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文化范例

居民文化

居民文化范文1

关键词:湖南城镇居民;文化需求;满意度;影响因素

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以及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其不平衡与不充分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地域的文化生产与供给差异;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与消费差异。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分析居民的文化需求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是认识文化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的出发点。

一、研究综述

总体来看,从文化需求的角度研究其影响因素的文献较少,而大部分学者从文化消费的角度研究影响因素。有的学者认为个人兴趣、学历、年龄、文化产品(服务)的种类、文化消费设施及场所的远近等因素是影响居民文化消费意向的主要因素[1];有的学者认为年龄、职位、教育及收入是文化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2];有的学者认为收入水平、教育水平、供给水平和政府投入水平是文化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张冲、刘已筠,2016;赵卫军、张爱英、MuhammadWaqasAkbar,2018);有的学者认为生活压力(李志、李雪峰,2016)和社会保障满意度亦是文化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鲁虹、李晓庆,2013;李志、李雪峰,2016);吴静寅认为文化消费受到消费者需求、动机、行为等主观因素影响以及政策、消费环境、文化供给等客观因素影响,而消费者的资源和消费满意度是内外部因素共同影响下的中介因素[3]。

二、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虽然文化需求与文化消费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从两者的影响因素来说,应该是基本相同的。因为先有文化需求,才有文化消费,从影响因素到文化消费之间,文化需求就是一个中间变量,所以,可以根据文化消费的自变量来设计文化需求的自变量。通常来说,性别、年龄、收入、职业、受教育水平、性格、消费观念、婚姻状况、自由支配、家庭人口数量会影响到个人的文化需求。因此,本研究假设:性别、年龄、收入、职业、受教育水平、性格、消费观念、婚姻状况、自由支配、家庭人口等因素与文化因素之间存在依存关系。

(二)研究设计

1.因变量

文化需求满意度是本研究的因变量,其可分为“大众文化需求满意度”(y1)、“休闲文化需求满意度”(y2)、“专业文化需求满意度”(y3)、“消费文化需求满意度”(y4)[4]。

2.自变量

本研究将性别(x1)、年龄(x2)、收入(x3)、职业(x4)、受教育水平(x5)、个性(x6)、消费观念(x7)、婚姻状况(x8)、自由支配时间(x9)、家庭人口数量(x10)等作为自变量。

3.模型构建

本研究根据以上变量建立模型如下:y=a+b1x1+b2x2+...+bnxn+e其中,a为方程的截距,b1,b2,...,bn分别为x1-xn的回归系数,e为残差项。

4.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本文所使用数据主要来自对于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J街道、邵阳市隆回县T镇、岳阳市湘阴县W镇居民的调查。研究随机在街道与乡镇抽取了一个社区,并在每个社区随机抽样140名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420份调查问卷,回收393份,其中有效问卷为327份。[5]本文利用spss19.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具体的变量描述统计情况见表1。

三、数据分析

(一)文化需求满意度

本研究从大众文化需求、休闲文化需求、知识文化需求、消费文化需求考察湖南城镇居民文化需求的满意度。因考虑到大众文化在现实中存在着需求过度的情况,故多考察了“需求过度”这一项。通过表2可以发现,被调查者中对大众文化需求未满足的为2.4%,满足程度一般的为17.7%,需求已满足的为64.2%,需求过量的为15.6%。被调查者中对休闲文化需求未满足的为23.9%,满足程度一般的为34.9%,需求已满足的为41.3%。被调查者中对知识文化需求未满足的为26.0%,满足程度一般的为46.5%,需求已满足的为27.5%。被调查者中对消费文化需求未满足的为35.2%,满足程度一般的为48.0%,需求已满足的为16.8%。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湖南城镇居民对文化需求满意度的排序为:大众文化>休闲文化>知识文化>消费文化。(见表2)

(二)文化需求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本文主要采取逐步回归的方法,对因变量与自变量进行分析,因此,被排除掉的自变量不在表格中体现。具体的数据见表3。从大众文化需求满意度来说,与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就业状况,其可建立的模型为:大众文化需求满意度=3.049-0.136*就业状况。这也就意味着,随着就业状况降低一个层次,个人的大众文化需求满意度将降低0.136个点。从休闲文化需求满意度来说,与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就业状况、受教育水平以及家庭人口,其可建立的模型为:休闲文化需求满意度=3.378-0.12*就业状况-0.121*受教育水平-0.135*家庭人口。这也就意味着,随着就业状况降低一个层次、受教育水平升高一个层次以及家庭人口增加1人,个人的休闲文化需求满意度要降低0.376个点。从知识文化需求满意度来说,与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就业状况、性别,其可建立的模型为:知识文化需求满意度=2.422-0.158*就业状况-0.12*性别。这也就意味着随着就业状况降低一个层次,个人的大众文化需求满意度将降低0.158个点,而女性的满意度比男性低0.12个点。从消费文化需求满意度来说,与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年龄与个性,其可建立的模型为:消费文化需求满意=1.407+0.169*年龄-0.142*个性。这也就意味着,随着年龄增加1岁,消费文化需求满意度就增加0.169个点,随着个性向超前化发展,消费文化需求满意度会减少0.142个点。总体来说,由于模型的R2值较小,因此,模型的总体解释力过小。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湖南城镇居民文化需求的调查研究发现:一是居民对文化需求满意度的排序为:大众文化>休闲文化>知识文化>消费文化;二是就业状况、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口、性别、年龄、个性等因素对居民的文化需求满意度有一定的影响。此外,通过前文分析显示,湖南省城镇居民在部分大众文化需求方面存在着需求不足与需求过度的情况,这是一种明显的文化需求不平衡现象。从根本上来说,导致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也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不足有较大的关系。因此,要着力提高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增强政府、市场、社会等供给主体之间的协同能力[6],促进大众文化与知识文化服务发展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同时也需要对大众文化需求(如过度需求)加以引导与控制,倡导文化自觉,引导广大居民对文化进行重新认识、选择以及建设,构建良好的社会文化风气[7]。最后,需要推进共治、共享、共建发展,通过减税降费等政策,使居民分享经济发展的更多成果,以此满足居民的知识文化、消费文化等需求,提升居民的文化获得感。

【参考文献】

[1]陈海波,朱华丽.居民文化消费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4(14):104-107.

[2]孟华,李义敏.上海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J].预测,2012,31(2):70-74.

[3]吴静寅.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及其促进机制[J].山东社会科学,2019(6):94-99.

[4]陈静.湖南城乡居民文化需求现状及差异分析[J].智库时代,2019(9):211-212.

[5]陈成文,陈静.论公共服务供给予新时代“弱有所扶”[J].贵州社会科学,2019(1):59-65.

居民文化范文2

[关键词]社区;文化建设;居民幸福感

2012年,“幸福”这一概念被正式列入我国政府的施政目标,建设“幸福城市”的理念和思路也日渐深入人心。社区是城市居民的居住区域,从宏观上看,它是城市的构成单元,是社会发展的缩影;从微观上看,它是个人日常生活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工作之外主要的活动场所。社区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在时展的浪潮下,城市化建设逐步向纵深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提升居民幸福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

幸福感是人们从整体上对某一具体领域满意程度所作出的判断,是一项能够体现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综合心理指标。在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对于社区建设而言,文化建设是其精神依托和灵魂所在。社区文化是指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所呈现的源于社区实践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其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群众性和创造性的家园文化。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就在于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一方面,居民的幸福感是衡量社区文化建设和和谐关系的真实维度。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城市化的进程,让人类社会的价值追求从以快速发展为核心的经济价值观,转到以幸福指数为核心的民生价值观,特别是对于在城市化进程中获得幸福感的衡量。另一方面,围绕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今时代,除了工作单位,人们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社区中,社区文化建设是充实社区生活的条件保障,充实的精神文化生活和良好的社区风气,是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的必要条件。当下,应该把涵盖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传统特色的多种内容有机融合,从多元角度做到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相统一,通过开展文明小区等活动,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着力形成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团结互助的新型社区人际关系;通过解读理论精神、普及科学常识、宣讲社科文化,提高社区居民思想政治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社区居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社会公德深入社区居民心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二、社区文化建设对居民幸福感提升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红利的带动下,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此背景下,人们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开始追求健全的基础设施、优美的生存环境以及多种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而言,这是一种客观需要;对于居民生活而言,这是一种内在要求。首先,社区基础教育的实现,极大地提升了社区家长和孩子的幸福感。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安排孩子入学看作是影响购房选择的首要因素。以J市T区D社区为例,为了解决孩子入学和管护问题,自2007年起,社区陆续建立“金太阳幼儿园”“四点半课堂”等教育教学机构,还有对口的小学和初中,充分保障社区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每天下午,社区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可以到相应的教育机构进行学习,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课后辅导、组织娱乐活动,让双职工家长倍感放心。社区教育实现了与学校、家庭的无缝对接,在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满足终身学习需求、保障适龄儿童入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青少年教育合力,协调了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的关系。其次,社区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极大地提升了老年群体的幸福感。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出现,更好地服务老年人群体,增强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对于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许多社区相继建起了养老院、老年文化活动中心等,电视、、图书等资源一应俱全,老年艺术团等组织日益兴起。有的社区还面向老人专门推出了生活照护服务,通过详细评估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以及生活能力,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计划,从而更为科学地干预或管理老年人的生活,包括心智、康复、起居、饮食、运动等,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老人幸福感的提升。此外,很多城市社区还开设了老年学校,组织老年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令其老有所乐、老有所学。最后,和谐美丽社区的构建,提升每个人的幸福感体验。以前D社区没有绿化带,更没有小桥流水,现在绿树鲜花多了,果皮纸屑少了;整齐统一多了,乱摆乱放少了;就连社区菜市场也一改以往污水遍地、菜叶堆砌的状况。社区物业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出发点,从健全治理机制、改善人居环境、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着手,扎实推进美好社区创建工作,环境变得干净整洁了,居民心情舒畅,幸福感也就油然而生。与此同时,为了增强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许多社区都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强化社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如开展各种理论宣讲活动,居民纷纷为国家建设献言献策,围绕民生问题互动交流,不仅满足了居民的文化需求,也为构建和谐社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社区文化建设对提升居民幸福感的意义

居民文化范文3

一、城镇居民科技文化素养的内涵及理论价值考量

(一)城镇居民科技文化素养

城镇居民科技文化素养的高低在实现农村小康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城镇居民科技文化素养主要指公民所掌握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经验、生产技能所达到的程度。它通常反映城镇居民接受文化科技知识教育的程度、掌握文化科技知识量的多少、质的高低以及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

(二)提高城镇居民科技文化素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体现

城镇居民科技文化素养对于在其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突出意义,既反映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发展趋势对公民科技文化素养的必然要求,也突显出提高科技文化素养是公民自身的内在愿望和强烈要求。

1、科技文化素养成为城镇居民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

不论是生存的需要还是就业发展,都要求农民不断学习科技知识,掌握先进技能,只有拥有基本的科学知识,才具备一定的谋生能力和劳动技能,这样才能维持温饱和获得安全。农业生产在不断更新工作模式、革新操作技术,这都需要以农民个人的科技文化素养水平和知识能力结构的不断更新为前提。

2、科技文化素养是城镇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基础

现代社会,科技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人的科学文化素养与人的身体素质的关系看,具备一定的科技文化素养对于运用科学知识来改善自身以及家庭的健康是极其必要的。公民科技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他们对生活中用到的许多工具与服务的理解。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居民科技文化素养突显危机

(一)农村劳动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意识不强,热情不高

1、科技文化素质与受教育程度密不可分。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民勇于接受新的思想、新的事物,更容易掌握新的技能,他们希望通过现代的科技力量来改变当前家庭状况;而教育程度低的农民对科技有怀疑,加以排斥,通常仍沿袭传统的劳作方式。

2、家庭收入水平对农民的科技意识有很大的影响。

家庭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民有足够的剩余资金投入到新产品、新技术中,重视对农科知识的学习;而收入水平低的农民没有足够资金购买新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对科技知识的需求,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意愿。

3、生产规模大小在不同程度影响农民的科技意识。

小农经营的农户,他们生产规模较小,对市场的要求不高,机械化的生产很少,农科技术的应用对他们的效益并没有多大影响,这导致降低了农民对新型农业科技需求的欲望,限制了农民科技意识的提高。

(二)农村科学文化教育培训的体系不健全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虽然农民对于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目前农村教育体系还不够健全,教育体系内部存在分割或残缺,农村教育脱离实际,使农民难以完成自身素质的提高。我国的农村教育体系基本上是按照城市的教育体系建立起来的,农村基础教育从学习目的到培养目标与城市教育差别不大,主要是为了高考应试,并不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三)思想观念落后,科学精神缺失

经济发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必然引起广大农民思想、生活形态及习惯的改变。科学、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也将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开始迈入农村社会。但长期以来,受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农业模式的影响,人们眼光狭隘、思想保守,遇到困难习惯等政府“救济”而不是依靠自身劳动技能的提高来解决。在生产生活中,过分依赖过去的经验,对于新生事物不愿接受,对于某些陈规陋习不愿轻易放弃。

三、提高我国公民的文化素养对策思考

(一)加强意识宣传,弘扬科学精神

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使农民从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上适应城市文明;必须帮助和引导农民从思想上、行动上进行自我革新和改造,尽快实现对新身份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必须提高农民适应城镇文明的学习、就业和生活的能力。使农民先“乐业”后“安居”。“乐业”就需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农民乐于接受新事物,主动学习新知识,努力掌握新技能,帮助农民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最终使农民在城镇能够“进得来”、“留得下”、“过得好”。

(二)大力发展教育,加强培训力度

提高公民文化素养,关键在教育。要改革教育发展的陈旧体制,让人人都享有教育的权利。把教育培训与农民的经济结合,让农民解决最迫切需求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在城镇化进城中参与农村经济建设的能力。结合产业发展的潜在需求和本地的特色产品,开展定向培训,扶持本地品牌,增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使他们尽快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先进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使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能力得到提升。

(三)拓宽科技推广渠道,营造浓厚的科普文化氛围

居民文化范文4

昆明历史街区传统民居建筑平面布局基本呈方形,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崇尚“方正”的思想观念,表现出和谐稳重的哲学思考在传统意识上对中庸思想的追求,这一点也反映在“一颗印”的建筑格局中。从对昆明历史街区传统民居的走访调查中发现,虽然此种建筑形制有一定模式,但可以根据实际地形情况和各家经济条件做出变通。真正平面近方形的建筑布局仅占五分之一,而长方形的建筑布局占到了五分之四,这是因为正房的进深加上厢房的面阔和倒座所致,进深大于正房的总面积。这种建筑布局更加合理与科学,在生活中更加方便实用。首先可调节平面上正房和厢房的房间数,其次是多户人家可组合连接,形成连贯系列的联排样式,有很强的地域适应性特点。历史文化街区的商铺与民居除极少数三层外,基本上皆为两层。临街多为条式建筑,十余开间组成一幢,每五至七开间设一个封火墙。这种临街条式建筑下层多为商店,楼上住人或做仓库,楼梯常设在后部。布局均衡对称,但在平面布局上就有主次、高低之分,且从地面标高和楼面高低的不同就体现出了传统中国尊老敬长的传统习俗。整个一层地面布局由高、中、低三个不同的层面组成,高者正房,居住长辈和新婚夫妇,中者为两厢房,也称耳房,居晚辈和用于厨房之用,低者为天井,主要为生活提供方便,如水井、花台等均在天井里。街区中传统民居建筑一般由台基、墙体和屋顶三大部分组成。台基是基础部分,也是平面布局部分,其布局决定了建筑的布局形式。同时天井也是收集雨水、排水的主要渠道,故天井下通常都有排水沟,有的排水口上用石材做成铜钱图案的地漏等形式,雨水顺房檐而下,沿排水口流入阳沟或是阴沟,昆明人把这称之为“财源滚滚”“肥水不外流”“老天降福”和“四水归堂”,反映了百姓对水的尊崇,同时也反映了水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昆明城市历史街区民居建筑的平面布局与昆明近郊典型“一颗印”民居虽然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不同点有三个方面:一是正房至少有三开间向内院露明,内院尺度较大;二是楼层多为跑马转角楼,多了两侧厢房的走廊;三是二层房间每间后墙各开一个窗户,对外不完全封闭。这些都是适应近代城市生活需要所致。因此,街区中的民居因平面上的方整,虽也可泛指为“一颗印”,但又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典型的“一颗印”民居。所以说,建筑的平面布局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思想的传承,但也有不断创新和不断变化的痕迹,从中折射出的是实用与寄托。

二、昆明历史文化街区民居建筑临街立面与大门样式

昆明历史文化街区临街铺面建筑的造型特征是老昆明传统商业街的典型体现。传统商业铺面沿街立面大多属于两层直落式类型。这种类型由于两层直落,屋顶出檐较深,一是为了减少雨水对底层门面的侵袭;二是造型比例的需要。为此,檐下常有多层花板罩面。如何避免单调则显得尤为重要。此时,需处理好上下层门窗的形式与比例以及招牌的布局,如处于景星街口的知名中药铺“福林堂”商铺,三层直落式的立面极为简单。然而其将下层窗与上两层窗的形式做了不同处理,取得了变化,是一个既简单又富有变化,既统一又有所对比,处理得非常恰当好处的立面实例。整个历史街区中民居建筑的大门是院落与外界连接最重要的出入口,是整个建筑外观处理的重点部位。大门既能单纯地呈现为一座相对独立的建筑形制,又是一间屋的形式,可以说是屋又是门。门前的石阶称为“将军石”,大多为整石铺就,长的有3米多,而且多为一台、三台等单数。门头上有小的坡檐,并用砖瓦封闭檐口。门上的局部木作加工精细,大门上部的屋顶一般多为硬山式。门墩内侧一般有左右两方形檐柱支撑,形成外门框,两柱间通常用透雕挂落,装饰多为吉祥图案。门槛下为方形门枕木,整个大门与倒座形成一个整体,协调、美观、实用,极具地方文化特色。大门的形式与尺度最能反映出该院民居主人的身份、地位及经济水平,有的简朴(仅有一披檐,无甚装饰),有的华丽(门头以木构梁架承托筒板瓦屋顶,檐下多层花罩装饰,门脚有时还以精美的石雕线脚装饰)。同时,昆明许多民居的大门也最能反映出其受外界近代建筑影响的程度,也集中反应了多元文化在此交融的特色。例如小银柜巷8号的大门门楼运用了近代风格的拱门、石雕及贴面瓷砖;套院中的四合院门楼装饰花纹极其丰富细腻,整座院落是由外院和两个内院构成的,外院明显有西方建筑文化风格的痕迹,但细部又结合了中国古典纹样。其中最别致的是门的样式,外门分隔成四个高大的圆柱支撑,中间部分为石拱门,顶部中央弧拱,每一侧有三个弧顶依次落下。由外走进内院有两扇门,右边一扇装饰最为精美,顶部上方雕刻着金色花样,围着一圈古典花卉纹样。下面是一条有很强立体效果的装饰浮雕,整体中间刻有梅兰竹菊的腰线。门下段沿拱门和柱脚有华丽的浅浮雕,细节重点仍是中国的古典装饰纹。街区中传统民居建筑的大门形式大多流露出受汉文化影响的痕迹,更由于百姓深信风水文化,故有诸多忌讳,主要有大门不能正对道路,大门对面不能有其他人家的屋脊头对着等。或者在门头画太极八卦图,还有的是在大门头上栽种仙人掌,以求辟邪吉庆,或是在大门的顶上安放一只瓦猫或是石狮子,这些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祷。

三、昆明历史文化街区民居建筑回廊形式

廊是四合院式建筑内部相连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室内与室外相连接的一个重要空间。其宽度往往决定了建筑的空间尺寸大小,反之,从廊宽可以看到建筑的规模。昆明历史街区民居建筑的廊又被称作“游春”,即上有在一、二层建筑之间形成的腰厦避雨,下有高出天井的走道所形成的廊,人们可在雨中自由穿梭,让生活起居变得较为便利。同时又起到了对建筑的保护作用,使一层建筑外檐门窗、墙基免受雨水侵蚀。腰厦作为建筑的构成部分,是一个储藏的重要场所,用于储藏日常用品及衣物等,方便了生活,是一个相当实用的建筑构件,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腰厦的梁枋穿出檐柱,并且由垂柱连接,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垂柱往往多做成灯笼式样,也有做成莲瓣纹的,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也是人们尊崇佛教、信仰佛祖的文化心理在建筑艺术上的反映。廊同时也是一个家庭相互沟通的重要场所。能同居一院的往往是中国式的传统大家庭,人们更习惯于家族式的生活方式,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家族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技能的培训等都可能通过此地完成其功能,也可享受阳光或静看雨水来临。无论怎样,廊作为建筑的一部分除了具有遮风挡雨、保护建筑的功能外,还具有文化功能,能使人增进了解,传递文化,同时也是一个休闲场所。廊作为民居建筑类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狭而长,上有腰厦遮顶,不做居所而为通行之用。除了人文环境外,跟昆明的自然环境也有一定关系,尤其是正房前的单层檐廊连接着正堂,并成为家庭里的主要活动空间,几乎所有的生活、饮食、家务活动都可以在这个区域内进行,是人们的共享空间,且在发挥联系院落空间与正堂空间上有着重要作用,同样成为家族生活交流的主要空间,有特殊的建筑文化作用。

四、昆明历史文化街区民居建筑门窗样式

昆明历史街区由单体传统建筑组成院落,由院落组成建筑群,由建筑群组成街巷。这种建筑从建筑文化方面讲,门窗的造型和数量是建筑等级、主人社会地位、身份及经济状况的直接反映,门窗在古代也是按一定礼仪制度、规范来设置的。同样,透过门窗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一般来讲,院内的门窗开得相对多且大,也更具艺术性。门窗不是直接固定在柱梁之间,而是通过构件,左右竖立的抱框紧靠柱子排列。正房作为院落中最重要的建筑,其门窗的规格也相对要高些,多用六扇槅扇门,槅心多为双交菱花图案,裙板、绦环板多雕花草及福、禄、寿、喜等图案。二层正房通常多用六扇双交菱花的槅扇窗,描金浮雕和裙板上的花鸟虫鱼以及飞禽走兽。一窗一画、一画一窗的木雕花窗以及门口的花瓶式柱础都吻合了旧时市民祈福的心理。一般厢房的门窗相对于正房要简单些,并且两厢房的门窗是对称相同的,一层的槛墙多为土墙,也有用木板壁的,槛窗多用简易且可拆卸的木板窗。二层厢房多用双交菱花窗,也有用简易的直棂窗的。倒座一层因是通道,故只有二层有窗,通常多为六扇双交菱花窗。木槅扇门窗的雕饰非常精美,构图严谨,有漏雕、浮雕等多种形式,油漆也有清漆、金粉漆等不同做法。其繁简、油漆与雕刻水平可以反映主人的身份、地位及富有程度。从门窗的装饰艺术、设计制作上可看出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背景。当然,多元文化融合的风潮在文明街民居建筑的门窗上体现得最为典型,在此风潮中,商人与前沿文化接触较多,加上有机会接触到国外文化,他们的房子建造更有着外来文化的痕迹。比如文庙直街103号院就是功能与艺术、东方和西方文化相融合的最好案例。正房一楼的门和窗户是木制框架结构,底部用山墙砖石做维护墙,砖上还雕刻着中国兰草竹结。六扇门的形状还是传统的木门样式,周围有四福呈祥古典花纹雕刻,绦环板上浮雕图案就比较类似于西方铁艺模样,是云南本土艺术装饰风格和西式文化元素、功能性和装饰性的完美组合。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传统街区的建筑中比比皆是。20世纪初的昆明,由于英法的入侵,滇越铁路的开通,加速了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联系及欧美国家之间的往来,昆明一度成为国内面向东南亚各国交流贸易的窗口。对于西方风潮冲击下的昆明来说,虽然中国传统装饰手法有一定的发展和演进,但占主流的仍是中西文化大融合的结果。

五、结语

居民文化范文5

民族文化是民族民居建筑设计的的独特之处,也是民族建筑文化的特质所在,因此,民族民居的传承、转变和创新必须以民族特色为原点才能使民族建筑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保护。根据建筑设计的构成和民族特色的形成机理,民族民居建筑设计中民族文化的原点效应主要表现在建筑外部造型、内部结构、建筑装饰等方面的民族化。

关键词:

民族建筑;设计;民族特色

引言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等各种政策的推进,民族地区民居建筑的规划建设力度越来越大,民族民居特色问题也因此凸显出来。建筑是文化的凝固,也是文化的表征,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民居建筑设计中的民族特色保留不仅可以使民居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征,与民族地区风土地貌保持协调一致,更可以使民族文化借助建筑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因此,民族特色在民族民居建筑规划设计中具有原点意义。目前,虽然大部分民族地区民居规划建设中也把民族特色作为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但由于对于民族特色的理解片面或者缺乏合理的思路,部分民族地区的民居建筑设计并没有完整保持民族特色,不仅影响了民族建筑文化的传承保护,也使得民族地区民族风貌的形成受到了影响。对于民族民居建筑设计中的民族特色问题的解决应从深层次探讨和论证,才能使问题从根源上得到解决,民族民居建筑的民族特色问题需要具体探讨,以便形成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民族文化在民族民居建筑设计中的原点意义

民族文化在民族民居建筑设计中的原点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民族特色的实用性。实用是建筑的第一要素,根据功能需求对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是所有建筑的共同特点,而对于建筑功能的规划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因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建筑相应也进行了适应性设计,大多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各有不同,因此,多数少数民族形成了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少数民族建筑,如白族的四合院格局、傣族的吊脚楼等,这些因适应民族地区气候环境而形成的建筑特点在民族民众长期的智慧沉淀中成为地区民族建筑的民族特色来源。当前的民族民居建筑同样需要适应本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民族传统建筑沿袭下来的建筑特色借鉴可以增加民族民居建筑的实用性。二是民族特色的文化性。建筑是文化的凝固,每种建筑都因为其中的文化内涵而具有了生命力,不同民族的建筑都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缺乏文化内涵的建筑实际上也是对本土文化的背离,难以得到认同,因此,建筑必须拥有一定的文化性,在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西南少数民族的吊脚楼、蒙古族的蒙古包、土家族的土掌房等传统民族民居建筑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且在时间的积淀中,已成为民族的文化符号。各种民族民居建筑的民族特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民族文化的显性表征,建筑设计中对于民族特色的结合实际是民族民居建筑形成民族文化韵味的根本来源,民族民居建筑设计中民族特色的原点效用因建筑的文化性需要而产生。

二、民族民居建筑设计中民族文化原点效应

(一)造型民族化

建筑分为两个主体部分:内部空间和外观造型。外观造型是建筑的外在表现,在整体建筑中,外观造型是最能直观表现建筑特色、体现建筑气质的部分,因此,在各种建筑设计中,为了使建筑达成某种效果,往往会在外观造型方面尽力调整,以达到理想目标。[1]另外,从外观形式与建筑功能关系上来讲,建筑外观造型对于建筑功能有影响,但相对于内部空间而言,外部造型的功能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在功能保障要求下,建筑外观造型仍然有较大的发挥余地,民居建筑设计可以通过外观造型方面的努力来促成民族特色。少数民族民居建筑造型设计中的民族特色形成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第一,借鉴传统民族民居的建筑特点,使民族民居与民族地区风土地貌相一致。民族民居建筑是民族地区环境风貌的一部分,民族民居建筑在外观造型上的设计效果,直接影响到民族民居建筑与当地环境的融合和一致,因此,各个民族地区的民族建筑都是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建筑材质等条件来设计的,最终形成了和当地风土地貌一致的特色化民族民居。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一方面受经济文化水平制约,主要是对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这种适应也是对于民族民众居住方面的需求满足,因此,对于适应自然条件而形成的建筑形式的借鉴,不仅可以使建筑更加适合当地民众居住需求,如冬暖夏凉、驱蚊去湿等,如侗族的“吊脚楼”建筑所使用材质是当地常见的杉木,因当地地势低洼、气候潮湿,多蛇虫猛兽,建筑时层层出挑,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吊脚楼”建筑形式。另外,云南南部多竹子,因此,当地傣族、布朗族以竹子为建材,设计成楼下养牲畜、楼上住人的竹楼,以此来适应当地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通过对传统民居建筑造型的借鉴,可以很好地实现民族民居建设设计造型的民族化。第二,结合民族文化,不同民族文化环境下民族建筑的外部造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如因民族文化不同,傣族的竹楼设计灵秀飘逸,而佤族的竹楼则透露出更多的圆浑质朴气息。在民族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建筑造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建筑特点。因此,现代民族民居造型设计中的民族特色形成,可以结合民族文化进行适当创新,只要是在民族文化基础上使建筑设计在总体上和民族风土地貌达成一致,就有助于建筑造型民族特色的形成。

(二)结构民族化

民族民居建筑的民族特色不仅表现在外观造型对传统民族建筑的承袭,内部空间同样需要保持民族文化气息,才能使民族民居建筑从外内到内保持一致,浑然一体。但是相较于外部建筑造型对民族特色形成的明显视觉效果,民族民居建筑内部空间的民族性表现较为隐蔽且不容易突出,且内部空间由于要实现民族民众起居所需要的多重功能,因此,室内空间的布局和设计中的民族特色保持相对而言更不容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民族民居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民族特色无法形成。民居内部空间为民族民众日常起居的场所,民族文化隐含于民族民众的言行举止中,因此,在民族民居的内部空间规划中,通过与民族民众日常行为活动的结合,很容易显露出民族文化气息来。这一点可以从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内部空间设置上就可以看出。藏族信仰佛教,因此在藏族传统建筑的居室内外都设置有礼佛的设施,以便藏民敬奉菩萨。西南地区的侗族、哈尼族、傈僳族、怒族等民族都有火塘文化的传统,哈尼族的蘑菇房中有常年不灭的方形火塘,侗族的火塘除了有取暖、照明灯基本功能外,还有休息、娱乐和文化传承的功能,火塘边也是聚会、待客场所。火塘形成了少数民族的凝聚力,体现了少数民族特有的伦理文化和待客习俗。壮族的干栏式建筑的厅堂的板壁神龛中,从上到下供奉着祖先神台、土地神,侧面则是火塘间,室内角落简单的设施布置便体现出了当地民族的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及火塘文化等特有的民族文化习俗。从传统民族建筑内部空间的格局划分和功能特点可以看出,这些建筑不仅在外形上具有独特的民族气息,更是在室内形成了延续民族文化习俗的结构和布局,使得民族传统建筑从内到外都具有了民族文化的神韵。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中,建筑格局已经成为部分民族特有的建筑特色,如白族的“三坊一照壁”,仡佬族传统民居的“长三间”或“长五间”建筑格局等,其他民族楼上楼下的空间格局功能划分也都遵循一定的民族文化和传统。[2]对于传统民族建筑格局的借鉴不仅可以使建筑更具民族气息,更可以使建筑设计更加适应民族民众的需求,有助于建筑功能的更好实现。对于现代民族民居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而言,同样可以通过民族文化习俗延续和现代居住功能的结合来体现现代民居建筑的民族气质。每个民族日常生活中都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待客习俗、伦理习俗、信仰习俗等都和民族建筑内部空间布局有紧密联系,无论是火塘习俗还是礼佛文化,都是民族建筑内部结构生成民族色彩的重要原因。随着民族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其对建筑居住条件越来越高,卫生、坚固、多功能等都成为民众对居住建筑的需求,在此需求的变迁下,传统民族建筑的卫生问题、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合拍等问题都成为现代民族民众居住希望解决的问题,为了满足以上民族民众的需求,现代民族民居设计必须有所创新和改变,如根据需要设置储藏间、卫生间、工具间等,虽然原有传统建筑也可以实现此功能,但是在当前空间有限的前提下,需要对这些功能进行重新整合,使其成为整体建筑的新的组成部分。[3]在为了达到新功能而进行的空间创新活动中,同样需要根据建筑的民族特色来进行创新。因此,不同民族的民居建筑规划中在因卫生、安全、舒适等功能追求下而进行的食寝分离、人畜分离等行为展开的同时,还需要根据各民族不同的习俗在民居建筑内保留民族文化习俗展开的空间和设施。建筑以人为本,文化习俗是民族民众与传统的衔接,现代民族民居建筑的设计不仅要以提高民族民众的居住质量和生活品质为原则,也要尊重民族民众特有的文化习俗,通过建筑内部空间的调整,为民族民众文化习俗的展开提供相应的设施和空间,使得民族民众在居住条件改善的同时,也能与传统文化保持沟通,使现代民居建筑成为民族传统与现代沟通的桥梁。

(三)装饰民族化

内部空间和外观造型构筑了建筑的基本框架,在此之外的装饰则是建筑焕发生机的助推剂,通过刻意的装饰可以使建筑具有更多生动气息。虽然建筑设计对于外观造型和内部空间两者的用心可以使民族民居建筑形成民族气质,但是这样的处理还不能使民族民居建筑的民族气息协调自然、生动,民居建筑规划设计需要通过细节方面的装饰来使民族民居建筑的民族特色更加丰满和充实。为了使建筑更加生动有趣,多数民族传统民居都在建筑装饰方面颇费一番心机,通过木雕、石雕、彩绘等方式形成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图案和标志,这些图案符号除了增加民居建筑的魅力之外,同时也使建筑的民族气息更加浓重。大部分少数民族都是爱美民族,在民族独特审美下,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多有较为特色的民族装饰特征,如藏族对于住所装饰十分讲究,除了吉祥图案及蓝、绿、红色带的绘制,不同地区的藏民在建筑装饰方面形成了不同的装饰特点,如日喀则的藏民居门上会绘制日月祥云图或者悬挂标志性的风马旗,昌都芒康藏民居的彩绘装饰则别有一番特色,在各种装饰下,民居显得气势非凡。新疆伊犁地区的民居虽然看起来朴实无华,但是从墙角、窗眉等细节处仍可看到建筑者的精雕细琢。由于气候原因,喀什地区的民居更加注重内部装饰,在建筑内部随处可以看到色彩艳丽的彩画,加上其他门窗、外廊等部分的雕饰,整体建筑装饰气息浓重。白族是个十分爱美的民族,当地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文化气息使得白族人在建筑装饰方面形成了突出特色,注重装饰是白族人的建筑习俗,在白族建筑装饰中,石雕、木雕、水墨图案是其装饰的主要手段,墙角、门头、飞檐多用石雕,山墙屋顶用水墨,吊柱、走廊多用木雕,加上白族特有的三坊一照壁的空间格局,白族民居显得精美、典雅、清丽,形成了白族景观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4]通过富有特色的装饰,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形成了独特的魅力,而在民族传统建筑中,特有的装饰图案和符号更是增添了民族建筑的民族气息。在现代民居建筑设计中,同样可以借助合理的装饰来增加民族气质。从以上民族传统建筑装饰中的民族特色形成来看,其更多是借用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符号来形成,因此,现代民居建筑设计装饰中民族气息加强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来实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符号,经过长期的引用和宣传,部分民族文化符号已经成为民族的表征,在建筑装饰中对相关民族图案符号的合理使用,自然可以使民族民居建筑设计的民族意味加强。对于民族文化元素的在建筑装饰中的引用需要考虑到民族文化符号的使用情境和民族审美,不同民族文化符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隐喻,对于民族文化符号的引用需要考虑到民族民众的禁忌和爱好,才能使图案在设计装饰中的运用和民族习惯保持一致。[5]另外,民族文化符号的使用需要考虑到民族民众的审美观念,虽然民族文化符号引用自民族,但是对于民族民众而言,建筑装饰中的图案和符号如何装饰已经形成一定的审美习惯,民族文化符号的引用和使用方式需要对民族民众的审美有所观照。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于不同标志的应用自然可以使建筑装饰表现出一定的民族意味。

结束语

民族民居建筑是民族地区独特的文化景观,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民族民居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民族特色对于民族民居建设设计具有原点价值,无论是民族民居的建筑造型、空间结构,还是建筑装饰设计,都需要基于民族特色形成来努力,通过民族特色合理发挥原点效用的,新时期民族民居建筑设计不但可以合理创新,还可以有效保留和延伸民族地区建筑的民族特质,形成崭新的民族风情。

作者:朱琦 徐晶 单位: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姬长武,李诗修.民族建筑环境艺术美感的整体认知[J].贵州民族研究,2014,(12).

[2]余熙文,李晓琼.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地域建筑文化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3).

[3]姚栋,苗壮.新农村住宅的传承.转变与创新———映秀镇二台山安居房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探索和思考[J].建筑学报,2011,(9).

居民文化范文6

关键词:少数民族居住文化;现代住宅景观设计;风格化

住房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它和人类的思想与文化观念形成了统一体。因此,房屋设计体现出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在居住文化中要体现出人们的“生活观”。

1少数民族居住文化的精神内涵

少数民族居住文化中包含着自然精神的要素,它们和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有着密切联系。从整体上看,对于自然界中的天地万物都具有一种敬畏甚至是尊崇心理,他们认为天地万物都有神灵,最终出现了以儒学和道学以及易学为主的哲学思想。而少数民族的居住文化也受此影响,形成了他们独特的住宅景观设计风格。这种住宅景观设计文化及其思想中不仅蕴含着他们的文明遗产,还丰富了现代住宅景观设计的内涵,从而实现了对其民族文明与文化的传承。对少数民族居住文化中的精神内涵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更好地定位住宅造型与风格,尤其是现今在大力提倡“顺应自然和尊重自然”的设计理念背景下,它能让现代住宅景观设计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2风格化的相关内涵

风格化这个词原本属于文学艺术创作范畴,是指和现实主义相对的各种变形、夸张、借用以及模仿等艺术表现方式。后来它被各个领域广泛使用,指通过归纳、提炼、分解与整合各种原型中的组成要素,使其组织实现更新,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形态,这种形态中包含着原型的一些特征与样貌。在少数民族的居住文化中,有着各种行为与形式以及物质方面的诸多要素,在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中对其进行分解、整合、归纳以及提炼的过程就是少数民族居住文化的风格化过程。按照现代设计的方法与原则,将少数民族居住文化中的特质融入现代住宅景观设计理念中,通过这样的方式,现代住宅景观设计在精神内涵以及外部形态上都会体现出少数民族居住文化的要素,这样使得少数民族居住文化中的地域性与民族性风格在这些现代住宅景观设计理念中展示出来。近年来,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中融合民族性与地域性的风格已成为一种带有较强感染力并受大众青睐的住宅景观设计方式。少数民族居住文化风格化主要包括精神与形式两个层面,精神层面是深入理解少数民族居住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含义,并实现其与现代住宅建设中具体实践的有机融合,这样对于少数民族的居住文化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并使其得到创新与传承;形式层面是对少数民族建筑形式进行符号化以及去功能化,并在现代住宅景观设计过程中通过解构的方式将其具体应用在建筑设计中。

3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呈现

现今,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人们在住宅方面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住宅不再只是给人们提供庇护的落脚所,而是包含着较高的文化品味以及浓厚的人文气息。让文化从住宅景观设计中呈现出来,并非要将住宅景观设计成古董的形态,而是将住宅景观设计中蕴含的时代性和现代性与少数民族所具有的地域特征实现有机融合。在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中要将文化内涵呈现出两个方面:一个是要挖掘并传承少数民族的区域文化;另一个是概括和完善区域文化。从传承和发掘来看,主要是指继承少数民族居住文化中的内容部分,包括对其传统建筑的物质因素以及外观形式的继承,还有对少数民族生活方式以及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延续。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忽略了少数民族建筑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再加上其中一些具有文化价值的事物已经不具备其本来的实用性能,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在不断消失。因此,在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中,要加强关注各个民族的文化形态。对于少数民族的人们在其日常生活中的大量素材内容,设计人员应吸收并兼容其中的各种文化因素,感受少数民族的各种习俗与风情,从而在自己的设计工作中将其呈现出来。设计师的创造力与情感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住宅空间的规模、色彩的对比协调、线条的密度、选择材料的变化。通过分类、收集以及系统化的分析这些素材,再对其进行细化与高度概括,高度浓缩并提炼少数民族中的地域文化,使其形成符号化的系统。在现代住宅景观设计的实体与装饰方面彰显出了承载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视觉形式与物质载体,基于这样的设计理念,能显著展现出现代住宅建筑中所包含的精神文化要素,这些要素可以体现在建筑设计的空间结构方面,从整体建筑风格上也可以彰显出其文化内涵,不管是设计装饰还是使用材料,其中蕴含的文化特质以及地域风格都能得到明显的呈现。此外,将现代感与时代精神融入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中,这对于少数民族居住文化而言也是一种真正实现其风格化的过程。

4少数民族居住文化在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中风格化的主要原则

4.1注重功能性。对于住宅景观设计而言,不管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设计人员首先考虑的因素就是住宅要具有使用功能。对于少数民族居住文化的风格化过程而言,设计人员重视建筑的功能性,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让少数民族住宅具有较强的使用功能,之后再考虑建筑的设计风貌等问题。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计时首先要考虑他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条件是否能得到有效改善,要让他们的现代生活更加方便、安全、舒适,比如在规划设计农村房屋时,要考虑这些住宅建筑和农村的劳动生产是否能保持一致。在规划设计城市住宅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到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此外,设计人员还要充分考虑住宅功能的多样化问题。

4.2注重装饰性。在住宅景观设计的风格化过程中,要通过各种装饰充分展现少数民族住宅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对于少数民族居住文化中的多种元素,设计人员要善于从中进行提炼,使之成为具有符号化的特征,然后再对这些符号进行形式化处理。比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存在着很多的图案和图形,它们都具有特殊的文化含义,设计人员要充分理解这些图案和图形中蕴含的文化含义,对其进行分解或者重构,使其更具有形式化特征。在住宅建筑设计中,让这些图形或图案充分发挥出其装饰功能,这样在建筑设计中就会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要素存在于少数民族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设计手段将其形式化,使其作为少数民族的一种文化符号,让其广泛应用于现代住宅景观设计理念中,这样可以提高人们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与观念。

4.3注重文化性。从本质上来说,我们所说的风格化,其主要目的是对少数民族居住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并使之得到较好的传承,这对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言,会使其更为程式化。因此,在少数民族居住文化的风格化过程中,必须重视其中的文化要素。对于文化性原则的坚持,就是在风格化过程中,让住宅景观设计中的物质要素和建筑形式以及装饰等内容都能充分体现出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质,让欣赏建筑的人或居住者感受到建筑物中传达出来的文化气息,进而使其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质而区别于其他的建筑设计。在对少数民族居住文化进行风格化的过程中,还要将文化理念贯穿其中,这对于凝练并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增强地域的文化特质及其对人们的影响力,从而拓展地域社会的发展潜力,使其文化内涵更具自身个性。

4.4注重现代化。所谓的现代化是指社会与文化领域出现的一种全面变革,思想领域变得更为自由、民主、科学,经济领域实现了机器大工业化,社会领域实现了城市化进程,文化领域变得更加多元化,在多个方面都实现了较大的发展与进步。在少数民族居住文化的风格化过程中,要坚持现代化的原则,也就是说现代化的进程中融合这些风格化的内容。对少数民族住宅文化进行风格化,本质上也是大力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并通过这样的理念来促进城市与乡村住宅建设的长足发展,进而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为便捷、舒适,更具现代气息。在风格化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中出现的一些弊病,其与现代化进程不符,因此要对其进行改造,使其适应现代化发展步伐,从而让少数民族文化在与其他文化进行充分融合的同时依然能保持其独特的个性。融合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让社会广泛接受少数民族的住宅风格,并使其可持续发展。

4.5注重集约性。在风格化过程中要坚持集约化原则,就是要对所有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通过对现代物质与技术的合理运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中具有的优越资源性能,使用最简单直接的设计方式来达到住宅景观设计的最佳效率。在集中改造少数民族住宅以及新建少数民族住宅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对其进行风格化的规划,这不仅包括住宅的整体规划和空间结构布局,还包括对住宅内容的设计。不管是哪个领域,都要充分考虑其效益,尤其是农村住宅建设,要在建设过程中充分保证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

5结语

由于受到了历史与文化以及地域等多方面的影响,少数民族人们在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居住方式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这些集中体现在少数民族独特的居住文化中。少数民族的文化含义很广泛,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其居住文化,在打造其特色文化过程中它具有重要作用,将这些特质融入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中,不仅能有效传承这些文化历史成果,还能促进我国文化繁荣。

参考文献:

[1]霍胜男.黑龙江少数民族旅游文化的景观展示研究[J].工业设计,2020(3).

[2]李琼.现代住宅室内空间设计中如何有效营造出乡村意境[J].四川水泥,2019(7).

[3]田占峰.风格化—嫩江流域少数民族居住建筑文化传承与保护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39).

[4]栾斌,马本和.风格化—嫩江流域少数民族居住文化传承与保护策略[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3).

居民文化范文7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民居;影像艺术;文化传播

中国民居是传统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在时间的流逝中历经社会变迁, 其保存和发展的状况不尽相同。传统民居蕴含着民族的发展历史和文化传承,承载着厚重的乡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凝聚着人们创造生活和开发自然的生存智慧,表达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诉说着人与人、人与自然相处的态度和方式。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它们面临着被挤压或者被淘汰的变局,显得与城镇化建设格格不入,逐渐消逝在历史的背影中。传统民居如何延续生命力,并且如何使其存在得有意义和价值,如何使其意义和价值得以展现和传播,这是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值得欣喜的是,有不少传统民居村落得到开发和利用,展现出独特的地域风采和民族性格,传统民居文化得到有效的挖掘和传承,其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被探寻。大众对于传统民居的保护重建,对于传统民居文化的价值研究,通过各种形式在不断地变化更新。其中,影像艺术的介入,为传统民居的可视化表达和传统民居文化的有效传播,提供了开阔的视角,指出了有效的方向,是重要的大众传播形式。新媒体手段的运用,让影像艺术得到创新性的发展,出现更具有吸引力和传播力的内容作品,成为弘扬传统民居文化的新型载体。

一、影像艺术视角下传统民居文化的表达与呈现

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各异,具有鲜明的自然性、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性,让人们不论在视觉上还是心理上都对它们情有独钟。影像艺术对传统民居的表达与呈现,使传统民居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被更多人所熟知和了解。同时,可以借助媒体平台的力量进行大范围宣传,形成具有注意力和影响力的有效传播,提升传统民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可以吸引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重视。此举可为传统民居的保护性开发以及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增添动力。

(一)纪实影像展现自然景观

影像艺术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传播媒介,可以立体化、形象化地呈现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和风格样式。尤其是纪录片,可以用纪实性画面记录动态性的发展变迁过程,利用生动的视听语言讲述传统民居的前世今生,展现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传统民居别具一格的自然景观,其记录的内容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作为直观具体的影像资料加以留存。因此,围绕传统民居而创作的纪录片作品,都是具有文献史料价值的。纪录片对于传统民居的表达与呈现,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有具体明确的主题,在围绕主题进行内容创作时,选择了具有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的传统民居建筑作为表现要素而存在,从而辅助性地烘托主题,比如《航拍中国》《世界遗产在中国》等。另一种是呈现传统民居样貌,以传播民居村落文化为主题,重点进行专题式的介绍、采访和挖掘,记录着各个地区传统民居的珍贵影像,也保留着当地人民对于家乡的温情记忆。片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民居的自然风光,描绘了中国传统民居的多样性面貌,如《中国民居》《中国村落》《云上的村落》等。在这类纪录片中,通过画面造型语言、镜头语言、声音配乐以及细致的解说,可以让受众对于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格局设计、造型风格一目了然,对于传统民居的结构方法、制作工艺、材料体系等有清晰明确的认识。此外,运用航拍、运动镜头以及延时摄影技术等,全面立体地呈现传统民居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其延伸的周边居住环境。精美别致的画面表现极具视觉美感和震撼力,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各地区、各民族传统民居的独特魅力,体现出如何结合自然、结合气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历史变迁及创造性的转化,也生动地反映了当地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密切关系。

(二)故事化叙事挖掘人文情怀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样式和风格各具特色。传统民居是世代延续下来的民家住宅,是先辈们为创造美好生活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积淀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承载着家族历史和家国情怀。“家”是人之所属,“国”是心之所归。传统民居的故事归根究底是人的故事、家的故事、国的故事。传统民居的影像故事围绕着原住民、继承者、回归者、开发者来展开,纪录片充分利用现代视听技术把静态的、单一的传统民居转换成多元化、多维度的信息进行传播。纪录片以各地传统民居作为叙事载体,除了展示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质外,着重讲述在此居住的人们有温度、接地气、鲜活的故事,生动呈现出人们的生活景象和生存状态,承载着故乡浓厚的家族情感和乡土记忆。这才是更深入人心、打动人心之处。纪录片《奇妙的民居》主要介绍了河南、云南、西藏等地区百年历史的古老民居建筑,表现了各地区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和建筑文化,深入探寻了传统民居背后民居主人的家族故事。故事娓娓道来,从过去到现在,以对比的手法透露出人们在时代的发展变迁中产生的家愁与乡愁。片中传递了质朴的生活气息、真挚的家族情感,以一个个敢于奋斗、自强不息的故事,体现深刻的人文内涵和匠心精神。纪录片《记住乡愁》注意挖掘人物故事,强调情感流动的重要性,使影片中充沛而丰富的情感,伴随着波澜起伏的人物命运和选择而呈现出来①。该片以人的回忆和情感作为内核,在平缓深沉的基调中串联出人物与家人、与家乡、与祖国的故事,抒发在他乡、在异乡坚持初心,守护家园的眷恋之情,勾勒出普通中国人的家国情怀。“爱国”“爱家”等核心价值观随之形象地烘托出来,唤醒受众深层的情感认同,达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

(三)特色节目带动影视旅游资源

随着“慢综艺”的持续走热,回归自然生活、感受田园风光的这类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传统民居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民宿里的中国》作为一档文旅类体验真人秀节目,以“民宿体验官”的视角切入,针对众多品质民宿进行“打卡”,融入体验测评、旅游攻略的形式,内容集结了各地美景、美食、美居等丰富元素。节目中将主题聚焦在民宿本身,选取的民宿大部分是根据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进行现代化改造和创意修缮的,房屋保留着岁月的痕迹,但也焕发着新鲜的活力,其格局与功能历经了时间的考验。节目中优美的自然风光、欢乐的乡村生活元素、清新的视听语言与轻松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对镜头中惬意的居住场所心生向往。《向往的生活》作为“慢综艺”的代表性节目,更深切地扎根乡村,呈现农夫生活。每一季嘉宾都会深入到某个自然的传统村落中生活,居住在当地人民的房屋中,“蘑菇屋”成为节目中营造“大家庭”文化最重要的符号。节目内容围绕着衣、食、住、行展开,用自给自足的劳作自力更生,在嘉宾们的待客接物中,传递出温情感人的情绪,让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不由自主地也想远离喧嚣。另一方面,节目有名人效应的加持,不经意间就让选择的录制地走红。节目的热播,带动了当地旅游的振兴和发展。节目的第一季是北京密云的村庄;第二季是浙江桐庐的合岭整村;第三季是湘西的翁草村,随处可见吊脚楼;第四季是云南的西双版纳,傣族竹楼让人印象深刻。传统村落文化的深层意义在于其体验性,体验可以是经验这种表层的、日常性的、可以被言说的感官印象,也可以是深层的、高强度的、难以被言说的瞬间生命直觉②。观众在节目的观看过程中,获得的是来源于感官刺激的浅层体验。如不满足于此,那么还会从“心动”变为“行动”,慕名而来进行游览观光,深层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魅力。

二、新媒体时代传统民居文化的创新性传播

新媒体时代传播形态和方式日趋多元化,利用新兴传播技术及各类媒介平台,可以大力推动传统民居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与创造性传承。新媒体手段可以使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元素集于一体,拓展延伸各类渠道进行联动式传播,达到效果的最大化。此外,新媒体的双向性、互动性可以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交流更为灵活多样,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知识性、教育性和科普性的传播功能。

(一)微传播拓展表现形式

在信息交互日益快捷、微传播成为主流传播形态的今天,传统村落文化势必要及时融 入信息时代的文化元素、内涵和表现形式,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唤醒传统村落文化活力,从 而赢得内生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③。对于影像艺术而言,受众对短视频的娱乐和文化需求越来越大。短视频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微电影、微广告、微纪录片等内容产品争夺着受众的视听,形成了传播模式的一次变革。微纪录片是契合当代信息传播多元化特征且传递专业知识的有效方式④。微纪录片《了不起的村落》围绕“乡愁”进行了崭新尝试,每个故事都有主要人物和话题,以短平快的叙事风格,从典型人物的视点出发,描绘人们生活的宁静与幸福感,讲述村落的兴盛与颓败,符合年轻人的接受习惯。节目内容客观展现了传统村落日益凋敝的现状,积极分享村落现今的发展、居民们与日俱新的生活变迁,赞扬当地人吃苦耐劳、传承与奋斗的精神,呼吁大众关注村落的保护与重建,也引导大众积极思考传统文明与现代力量如何实现有机融合。

(二)全媒体延伸媒介渠道

纪录片《中国村落》用影像记录中国村落的保护、利用和发展,全面展现中国民居文化的时代变迁。该片在浙江卫视播出,同时也在中国蓝 TV、哔哩哔哩、好看视频等网络视听平台播出。考虑到新媒体受众的需求,每集长纪录片按照内容切分为各具表现力的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广泛传播。此外,根据纪录片的相关内容整理制作了同名书籍《中国村落》,为影像化记录补充背景知识,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深入阐述传统民居的历史风貌、样式风格特征、古今景象的对比,主要内容揽括了文献资料、人物访谈、编导创作手记等。可以说,该片进行了全媒体形态的传播,集纳了电视媒体、网络视听媒体和书籍、短视频等众多媒介形式,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三)交互式参与共享发展

影像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快速革新。互动性、参与性是吸引新媒体受众的关键所在。为了激发大众对于传统民居的了解与认识,提升大众对于传统民居的保护意识,还可以运用新媒体智能技术手段调动受众的互动积极性,传统民居的传播模式和呈现形式还有巨大的开拓空间。首先,H5 交互融媒体作品成为时下年轻人颇为关注和喜欢的传播样式,其影响力和传播力不可小觑。H5支持丰富的媒体形式、动画和交互行为,可形成全新的融媒体内容,让受众在参与和交互中完成对于传统民居的认知,还可以激发对于传统民居文化的重视。其次,VR 的介入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价值,提高展示和传播效果,激发人们的参观兴趣⑤。VR技术可以打造沉浸式的传播体验,通过对传统民居的实地考察调研,结合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实现再现昔日民居风貌的可能,促进受众对传统民居文化的全面认知,视频也可以作为历史资料进行利用和保存。再次,慢直播的形式也是值得尝试的方向,这是寻求差异化传播的手段,其传播的内容与事件发生同步进行,没有剪辑和渲染。传统民居中包含了许多制作工艺和营造技艺,如果将对其进行改造、修缮、设计或装修的过程用慢直播来呈现,更容易增强受众对于传统民居原生态美和真实美的感知,也能够达到教育性和科普性的传播目的。

三、结语

居民文化范文8

关键词:板梁古村;民居;彩绘;儒、道文化

1板梁古村的文化溯源

板梁古村位于郴州市北陲的永兴县高亭乡,郴州属湘南地区,自古被称之为“瘴疠”之地、“农惰、工商贾断绝”之地以及历代遭贬文人士大夫之地,究其原因便是地理位置处于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便、经济文化的落后使原始宗教和古老习俗尚留于此。史学家吕思勉曾提出:“自淮以北皆称夷,自江以南皆称越”,当地古越族文化造就了郴州地区的多神信仰思想,以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为主。除了原始的本土文化之外,影响板梁古村建筑形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各地区文化的融合,中原战争频繁导致大量汉民南迁,使湘南地区成为接受中原汉民最早、最多的地区,曹树基先生提出“湖南人来自天下,江、浙、皖、闽、赣东方之人居其什九”,湘南民居便集中了土著人、中原人、客家人、江浙人的有形或无形的影响。板梁古村占地三平方公里,属于保存较为完好的湘南民居村落,该村村民为楚元王刘交后裔,在江西湖广的浪潮中,从江西迁徒到湖南省永兴县的洋塘乡凫塘村定居,大到村落的总体布局,小到建筑样式和装饰,均体现出深厚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板梁古村初建于宋末元初,盛于明清时代,是明清时期原高亭县的重要集镇,板梁人运盐贩粮,生意遍及江浙湖广,在外做官归隐之士和商人返乡带动了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全国各地的文化与当地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独具一格的板梁文化,可谓海纳百川,板梁古村传统建筑的血液中吸收了中原、客家、江浙地区传统建筑的精髓,追求一种“和而不同”的建筑理念。

2板梁古村建筑彩绘概述

中国古建筑的艺术主要由建筑造型和建筑色彩两方面构成,板梁古村民居彩绘为建筑色彩增添了一抹靓丽,是实用主义与人本主义在建筑装饰上的体现。除了装饰作用之外,还依附于建筑构件上起保护作用。板梁民居彩绘,其装饰部位、装饰题材与内容、色彩与当地人民遵循的实用思想有关,充分利用了当地材料和工艺,同样是儒家思想“礼”的实用理性体现。板梁古村保存有明清时代的古民居300多栋,其中147栋被列入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彩绘装饰从已存留的建筑构件考证,大多为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保存数量之多。板梁古村不论是文化习俗还是建筑的外在样式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这与湘南的汝城、桂东等地的民居装饰有很大区别。早在宋代《营造法式》中已规定官式建筑各种做法,但板梁古村的建筑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本土文化的特殊性,受“法式”、“则例”的影响不大,其建筑彩绘的总体艺术特征为平面艺术与立体艺术之和,其绘的平面艺术表现为在墙体上的二维绘画,彩绘的“立体化”表现为彩绘与泥塑、木雕的结合。板梁建筑彩绘受江浙一带的影响较多,整体风格朴素淡雅,作画类型与传统苏式彩画相似,运用大量传统中国绘画的意象手法,传达出美好象征和寓意,正所谓“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充分展现当地居民的审美观、价值观。总观板梁古村的彩绘艺术,在装饰部位、装饰题材、装饰色彩方面具有一定的逻辑与规律。

3板梁古村民居彩绘中蕴含的艺术与文化

3.1板梁古村彩绘的装饰部位与题材

建筑彩绘的装饰部位与题材能表现建筑空间的感染力,板梁古村的建筑彩绘装饰部位较为集中,不同于闽、粤民居彩绘的富丽堂皇,只在重点部位、构件作装饰,其建筑彩绘主要作为精神教化,传播孔孟之道与伦理道德为主。板梁建筑彩绘的题材选取大致分为四类:祈福纳吉;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当地风俗民情与生活情节;书法题字。总观板梁古村建筑彩绘艺术,以建筑对称轴线展开的室内外空间作重点装饰。外部空间彩绘以民居主入口大门四周及檐部为主,以及建筑主要立面的门罩和窗罩,通常以建筑腰门的门罩和主要立面的窗罩为重点装饰部位,这种独特的民居彩绘代表着屋主的脸面,表现其门第身份与财力。内部空间彩绘只在祠堂这类公共建筑或富宅“虎口天井”四周的墙壁上装饰。板梁建筑彩绘的布置规律与儒家学说的“崇中尚和”观点一致,是彩绘艺术与“中庸”思想结合。

1)主入口大门彩绘

板梁民居建筑的主入口常作一字型大门,门楣上方凹入一方形匾额,外轮廓彩绘连续植物、几何形纹样,匾额中部有书法字样。与匾额对应的是大门两侧的对联与壁画,体现屋主内心志向追求,主要以儒家学说的“德”规范思想,同时体现板梁人民崇文重教、宣扬耕读文化的思想。如刘洲平宅写有“五忠启秀光甲第,七业流传耀门庭”;刘晚田宅的“丙舍重新?绩墨,寅窗依旧阁燃藜”,这种将家宅标号为“墨庄”、“藜光第”的做法是板梁村独有,《刘氏族谱》中记载有《墨庄记》与《藜阁家声》两则故事,板梁古村的刘氏便以墨庄“三刘”的通才达儒、刘向的勤学作为终身志向,以匾额、楹联上的书法表明内心崇尚耕读,用以告诫后代子嗣,这也是板梁古村自宋明理学之风盛行,集中表现的儒家学说精神层面的“教化”(图1)。大门两侧壁画用色简单,与匾额、楹联相呼应,作水墨淡彩画,内容以山水植物、历史典故、生活场景为主,有松柏同春、松鹤延年,寓意身体健康;有指日高升、官居一品,象征屋主做官高升之意;有植物景观,如一品清莲、莲池游鱼,为官宦家用,谐音“廉”,旨在表达为官处事之道。总之,板梁民居彩绘的内容体现儒家思想中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美与善的糅合,即孔子对艺术的看法——伦理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大门檐板木雕彩绘则体现板梁富商的家族地位,如刘辉故居入口处木雕檐板,将忍冬草串枝纹饰与“福”字结合,施朱红漆,象征人的灵魂不灭。板梁民居木雕檐板多为龙凤纹,有繁荣昌盛之意,与北方官式彩绘的龙凤有很大区别(图2)。

2)门窗彩绘

门和窗作为日常生活起居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结点,附属的彩绘便赋予了精神意味和审美情趣。板梁民居的门罩和窗罩上均有彩绘装饰,多以当地生活情景或带有吉祥纹样为主,如“渔樵耕读”或自然山水表现出板梁人民兼容儒道的思想观念。吉祥纹样种类繁多,多为道教“暗八仙”,由于门处于主要位置,所以门罩上的泥塑和彩绘比窗罩的更复杂(图3)。板梁民居腰门的门罩与早期徽州民居门楣式门罩类似,尺寸较小,其构造大体由束腰脊、屋瓦、五路檐线、元宝梁、匾额、下枋、挂落构成。窗罩上的彩绘类型多样,板梁富商刘绍连故居的窗罩上绘有钟离汉的“团扇”和铁拐李的“葫芦”,象征救济众生和长生不老,窗罩上有花型瓦头,属湘南窗罩独特做法(图4)。

3)檐口、马头墙彩绘

民居前后檐口的泥塑彩绘,采用中国传统“卷轴画”进行装饰,形式多样,题材广泛。檐口泥塑造型为如意卷云纹、矩形、雀替挂落等边框,内部有泥塑彩绘或单幅水墨画,并配以诗词名赋。“卷轴画”下方有墨色描绘二方连续吉祥纹样,有方胜图,象征“优胜、方正”,也有“同心”之意;回形纹寓意“福寿吉祥”,组合成“回回锦”;?字纹原是古代的一种佛咒、护符或宗教标志,又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寓意“吉祥万福之所聚,吉祥万德之所集”。[1]在建筑檐口夹角处有如意卷云纹、卷藤纹、卷草纹等,端部作灵芝形或云叶形,柄微弯曲,象征称心如意。刘绍苏故居檐口泥塑彩绘稍显独特,在“卷轴画”下方作墨色螃蟹、鲤鱼,这代表板梁人民对科举考试金榜题名的期盼,寓意“出身不凡,天生中甲。”这些纹样在汉文化中鲜有(图5)。在建筑檐口施彩绘起初是为了防止雨水渗入檐口处的墙体,屋主经常以白色砂浆粉刷檐口处,宽度约30-40cm,厚度约0.5cm。[2]相对而言,建筑物背面不作为主要空间,檐口下的彩绘简单的多,以花鸟虫草纹样出现,用色单一。板梁民居马头墙以台阶形马头墙和人字形马头墙为主,形成“如鸟斯革,如?斯飞”的屋檐翘角。台阶形马头墙以彩绘装饰一般只在接近墙顶和马头处粉刷白灰,绘有少许连续卷云纹或花卉泥塑进行装饰。人字形马头墙上的彩绘则是板梁古村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彩绘装饰相比台阶形马头墙稍复杂。如刘爱彩、刘祝昌家宅,在人字形山墙处粉刷出三角形区域,在其中绘有精美图案,有卷草与铜钱纹交相呼应、海棠花卉组成扇形等,每栋建筑纹样不同,表现出人化与物化的对立统一,也就是人类与动物、植物的合体,其内涵表现出原始氏族社会图腾意识,对宗教吉祥图案的崇尚(图6)。板梁民居彩绘是儒、道的结合,中国传统儒学的发展,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一直处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地位,期间经历了汉代经学、魏晋之学、唐代道统、宋学几个阶段,儒学的主导地位仍未改变,并兼并了老庄的道、释学说,一并成为儒家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3]板梁人民虽富甲一方,但仍崇尚读书考取功名,喜物化自然,为自身及后代创造天、地、人合一的环境。从“渔樵耕读”的彩绘题材中能发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人生信条,从“福寿绵长、松菊延年”等谐音象征中品读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从“环山盘水”中意会板梁古村中的农耕文化基因(表1)。

3.2板梁古村彩绘色彩诠释

中国传统儒道文化素来礼乐相成,等级秩序与审美情趣相互交融,中国传统色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分支,包含着阴阳五行和封建等级观念,早在《周礼•考工记》中首次明确了中国传统“五色”的概念,即:青、白、赤、黑、黄。随后,《礼记》载:“木盈,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土黄圭”,体现建筑设色的“明贵贱,辨等级”之用意,这也是中国古建筑彩绘受“以色明礼”的儒学所影响。梁思成著有《清式营造则例》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两本专著,其中专门对清代建筑的色彩进行论述,其中提到清代彩绘是在宋元明的基础上发展的,颜色更丰富,根据画题可分为殿式和苏式,苏式彩绘的题材主要有自然的云纹、花卉、动物、人物、吉祥图案等,[4]板梁古村建筑彩绘符合苏式彩绘的做法。关于古建筑彩绘色彩名称的界定方法多元,本文将板梁民居彩绘的色彩名称按色系称呼,其着色正如古代画家谢赫在《古画名录》中提出“随类赋彩”的方法,建筑整体以青砖的灰色调为主,彩绘只在建筑的重要部位作“点缀”,即按照客观事物的固有色绘之。板梁民居彩绘根据绘画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油彩画、水墨画、漆画三中类型,分别运用于建筑不同部位。油彩画在祠堂等公共建筑中占有较大比重,主要为突出空间的仪式感,表现出儒家孔子使色彩受“礼”的节制,为伦理秩序所服务。油彩画在民居中虽占少数,但在主入口大门雕花檐板处和部分梁柱大木作之上,作朱色油彩。各时期的建筑色彩随历史进程的发展被赋予不同的等级内涵,板梁古村在明清时期发展繁盛,统治者对建筑色彩的应用要求更严格,如《明会典》载:洪武二十六年规定,公侯“门屋三间五架,门用金漆及兽面,摆锡环”;一品二品官员,“门屋三间五架,门用绿油及兽面,摆锡环”;三品至五品,“正门三间三架,门用黑油,摆锡环”;六品至九品,“正门一间三架,黑门铁环”。[5]水墨画运用最广,在民居中,分别运用在主入口门楣匾额、大门两侧墙面、檐口、门罩窗罩、马头墙处,其中以墨、白、朱为主要色系,用墨色勾勒主要图案,采用浓淡干湿相结合,以白为底色,并根据绘画题材、人物服装、自然植物的不同,点缀以朱、青、绿、黄。如果说油彩画体现儒家色彩观对中国礼制用色的影响,水墨画则体现了道家的“任性自适”,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虽对色彩的言论不多,但他提出的黑白论道、“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是道家思想的精髓。黑与“玄”相通,白与“素”相通,两者相辅相成(表2)。此外,板梁民居水墨彩绘人物画的着色也符合《阅世编》中的“市井富民亦有服纱绸绫罗者,然色必青黑,不敢新艳也”,民间服装着色更是清淡素雅。漆画主要用于祠堂正厅正门处,左右木门板上刷底漆,各画文臣和武将,色彩鲜艳,带有立体效果。板梁民居彩绘色彩除了包含五行观念和封建等级观念之外,还有民间吉祥之意。红,在中国古代被定为原色,从物源中的日、火衍生出“光明”、“辉煌”之类的概念,同时也象征着“再生”,又为吉祥色。黄为土色,根据五行说法便是“土”、“中”等同概念,将“土”视为一切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重土观念。青与春、木是对应的,《尔雅•释天》:“春为青阳”,青色赋予了生机、活力之类色感,同时古代服色的礼律,以青绿为下级胥吏及庶民服色。黑、白是最被玄化的色彩,在五行系统中,黑是北方之色,水属;白是西方之色,金属(图7)。[6]

4结语

总观板梁古村民居彩绘,其装饰部位、题材都是围绕儒家思想中的“礼”与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展开,“礼”是外在的强制性的政治制度,“仁”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潜能,它是一种人的情感性的心理原则或人格哲学。[7]儒、道完美结合,起到指引与教化的作用。板梁古村民居彩绘色彩的运用,是板梁村民“人心”与“人意”的体现。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主宰了多年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这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外化为一定的建筑形态和人居特征,内化为一定的风俗习惯、群体意识。板梁古村民居彩绘,作为一种建筑上的文化符号,是开启板梁古村乃至湘南民居文化的一把钥匙。对于民居来说,彩绘装饰符合板梁百姓在生活中追求“人本主义”,而对于祠堂等公共建筑来说,彩绘装饰恰好体现儒家思想的“礼”,是等级与制度的约束,同时,彩绘题材和色彩运用也融合了道文化。板梁古村建筑彩绘的色彩是由“五行”系统衍生的,时代的更替变换最终产生了如今所见的题材与色彩,这些彩绘元素不仅是权贵的象征,还寄托着老百姓心中的愿景。

参考文献:

[1]孟君.中华祥瑞图典[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1,(479).

[2]唐凤鸣,张成城.湘南民居研究[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6.

[3]胡师正.湘南传统人居文化特征[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68-69).

[4]公晓莺.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39).

[5]吴裕成.中国的门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29).

[6]姜澄清.中国色彩论[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1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