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摘  要: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经验、办学资源、学校声誉等方面与老牌的本科院校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办学理念、学科定位、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故而有必要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能力培养进行探讨,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新建  地方院校  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2011年,主席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再次凸现。创新已经不是一个一般的教育目标和要求,而是关系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大事。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支高等教育的生力军。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力量,它同样承担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任务。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经验、办学资源、学校声誉等方面与老牌的本科院校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办学理念、学科定位、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故而有必要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能力培养进行探讨,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一、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培养原则 

    创新,顾名思义就是创造新的事物。中国《辞海》里讲“创:始造之也 ,是首创、创始之义;”①“新:初次出现,与旧相对”②;在西方,英语中的创新 (Innovation) 来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最先在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成为创新理论研究的鼻祖。但他主要是从经济角度,以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技术—经济间的基本互动机制进行了考量。美国的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创新就是指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的能力的一种行为。现在创新的概念已经扩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教育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等。但是,创新不一定是绝对全新的东西,一些旧东西融合新的元素,配以新的形式,也可以叫做创新,只要它满足了人类进步过程中的某些需求即可。 

    创新能力一般被视为智慧的最高形式。它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它是一种复杂的能力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创新思维处于最高层次,它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特性。创新能力实质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创新能力还包括认识、情感、意志等许多因素。创新能力意味着不因循守旧,不循规蹈矩,不固步自封。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主席曾深刻指出:“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

    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应遵循四条基本原则:第一,个性化原则。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遵循个性化原则。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生源素质特点决定了其既不可能像重点大学、老牌本科那样厚重,也不像高职院校那么参差不齐,只能按照学校定位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培养其自主意识、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勤思考,多讨论,在所有的环节中把批判能力、创新性思维和多样性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努力创造一种执着、宽松、为先的治学氛围和思想活跃、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习环境。第二,以能力为中心的原则。创新能力是知识结构、智力结构、非智力结构的有机统一。实践创新能力符合创新人才的要求,也体现了地方本科的实践性、技能性、应用性的本质特征。第三,实践性原则。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具体方式。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改造自然,不仅仅是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更重要的是在自然物中贯注人的需要、目的和本质力量,使其从“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从而创造出按照自在世界本身的运动不可能产生的事物。实践分化世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和创造世界的过程”③。遵循实践性原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坚持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和评价学生创新能力的唯一标准。第四,协作性原则。所谓协作是指由若干人或若干单位共同配合完成某一任务。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首先要学会与人相处、关心他人。其次是要多让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学会在一个有竞争的集体中进行工作,学会在与人合作中进行创造。

    二、现状与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多属于地方(区域)性院校,本科办学时间不长,历史沉淀不够,知名度不高,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方面仍然是采用传统模式和专科模式,过于偏重知识数量积累,忽视思想方法创新,故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很低。

    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因素:一是评价体系的制约。目前,我国仍采用的是应试教育模式。应试教育片面强调死记硬背,并成为衡量教学质量标准的政策舆论导向等。静态的应试指标评价体系,对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评价考核采取规范性评价方式,偏重知识数量积累、忽视思想方法创新,从而抹杀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二是课程结构和设置不合理。很多课程适应不了现代科技和创新人才能力的要求。专业设置过细,课程内容重复,必修课太多,选修课太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师资力量的薄弱和经验的不足,供学生选修的课程少之又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受限,不能因材施教,不利于发挥学生特长和调动其学习兴趣。三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从专科学校转化而来,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较落后,从而使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学院实践教学的意识薄弱,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重视不够,投入的经费很少,管理体系不健全,使学生的见习、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流于形式,不能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四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合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队伍在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科知识结构方面不合理。在学历结构上,本科学历较多,硕士和博士学历很少;在年龄结构上,中青年教师缺乏高层次人才;在人员结构上,教师队伍内部在学科建设方面缺乏拔尖人才、学术骨干;科研力量相对薄弱,往往存在只重教学而轻研究的局面,大多数属于教学型教师,此外缺乏有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及论文。在学科知识结构上,很多老师仍然停留在专科教育基础上。五学生自身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现在的大学生,给自己将来的奋斗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往往仅满足于毕业后能找个好工作或考取研究生。虽然对现状有很多不满,可只是发发牢骚,唉声叹气;他们的兴趣往往随着时间、环境、心情而变化,缺乏深度和广度,对创新感兴趣的不多,即使有,或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或只停留在认识上,不付诸行动。有的学生也想创新,但不知道如何创新,在发散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等方面很稚嫩。此外,由于就业竞争压力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知名度不高,很多学生感到前途渺茫,采取混日子的方式虚度青春,故而他们创新意识薄弱,更谈不上创新欲望。#p#分页标题#e#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更取决于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思想政治素质是指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政治品德。思想政治素质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处于首要地位,它是影响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因素。因为人总是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情感等精神因素的,而且这些因素不可能排除在包括创新活动在内的各种活动之外,这些精神因素对大学生的创新动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要强化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意识,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以积极的、认真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从而促使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

    第二,学校要树立实践创新育人理念。创新人才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这三个基本要素,三要素的实现要靠教育。为此,学校要把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一个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与学、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模块、全方位的能力素质培养框架体系。在教育理念上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在教育模式上从应试教育转变为创新教育,在教育内容上从理论知识转变为职场需要的能力素质,在教学方法上从灌输式转变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启发式、实践式,在考试方法上从单一的笔试转变为实际操作、口试、笔试等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创造思维培养,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热情。

    第三,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里设立实践、创新学分。根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具体情况,学分可定为2—3学分(也可根据本校的情况制定),四年之内须完成,达不到规定学分的必须重修,该学分最后计入学生的任选课总学分中。具体操作可根据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科研成果、论文的获奖级别,给予不同的奖励。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动手,鼓励学生自己组织科技活动小组、各种学生科学报告会、假期社会实践、科学考察活动等等,还可邀请学生参加自己的课题小组或申报学生课题。学生参与科研,即使是做一些的工作,也可以感受到研究的氛围,受到创新意识的熏陶和激励,还可以学到必要的科研方法,锻炼出必要的能力。

    第四,把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与创新性。大学课堂教学是向学生有组织、有目的地传授知识的最重要的形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计划中要根据各专业特点开设具有创新教育特色的课程;课堂教学中要开设课程讲座,邀请权威人士来校讲学介绍学科发展最新成果。

    第五,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念。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在专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较多学生习惯于灌输式的被动式学习。而学生是创新的主体,最重要的基础是学会学习,有积极的学习愿望和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创新既代表一种实际的本事和能力,也反映一种精神和思想状态。”④故而学校要注意强化打好大学生基础的意识,引导学生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创造开发学生潜能,最终实现学生将理论和知识固化为素质、转化为能力的目标,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第六,加大对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资助力度和奖励力度。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1998年11月24日,同志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列。”所谓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大学生群体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的组织引导下,依靠老师的指导帮助,自主开展的一种科技学术活动。这种科技学术活动的主体是大学生群体,是指包括本专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在内的整个高校学生群体。活动的对象是科技学术活动,它是大学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高等教育领域学术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可每年投入一笔固定资金设立本科生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奖励本科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制订如《大学生科技活动规划》、《大学生科技活动管理办法》、《大学生创新学分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为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广泛宣传并营造学生科研氛围。此外,还要努力配套建设相应的创新实验基地或实验室,充分利用现有教学与实验室资源,并实行公共与专业实验室开放制度。

    第七,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创新教育的主导,要改变观念,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在教学中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把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的课程设置、教案设计,不能闭门造车,要深入学生,了解情况,做到有的放矢。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其思维活跃,善于动脑筋,能够解决各种问题。教师还应该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教师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必然会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第八,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良好的实验过程可以训练和提高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而观察能力是学生开展创新活动、从事创新工作的前提;其次,要摈弃旧的实验教学方式,提高综合性、创新性比重,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创造力;再次,教师要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更要启发学生思维。学校要主动和企业、各实习单位联系,建立良好关系,设立实习基地,增加学生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为以后开创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尽管目前新建地方院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方面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就能够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