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体育健身研究

居民体育健身研究

 

1城镇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   1.1研究方法、对象与内容   2003年3月-2003年10月我们对宝鸡市金台区及陈仓区、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等县城镇主要居民活动场所及商业性的健身场所等群众体育锻炼活动较集中的场所进行调查,调查时间主要在居民健身活动的高峰期早晨进行。调查总计1562人次。调查形式主要采用现场统计、访问交谈、现场提问等形式。调查内容有体育活动项目、人数比例、参与因素等。   1.2调查结果统计   统计结果从单设七项健身项目着手,分别对人数和性别、年龄作了详细的分类图,其中七项健身项目中有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各类气功等。   1.3调查结果分析   1.3.1从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看   运动项目主要有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如太极、各类气功、健身操、球类、棋类、跑步及自由活动。   1.3.2从各项目的参与人数看   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各类气功等深受市民的喜爱,参加人数占42.5%,列在所有项目之首,进行该项体育运动者多为中老年人。另外近年兴起的健身操参加人数占38.5%,位居第二,参与主是年轻人,且以女性为主。球类、自由活动、棋类及跑步项目参加人数较少,分别占13%,4%,1.5%和0.5%。   1.3.3在1562名的调查对象中   男性为558人,占35.7%,女性为1004人,占64.3%,可见城市女性在体育锻炼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高于男性。从年龄特征看,体育锻炼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占58.4%,中年人占31.4%。   1.3.4从运动场地、运动时间的选取与锻炼设施看   居民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场地的选择一般以就近为原则,除商业性的场所外,其它几个场所主要是附近的居民,运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晨,参加运动锻炼的人数主要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遇风、雨等恶劣天气时人数骤减。体育锻炼的设施因陋就简,器材使用不多,多半是徒手练习。   1.3.5从体育锻炼的组织方面看   除商业性的运动场之外,其余几处的组织很为松散,运动项目的选择、运动时间的安排等以个人喜好为主,缺乏辅导人员和管理人员,所以每天活动的人数波动较大。而一些商业性的场所(例如:健身房等场所),由于有较好的组织,人数相对较为稳定。   1.3.6通过调查发现,体育舆论对青年人有较大的影响   如足球世界杯后,足球运动的人数有明显的上升,而对老年人的影响较小。体育锻炼的效果调查表明,体育锻炼除增强体质外,还表现在心理感受与社交方面。有将近半数的人在体育锻炼后,感到心情愉快,社交能力增强,特别是对老年人,还有助于解除其孤独感、寂寞感。   1.3.7通过调查发现,不论是商业性的场所,还是居民自由聚集的场所,体育锻炼的“单位现象”相对运动场所附近的居民的自愿参与行为较弱,所以表现出初步的社区体育特征。2城镇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的限制因素   2.1体育健身活动意识   据文献资料表明,1985年国人约有66.3%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有必要和很有必要,到1998年这一认可的比例上升为78.4%。体育锻炼的目的有两个层次,初级目的明显带有功利性,如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等;较高层次的目的是在健康的基础上具有享受的性质。具有初级目的的锻炼者比例1998年在全国群众体育调查中占57.1%。本次在宝鸡市的调查表明,居民对体育健身的意识不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停留在实用性和功利性的初级目的阶段。由于认识的不足,体育健身活动的参与意识不强,缺乏兴趣。   2.2组织形式与参与意识   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单位现象”的弱化,使社会化服务迅速发展,体育社会化。   由此,居民体育活动的原来组织者—“工作单位”,在组织居民体育健身活动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弱。这样,在改革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个缺乏良好的组织和管理的时期。另外,由于中国传统文化,造就国民特有的性格,即重家庭、朋友,轻团体。表现在对体育健身活动的组织形式上倾向于与家人、朋友在一起,此外,由于“单位现象”对个人个性的束缚,造成个人的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也将反映到对体育健身活动的组织形式上。这将对未来居民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提出新的问题。   2.3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文化教育、居民的收入、负担能力   我国广大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国家给予补贴的力度较弱,由于自身财源不足,经济实力的困境严重制约西北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1995年全国1%的人口调查抽样结果显示,西北地区每10万人中拥有小学、中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文盲、半文盲率却居于较高的区间。宝鸡市的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与广大西北地区有着十分的相同之处,居民负担系数大,收入低,基本生活消费支出高,积累少,能作为其它开支的选择特别是体育健身的消费就更少。由此可见宝鸡市居民健身体育的现状和发展不容乐观。   2.4体育场地、设施与投资   由于体育健身意识和经济发展的滞后,决策者和领导者的体育意识,决定了在体育场建设,体育设施与投资方面的严重不足,由于场地、设施的限制,影响居民体育健身的热情和兴趣。本次调查显示,居民健身活动的选择因陋就简,体育器材个人购置、使用较少,正说明这一情况。   3城镇居民体育健身活动发展前景与对策#p#分页标题#e#   3.1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全面推行,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将不断增强,人们不仅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而且会对体育健身活动的质量、形式提出更高的要求,政府必须将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与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必将改变人们的意识,改善文化教育环境。   3.2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提高,五天工作制,居民的空暇时间延长,居民将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体育锻炼,由此将对体育健身的项目、形式、组织、场地、设施等各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对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的组织和引导,加大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和投资,改革群众体育管理与组织模式,发展社区体育,使社区体育活动成为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参与形式和组织形式,以适应体育社会化的发展。   3.3由于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负担能力必将得到改善,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减少,积累增加,能作为其它开支的选择特别是体育健身的消费就会增加,所以应注意开拓体育产业、体育健身、体育娱乐市场,指导、引导居民体育消费,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加强体育辅导站、活动点、体育场馆和体育俱乐部的规划和发展。   3.4由于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离退休制度的正常实施,老龄人口将增多。预计2004年达7%左右,我国社会将进入老年人的行列。老年人拥有大量的余暇时间,有迫切的健康长寿、重建社会交往圈的愿望,体育活动正好能满足他们保持健康,扩大交往,消除孤独与寂寞,善渡余暇时光的愿望。因此,老年人将成为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3.5应加强对青年人体育健身的教育,特别是在校中小学生的体育教育,从小培养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注意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改善学校体育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