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中药学教学考评体系

创建中药学教学考评体系

作者:柴剑波 赵文静 马育轩 常惟智 旺建伟 孙敏 曲苗 隋方宇 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当前,临床中药学的教育教学研究多集中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而教学评价与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相结合的研究较少,以致教学模式转变的成效难以充分体现。因此,构建充分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的新型临床中药学教学评价体系,是保障临床中药学教学质量和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必然要求。

1、临床中药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要素

1.1临床中药学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临床中药学教学评价方法中最常用的评价方法,其主要体现形式有试卷的综合分析以及学生问卷调查等,以此反映所开展的教学研究的实效性。试卷测评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它通过适切性的考核内容设计,体现试题的多样性、信息性、应用性与综合性,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建立多层次的试题形式。建立在教育测量学基础之上的试卷深度分析常被用来评价试卷质量,是观察试卷测试效果、评价考生学习状况、推测教学目标达成度的重要指标,是教育测量信息反馈可信度的重要依据[1]。学生问卷调查是从被教育者的角度出发,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专业素质教育和专业能力训练、探索性与设计性实验开设情况等方面,对教学及其改革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存在的主要问题[2],以此评价教学改

革的成效。

1.2临床中药学实训性评价。临床中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具有课程内容广博、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的特点,临床中药学实训教学评价在整体教学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了中药饮片辨认技能和基础理论的掌握,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开展饮片纵向辨认能力的评价,如同一植物不同入药部位的药物比较,如紫苏与苏子、车前子与车前;名称相似药物的比较,如附子与白附子、柴胡与银柴胡、山茱萸与吴茱萸等[3]。二是强调了病症选药能力评价,紧密联系中医临床各科的实际,按临床用药规律横向分类的辨证选药和配伍用药的能力的评价[4]。开展实训性评价应在专门教师的组织下,借助图片和饮片实物,通过眼看、手模、鼻闻、口尝等方式,评价对常用中药正品饮片认知、辨识的能力;同时围绕中药在临床上最常用、最实用的核心知识以及辨证、配伍、鉴别等用药技能设计问题,结合临床辨病辨证用药知识,进行案例式、问题式、联想式问题评价,体现《临床中药学》课程之“实践性”的特点。

1.3临床中药学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属于一种过程评价,贯穿于临床中药学教学活动的全程,可以及时地得到有关教学工作的各种信息,包括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观察、对作业的批改、课堂讨论、教

师与学生的沟通等诸环节。具体而言,可以包括:(1)课堂问答:依据临床中药学的具体教学内容及内容特点,设计问题,从而提供最为及时的信息反馈。问题的设计既要突出教学内容的核心,又要联系中医学整体知识,问题中体现出中医基础、诊断等关联性知识点;(2)阶段测验:借用课后练习或自行设计测验题,对学生进行评价;(3)学生表现:对学生语言机能、课堂反映情况进行评价,体现教学的课堂效果,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素养;(4)课后作业:根据每次教学内容设计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等来完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中药的功效、主治证、运用是临床中药学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在讲解时在这些环节巧妙地设置一些“为什么”,这将有助于构建学生的中医思维模式。

2、临床中药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

在构建临床中药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过程中,应紧紧围绕临床中药学的课程特点及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的培养目标,以中药的临床运用能力及以中药学为基点的中医思维能力为评价核心,立足于课程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同时,由于其所含要素较多,且诸要素之间亦存在着复杂与必然的联系,因此在构建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还应注重解决以下问题:

2.1评价体系中的具体评价环节如何充分体现《临床中药学》基础知识掌握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有效结合;如何充分体现受教育对象对信息综合处理的能力;如何体现受教育对象中医思维模式的培养。

2.2《临床中药学》是整个中医药学的核心和基础,它既属于临床基础学科,又具有药学基础学科性质,为一门医药交叉学科。开展试卷测评时,试卷内容的设计是教学终结性整体评价的关键,要以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教学对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为依据,体现评价体系的灵活性与针对性。

2.3评价体系中诸评价环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既是相对独立的,同时又针对同一最终评价目标而紧密联系,因此,在制定具体研究方法及研究实施过程中应做到诸评价环节的有机结合与有效统一。临床中药学的“专业基础、联系临床、重要桥梁”的学科性质决定了临床中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基于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目标的、能够体现临床中药学学科与专业特点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开展相关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要保障,是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模式方法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提高教育教学评价质量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