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毕业总结范例

电大毕业总结

电大毕业总结范文1

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四四二”战略体系,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推进学院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1.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一是三个“全覆盖”抓深抓实学习教育,即书籍发放全覆盖、活动参加全覆盖、专题研讨全覆盖。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累计组织集中学习29次、知识测试2次、专题学习研讨4次、参加升旗仪式4次、讲师团专家宣讲4次,并开展了“学三老、守初心、担使命”大讨论等。二是两大课题调研精准把脉破不足,确定社区教育工作和学历教育质量提升两大课题,由领导班子分别牵头,深入社区、乡村、在读学员中开展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三是三个层面多维度检视问题,将检视问题贯穿始终,认真开展自查找问题、对照巡察反馈理问题、积极寻访学员征问题,经梳理共征集到意见建议38条。12月9日高质量地召开了领导班子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暨党员组织生活会。四是两张清单整改落实促成效,形成“主题教育问题整改清单”,与“巡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责任清单”一道同落实。截止目前,巡察整改清单已基本整改到位,“主题教育问题整改清单”中,12项已整改到位并将长期坚持。

2.全面落实巡察整改工作。根据县委巡察工作统一部署,2019年3月18日至4月4日,县委第三巡察组对学院党总支进行了巡察,7月19日反馈了巡察意见,共指出6方面49项问题。学院党总支于反馈当天成立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5次党总支会议,专题研究整改工作,逐条细化反馈意见中的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整改责任清单》。对县委巡察组反馈的6个方面问题,提出54条整改措施,由班子成员牵头分解落实,并已基本完成整改,共通报问责处理2人,提醒谈话6人,清退违规款项24175元,追缴2013年以来毕业生欠费37286元。

3.规范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制定《小微权力清单》,完善《学院内部管理制度》,包含“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招生、办文办会、资金管理、组织人事、教务管理六大类,涉及30余项小类150余个操作环节。通过周一夜学等形式,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小微权力清单和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各处室工作流程,做到各项工作阳光透明、规范有序、有理有据。制定出台《代管费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开放教育学生学费减免的实施办法(修订)》等财务制度,规范学院费用收支行为。制定完善了《电大2019年各处室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加强对处室工作的督查考核。

4.稳步推进教学教务工作。一是教材征订、发放工作到位,通过提前预订、开学后追订以及库存及时整理等方式,在开学前保证95%以上的教材到位率。二是课程注册双核对确保无差错,全年完成1399位学员共13612人次的课程注册。三是强化论文质量建设,全年安排4次本科论文书写讲座,共有277位本科学员参加毕业论文书写,通过率达98.6%。四是制定出台了《开放教育统设课程的非网上形成性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加强网上作业评阅和班主任管理工作,2019年共安排184门课程,4500人次的网上作业评阅。

5.做细做实学籍管理工作。一是做实学生学籍管理工作,2019年共完成毕业生电子摄像427人次;办理课程免考5人次,网考免考44人次,学籍异动4人,学生成绩更正24人次;完成了531名新生信息核对和学生证办理。二是做细毕业办证工作,2019年毕业学生376人,其中本科212人、专科134人、“一村一”30人。三是做好评优评先工作,共获国家开放大学奖学金3人、省电大奖学金11人,省电大优秀毕业生3人、市级优秀毕业生10人。

6.招生工作创历史新高。全年国家开放教育共招生531人,其中本科231人、专科221人、“一村一”专科78人、“一村一”本科1人,同比增长9.25%,其中招生62名村两委干部(村后备干部),学费全免,为乡村振兴积淀农村实用人才。2019年度奥鹏教育共招生22人。

7.特色发展社区教育工作。在《“喝彩”非遗文化传承》获评社区教育优秀工作品牌基础上,推进喝彩培训项目进学校,在二中开设的喝彩歌谣第一讲堂,被列为2019年度社区教育实验项目。讲堂学生参加市全民学习活动周开幕式表演。《田园宋诗》获衢州市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学习品牌,《孝善文化》等五个项目获衢州市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特色课程”建设对象,王阳君等3人获衢州市百姓学习之星,徐世梅等4人书画作品在浙江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协会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书画作品展”中入展。应广大越剧爱好者的需求,在社区学院开设主体班“越剧班”。

8.开展建校四十周年系列活动。2019年是学院建校40周年,组织力量编纂四十周年电大校志,建立荣誉展示室,通过资料记载和实物展示,生动形象地反映学院办学历程。开展“大走访”活动,积极走访优秀校友,充分发挥优秀校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用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创业历程和成就,激励学生立志成才。举办首届农民大学生创业创新大会,搭建创业平台、分享创业故事、浓厚全县创业创新氛围,服务乡村振兴。改善办公环境,投入近30万元对各楼层厕所进行了维修改造,与县教师进修学校共建共享五楼报告厅。

9.突出党建思想统领。学院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将党建工作贯穿于学院各项工作全过程。制定主题党日活动计划,明确活动主题,按月按期有序开展,强化党建阵地建设。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政课融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课堂教学、网上教学;开设思政讲堂,举办教师思政比武,组织外聘教师、教科研骨干开发具有电大思政特色的专题讲座,弘扬传统文化、地方特色,讲好新时代的“电大故事”。

10.加大宣传力度发出电大声音。关闭学院官方网站,接入政务网,及时更新信息,扩大知晓面。创建“”微信公众号,定期发送信息,宣传电大各项工作,尤其是主题教育期间,将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以周报的形式予以推送;及时推送建校四十周年相关报道,集中宣传优秀校友先进事迹,让广大群众了解电大、走近电大,发出电大的声音。

一年来,学院被评为2018-2019年全省电大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度全省电大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电大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教务管理先进单位、社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分别各有1位教师被评为全省电大教材发行管理先进工作者、全省电大2019年度招生工作先进个人。

二、2020年工作思路

2020年,工作总体思路为“党建强基础、招生稳规模、教务强质量、社教拓新篇”。具体为:

1.党建强基础。结合全县“三年”活动,抓党建促治理,重点突出内部管理、制度执行。一是抓作风治理。深入贯彻执行县委作风治理“1530”行动,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检视、大整改、大提升,切实抓好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八小时之外“两圈”、出入境证件照管理等关键举措。二是抓制度执行。针对县委巡察反馈的意见,持之以恒抓整改,继续修改完善《小微权力清单》《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制度学习、严格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不折不扣抓好制度执行。三是抓风险防控。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党风廉政工作贯彻业务工作始终,找准找实招生、教学、财务等方面的短板漏洞,举一反三、强化整改,以严的作风推动实的举措落地见效。

2.招生稳规模。参照历年招生人数,2020年招生保持相对稳定。一是加强生源调研,摸清全县生源分布情况。进乡村、入企业,进行大走访,广泛征求意见,开展问卷调查,拟定接地气的专业,满足学员差异化需求。二是加强行业联手,走合作招生之路。主动加强与县域其他部门的沟通联系,充分挖掘系统资源潜力。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创新招生宣传的内容、方式、手段和途径,让“学历提升到电大”的理念得到强化。利用电视广告、LED大屏幕、今日等传统媒体扩大宣传覆盖面;利用钉钉、QQ、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最大限度传递招生信息。四是招生考核。通过日常考评与实际招生相结合,加强对招生人数、材料审核、差错率等指标考核,评选招生先进。

电大毕业总结范文2

1.办学规模大、专业数量多

我校自1999年承办电大开放教育至今走过了15个年头,截至2014年1月,在市电大开展招生的专科25个专业、本科15个专业中,目前我校开设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会计、金融、护理、建筑施工、工程造价等14个专业;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会计学、金融学、护理学、土木工程、学前教育等13个专业,注册人数达到2672人,在校生3000余人。到2014年3月为止,专、本科毕业学生累计达到近8000人,近500人获取学士学位;毕业生、学位获取人数分别稳定在全市第7名、第4位左右。

2.大规模下的流失率

统计我校2008年秋季到2014年春季的新生注册数据,从招生录取到注册缴费这一环节,流失的学生平均达到了10%;统计我校2008年秋季到2014年春季的各类转学、退学、因故休学失去联系等数据,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流失率达到了8%左右。无论是开设了多年的成熟专业还是近年新开设的专业,从学生报名入学到注册缴费,再到进行开设课程的学习,这两个过程均存在一定流失率。

3.弹性学制下的遗留生

学生学籍入学注册起8年内有效是电大开放教育的办学特色之一。我们将广义上的遗留生定义为:电大开放教育学生在该年级、该专业所适用的专业规则规定的最短学习年限内,未获取所规定课程最低学分,无法达到毕业条件;或者虽已经获得规定课程最低学分,但因某些原因暂时不申请毕业的学生。随着近些年来办学规模的扩大、专业的增多,各个专业都出现了数量不等的遗留生,为学籍管理带来了许多后续问题。

4.各专业发展现状不均衡

为了发展开放教育稳定在校生规模,我校招生办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源测算,根据朝阳区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和周边人才缺口,从2008年秋季起扩充了一定数量的新专、本科专业。通过对2010年秋季到2013年秋季连续7个学期的注册、毕业、学位获取等情况的数据统计,可以得出以下分析结果:(1)专业人数:本科中行政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3个专业;专科中行政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3个专业,人数具有很大稳定性,并呈现出逐年小幅上涨的趋势。本科中英语(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3个专业;专科中护理学、物流管理、物业管理、计算机4个专业,人数大致稳定但呈现逐年递减趋势。(2)毕业生人数:近7个学期我校毕业生总人数在每学期277人到325人之间,每年春、秋两季毕业生人数基本保持稳定。但毕业生人数明显低于该季招生人数,也就是说在校生的规模在不断加大,其中有相当数量的遗留生存在。(3)本科学位获取:在本科已经有毕业生的9个专业中,选取近7个学期中毕业生超过三届的专业进行比较。受到毕业论文成绩制约,学位获取率小于10%的专业为会计学、小学教育;受到学位外语考试制约,学位获取率在30%左右的专业为行政管理、英语(商务),在50%左右的专业为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近7个学期本科毕业生无论从学位获取总数量还是从占毕业人数百分比统计,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这几个专业明显优于英语(商务)、会计学、小学教育等专业,呈现出阶梯排列。

5.多重现代化管理手段并用

电大作为远程开放教育一种重要形式,利用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手段使传统教育挣脱出了时间和地域上的束缚有了更开放、更宽广的发展空间。伴随中央电大2010年网络版教务管理软件的全面推广,中央电大、市电大、分校间有了统一的后台数据库,学籍管理的注册、信息清理、学籍异动、毕业审核、学位审核等大部分模块都已经实现了网络化管理,提高了管理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我校导学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除了通过“朝阳电大在线平台”中的班主任论坛外,还应用了“蓝卓短信平台”与“北京电大短信平台”,做到信息畅通,即时及时,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与工作成本。

二、对改革学籍管理的思考

1.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管理

电大开放教育学籍管理工作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思想,不仅仅要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去看待学籍管理工作,更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尊敬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发掘学生的个性特点,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根据工作背景、学习初衷不同可以将学生分为两大类,针对这两大类学生特点分别管理:第一大类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急于获取学历证书往往在学习中容易表现出浮躁、轻易放弃的特点,对导学教师的管理提出诸多质疑甚至产生抵抗情绪。对待这样的学生需要学籍工作人员与导学教师具备高度责任感并付出较大耐心,将思想教育同时融入到管理之中,不仅要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坚持学业,更要建立多种沟通方式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为其提供服务,建立学生对学校的信任感。第二大类学生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与较高的自觉性,珍惜学习机会、课业上努力追求上进,经常主动联系学校为全班同学服务。对待这样的学生适时鼓励其争取获得学位、积极申请奖学金、申报“优秀毕业生”等,能够在该专业学生中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

2.保持专业设置连贯性及课程设置的稳定性

近年来随着我校专业设置的调整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断档专业与断档课程。我校本科13个专业中的3个主要专业、专科14个专业中的3个主要专业,一共6个专业的注册人数就占到了总注册人数的二分之一,余下的专、本科共20个专业注册人数为总注册人数的一半。保持专业设置的连贯性以及课程设置的稳定性是稳定学校教学规模、均衡专业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不但有利于宏观掌控学校运营状态、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也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有章可循的便利条件。

3.发挥系统优势提高遗留生的毕业率

在对待遗留生的问题上已经摸索出了切实可行的分类管理方式,面授课缺失问题在电大系统已经初步实现了网络化教学的基础上,有两种途径可以解决:第一,充分发挥电大系统化办学的优势,通过联系相邻的分校负责人以及授课教师,为学生提供宝贵的面授课机会并对其课业进行指导,让学生有归属感,认为学校还是关心他们的。第二,利用中央电大—市电大—分校三级教学网络平台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即使专业调整、取消了,教学资源依旧保留,可以供广大学生在线或下载使用。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籍管理工作需要联系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与身心特征让学生参与到分校管理过程中来,不能无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引导学生能够自我管理,面对的大多数学生已经成年这一现状,学校要将管理定位在指导型管理而非限制型管理上。此外,鼓励学生参与管理也十分重要,学期我校会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听取学生代表对学籍管理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推荐产生班干部,各学习小组推举出小组长,班干部与小组长在学籍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能发挥其重要职能,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三、总结

电大毕业总结范文3

1.1实践教学没有结合开放教育特点和学生实际,简单照搬普通高校实践教学模式

远程开放教育在生源结构、学习方式和教学形式等方面都有着与传统高等教育形式不同的许多特点。在生源结构上,传统高等教育的生源基本是高中毕业生经过全国统一考试和录取的未就业者,生源结构单一,学生学习基础在程度上也比较统一,而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则基本上是已在各行业工作的在职求学人员,生源结构相对复杂,学习基础和学识水则参差不齐;在学习方式和教学形式方面,传统高等教育基本实行全日制的脱产学习,教学采用组班学习及面授辅导为主要形式,而远程开放教育则实行业余学习方式,教学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面授辅导为辅”的形式。由于生源结构与教学形式的不同,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教学在形式、内容与标准等方面均应反映和体现其与传统教育不同的特点,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实践教学目标和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2毕业作业环节没有起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的作用

原有的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专业毕业作业环节实践教学采取单一的“毕业(学术)论文”形式,严重脱离了专科层次学生实际,无法解决专业理论和实践的关联性问题。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撰写学术论文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1)论文选题偏重理论性,淡化实践性。在行政管理专科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面,80%以上的学生选择纯理论性的问题作为论文的选题,严重地脱离实际。由于论文选题偏重理论性,学生自己又缺乏相应的理论功底,只能从报刊杂志或网上下载,不少学生东拼西凑完成一篇论文应付了事。(2)论文抄袭现象严重。开放教育专科层次学生是成人业余学习,底子薄、基础差、水平参差不齐。撰写毕业论文,需要一定的理论功底,以专科学生目前的学术素养和能力水平完成专业学术论文,学生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无法驾驭。在多年的毕业作业实践环节验收中发现,专科学生毕业论文抄袭、请人、论文拼凑现象严重。(3)论文的逻辑结构不合理、语言表述不规范。不能按照序论、本论、结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框架来安排论文的逻辑结构,导致逻辑结构混乱;或用报告文学的语言、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代替论文的学术语言等等。有些论文连基本的要素如内容摘要、关键词、参考资料都没有,而参考资料列法不规范是最普遍的现象。当然,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除了学生基础较差的问题,还有为师生比严重失衡,论文写作指导不力的因素。开放教育实行试点以来,行政管理专科专业的招生规模基本都是位列前茅,学生数量众多,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专业师资缺乏,从省校到各分校尤其是基层教学点,行政管理专业的老师很少,师生比例悬殊,导致学生难以得到有效的指导,论文写作很多时候靠学生自行探索,而学生本身知识水平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在毕业论文环节随便应付了事,使得实践教学达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2探索适应远程开放教育和学习者特点的毕业作业实践教学

2.1调整毕业作业环节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对基层的应用性人才,其教育对象主要是在职人员。如前所述,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生源结构复杂,学生学习基础和学识水则参差不齐,尤其是专科层次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理论素养较低,虽有一定社会经验与工作实践,但多为低端的感性认识,他们既难以自主地在教学环节中将所学理论与科学的工作方法同自己的工作实践和社会经验有效结合,也难以自主地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指导毕业作业环节的行动。针对这一实际,电大开放教育的实践教学要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其实现途径应该是把实践教学与学生本人的工作实践与社会经验相结合,将其自身既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运用这些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及社会实践。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电大远程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专业毕业作业环节的首要任务是联系社会实际,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方法与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运用行政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专业写作的基本能力。为此,我们重新调整了该专业毕业作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与思路:突出实践主体即开放教育学生自主性、个性化学习的需求,紧密结合学生的工作实际与社会经验,进行理论与方法的提升,由此实现加强其动手能力的目标。

2.2探索构建多元化的毕业作业实践教学形式

依照前述的实践教学目标和思路,我们积极探索开发利于学生共性发展与个性发挥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形式。电大开放教育的学生虽然具有成人在职、自学为主的共同特点,但年龄、家庭情况、学习背景、职业特点、学习需求、学习能力、学习条件等千差万别。不同的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因此,满足其需求的路径和手段也应当不同。在毕业作业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类型细分,分别制定不同的管理办法,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指导,实现毕业作业形式的多元化。为此,我们在研究探索中,将原来毕业作业只是单一的学术论文形式改为适应不同学生情况的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案例分析、工作研究等多元形式,由学生根据要求和自己的条件自定。多元化的毕业作业形式,突破了原有电大实践教学模式,从而使电大行政管理专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更加适应开放教育学生的特点。

在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案例分析、工作研究四种毕业作业形式中,除了学术论文是原有毕业作业形式的保留,调查报告、案例分析、工作研究都是结合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学生的特点开发设计的新形式。“工作研究”形式主要适用于在行政单位工作或从事行政管理相关工作的学生,目的是促使这类学生利用从事行政管理相关工作的自身优势,联系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和自身工作性质,围绕本职工作和行政管理专业某一主题开展,研究解决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总结自己在思想认识、业务认识与专业知识等方面的收获、感想、心得体会及合理化建议,促进其运用理论知识总结归纳实际工作,将工作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调查报告”和“案例分析”形式适用于所有学生,供学生根据自己生活、工作实际自行选定。对于学术论文形式,我们把它作为多元化形式之一进行保留,但是在方式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在原有毕业作业环节中,学术论文的要求和指导基本参照普通高校的做法,给出选题,由学生自行选定。选题基本以行政管理领域理论研究为主,结合实际的很少,学生写论文基本都是从理论到理论,不少学生东拼西凑完成一篇论文应付了事,抄袭现象比较普遍,很难通过实践教学实现理论和能力的提升。为此,我们在课题的探讨中提出了论文选题必须联系实际,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本岗位的工作实际或社会热点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不提倡写纯理论性文章。通过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析或者是对自己工作的单位进行简单的实证分析,一方面强调了学生探讨问题必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学生结合工作实际,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作水平。

3改革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

为总结新开发设计的毕业作业环节各实践形式的教学经验,2011~2012年,我们以调查报告这一毕业作业形式,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发设计了“南宁市道路交通状况调查”的专题调查项目,在总校直属班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中进行改革实践。该专题调查要求学生按照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独立完成社会调查,以调查过程中收集的素材撰写调查报告,完成毕业作业。从两年的教学实践来看,通过结合本地区社会实际开展的专题调查,对促进电大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活动的落实,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3.1提高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从两年的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看,与之前硬性规定撰写毕业论文的单一形式相比,参与实践教学改革的学生积极性很高,每一届学生参加毕业作业并顺利完成通过验收的比率由原来的50—70%提高到95%以上。从对参与学生的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对这项社会调查的总体效果很满意。

3.2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通过专题调查,不仅使学生了解了一个完整的社会调查的基本过程,了解了本地区社会热点———市区交通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结合调查素材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在收集材料、整理归纳消化素材中,培养了自身的逻辑思考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在对参与调查的学生访谈中,学生普遍认为该项目调查,是很好的一次系统性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了知识的应用和转化,同时锻炼了走访、座谈、记录、统计、写作等多种能力,掌握了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真正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3.3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电大毕业总结范文4

1、新生入学的注册管理

首先,电大开放教育的指导教师安排学员参加入学水平测试,上报学员现有最高学历证书、有效身份证件等信息,经省电大与中央电大审核通过后进行教育部的审核备案。其次,将审核备案后的学员信息导入“开放教育教务系统”中,并根据学员选报的院校与专业生成学员的基本信息,如:学号、系统登录名、初始密码、课程目录等。

2、学员学籍的异动管理

开放教育的学员多数是在职的,由于学员家庭或者工作的关系,常会出现转学或者转专业的现象,这就是学籍的异动。对于该类学员,电大开放教育的教务工作者应该让学员填写相关的学籍异动申请,通过教学点申报、分校以及省电大的审核后,最终上报中央电大进行再次审批。之后,教学点再根据最终审批结果将学员的所有学籍信息进行对应的更改,以确保学员后续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3、教育教学的综合管理

教育教学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四大方面,分别是:课程教学、课后作业与毕业论文、对学员学习期间获奖和处分的管理。每学期开学初,开放教育的教学部门会根据学员的专业制定教学计划与教育课程。教师应该指导学员在规定的时限内通过开放教育系统平台完成选修课程的选择。接着,各电大教学点收集学员教育课程的注册信息,并上报省电大与中央电大进行全面汇总。而课后作业与毕业论文对于学员是否获取学分是至关重要的。学员必须通过开放教育系统平台按时提交作业,并根据教学进度的安排认真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提纲拟定、论文撰写与修改等各个环节。

4、学员的毕业管理

学员在学籍有效期内,应完成院校要求的教学任务,并应取得规定的学分。对于教学点审核符合毕业要求的学员,教学点可将这部分学员的相关信息上报分校、省电大、中央电大进行逐级的毕业审核。对于审核结果为合格的学员,教学点应统一颁发毕业证书;对于达到专业学位授予要求的学员,学员可提出学位申请,教学点可在申请审核通过后向其颁发学位证书。

二、电大开放教育模式下学籍管理工作的主要不足

1、学籍管理理念落后,学籍管理制度不建全

目前,某些电大开放教育的学籍管理理念仍以“学校”为中心,所有学员的情况实行“一刀切”,完全或者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员的个性化需求,这种管理理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开放教育发展形势,有违科学发展观,影响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另外,由于开放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学籍管理制度经常出现不能适应当前需求的现象,这主要归结于学籍管理相关制度的不完整、不全面,继而造成学籍数据不健全,学籍管理混乱,办事效率低,错误率增高。

2、学员入学注册与课程注册等环节存在问题

教育部实行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后,开放教育学员入学注册已成为学籍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学员主要数据来源和依据。但是,有些电大教学点由于招生入学时间紧,教学点分散,操作人员疏忽等原因造成了学员入学注册数据的不准确性,直接影响学员毕业证书的颁发和学历证书的网上认证,给后续工作带来麻烦。另外,由于电大开放教育办学层次、专业和课程的多样化,同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学分并不完全一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籍管理的选课管理工作带来一些难度。

3、学籍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电大开放教育学籍管理工作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中央、省、市、县(教学点)。有部分学校学籍管理工作人员不足,而现有的一部分学籍管理人员忙于日常事务,在工作中多少会带有一些负面情绪,对学员的服务态度是敷衍了事,更不用谈花精力去参加一些专业学习以提高个人素质了。同时,有些学校学籍管理人员经常出现中途换岗的现象,管理队伍很不稳定,服务不到位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直接影响了学籍管理工作的总体质量。

三、完善电大开放教育模式下学籍管理工作的对策

笔者从事开放教育学籍管理工作多年,对于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困难程度有着颇多的认识。学籍管理工作贯穿学员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阶段,一旦出现问题,有可能产生无法逆转的后果。所以,作为电大开放教育学籍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在工作中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下面探讨笔者在工作中的几点经验与方法,以期为同行工作者们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注重“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改善服务质量

发展观认为:人本思想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的,人与神、物相比,其更具重要性与根本性,切不可本末倒置。学籍管理工作应遵循“学校教育、学生为本”的理念,多向度、多层次地开展,突出学生在学籍管理中的地位,改善为学生负责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手段。同时,学校应将过程监督扩展到学籍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事事有检查、事事有监督,真正营造真抓实干的工作氛围。

2、实现学籍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程序化与规范化

首先,实现开放教育学籍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根据现代化管理原理的要求,学籍管理工作必须改变传统经验式管理占据主导地位的状况,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与方法,注意与实践经验的相合,引进有效的激励机制、能级机制、领导行为机制等,真正构建稳定、和谐、高效的学籍管理机制。其次,实现开放教育学籍管理工作的程序化。学籍管理是一个有机的管理系统,应在确保每个相对独立功能子系统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形成一个电大领导统一指挥下的决策、执行、反馈的闭合回路,提高学籍管理运行的质量。另外,实现开放教育学籍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学籍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应从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总结经验等各个环节依次展开,每项子工作均须有对应的原则与制度。同时,应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与考核奖励制。

3、不断强化电大开放教育学籍管理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电大应该重视学校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有效调配,明确定岗管理的职责,尤其是学籍信息审核、毕业审核、证书颁发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专人专职,避免出现不良状况。另一方面,学籍管理工作人员自身也应该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应敬业爱岗、尊重学生、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态度,掌握学籍管理工作相关环节的规范化要求与操作流程,并积极参加岗位的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4、利用多种媒介建立及时有效的通讯网

电大开放教育的学员多为不脱产学习居多,学员们主要利用自己工作之外的时间进行提升学习,所以在某一具体时间召集所有学员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学籍管理中却经常会涉及到一些重要的通知,如何确保每位学员均能及时了解各项通知,如何实现开放教育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间的有效通讯联系就显得极其重要。现如今手机、网络各种即时通讯工具的应用使人们间的联系变得相当简单方便,所以学籍管理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这些工具,如:建立学员联系方式的电子通讯录、建立班级QQ群、利用校讯通、搭建BBS论坛、E-mail等,最大限度地实现通知的及时、准确、全面。

四、结语

电大毕业总结范文5

以湖南电大工商管理类专业为对象,探讨目前广播电视大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分析其中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未来湖南开放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工商管理类;专业设置;课程体系

专业设置是指高等学校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职业分工的需求,以促进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相结合为原则,对学生学业方向进行必要的划分[1]。它包括专业划分、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置、专业教学实施等内容。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既是专业人才培养的蓝图和根本,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一、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实施现状

电大的专业设置由国家开放大学统一规定,基本沿用了之前中央电大的设置规则。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专科开设有工商管理(分为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方向)、会计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五个专业;本科开设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五个专业。每个专业都制定了培养方案及实施规则,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模块设置、课程设置、毕业规则、学位规则(本科专业)、课程说明等。电大的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延展课、通识课、综合实践、补修课(只针对本科专业)等模块,每个模块都有最低毕业学分的要求;模块内的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种,必修课全部由中央电大决定,选修课主要由省级电大决定。每门课程都有课程说明以及建议开设学期,在参考“建议开设学期”的基础上按照“滚动开课”的原则进行课程开设。学员必须先修满各模块中必修课程的学分,然后在每个模块内选择课程修满各模块的最低毕业学分(即限选课程),剩下的学分可以在各模块的课程中自由选择(即任选课程),最后总学分达到毕业最低学分即可毕业①②。目前湖南电大工商管理类专科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差别不大,课程总数基本在43门左右;其中有15门左右的必修课,共计53学分左右。本科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则有较大差别,课程总数多的有50门(会计学本科),少的只有34门(财务管理本科);必修课程学分也相差较大,多的有62学分(工商管理本科),少的只有45学分(物流管理本科)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设置不合理

从前面的调查情况来看,目前电大在专业设置方面主要还是延续使用了国内普通高校的专业目录,这不管从开放教育的培养目标来说,还是从电大学员的学习需求来说都不太合理。首先普通高校是以培养“专业研究型人才”为目标来进行专业设置的,但电大开放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这种专业设置直接导致了电大的专业教学偏离了其培养目标;其次从学员角度来说,开放教育学员的主要需求偏重于应用型的知识和能力,但是目前电大的专业设置划分笼统、指导性不强,使其专业课程涉及面广深度却不够,学员的学习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

(二)课程体系不实用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电大的专业课程体系也是以模块化为主,其优点就是灵活性比较大,同时能够帮助学员系统的构建专业知识结构,但从实际应用来看这种课程体系却并不适合在职成人。首先,模块设置不合理。目前的模块设置主要从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出发,分为专业基础课、核心课、延展课,课程数量多但内容不深,学员通过学习只能增加其理论认识,并不能针对性地提高某一特定能力。其次,在这种课程体系下学生选课自由度不高。从前面的统计数据中我们发现各专业的必修课所占比例非常大,少数的选修课也仅仅是限选课,而开放教育学员来自各行各业,即便就读的专业一样,需要学习的内容也大不相同,选课自由度不高导致了学员的学习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三)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

以工商管理(工商企业管理方向)专科的课程教学计划为例,专业课程总共有26门,其中必修课程7门,选修课程19门,这些课程内容覆盖广泛,囊括了工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这其中有很多课程都是理论入门课程,例如企业策划、税收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概论、企业文化等等,内容粗浅空洞,缺乏实用性与操作性。另外还有一些课程内容重复度过高,比如说市场营销学、推测策略与艺术,学员并不能在学习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2]

三、原因分析

(一)办学理念落实不到位

电大的办学理念是“扎根基层、服务社会”,办学方向是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是针对基层群众的普通教育。但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开放教育在实际操作中却并没有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情结,基本上都是复制普通高校“精英教育”的做法,这既不符合其办学定位,也不能满足广大基层学习者的需要。

(二)系统管理体制不顺畅

目前电大系统仍然采用的是计划经济时期“二元交叉管理体制”:组织、人事、财务等方面隶属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教学业务方面接受上级电大的协调指导,二者之间缺乏相应的沟通联系。这就导致电大系统在办学过程中教学行政管理色彩比较浓,教学过程管理却有所缺失。另外中央电大对于地方电大教学业务的协调指导实际上成了直接管理,中央电大掌控了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设计、统设课程安排等各方面的权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权力集中,中央电大为了统筹全局、简化工作只能进行简单笼统的专业课程设置;而地方电大是教学的执行者,却缺乏办学自主权,只能落实中央电大的计划安排,不能根据地方需要进行针对性设置。

(三)教学管理机制不灵活

一直以来电大系统实行的都是“五统一”④教学管理模式,在一段时期内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随着开放教育的发展这种机制也带来了诸多弊端。首先笼统的专业设置、统一的课程名称与教学大纲已经不能满足各个地方、各个行业的特殊需求,导致了“混文凭”的现象出现。其次中央电大统一考试,地方电大开展教学活动,教考分离导致地方电大在教学上缺乏动力,也不能对学员形成有效约束。第三由于各地的学习需求、教学水平不一样,统一教材、考试与评分标准这种“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做法反而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

四、对未来湖南开放大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建议

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3],并具体指出要“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国家开放大学在《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中提出要“科学、合理、灵活地设置专业,增强专业、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构建知识与能力并重、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的培养模式”[4]。目前开放大学建设的主要思路是国家开放大学与地方开放大学成为各自独立的办学实体,在享有办学自主权的同时各有侧重。国家开放大学面向全国举办以本科为主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逐步发展研究生教育;地方开放大学面向本地区举办以专科为主的、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5]。在这一办学思路的指导下,未来湖南开放大学将会在专科的专业设置、课程模块设置、课程设置、专业招生上有完全的自主权;部分本科专业也将会有更多的自主权。为此笔者结合现状对未来湖南开放大学如何进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专业设置要突出能力

学历继续教育的培养对象是在职成人,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未来湖南开放大学在专业设置上必须要突出能力为本,建议将工作任务与专业能力相结合进行具体的专业划分。就工商管理类专业来说,涉及企业管理与组织活动的各个方面,学员来自各行各业;虽然学员选择了同一个学科大类,但需要学习的内容、需要提高的具体能力并不一样;因此只有通过基于工作任务、结合专业能力的专业设置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6]。具体来说,工商管理类的专业能力基于工作任务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生产管理、个体经营、市场营销、财务会计、人力资源、创业发展、物资物流、项目管理、电子商务等具体的能力方向。在此基础上首先应确定各能力方向的培养目标,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设计;然后再组合相关能力形成细分专业。学员入学时不需要选择细分专业,只需要根据自己从事的工作以及职业规划选择具体的能力方向学习,最后综合已获得学习成果确定毕业专业[7]。

(二)课程体系要突出灵活

课程体系设计是专业设置的延续,也是实现专业设置目标的有效保证。开放教育是一种职业后教育,学员参加学习更多的是想提高自己某些方面的能力以满足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建议未来湖南开放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可以在“能力为本”的专业设置基础上强调专业课程模块对具体能力的培养,同时在考虑成人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基础上突出课程体系的灵活性。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关键在于专业课程。具体来说在专业能力细分的基础上将所有的专业课程划分为多个专业能力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对应某一具体能力的培养;各个专业的专业课程由数个能力课程模块组成,这些专业能力课程模块根据具体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被分为核心模块(必修)、辅助模块(限选)、边缘模块(任选)。每个能力模块由几门相关的专业课程组成,不同能力模块所包含的专业课程各有侧重,各能力模块中的专业课程也互有交叉。模块内专业课程根据不同能力模块的要求又会被分为核心课程(必修)、辅助课程(限选)两种;同一门专业课程有可能会存在于几个不同的能力模块中,但学习要求可能不同[8][9]。这种课程体系给予了学员更大的自主空间,学员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专业教学要求的指导下通过对专业课程的灵活选择来完成相应能力模块的学习,进而通过能力模块的选择和灵活组合来完成相应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同时学校也要提供相应的支持服务措施,例如全面的选课指导、完善的自主选课机制、课程试学制度等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专业课程体系的灵活性[10]。

(三)课程设置要突出实践

课程是课程体系中最基本的单元,也是课程体系建设中最活跃的因素,直接关系到专业教学过程的开展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开放教育学员多是在职成人,学习目的性强,实践机会多,但普遍理论水平不高;同时在职成人生活更丰富,学习专注度不够,使他们对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并不感兴趣,更注重课程的实用性以及学习内容的可操作性。建议未来湖南开放大学的课程设置应在合理的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设计指导下,突出课程的实用性与实践性,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首先在课程选择上应该在基本满足专业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更多考虑学员的职业发展,开设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以工商管理类的专业课程为例,可以结合具体的专业教学计划选择开设相关的职业证书课程,例如营销师、会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同时还应做好学历课程与证书课程的学分互认,使学员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最大化学习成果。其次在课程内容上应该多学习借鉴国外开放大学的先进经验,以学员自主学习为中心,充分考虑在职成人的特点,采取对外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开发专业教材,突出课程内容的可操作性与互动性;比如目前工商管理专科个人与团队管理、资源与运营管理两门课程的教材就是比较适合在职成人学习的。另外学校也应该提供课程试学的服务,对于所有可以选修的课程学员都可以在网上进行试学再决定是否完成该课程的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员学习的满意度,反过来还能够推动学校提供更加符合学员需求的课程内容。

五、总结

总之,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在开放大学建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湖南电大应该抓住向湖南开放大学转型的契机,以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学员需求为目的,结合湖南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开放大学的先进经验,对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改革进行积极、深入的探讨,从而更好地推动湖南开放大学的建设。

作者:辛治杰 单位:常德广播电视大学

[注释]

①国家开放大学2014级专业规则(专科).2014:183—186.

②国家开放大学2014级专业规则(本科).2014:254—257.

③湖南开放大学2014春季教学计划.2014:85—88.

④全国电大系统都使用统一的课程名称、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并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和统一的评分标准。

[参考文献]

[1]谢安邦.比较高等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35.

[2]开放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模型构建[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1—3.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69—86.

[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35.

[5]于云秀.开放大学的内涵与体制机制创新[J].中国远程教育,2011(5):27—29.

[6]李云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11—14.

[7]杜纯梓,周礼良,吴晓波.湖南电大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的实践模型构建与实践[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16.

[8]杨亭亭,等.专业设置改革与多元组合课程体系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4):74—78.

电大毕业总结范文6

学籍管理的日常工作十分繁杂与琐碎,为了避免各项工作及细节的遗漏,本人在网络个人终端建立了个人工作日志月各日常工作及其他临时工作的日程、要求及简要情况录入其中随时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及删改并将其设置为开机提醒状态这样就避免了遗漏问题并且根据日志对近期或远期需待进行的工作和解决的问题有充足的预案时间。

二、设立学员补充档案

每个学员从入学开始便建立了其学籍档案,其内容包括学员整个学业过程中所有关键信息,这个档案即使在学员毕业后都会保存在电大毕业生档案中。但这个档案保存的是学员基本信息相对简单。为了便于工作本人对经手学籍的每个学员都建立了补充档案,内容除了学员标准基本信息外,更多的是涉及学员学业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补充信息。比如需补考科目、需缴费情况、电子图像信息采集、学籍异动的申报材料、学员对各项通知的反馈等这样就可以及时掌握每个学员的现实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要求、通知和指导使其顺利地完成学业。具体的档案模式可以选择比较直观的表格形式。表格前面部分是学员基本信息后面部分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加和删减海一项针对学员的工作都要增加一格格内是完成情况的标示加果需要还可以进行简单的备注说明,这样每个学员需完成项目均一目了然,便于任意时段的总结和有针对性的提醒和通知,也便于对任一学员当前和历史的情况进行查询。如学籍管理负责人调离此岗位,继任者亦可通过此档案对学员学籍管理情况迅速了解开展工作。

三、利用多种媒介和通讯工具建立通讯网

由于电大的办学特点其学员大部分为不脱产学习简单地说,利用自己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来学习。鉴于这种情况掌籍管理负责人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的通讯联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几乎所有的通知都是靠这种通讯方式来进行的。在过去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张贴布告通知、信件通知、电话通知是主要手段由于其各自的局限性,对学员的通知一直是让学籍管理人员棘手的工作。而现今手机的普及、网络各种即时通讯工具的应用使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简单方便。作为学籍管理者更应该利用这些工具完善通讯这项工作。本人在这项工作中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Jl用校讯通及时各项通知协助各班级建立QQ群,将所有通知在第一时间对于联系困难的学员除以电话的方式主动联系外池可在班级QQ群上求助他人进行联系对学员联系方式的变化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变更信息,以加强相关人员的联系最大限度做到通知的及时、准确使要通知的信息在相关人员之间形成多层次的、广泛的传播。

四、建立信息及时变更和核查的工作方式

由于电大学员的个人情况的多样性海个人的情况、信息也在随时变化,为了学籍管理工作的准确无误就必须掌握当前最新的、最准确的学员资料信息。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就必须及时收集最新信息、不断更新资料、随时对资料进行核查。首先对学员模糊的、可能已变更的信息要及时核实并立即变更存档信息这样就不会因为错误的原始信息的使用造成对后续工作的影响,因为一个错误信息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在最终修正是很困难的。同时要定期和不定期地核查存档信息,所谓不定期核查即每次信息变更后要核查此变更信息是否与已存档其他信息存在不符合或冲突的情况加存在便需要再核实、再变更、再核查。所谓定期核查就是在每隔一段时间对存档信息进行一次核查,主要目的是核查是否有信息变更遗漏的情况和信息变更错误的情况。

五、实施七步工作法

在学籍管理工作中,通知学员到达指定地点进行统一活动的工作也是最大的难点之一。学员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家庭情况、社会情况均存在差异所以召集学员在统一时间地点进行诸如填表、图像采集、信息核对等工作十分困难海次都有相当数量的人会因为遗忘、时间不允许、家庭原因等而耽误而这些工作又是十分重要、不能遗漏的。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学员顺利完成这些工作,本人在进行这些工作时采用七步工作法,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1)在工作开展之前较长一段时间进行通知并要求其做好准备。(2)临近一周前再次通知并对个别存在问题学员提醒使其提前解决存在问题并要求不能到达学员及时回复。(3)提前两天再次通知。(4)当天对工作进行情况总结对学员完成情况进行梳理。(5)针对每个未完成学员情况告之其未完成原因和其后续需进行的工作通知其补漏的最终时间。(6)按期补漏。(7)总结并上报最终完成情况。通过这种反复的工作方式在实际进行类似工作时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六、无障碍接待

由于学员多采用业余学习方式本身的工作、生活压力大所以不能刻板地要求所有问题都要在正常工作8小时内解决。为了更好地解决学员的现实问题本人随时接听学员的来电问询、汇报、反馈;同时尽可能多地通过网络在线的方式及时和学员进行沟通。以上几点即为本人几年来从事电大学籍管理工作的一点体会和心得。想要做好这项工作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是每一个从业人员所必须坚持的除此之外方法也是极为重要的大家不妨从设置个人工作日志、设立学员补充档案、建立信息及时变更和核查的工作方式、实施七步工作法这些细节做起,同时根据自身情况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

七、总结

电大毕业总结范文7

[关键词]特殊教育;发展思路;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内蒙古电大)特殊教育工作开始于2007年,当时主要是依托各级残联及电大系统办学,以学历教育为主。这些年,通过内蒙古残联及各盟市残联和内蒙古电大及各盟市电大的通力合作,特殊教育取得长足的发展,办学范围不断扩大。

一、内蒙古电大特殊教育工作基本情况

(一)依托政府,联合办学,基本形成发展态势

对取得毕业证的残疾人学员学费给予全额补助”等政策支持。内蒙古电大充分利用电大系统办学优势,从全面提升残疾人素养与学历出发,认真做好残疾人学历教育的各个环节,结合自身办学力量,开设了适合残疾人特点的专科、本科专业,做到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在提升残疾人学历的同时,提高了残疾人的就业技能、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幸福感。在全区范围内,目前已有包头大、乌兰察布、锡林郭勒、兴安盟、呼伦贝尔等五所盟市电大和校本部开办了专、本科学历教育。共开设了社会工作、广告学、法学等三个本科专业,社会工作、数字媒体与制作、法律事务、会计、网络营销等5个专科专业,提升特殊人群的文化水平、提高特殊人群的生活质量,为自治区残疾人学历教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019年内蒙古残联与内蒙古电大签订《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残疾人教育合作框架协议书》,规定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将负责全区残疾人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工作,自治区残联按国家标准向内蒙古电大取得国家承认学历毕业证书的学生学费进行全额补助。该协议的签订为内蒙古残疾人教育面向全区电大系统展开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开启了内蒙古电大特殊教育的新时期。

(二)发挥全区电大系统优势,艰苦创业,业绩显著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内蒙古电大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关怀和支持下,通过内蒙古残联、内蒙古电大的共同努力,始终坚持特殊教育办学,使特殊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累计招生2277人(含2019年春季招生数),给他们的职业发展注入了动力,增强了内蒙古地区几千户家庭的幸福感,同时为自治区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为消除社会弱势群体发展不平衡做出积极的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各盟市电大中残疾人学历教育办学业绩突出的有:乌兰察布电大、包头电大、锡林郭勒电大等。包头电大与包头残联的关系始终融洽,得到政策支持较大,学费全额补助。乌兰察布电大在残联补助70%学费的情况下,特殊教育招生数在全区电大位居第一,共招生779人。锡盟电大,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极争取,推动出台由锡盟财政局、锡盟残疾人联合会、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三家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全盟范围内组织实施“残疾人高等学历推广计划”项目的通知》,争取到政策和资金支持。这些盟市电大在开拓特殊教育的过程当中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三)残疾人非学历教育起步稳,前景好

2018年内蒙古残疾人联合会将全区残疾人青壮年扫盲项目交由内蒙古电大开展,全区有四家盟市电大承担培训任务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与当地残联沟通,协调各方力量,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培训任务,受到了内蒙古残联的认可和好评。在《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残疾人教育合作框架协议书》中,将全区电大特殊教育的非学历培训纳入合作范畴,为内蒙古电大残疾人非学历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光明的前景。非学历教育主要包括残疾人扫盲脱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三种。各分校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并开展适合残疾人的培训项目。在未来五年,内蒙古电大将联合内蒙古残联通过有关培训让自治区内更多的残疾人掌握知识、掌握技术、能够自力更生,这是全区各级残联及各级电大共同的目标,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目标。

(四)形成制度体系,进行规范管理,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为规范教学管理,确保残疾人教育教学质量,对残疾人教育进行全面梳理,制订和修订《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特殊教育工作管理办法》《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特殊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内蒙古残疾人青壮年扫盲项目管理办法》《特殊教育奖学金发放管理办法》《特殊教育班主任管理办法》《关于特殊教育学院课程形成性考核方式统一规范管理的通知》等多份管理规定,初步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为残疾人教育健康发展起到制度保障。此外,各盟市电大在推进残疾人教育的过程中也拟定了相关管理制度,保障了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

(五)认真落实教学环节,规范管理教务工作,细心周到地为残疾学生服务,体现社会价值

残疾学生学习特别认真,特别珍惜学习机会,非常喜欢课堂授课,对他们来讲上课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学习的乐趣,是一种真正感受到大学生自豪感的途径,这难能可贵。每学期应认真组织面授课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大学的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特别是开放大学的自主学习方法,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为尽到责任而深感欣慰。根据残疾学生的特殊情况,我们在教学当中制订了有关送教下乡的措施,组织优秀教师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在办学点或社区集中授课,给学生提供贴心的教学服务。同时进行教学改革,采取QQ群视频授课、微信群视频授课等方式将教学辅导环节落实到位,做实教学过程,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远程教育的教学体验。完成每年的教学管理,组织面授课教学,进行教材征订发放,完成班主任聘任、落实实践环节、形成性考核等,各个环节上充分体现爱心,关爱学生。全区特殊教育的教务教学管理工作在国开残院系统单独运行,此外,每年还要开展评审、发放残疾人励志奖学金、阳光奖学金等工作,在这些繁重的管理任务面前全区特殊教育战线的老师们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默默付出了智慧和汗水,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特殊教育办学情况参差不齐,重视程度不同,效果差距较大

有的分校对残疾人教育认识不足,经济效益考虑得多,社会效益考虑得少。特殊教育办学,应该更多考虑社会效益,如果电大的社会影响力扩大,彰显自身的社会贡献度,尽到社会责任,可以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到2018年为止,只有5所盟市电大开展特殊教育,仍有7所盟市电大没有开展此项工作。各盟市电大开展特殊教育的情况也不均衡,乌兰察布电大、包头电大专本科招生数达到600人以上,而有的盟市电大招生总数仅仅十位数。有的分校只招生一届或两届,没有坚持下来。更值得一提的是,有7所盟市电大到2018年为止没有开展招生工作,在这些盟市特殊教育一直处于空白状态,造成特殊教育在全区电大范围的发展出现严重不平衡状态。

(二)基本建设、基本投入不均衡、不理想

盟市电大基本上没有单独设立特殊教育管理部门,有的没有专人负责,归各个职能科室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管理的效率,增加了管理当中的出错几率。残疾人教育虽属于开放教育,但有其特殊性,特殊人群特点十分鲜明,国家开放大学针对残疾人教育给予的相关政策也有别于开放教育,这就要求从事管理的人员必须对残疾人的个性特点及国开相关政策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如果没有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开展特殊教育,很难保证特殊教育的稳步发展和长远发展。在软硬件建设上也存在不足。在无障碍通道等残疾人特殊设施、楼房电梯等投入上普遍存在滞后或基本没有投入,给残疾人的学习出行造成不便。残疾人学习资源建设及资源配置上普遍存在投入少或基本没有投入。从事残疾人教育工作人员的时间、精力投入少或基本没有多少投入等等。以上这些情况普遍制约着电大系统特殊教育的扩大规模和办大办强。

(三)各盟市电大向当地政府和残联争取政策不够

各地电大的特殊教育主要依托当地政府、残联开展,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都不能脱离当地政府、残联系统的支持与配合。盟市电大向当地政府、残联争取政策的程度决定其办学规模,争取到就能够保证规模,否则就无法保证规模。有的盟市电大积极联系,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残联的支持和帮助,取得较大的业绩,办出一定的规模;有的电大争取不够积极,或不争取,肯定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各盟市电大向当地政府、残联争取政策不够是造成全区电大系统特殊教育办学严重不平衡的一大原因。

(四)全区电大系统特殊教育运作不统一,不协同,影响全区整体推进工作

原先,只有锡林郭勒电大和兴安盟电大是内蒙古电大的学习中心,属于内蒙古电大系统归口管理,统一面向国开残疾人教育学院。而包头电大、乌兰察布电大、呼伦贝尔电大是国开残院的直属学习中心,他们的招生、教学、教务管理归国开残疾人教育学院直接管理,与内蒙古电大的特殊教育工作基本没有联系。这种管理状态必然影响全区电大系统的统一管理、整体推进和规范办学,制约整个系统的协同作战,整体运作和规模发展。

三、今后一个时期特殊教育发展思路

(一)思想上重视,办出特色、办出社会效益

将办好内蒙古电大系统的特殊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效益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一个都不能拉下”总目标的实现联系起来,与提供教育扶贫的支撑作用联系起来,统一认识,履行义务。内蒙古电大完成顶层设计,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做好政策争取,负责全国电大系统的新专业论证与开设、非电大系统的专业论证与开设、中专层次的专业论证与开设、非学历教育的开办等。各盟市电大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残联支持,抓好抓实本地区的招生、教学、教务工作。上下一致,协同作战,从今年开始全区各盟市电大普遍招收专、本科学历教育学生和非学历教育学生,形成特殊教育在全区普遍开花的办学景象,并在今后一个时期保持一定规模。

(二)建立覆盖全区特殊教育办学网络,统一管理,规范办学

在全区电大系统中建立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各盟市电大都设立特殊教育学习中心,进行统一标准规范管理。探索特殊教育进社区模式,建立社区特殊教育服务站,方便特殊人群就近学习。打造内蒙古电大特殊教育示范点,开展经验交流,加强全区特殊教育质量管控。将分四个层次办特殊教育:一是扫盲教育,做好文盲人群的脱盲教育;二是技能技术教育,做好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教育;三是中专教育,做好初中文化程度人群的中专学历教育;四是高等学历教育,做好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的专、本科学历教育。各层次的教育要有相应的考核要求,以全区电大系统的统一、规范管理,确保各层次教育的办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回报社会,以质量回报政府和残联。

(三)开拓新专业、新领域,探索新的增长点

根据残疾人群体的不同需求,谋划建设新的学历层次教育,争取开设适合于残疾人学习的新专业,以满足残疾人群个性化的专业需求。努力开拓残疾人教育新领域有:(1)启动残疾人中专学历教育论证,争取早日开办中专学历教育。(2)开拓与电大系统外高校合作开展专、本科残疾人学历教育招生渠道,以满足残疾学生多样化专业需求(如保健按摩、康复医疗及相关专业)。(3)启动“特殊教育本科专业”建设论证工作,与国开协商共享专业建设问题,并探讨全国电大系统的推广事宜,大范围实施大计划。

(四)完善特殊教育学习支持服务,加强资源建设

根据残疾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完善特殊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开展送教下乡模式,建全社区服务体系,通过国开学习网、QQ辅导群、微信辅导群等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为残疾学生提供满意的学习支持服务。深化课程改革,根据残疾人学习的特点,针对开出的专业进行课程资源改造,建设一部分适合于残疾人学习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并逐步探索和建设一批适合于残疾人学习的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含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资源)。各盟市电大也要根据地区特点、所开设专业与非学历教育项目需要和学生学习需求,开发建设一批全区电大系统能够共享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含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资源)。

(五)加强特殊教育研究,以研究促工作

电大毕业总结范文8

行政管理专业是大连电大的主要专业之一。从2002年至今,大连电大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团队教授学员累计超过一万人,并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具有远程开放大学特色的专业教学规则、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其团队建设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萌芽阶段,2006年以前,教学队伍主要以专业主干课《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等课程为主,主要服务于学校总结性评估和行政管理专业早期资源制作与教学研讨等目标。第二阶段是形成阶段,自2009年至2011年,在《社会调查与研究》《社区治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课的基础上,对行政管理类主干专业基础课进行整合,并据此形成了以课程辅导教师为核心力量的校级教学队伍。第三阶段是发展阶段,自2011年以后,以服务于国家开放大学建设为目标,对大连电大全系统行政管理学课程群进行师资整合、课程整合。经过10年努力,把原有教师队伍整合成“和谐有序、协商互助、团结协作”的强有力教学团队,形成了以专业教学团队运作为特征、教学改革为核心、学习支持服务为特色的教师队伍。这是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和知识结构等要素相对科学而稳定的,具有相对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优质的科研能力、富于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学习型教师教学团队。目前参与本专业团队的系统内教师达50余人。其中,校本部专兼职教师23名,教授9名、副教授10名、讲师4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2名,硕士学位8名。多年来,行政管理专业团队的全体教师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指导方针之下,提倡“勤奋敬业、严格自律”的师德精神,坚持“服务教学、服务学员、服务分校及教学单位”的服务意识,实行宽严适度的测评考核制度,发挥团队优势,实现品质提升,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教学团队建设的具体举措

在团队建设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始终坚持以服务教学为主导,以先进的远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实训(包含虚拟实训)基地建设等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开展教学研究和建设,全方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国家开放大学改革与发展需要的、数量充足、梯队合理、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逐步形成以校内专兼职课程责任教师队伍为主,各分校教学点专业负责人组成的教学与科研专业研发队伍;以课程为依托,形成《大连电大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方案》;以专业为平台,形成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建立团队QQ群等有效沟通方式,营造和谐团队文化氛围,加强系统建设。

(一)搭建行政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平台

本团队结合行政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中央电大专业规则和已有教学资源基础上,通过对其核心课程“公共行政学”“政府经济学”“政治学原理”“社区治理”及“社会调查与研究”等进行设计规划,调整课程内容比例,合理分配授课时间,解决了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以及知识更新与学时有限的矛盾,进而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同时,结合行政管理类专业共同的知识点,进一步构建成一系列的立体结构知识群组,通过把知识群和具体课程结合起来,建立科学实用的核心课程群,从而设计出更符合现代远程教育需要的完整有效的科学的课程体系,见图1所示。

(二)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

根据行政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为弥补原有课程体系的不足,满足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的社会需求,行政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应改变以往采用单一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提高各门课程理论基础的教学效率前提下,增加实践环节的训练,将教学内容发展为“理论+实践”动态流程一体化的完整教学体系。详见图2所示。与以往课程建设不同,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更注重关联课程之间的联系与衔接,要求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所授课程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前沿性的内容,还要知悉核心课程体系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体系,从而准确掌握教学内容,并能很好地区分哪些内容需要重点讲解,哪些内容由其他课程予以深化和拓展,哪些内容需要补充等。基于此,核心课程群建设要求对课程师资队伍以梯队形式进行建设,优化组合,为每门课程搭建一支年龄、专业、学历和学科结构合理搭配的师资梯队,确保全部课程的教学工作能够科学有效进行。为此,教学团队采取以下具体措施:第一,采取教师专兼职配合,专本科互补,年龄段衔接,高中职称搭配的师资队伍。第二,实施“二级负责制”的运作机制,即从专业负责人到课程责任教师二级责任制。其中,专业负责人也是课程群负责人,负责课程之间的协调,而课程责任教师负责本课程内部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以及教学资源的开发、实践环节的建设等具体工作。第三,积极参与国家开放大学的教研活动、师资培训、资源建设、课题研究、视频公开课等重要专业活动。

(三)团队建设的总体要求

1.提高现有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通过参加全系统教学研讨会等方式提升教师专业境界,了解全国远程开放大学科研、教学改革信息,及时获得教学改革经验与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科研工作能力和教学质量,培养中青年教师。具体措施包括:支持任课教师参加高校相关专业学会会议,加强同行交流;不定期举办各类教学观摩活动,交流教学经验;组织任课教师参加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师资培训和国家精品课程的经验交流会等。

2.深化教学改革与加大课程建设力度

充分发挥教学团队作用和各成员的积极性,对课程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验收等进行深入整合、改革。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侧重案例教学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快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实现课程资源上网,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构建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增加网上资源,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水平和教学水平,为学生学习提供更便捷的条件。

3.加强教学改革和学习交流

利用团队QQ群召开教学改革研讨会,或在网上进行教学讨论,或合作进行教学资源建设和教材编写,或探讨考试改革,或进行教学业务培训,或对前段教学工作进行总结讲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十分活跃。通过这些活动,拉近了省校与分校教师的距离,凝聚了系统的教学力量。

4.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兼职教师要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两方面做好教学笔记。第二,兼职老师每学期完成10个学时的听课量并完成听课记录。第三,尽可能从社会各行业具有多年实践管理经验的办公室经理、行政总监、高层管理者中聘请3-5名兼职教师,真正提高实际教学效果,与专职教师形成优势互补。

5.强化实践环节教学改革

从课程教学实施到毕业实践环节操作,再到职业证书培训,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和选择教学内容,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扩大实训课程的数量和比例,进一步落实“双证书”制度,做好课程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训能力。

三、团队建设的经验及反思

近五年来,大连电视广播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主要完成了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参加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省级电大特色专业建设、教学模式创新机制建设。第二,进行省级教学成果奖(包括教学研究项目)申报。第三,组织团队教师系统修订培养方案及专业规则,编写主要课程的教学大纲,制作多媒体课件,积极开展案例教学的研究与教学,加强教材建设与题库建设等。团队的核心及骨干成员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主持参与辽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参与中央电大教学模式改革课题研究,成果获中央电大论文类研究成果评比一等奖;获中央电大教学设计创新二等奖;参与省部级教学课件制作并获三等奖;主编的专业课程教材《公务员制度概论》,获2009年大连市社会科学进步奖三等奖;教学模式改革论文获中央电大论文评比三等奖;主编教材5部,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和参加了4项省级教学研究课题、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工作、10余项校级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团队骨干教师人均每年发表学术论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