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二级电影市场情况

浅析二级电影市场情况

作者:徐珂

据国家发改委2010年公布的数据,我国已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目前,中国大城市中的社区,415个中小城市,2488个县和县级区,都是适合二级市场终端影院建设的目标地区。另外,3000所高校、3000个厂矿机关,同样是二级电影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商业价值潜在巨大。保守估算,大概还有1.7万块银幕的市场空间。

社区、高校通常有着充沛的客源,可形成与辐射在周围商圈里的超市、饭店、书店的良好互动。而机关厂矿的经济实力也证实了这部分潜在的实力。二级电影市场的定义二级市场的概念较难定义,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常务副会长耿西林认为,对二级市场的定义应建立在统计的基础之上更具有说服力,“有统计意味着是正式的、有组织的经营,没有统计就是散户,所以有时候以是否加入院线为界,将没有加入院线的市场定性为二级市场。”北京电影学院于丽教授的研究课题《县级影院建设与改造》,将二级市场定义为全国城镇一级市场(加入主流院线的影院涵盖的市场)以外的电影市场,包括社区、学校、厂矿、部队等能够放映电影的礼堂、俱乐部,这些单位没有加入院线,也没有安装计算机售票系统、以租片放映、买断地区放映权或组织放映为主。

二级电影市场的特征院线制的发展推动了一级市场现代化多厅影院的蓬勃发展。农村市场形成了以农村数字院线为特点的适应农村市场发展的可行性模式。在高端市场与低端市场之间的夹缝中的二级市场,虽被学者称为“中国电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依然停滞不前,且呈现以下特征:政策市。尽管国家在大方向给予各种政策支持,但是各级政府对此态度不一,改造的速度也参差不齐。截止2011年年底,全国仅31个省(市、区)制订了本地区的《“十二五”期间城镇数字影院建设发展规划》,明显的表现出“政策市”的股市现象。政府支持,资金充裕,影院改造速度快,市场发展迅速;反之,则市场停滞不前。多分布在电影消费能力欠发达的地区。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沿革,曾经的二级市场概念是指首轮放映之外的二轮放映市场,多分布在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后经产业改革,这些城市经济迅速腾飞,可能存在于中西部的二三线城市,也可能出现在京沪直辖市和各大省会的周边地区。

观影群体结构变化。对于行政指令和市场化共同作用下的二级市场,观影人群已不再是企事业单位包场、厂矿、学校、部队的组织放映。随着中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人口流动频繁,受过良好教育的返乡大学生和在中小城市打工的年轻白领,日渐成为电影市场的主力观影群体。关注这部分人群的观影需求,不仅关系着发行公司供片源的问题,更关系到制片公司做片源的问题。数字化院线的推动。目前,二级市场主要是以35毫米胶片放映为主,兼有1.3k数字放映设备和0.8k数字流动放映设备。从技术层面上来讲,为保证二级市场观众与主流影院同步看上国产大片,全面推行1.3k放映设备是件非常急迫的事情,在二级市场还存在公益放映的情况下,商业放映的票房收入是未来提升二级市场“造血”功能的必要手段。

二级电影市场的运营模式当前,二级市场的电影企业正处在改制和未改制的尴尬境地。从技术标准上来讲,二级市场主要靠35毫米胶片租片放映和1.3k数字影院的试点推广,其经营模式主要是传统拷贝版权的经营和1.3k数字院线的开发。传统拷贝业务的经营。传统拷贝版权的业务多由电影公司沿袭下来,通常是靠自有资金购买影片,填充片库,向大型单位提供租片业务;从制片方手中买断地区播映权,依靠红头文件,组织大规模包场业务;以老旧影剧院为核心,将商业放映和公益放映(广场放映、社区放映等)相结合的,放映的影片也多是主流院线一轮放映结束后下发的二轮、三轮影片放映。传统的经营模式是依靠当地大型企事业单位、工矿、学校的大规模团体放映,与行政指令休戚相关,片源多为主旋律影片、爱国主义影片。以致出现下列问题:由于资金限制,片源更新缓慢,导致影院依靠复映、播放DVD、录像带甚至盗版DVD维持生计,市场运作进入恶性循环;影片类型本身与主流市场偏离,其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与商业放映环节格格不入;运营模式较被动,因为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对影片的要求比较特殊,需配合政治形势和文件要求,而片源产出数量有限;由于拷贝版本逐渐减少,二级电影市场数字化改造速度跟不上市场变化,导致片源供应量减少;拷贝供应多为大城市影片的二轮或三轮放映,拷贝成色受损,严重影响在二级市场的放映效果。胶转磁业务刻不容缓。1.3k数字院线的开发。二级市场影院环境大多破落陈旧,而数字化改造或数字影厅的建设尚未形成规模,原因在于:第一,数字化改造需要政府支持、政策和资金保障,仅有个别实力雄厚的院线为配合拓展中小城市的长远规划,敢于在二级市场实施大规模新建数字化影厅项目;第二,需要相当数量的有效观众群,而二级市场的观影群体限制了数字影厅概念的拓展。从技术层面来说,1.3k数字放映机仅用于国产影片、港片的放映,2k数字放映机则用于进口分账大片的放映,与大部分观影群体的观赏范围缺少重合。上述两点影响了数字化影厅在二级市场的大规模推广。

二级电影市场存在的问题投融资机制不健全。电影业虽以30%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达到130亿元的票房收入,但还是不及房地产业的一个零头,基层电影公司甚至被视为包袱。各地政府步调不一,给予的政策支持成为了二级市场投融资建设的关键。院线制成立之后,基层影剧院的衰败变得尤为明显。相比新建影院所消耗的大额资金,改造大批遗留影院是目前二级市场最为适用的方法。但是国家对县级影院改造项目的资金投入不足,民营资本进入二级市场的渠道不舒畅,成为制约二级市场影院发展的又一因素。片源供应思路亟待调整。二级电影市场的主要观影人群为学生、部队军人、中老年人、外来打工者、返乡大学生。观影方式通常为包场、组织放映、广场放映与社区放映。

由于一级市场过度占有文化资源,导致垄断和市场布局不合理,二级市场观众口味与消费趣味的差异被掩盖、被忽略,且常沦为一级市场的二轮、三轮放映市场,到达影院的电影类型过于单一。由于自购类影片成本较高,受资金限制不能长期更新,旧片积压在库,新片得不到更新,只能依靠复映、光盘、录像带甚至盗版DVD为生,优质片源严重缺乏。二级电影市场有其独特的文化视角和观影群体。首先,二级市场占据中国49.68%的人口比例,人口基数大,市场广阔;其次,二级市场往往是经济发展较快,而电影产品购买力不足;第三,中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3.7%,近6成分布在农村,二级市场老龄化现象也尤为突出。当青壮年人口迁往大城市,县城一级的大学生返乡、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由此引发的影片类型的变化,使得二级电影市场观影人群随之发生变化。供片机制落后,行政指令式发行方式亟待转变。二级市场不规范的市场运作机制,和缺乏市场主体,导致制片方与放映方经营渠道不顺畅,产供销脱节。由于自购类节目成本较高,多数影院难以承受引进费用,导致影院放映业务大量萎缩,上级电影公司也难以下发最新电影拷贝,以及由供片机制引起的连带反应,二级市场进入恶性循环,市场业务整体萧条。#p#分页标题#e#

二级电影市场运营策略健全投融资机制。二级市场相对于成熟型的一级市场和成长中的农村市场来说,是夹缝中生长的易被忽略的市场,在市场的整合和提升中常遇到行政干预、地区壁垒、所有制壁垒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将社会资本引入影院建设,结合二级市场自身特点,量体裁衣。国家政策扶持,创造良好环境。截止2011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区、市)制订了本地区的《“十二五”期间城镇数字影院建设发展规划》,城镇数字影院建设呈高速发展态势。全年新增800余座影院且基本为数字影厅,其中中小城市、中西部地区分别占全国新增银幕数的50%以上。以上文件主要体现在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产业技术支持,投融资等宏观层面的政策,而具体的实施过程则需要更多的配套政策,对非公有制电影企业在投资核准、土地使用、财税政策、融资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通俗来说应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采取信贷、税收优惠、补贴奖励等多种手段和措施,帮助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等。尤其是在民营资本投资方面,国家因给予引导,避免盲目开发、过于投资,造成市场不热、资源浪费等情况。当然,民营资本的逐利本性会大大提高影院运营效率。

理顺产权关系,加速影院改造。当民营资本进驻二级市场影院改造项目时,最难的就是理顺影剧院的产权所属关系。因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影院经营每况愈下,大批影院自负盈亏,不得不将资产拍卖,其中就包括地产与设备。搞清产权关系,明确管理责任,是建立合作的前提。如何有效地加快改造速度,有时候电影专项基金、税收返还、银行贷款等一系列政府行为的融资举措就显得过于迟缓。考虑到全国333个地级行政单位,2862个县级行政单位广泛的市场空间,保证投资效率,有必要建立相应的资金吸纳引导机制。新时期,如何活用新政策,利用土地资源及这些县级影剧院的区位优势,将土地作为筹措改造资金来源的重要载体,通过优化投资环境,招商、拍卖、转让、租赁、抵押或减免租金等办法,保障民营资本顺利进入资本市场,并且利用影院自存资金、折旧基金、银行贷款、集资等方式,筹集影院新建和改造资金,扩大融资平台。调整片源供应思路。细分市场,应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欣赏取向和需求,针对目标观众,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和策略性的投放适合其口味的影片。如返乡大学生,他们较当地人民受教育程度高,对影片的欣赏和鉴赏水平也较高,返乡就业收益也较高,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放映规划。

制片部门需拓宽拍摄思路,跟进二级市场现状,拍摄适合这部分市场发展的影片。以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电影产品结构来支撑二级市场,正是“口红效应”在中国乃至二级市场的一种反映。二级市场的供片机制是要依赖县级电影公司来运作影片的承上启下和市场动态的下情上达。在现阶段必须靠政府行为,借鉴主流市场的经验,院线与影院共同发力。二级市场大量散布在城市中的大专院校里的礼堂、当地电影公司改制后遗留下的影剧院、工人文化宫等大空间大容量的放映场所。中影校园电影院线、21世纪校园数字电影院线等院线的成立,都是采用高校院线与相邻地区实现空间整合互助式的发展策略,弥补区域封闭缺点,扩大影院的辐射范围。高校院线的成立促进了地方片源升级,带动当地的区域发展资源,亦节省了大批影院建设费用。

一级市场,可以利用更多营销手段来展示影院特点。而二级市场,则因根据各区县状况,以2131工程为契机,以校园数字院线为手段,在电影消费能力较弱地区,开展大规模送电影下乡活动。以这种公益放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培养潜在观众的观影兴趣。同时以自己的影剧院、文化宫、礼堂为据点,将商业放映和公益放映相结合,开展广场电影、社区电影、校园电影等流动放映的活动,着力巩固已有观众,培养潜在观众。二级市场不能坐以待毙,等待国家或各级政府的资金支持,而是要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各区县逐一攻破。

完善运营模式。当一级市场经过近10年的整合与发展,已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经营管理模式。而电影产业的下一个10年,应该是二级电影市场的全面资源整合,完善产业规模的10年。大多数县级影院,改制后实行的是事业部门编制,企业化管理,在现阶段是符合二级市场发展状况的。从长远角度考虑,影院应忽略所有制概念,依靠市场经济带来的多元化市场空间,加强与政府、当地电影公司、社会资本的结合,在主体建设方面,着力推行以下四种合作模式: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地方电影公司提供管理,社会投入资金的三方优势整合模式;院线或地方电影公司为主导,社会资本合作开发的经营模式;社会资金全资投入,当地影院自己组建经营管理团队模式;原职工承包经营,依靠地产租赁或其他收益经营管理模式。

以上四种模式从资金层面概括了当前二级市场的影院建设情况,当然在理顺产权关系的前提下,利用影院固定资产,保障影院收益,是现阶段乃至未来一段时期,都将是二级市场的经营特色。对于传统拷贝业务的经营,需站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拓展经营思路。老片库存对电影公司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资源。如何利用库存影片,发挥传统优势,开发拷贝的剩余价值,是传统拷贝放映影院改善其运营能力的关键。增加影片租赁业务、组织主题专场回顾等方式,都为传统影院经营带来了生机。以北京市二级市场为例,2007年票房收入848万元,其中700万元源于新影联院线的租片。二级市场的票房收入大部分来源于租片收入,收入的高低则取决与影片本身的卖座程度。数字影院的改造和新建,宏观上需要政策和资金的配合。国家给予支持,扩大投融资渠道,吸引业内甚至业外资本进入。微观上则需要影院配套设施的跟进和观影人群的培养。这两点成为影院丰富片源,拓展业务范围的先决条件。

二级院线由于片源有限,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票价忽高忽低,现阶段无法形成自己的低价优势,其利润来源只能企业广告的投放。二级市场数字院线依然在探索阶段,未来逐步解决了片源、设备和票价问题,伴随着运营模式的大范围推广,势必会弥补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隙缝,突破一级市场和农村市场的包围,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注入活力。由于二级电影市场在影院运营管理缺乏标准化运营,宣传推广业务难免存在被动局面。无论是前期的媒体推广,还是终端影院的阵地广告。二级市场要加强影院广告业务,切不可照搬主流影院的模式,应加强与二级市场关系紧密的企业合作,依托广场电影、社区电影等其他放映形式,依靠优势互补,拓展其他渠道收入。#p#分页标题#e#

重庆市潼南县电影公司,与中国移动达成合作关系,由中国移动出资,在各乡镇轮流放映露天电影,场地周边设置移动通讯设备的销售摊位,电影聚拢了人气,而移动公司在此期间销售额大增。正视二级市场的存在,肯定其在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位置,是扩大中国电影市场容量的基础,也是迈进电影强国战略的必经之路。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认清二级市场由历史遗留问题引发的投融资、发行、运营策略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盘活二级市场,突破发展瓶颈和障碍,我们需借鉴一级市场和农村市场的先进经验,结合二级市场的特点,使其向成熟、规范化的运营模式发展,并最终分化为一级市场和农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