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病虫害监控意见思索

养殖病虫害监控意见思索

本文作者:王凡 单位: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的现状

汇总分析病害测报结果发现,2002—2011年间,全年12个月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害发生,疾病高发期4—11月,其中8—9月份病害最多,占全年病害种数的45%~55%,这与气温有直接的关系;低温季节也有不少病害发生,除了水霉病和鳃霉病等低温期常发病外,一些细菌性和寄生虫病也逐年增多,尤其是淡水鱼类如草鱼“三病”、鳗鲡指环虫、车轮虫和小瓜虫病等。因此,在低温季节仍不能放松对病害的防控工作。各养殖品种中,除了龙须菜和海带在个别年份没有监测到病害发生外,其它养殖品种几乎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发生,且病害种数呈明显上升趋势(2009—2011年测报面积有所减少)。其中草鱼的发病种数最多,2011年高达31种,主要是草鱼“三病”和出血病等;其次是鳗鲡,2006年监测到鳗鲡病害最高27种,主要是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病害,致使鳗鲡养殖遭受巨大经济损失;死亡率较高的有对虾、大黄鱼和罗非鱼等养殖品种。对虾白斑病和红体病,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本尼登虫病、细菌性溃疡和白鳃病,罗非鱼链球菌病等已成为近几年阻碍福建省水产养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的有海带和龙须菜[2]。所测报的病害主要包括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真菌性、其它病害(包括营养性、冻伤、氨氮中毒、低溶氧等)和不明病因6大类。

病原以生物源性疾病为主,在生物源性疾病中,又以细菌和寄生虫性疾病为重,细菌和寄生虫性疾病平均每年分别占了43%和24%左右。测报区域内因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统计结果显示,各养殖大类中,鱼类和甲壳类疾病死亡率较高,经济损失所占比重也最大,详见表1和表2。其中,鱼类主要表现为大黄鱼、鳗鲡和罗非鱼等养殖品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甲壳类主要是对虾损失比较严重,而且几乎每年如此。测报结果显示,鲍鱼和紫菜一般在某个年份会突发一次大面积死亡,如2009年鲍鱼高温期死亡,2008、2009和2011年分别发生紫菜烂苗现象,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许多水生动物病害已由单一病原转变为多病原综合发病,同时一些新的疾病不断出现,不明病因的病害也逐年增多,如大黄鱼“白鳃病”和鲍高温期不明病因死亡等,造成病情控制难度加大。随着病害防控学科的不断发展和防控技术深入研究,大部分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还有一些病害尚未研制出相对有效的防控技术,这些病害在不同的年份均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危害[3],如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每年导致海水网箱养殖上亿元的经济损失。近几年,因气候或养殖环境造成的渔业突发事故逐年增多,包括高温、低溶氧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其中仅2011年福建省就发生了多起因气候原因或过密养殖造成的非生物源性养殖鱼类突发大面积死亡事件,如闽江水口库区古田段发生网箱养殖鱼类缺氧死亡,死鱼达1.55×104t,直接经济损失1.86亿元;福鼎紫菜发生大面积烂苗死亡,近1333hm2紫菜受损;长乐文蛤因养猪场排放污染,造成1000t养殖文蛤死亡。

测报工作主要成效

福建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始于2000年9月,经过10余年的发展,测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迄今测报范围已覆盖全省9个地市的各主要养殖区和养殖品种,形成了以点定位、以点带面的病害测报和防治技术网络。连续编发月报和年报,同时利用报刊、网络等媒介作为载体,在渔民之友、“海峡渔业网”和省海洋与渔业厅门户网站及时刊登鱼病发生趋势,提出预防措施,加强与各级水产站的沟通,为广大渔农提供实用防病技术,促进渔业生产稳步发展[4]。针对原有生产第一线以养殖技术人员居多、病害防治基础知识和技术普遍比较薄弱的实际情况,多次举办水产养殖动植物病害测报员、病害防治员以及检疫员培训班,对测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同时,为提高测报质量,2007—2008年,分期举办实验室实验员培训班,对全省8个地市的测报和病害防治人员进行试验操作技能培训,受训人员120名,有效提高了我省测报人员的业务素质。为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能力,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建立了“水产养殖动植物重大病害快报制度”,保证能在第一时间对水产养殖重大疾病作出应急反应和相关处置。通过快报制度的建立,对基层发生的重大病害和突发性事件有了准确的把握,从而可以积极主动地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病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通过十余年的病害测报,摸索和总结出了各种病害发生的基本规律和流行趋势,并对短期可能发生的疾病作出预报,提出预警,通过手机信息平台向广大养殖户发送防控技术指导信息;在省海洋与渔业厅门户网站上开设《专家在线》栏目,开展渔业病害专家在线咨询活动,提供有关水产养殖病害诊断与防治技术的指导和服务;同时,根据各地病害发生和测报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各地发生的一些重大和传染性疾病,及时派出专家和技术人员,加强病害防治现场指导,服务于广大渔农民。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的开展缺乏相应的经费保证,许多检测项目的开展需要经费支持,而目前县市、乡镇财政困难,仅能勉强保证测报人员的低水平工资,没有相应业务经费保证,这严重影响了测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阻碍了测报工作的良性发展。近几年,虽然通过积极争取部分专项经费,但仅是杯水车薪,离实际需要差距仍很大,开展工作十分困难。水产病害测报是一项公益性的社会事业,因此建议政府将水生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和病害测报专项工作经费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改善基层测报员待遇,健全和完善服务推广体系[5]。基层病害测报队伍不稳定,人员变化大,难以保持测报工作的连续性和专业性,给测报工作带来困难。尤其是基层测报和病害防治人员有“行政化、打杂化”的趋势,不能回归本位,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病害防控工作。建议上级部门进行职业能力鉴定,结合事业单位改革的契机,出台相应岗位工作指导意见,科学设置岗位,定岗定员[6]。当前福建省县级水生动物病防机构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实验室人员配备不够,缺乏必要的二、三类疫病临床诊断设备和诊断试剂,加之日常业务工作经费保障度低,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基层测报员基本是靠目检和凭借经验来判断病因,极大地影响了测报数据的质量。因此建议加大对病防机构公益性职能事业经费的投入,配套完善病害防治和病害测报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无经费、无设备的现状,提高测报工作质量。目前病害测报方式、技术和手段还比较传统,文件传输慢,分析数据耗时,直接导致病害疫情报告统计周期长,时效性差,不能及时反映病害动态,难以对重大水生动物疫病做出早期预警预报。因此亟待建立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系统,实现测报工作的全面电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