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计师论文范例

总会计师论文

总会计师论文范文1

关键词:管理会计;制造行业;应用现状;发展对策

我国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社会进步,使得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化,企业作为组织者与管理者,期望相关设计及管理理念与企业发展相符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社会经济呈现高速发展状态,我国现代市场经济交易越来越复杂,所以,企业非常重视对会计的选择,会从管理实际效率及利益分配角度出发充分为企业考虑。

1.制造行业中应用管理会计的现状

1.1从实例中证明管理会计促进企业发展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着本质上的差别,管理会计更加具有独特性,优势较大,财务会计不能替代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从企业基本财务情况及企业生产经营层面出发进行事前控制,财务会计则是利用客观事实对数据进行记录,了解企业发展情况。管理会计在企业内部被称为企业内部报告会计。下文将从实例中对管理会计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随机调查1000家企业,了解财务会计并知道财务会计基本内容的负责人占到80%以上,打算在企业日后管理中实施管理会计的企业占到70%,管理会计在企业发展中未企业带来明显效益的企业占到70%。从这些数据上得知管理会计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企业对管理会计的了解逐渐普及,管理会计的重要性也获得了制造企业的重视,但目前因为市场经济及企业发展等各种原因,使得管理会计给企业能够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非常有限。从基本理论层面上分析,管理会计能够为企业带来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能够对企业需要的原材料进行分类管理,并能将企业原材料成本降低。(2)能够将企业在实际经营发展中的边际利润进行准确测量并确定其最佳产能。(3)对产品盈亏进行分析之后,再决定将其去除还是保留,能够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成本控制的制定,以此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1.2企业领导及会计工作人员对管理会计不重视

目前,我国很多制造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对管理会计的认知程度不高,领导不重视管理会计带给企业的管理效益,部分会计从业人员职业专业度及素养不够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严重阻碍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实施。管理会计在具体实施及应用过程中不会受到国家相关法律的强制,所以,企业管理会计能否被充分应用多半取决于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的实际了解程度及重视程度,根据目前情况分析,管理会计在制造业的应用范围及重视程度明显提升,但仅仅局限于表面,还未达到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及认可。

1.3管理会计自身因素导致阻碍其正常实施

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关于对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除过上述所阐述的原因之外,还有管理会计自身因素,管理会计在实际操作中获得信息的成本较高,实际造作性不够强,导致制造企业很难站在规范及规模化角度上对其进行推广。根据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制造业应用管理会计所付出的经济成本为部分发达国家的五倍多,但是高成本所获得的信息及数据有效性及可靠性高出部分发达国家的20%,这样的信息采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运用管理会计的难度,若企业将管理会计带来的成本付出降低,所获得的信息及数据质量则会大打折扣,这样就会给企业带来误导,使得企业管理层管理决策受到严重影响,企业必然会付出较大的代价。我国目前关于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具有局限性,基本上都是来自外国相关文献中的翻译,并没有根据我国制造业实际发展情况与实践情况进行分析,理论上多使用高数模型及矩阵等知识进行诠释,将其理解难度增大,导致企业在实际操作中的难度加大。

2.制造业中对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对策与发展分析

2.1为企业提供全面、准确的管理会计信息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需要各种类型的信息,需求量较大。例如,财务会计会提供企业目前发展状况及经营状况信息、财务成本企业内部信息等,上述管理信息中涉及时间及领域较为广泛,利用这些信息,可以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参考,促进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管理会计在被企业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同时利用多种技术优势,例如,成本的控制及预算,不会受会计程式的固定性制约,所以,可以将信息进行加工,让信息更加精细化,确保决策信息能够让决策者进行准确预测。

2.2客观决策企业发展经济前景,进行主动干预

企业在经营及管理过程中,决策占据重要地位,管理人员能够对未来企业经营方式及决策进行选择并决定。所以,决策与经营方式是否正确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发展状况,管理会计能够进行直接参与,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2.3不断完善控制体系,严格实施考核措施

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非常有必要实施管理会计,并要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及管理,保证预期目标能够得到实现,对经营情况及技术进行分析及比较,帮助企业掌握企业实际发展信息,对企业内部部门进行考评,确保管理人员能够拥有正确的依据。

2.4提高企业会计人员工作素养

管理会计的充分利用是奠定在优秀的人才基础之上的,根据目前情况分析,我国缺少注册会计师这类人才。所以,企业发展过程中,若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就需要从会计管理企业内部引进人才,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及经济状况不够理想的制造企业,可以鼓励企业对管理会计相关知识及内容进行学习,并和相关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进行学习,让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了解管理会计知识,与此同时,还需要和企业实际发展进行结合,为企业发展制定管理会计模式,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2.5加强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

为了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企业需重视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在企业发展中需要加强对会计工具的应用,例如,企业日常核算过程中需要利用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能够将管理会计工作进行连接,这种方法在计算产品成本归集时,能够生成基础性报告,保证企业发展中的任何一个产品都能有对应的成本变动基本资料,除此之外,还能够确定毛利率,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任何成本控制提供依据,从而加强各个环节成本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我国政府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管理者,需要利用法律及相关规定对市场行为进行约束,保证市场上能够流动真实可靠的信息,企业则应该配合政府管理,让产权更加明确清洗,确保企业内部运行过程中能够加强对管理会计的应用。

2.6引进先进的系统,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效率

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已经享受到了智能化产品带给人们的方便及快捷,企业发展过程中,先进性系统的优势也在不断被利用。企业拥有具备先进性的创新型系统,在应用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合理利用,否则,系统则不能发挥其最大优势。管理会计在实际应用中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帮助,利用多种信息让管理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系统和管理会计在企业发展中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发挥其价值作用。

3.结束语

管理会计对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在企业发展中将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将企业预期经济目标实现,管理会计本身所有的职能及作用能够对企业各种经营状况进行综合考虑,还能根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预计企业未来经济业务实际走向,保证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过程中促进企业财务会计的进一步实现及应用。相关企业为了能够适应管理会计发展新形势,需要利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及内部环境等因为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确保企业能够在管理上利用管理会计加强决策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黄兰英.管理会计在制造行业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分析[J].经贸实践,2018(24):106+108.

[2]吴飞.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在制造企业实施的实践探索[J].会计师,2018(16):20-21.

[3]陈远琳.数据共享新时代下食品制造企业管理会计之思考[J].会计师,2017(24):69-70.

[4]鞠玲.管理会计在啤酒制造行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7(31):102-103.

[5]管理会计工具在长安汽车的运用管理实践——汽车制造行业作业成本法试点探索[A].2016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中国总会计师协会,2017:19.

[6]鞠玲.大数据时代啤酒制造行业管理会计的应用[J].财会学习,2017(17):99+101.

总会计师论文范文2

关键词:潘序伦;职业道德;会计诚信

“诚信”一辞,在辞源学上,可分疏为“诚”与“信”。《说文》上“诚”与“信”可以互训。“信,慤实也。”即诚实不欺之义。本源于远古时代祭祀鬼神时的虔诚和敬畏的态度,后来发展成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准则。诚信是中国传统的五种道德规范(“五常”)之一。潘序伦(1893~1985),是中国杰出的会计学家、著名的教育家。他创办了立信会计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开创了三位一体的会计事业。潘序伦在开创会计事业过程中,非常重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他将“诚信”这一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引入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他首倡会计诚信,将自己所开创的会计事业,命名为“立信”。他从业60年,始终以“诚信”为思想的追求,实践的指南,行动的准绳。其会计诚信思想的核心内涵,兹揭橥如下。

一、品德:会计诚信的内在要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品德修养为人立身之本。《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而诚信又是修身之本。“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中庸》:“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潘序伦自幼就受中国传统道德的熏陶,入职会计行业,非常重视会计人员的道德修养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在《中国之会计师职业》一文,他指出:“然根本上究不若道德之重要性。因社会环境,千变万化,利诱威胁;无数不极。会计师苟无强固人道德观念,则在执行职务之际,存在可以代人舞弊,存在可以为已舞弊。然会计师之为职业,实为工商企业保障信用而设,苟有不道德行为,而自丧其信用,则此项职业,即失去根本存在之理由,违背国家社会期望之愿意,可不慎哉。”而在会计职业道德中,诚信尤其重要。他说:“是以诚信一端,实为各业所倚赖,岂独会计师职业为然哉。虽然,会计师职业之发展,其有赖于诚信之一端,实较其他百业为尤要。盖会计师职业之所以成为一业,其唯一之目的,即为建立社会各界财政上之信用。盖本身不能以绝对诚信自期,更焉能为他人之信用做证明耶?故诚信两字,实为会计师职业成功失败之所系,证以笔者个人经验,益深信不疑。”正因为诚信是会计职业成败的关键,那么,它应该内化于每一个会计人员心里,成为其内在的要求。于是,潘序伦提出,要建立诚实守信的会计人格。他说:“孔子云,民无信不立。可见信为吾人立身之要件,尤为吾会计从业员之要件,此因吾辈会计员受重人托,担任金钱财产之记录、保管及管理工作,设稍于信字有亏,则不仅本人名裂,亦将贻害社会。故凡会计员必先养成其会计的人格,所谓会计的人格,即可以信之一字概括之。”基于此,他为立信会计学校定了校训:“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即立信人从立志、修身到待人、处世都要诚实守信。虽然这是对立信会计学校师生的告诫,也可以说,是给会计人员定立的品德修养的准则。

二、责任:会计诚信的推动力

会计的责任担当是潘序伦会计诚信职业道德思想的重要内容。在《谈谈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一文中,潘序伦阐述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其中之一,就是社会“责任”。会计人员之所以要担当社会责任,在潘序伦看来,是因为会计“责任重大”。在《敬告国内有志于会计职业之青年》一文中,他指出:“夫会计师职业之作用,小而言之,则为各个企业信用之凭藉,大而言之,则为整个社会信用之保障,初非为保全个人私立之计也。”所以会计“从业者必须具有绝对负责之天性。”在他看来,一个有担当社会责任意识的会计做人做事是绝对不会马虎的。潘序伦将会计担当社会责任的意识概况为“具有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即会计人员要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来干工作。具体要做到三点:“首先是尽职尽责,按政策办事,维护党纪国法;按预算办事,不乱搞关系,按原则办事,敢于与贪污盗窃、挥霍浪费和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其次要如实反映,对会计核算的内容,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不缩小,不隐瞒,不歪曲,老老实实、绝不弄虚作假”;“此外,还要注意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一个有担当社会责任的会计就必须做到这三条,这就是诚实守信,实事求是了。几十年来,潘序伦就是以这种“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来干事业的。所以他工作总是尽职尽责,踏踏实实,一是一,二是二,不隐瞒,不歪曲,绝不弄虚作假。为了坚守会计诚信职业道德,他无数次顶住了利诱威逼。譬如,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东北,东北联军急需物资支援,当时上海许多团体纷纷筹款募捐。这时,某家报刊指责募捐团体营私舞弊,侵吞募捐物资与款项。此刻,潘序伦先生感到责任重大,便挺身而出,主动对13个募捐团体的账目进行审计。他将审计的全部收支账目,分门别类,公之于众。为这13个募捐团体洗清了冤屈,维护了他们支援抗战的激情。再如,潘序伦在担任中国银行准备基金稽查员时候,发现中国银行金银储备不足的问题。他认为,这既不符合银行的规章制度,又存在经济风险,影响金融稳定,不利于抗战大局。而此时,中国银行派要员到上海督办此事。先是利诱,后来以“破坏抗战”相威逼。潘序伦都不为所动,毅然地辞去了中国银行发行准备基金会总会计师的职务,以示抗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80年代,已经90高龄的潘序伦先生专门撰文告诫会计人员坚守会计诚信道德,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了经济体制改革,“要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可靠,不能按照‘长官意志’或讨好群众改变成本利润数字。”可见,责任担当意识一直是潘序伦履行职责,干好事业的动力。

三、技术:会计诚信的业务保障

诚信的本义,潘序伦认为就是“诚实不欺,言行如一”。会计要做到诚实,不自欺、不欺人就必须有过硬业务能力,才能确保会计数据的准确,提供科学的服务。潘序伦将“技术”即会计的业务能力作为会计职业道德之一。他说:“会计人员要为人民服务得好,就得有过硬的本领,像白求恩大夫那样,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可见,“有过硬的本领”,“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就是会计的业务能力。这样的业务能力也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他早年英语水平差,发愤自学,把《英华袖珍字典》背得滚瓜烂熟。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插班读书,底子薄,基础差,他奋起直追,从清晨起床到晚上宿舍熄灯为止,除了吃饭外,都埋头学习,结果毕业时成绩名列前茅。在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期间,他未看过一场电影,整天埋头读书,仅用了三年时间就获得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创办会计事务所以后,尽管工作繁忙,但仍然坚持学习,尤其关注国外会计学术前沿的问题。建国后,他紧跟时代的步伐,自学俄语,翻译了苏联有关会计学文献资料,并出版了《苏联会计述要》、《国营企业会计概要》等论著。即使90高龄,躺在病床上,他也仍然坚持学习新知识,关注会计学最新进展。这样的刻苦钻研为其“技术上精益求精”奠定了基础。在学术上,他勇于攀登学术上高峰。他著作等身,据不完全统计,他出版的著作(包括合著)三十余部,译著近二十部,论文近百篇。著名会计学专家杨纪琬评价他:“特别是在治学、讲学和做学间上,有一股顽强的精神,锲而不舍、坚毅不拔,终于攀登了会计学术上的高峰。”自己“有过硬的本领”,他也希望学生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所以在学生的培养上,他高标准,严要求。他认为,今天的立信学校的学生就是明天的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人员,得99分也不算合格,只有100分才算合格。”他严格把好考试关,学生考试及格分数线定在70分,而不是60分;学生如果在考试中作弊,必定开除学籍。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潘序伦非常重视学生的实务训练,努力给学生创造模拟实践的机会,模拟实践合格后,再安排到工商企业实习。他还要求学生平时注意学好珠算、外语等,打好从业的基础。这样,学校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会计专业课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使学生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为其“有过硬的本领”,“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夯实基础。综上所述,潘序伦以“诚信”为核心的会计职业道德思想的内涵可以揭橥为:品德修养是会计诚信的内在要求;责任担当是会计诚信的推动力;技术精益求精是会计诚信的业务保障。当下,会计诚信缺失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影响公民道德建设的重大问题,深刻挖掘潘序伦会计诚信思想的内涵对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

[2]潘序伦.潘序伦文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

总会计师论文范文3

【关键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完善

1引言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是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重要部分,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尤其是2017年新《会计法》的实施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认定,因此,如何做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是会计管理工作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之一。

2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必要性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主要是针对会计岗位人员的教育,其目的是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满足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在新会计制度实施背景下,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必要性:首先,做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是适应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体现。新《会计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持有会计资格证书的人员应当参加继续教育。2018年财政部印发《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明确提出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应当参加继续教育。可见会计专业继续教育培训是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履行的职责,因此,做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满足了我国法律的必然要求。其次,加强继续教育培训是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财务制度的不断完善,财务实务工作有了很大的变化。以营改增为例,营改增的实施要求财务人员及时掌握相关的纳税技巧,对应要求财务人员及时通过学习掌握各项新的技能。基于现实因素的考虑,部分企业可能没有条件或者动力去开展会计培训业务,因此,其必须依赖于相关部门的职能优势开展会计继续教育培训,以此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财会人员。最后,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满足我国会计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1]。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我国会计制度作出了诸多方面的调整,对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则可以及时将新调整的各项制度应用到实践中,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3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

针对新时代环境下我国财务工作的不断变化,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立足于多年工作实践,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3.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将廉洁意识培养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体系

党的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会计从业人员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主体,实践证明单位腐败问题往往涉及经济利益,因此,加强财务人员的廉洁自律教育是有效遏制腐败问题的关键。所以在继续教育中一是要侧重廉洁自律意识的培养。例如,会计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在培训的过程中要通过引入典型案例的方式让财务人员认识到经济犯罪的危害性[2]。二是要侧重实践教育,通过身边的案例让财务人员树立不敢腐、不敢贪的意识。目前,部分财务人员对于廉洁教育不太重视,因此,培训部门要改变策略,从身边人、身边事入手,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三是要加强法律知识培训,增强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通过对腐败案例的剖析可知,很多腐败根源是与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有关,因此,在会计继续教育培训中要结合会计工作的特点引入相关的法律知识,让财务人员树立法律意识,不触及法律底线。

3.2优化教育培训课程体系,提升教育培训针对性

基于我国会计从业资质证考试的取消,在对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培训管理部门必须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一是要在课程体系中增加提升实践能力的课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适应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因此,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必须结合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特点建立差异化的培训课程体系。例如,管理部门可以改变传统的集中授课方式,采取深入财务管理成熟的企业进行现场教学的方式,通过案例授课不仅能够提高学员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增强对理论知识实践应用的能力。二是要侧重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满足不同学习需求。每个财务人员受工作性质、个人学历等方面的影响,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不同,因此,在开展教育培训时必须开展调研工作,了解财务人员所渴望的知识需求,以此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三是要优化课程评分标准。例如,《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提出会计继续教育采取学分制,要求每位会计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不少于90学分。同时,进一步丰富了专业科目学分计量标准,如独立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经济、管理类报刊上发表会计类论文的,每篇论文折算为30学分;参加财政部组织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的,折算为60学分等。通过多元化的评分模式不仅能够提升会计继续教育培训质量,而且还有助于构建多元化的培训评价模式,提升继续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3.3完善考核体系,细化考核指标

传统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忽视对培训结果的考核,为此针对新常态发展要求:一方面,要完善培训考核体系,通过考核提高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例如,管理部门要丰富教育培训考核主体,将会计协会、会计人员单位以及教师等纳入培训考核体系中[3]。另一方面,要细化绩效考核指标,改变传统的侧重培训考试成绩的单一模式。长期以来,会计继续教育培训的质量考核主要是以比赛、考试的方式开展,此种模式难以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的要求,因此,我国要细化继续教育培训考核体系,尤其是要根据大数据时代环境下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要求,构建多元化的考核体系,细化绩效考核指标。例如,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况的考核与评价,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评审、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高端会计人才选拔等的依据之一,并纳入其信用信息档案。

3.4创新培训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基于继续教育的特点及财务人员工作性质的约束,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必须不拘一格地创新教育培训方式:一方面,要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开展远程教育培训,为会计人员学习提供优质的教育平台。例如,针对疫情对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影响,为了满足会计人员学习的需求,通过构建在线学习平台,实现了远程教学[4]。另一方面,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构建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提升教学内容质量。继续教育培训质量提升的关键就是要构建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从而为会计人员提供真实的、富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知识体系。考虑到从业人员来源渠道比较多元化,会计继续教育组织部门要建立差异化的培训模式,根据学员的来源选择相应的培训教师[5]。例如,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继续培训工作则要尽可能选择高校教授等,这样有助于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对于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则要选择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扎实的大型企业会计师,为学员提供优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结语

总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是会计管理中的重点环节,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会计继续教育工作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因此,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务必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增强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全面完善企业的会计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刘?鹏.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与建议[J].黑龙江科学,2019,10(01):132-133.

【2】汪艳.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07):181.

【3】王健.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探讨[J].新会计,2019(2):29-30.

【4】陈玲玲.分析新时期会计继续教育的模式选择[J].商讯,2019(8):125+127.

总会计师论文范文4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专业认证;ACCA;HKICPA

教育部高度重视本科教学,2018年4月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标准突出产出导向,强调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1]。结合教育部相关精神,各地推广专业认证的力度逐渐加大。财务管理专业是开设院校多、学生人数多、实践应用性强的专业,适合开展专业认证,但已有文献还没有专门有关财务管理专业认证的研究成果。本文对比分析了财务管理相关的专业认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定位对其专业认证的选择进行了探讨。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资格认证证书主要包括国际财务管理师(IFM)、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CF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香港注册会计师(HKCPA)等。国际财务管理协会(IFMA)并未与中国高校合作,其招生和培训均由其在华管理机构与指定的培训机构合作完成;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协会(CFAInsti-tute)虽然在中国已有32所合作高校,但由于该证书侧重于金融领域,合作院校的认证专业几乎均为金融学、应用经济学、投资管理,与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属性存在偏差;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是管理会计领域的顶级权威资格认证,但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并未与中国高校合作,在本科层次只有具备教育部认可的本科学位证书才能报考;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和香港会计师公会与我国高校均有合作,因此本文仅对比分析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证书和香港注册会计师证书。

一、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和香港会计师公会简介

(一)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

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TheAssociationofCharteredCertifiedAccountants,简称ACCA)成立于1904年,由八位会计师组成了伦敦会计师公会,即ACCA的前身。ACCA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创始成员。发展至今,ACCA已经成为世界领先的专业会计师协会,也是海外学员最多的会计专业组织,拥有20.8万余名协会组织会员和50.8万名学员。ACCA资格证书获英国、美国、中国、新加坡、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土耳其、中美洲、南美洲、南非等多国的执业认可。持有ACCA证书可以在该国直接执业、互认或免试该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部分科目[2]。ACCA于1936年进入亚洲,1988年进入中国,1993年首次在中国开设ACCA班,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8地设有代表处或联络处[3]。ACCA在中国发展迅速,目前在中国有会员2万3千余名,学员4万8千余名。根据高顿财经2015年的统计数据,ACCA已经和中国93所大学合作开设ACCA专业班。

(二)香港会计师公会

1920年,香港设立了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20世纪70年代后,很多大型事务所开始入驻香港。由于各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标准不一、会计师的训练存在差异,为了统一标准和执业规范,香港政府于1973年成立了香港会计师公会(TheHongKongInstituteofCertifiedPublicAccoun-tants,简称HKICPA),以对香港的会计师进行统一的领导和监管。虽然香港还存在香港华人会计师公会、香港会计学会等其他会计团体,但HKICPA是香港唯一的法定专业执业会计师组织,也是唯一的法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制定机构。HKICPA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会计职业组织,其专业资格课程获全球认可,完成HKICPA注册会计师课程的会员可以获准加入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新西兰、南非等多国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并在当地执业[4]。2006年10月,HKICPA首次在内地设立分支机构,计划在未来10年为内地培养1500名HKICPA注册会计师;2007年12月,内地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分别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和审计准则实现等效;2011年11月,内地新修订的审计准则与香港明晰化后的审计准则实现持续等效。目前HKICPA有会员43000余人,有注册学员18000余名(其中香港本地学员15000余名,外地学员3400余名)。

二、ACCA和HKICPA的专业认证模式

(一)ACCA的专业认证模式

1.对合作院校的要求

ACCA与我国众多院校开展了合作,这些高校既包括重点院校,也包括普通院校和独立学院。ACCA认为优质的培训是帮助学员通过考试的关键,并从课程评估、培训场地、财务状况、培训讲师、课程完成度、模拟考试、学院反馈等方面进行绩效考核,只有满足其设定的绩效目标才能成为ACCA认可的培训机构。ACCA将合格的培训机构分为三个等级:白银级、黄金级、白金级。新开设或还未达到黄金级的培训机构为白银级;达到ACCA绩效标准的培训机构可授予黄金级,并提供专业资格和会计基础培训;只有达到最佳做法(如学员体验好、学员反馈评价好)并满足给定的通过率要求的培训机构才能被授予白金级。

2.与高校的合作模式

(1)课程嵌入

ACCA是职业资格证书,只有通过其F阶段(基础课程)和P阶段(专业课程)的14门职业资格考试课程才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通过率,其合作模式采用了将14门职业资格考试课程嵌入高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替换原培养方案中的相似课程[5],从而形成了学分等同、专业课程以ACCA课程为主、相关课程为辅的特点。

(2)师资配备

ACCA专业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其师资配备采取了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合作高校自己提供,通过直接引进有海外学习背景的、有相关资格证书的教师或通过培养中青年教师解决;二是外聘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外籍教师;三是专业培训机构选派培训教师。大多数高校受师资、经费限制选择了第三种,即ACCA专业课程由国际教育机构提供,而其他专业课程的师资则由本校提供。

(二)HKICPA的专业认证模式

1.对合作院校的要求

在香港只有通过HKICPA的专业资格课程(Qualifica-tionProgramme,简称QP)、积累一定的会计工作经验后才能加入HKICPA①。加入HKICPA后,只有取得不少于4年的事务所工作经验才能取得香港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证书。2007年10月,中注协与HKICPA开展QP课程奖学金项目,免除5名学员QP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注册、考试等费用。2009年,对外经贸大学通过HKICPA专业认证,成为内地首家通过HKICPA专业认证的教育部直属高校。目前,内地已有包括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16所院校通过了香港QP专业认证。HKICPA在进行专业认证时,会对申请专业认证高校的课程设置、授课模式、教学管理、师资力量等进行评估。如果通过则会给其颁发《本科会计学专业首次认证项目确认函》,首次认证有效期为两年。

2.与高校的合作模式

(1)课程互换

QP包括四个模块(财务报告、公司财务、公司鉴证业务、税法)和各模块的期末考试(开卷考试)。只有通过各模块的两个全日(8小时)工作坊,才有资格参加期末考试。通过专业认证的高校,可以将其课程与QP上述课程互认。学生只要通过在校期间的考试,则不用修读QP的课程,通过全日制工作坊后便可直接参加QP考试。

(2)直接报考

HKICPA要求申请报考QP的人员应在报考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如取得会计学学位等。但对于通过HKICPA专业认证的学校,其通过认证专业的学生则不需要获得会计学位、也不需要进行个人认证,只需通过认证专业的在校课程,在大四阶段就可直接参加HKICPA的全球统考。

(3)奖学金

HKICPA提供一定名额的奖学金,资助获QP认证专业的学生考取QP,加速内地与香港会计行业的融合。获取奖学金的学生可以豁免首次注册费、首年年费、一个QP模块的注册费用。

三、ACCA和HKICPA专业认证的优势

(一)ACCA专业认证的优势

1.国际定位

ACCA将自己定位为引领行业发展的全球领袖,其不仅采用全英文教材,双语教学,而且有不少ACCA班的毕业生毕业后在跨国公司就业,在考研升学的毕业生中也有一半左右选择出国留学。

2.提早准备

ACCA将其职业资格考试课程嵌入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中,参加ACCA培训的学生从大一阶段开始就可以准备并参加考试。

3.实践协同

ACCA为学员提供企业实习、学生交流和技能竞赛的机会,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微软、苹果等国际知名公司均为ACCA班的学员提供实习机会[6]。

4.增加学位

ACCA规定,如果在大学期间通过F阶段的9门课程,只要再提交一篇论文或报告就可以申请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的学士学位。

(二)HKICPA专业认证的优势

1.时间衔接

根据HKICPA的要求,内地高校的学生申请成为QP学员需取得教育部认可的高校本科财会学历毕业证、成人高校本科财会学士学历或QP项目认可的入学资格要求。但通过HKICPA专业认证的专业,其在校学生可在大四期间直接注册成为QP学员,参加QP考试。

2.免试内地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部分科目

2005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HKICPA达成《内地与香港注册会计师部分考试科目相互豁免实施协议》,规定通过香港QP课程考试的人员,在考取内地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时,可豁免其财务成本管理和审计两个考试科目。之后,财政部与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签署协议,进一步将会计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两个考试科目纳入了豁免范围[7]。因此,通过QP考试的人员参加内地注册会计师考试时,只需再补考经济法、税法和综合阶段考试就可取得内地注册会计师证书。通过HKICPA专业认证的专业,其学生最快可在两年内考取HKICPA证书和内地注册会计师证书。

3.证书互认

如果学员通过QP课程考试,加上一定的工作经验,便可申请成为香港注册会计师。同时,可直接注册为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国的特许会计师。

四、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定位与选择

通过对比ACCA和HKICPA的专业认证可以发现,ACCA和HKICPA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存在显著差异。ACCA侧重于国际化,协会成员和学员人数多,遍布全球各地。ACCA的课程嵌入模式可以让学生较早地接触ACCA相关课程,可以取得较高的通过率。但同时其劣势也比较明显,ACCA的14门考试课程植入原有人才培养方案将导致人才培养方案体系被打乱、残缺不完整,学生不能系统地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ACCA课程的内容与我国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存在一定的差异,英语文化背景、英文原版教材对部分学生而言有一定压力;ACCA过于看重通过率,教师和学生均以全球统考通过率为指挥棒,应试教育特征明显;外聘或培训机构的教师素质、教学方式等存在短视行为,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HKICPA侧重于内涵发展,注重QP学员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发展人数上有所控制。HKICPA采取课程互换的方式,不会打乱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系,能够保证培养方案课程的衔接和人才培养质量;与内地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免考协议增强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可以促进香港和内地人才的流动和行业交流,加快内地注册会计师行业走向国际化;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培养职业素养。专业认证可以促进财务管理专业根据社会需求改进教育质量,是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定位于培养服务地方的行业高级应用性人才[8],因此如果地方经济发展程度和国际化程度高,可以选择ACCA专业认证;但如果经济发展和国际化程度不是很高,可以选择HKICPA专业认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袁月.高校ACCA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探讨[J].商业会计,2016(8):125-127.

[3]吴卫军.从0到1:ACCA在中国发展的30年[J].中国总会计师,2018(7):22-23.

[4]周鲁.对香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探讨[J].金融经济,2007(8):59-60.

[5]王霞,吴岚,黎富兵.ACCA培养模式优化路径探讨———ACCA成建制班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J].商业会计,2016(11):114-117.

[6]李继志,杨亦民.ACCA人才培养模式中国实践的特色及其启示———基于10所高校的考察[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7(8):95-100.

[7]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内地与香港注册会计师部分考试科目相互豁免流程[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10):35-36.

总会计师论文范文5

随着会计电算化和信息化的推广,目前高等学校都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在带来高效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财务信息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文中分析了会计电算化下高校财务信息面临的安全问题,系统研究了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等学校;会计电算化;财务信息;信息安全

1高校财务信息安全面临的问题

在会计电算化下,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的查询、会计数据的决策支持等基本都以电子数据为基础,都要以会计核算系统的正常运行为前提。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因为人为操作失误、病毒感染、硬件设备故障等造成电子财务数据的部分丢失或错误,严重情况下会造成电子财务数据的完全破坏和丢失。这一方面影响高校正常财务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需要根据纸质的会计档案修正电子财务数据,特别是在电子财务数据的完全破坏和丢失的情况下,需要根据纸质会计档案重新建立电子数据库,在个别严重的情况下无法完全重建电子数据库,造成财务信息的不完整。

2造成高校财务信息安全问题的原因

2.1相关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难以落实

规章制度用于规范职工的操作,为业务办理提供规范性的指南与约束。部分高校虽然已采用了会计电算化,也制定了相关的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但并不注重相关制度的落实。首先,部分高等学校只是重视会计电算化制度中规定的会计电算化业务规范,严格要求会计人员按照规定的规范进行会计核算业务,但很少注重会计电算化制度中禁律、维护手段和频率等内容。其次,大部分高等学校都没有切实安排人员监督会计电算化制度的落实,完全取决于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制度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对自身的约束性。最后,部分高等学校虽然安排了监督会计电算化制度实施的工作人员,但是往往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在发现同事甚至个别领导存在违反会计电算化制度的情况时,也不方便监督与更正。由于会计电算化制度不能切实实施,给高等学校的财务信息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2.2重视力度不够

会计工作是一个高校的基础和保障工作,基本上所有高校的所有者和管理者都很重视会计工作,但是往往重视的是高校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收入和成本管理、会计核算的真实完整、会计报表的准确真实等会计业务,往往忽视会计电算化电子档案和数据的管理。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很多高校还是沿用老的管理模式,对纸质凭证及其他会计档案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建档保存,但是对电子数据保存和使用的管理却远远落后。个别高校甚至在日常的工作中根本不理睬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数据的备份及维护,只有在会计电算化软件或硬件系统出现故障时,会计人员才会在软件工程师的指挥下备份会计电算化数据,清洁维护会计核算设备。在这种情况下,会计核算设备很容易出现故障,会计信息很容易被破坏或丢失。

2.3会计电算化设备相对不足

首先高等学校的财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特殊领域。财务工作人员虽然具有很强的财务专业知识,但是一般不具备信息安全知识。在构建电算化系统时和后期的电算化系统使用过程中,财务人员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往往要求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收益,只注重会计电算化业务功能的实现,而很少切实考虑日后使用过程中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财务数据的安全性问题,致使很多高校的电算化设备没有不间断电源、数据备份冗余设备、财务数据异地备份所需要的移动存储设备等。其次,会计电算化设备的相对不足还表现在会计电算化设备的陈旧。很多高校重视电算化系统的初始构建,但是不注重后期电算化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特别是会计电算化所用的服务器达到其使用寿命后仍在没有必要辅助设备的情况下继续使用,为会计电算化的财务数据安全性带来极大的威胁。最后,会计电算化设备的相对不足还表现在会计电算化配套设置如存放房间、空调等的不足。

2.4专业人才缺乏

很多高等学校,从事会计电算化业务的人员都是原来从事传统手工会计的会计人员或是现代会计相关专业毕业的会计人员。这些会计人员由于缺乏数据安全的专业知识、不了解电子设备的性能及相关维护知识、会计业务的专业特殊性及忙碌的工作等,只能按照构建电算化系统时软件工程师的指导意见对电算化系统及数据进行简单的维护,甚至在电算化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基本不进行任何维护操作。虽然现在已有很多高校的财务部门开始引进一些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工作人员,但是由于在财务部门这种传统的专业技术领域,计算机专业人员很难得到应有的认可,导致很多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始慢慢放弃原来的专业而将更多地精力用于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的学习。

2.5会计电算化软件及设备的消极被动维护

很多高校都是由专业的会计人员兼职会计电算化系统和数据的维护工作。一方面这些工作人员都有正常的会计业务需要办理,并且这些会计工作基本被认为是其重要的本职工作,甚至是其考核的标准。这无形中导致了工作人员将主要精力用于会计业务而忽视会计电算化系统和数据的维护,同时繁重的会计业务也使这些会计专业人员没有更多地精力去改进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只能简单的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系统和数据的维护是一项即辛苦又看不到成果的工作。很多时候这份工作也就会被慢慢的冷落而变成消极地应付性的简单维护工作,这为财务信息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3保障财务信息安全的策略

3.1加强会计电算化制度的实施

高等学校应加强会计电算化制度的培训与学习,使会计工作人员熟悉会计电算化制度及其重要性,提高工作人员重视并自觉遵守相关制度的意识。同时,高等学校财务部门应安排直接领导负责会计电算化制度的执行情况,不定期抽查工作人员落实会计电算化制度的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行为。从制度落实方面规范会计工作人员的电算化行为,保证高等学校财务信息安全。

3.2提高重视程度

财务信息安全是会计电算化下高校财务工作的基础,筹资活动、投资活动、收入和成本管理、会计核算的真实完整、会计报表等都必须以准确的财务信息和稳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为基础,没有安全准确的财务信息,高等学校的财务工作将寸步难行。高等学校应切实提高对财务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财务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在人力和物力上保证电算化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财务数据的准确与安全。

3.3加大对会计电算化的投入

一方面高等学校应该根据电子设备的特性,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重要设备存放在安全、清洁且恒温的房间,配备不间断电源避免服务器突然断电,配置必要的设备通过冗余技术提高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安全。另一方面电子设备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当达到其使用寿命后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将大幅度下降。高等学校应该在会计电算化所用电子设备接近使用寿命时根据其运行状况及时更换,避免因电子设备的损坏造成电算化系统的瘫痪和财务数据的损坏或丢失。

3.4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取决于电子设备和软件系统的性能,另一方面取决于电算化系统的维护情况,而后者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为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和财务数据的安全,高等学校财务部门应设置专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及财务信息的维护岗位,聘用具有会计电算化维护资格的计算机专业人员,从专业技术上为会计电算化下财务信息安全提供保障。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以像中山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一样在财务部门内部设置专业的信息部门并聘用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工作人员从事会计电算化系统及数据的维护,并进行专用软件的开发。

3.5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及数据的维护

高等学校应要求会计电算化维护人员严格遵守学校会计电算化制度中关于会计电算化系统及数据的维护方式、维护频率及财务备份数据的保存方式等的规定,以规范完善的维护业务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稳定和财务信息的安全。同时,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新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高等学校应鼓励会计电算化维护人员根据单位的特点采用先进的维护技术,及时更新电算化系统所使用的电子设备,不断提高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性。

作者:孟庆书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樊珊珊.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1,(6):48.

[2]王中健,张强强,贺志官.对我国会计电算化问题现状分析的思考[J].中国电子商务,2012,(12):187.

[3]谷增军.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安全问题探讨[J].新会计,2011,(4):63.

[4]胡英松.信息化中会计信息安全问题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83.

[5]岳志雁.加强高校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对策[J].山西财税,2009,(5):43.

总会计师论文范文6

[摘要]

财务预算工作开展的是否到位有效可以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而医院恰恰也是如此。财务预算是医院财务管理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始终贯穿于医院的各项经济活动。而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就是将财务预算同实际相结合应用的结果,不仅提高了医院的运营效率,也增强了医院整体竞争能力。

[关键词]

财务预算;财务管理;宏观调控

财务预算是医院财务管理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始终贯穿于医院的各项经济活动。而财务管理又在医院的管理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资金的调配、控制、运用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财务预算对于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各项经济活动能否正常开展。

1医院财务预算的内容

关于医院财务预算的内容,国家已经制出了相关的规范对其进行规定,主要包括收入和支出两大类。医院财务收入主要包括医疗和药品等的收入;财务支出包括各类医护工作人员的工资、医院的日常维护费用及医疗成本费用等。但无论是财务收入还是财务支出,预算就是根据数据统计和分析对医院一定时间段内的财务状况进行衡量,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各项资源进行调配和控制,使医院运营更高效。

2医院财务预算的特殊性及功能

2.1医院财务预算的特殊性

医院财务预算的特殊性是由医院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医改之后医院虽然改革为自负盈亏的服务性企业,但同时兼具公益性质。因此,医院的财务预算虽与企业的财务预算有相似性,但是差别也比较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财务预算的目标不同,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追求利益,但是医院的财务预算并不是单纯地寻求医院利益的最大化,还需要考虑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因为医院具备公益性质,所以在经营过程中还要多听取和考虑广大群众的意见,在追求一定利益的同时还要满足民众的医疗需求;二是财务预算的内容不同,企业的财务预算旨在寻找控制成本的项目,并尽可能地减少财入支出,但是医院却是不同的,国家对医院财务预算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出台了相关的制度进行督促和约束;三是财务预算的重点不同,企业进行财务预算主要是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即注重结果多一点,而医院因为具有公益性质,所以不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其侧重于成本的管理。

2.2医院财务预算的功能

医院财务预算的功能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是计划控制功能,医院通过财务预算能清晰、全面、系统地反映出医院的经营状况,并且可以有效地对医院各项财务支出进行调解。当财务预算通过后,在执行时可以对医院的科室及人员进行规范化约束及精细化管理。二是综合协调功能,财务预算并不是针对某一个科室或某一部分人员进行的工作,而是将全院的各项工作纳入了预算,通过数据比对分析,对内可以积极协调科室与科室之间的配合,不断提高医院各项工作的效率,对外可以对市场进行总体的判断分析,及时规避市场的周期性风险。三是宏观调控功能,医院之所以与企业有差别还因为其预算是纳入国家经济预算的。因此,医院的财务预算不仅是对医院自身的状况进行分析,且形成的数据会融合到国家经济预算中,通过数据分析对卫生事业下一步发展提供宏观思路,才能确保医院的各项发展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

3财务预算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3.1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模式不断改进,财务制度不断完善

目前,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市场化改革在进一步加深,医院虽然是公益性质的单位,但归根究底其本质是企业。作为公益性质的医院虽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但是绝不能亏损、负债运营,因此在面对新形势、新环境时就必须改革医院的各项制度,不断创新管理模式。而财务预算正是医院财务管理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依据,财务预算可以精准地反映出医院财务管理中所存在问题,所以医院的相关领导就会重视财务预算工作,重视财务人员的培训和能力的建设。只有财务人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和发展,才有可能创新财务管理模式,才会有可能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去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3.2为医院规避市场风险提供科学的依据

财务预算不是简单反映出医院是否盈利或亏损,更为主要的是通过财务预算可以有效地对市场预期做出相应的判断。当前医疗机构不断增多,经济市场稳定性相对比较差,因此作为企业性质的医院需要具备相应的投资管理知识。由于现有大部分医院的前身属于国家管理的事业单位,所以医院不仅不进行财务预算,而且管理层对医院的运营管理也比较粗放。但随着医院改革以后,医院的管理层开始意识到财务预算的重要性。财务预算通过对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后,将医院所处的经济环境进行预估,对可能出现的不良状况进行初步估计,为管理层和决策层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为医院的各项决策的制定提供合理化的建议。因此,对于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的医院而言,财务预算在很大程度上为医院规避市场风险提供了客观的依据,也为医院的下一步决策制定提供参考。

4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4.1高度重视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离不开领导层的得重视和参与。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医院各科室部门及医疗工作人员的相互配合,否则很难取得实效。一方面要通过培训、教育和宣传将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知识及重要性向医院的职工进行传达,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履行职责,努力达成预算管理的各项指标;另一方面,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离不开基础数据,对于医院而言就是每天的门诊量、用药情况及入院情况等,如此大量的信息需要每位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最后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不论是领导决策层,还是具体实施业务工作的医护人员都要对全面预算管理有深刻的认识。

4.2加深医疗服务理念

医院的财务预算不是为了利益的最大化,而是通过预算分析为民众提供更好、更周到的服务。面对新常态经济形势,每位医护人员对经济市场都要有清醒的认识,心中要树立起市场概念,积极迎对问题,尽可能以创新的模式去解决问题。医院每年在制定财务预算前,相关的医疗部门、医院内各科室会将上年度的疾病进行统计分析,而财务预算不能闭门造车地进行资源的分配,必须结合相关的资料对医院的下一步运营进行决策预算。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从思想根源上就要提高服务意识。

4.3切实提高医院全面预算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当前信息化管理已不再是新鲜名词,对于医院而言,财务预算管理也要尽快完善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同时根据自身的实际运营情况,对财务预算管理方式进行探索,并对管理软件进行合理化探讨,以此实现资金的动态化管理,并且方便核算。此外,还要将日常运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突现出来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

4.4加强日常监督检查

财务预算是医院资金支配的主要依据,但是提高医院的高效运转还需要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医院应成立由财务牵头,由审计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考核小组,对医院各科室的预算目标进行定期的检查,将完成情况及进度进行定期的分析总结,如果距离预期目标差距较大时要认真研究制定措施,及时提出解决办法。

5结语

财务预算工作的开展是否到位有效可以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而医院恰恰也是如此。医院财务管理中财务预算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就是将财务预算同实际相结合应用的结果,从基础数据层面上进行精细化管理,在提高工作人员能力素质的同时,不仅提高了医院的运营效率,也增强了医院整体竞争能力。

作者:李春阳 单位:平南县人民医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红霞.浅谈财务预算和财务分析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1(8).

[2]玄香兰.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10).

[3]罗国荣.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努力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J].审计与理财,2008(7).

[4]赵卫群,俞方,建立高效良性的预算管理体系以促进医院发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5).

[5]吴昊,穆云庆,赵存现,等.数字化医院条件下的卫生经济管理初探[J].重庆医学,2006(2).

第二篇: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

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关系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其财务管理更是显得尤为重要,但纵观目前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整体来看,其管理运作中在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医疗体系发展。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讨论,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改进对策,以求促进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

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发展现状;改进对策

医院财务管理主要肩负着资金筹集、分配、使用、活动计划、协调、组织及考核等任务,是医院管理运行的核心所在。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稳定发展,同时,也直接反应出医院总体收支情况。而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单位,与其他医院财务管理对比,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其管理难度也相对较大。

一、当前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一)未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公立医院属于社会公益服务性机构,其经营不以盈利为目的,在许多方面享有国家补助。而我国政府为推动我国医疗事业发展,在公立医院建设中,投入大量的金钱,这些拨款其主要用途在于更新维护设备,但由于医院领导者未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医院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政府拨款也并未用到设备更新维护上,医院发展停滞不前。

(二)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财务会计管理核算方法及原则均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但目前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仍一味的沿用以往传统的核算方法和原则,财务信息管理缺乏真实性。加之,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许多人钻法律空子,挪用公共资产,而在人事任免方面,卫生行政部门独揽大权,没有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和成本核算原则,造成人力资源分配不均,加大了医院的人力成本开支。

(三)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在大多数公立医院中,其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其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普遍偏低,在工作过程中,忽略了财务报表分析和经营活动分析的重要性,而将大量的精力耗费在报账、记账、算账等琐事上,对医院整体运行情况一无所知,而医院管理者在决策时,没有准确、及时的财务参考依据,很容易出现决策失误,影响医院健康发展。

二、提高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可行性措施

(一)加强医院财务预算管理

在进行财务管理前,财务管理人员应先对医院收支情况进行估算,充分考虑医院运行中资金收支实际情况,统筹兼顾维持医院整体收支平衡。而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财务部门应尽量采取零基预算方式进行年度预算编写,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建立起预算执行内部通报制度,完善资金审批手续,分级对其进行控制,如关于医院大型医疗器材配置及基础建设方面,应由医院领导集体开会做出决策后,再由财务部门审批拨款,而小型器械购买则可由各部门领导决定审批,再由财务部门进行统一的财务核算。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要想进一步规范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各医院必须不断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成本会计制度、成本考核指标体系等,使财务管理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有章可遵、有法可依。另外,医院内部还应加班其相关的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让每一个义务人员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积极配合财务管理,从而有效提升成本管理效益,降低医院经营成本,提高医院整体经济收入。

(三)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财务管理人员是医院财务管理体系运行的主体,其综合素质关系着财务管理整体水平和质量,因此,各医院应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培养,定期举办财务管理相关知识培训活动,鼓励各财务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其中,不断提升自身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并将其所学理论知识切实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提升医院整体财务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财务管理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而要想促进我国公立医院稳定、健康发展,就必须不断加强其财务管理。因此,我国公立医院领导者应充分认识到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医院各医务人员财务管理意识,并选用综合素质强、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充分引进当前先进科学管理技术,与时俱进,不断对财务管理办法进行更新,从而使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朝着科学化、规范化道路发展。

作者:洪洁 单位:武汉大学基础医学咸宁市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颜慧卿.浅析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2010,(24):296.

[2]杜立红.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2,07(3):79.

[3]张萍.浅析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1,(14):164-165.

[4]朱与欣.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和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2):194-194.

第三篇:会计电算化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研究

[摘要]

会计电算化模式的出现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应用的结果,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升财务工作效率和准确迅速地传递会计信息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会计电算化在社会上的各个领域都被广泛应用,成为了财务管理工作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会计电算化技术在医院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医院借助于该项技术让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摆脱了拖沓繁琐的复杂手续,完善市场经济环境下医院财务管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模式。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医院的各项管理决策对财务信息的依赖也更加突出,所以借助会计电算化的先进性和快捷性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是大势所趋,笔者将就此做以简要探讨。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医院;财务管理

会计电算化是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领域中运用的重要成果,它既是科学信息技术在医院的财务管理系统中应用的必然选择,同时也体现出了会计行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需要。医院财务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复杂的工程,由收费管理系统、药品管理系统、医疗器械管理系统、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医院的办公经费和职员薪酬等诸多的管理系统组成,各系统只有分工明确并合作密切,才能使整个财务管理系统稳定有序地运行,而会计电算化技术的应用则为各系统的协调一致、及时沟通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1会计电算化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以上简单介绍了会计电算化对于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下面主要从医院财务会计的工作模式、内部制约制度以及管理会计等3个方面做进一步探讨。

1.1改善医院财务会计工作模式

在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中,医院财务人员大多都是人工作业,不但工作量特别大,而且每天都要周而复始地重复着算账、报表编制以及记账等工作,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工作中出错的概率还比较高。自从引进会计电算化技术以后,很多复杂、繁重的工作都可以被计算机替代,医院会计人员仅需把会计凭证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就可以让计算机按照事先设定好的程序自动地完成各项工作,自动生成常用的会计凭证,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用,在需要查询凭证时,计算机系统也能根据财务人员的需要提供多种对应的查询条件,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会计人员在记账与结账等方面的工作也更加简便,节约了人手,降低了医院的人力资源成本。

1.2转变医院财务的内部制约制度

由于传统意义上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都是手工操作的,致使内部制约机制较为单一,容易流于形式,而会计电算化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转变与完善内部制约机制。在会计电算化技术的支持下,各项财务数据的计算速度被迅速提高,各个明细科目都有着唯一的代码与之对应,因此,只要能准确地录入凭证,就可以保证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与正确性。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财务管理工作还可以明确医院财务人员的责任与权力,督促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一旦出现违规行为,计算机系统会自动发出提示或者警告,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医院财务工作的安全性与规范性,更好地保障了医院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1.3促使管理会计发挥更大作用

由于医院这个行业的特殊性,财务会计人员的负担比较重,整天埋头工作,有时候还需要加班加点。尽管如此,工作人员也只能在诸如转账、现金管理、资金周转等方面将会计核算的工作任务完成,不能较好地体现出管理会计的职能。但若是借助于会计电算化技术,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就会得到很大减轻,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管理中去。如利用计算机系统的制表和制图等功能,财务人员可以进行更加清晰与直观的数据分析,为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提供便利条件,促进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协调一致,统筹发展。

2借助会计电算化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主要措施

利用会计电算化技术高效快捷的特点,借以从整体上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笔者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探讨。

2.1提高会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医院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大多都是由过去的出纳、会计等经过短期性培训上岗的,仅能对日常的会计核算进行简单处理,对于如何通过会计电算化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则稍显无力。会计人员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尽管不少会计人员都接受过计算机培训,但一般也只是知晓如何去操作计算机,并不懂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利用与维护。因此,医院要结合实际发展需要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一方面要注重加大对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与会计信息系统维护等方面的培训,要求医院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还要掌握会计核算软件功能的结构以及数据处理流程等,通过专题会议、会计电算化主题拓展训练活动、推荐优秀会计人员外出深造等多种方式,让他们更快地适应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财务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在会计电算化的培训进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注意人才的全面培养,既要培养一些高级技术人员,也要培养一些一般性的计算机操作员,同时还有培养一些计算机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后勤人员;二是要注意培训人员的知识结构,既要求专业的会计人员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也要求部分计算机人员了解财务方面的常识,同时还要与相关设计人员沟通针对性的制订培训计划。

2.2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不仅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而且为医院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典范。一是要在遵守诸如《会计法》《分行业会计制度》《会计电算化规范》等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针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更加详细的工作准则,如《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准则》《会计人员工作标准》等,尽可能促使每一项会计电算化工作都能在一个有序、科学、规范的轨道上运转。二是要注重加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通过人员操作权限规定、设立防火墙、物理隔离等方式,为电算化系统提供更加良好的运行环境,在防止非指定人员进入会计系统进行不良行为的同时,也使会计电算化在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与价值。三是要重视上机操作管理,制定上机操作管理制度,要求医院的会计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录入记账凭证、原始凭证、输出种类信息等,并做好系统内部的数据备份工作。当天的会计业务要当天记账,期末要打印输出会计报表并保存,从而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符合医院财务管理的要求。四是要根据电算化的特点,及时调整会计核算的工作流程、会计工作的重点和会计核算方法等,以便获得事半功倍的财务管理效果。

2.3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

首先,要强化医院会计电算化程序的操作控制,为更好地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减少直至杜绝事故与差错的发生,医院领导者应当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的上机规程与操作守则。上机规程主要是针对电脑机房内的工作所做出的一般性规定,而操作守则是各项会计业务处理过程的具体要求与步骤,包括设备的使用说明、各种操作命令以及突发情况的处理等。其次,要合理进行岗位分工与设置,根据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遵循内部牵制与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构建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和相互稽核的合理机制以保障各项会计信息的可靠、真实,以便减少医院财会工作中发生舞弊与错误的可能性。第三,要注重加强系统安全控制,通过设立设置操作权限、操作人员身份密码控制、数据处理与存储相隔离、建立健全病毒防范管理制度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由于管理不当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稳定运行奠定扎实基础。第四,要选择成熟、科学的财务软件。财务软件的购买要通过有资质的机构或者财务软件管理部门认定过的公司,而且要检测财务系统的数据是否安全、运行是否稳定、兼容性是否满足需要等,以保证会计电算化能真正起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作用。

作者:冯东 单位: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姚国芳.利用会计电算化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14).

[2]李敏.加强会计电算化提高医院管理水平[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1).

[3]李贞.会计电算化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0).

第四篇: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探析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公立医院为了适应时展的趋势,也在进行着各项体制的改革。尤其是我国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是现如今我国公立医院进行改革的重点。财务管理在医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其对于医院的发展前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近些年来,国家也在提倡并且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这种新形势下,我国公立医院的资金运作方式、收入结构、资金管理等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虽然从整体上来看,都是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着,但是这其中依旧有一些问题的存在。本论文重点研究在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一、新形势下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国内的公立医院中,多数都是侧重于技术而轻管理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这些机构中,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在新形势下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与改善。

(一)对医院支出成本的核算缺乏科学性

在国内许多的公立医院中,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方面都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虽然是公立性质的医院,但也非常重视医院的效益与名声,所以医院会把大部分的精力与资源放在技术方面,对技术的重视远远大于对管理方面的重视。许多公立医院甚至都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而且也并没有将成本核算意识普及给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这就导致了许多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认为医院支出成本的核算以及把控都与自己不相关,他们认为医院支出成本的核算与把控就是财务部门的事。所以,对医院支出成本的核算与把控缺乏科学性,对于药材的选择、器械的使用等各方面也就缺乏节约的意识,导致最后医院支出成本会过高。

(二)缺乏高质量的财务预算分析,预算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国内多家的公立医院都存在着预算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在医院内部缺乏高质量的财务预算分析。财务预算是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医院根据财务活动的实际情况制定预算管理体系,将预计的支出和收入作出合理的规划是保证医院顺利运营的前提。预算并不只是医院财务部门的任务,医院首先应该建立起合理健全的预算管理机制,并规定全院的所有部门的人员参与到预算工作中来。每个部门的人员对本部门的预算工作负直接的责任。但是我国多数的公立医院中,都没有建立起健全的预算管理机制,而且对于预算工作只交给了财务部门这一个部门进行管理。由于财务部门对于医院每个部门科室的实际情况并不是完全了解,所以对其进行的预算也并不准确,甚至很多都流于形式,根本无法做出高质量的财务预算分析。

(三)收费混乱,医院的收费管理制度还有待完善

在我国现在的许多公立医院中都存在着收费混乱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乱收费、乱划价等等。许多的医院的收费管理制度还并不健全,许多公立医院的部门为了盈利,会容易出现自立名目,乱收费乱要价的情况发生。加之许多公立医院内又没有设立专门的物价管理部门,也没有配备专门的物价管理人员,因此,多收费乱收费等现象还没有完全得到遏制。国内公立医院的收费管理制度急需完善,收费秩序急需整治。

二、改善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在上述中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公立医院中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即:支出成本的核算、预算管理机制、收费管理制度三方面。下面我们也将从这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

(一)对医院的支出成本核算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对医院的支出成本核算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对于增加医院的效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应该建立起一个科学完善的支出成本管理体系,对医院的每个部门的支出成本核算进行系统科学的管理。这样以来,全院的每个部门都能明确各自的任务,对于支出成本核算的每个问题都能找到明确的相关负责人。使每个科室各司其职,严格按照规定完成自己的任务,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财务部门的工作量,也可以增强各科室人员的成本意识,保证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可以顺利实施。所以说,对医院的支出成本核算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建立健全预算管理机制,做好完善的财务预算分析

财务预算分析并不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是需要医院的每个部门一起配合完成的一项工作。各科室在做财务预算分析之前,首先要建立起健全的预算管理机制,保证工作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一定要尽可能搜集更多的资料和数据,以保证预算分析的科学性、有效性、全面性、客观性。数据和资料可以由每个部门分别提供,然后统一由财务部进行考证与处理。财务预算分析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了医院的经济利益。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做财务预算分析时,一定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不仅要顾及到眼前利益,还应考虑到医院的长远利益。

(三)加强对物价的管理,解决收费混乱的问题

因为医院属于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但是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定价,在定价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大众的支付能力,所以在很多部分的定价上都采用的最低定价。但是由于许多的医院的收费管理制度还并不健全,还存在着医院自立名目乱收费的现象。要想规范对物价的管理,首先要有健全的物价管理体系做保障,设立专门的物价管理部门,并且配备专门的物价管理人员,加强对医药等物价的监督管理。

作者:金旭 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梁灵.医院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J].会计师2012

[2]许俊芳.浅谈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的精细化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3

[3]王家宁.浅谈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J].中国市场2014

第五篇: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

在国家新的医疗改革中,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改革是新医改任务的重中之重。医院财务管理通常包括内部控制、预算管理、全成本控制等主要内容,这是全面提升医院管理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的关键。本文从新医改视角出发,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成本控制;风险预警

一、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对公立医院的财务预算管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当前的财务预算管理缺乏未来发展的预测,而且预算管理制度缺乏灵活性,与当前医院就诊患者人数变化趋势、医疗市场行情、医院整体建设等方面缺乏有效的评估,这使得医院各部门对预算管理缺乏重视。尤其在财务管理人员方面,科学有效且持续性的相关培训有限,使预算管理的效用没有完全发挥。公立医院在预算编制方法的选用上缺乏有效性,过于重视财务收支预算而导致全面预算偏离实际,给医院决策者带来了不利影响。此外,多数公立医院在财务预算认识上不足,导致重视程度有限,未构建起预算对支出控制以及监督的预算管理机制。

(二)成本费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医院成本费用控制的本质目的是降低医疗成本,提升医疗质量,其包括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三个方面。对于公立医院而言,医疗成本一般包括人力资源成本、固定成本、药品成本以及其他成本,成本费用的控制则主要集中与后三者。在对医疗成本的实际分析来看,挂号费、诊疗费所占比例较低,药品费所占比例较高,这是因为长期以来药品收入是医院的主要收入,但是在国家明令禁止之后,药品成本增加,收入降低,这使得医院盈利能力大幅下降,成本控制管理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新医改打破了“以药养医”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立医院成本费用控制的难度,需要医院财务人员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对成本费用控制制度进行重新定位和编制。

(三)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财务风险管理是医院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旦疏忽就可能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最大限度的减少风险是公立医院管理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我国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和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发现,其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问题急需解决:一是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导致公立医院风险管理难度加大,决策者及财务人员不仅需要对医院内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还需要时刻把握市场环境变化趋势,并及时做出调整;二是公立医院管理团队的风险意识不足,导致财务部门难以提供有效的信息报告;三是公立医院存在不少财务决策风险,比如经验决策、领导决策等;四是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二、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改进建议

(一)加强医院预算管理

加强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需要从基础上着手,必须完善医院行政管理制度,特别是在医院运营机制方面需要优化和完善。从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方面进行提升,建立高水平管理团队,使其带来管理模式的创新。此外,在决策制度方面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革,重点改革内部运行机制,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和公开透明的决策过程制度,使医院预算编制更加清晰,依据更加明确。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需要从医疗收入预算、医疗业务支出预算、现金流量预算三个方面进行,突出药品收入与医疗收入的改革,合理科学的编制预算报表,严格审核预算和执行预算,以及严格预算分析与绩效考核。

(二)改进医院财务成本费用管理

改进医院财务成本管理应从成本费用控制和固定资产管理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完善公立医院的成本费用管理控制制度,有效控制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支出项目。成本费用管理应与财务预算相统一,逐一细化到各个科室,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运营成本;其次,对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行为进行规范,严格监督医院医生的医疗行为,在新医改的基础上对服务质量和补偿机制进行完善,打破“以药补医”的传统医疗模式;再次,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既要追求医院经营效益,同时又应严格把控医院公益性本质;最后,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在确保医院高效、高质量运行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三)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与监督

首先公立医院需要基于国家相关规定和新医改精神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使其能够与医院自身实际情况相适应,具备较强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其次医院需要加强落实财务管控制度的责任制,对医院中各独立部门制定清晰明确的财务责任制度,做到权责分明、分工明确;再次,公立医院的财务管控工作应该注意全面性,覆盖整个医院系统,还需要注重财务管控的主次分明,做到将财务监控的重点放在财务筹资、投资和使用上;第四,在公立医院原有财务监督机制的基础上深化财务预算的监督管理;第五,加强医院各科室的财务运营管理监督,强化财务科与药房、设备科、医疗科室的沟通合作;最后,在医院原有成本费用控制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新医改内容深化成本费用管理的监督管理。

三、总结

此外,财务风险预警和防范也是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财务管理中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建立切实可行的财务预警系统,比如结合医院自身情况设置预警临界点指标,编制预警系统流程等。提升财务风险防范与管理质量,增强团队风险意识,严格预算控制管理,加强内部管控力度,强化流动资产管理等。

作者:王玉芬 单位:河北省隆化县医院

参考文献:

[1]褚洪辉.新医改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途径[J].会计之友.2012.6

[2]张智慧.新医改条件下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4

[3]章丽.关于新医改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J].经济师.2015.3

第六篇:医药企业财务管理探析

[摘要]

我国在医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体现在费用管控混乱、业务流程不熟练、基础管理薄弱、财务话语权无力、信息化程度较低、执行与预算编制割裂等方面。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医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

[关键词]

新医改;医药企业;财务管理;探究分析

1新医改环境下医药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我国医药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显示,当下我国医药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将近24000亿元。并且自2009年至2014年,我国医药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6%。可以说医药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成为我国重要的企业类型,在国民经济贡献率同比增长近10%。但是不能否认,医药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比如恶性竞争、政策束缚等,尤其是财务管理混乱,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医改政策,并给予相关政策的指导,在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医药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增强其内部竞争力。但是据调查研究显示,医改政策的实施所获成效甚微,医药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首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给医药企业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定价的自由。改革前药企遵循的是比较粗放型的财务管理理念,为扩大市场份额投入巨大费用在市场营销上以至于没有余力投入研发;现在一旦成功进入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相当于节省下了一定营销费用转而用于企业的研发或再生产,达到了战略式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录中的药品改由发改委定价,不再能够自主定价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等方面要求更高。其次,规范药品生产流通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国内市场的竞争激烈,国外市场对中药的不信任和对西药标准的不认可,至今大部分的药物出口都是以原料出口为主,都制约了医药行业的发展,规范化制度化的流通体系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对企业的现代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新要求。为此下文将在新医改环境下对医药企业财务管理进行深入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以进一步促进国内医药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新医改环境下医药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具体问题

2.1财务管理的观念落后

目前由于我国医药企业改革的进程滞后,并且将近40%的医药企业是由原来的国企直接转型而来,因此其财务管理观念还依旧沿袭了以往的传统,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这种财务管理理念虽然可以对企业的各项活动和成本进行记录,但是其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健全,因此面对突发状况时往往会束手无策。这种财务管理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利益小团体主义思想,严重影响了医改进程的顺利推进和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也不利于我国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2财务管理的基础薄弱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繁荣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在精通会计核算的专业技术的同时还必须精通计算机电算化技术。但是在我国的医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当中,传统的财务管理体制依然束缚着我国医药企业的现代化进程。目前我国医药企业的财务管理基础过于薄弱,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依然是以会计核算中心记账为主,缺乏计算机电算化技术,使得财务管理的质量大打折扣,不利于医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

2.3财务管理预算不到位

目前我国医药企业在财务管理预算工作方面还存在严重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没有定期对财务状况进行计划审核,从而造成对企业的现金及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宣传推广成本等预算出现严重偏差;其次很少有医药企业会针对预算的动态变化做出实质性的财务计划调整,导致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企业资金的预算。这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也不利于医药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增强。

2.4财务风险管控力度小

财务风险管控力度小是我国医药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目前国内外市场复杂多变,经济形势也日益严峻,因此存在的财务风险系数也越来越高。然而,据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医药企业由于财务风险管控能力不够,财务风险缺乏严重的整体防范措施,在资金运行过程中监控也不到位,因此面对财务风险往往束手无策,对企业的良好运行造成不利的影响。

3新医改环境下提高医药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具体措施

3.1及时转变财务的管理理念

我国医药企业应该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及时转变财务管理理念,进一步培养工作人员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医药企业应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培训体系,从而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考核,进一步提高其财务管理能力与市场数据分析能力。

3.2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

我国应该结合医药企业的特点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一套标准化的模板,比如,明确财务工作人员的操作手册,将工作人员的职责与权限进行严格的划分;严格规定财务工作的流程,对其控制点进行详细的说明;在关键业务及流程方面严格规定使用计量工标准化和内部结算价格等。在强化过程管理中进一步发挥财务管理职能的优势,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3完善财务管理监控体系

我国医药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严重问题的原因是财务的管理监控体系不够完善,漏洞百出,使得财务管理质量也大打折扣。因此医药企业需进一步严格规范财会工作的程序和审计工作,时常对财务报告进行审查,从根本上降低财务风险,杜绝贪污腐败,从而促进医药企业的健康发展。

3.4提高财务管理科技投入

我国应该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大医药企业财务管理的科技投入资金,采用计算机软件使规范财务管理流程。同时利用现代科技的发展成果,制定相关的计算机安全战略,进一步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

3.5出台相关的财务经济政策

我国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经济政策,争取为医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建更好的社会环境。诸如,规范企业的筹资方式,促进医药企业资本结构的进一步优化;通过出台企业信用准则进一步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建设力度,从而逐步提高其应收款管理水平,降低财务风险;出台相关的金融政策,合理调控信贷水平,从而降低存在成本,促进医药企业资金的周转;严格规范医药企业的纳税行为,降低其纳税风险。

4总结

随着国内外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的医药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进一步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实行兼并、重组、强强联合成为医药企业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我国医药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有限,使得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因此如何使医药行业在风云变幻的大环境中顺势发展,成为近年来的焦点问题。为此我国出台了相关的经济政策,在提高医药企业的竞争力和其适应经济环境变化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力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童飞 单位:桂林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郭民.浅谈医药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与内控制度[J].财经界,2014(29).

[2]许荣义.加强国有医药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和途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2(10)

第七篇:医院财务管理职能拓展与创新思路

摘要:

医改方案的不断完善,促进了医保制度框架的建立,而在新制度影响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也与前些年有了明显的差异。以当前新制度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职能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的工作经验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对如何优化职能拓展、创新财务管理思路进行分析。

关键词:

新制度;财务管理;职能拓展

医院财务管理关乎医院发展,同时也是医院结构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政策不断发生变动的当下,只有通过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提升财务运行科学性,才能使医院财务管理符合时展要求,提升医院的社会效益,减少不必要的运行成本,下文将首先阐述新制度背景下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职能拓展情况,之后详细的分析如何对财务管理职能进行优化,提升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一、新制度影响下的医院财务管理职能拓展

(一)政策研究

卫生部门以及医保部门需要对医院的日常运营进行监管,不断的维护医疗行业发展秩序,为公立医院的未来发展指引方向。在改革背景的不断发展下,医院的投资方是国家,而国家对医院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政策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转变。财务管理是医院主要构成部分,所以财务管理必须要跟随政策的变动而不断更新。

(二)优化管理手段

公立医院属于国有型事业单位,所以公立医院内部的所有与经济相关的行为都必须要在国家法律以及相关法规的要求下才能够正常进行。虽然属于国有,但是依然有各种事业发展目标需要其完成。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大部分的财务工作人员日常工作都比较谨慎,通过传统的财务政策来解决审核问题。要满足时展的要求,就需要对政策进行深入化的分析和研讨,了解政策当中没有被禁止的行为,并针对不同医院的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式,增加新的经济业务类型,提升医院财务管理的科学性。

二、新制度影响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职能拓展路径

(一)成本管控方式

新制度的实行,对医院各个方面的成本管理目标进行了较为严格的规定,而且详细划分了医疗成本,使医疗成本分摊、医疗成本核算提供了数据支撑。强调了财务部门于成本管理中职能定位以及监督方面的制度化要求,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医院财务管理部门想要从根本上优化管控职能,就需要设立专业化成本管理工作部门,并为相关部门配置工作人员,构建完善的成本核算工作体系。大力开展成本分析,让所有核算工作人员都掌握本医院核算单元以及成本收入的真实状况。之前部分医院都将各个科室的收支结余当成奖金进行分发,而新制度下应当将医院所有经济活动组建成较为完整的合集,以图像的方式呈现在各个决策者面前,使其可以更加准确的进行决策。

(二)预算管理方式

新制度中有明确的规定,医院方面要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式来提升预算结果分析的准确性,将预算的最终执行结果以及预算成本控制工作目标作为业务考核的关键内容来看待,构建年终评比以及内部收入分配机制。医院的主管部门可以与医院的财政部门共同拟定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全面掌控医院预算执行以及医院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评价内容,将最终的评价结果当成医院决策层考核的指标,直接影响奖惩措施的实施。为了保证新制度在预算管理方面的要求,医院在进行预算编制以及各方面考评时,要保证管理更加精细化。医院的年度预算需要与中央部门的收支口径保持统一,每年上报到中央部门的预算收支规模会作为来年的基础来使用,所以需要不断优化医院年度编制预算。医院的年度预算不仅要考虑到医院收支平衡问题,同时也要了解其余项目的收支规模。预算编制通常除了要满足上层主管部门的要求以外,还要融入资本主义支出现金预算。为了保证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医院工作人员不仅要按照会计科目对预算的收支情况进行编制,同时还要按照其中的内容详细的编制经济事项编制。在预算执行以及预算考核评价方面,需要不断拓展绩效考核经济指标,综合成本核算以及成本预算执行工作状况,提出可以更便于服务病人的考核指标体系。

(三)财务风险管理方式

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发了医疗服务市场,各种民营医院、外资合办医院逐渐兴起,所以竞争风险也在不断变化,导致医疗市场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医疗市场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与此同时,国家财政在医院方面的投入量不足,医疗服务的定价也不够合理,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效率,产生财务风险。新会计制度当中有明确的规定,如果医院方面因为违反规定治疗或者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医疗保险机构拒绝支付相应费用,则这部分资金将视为坏账。在医院使用资金来购置药品或者卫生材料时,应付款帐结算周期调整不当,也会导致出现财务风险。近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比较微妙,矛盾冲突升级也比较明显,医疗服务财务风险经常产生。为了从根本上控制这些风险,医院财务工作人员应当从各个角度来提升财务分析精确度,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医院资金的实际情况,并对医院负债状态进行监控。从医院特点以及医院财务信息特点的角度出发,构建专业化风险预警体系,通过财务状况来分析偿债能力和医院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获利能力,提升经济相关事件在各个时间段的管理强度,尽量在风险产生之前就发出预警信号。为了降低医保结算工作存在的风险,医院的财务工作人员要随时随地调查和记录医保患者入院费用使用情况,并在保证病人可以受到正常治疗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医保结算费用,配合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以及病种成本进行最终核算,对核算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汇总,归纳最终资料。

三、结束语

上文首先阐述了新制度影响下的医院财务管理职能的拓展,之后分别从财务风险管理、预算管理方式、成本管控方式三方面,详细的阐述了新制度影响下的医院财务管理职能拓展方式以及拓展路径,旨在优化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模式,使其更加符合当今时展的要求。

作者:陈香红 单位: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马丽莉.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职能拓展与思路创新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6:86-87

[2]范明珍.新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的职能拓展与思路创新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10:193+200

[3]冯经尧.基于新《医院财务制度》的成本管理思路创新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4,24:63-64

第八篇:医院财务管理现状及其对策探讨

[摘要]

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医院要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求生存谋发展,不仅要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还需加强医院财务管理能力。本文分析了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城镇医保和新农合的并轨,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实现“优质、高效、低耗”的战略目标,加强和改进医院财务管理是首要实施手段。

1医院财务管理的现状

1.1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观念滞后

财务人员专业知识欠缺、政策水平不高是现阶段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财务人员对日常的会计基础工作能熟练掌握,而对于财务问题分析、财务控制和监督等深层次的财务问题掌握不够,不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同时,财务管理人员年龄结构相对老化,以经验管理为主,习惯一切听从领导指挥,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创新思维能力不够,财务管理观念滞后。

1.2预算管理重形式、轻实效

2010财政部、卫生部了《医院财务制度》,首次将预算管理纳入医院财务制度,对预算的原则、编制、调整、决算及考核等提出了要求。因此,目前大部分医院的预算管理制度还是比较健全的,但仅限于形式,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预算的编制基本上都是在上年决算数据基础上调整形成的,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1.3风险意识薄弱,内部控制不健全

风险意识薄弱,缺乏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是医院普通存在的问题。医院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而导致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随时都可能发生财务风险。比如:现阶段医院负债经营现象较为普通,许多医院为增强竞争实力,盲目扩大规模,引进项目,而对债务的偿还没有足够地估计和准备,导致财务困难加剧,财务风险恶化。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是引起财务风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医院仍然实行传统的经验性管理,习惯于行政指挥,轻视内部控制,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办法。

1.4资产重购置、轻管理

医疗行业竞争激烈,医院为谋求更大的发展,想方设法添置先进医疗设备,以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但在医疗设备购置中未考虑医院实际情况,片面追求高、精、尖,对设备采购的经济效益缺乏专业性分析,致使设备利用率不高,闲置现象比较严重。很多医院在日常工作中,对资产的日常维护保养重视不够,等设备出现故障时再维修,一方面增大了维修成本,另一方面又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对资产的盘点、报废、调拨等工作的重视也不够。

2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对策

2.1加强人员素质培养,转变财务管理理念

任何工作的实施最终都必须落实到具体操作的人员,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了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首先,要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医院应积极鼓励财务人员通过自学、培训等多种形式考取专业技术等级证书,不断丰富业务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其次,医院还应提供平台,让财务人员走出去,学习行业的先进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理解现代医院财务管理新理念,以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对医院财务管理所带来的影响。明确财务管理责任制,建立总会计师制度。新《医院财务制度》中明确指出:三级医院必须设置总会计师,其他医院可根据实情情况参照设置。同时,医院等级评审也要求医院实行总会计师制。总会计师的设置有严格的专业要求,由总会计师承担医院财务活动的领导和管理责任,能有效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2.2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医院应严格按照《医院财务制度》开展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的编制紧扣医院战略目标,对历史数据加以对比分析,认真复核基本数字,保证预算的可靠性、合理性和完整性。如果预算制定的依据发生重大变化,应及时作预算调整。医院预算按程序报批后,必须严格执行批复的预算,并将预算逐级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责任科室或责任人,科室各项开支只能在预算内支出,促使科室加强管理。医院还要加强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同时对预算执行情况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将预算执行考核结果与内部综合绩效考核挂钩,将全面预算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落到实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3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在医院经营过程中,要想实现利润最大化,就需要将财务风险降至最低。因此,医院上到院领导下至普通职工都应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做到能够最大化地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化解。医院领导层应认真分析医院的经营环境,明确医院财务风险的容忍度。医院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使用各种有效措施,将可能遭受的风险限制在可控范围内。建立完善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内部控制体系。同时,医院还要重视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加强内部监督的力量,将一切隐患在源头消除。

2.4实施稳健的投资策略,加强资产管理

医院在投资前必须对市场需求、资金来源等作出科学的判断,对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收期等经济效益作出专业性和可靠性的分析,杜绝盲目投资。同时,加强资产管理制度的落实。比如: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指定专人负责资产的日常保养维护及保管,防止资产流失。严格资产调拨、报废制度,定期进行清查盘点,保证资产的安全。

作者:耿华 单位:四川省资阳市精神病医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晓华.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0(14).

[2]任建枫,白雪琴.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现状的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1(2).

[3]张彤彤,赵国华.浅谈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1(35).

第九篇:医院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并对医院的综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一环,对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加速了医院内部资金的流动,给医院内部财务管理体系又带了新的挑战。本文重点分析了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医院;财务管理;经济效益

医院财务管理包括医院资金的管理、控制和分配等一系列活动,是医院经济管理的核心部分。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获得快速发展,医院作为一个社会医疗服务机构,也应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模式,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我国医疗改革的背景下,医院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合理的财务管理,利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来提升医院的资金使用效率。本文针对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应地提出了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建议,从而为医院经营决策提供有益帮助。

1医院财务管理概述

要探讨医院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首先需要了解何为财务管理。按其定义来讲,财务管理是基于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资金流通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简言之,医院财务管理是具体到医院这个领域的资金管理和分配。医院的运行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资金运作系统来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转,而财务管理正是扮演了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医院中医疗器材、医用物品、基本的医疗设施乃至医护人员的薪资都需要经过财务机构处理,可见,医院的财务管理在整个医院运营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医院的投资和收益有着直接的指导和管理功能。医院的财务管理过程可以看作是医院运用科学的手段管理医院财务活动、调节财务关系的过程,是资金进行科学处理的过程。目前,市场的激烈竞争已蔓延到医疗卫生领域,使医院与医院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如何充分调动资金的作用,将有限的资金分配在合理的地方,成为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

2医院财务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

2.1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医院的财务意识淡薄主要是指医院管理者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只注重财务管理的基本功能,而忽视了财务管理顺应时展的新兴功能,即仅仅把财务工作停留在简单的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处理业务单调,没有将财务工作与医院业务很好地联系起来。这样的处理办法使财务人员简单地从事着会计的基本工作,从思想上形成定势,更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利于医院与时代的接轨。另外,医院的财务管理虽处于辅助的角色,但却对医院决策、工作监督具有重要作用,而这往往受到管理者的忽视,使财务管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此外,财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也影响了财务管理的正常运行。受人情社会的影响,很多大型医院的财务人员的职位并非通过正常渠道竞争而来,而是通过人情关系获得,其中还不乏一些非专业出身的人员,这样就使财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由于一些财务人员只掌握基本的财务核算知识,很难对一些专业数据进行深入地分析,加之综合知识欠缺、创新意识不足,这样很难达到财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导致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混乱。

2.2财务管理制度落后,缺乏个性

财务管理制度是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但目前大部分医院部门的管理制度并非近期制定的,多是常年遗留下来的旧制度,内容已经不符合现代医院制度的发展。即使有些较为先进的财务管理制度出现,也存在空喊口号、应付了事的情况,并非真正立足医院的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办法。另外,医院财务管理制度还存在着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的现象,即各大医院的制度大都相似,没有立足于本院的情况制定制度,只是院与院之间的相互“抄袭”。这样一旦出现财务问题,就出现了责任人缺失,无从应对的局面。由于财务工作环节的失误,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资金的运行情况,使医院在进行投资时缺乏科学的数据分析,使医院在购置器材、建造房屋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由于缺乏有效的资金评估及风险预测,就使医院在真正运作过程中容易造成资金短缺或资金闲置的情况,没有发挥资金应用的作用。另外,医院在购置设备时,只重视各种先进器材的购入,而轻视其的维护和保养,使很多器材和物品重复购入,造成了资金的浪费。

2.3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监督与评价环节

财务监督和评价是完成财务管理工作的辅助性环节,虽然处于辅助地位,但其意义重大。很多医院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只重视开始和过程,而忽视对于结果的分析与评价,没有做好总结和反馈工作,这就使很多工作重复进行,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体系,即使在解决问题后也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和教训,这就使再次遇到相似问题时仍不能有效快速地解决,还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由于财务工作涉及的资金量大,运作风险高,使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做到准确、高效,杜绝失误现象的发展,而财务监督工作能够很好地解决这方面的困扰,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此外,有效地财务监督还能防止部分低素质人员以权谋私、贪图私利现象的发生。但在现实工作中,有些医院缺乏对于财务管理的有效监督,出现财务问题时,难以快速地找到问题的关键,影响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3解决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的建议

根据医院财务管理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财务管理制度落后与缺乏个性、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监督与评价环节,本文提出的解决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的建议如下。

3.1增强意识,立足实际制定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需要从意识层面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作为医院的管理人员,应该更新管理思想,采用更先进的管理知识来保证医院的运行,要积极主动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对医院运行的重要性,从而调动整体的积极性。第二,财务管理制度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总纲领,因此必须制定好相关的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首先,要立足医院管理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和办法,而不是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其次,要使医院财务运作透明化,使各部门的财务人员了解医院资金、财务的运作规律,明白资金的来源于去向;最后,建立一整套的资金运作系统,明确不同资产的分配与管理规则,加强医院的预算管理,保障各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

3.2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多用来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变通性,因此要重视人的作用。医院中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是进行财务工作的主体,他们的素质决定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医院及各部门应该重视起来。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完善医院的用人制度,严格按照科学的选拔制度筛选人才,避免以权谋私、人情交易等现象的发生;其次,要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入职培训,增强他们的财务意识和工作能力;再次,要定时进行财务人员的在职培训,使他们深入学习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加深对财务工作的理解;最后,要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考核,一方面检验财务人员掌握的财务知识情况,提高其基本素质;另一方面,也为更优秀的工作人员提供机会。

3.3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和评价机制

医院要认识到财务监管和评价的重要性,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监督和评价机制。首先,要加强医院内部各部门的相互联系,使其明白与之相联系的其他部门的运作情况,为各部门的相互制衡提供条件;其次,各部门在明白相互间的利害关系后,要加强彼此的监督和制约,防止不法现象的发生;最后,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要加强评价机制的作用,对于各种可能或已存在的问题,作好必要的记录,对于一些解决问题的成功案例,要作好经验分析和总结。

4结语

面对目前愈演愈烈的竞争,各医院应该做好调整和应对,尤其在财务管理方面,更要加强重视,全面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针对目前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医院要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对现在还没有发现的问题也要做好防范工作,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

作者:明月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彤华.浅谈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医院研究与教育,2008(5).

总会计师论文范文7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标准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对于促进学生财务管理专业技能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长期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对财务管理专业进行相关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能够有效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一、实践教学相关内容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家、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并出台系列文件来加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实践教学主要是建立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对于今后的教育而言,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同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与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课程作为改革的核心与难点,要坚持以实践课程改革为重,而实践课程的教学安排和设计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财务管理专业作为现今就业前景教学、报选较为热门的专业,随着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扩招的影响,造成财务人员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在实施的教育改革中,强调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要以应用型为导向,建立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财务管理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现在由于人们对于财务管理的实践教学本质认识方面存在欠缺,因此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建设也成为相对薄弱的环节。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评价原则,当前主要遵循配比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持续规范原则,在实践教学设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将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综合素质结合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考虑到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对建立的评价体系要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确保建立可持续性的评价体系。

二、当前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发展现状

财务管理专业作为财经类的专业,同其他相关学科的实践教学一样,具有操作性不高、模拟难以及虚拟性场景建立难的特点。随着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招生人数的不断扩招,财务管理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财务管理专业方面的实践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应用型院校相较于其他类学校而言,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多是工作在一线的专业人才,这对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虽然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实践学时在课程总学时上的比例较高,由于假期时间、毕业生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占据相当大的学时,真正与实践教学联系紧密的学时所占比例较少。对于以上存在的情况,需要积极提升学校对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提高实践教学课时所占比重,只有充足的实践教学学时才能够更好地保证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由于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涵盖通识教育课、学科的相关基础课程、专业课等不同层次,同时不同的层次的课程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有些课程内容可能包含一定的实践教学内容。这就造成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对称性,使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很好地衔接起来,进而影响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评价的效果,由于课程设置的间断性、对实践教学课程不够重视,当前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设计存在不完整,需要完善。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多重视理论教学质量的评价,从而忽视对其质量的评价。实践教学的内容也大多是与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评价为主,没有关注学生实践效果的评价以及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很少涉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此外,当前的实践教学评价主体较为单一,考核方式形式化,大多数的实践教学评价是以校内教师的评价为主,缺少其他利益相关方面的评价,例如实习生主管部门的评价、相关实习企业的评价等。当前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式仍采用传统方式,不能够综合反映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其评价方式有待进一提高。

三、构建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标准

面对多数学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出现的流于形式的、缺乏科学性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严重影响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与质量。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特殊性,要求其实践教学的评价目标要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在今后构建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标准时,最为重要是要确定合理的评价目标,由原来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向实践考核转变,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实践教学的评价目标的制定,要坚持总体培养目标和具体课程目标相结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总体目标的引导作用,将实践教学评价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当中,以便进行科学的评价。实践教学相对于其他教学方式而言,是一种较为综合、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多个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包括教师、相关教学部门、学生、校外企业专家等主体。为进一步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在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对以上主体进行考核。教师作为与教学密切相关的主体,对实践教学起着最为直接、全面的作用。同时,学生作为实践教学的主体,在进行评价时,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校外企业、相关教学部门作为第三主体、宏观指导的职能部门,对于实践教学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这需要他们作为第三方对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进行评价,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评价效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在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科学的评价指标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较为丰富,包括课程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校外实习等多个内容,实践课程在其占据多数学时,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因此,设计出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实践教学成功的关键。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中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过程、实践教学效果。实践教学条件是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对于这一维度的考核重点参考该实践教学基地是否固定,是否符合财务管理专业技能的实习场所,以及是否有专人负责学生实习等。实践教学过程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其考核评价要重点考察教学是否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实践效果的评价主要关注其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教师与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是否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同时又提高双方整体的综合素质。在这一项中,既包含学生自身的评价,又包含教师、相关教学部门、校外企业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张洪浩.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基于战略地图的研究[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6

[2]靳霞.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6.11

总会计师论文范文8

关键词:高校;科研津贴;内部控制

科研是一个经济体发展的源泉,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而科研津贴是衡量一个促进科研创新的手段之一。加强高校科研津贴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提供有力保障支持高校科研工作。高校应站在内部控制整体视角上,不断探索对科研津贴更好的管理及有效的控制措施,是高校科研津贴加强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效地完善并健全科研津贴内部控制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1高校科研津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高校在不断完善科研津贴管理制度,但是目前高校科研津贴管理中存在如下问题。

1.1科研津贴规章制度的推行效果有待加强

虽然高校出台了有针对性的文件,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以上规章制度相对较细,内容较多,不同部门的负责人、科研人员掌握的熟悉程度不同,对于推行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2科研津贴支出缺乏监督

科研津贴支出需与实际情况和预算一一对应,然而部分科研人员往往轻视科研津贴的支出,会导致科研津贴缺乏有效的监督,同时,审计部门往往在科研津贴列支后才进行事后审计,无法保证科研津贴支出符合相当要求,因此,科研津贴列支往往由财务部门进行控制,但是由于工作量较大,财务部门无法控制每一笔支出金额和事项是否与预算一一对应。

1.3风险意识不足

高校风险控制问题突出,工作人员风险意识不足,例如:财务人员对科研津贴支出管理不强,对科研津贴支出审核不严格,会造成科研津贴滥支,从而导致“科研腐败”。又如:科研人员对科研津贴的管理意识不强,认为科研津贴是自己的钱,这些都会造成科研津贴滥用。只有从意识上加强对科研津贴管理控制,才能从源头上降低风险。高校长期缺乏风险管理观念,未建立良好的风险预警和风险管理制度,也未形成有效的风险评价体系,面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不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科研津贴风险,会导致科研津贴存在被滥用的风险。

1.4信息化建设不充分

在信息化的今天,有较多的方式可以选择,还停留在传统的沟通交流方式上,不随发展构建信息化建设会导致工作效率无法提高,工作水平无法改进等问题。例如:科研津贴支出未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支出数据仅能在业务发生后进行收集,而非业务发生时,无法及时更新,若用于决策的支出数据不能够及时更新,那么提供的信息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样不利于业务管控。

1.5内部审计监督不到位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相对较差,由于高校各部门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计部门对科研津贴审计往往仅仅做表面审计。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于一些人为的干涉,往往重审计而轻处理,最终束之高阁。目前高校内部审计往往倾向于事后审计,对科研津贴预算决算、津贴支出使用及管理很少过问,错失了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即使在事后审计中审计人员发现了问题,但是不合规的支出已发生,无法再做过多的改变,只能做一些弥补措施,将不合规的支出做出调整,导致内部科研津贴审计流于形式。

2发达国家高校科研津贴内部控制的经验及借鉴

2.1美国强调项目管理模式

美国对科研津贴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并行,美国政府监督由司法部门和社会共同监督,为保证科研津贴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实行的条例是由总会计师协会制定的。因此,为保证多元化的监督方式,增强监督效果,对于立法机关和内部监督机构的监督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将有关监督报告向社会大众。通过不断完善的科研津贴监督制度,促进科研津贴的使用的效益不断提升。美国高校对风险控制更加严格。部分高校除了可以获得财政资金外,还可以有限的资金获得额外的投资收益。因此,美国部分大学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科研津贴管理风险,财务风险,资金风险,还包括:投资风险、市场和法律风险。美国大学高度重视风险防范,为了控制风险,会有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会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对风险能够更好的衡量、评估、应对。

2.2英国强调科研津贴管理机构划分

科研津贴在英国为了方便管理,做了机构划分,第一层是公共管理机构。这一机构是强调主要从加强预算管理方面来对科研津贴加强管理,所有从政府下拨的科研津贴都要由第一层的公共管理机构来管理。第二层是由社会团体组成的管理机构。这一层由具有“准政府”职能的董事会联合高校相关的管理机构联合组成的管理机构,这种具有“准政府”职能的研究理事会不仅要推进科研工作,还要对专业人员进行培训。第三层是各高校科研内部管理部门组成的执行管理层,主要由学校基金理事会负责。这三个层次互相配合、相辅相成,第一层负责宏观方面,越往下负责越微观的事务。由各种层次的互相配合监督和管理,使得高校科研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高校的规章制度,在列支往往小心谨慎。在科研过程中,要对社会公众公布科研进度,研究价值,要接受舆论和媒体的跟踪报道。

2.3日本突显事后监督

和欧盟的事前监督不同,日本更多的是采取事后监督。日本要求政府监督外,还加强了社会大众监督管理,以保证更好的监督效果。日本法律明文要求,日本科研机构要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将审计结果以审计报告的方式向社会大众公布。以促进社会监督的实现。除了发挥监督主体的作用外,日本还不断加强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为监督主体提供有效的信息。该信息系统在各阶段对信息收集。

3内部控制角度下科研津贴改进措施

针对科研津贴存在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改进措施。

3.1完善科研津贴管理制度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于学术论文、专利、专著、科研成果等按照不同级别制定出与之相对应的考核体系,制定完善的科研津贴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的修订该制度,使得该规章制度符合现发展的要求。

3.2加大力度开展科研津贴内部审计

高校科研津贴繁多且金额较大,管理难度略大,为降低科研津贴违规使用的风险,有效的开展科研津贴内部审计显得尤为重要。科研津贴审计过程中,应关注津贴使用的合理合规性以及真实性,关注有无违规使用科研津贴,采取有效的审计手段,弥补漏洞,将违规违法行为扼杀在摇篮里。内部审计工作要着重关注科研津贴的真实与合规性。在审计的方式上可以采用事后审计或事中审计,对于科研津贴金额较大,涉及范围较广,采用事后审计如:重点排查法,也可采用事中审计,从一开始就对科研津贴进行把关,从源头上就进行控制,在科研津贴使用过程中进行追踪审计。加大力度有效的开展内部审计,是为科研津贴合法合规合理使用提供保障的手段之一,才能有效的降低科研津贴违规使用风险。

3.3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高校要加强内部科研人员和相关部门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如:财务人员要强化财务系统风险、信息技术风险;科研人员要加强预算管理风险、收支管理风险;资产部门要加强资产管理风险和采购管理风险等。在科研津贴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风险,只有每个环节提高风险管理意识,才能有效的降低风险。高校可以通过对关键部门人员进行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培训,推进风险文化不断延伸;定期或不定期发放和颁布法律学习的资料,采取多形式、多方法的方式加强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

3.4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建设中,各沟通交流工具、各管理信息系统不是孤立运作的,要充分发挥各项系统的功能,就需要将各种工具、各项资源整合起来,而非仅仅将工作变成电子化,需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高校可将各种资源整合成数据库,纳入信息化系统,为科研人员查询与汇总信息提供方便。

3.5加大力度开展科研津贴内部审计

高校科研津贴繁多且金额较大,管理难度略大,为降低科研津贴违规使用的风险,有效的开展科研津贴内部审计显得尤为重要。科研津贴审计过程中,应关注津贴使用的合理合规性以及真实性,关注有无违规使用科研津贴,对于高风险的科研项目,采取有效的审计手段,弥补漏洞,将违规违法行为扼杀在摇篮里。内部审计工作要着重关注科研收入、科研支出、发票的真实与合规性、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与处理、科研合同的合规性以及结题是否结账等多方面。在审计的方式上可以采用事后审计或事中审计,对于科研项目金额较大,涉及范围较广,采用事后审计如:重点排查法,也可采用事中审计,在立项阶段,就组织审计工作小组,从一开始就对科研津贴进行把关,从源头上就进行控制,在科研津贴使用过程中进行追踪审计。加大力度有效的开展内部审计,是为科研津贴合法合规合理使用提供保障的手段之一,才能有效的降低科研津贴违规使用风险。对于不涉及国家机密的科研项目推进信息公开制度,保证科研津贴使用过程公开透明,利用群众的眼睛来对科研津贴进行监督,将科研津贴监督做到阳光化。高校可将单位每年的各项科研津贴的支出进行公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有让津贴在阳光下支出,才能有效的杜绝科研腐败。

4结束语

高校科研活动的基础性工作包含科研津贴管理,高校的科研水平,科研人员能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的动力,科研津贴有效的被管理能够直接影响高校科研事业有序的发展。未来高校的发展趋势主要依靠以科研养事业,以事业促科研。目前,高校承担的科研任务越来越多,科研津贴管理中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为了有效的管理科研津贴,我国政府对科研津贴高效管理重视程度可以众国家不断的出台相关文件加强对科研津贴管控得出。为了增强高校可持续发展能力,高校上下必须充分认识到管好科研津贴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宋秀慧.高校科研津贴管理内部控制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0):44-45.

[2]马尚敏,李卫中.高校科研津贴管理内部控制审计重点研究———基于COSO内部控制框架[J].中国内部审计,2015,(11):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