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与艺术的政府责任

地域文化与艺术的政府责任

 

一、地域文化和艺术   地域文化生态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越来越得到各方面的重视,但也陷入两难的境地。这是因为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地域文化一方面坚守着自身的渊源,一方面也要适应着时代的潮流。但就目前来看,地域文化的价值还是得到普遍的认同,也许它在将来仍然难以割除其深含的基因和命脉。从物种起源和生活轨迹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世界如果只有一副面貌、一种腔调,而忽略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创造和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那么这样的文化垄断也就会使人类陷入僵化的语境中。因为地域文化的丰富多彩,才使人领略到新异的景观和音声。“文化的地域观念由来已久,但是,我们对地域文化的重视严重不足,这是长期强调统一文化、核心文化或文化一元论的必然结果。”①当然,这不是说地域文化不会产生变更再造,从某种意义而言,文化的嬗进其实就是一种异化的结果。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中,地域文化正是因为不同程度的交流和沟通,才加强了消解和重组,它的消解一方面使原生态文化在优选中受到破坏,它的重组一方面也使传统的资源发生着更新变异。但深入研究会发现,地域文化是植根于特定地理、气候、人种、族群之中的,其文化特性当然含有人类的共性,然而抽象的普适性恰恰是寓于具体的特殊性之中。   地域艺术创作是基于文化生态之上的,同时也是文化生态的集粹性反映。就人而言,生活在一定地域,其肌体、性格、情感、心理等等要素都会带有自然的选择和习惯的养成。而作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反映的意识形态文化,每个人都受到其熏陶浸润而难以逃脱其制约。一般而言,艺术创作都要受到传统的框束和规训,同时又要面对现实的情境和诉求,最终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那么,艺术家除了要具有先天的禀赋外,其在传统技法训练中承续的正是所在地域的艺术结晶,其在走入自然和社会的采风中也更多的是家乡的景致和习俗,其在艺术创作中往往也就展示着自己的性格而形成独特的风貌。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地方群体同样如此,这就形成地方特色,如此积淀下来,于是便有了传统。放眼望去,中国的地域文化各有千秋,艺术流派更是不胜枚举。近年来,关于中国地域文化的研究成果不断推出,而艺术创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特别要说明的是,在全球化语境下对地域文化和艺术的关注不是削弱了,而是在中外学者的践行倡导中更加珍视了,都将一定地域列为考察和分析对象,这说明尽管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有着普适性的追求,但同样重视、挖掘、开发和思考着各地域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终极价值。   地域文化和艺术固然带有浓郁的本土性,当然也不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在中国长时期大一统的制导下,各地域的文化和艺术因素被整合提炼,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气派的典型主流、精英风格。这种由统治者和士大夫倡导的具有高雅意味的文化艺术,无疑是在高端立场上、在广阔视域中由各地域民间生态与创作集萃而来。它抽取、糅合了各地域最富有生命力、表现力的鲜活题材和样式,使之注入自身的道德取向、教化功能、情感抒发、审美趣味,从而将原生态文化艺术提升到普世性宏约规律中。这种升华一方面导致了创作者的精深探索,引领了全社会的价值判断,一方面遮蔽了原生态的本体面貌,推进了多元化的兼并过程。就全球态势看,西方的现代化发达国家综合实力雄厚强大,因此其价值观念也伴随着高科技渗透进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对此,以往较为封闭的地域面临着开放的世界,怎么能无动于衷、坐视不见而心有戚戚焉呢?GDP的增长、互联网的开通,又怎能不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呢?故而,地域文化和艺术正面临着被消解的灾难。但是,就如一个人的本性一样,他又不是很容易失灭的。一个地域的文化生态和艺术创作,正如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它不是短时期能打造出来的,而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时空限制性是人类一般文化存在的显著特征。从空间维度上看,人类总是在自己直接所处的地域空间创造着自己的文化,形成各自独特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传统。所谓地域文化,是指一定地域内文化现象及其空间组合特征。其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在文化的形成及发展中,地理环境通过影响人类活动,而对文化施加影响。不同人群所处的独特地域环境所形成的文化隔离,也有效地保持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发展趋向。尽管由于文化传播工具的进步使不同地域间文化的相互影响日益扩大,但漫长的历史所形成的文化隔离仍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这种文化发展的空间限制性所形成的文化的地域性,成为一种文化强制力量,制约着不同地域的文化性质、类型、水平、方向和速度。”②因此尽管有着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他者影响,地域文化和艺术仍然有着源自本地的血脉和特征,也正因此,其具有的不可再生性是难能可贵的。许多文化艺术遗产一旦损坏、变异、毁弃,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类文明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对待地域文化艺术绝不能搞“先拆毁、后重建”,而应在吸收他者的新异创造中融入本地的生命意识,使传统的符码承载着当代的理性,使酒神的狂欢沐浴着日神的光辉而精彩焕发。   二、研究理论和方法   对地域文化和艺术的记述在我国古已有之,从先秦时期至今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反映了各地的文化生态的演进和艺术创造的过程。《诗经》中有风、雅、颂,风即各地民谣,记述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百姓的现实生活与思想情感。秦汉一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但文献中仍有各地风俗的记载与描述。西汉扬雄所著《方言》,生动地勾画了一幅当时东起齐鲁、西至秦晋、北起燕赵、南至沅湘的语言分布图,使我们真实地了解到各地使用的许多词汇和发音。南北朝时,南朝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了许多当地的习俗。北朝杨炫之所撰《洛阳伽蓝记》也是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民情于一体的名著。唐代出现盛世,国家雄强壮阔,文化恢弘壮丽,李吉甫编成《元和郡县图志》,详细记载了全国各州县的沿革、地理、户口、贡赋等,各地各类艺术百花竞放,可谓风光无限。从北宋到南宋,汴梁和临安的朝野风貌亦可从《东京梦华录》、《西湖老人繁胜录》窥见一斑。明清时期,地方志大量增加,形成系统的各地之全史,其中富有特色的文化尤为本地看重。近代以来,徽商、晋商崛起,京派、海派形成,无不包孕着当地的文化艺术和时代创造。简要勾画中国地域的特色发展,意在表明自古以来虽渐整合一统,但在什么山唱什么歌,看什么景画什么图。尽管有雅颂之声、笔墨之道,但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必然以自我生存环境为前提。#p#分页标题#e#   但是,在中国,深入研究、剖析地域文化和艺术的著述不是很多,这大概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学术传统有关,主要表现在“大而化之”、“述而不作”或“崇尚经史”、“索隐考据”。在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占据主流,帝王和礼教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统系,从而形成宏大叙事的言说模式,即使有一些科学发现与细微辨证,或者乡土民俗的别致风情,也往往被纳入到政治的诉求和权威的阐说中,如此赓续铺设的思路轨道就导致对具体问题的探索拘囿。只是自近代西学传入中国之后,西方人“天人二分”的求实精神给中国人以启发,西方列强以先进的科技增强了自己的实力,在“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中扩大了生存空间。五四以后,西学在中国兴起,科学和民主之风一时劲吹,尤其是知识分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此时的着重点在救亡图存,因而对地域文化和艺术还未过多关注。20世纪上半期不是没有学者探讨中国百姓生存和各地民间状况,但世界的动乱和中国的内政导致学者无法进行深入的考察,更谈不上对地域文化与艺术的保护,这使各地的文化生态和艺术创作处于自生自灭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存留于民间的各种文化活动和艺术样式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进入21世纪,中国的学术研究走向了繁荣多元的局面,西方国家的学术成果被大量引进,其研究理论和方法也给我国学者带来诸多新启悟。尤其是一些在我国学界以往被忽略、被遮蔽的新学科受到重视,如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在西方,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描述,自古希腊贤哲的著作中就已出现。中世纪,道成肉身,上帝成为救世主,神明成为尊崇和膜拜的对象,科学与艺术都是阐释宗教的工具。文艺复兴时期,人本意识觉醒,人文主义流行,人类学研究萌生,这一关于人体解剖和生理结构的实证探析,为我们今天所说的体质人类学打下了基础。但西方人文主义反对神本主义,固然有其历史的进步性,实际上把“人本”作为一种特殊的“物本”,也就是说,其对“物本”即“人本”的研究,都是基于“客体”而有所成,由此可看出西方学者的“科学”态度。其后,启蒙思想家康德论述了主体能力在创造中的重要性,他把各种主体放在他的义理系统中予以解析,进一步用理性的方法,透显了知识主体、道德主体和审美主体的作用。进入19世纪后,随着学术视野的开阔,欧洲许多学者开始对考古学感兴趣,所以学者们开始注意存留的原始种族的体质类型和原始社会的文化的报道,由此人类学开始从体质、文化诸方面进行广泛综合的研究,人类学也就大致区分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以及专门研究史前时期的人体和文化的史前人类学。从语源学上讲,人类学是研究人的科学。这门学科试图依据人类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综合地研究人,并且特别强调人类的差异性以及种族和文化的概念。20世纪以来,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开始分离,同时许多人类学家开始转向所谓“文化多元论”观点,并出现许多流派。   关涉到地域文化和艺术研究的在西方还有多种学科,以地域为中心的研究本就是跨界与个案的结合,其中民俗学也十分重要。“与其他各国相比,中国人对于从民俗文化中汲取治理社会的经验带有更为显著的自觉性。早在商周时代,中国人就特别注重从民俗中汲取治理国家的丰富营养,不仅将采风作为重要政务之一,而且将‘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作为调查和研究民俗的主要目的。大概正是由于这种传统的存在,中国民俗学才在新文化运动中得到学者们的注意而迅速崛起,成为研究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以寻求新生之路的一门重要学科。”③民俗学主要针对历史和现实的民间俗尚如信仰、事象及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的流变意义。民俗古今中外都有,但作为一门学科建立也是始于西方,1846年汤姆斯最初提出“民俗学”一词,并倡议研究这门学问,其研究对象的原本含意是“民众的知识”或“民间的智慧”。英国在产业革命之后,成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国家,其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与过去以农牧业为主的封建社会的形态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现象引起不少学者产生一种从科学上给予解释的要求。由于民俗现象的普遍存在,促使这门学科得到广泛深入的发展,遂成为社会科学中一门引人注目的学问。民俗是特定地域居民生活形态的真实反映,举凡生活中食、衣、住、行、喜、怒、哀、乐的内涵与形式,以及其间思想、行为、仪节、活动的记录与形成,都是民俗学探讨的主题。民俗学研究涉及的领域随着时间的发展也越来越广泛,今天在有些国家已经扩展到全部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但由于地域的不同,从社会基础和相应的社会关系,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大都也有着程度上和份量上的不同。如过去各种劳动的组织、操作的表现形式、技术上的特点和所附着的信仰,过去社会中的宗教庙会、生活习惯、年节风俗,以及人们一生中所奉行的诞辰、结婚、丧葬等仪礼,还有各种艺术形式。因此,对于民俗学的认知与阐述,也为当今国际学术研究极为重视。当然,民俗学与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各有侧重,但学科的交叉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正呈现出当今学术边界扩展和互融的特点。只是还要强调一点,为了获得研究的深入,比如对地域文化与艺术,跨学科的契合与汇通必然应聚焦核心案例,各种理论与方法的参互与映照将有益于系统地考察和解决问题。   地域有大有小,选取宏观视野或微观视角,或将二者联系起来研究都有其重要意义,都可开启人的认识和思考。社会学亦是如此,“就其最一般的意义而言,它是一门关于社会的科学。1838年,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首先使用‘社会学’概念的,目的是要表明一种新的不同于以前那种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的实证社会学说。”④孔德发明了社会学这一新的学术范畴,其后社会学利用经验考察与批判分析来研究人类社会结构与活动,其研究重心很大一部份放在现代社会中的各种生活实态,或是当代社会如何形成演进以至今日的过程,不但注重描述现况,也不忽略社会变迁。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广泛,其方法论也是多元的,小到几个人面对面的日常互动,大到全球化的社会趋势及潮流。社会学愈发展其定义也愈多,主要可概括为三类:一类侧重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主要代表是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等人,这种观点形成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一类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这类观点的主要代表是韦伯等人,形成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路线。这两类观点对后世影响至深。第三类可视为这两类观点的变形或混成。马克思主义派的社会学者,大都是以社会和个人的统一为指导的,认为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应当避免把抽象的“社会”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各个人借以生产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在社会学的研究中,同样离不开人类学、民俗学的知识。类似的现象在当今不胜枚举,在自然科学中,如化学与物理学的交叉,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物理学与生物学的交叉等;在社会科学中,如人类学与宗教学,民俗学与民族学,社会学与心理学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同样有着交叉,如今的信息技术和文化可谓密不可分。从学科历史发展看,传统的、主流的科学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怀疑一切”、“价值重估”使学者们打破了封闭的学术系统,而以往被忽视或被遮蔽的人文价值得到揭示和彰显。在后现代语境下,一些所谓的传统的、正经的理念甚至被质疑、被颠覆,先验的假说往往被直观的现象所证伪,透视的意义也由于人的视角和观念不同而有着巨大的差异。而同样,不断裂解的学科细分与重新组合也使以往的学科研究增加了新的意义。#p#分页标题#e#   文化是艺术的母体,艺术是文化的结晶,文化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追溯历史会发现,中国从先秦到秦汉,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中央政权确立了至高无上的权威,直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主共和国才得以建立,但“天不变,道亦不变”是贯穿始终的思维方式,文化和艺术也被统合进“大一统”的“模式”中,尽管各地仍然有其土俗遗尚在顽强地表露。西方从古希腊到中世纪,神学成为普世的信仰,文艺复兴运动对中世纪神学统治的冲击,使人文理性重又建构起来,其后一波又一波的文艺思潮在离经叛道中涌现,科学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科技理性的发达也导致人文情感的丧失,因此,20世纪以来现代派艺术又重寻“终极关怀”,而后现代更是以叛逆姿态“反理性”、“反主流”,民族的、另类的怀有深思或随性的表达成为时尚。可见,正如用统一的概念框定人们的思维时,人们会发现独特的事实并非符合既成的概念,因此探索其中的奥秘会导致僵化观念的解构,于是在创造中开出新的路向和境界。考察文化艺术的发展脉络,它正是在不断的否定中创造着新的领地。今天关注原生态实质上是对人类文化的深刻反思。因此,在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中,我们看到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尊重,从根本上说,价值还原有利于现代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有利于人类家园的共建。   三、政府保护与利用   地域文化与艺术的存在是事实,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探讨是学术,如何保护和利用就是责任,在这方面政府的作用就很重要了。自从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我国政府更加积极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系统工程建设之中。但是,面对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看到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面临着严重的冲击。毋庸讳言,出现这种状况是与一些政府的作为相关联的。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经济指标占有重要地位,许多乡村正在失去原有的生态,而扎根于乡土的民间传承成了无水之鱼。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席卷着世界各个角落,而文化生态多元化也随之被裹挟着产生变异。当然,现代文明在提升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历史上看这也是一种进步。但在肯定这一历史性进步的同时,我们得警惕不加取舍的同质化不符合人类的本性,没有差异化的思维也会导致创造力的丧失。因此,如何在现代性的普适中保留原生性的特征,这才是大千世界多元发展的根本要义。从理论上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是这样的实践。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一些偏差,不能不说是一些政府机构缺乏深刻的认识和有效的措施。故而,作为权力中心的政府在社会发展中,应顾及到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平衡,唯此也才能具有地域特色和生命魅力。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特定的地域有着特定的人群,继承着并创造着特定的文化和艺术。这是宝贵的资源,政府应该加以保护和利用。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正濒临灭绝的境地。究其原因,一是政府的保护与利用的意识不够强。经济开发成为工作重心,文化建设沦为点缀陪衬。乡民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文化艺术也就失去了原有根基。而且为了建设现代城市,所有城市景观大都千篇一律。有的地方为了商业利益,打造旅游景点却缺乏传统底蕴。二是政府保护与利用的措施不到位。由于对文化艺术不重视,因此也就谈不上大力支持。在经济上难以提供资助,在人才上难以给予尊重。对历史传承不以为然,对专业建议也置若罔闻。这就使得当地的文化艺术沦落下去,而被强势的规训的现代文明所取代。三是政府的保护与利用的效果不明显。正因为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为突出改革成果而建造形象工程,有时规划设计不但未能凸显地域特色,反倒是对地域文化由伪造而扭曲,没有按照文化艺术的规律来办事,也就使一些传统项目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当地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资源遭到破坏和遗弃。   从当下看,那些极富民族特色的原生态艺术受到大众欢迎,正是由于触动了现代文明遮蔽下人们已经麻木异化的心灵。我们到各地的城市和乡村游览所见略同,感受不到当地的场域特征和文化气息就会失望,反证了审美雷同带来的视觉疲劳。从更深层次讲,看到的则是割断了的一个地方的历史传统和被压抑了的一个地方的本土个性。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香港房屋协会原主席潘祖尧作题为《城市建设中的隐忧》的发言,引起全场共鸣和掌声。他在发言中肯定了我国近年来城市建设取得的史无前例的大发展,但也指出城市建设中的痼疾非但没有得到根治反而令人忧心忡忡。他列举弊端时说到“千城一面”:“雷同的规划,雷同的建筑,雷同的景观,结果把城市的个性和灵性都给扼杀了。真是令人痛心!”他还对于被破坏的近现代建筑和不断被复制的假古董表示了愤慨:“10年来中国城市大发展中,不知拆了多少有历史意义的近现代建筑,……相反,各地却热衷于造假古董。这些劳民伤财的假东西又有多少价值?”他还提到了献礼工程和政绩工程的现象:“许多地方政府为了面子,为了政绩,违背科学,不少建筑缺乏充分的前期论证准备,匆匆上马,赶工期、抢时间,刚剪完彩又花大钱改造,总是这样折腾的话,老百姓受不了,国家也受不了!”⑤他的发言可谓鞭辟入里,令人警醒。   我们知道,任何艺术都源于生活,都发自生命,都充满生机,缺少了这些元素,也就难以打动人心。这些元素都与一定的地域相关,在具体的生态环境中,自会产生其音乐的曲调和发声的方法,自会产生其绘画的面貌和书写的方式,自会产生其戏剧的情节和表演的方略。中国与外国不同,中国各地又有不同,正是这些不同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艺术。将富有个性的鲜活艺术强硬地框束于概念一统的范式之中,无疑是对艺术生态的破坏而将导致艺术生命的丧失。当然,各地的人的生命与艺术有其相通的一面,这也是世界大同的根本依据,但内在之理可以殊途同归,而外在之形可以百花齐放,不能想象所有的艺术创作都是一个模型,那其实是艺术死亡的可怕场景。故此我们才提倡创新,创新不是求同而是求异,挖掘自有的、深层的、特别的异质要素,找寻原始的、灵感的、直觉的本质体验,是冲决现性桎梏的一种途径。也就是说,20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对传统理性的反思,推进了人文科学的探索,在既往理论基础上结合社会现实提出了新见解,这对历史进步应是有启发的。如果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还一味地墨守那些“高、大、全”的陈规,还盲目地崇洋媚外地搬取那些过时的“舶来品”,而不是遵循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动脑筋,集思广益,独创地域风貌,那么,从我们的生活到我们的艺术将会失去其物种之根,还有什么自我面目可言?#p#分页标题#e#   由此,对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政府的责任就尤为重要。它一定是对本地有着全面的了解,善于听从专家的良好建议,从维护国家的大局出发,尊重所在区域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坚守人文理想,使“理想的家园”可以“诗意的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