法获得消防技术执业资质,按照国家标准、法律法规、行业准则接受委托,从而提供可靠的消防技术,同时应当对提供的消防技术质量进行呢负责。(3)消防设计单位,在申请验收时候,应当提供电气防火技术检测合格证明的有关材料,对电气消防设计的有关合法资质进行审查。(4)对消防设计进行监督抽查,应当由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或者是公安派出所对消防设计单位所设计的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测,检查器材、消防设备以及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定期检测、保养电气线路以及燃气用具的线路。

5总结

综上,首先对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建筑电气消防系统,并对电气消防结构以及设计中的问题进行论述,最后第三部分最其中主要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第四部分给出了防治措施。在建筑电气消防设计当中,应当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对消防安全进行合理的设计,构建安全的电气消防系统,使得电气消防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能够准确、安全的运行。

作者:刘久富 柴素玲

参考文献

[1]盛杏忠,张嘉善.关于建筑电气消防设计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J].商品混凝土,2013,(4)

第六篇: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接地系统思考

摘要:

低压配电系统在建筑工程电气设计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其质量的优劣严重影响了建筑电气系统是否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当低压配电系统在设计时出现问题,会使电气的负荷增加、节能效果差、从而提高了运行成本。通过结合自己的设计经验,针对在低压配电设计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浅谈,以达到提高低电压配电系统安全运行的效果。

关键词:

电气;建筑工程;低压配电系统;接地系统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逐渐迈向规模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作为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建筑电气设计的质量决定着建筑电气的安全可靠性。为了能够给用户提供一个和谐、安全的居所,须对低电压配电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特别是接地系统对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极为重要。

1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保护方式

1.1低压配电IT系统

一般情况下在建筑电气系统中,低压配电系统的IT系统电源端口没有设置接地装置。通常采用设置电抗、高电阻的方式进行接地保护,建筑电气设备的外壳不必同其它装置连接后再接地连接,只需接地连接既可。在对整个建筑电气的供电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是低压配电系统的IT系统自身功能的强大。此外,除了上述应用外,IT系统在建筑电气供电要求较高或者需要保证长时间供电的场所,特别是在企业或者工厂,通常将IT系统广泛的运用在生产设备中,更好的保证了机械设备用电安全性以及企业生产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避免了供电电压不稳定对机械设备的损害。

1.2低压配电的TT系统

通常建筑电气低压配电系统设计时,在电源中性点需要装置TT系统,对建筑电气设备直接进行保护。同时对于建筑电气设备外壳直接裸露在空气中的部分也应该进行接地保护,达到防止电气设备外壳漏电,造成人员伤害。TT系统在低电压配电系统中的中性线PE和N端没有进行连接,处于断电状态。当建筑电气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时,PE线不能够通电源连接,做断电处理。TT系统通常运用于用电系统要求较低的低电压配电系统设计中。例如,用电设备数少且分散的建筑群。

1.3低压配电的TN系统

通常低压配电系统设计时,也涉及到了TN系统的应用,此时必须使建筑电气所有的用电设备的外壳用保护线进行连接,形成具有一定能力的低电压配电系统保护装置。此外,在低电压配电系统的中性点也需要通过一定方式进行连接。在进行供电电网设计时,需要检查电网线路的横截面积,只有当符合国家电网线路的横截面积所规定的要求时,才能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接地连接。为了防止电网线路连接方式不正确或者没有检测线路横截面积,而是进行了随便的连接,对整个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造成影响。TN系统主要包括TN-S模式、TN-C-S模式和TN-C模式,其中TN-C模式连接方式较为简单,是建筑用户家庭用电的三相四线接线模式。TN-S模式使在TN-C的基础上进行外设PE线连接,对线路进行接地保护,这种线路设计系统,通常在各种危险作业场所较为常见。TN-C-S通常运用于供矿企业供电中,在建筑电气设备时,接地系统对于保证低压配电系统在电压或者电流超过额定值时,低压配电系统避免损坏极为重要。此外,还减少了外部因素对于建筑电气对低压配电系统的影响,有效提高整个建筑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建筑低压配电系统进行接地保护设计

2.1接地保护设计的有关措施

建筑电气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对于保证居民用电安全,避免自身受到伤害极为重要,所以在进行建筑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接地保护措施。当接地保护装置在建筑低压配电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出现漏电的状况时,就能够自动的切断漏电线路,从而对整个线路进行有效的保护。建筑电气低压配置的接地保护设计时,低压配电系统接地保护装置的合理运用,对于提高整个供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在建筑电气低压配电系统时,设置接地装置必须按照建筑电气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和用电设备线路的横截面积大小,进行必要的、合理的设置。尤其是进行接地保护装置设置时,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接地保护装置,都必须对地电位进行连接,以达到防止建筑电气低压配电系统在外部因素影响下,电气系统不能够正常运行的目的。

2.2接地保护设置的有关形式及其功能

建筑电气低电压配电系统接地保护的模式通常有TT、IT、TN三种模式,TT系统通常情况下设置在建筑电气设备的外部导电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发生故障时对回路电流进行自动切断,以避免电气设备遭受破坏。IT系统通常设置在电网的外部导电部分,当电网外部导电部分如果出现故障,IT系统的接地保护装置将不会自动停止供电,而是通过自身所携带的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将信息传输到电力控制中心,再通过电力技术人员对于分段线路进行断电处理,以达到在分段线路出现故障时不对整个电路系统安全运行造成影响的目的。TN系统接地,通常是由电流保护器对电路短路和电路负荷进行的保护装置,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筑电气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装置对故障进行相应保护。另外供电电网的电压变化也是接地保护系统设计的重要问题之一,只有对系统外部可能存在的所有不稳定因素进行了充分的考虑之后才能够保证供电系统内部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3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相关接地系统的简述

建筑电气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是指将目标电气与大地相互连接的过程,通常在配电领域由于大地的电阻相对较低,近似为零,同时电容相对较大。因此,在建筑电气低压配电的设计时只有将电气的带电端与大低相连才能充分保证用电主体的用电安全,由于接地原理的不同,接地系统的各个接地系统中,T代表电源的直接接地线,I代表经过一定的抗阻或者是一定绝缘措施的接地,N代表接地系统设置中的中性线,C代表具体运用时将接地线和保护线合二为一的特殊性形式,S代表中性线和保护线分开单独承担接地任务的接地形式。通常在建筑低压设计各种接地系统时,相关工作人员通常会面对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第一,供电系统的设计过程中电源端所带有的有电导体的接地问题;第二,是供电配电系统过程中负荷端电气设置外漏电部分有关接地问题。

4结论

在建筑电气低压配电系统设计时,应充分重视低压配电系统接地系统设计的合理化,严格遵守关于建筑电气低压配电系统的规范要求,实施接地保护装置的设计,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电气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通过对相关接地保护设计的深入研究以期对建筑电气低压设计中有关接地系统应用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和支持。

作者:王欢欢 单位:大庆学府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常记周,狄献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河南科技,2013(16):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