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生态开发的动力机制与途径

山区生态开发的动力机制与途径

 

我国是典型的山地国家,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79%[1],山区县(市)约占全国县(市)的一半以上。广大山区资源丰富多样,是河流的源泉,资源的宝库,平原的屏障。然而,由于山区区位相对闭塞,也造成其与发达城市或中心城市距离远、接受其辐射的能量低、各种改革滞后、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等各种问题,从而导致其经济发展水平远远滞后于平原地区。以广东省为例,全省67个县(市)中,有51个属于山区县,占76%之多,人口达3232.97万人(2007年数据),占全省总人口的39.6%;土地面积约11.44×104km2,占全省总面积的63.6%,但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10.7%,人均GDP15083元,仅相当于珠江三角洲平均水平的1/5。因此,山区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目前,山区县发展经济的愿望非常强烈,但受地方政府传统政绩观的约束,易造成经济上的短视,出现为尽快摆脱贫穷落后面貌而过度开发资源,牺牲、破坏环境,从而陷入“PPE”(生态贫困—经济落后—环境退化)怪圈的循环[2]。同时,山区县作为平原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与水源涵养地,生态脆弱性与重要性显而易见。要发展还是要生态,成为困扰山区县社会经济发展的两难选择。如何处理好山区县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县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值得人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过去对于山区更多的只是将其作为扶贫、帮援的对象,对山区未来发展的方向、目标和图景,乃至山区发展的道路、步骤,都很少有人探讨,更未系统研究。笔者对我国近10年来所有地理类期刊进行文献检索,结果显示,针对山区发展的文献不足20篇[3-14]。这些研究,或关注于山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或关注于山区的生态保护与灾害防治问题,但较少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探索山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可以说,山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被遗忘、被边缘化、被淡化的被动地位。   生态发展规划并非法定规划体系中的规划,它是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框架指导下,针对限制开发区(广东称之为生态发展区)进行的区域发展规划创新,属战略性空间规划范畴。本文试图通过广东省阳山县生态发展规划的实践,探索一条适合于山区的生态发展道路,解决长期困扰山区发展与保护的两难问题,为实现山区生态发展与绿色崛起提供一定借鉴。   1生态发展的思想渊源与内涵   生态发展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早期生态学家对生态系统发展的定义。当时,生态学家对生态发展的理解主要集中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及其应遵循的规律。现代生态发展思想和理论则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深化的过程中出现和逐步形成。1949年美国学者威廉•福格特出版《生存之路》一书,直观地说明了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破坏带来的危机,并提出生态平衡问题。他认为,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所引起的消极后果破坏了几千年来形成的生态平衡;并指出保持生态平衡、限制人口增长是人类的生存之路[15]。该观点引起许多学者的极大关注和探究,生态平衡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态观。后来,很多学者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生态发展的内涵,认为生态发展是指投入要素的“生态资本”存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提高。生态资本存量的增长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保存与增殖,生态资本质量的优化是指生态系统保证人类生活素质能力的提高[16]。由此可见,生态发展既包含着生态平衡的基本寓意,关注生态经济中自然生态子系统的生态功能,又肯定了人类生态行为的经济性,注重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的协调一致。也有很多学者关注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互动关系。寇军[17]认为,生态发展是现代生态的核心,是指在配置资源时,不仅要注重经济和社会资源,更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供给能力,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聂华林[18]在研究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中提出,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内,要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有效地协调起来是有明显冲突的,刻意追求自然生态平衡是不可行的、不经济的。他认为生态发展是西部地区走出PPE怪圈的重要路径,是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人工生态模拟为条件,通过一定的生态技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工程技术和经济技术等手段建立起来的生态经济系统,不仅应具有维持人类需要的生态条件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效用,还应有较高的经济产出和伴随着经济产出的增加,对人类的经济结构和收入结构产生明显有利的变化,而且有利于新型产业的形成,通过新型产业形成促进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贫困区造“血”功能以解决贫困落后的目的。胡聃[19]认为,生态发展模式是寻求一种人类-生物-环境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整体发展模式,是一种选择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生态学原理看,表现为人类中心论或环境中心论的发展模式向生态中心论(eco-centric)模式的转变。   综上所述,关于生态发展的思想早已有之,现代关于生态发展的内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大致可分为两类:①认为生态发展是以生物群落的正向演替为特征,与生态平衡一样,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本质特征。②认为生态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可选择模式,包括三层内涵,其一是力图达到人、生、地、天四合一的进化,而非强调人类发展;其二是强调通过人工生态系统的模拟水平来实现生态发展,而非强调恢复自然生态;其三是力求使生态系统中生态资本存量增长、质量提高。不论是哪一种认识,其共同点是关注生态系统本身的发展和变化,而忽略了地表区域是一个自然(生态)、经济、社会复合巨系统这一事实,对系统的复杂性、协调性问题关注也不够。从这种意义出发,笔者非常认同米楠等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归纳与总结,认为生态发展是指自然、经济、社会复合巨系统的正向演进过程,集中表现为系统中生态环境生产、人口自身再生产以及物质财富生产三者的和谐统一和发展。即在人类干预下,系统中自然、经济和社会要素和谐有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使生物群落正向演替,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资本的量和质双重提高,使经济繁荣、社会进步[20](图1)。   2山区生态发展的动力机制  #p#分页标题#e# 从生态发展的内涵出发,主要从自然、经济、社会三大系统分析山区生态发展的动力机制,并初步构建了生态发展的动力模型(图2)。模型由来自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及社会系统的动力构成,三力按照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生态发展的动力,推动系统稳步上升,并最终实现系统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2.1来自自然系统的动力:内生优势带来的发展潜力   山区的内生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拥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资源,包括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矿产资源及旅游资源等。据统计,我国有逾32800种高等植物并大多分布于山区,其中经济植物超过6000种。山区河川径流量约达24000×108m3,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90%以上,全国近7×108kW的水能蕴藏量几乎都在山区,山区既有集中在大江大河的大中型水电资源,还有遍布山间河溪的小水电资源。山区还拥有众多的名山大川和人文古迹,风景秀丽,景观奇特,奇峰古刹,异彩纷呈,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山区发展资源型特色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拥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广大山区现有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森林面积1.08×108hm3,占全国森林面积的90%[21]。山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水资源充沛且水质优良。过去,闭塞的交通条件使山区长期处于贫穷与欠发达水平,但也因此保住一片净土。目前,随着山区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优良的生态环境及其后发优势,正在逐渐转换成山区绿色崛起的巨大潜能。   2.2来自经济系统的动力:经济转型与需求转变带来的发展拉力   2.2.1全球经济转型使欠发达山区有可能参与到战略新兴产业的竞争中全球经济转型使全球各地都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重新洗牌,而随着区域交通的网络化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在区域上越来越表现出扁平化特征,这使得欠发达地区也有可能参与到一些战略新兴产业的竞争中来,如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广大山区有可能抓住这一机遇,发挥自身资源、能源以及生态优势,吸引战略新兴产业入驻,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2.2.2平原地区的产业转移为山区工业发展带来机遇   我国平原地区,特别是城市群区域经过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开始遭遇发展的瓶颈,正日益受到来自内部的土地与劳动力成本上升与资源环境约束以及外部国际环境变化的双重挑战,经济运行困难加大,深层矛盾和问题也进一步显现,一些传统的资源型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地区转移。以广东省为例,为促进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从2005年起开始提出一系列促进产业转移的政策,促进珠江三角洲产业向东西两翼以及粤北山区转移。广大山区可充分利用与平原地区的比较优势,有选择地引进适合于山区特点的工业门类,补充和完善产业链的不足或缺失环节,建立以产业转移为依托的绿色工业体系。   2.2.3需求模式的转变为山区绿色产业的发展带来动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需求模式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更加注重绿色、安全、健康,更加崇尚休闲、养生,更加关注生活品质与环境质量,由此带来对绿色食品、生态产品、休闲旅游产品以及优美居住环境的巨大需求。广大山区因为自身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优势,在绿色农产品生产、休闲养生旅游等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上述需求模式的转变将为促进山区生态资源产业化带来契机,从而成为山区绿色产业发展的巨大拉动力量。   2.3来自社会系统的动力:政策支撑带来的发展推力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帮援山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对促进山区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以广东省为例,2002年以来,全省把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异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改善山区发展条件的政策文件。2005年广东省进一步出台《关于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鼓励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向山区及东西两翼转移,给予设立开发区、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各种优惠条件。最近,省政府又将促进粤北山区跨越发展作为“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大战略安排,明确提出要将推动粤北山区跨越发展摆到突出位置,加强对生态发展区域的扶持力度,大力促进生态发展区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政策上的支撑成为加速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山区生态发展的总体路径   如何设计一条生态发展的总体路径来实现山区的生态发展与绿色崛起?从上述分析可知,山区与平原地区相比,自然资源更丰富,生态环境更优越。但作为河流上游重要的水源地以及生态屏障,往往比平原地区有着更高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因此山区的环境容量并不宽松;部分山区生态系统还极其脆弱,如一些石灰岩山区。这一切都使山区面临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双重障碍,难以通过单一的资金投入、技术投入来改善。山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在生态化发展的总体框架下厘清发展线索,进而完成一整套模式创新,这其中至少涉及三方面的重要内容:1)生态保护是生态发展的根基所在,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维护生态环境的底线,是山区实现生态发展的基石;2)应考虑如何将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即如何实现生态的产业化,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如何将“生态”、“绿色”作为重要的约束标准,从而实现产业的生态化,这两方面是生态经济的重要内容;3)应考虑如何实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这是山区实现生态发展与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山区生态发展的总体路线图(图3),包括生态保护、生态经济、城镇化和民生保障4条线索。其中,生态保护是根基,处于图的底端,是整个生态发展框架的根本性支撑;生态经济、城镇化以及民生保障是发展的三大核心内容,既包含了经济的发展也包含了社会的进步,生态经济处于发展的核心地位,是生态发展的首要任务,城镇化、民生保障分别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和社会保障,是生态发展的重要支撑。四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为促进,共同贯穿于“人地关系巨系统”之中,促进系统升级转换,最终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共生。在阳山县生态发展的规划中,笔者尝试将上述4条线索融入到整个规划的内容体系中,对阳山县的生态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索。#p#分页标题#e#   4案例分析   4.1研究区域概况   阳山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南岭山脉南麓,北江上游,是广东省最为典型的石灰岩山区。全县辖12个镇1个瑶族乡,总面积3418km2,总人口53万人。县域内地形复杂,峰峦起伏,以山地为主,占土地总面积80%以上,其中,大部分为石灰岩,占土地总面积的57.8%。山地海拔多在500~1200m,其余部分多为海拔500~800m的溶蚀性山地,且大部分属喀斯特型山地。由于地处山区,交通相对闭塞,阳山县的社会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处于落后水平。工业基础薄弱,以资源型工业为主,其中,小水电和矿粉加工占工业产值的50%以上。近年来,随着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阳山县像其他山区县一样,发展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然而,作为北江上游重要的水源地以及南岭生态屏障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生态重要性较为突出,加之又是典型的石灰岩山区,生态环境非常之脆弱。在全省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已明确地将阳山县划为生态发展区域,确定了阳山县作为全省生态屏障、水源涵养区、生态旅游示范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示范区的主体功能定位。毫无疑问,生态发展将成为阳山县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然而,这条生态之路应该如何来走,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局面,保护与发展的尺度如何把握,战略上如何安排,空间上如何部署?带着这些疑问,尝试性地对阳山县展开了生态发展的规划设计。之所以称之为尝试,是因为在我国的规划体系中尚无此类规划。它是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框架指导下,对于具体功能区展开的战略性空间发展规划。规划本着既要发展、又要生态的基本思路,创新性地将上述4条线索融入到整个规划的内容体系中,即围绕阳山县的生态保护、产业多元化、城镇特色化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4项内容,对阳山县的生态发展路径进行深入探索。   4.2生态保护的基本框架   生态保护的基本框架是一个区域在发展或开发过程中必须坚守的生态保护底线,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阳山县地处南岭南麓,北江上游,是全省最为典型的石灰岩山区,生态重要性与敏感性显著。因此,笔者在设计全县的生态保护框架过程中,始终围绕南岭生态生物多样性保护、北江上游水源涵养水质保护、石灰岩山区生态保护与修复以及风景园林绿化4项内容,提出“一心、两屏、水系联通、绿地渗透”的整体生态安全格局(图4)。“一心”是指“城北贤令山生态绿心”;“两屏”是指“南岭山地生态屏障”和“西南部低山生态屏障”;“水系联通”是指建设联通的沿河水系生态廊道“;绿地渗透”是指在石灰岩山区大范围地打造生态保育绿地系统,结合园林绿地的设计,打造独具特色的景观体系。围绕上述生态格局,能够基本实现阳山县生态保护的目标以及作为南岭生态屏障、北江上游水源涵养的功能定位。   4.3产业多元化路线设计   像大多数山区一样,阳山县虽然资源多样,但特色、优势资源并不突出,同时受山区土地资源、发展基础以及生态环境约束等条件制约,不可能像平原地区一样,单纯依靠工业化带动。因此,根据阳山的资源特点以及发展条件,为其设计了一条多元化的产业发展路径(图5)。该路径由3条主线构成,其一是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为核心的绿色工业体系,通过有选择地引进适合于山区特点的工业门类,补充和完善产业链的不足或缺失,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具体包括传统产业的生态化与转型升级、新型制造业的发展以及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其二是发展以休闲产业为主体的新兴服务业,充分发挥山区的生态环境与文化资源优势,建立包括旅游服务、商贸服务、会展服务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为主体的新兴服务业体系。其三是依托特色与品牌引导乡村经济的发展,包括发展绿色农产品基地、现代农庄经济、现代林业基地以及多样化的农林旅游。围绕上述3条主线,阳山县可充分发挥生态、旅游、农业资源优势,建立绿色、生态的特色经济体系,通过工业园区推动城镇化、服务业发展,提升城镇化,以乡村经济促进城镇化,建立产业多元化与城镇特色化之间的良性循环。   4.4城镇特色化景观设计   独特、宜人的城市环境对资本和人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地区生态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因此,规划中,对阳山县城进行了特色化的景观设计。设计以打造充满浓郁历史文化风情的山水宜居生态城为目标,充分尊重县城生态格局与文化脉络,立足城区“青山入城、绿水贯通”的空间形态特征和悠久的韩愈历史文化,强化自然山体、滨水岸线,优化人文环境的可识别性和宜人程度;以连续的绿色生态廊道空间体系串联特征各异的城市功能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景观风貌区、景观轴线以及景观节点(图6)。   4.5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设计   基本公共服务是为实现特定公共利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持本国和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和基本的社会正义,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所必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实现生态发展的社会保障。其分为基础服务类和基本保障类两大类,其中,基础服务类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和公共交通;基本保障类包括生活保障(含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和医疗保障等。规划中,将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整体框架(图7)。目标层包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整体目标设定;指标层包括两大类、八大项公共服务的指标体系与指标水平,体制层包括围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进行财政体制、考核体制以及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体制创新。   5结论与讨论   山区独特的自然资源与优良的生态环境蕴藏着巨大的生态发展潜能,然而由于其偏远的地理区位及长期的贫困瓶颈,使得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在新的发展时期,经济模式与需求模式的生态化转型为山区生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如何把握机遇,处理好山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缩小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发展差距,成为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发展为山区“既要生态也要发展”提供了一条现实的路径。本文从生态发展的思想渊源与内涵出发,对山区县生态发展的动力机制、总体路径进行了探讨,初步建立了生态发展的理论框架,并应用于阳山县的生态发展规划。结果表明:“生态”与“发展”两者并不矛盾,围绕“发展”与“生态”,山区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生态保护、生态经济、城镇化以及民生保障等四项内容,四者作为生态发展的基本线索,应始终贯穿于山区生态发展过程之中。#p#分页标题#e#   生态发展规划是在主体功能区规划框架指导下,针对生态发展区进行的区域空间规划创新。目前,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成果基本落定,其划定的生态发展区绝大部分位于北部山区。然而,山区的生态之路应该如何来走,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局面,保护与发展的尺度如何把握,战略上如何安排,空间上如何部署?阳山生态发展规划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生态发展规划作为一种全新的规划形态,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它既不同于以往的生态保护规划,又不同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而是将保护的必要与发展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