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农支教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支农支教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支农支教论文

支农支教论文范文1

关键词:高职生;民族文化;理想信念

一、研究背景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而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教化作用。从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探究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有助于高职学生树立个人职业理想目标,促进其全面发展。近年来,诸多学者把目光聚焦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研究,从不同研究领域、视角及研究方法回顾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历程、面临的困境与选择及实施途径,但对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有待加强。首先,对高职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理想信念教育关注不足,通过整理1994年至2017年CNKI的资料发现,建国以来,对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以大学生为研究主体,而对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较少。其次,对民族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融合的研究较少,篇名为“民族文化传承下理想信念教育”的期刊论文屈指可数。可见,目前较少学者将民族文化与职业教育中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进行研究,高职生民族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的融合性研究仍具有较大发掘空间。

二、民族文化传承视野下加强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生受多元文化的冲击,理想呈现出矛盾性和多变性等特点,而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对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例如,中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博爱精神、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等有助于提高当代高职生的综合素质,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和教育案例。高职生通过深入学习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既能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熏陶,又能构建正确的思想道德体系。利用民族文化中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对高职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助于提高其政治素养,健全人格素养,完善文化素养。通过汲取民族文化成果,为自己的理想信念方向选择和价值取向奠定文化基础和审美基础,最终转变为行为自觉与价值追求,促进高职生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统一。因此,民族文化传承视野下加强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尤为必要。

三、高职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高职生理想信念的现状

随着多元化思潮的涌入,社会环境不断变化,高职生民族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都面临着新的冲击与挑战。传统民族文化受到剧烈冲击,高职生开始追求外来文化,理想信念追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但高职生理想信念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但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各种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潮如潮水般涌入,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灵,部分高职生无法适应新的时代背景,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的影响,出现了民族文化认同感弱化、理想信念目标模糊、政治信仰迷茫及社会责任感弱化等问题。

(二)高职生理想信念现状的产生原因

1.高职生对理想信念教育不重视

高职生相较于统招本科生,理论基础知识相对较为薄弱,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兴趣不大,更重视操作技能的获取,面对传统思想政治课的理论灌输和空洞说教积极性不高,对思想政治理论、人文素质培养等课程重视度不够。因此,多数学生出现了个人理想,人生目标不明确等困惑。

2.学校理想信念教育力度不足

首先,学校对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不重视。随着社会职业化进程的逐步发展,各高职院校对高职生的培养定位趋于稳定,主要是培养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因此,在教学中重实践轻理论,教学课程以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功能较强的课程为主,而轻视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加之高职院校的学制较短,大学专科一般2至3年,学生还需外出实习半年左右的时间,便大大限制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深入开展。其次,学校理想信念教育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传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说教和灌输为主,教师绝对掌握话语权,往往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持续高强度的思想道德观念传播和灌输,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动。”[1]这种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使教育内容空洞化、抽象化,脱离实际情况,不能引起学生共鸣。最后,高职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主要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单一,且与学生实际脱节。

四、民族文化传承视野下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途径

(一)以第一课堂为主阵地,将民族文化资源融入理想信念教育课堂

课堂教学是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阵地,对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直接导向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全方位整合,将民族文化资源融入理想信念教育课堂,紧抓民族文化教学中的德育资源,通过文化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实现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结合。教学内容上,一方面,开发与理想信念有关的文化教学资源。针对不同专业,给高职生列出每学期必读的中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教育读本,如《文化中国》《中国文化•中国事情》等,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得体会分享,通过了解优秀的民族文化提升高职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理想信念。此外,也可结合地方人文资源、历史文化编写高职生教育读物,如编写当地乡土史、民俗文化等校本教材,既有利于传承本土民族文化价值,又利于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结合具体专业开设传统民族文化类课程,增加本土文化、文学艺术、历史研究、道德推理等课程,如增设书法、戏曲、职业道德等选修课程,弘扬传统文化精髓,通过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高职生在深刻理解中国民族文化和文明历史进程的过程中,培育民族情感,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学方法上,一是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民族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改变传统理想信念教育的单一说教和灌输式教学,从高职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用民族文化的经典格言和著名人物事迹等解读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二是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传统民族文化。例如,在具体讲授某领域或某项技术时,可先让学生了解其发展历史及古人的操作方法,使其感受古人的魅力,以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学生的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

(二)以社会实践教育为平台,通过民族文化实践活动渗透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3]课堂外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在民族文化实践活动中亲力亲为,切身感受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强化其民族精神,增强道德意识,提高道德水准,形成健全的人格,以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时效性。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研、支农支教及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受社会的进步,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例如,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活动。首先,以地方红色资源为依托,带领学生实地参观红色文化基地,指导和组织学生调查地方红色资源的开发、保护等情况并写成调查报告,或在参观的同时拍摄相关照片制作成视频短片,待考察结束后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学生通过此类实地参观可以近距离地感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产生心灵共鸣,领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从而确保自身在政治上、思想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成立与教学内容相适宜的地方史专题研究小组,组织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教师可带领学生访问革命前辈或历史事件的亲历者,通过革命前辈的亲自讲述回到历史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走进历史,去领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以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最后,学校可组织学生身临其境体验艰苦的革命生活,带领学生深入革命教育基地,参加当地的社会公益志愿活动,磨炼学生意志,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三)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通过民族文化教育氛围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感染力

校园文化对培养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能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因此,高职院校要找准校园文化定位,融入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因子,构建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首先,高校应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设计校园人文景观,使教室、图书馆、学生公寓等成为理性信念教育的阵地;通过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媒体,开辟理想信念教育专栏,宣传具有崇高理想的人物及其先进事迹。其次,将新时代下的理想信念教育理念融入到学校的优良传统、办学思想、校训和校风中,有意识地营造理想信念教育的舆论风气以及审美观念,使大学生时时刻刻都受到理想信念教育和熏陶。最后,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用崇高的理想信念信息占思想占领网络阵地,为理想信念教育创设全方位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唐伟优.“微博课堂”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文教资料,2013,(12):150.

[2]李毅弘.经济全球化视野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J].天府新论,2009,(5):149.

支农支教论文范文2

1概述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从2004年办学至今,利用寒暑假及学生课余时间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认识,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融入社会。但因活动繁多,个别社会实践活动存在走形式、学生参与度不高。笔者通过教授《管理学》课程的一些思考,结合近几年亲自带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感受,一直努力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管理学》课程相互结合的有效方法。力求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一个有效的载体,让学生感知管理学理论知识的魅力所在,并调动学生学习《管理学》的热情,激活他们勤于观察思考的内在潜力,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最终将《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服务于应用型人才模式的培养,助推学院的转型发展。

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管理学》课程教学现状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是巩义籍著名教育家王广亚博士为造福桑梓、支持家乡教育事业,于2004年捐资创办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院以经济、管理、财会专业为主,兼顾文理工科各专业多学科协调发展。目前各个学院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类型有社会认知型实践、专业认知型实践和专业研究型实践三种。在暑假社会实践座谈会上的反馈、辅导员交流座谈会、对学生群体进行调查得知:我院大部分学生参加过社会认知型实践,少部分学生参加过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三本院校的学生很少参加专业研究性实践。社会实践工作大多也是院团委老师进行安排部署,专业课教师几乎很少参加。学生实践的内容大多是从团学工作的角度出发进行部署,几乎没有和学生在校所学课程进行结合。而《管理学》课程在我院管理学系、会计系、商学系均有开设,对于经管类高校来讲涉及面极广。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很多教师在课程上进行“一言堂”、“满堂灌”、“从理论到理论”,教师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教师并没有教会学生将《管理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去,用管理学的理论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随着我院掀起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热潮,课程教学改革也在助推转型发展。笔者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有效载体,击开《管理学》课改新思路。

3将两者有效结合,提出课改新思路

通过近期担任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后,深刻体会到学生仅通过课堂教学对《管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远远不够,需要知识进行外延。结合以往笔者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将社会实践和《管理学》教学工作两者很好地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完相关理论知识之后,带着问题深入到社会实践活动场所,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管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贯通,从而提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具体思路如下:

3.1社会实践活动要改革。

院团委号召各个系部在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上能尽量贴合专业实际。各个系部有效的利用建立好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最好由专业课教师担任。这样教师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的把学生将要到达的实践活动场所情况和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衔接,为学生后续带着问题去参加社会实践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例如:2014年7月初,笔者带领13级部分会计系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到巩义市豫联集团参加社会实践。这个项目是系部2014年年初签订好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在参加社会活动之前,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就给学生安排好如下题目:豫联集团的企业概况是什么?多个企业为什么合并重组?背景是什么?豫联集团是如何成长起来的?豫联集团的标准化体现在哪里?豫联集团的人性化体现在哪里?豫联集团的利润率大概有多少?要想成为豫联人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从豫联集团中层管理人员看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良好的管理素质?豫联集团的目标管理体现在哪方面?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紧紧围绕《管理学》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激活了该课程的知识体系。

3.2教学方法要改革。

《管理学》课程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没有去豫联集团社会实践之前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在豫联集团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案例教学法将涉及到的《管理学》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讲解。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教学法让学生在豫联集团社会实践时寻找到的答案拿出来给大家分享,从而将《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引向更深层次。另外,有些理论知识可以进行有效地串联,通过模拟教学法,运用合作小组形式,设计管理活动情景,引导学生运用管理原理、理论和方法,完成系列实训作业。

4结果反馈

通过近一年半的教学实践,将《管理学》的教学工作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这样一个有效的载体进行改革,效果显著,顺应了高校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要求,契合了学院走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目标。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与《管理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非常欢迎和赞同。同时需要注意两点:第一,社会实践活动带队老师要尽量从教授《管理学》课程的教师中选择,所选实践地点要尽量结合《管理学》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两者相互结合的优势。第二,学生对于已经讲授过的理论知识,教师要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及时提醒学生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对于没有学到的理论知识如果实践过程中遇到同类问题教师要善于提醒学生要有印象,为后续课堂讲解铺垫好基础。通过学习、实践、体会思考、再实践、然后小组讨论、教师最后总结发言、学生再巩固这样一个良性的学习机制,抽象难学的《管理学》课程自然就变得易学、易懂、易掌握。

作者:钟克明 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第二篇: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指标研究

一、以学生满意为本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第一,以生为本原则。

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大学生,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回报社会,为今后的就业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进行社会实践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需求为核心、以学生获益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彻底改变“走过场、玩玩打打”的不良现象。将被动变为主动、形式变为实质、体验变为收获,将社会实践评价作为评价自身进步与否、成熟与否、成功与否的标准和方式,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锻炼、磨练品质、增长才干。同时,评价的指标体系还要有利于促进实践者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发挥,鼓励学生自主地开展实践活动,不断地强化主体观念,增强责任意识,发挥主体作用。

第二,知行统一原则。

知行统一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大学生要通过社会实践,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用实践检验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努力达到学以致用。因此,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选题时,必须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社会需求与锻炼提高相结合,将奉献青春与发挥作用相结合。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增强实践动手能力、知行合一,努力使自己成为新时期社会需要的实践实干实用型人才。

第三,全面评价原则。

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不仅要考查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该考察其为人处世、情感态度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现有的评价方法大多关注于学生怎样做事,而忽视学生怎样为人。社会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要树立综合性、全面性思维。要通过社会实践的评价,引导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做事成人的平台,将个性与全面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通过综合评价,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水平,避免单一的评价方式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全面性,保证客观、真实、准确。

2.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的指标体系。

第一,组织策划评价指标。

组织策划是活动开展的首要环节和先决条件,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而言,组织策划阶段主要包括学校重视、组织动员、主题选择和方案设计等。从宏观层面看,高校首先要将社会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规划,规定学时和学分,纳入学生的综合测评,并保证专项工作经费到位。其次,高校要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加大社会实践基地的投资与建设,与实践基地建立良好的关系,形成长效的实践机制,为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准备。从微观层面看,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开拓眼界、增长才干,实践活动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基础前提。方案设计应该包括实践目标、实践形式、实践培训、实践保障、实践成果等。方案确定后,还应围绕实践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包括查阅资料、调查问卷和教师指导等,进一步完善实践内容、备齐实践物资、做好实践准备等。组织策划阶段的评价指标至少应包括:一级指标(组织策划),权重占20%。二级指标包括学院组织动员情况与实践基地(单位)联系情况,各占10%;实践方案策划情况、接受学校培训情况、实践经费落实情况,各占20%;实践队伍搭配情况占5%;指导教师参与情况占15%。

第二,实践过程评价指标。

实践过程是社会实践的核心,是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身情感情绪的体验,直接影响实践者的体验成效和收获质量。因此,从学生满意度的角度,实践者的态度和能力是实践评价的重要指标。实践者既要围绕实践目标和内容,认真记录访谈资料、拍摄实践影像、撰写实践日志、感悟实践体会等,保证积极的实践投入态度;同时,实践者还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应变挫折能力、资源利用能力等,展现出众的实践能力。因此,在社会实践实施阶段,评价指标不仅仅停留在表层成果的产出上,即实践者的态度上,还应该有针对性地体现在实践者的能力上,通过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或实践地评价等方式,展现实践者的实践能力,保证实践评价的科学性。实践实施阶段的评价指标应至少包括:一级指标(实践过程),权重占50%。二级指标包括实践者团结合作的情况、实践者爱岗敬业的情况、实践者的积极主动性、实践者沟通的能力,各占10%;实践者应变挫折的能力、实践者资源利用的能力、实践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占20%。

第三,总结评比评价指标。

总结评比是对实践过程的系统回顾和认真梳理,是评价社会实践活动优劣的核心指标。实践者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都会产生一定的实践成果,因此,总结评比阶段评价的指标可以围绕实践成果来设置,评价它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否产生具有价值或影响的物化成果以及实践者答辩的表现情况等。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方面,可以用完成实践计划情况、宣传媒体报道情况、高校和实践地对实践者的评价等指标来进行评价。物化成果是实践者通过实践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和提炼的文字、照片或视频等材料,但总的来说可分为体会感悟类和总结报告类,体会感悟类可用真实性、生动性、实用性来进行评价,总结报告类可以用科学性、创新性、规范性来进行评价。实践答辩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实践者对实践过程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考察实践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总结提炼能力等,可用表达的准确性、语言的流畅性和逻辑的严密性来进行评价。总之,社会实践的总结评比指标一定要引导学生到受教育、作贡献、长才干上去,强调过程的重要性,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真正有所受益。总结评比阶段评价的指标至少应包括:一级指标(总结评比),权重占30%。二级指标包括完成实践计划情况、媒体宣传报道情况、高校对实践者的评价情况、实践地对实践者的评价情况,各占10%;总结报告类成果的科学性、创新性、规范性,体会感悟类成果的真实性、生动性、实用性,实践者的答辩情况,各占20%。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效果的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增强社会实践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社会实践评价工作以学生满意度为根本,是高校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和具体体现。对学校而言,学生对社会实践评价工作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服务工作的评价结果,进而影响到对学校的总体评价。对社会实践主管部门(一般指校团委或学工处)而言,其评价的结果直接反映出了主管部门的工作导向、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为实践者进行社会实践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和改进主管部门服务学生的工作水平。对实践者自身而言,可以发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不断地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从而提升实践者为人处世的能力和水平。因此,社会实践的评价一定要以学生满意、学生受益为宗旨,不断提高社会实践为学生服务的水平,创造成长平台,提供成长服务,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2.深入调研,满足学生对社会实践多样化的需求。

社会实践主管部门或组织者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之前要通过问卷调查、交心谈心、采访座谈等方式加强调研,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在主题选择上,要充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尽量多地提供实践的主题;在实践模式上,不要千篇一律地选择支教或者实习体验,适当鼓励就业单位挂职、志愿服务、感悟体验等模式,鼓励学生朝多样化趋势发展;在考核评比上,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实践模式的特点,淡化实践影响,注重实践过程,强化实践体验,凸显实践受益。

3.建立制度,保障社会实践评价工作的常态化。

社会实践是人才培养的实践载体,有着其他载体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实生活中,由于高校的中心工作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再加之实践评价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导致了科学公平的社会实践评价机制难以形成。因此,要保障社会实践评价工作的常态化必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参与院系要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结果作为重要的指标纳入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总体评价之中。要建立以带队老师和参与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组织,建立以学生满意为导向的评价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流程,确保实践评价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对社会实践成果进行评价时,要注重比较与分析,既要看它现有的物化成果,又要联系它过去的实践过程,还要看到它对今后的发展影响。因此,必须按照评价的要求与流程建立相关的制度规章,保障社会实践评价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作者:肖述剑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第三篇: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模式

一、项目化社会实践的概念

项目化社会实践,是指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科研项目申报立项有机结合,并按照科研立项的管理形式给予科学规划指导的一种模式。将项目化管理模式有效运用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工作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学生活动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管理行为、降低管理成本,有效实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目标。

二、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大学生创新能力变化分析

人文学院是佳木斯大学最大的文科师范类学院,针对“当前学校课外科技活动大多以讲座、论坛、刊物等形式开展,缺乏有效载体,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效果不明显”的现状,自2013年6月开始探索实施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组分别选取2010级和2013级男女生数相同的200人作为样本,并分别于2013年5月和2015年6月组织了问卷调查。经过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一)大学生创新意识愈加强烈,创新热情竞相迸发。

2013级学生比2010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申请教师参与大学生科研课题的指导,他们对于参加“创新活动”的内涵比较了解,对“创新活动”和实践活动有特别大的兴趣,他们普遍认为大学生创新能力与个人就业之间呈正相关,创新热情空前高涨,参加创新活动的人数、次数远高于2010级。所以说,通过两年的引导,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在校学生的创新意识明显得以加强。

(二)大学生创新素养显著提高,创新思维逐步养成。

2010级中仅有8.2%的学生会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发现可以应用于创新活动的主题,而2013级恰恰相反,约有44.7%的同学能够时常发现创新活动主题,在回答“通过何种形式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问题时,2010级学生认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参加学术报告和讲座、做学习报告和专题社会调研,而2013级学生则恰恰相反,认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专题社会调研、参加学术报告和讲座、做学习报告,2010级学生中有21.7%参加过日常讲座及创新方面的选修课,有6.5%参加过创新为主题的竞赛,37.7%没有参加任何活动,没人参加过“挑战杯”辅导等专项讲座,而2013级学生中达到51.5%参加过日常讲座及创新方面的选修课,12.9%参加过以创新为主题的竞赛,22.4%参加过“挑战杯”等专项辅导讲座,仅有2.6%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活动。很显然,经过两年项目化活动的开展,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2013级学生的创新素养得到显著提高,创新思维更是得以逐步养成。

(三)大学生创新智慧充分涌流,创新能力快速提升。

2012~2013学年度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学生公开仅4篇,学院未曾开展项目化社会实践,没有院级立项,校级立项13个,省级立项4个,任何级别的奖励都没有。而2013~2014学年度学生5篇,开始实施项目化社会实践,院级项目52个,校级项目22个,省级项目8个,校级奖励6个,没有省级奖励。到了2014~2015学年度学生30篇,院级项目89个,校级项目34个,省级项目略有下降,但仍有4项,校级奖励13项,1项冲进省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可以说,经过两年的实践,全院学生的创新智慧得以充分涌流,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三、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第二课堂培养模式———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模式的构建

(一)健全组织架构。

健全的组织是夯实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模式的基本前提。为了保证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有序,一是要建立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亲任组长的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化社会实践工作宏观指导,主管副书记和教科研副院长主抓工作落实;二是应从院内外遴选出相关专业专家、学者组成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顾问委员会,负责指导制订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方案、课题指南、项目论证、项目评审等工作,进而有效提高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的层次和质量,不断丰富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成果;三是应以学院团委为依托设立项目化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安排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日常工作;四是要组建指导教师团队,吸引有志于支持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师,负责指导学生书写立项申请书、开展社会实践、撰写调研报告、论文等;五是应该建立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服务中心或者在学生会建立科技部等学生组织,专门为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服务。

(二)完善制度体系。

完善的制度是项目化社会实践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为了保证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得以顺利执行,必须要逐步制订并完善相关制度。此外,还“可以制定大学生实践管理准则,明确大学生管理和培训、权利与义务、量化考核等相关内容”,需要构建物质和政策保障机制、激励机制、项目培育机制等。

(三)规范项目申报。

规范的社会实践项目申报程序是帮助学生提高科研素养、熟悉立项申报程序、培养创新创业精神的基本策略。每学期开学伊始,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就应该召开调研会、工作会和研讨会,按照、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大学团委关于学生暑期“三下乡”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实践的实际需要、学院区域特色文化研究方向和学生专业实践需求,科学论证、明确主题,加强对学生立项的宏观指导。而后,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顾问委员会按照相关精神,编制课题指南、制订本学期工作方案、开展相关培训和讲座。按照工作方案,学院团委应秉持“严格规范学院组队,大力支持学生自组团队,积极鼓励学生个人实践”的组队原则,注重学生团队在专业、性别和年级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引导学生打破系别、年级和专业的限制,自行组成项目化社会实践团队进行项目申报。学生自主申报后,顾问委员会根据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对自主申报的项目进行严格的评审和定级,严把质量关,最终将获准立项的项目确立为项目化社会实践重点项目、特色项目和一般项目,并对不同等级的立项团队给予不同金额的资助,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四)建设科学平台。

科学、协调成体系的科研平台构建,必将能够有力促进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成果快速转化。搭建科学、系统的科研平台,具体说,一个是项目拓展平台,一个是成果转化平台。此外,还要就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以及成果参赛的方向构建另一个平台,在引导大学生参与项目化社会实践,完成调研报告、发表科研论文、参与出版成果汇编的前提下,支持大学生携带成果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

作者:王久才 李宏伟 单位: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四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应用

一、社会实践平台的种类

(一)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年一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由团中央发起,全国各高校积极响应,深入到农村广大地区送科技、文化、卫生下乡,大学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尽管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与农村实际需要相结合,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将自己在校所学的先进科学的生活观念在广大农村传播,紧密结合所学专业技术知识,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先进科技文化知识和生活观念的宣讲活动。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开启了一扇窗口,密切了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有益于高教体系建立针对性和切合实际的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策略和途径,一般学校里面组织的三下乡活动形式以支教、调查为主。大学生通过三下乡活动丰富自己人生经历,提升了自身素质。

(二)义务支教

作为学生社会实践中的重要一环,义务支教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检验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战技能的直接考验,更是提升学生自身素质,查缺补漏的良好机会。由于我国农村以及城郊地区常年缺少正式教师,教学资源严重短缺,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到这些地区从事教学工作是对教育资源的有效补充。可以说义务支教无论对大学生本身,还是义务支教所在地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双赢模式。

二、音乐专业学生在实践平台的活动方式

(一)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

1、理论普及宣讲。

重点在高校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和学生理论学习社团中招募组建实践团队,结合全国高校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中央文件精神,深入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厂矿企业等,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与国家领导人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

2、科技支农帮扶。

重点在涉农高校和综合院校的涉农院系中招募组建由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到相关县域与当地农业部门或农广校合作,开展农技人员培训、农业科普讲座、先进农技推广、为农民提供“田间地头”的生产实践指导等服务活动。

3、教育关爱服务。

重点在师范类院校或专业中组建实践团队,到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贫困县(乡),协助当地教育部门开展教师培训,帮助当地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以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组织大学生团队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活动。

4、文化艺术服务。

重点依托高校各类学生艺术团(队)和文艺类学生社团组建实践团队,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精心编排基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的文艺节目,到乡镇农村开展巡回演出。

5、爱心医疗服务。

重点在医学类院校或院系中组建专业实践团队,重点到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农村基层,开展流行性疾病防治宣传、基本医疗卫生知识普及等活动,为农民进行健康普查和常见病治疗,结合基层实际需求培训当地医务人员,捐送部分药品和医疗器械,协助建设乡(村)医疗站。

6、环境保护实践。

重点依托设有相关学科专业的高校及学生环保类社团,招募组建2支重点团队,到农村基层、县域城镇和城市社区,围绕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气候异常、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防等,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

(二)义务支教活动方式

以音乐专业学生为例,由学院学生工作部门牵头,组织联系有需要的乡村学校,编排课表,整理教案,学生将课堂所学转化提炼成教学内容,丰富被帮助学校的文艺课程,还可以组织学生编排文艺节目,定期开展演出活动,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社会实践平台对音乐专业思政工作的作用

支农支教论文范文3

高度重视高等农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价值

在中国,科教兴国战略早已被大家所熟识,可是,在经济发展热潮中,政府更倾向于将财政投入到可见的经济项目中,真正投入到教育领域的经费比例非常小,这也是我国在财政支出方面亟待解决与完善的重要问题。事实上,在有限的教育经费分摊上,又存在着向城镇地区的倾斜,广大农村地区教育经费问题十分紧张,导致农村教育落后,致使生活贫困的农民子女纷纷辍学。[3]95在农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训仍有广阔的市场,农民子女都渴望能步入学校接受教育,因为对他们来说,要想成为“山窝里的金凤凰”,就必须通过接受教育这一途径予以实现,有机会接受教育就意味着有希望踏出农村,走向城市,摆脱贫穷。近年来,农民工犯罪率居高不下与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有着密切联系,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与犯罪率是成反比的,教育程度的提高能降低犯罪率尤其是青少年犯罪率,可见教育对社会稳定有积极作用,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扩大农村人口接受教育广度,便可以减少农村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从而维护农村稳定,有利于整顿乡风,促进农村文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坚持以教育为基础,通过发展教育来引导农民提高素质,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一方面,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新型农民,另一方面,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从而提高农民收入。作为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一种专业性教育,高等农业教育既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一样,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又有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其他教育类型无法比拟的比较优势。正因如此,高等农业教育就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切身实际地为农民着想,要最大限度满足农民子女求学的愿望,探索针对农民子女的特殊招生规章制度,真真切切地使教育在农村广泛普及,面向农村大力拓展,努力扩大农民的受教育面,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为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出贡献,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4]57

从高等农业教育的角度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

现阶段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文化水平不高,大部分是文盲或半文盲,这就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普及应用,一些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难以在农村中进行广泛推广。另外,在从事农业研究工作方面,从事农林的技术人员在全国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的比例极其低下。在国家“211工程大学”中,农业大学也仅占4%,并且在这些院校中,“非农”专业学生比例过高,真正农学专业的学生很少,大部分学生的关注点也不在农业本身。同时,知识化还体现在农业生产科技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实现科技进步,才是农业发展的唯一出路,可以看出,我国要致力于调整以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必须借助高等农业教育在人才和技术方面予以支持,真正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研究人员的知识水平,并将农业先进技术广泛普及到农业生产中,这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新农村建设也将在对于上述不足进行不断地调整过程中取得实质性发展与进步。根据我国地形地貌的不同特征,以及气候等方面的差异,农业生产应该遵循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自身特点,制定符合自身的生产方案,鼓励多元化,比如在丘陵众多地带,机械化经营不太现实,就可以发展小规模精品农业,在水源丰富地区,可以优先考虑发展水产养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探索一条最佳的农业发展之路。

多元化的支农体系,主要体现在政策、税收、投资、教育、农业保险等方面。在农业投资方面,又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常见的有国家和政府投资、集体投资以及私人投资,近年来,外商投资农业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对农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人才是农业发展的关键,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高度重视人才的作用,农业支教多元化是提升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国家应在各方面加大力度,调动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农业支教活动:一方面,国家要监督地方政府具体落实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确保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开办由政府财政和农民出资相结合的农村职业教育及农业技术培训,使农民掌握先进农业科技,提高农业产量,增加收入。农业组织即是有着共同利益诉求的农民为了维护共同利益,自愿结合在一起,并且有着自愿达成的统一的组织规制的单位。农业组织多元化,可以充分发挥其在农民日常政治生活中的利益表达功能,有助于提供政府和市场无法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有助于推进农村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农村正常秩序。农村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利益主体间的矛盾,有发展就会有问题出现,有问题不可怕,关键是要解决好问题,不能使问题堆积,以免给以后的稳定带来隐患。农业组织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由于相同的利益诉求聚集在一起,其在解决利益冲突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它可以使农民有效表达其正当利益诉求,避免采用极端方式解决问题,还有助于组织成员间传播和推广最新农业信息,有助于推进农业生产力。当然,农业组织必须在法律规定的可行范围内活动。

新农村之“新”还体现在农村管理的民主化、农民利益表达渠道的通畅等方面,具体包括管理民主、决策民主,农民有权参与农村重大政策的制定等几个方面。要实现基层农村中的民主,至少应有两个前提:第一,要确保党的领导,坚持党组织在农村民主管理中的作用,二是农民要具备一定的参与民主决策的素养和文化修养,[5]11鉴于我国农民总体文化水平不高的实际,因此,推进民主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民主化有利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发挥群众监督功能,防范农村行政腐败,有利于促进基层农村政治建设。农业信息化,指人类在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以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一方面,以信息科技为基础,以航天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等为支撑,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信息采集与预报、数据综合处理、应急预案咨询等技术服务。由于农业生产具有灾害突发性特点,应用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可以最大程度防范灾害,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有助于农业增产增收,信息分析和预测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实时农业信息,有利于农民做出正确的农业生产决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力争使每个农民都能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快速便捷服务,国家应努力给予相关政策及税收补贴支持,使农业信息化普遍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另一方面,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可以将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信息网络能够提供更多低成本、多样化、广覆盖的信息传播、知识扩散机遇,向广大农民传授各种先进适用的专业技术知识,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咨询服务,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多领域开阔农民视野、提高农民素质。#p#分页标题#e#

中国农村对高等农业教育的期待

目前,毕业大学生极少数会选择到农村就业,即使是农业院校毕业生也不例外,高等农业教育并未实质性地发挥其向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的功能。究其原因,我们可以看到,城市生源的毕业生由于从未在农村生活过,他们对农村没有理性的认识,只停留在对农村生活条件较差的感性认识上,因此,他们很少有意愿去服务于农村的发展;而对于农村生源的毕业生来说,能接受高等教育已经是来之不易之事,他们都有着“跳农门”的思想,时刻等待着机会脱离农村。因此,高等农业教育面临的两大难题便是老生常谈的“上得来,下得去”问题,高等农业教育在政策设计上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在我国,农民因其自身经济条件束缚,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偏少,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存在着巨大的城乡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促进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总体文化素质,在全社会倡导工业反哺农业之下,可率先从高等农业教育入手。首先,高等农业教育可以制定鼓励政策,对攻读农学的广大农民子女,在学费方面给予优惠,设置奖学金给予农学专业学生更多资助,利用正规化教育为农村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其次,要构建有利于农民求学深造、终身教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为农民提供更多途径接受教育,鼓励农民学技术,学科学;最后,企业等其他涉农社会机构,应专门设立农业工人教育培训经费,给予农业工人终身教育机会。[6]73

农民接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有机会流出农业,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从农业流向其他产业,这也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面对高校毕业生不太倾向于去基层农村工作这一情况,可考虑在政策补给方面给予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才一定的经济补助,在待遇方面可考虑给予公务员待遇,通过这些优惠政策来鼓励毕业生投身到新农村建设队伍当中。农业高校作为农业新技术的诞生地,每年都有大批的新技术涌现,科技重在转化和应用,只有将科技广泛推广,使之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才能提高农业产业效益,为农民带来实惠。鉴于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趋势,应加强农业科技转化,将科技成果投入到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确保农业产值增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科技的应用与支撑,必须在农业科技转化率方面加强攻关克服,努力提高农业科技转化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国近代教育家章謇曾经说过“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的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要办好高等农业教育,必须要有世界的眼光,同时要兼顾地方特色,要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优点,特别是先进的教学方法,建设具有创新性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同时要立足本地区,积极为周边地区的“三农”解决难题,扎根为地方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基于新农村建设之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战略选择

当前,为了响应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号召,社会各界都应积极投身到科学发展实践当中,作为农业专业教育机构的领头者,高等农业教育必须遵循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这一宗旨,结合自身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实现科学发展。[7]2010年教育部、农业部推出六大举措推动高等农业院校发展,教育部副部长陈希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部署,对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高等农业院校要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切实担负起服务“三农”的重大责任;广大教师要在服务“三农”和现代农业发展中率先垂范,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广大农科学子要学农爱农,在热情服务“三农”的实践中建功立业。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依靠高等农业教育,而要发展好优质的高等农业教育,需要着眼于以下策略。[8]城乡二元结构如今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凸显出来,2008年12月,总理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也感慨,“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本来经济社会发展了,但是他们上高职、上大学的比重却下降了”。据调查显示,2010年清华大学的农村生源仅占17%,表明高等教育领域已出现严峻的城乡差距,农民子女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十分迫切。[9]101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做好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其中强调要高度重视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充分发挥其为农业服务作用,具体体现在:高等农业教育应对攻读农学的农民子女给予政策优惠,对报考农学的农村生源根据其家庭经济贫困程度给予学费全免或半免优惠,或者对其实行加分录取;在国家奖学金中,设立面向农村生源的专项奖学金;为了鼓励更多毕业生到农村就业,还可对毕业后到农村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学生给予当地公务员待遇;尤其是要多途径扩大农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特别是对回乡高中生,可以考虑扩大实践生的招生规模,在中心城镇或县政府所在地设立教学点,甚至可以考虑中央与各省联合创办培养面向农村的专门人才的大专院校,以此将农民子女对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及其无奈和农村急需农业科技人才结合起来,就地培养农村急需的人才。

中国农业人才就业现状是“需要不想去,想去容不下”,农业院校毕业生真正留在农业第一线的人才比例极小,不少农村生源毕业后,绝大部分没有从事农业研究和农业技术服务,回乡从业者甚微,这对于农民子弟出身的大学生来说,不存在任何道义上的责任,因为“跳农门”思想在他们心里已根深蒂固。高等农业院校作为提供农业人才的重要源泉,不能仅仅重视技能与知识教育,更应加强对学生服务农业、献身农业思想的引导,鼓励农业院校毕业生尤其是农村生源回到农村就业,为农民奔小康提供服务。政府在这一问题处理中也承担着重要责任,应从实际出发,创造条件,让大学生在农村有所作为,并让大学生在服务农村经济建设中成才,具体可参照以下措施:第一,政府应继续在财政、税收方面向农村加大倾斜力度,降低农民负担,增加农民实际收入,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经济差距,以此来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第二,在定向培养、大学生农村创业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鼓励学生贴近农民,爱农、务农,为在农村工作的毕业生提供继续深造机会,满足他们进一步成才的愿望;最后,建立普及到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农民逐步完成思想观念、组织行为的转变,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里程碑意义。#p#分页标题#e#

支农支教论文范文4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大学生; 农村基层; 就业

自高校扩大招生以来,高等教育开始逐渐普及,大学生就业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有些大学生毕业时找不到工作,有些在短期内频繁更换工作。为了促进农村地区快速发展,党的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需要人才,为解决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困境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走进农村,到基层就业,用自己掌握的专业技能为乡村发展作出贡献。但是,农村基层就业对大学生吸引力不足,有些大学生虽然选择在农村基层就业,可是工作时间短,辞职率高。如何让大学生在农村基层稳定地开展工作,为减少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挥自己的专长是当下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1 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面临的问题

当前,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我国农村地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成为很好的促进农村地区高速发展的方式。但是通过调研近年来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数据统计、信息汇总,参阅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相关新闻报道、研究报告和论文等,可以发现,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实施的实际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率不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1 各级管理部门相关配套政策需健全

现阶段,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需要政府各部门积极鼓励和扶持。管理部门制定多项政策,规划多个相关项目吸引大学生毕业时选择农村基层就业。各个农村地区也开展了符合当地发展的乡村就业创业活动,鼓励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和当地农村发展需求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来当地基层就业。但是,有吸引力的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项目有待进一步增加,待遇落实有待进一步到位。相关管理部门要出台政策条例保障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权益,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促进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积极性。有关部门构建完善的优惠政策,切实保障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中的利益。政府部门要积极推进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政策长期稳定执行,确保农村基层就业政策实施过程的有效性。

1. 2 大学生对农村基层就业看法需转变

有些大学生认为农村地区存在环境不好、交通不畅、信息不发达等各种不利因素,这些认识阻碍了其到农村基层就业的脚步。一些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倾向于选择在经济较为发达、社会配套设施较为齐全的城市就业,认为在城市就业会给自己带来各种便利,生活质量提高优势明显,但是大城市人才济济,竞争激烈,需求相对饱和,就业难度大。对于一些大学毕业生来说在城市中并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环境好、工资福利待遇高的工作。与其在城市中找不到工作或是找一份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不如选择去农村基层工作,既能有效缓解就业压力,还能学有所用。还有些大学生只是把去农村基层工作当作过渡期,是找不到满意工作的权宜之计,把在农村基层工作作为跳板,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大学生要认识到农村基层是一个广阔的空间,有众多的发展机会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在这里,可以把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工作实践中,有利于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身价值。

1. 3 提高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和能力,高校采取的措施需加强

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要重视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引导,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修改课程方案满足农村基层专业人才需求。高校尤其是涉农院校既要注重基础研究型人才培养,也要注重服务农业产业的技术型人才培养,要培养出现代化农村建设亟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高校开展农村实践活动相对较少,学生理论与实际应用不能很好的结合,缺乏引导大学生重视农村基层就业有关的政策解读的措施。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意愿和能力有待提高。

1. 4 保障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需完善

目前,在我国不少经济水平不高的农村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通信相对于城市来说还比较落后,物流配送体系基础建设不足,互联网通信技术建设还不完备,这些客观存在的条件限制了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发展的前景,制约了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发展的能力。

1. 5 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渠道需拓宽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渠道较窄,方式较单一。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方式除了大学生村官、支教、支农、支医、乡村扶贫等工作岗位外,还要寻求更多的就业途径。要有更畅通的渠道来拓宽就业范围,就业方式要更多样化,就业形式要更灵活。如,有些农村基层当地从业人员文化知识水平不高,信息化程度不强,尤其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很多农村基层人员网络知识能力不够,导致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不畅。“互联网+”背景下各类农产品销售模式需要专业技术和新理念的人才,才能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掌握先进网络知识信息化素养高的大学生可以满足农村基层电子商务人才需求。

2 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面临问题对策

根据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情况,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促进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健康、有序发展。

2. 1 管理部门优化和提升相关政策,为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政府管理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积极性。相关部门要在政策层面上给予鼓励,制定优惠政策、拟定规范计划、组织可行项目、科学指导意见。总之,要采取积极有效方式保障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要构建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鼓励大学毕业生在农村 “留得住,干得好”。要提高大学毕业生农村基层工作待遇,完善配套保障措施满足大学生在农村基层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政府部门完善政策,合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要让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实施效果受到大学毕业生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好评。主管部门加大财政支持,农村基层就业政策中的待遇方面进行细化并真正落实到实处。从事农业生产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可以享受就业培训、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有关部门还要进一步健全保障体系,为大学生在以后继续深造提供优惠政策支持,有利于自身长远发展。

2. 2 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正确认识农村基层就业的广阔前景

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虽然城乡之间确实存在一定差距,但是要知道广大的农村地区提供了数量众多的就业岗位。不光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基层就业对自己未来发展的促进作用,还要踏下心积极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确立职业目标,要牢牢抓住农村基层就业给自己带来的机遇。要看到新农村发展的美好前景,要以务实的态度对待自己选择的工作岗位。对农村基层就业要有认同感,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在农村基层有着极为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在农村基层就业时要善于发掘专业优势,提升在就业岗位上的成就感,尤其是在工作岗位上真正取得成绩,不但实现自我价值,而且促进乡村产业的发展。

2. 3 高校支持措施到位,提高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和能力

高校加强支持力度,采取措施增强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意愿和能力。各个高校要根据农村基层就业相关政策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教师指导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进行科学的就业指导,提升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高校尤其是农业院校要积极进行人才模式方案调整,课堂教学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出与农村基层就业岗位密切结合的专项培养计划,培养农村基层亟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需具备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综合竞争力。可以组织大学生到农村地区开展实践活动和实习实践,亲自感知农村基层的就业环境,积累理论转化为实践的经验,增加专业实践知识,提高自身农村基层就业能力。要多宣传优秀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成功案例,邀请往届毕业生回到学校讲述其在农村基层成功就业和创业的经历,聘请相关专家学者举办就业创业知识讲座,帮助大学生更加全面、细致地了解农村基层就业的有关政策、具体内容、对应的意义和存在的优势。及时收集和农村基层的岗位信息,协助大学生在农村基层顺利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组建高水平就业队伍,改变农村地区落后的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 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基层发展环境

要为选择农村基层就业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外部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这些外在因素的改善能够提高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率,进一步坚定大学生在农村基层长期发展的决心。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前提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越发完善,特别是要加强互联网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物流体系设施。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要有更完备的基础设施环境让大学生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先进知识,有利于建设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证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农村基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能够为农村地区发展创造出更长远的价值。

2. 5 拓宽渠道,增加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工作岗位

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途径有大学生村官、 “三支一扶”等项目。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增强了乡村教师队伍、乡村农业技术队伍、乡村医疗卫生建设,优化了基层干部队伍,提升了乡村基层组织和服务的能力。有些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青壮年外出打工较多,村民受教育程度有限,先进的农业产业难以推广,如现代化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先进的生产理念和生产技术,知识水平高、专业技术能力强的大学生为农业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大学生要拓宽就业视野,选择去农村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等。当前,网络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不容忽视,而掌握网络信息化技术的人才在农村地区比较匮乏,如,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能够取得更大市场,带来更高收益。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村当地产品,需要专业的网络技术人员。主管部门制定长效政策,吸引具备网络知识和信息化技术的高校毕业生立足农村地区,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为当地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作出贡献。大学生通过掌握的先进知识形成一定的榜样激励作用,促进当地农民提升信息化能力和农业技能知识,加快其向新型现代化农业从业者的转型,达到科教兴农的效果。农村基层加大高素质人才资源输入,促进了当地文化建设的发展,加快了当地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当地村民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