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运动的益处

谈运动的益处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首次从国家政策的高度提出了体医融合这一重要战略方针,由此启动了体育运动不但能健身,而且能在疾病,主要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发挥重要和不可取代的作用的全国性行动,并列入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1.科学证据

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早在2009年就指出身体活动不足(physi⁃calinactivity)是全球死亡率的第四大健康危险因素,仅次于高血压、吸烟和高血糖,占全球死亡归因的6%,2020年评估增加到9%。2012年《柳叶刀》杂志发表的系列文章强调适当的身体活动(physicalactivity)干预对促进健康和防病的证据级别为“强”。可降低发生风险的疾病包括过早死亡、心血管疾病、卒中、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膀胱癌、结肠癌、乳腺癌等疾病。同时还有多种健康保护作用,包括防止体质量增加、增强心肺和肌肉功能、促进健康体质和体成分、促进骨骼健康、预防跌倒、减轻抑郁、改善认知功能、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等。近十年来,这些方面的科学证据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基于中国人群的研究,如北京大学李立明教授与牛津大学合作的50万人中国人群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身体活动总量以及职业和休闲活动作为独立的影响因素,可以显著降低全死因、心脑血管病和癌症的死亡和发病风险。因此,可以认为适量身体活动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和对多种慢性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作用是多方位且有证据支持的。

2.行动指南

为了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健康促进和疾病防控的行动,WHO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包括2004年的《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全球战略》、2010年的《身体活动与健康的全球建议》、2018年的《全球身体活动计划:更多活力人群,更健康的世界(2018—2020)》、《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全球行动计划(2018—2020)》、2020年的《身体活动与静态行为指南》。其中,“18~64岁成年人每人每周至少达到150min中等强度或75min高强度有氧活动”的建议已为世界各国所采纳。我国也在原国家卫生部疾控局2011年的《中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试行)》基础上,经过全面更新和补充,于2021年12月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以在线访谈的形式了《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并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诸多公共卫生和体育专业的专家参与《指南2021》编制,基于中国人群的数据和中国实际情况,参考WHO和其他国家的指南,覆盖幼儿、儿童、青少年、成年、老年和慢性病患者。《指南2021》的第一部分为总则和各人群身体活动指南,第二部分为释义。四条总则的第一条最为重要,即“动则有益、多动更好、适度量力、贵在坚持”。这16个字是一个整体,前后呼应、互相补充,概括了促进身体活动的总体理念和原则。《指南2021》中包括了对不同年龄儿童视屏时间的限制,以及全人群控制静态行为时间等新的内容。因为,科学证据表明,缺乏中等和高强度身体活动和日常静态行为时间过长,两者都是慢性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改变其中任一者都有益健康,同时两者又有协同作用。

3.结束语

根据国家体医融合的战略方针,将运动(身体活动)融入健康促进和疾病防治,首先要提高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识,大力宣传《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其次是要采取跨部门、跨学科和跨行业的融合行动。中华预防医学会筹备召开首届中国体育运动与健康大会即是这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和行动,应该得到公共卫生界和体育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在此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作者:陈君石 单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北京  10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