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农服务论文范例6篇

支农服务论文

支农服务论文范文1

关键词: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水平;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F832.35 [文献标识码] A ?眼文章编号?演 1673-0461(2012)09-0086-05

我国东、中、西三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程度明显不同,致使这三个区域间的金融资源不一样,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水平也不一样。2008年银监会的《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的数据发现,全国零金融机构的乡镇数总共有2,868个,其中西部地区有2,645个,占全国总数的92.22%。2011年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网点减少了616个,取得重大突破,但截至2011年底全国还有1,696个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目前我国零金融机构的乡镇在中西部地区还大量存在,整个农村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都制约了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水平的发挥,导致机构的支农金融服务还不能及时地、有效地覆盖到所有农户手中,农户融资依旧困难重重。为了让更多的农户、更偏远的中西部地区获得更多的支农金融服务,我们亟需通过大力加强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能力建设,来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水平。

我们所理解的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是指那些拥有服务“三农”的普惠理念,主张为那些被传统金融机构排除在外、不能有效获得金融服务的中低收入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提供支农金融服务,并且机构自身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机构。本文认为那些采纳“普惠金融”理念,为中低收入农户提供可获得的、实质性的支农金融服务的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都属于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本文首先从内部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构建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水平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素的权重,并总结了这些影响因素的特点。通过对我国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水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目的是为了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来不断提升机构支农水平,为更多的、更偏远的、更贫困的农户提供便捷的、全面的支农金融服务;同时也为以后正确制定农村金融政策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影响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水平的内部因素

1.运营发展理念

目前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发展理念是拥有服务“三农”的普惠理念,认为获得支农金融服务也是农民应享有的一种权利,倡导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树立“人人具有平等融资权”的金融服务理念,要求机构更加关注农村贫困农户[1]。机构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承担起支农的社会责任,为更多、更穷、更偏远的农民提供支农金融服务。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更新传统金融机构的运营发展理念,树立了“普惠”理念,致力于为那些被传统金融机构排除在外的农村地区中低收入农户提供支农金融服务。同时注重长期文化建设,提高机构社会认知度和信誉度,赢得良好的社会形象,也为机构支农活动带来强大动力。

2.金融创新机制

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给中低收入农户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的种类不是很多,主要包括传统的存款、贷款及汇款业务,机构自身缺乏金融创新机制,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户现实的需要。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亟需建立金融创新机制,有针对性地进行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除给农户提供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等业务外,还应积极为农户开发与提供农户需要的理财产品、生产技术指导、市场信息、保险业务等。同时,通过市场化手段定价这些支农金融产品与服务,向农户收取合适的成本、服务与管理费用。机构不仅可以弥补自身经营成本,实现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形成金融服务“三农”新机制;农户也可以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便利。

3.激励与监管机制

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现象,很容易出现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设计小组贷款机制、团体贷款机制、动态还款激励机制等措施来解决,保障机构会为更多的农户提供支农贷款,这也将成为机构支农的动力所在[2]。比如,机构给农户最初发放贷款的数额很小,在农户按时归款后,机构可以不断给农户增加贷款额度,机构通过这种重复博弈的循环贷款模式来激励农户要按时归还贷款。同时,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对支农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要建立内控制度与监督管理机制,从机构自身督促机构给农户提供支农金融服务,承担支农社会责任。

4.贷款管理机制

传统农村金融机构认为农户信用程度低,欠债不还现象较多,且从事农业生产的风险较大,导致机构给农户提供支农金融服务的积极性不高。而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致力于服务“三农”,尤其是为中低收入农户提供支农贷款服务。机构通过贷款流程再造来降低为农户提供支农贷款的风险性,由“重抵押担保”转变为“轻抵押担保、重现金流和信用分析”,掌握农户贷款资金的额度、用途、生产情况及家庭收入状况等,并加强与农户之间沟通,了解农户的还款能力和意愿,从而制定出满足农户需要的贷款品种、贷款利率和还款期限等。另外,机构需要制定贷款管理机制,对贷款审核、贷款发放、贷款回收等一系列贷款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尽可能降低贷款风险的产生。

支农服务论文范文2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目标;信贷行为

Abstract:Using the survey data from three types of new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NRFIs) in Shandong Province,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mmon and peculiar characteristics of outreach of NRFIs and explains the outreach in credit behavior.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borrowers is the main outreach of NRFIs. Loan balance,length of maturity,efficiency of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are positive to the number of borrowers,but fee is negative to the number of borrowers. The government should encourage the new rural financial situations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borrowers. Emphasis on the agriculture-related depth and proportion can only interfere with the market-oriented operation of new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encourage the fake agriculture-supporting phenomenon. In terms of credit policy,the government should encourage new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expand its credit scale,increase the elasticity of credit duration,raise the approval efficiency of credit and reduce the agriculture-related loans. Besides,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corresponding credit policies and emphasize credit innovat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mplete the outreach.

Key Words:new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outreach,credit behavior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11-0060-06

收稿日期:2013-10-15

基金项目:农业部软科学研究项目《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研究》(201212)。

作者简介:罗红梅(1976-),天津财经大学2012级金融学博士生,齐鲁工业大学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

一、引言

农户融资难长期困扰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为打破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瓶颈,2006年12月中国银监会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启动了一轮农村金融机构的增量改革。在该政策指引下,成立了一批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相比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这些新成立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层级少,与农村市场更为接近,被称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层期待这些新型金融机构解决农村地区银行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服务空白、竞争不充分的问题,以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的目标①。为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支农业务更有效率,2008年4月银监会又出台了《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对四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就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支付结算等政策予以明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过近年来的商业化运行实现了怎样的支农目标?如何通过信贷行为的改进更好地实现支农目标?本文围绕上述两个问题展开论证,为后续的支农政策提供经验及理论基础。

对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目标的考察,国内外的实践及研究大都通过事后指标观测。亚伦(Yaron,1992)提出了被学术界及实践者广泛接受的农村金融机构评估框架,该框架包括两个标准——可持续性及目标客户覆盖面。其中客户覆盖面主要包含以下指标:客户的数量、平均贷款规模、女性客户所占比例。国内文献较多地从支农的广度、深度及支农的对象实证研究支农目标的实现程度(卢亚娟、孟德峰,2012;杨虎峰、何广文,2012)。监管层认为支农服务评价应注重客户贷款覆盖面、客户贷款满意度、涉农贷款比例等指标。本文在调查中发现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设立之初即存在预期的支农目标,经过近几年的商业化运作,它们的支农目标在各具特点的基础上又具有共同特征。

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行为的角度研究支农目标的实现,国内的理论文献广泛采用产权经济学(王曙光,2009)、信息经济学(洪正,2011)、博弈论(邝梅、赵柯,2008)等多种方法。实证角度的研究大都就某一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展开讨论。如周才云(2012)考察了村镇银行贷款利率形成机制对支农的影响。刘志友等(2012)通过对江苏省小额贷款公司的调查,发现支农目标的广度与成本效率成正比。邵传林(2010)通过一正一反的两个案例研究发现,“地下”非法经营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效率高于取得合法地位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效率。也有少量的文献从总体上观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如沈杰、马九杰(2010)的调查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农村金融产品创新、贷款手续流程简化、利率决定机制灵活等信贷行为增加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但综观国内文献,还缺少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一个整体从经验上研究信贷行为对支农的影响的研究。

本文利用2012年下半年对山东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调查获得的17家村镇银行、15家小额贷款公司及两家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微观数据(如无特殊说明,文中所列年度数据均为2011年的数据),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时和设立后的支农目标进行跟踪,揭示现阶段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目标的特征,并从信贷规模、信贷产品结构、信贷成本及服务效率等信贷行为的角度解释对支农目标的影响。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目标

金融机构的支农目标包含三类:首先是支农的广度。金融机构支农贷款覆盖面越大、借款者数量越多,则支农广度越大。其次是支农的深度。金融机构的贷款惠及越贫穷的农户,则支农深度越强。最后是支农结构,即金融机构服务农户或涉农企业的结构及比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目标是在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行为可观察它们实现了哪类支农目标。本文选取了三个角度考察,包括: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注册地分布和分支机构设立状况、设立时金融环境的选择、个人及中小企业贷款的占比。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注册地分布和分支机构设立状况

注册地的选择体现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之初的定位。监管政策要求村镇银行应在县级或县级以下注册,小额贷款公司则没有地域限制。从表1的数据可观察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的地区分布有较大不同。村镇银行在县城注册(有1家选址市区,是由于该市直管乡镇,没有县城这一层级),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地在市区和县城间分布较均匀,也没有在乡镇选址。截止到2012年底,山东省共成立两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本文对这两家都做了调查,其注册地都选择在乡镇(监管政策要求在乡镇或行政村设立),较好地贯彻了支农目标。村镇银行的选址体现了服务县域经济的意图,小额贷款公司服务的区域均匀分布在城市及县城,两者深入乡镇设点、近距离支农的意愿都很弱。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分支机构的开设一方面反映了下沉服务网点支农的意愿,同时也是盈利预期下的理性选择。三类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的意愿都不强。但从成立的时间结构分析,成立时间低于1年的村镇银行都没有设立分支机构,成立1年以上设分支机构的占比为25%。15家小额贷款公司中只有2008年开业的1家设立了分支机构,在网点竞争的策略上与村镇银行略有不同。两家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注册地都在乡镇,没有再设分支机构。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时金融环境的选择

金融环境是经济发展沉淀下来的存量,是各市场主体参与竞争后的均衡结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时选择的金融环境,显示了设立主体隐藏的目标偏好。研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目标还鲜有从金融环境的角度进行解释。本文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所在地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分布以及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认为竞争对手的情况、当地的信用环境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 对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的选择。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设立所在地广泛存在邮政储蓄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或农信社),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选择其他银行已布局的县市设点,采取的是跟随策略,并没有体现填补乡镇金融机构空白的政策意图。另外,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在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网点相对空白的区域布局,选择了银行服务竞争不充分的金融环境。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认为竞争对手的占比上,农村商业银行(或农信社)被认为是主要竞争对手,服务目标的同质性表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时考虑了支农目标。70%的小额贷款公司及50%的农村资金互助社也把民间信贷组织作为主要竞争对手,它们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为民间金融组织的替代。

2. 对信用环境的选择。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认为当地的信用环境等于或优于山东省平均水平。小额贷款公司认为当地的信用环境与山东省的平均水平相近,选址的信用环境因素约束较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当地的信用环境也体现了各机构的风险偏好,相比之下小额贷款公司选址的风险厌恶度较低。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个人及中小企业贷款占比

受资本规模限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难以有效为大型企业融资,本文重点选取了个人及中小企业贷款占比,以此观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客户定位。

村镇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相比,中小企业贷款的占比及额度都更高,村镇银行的客户定位更倾向于中小企业。在个人贷款及农户的贷款占比上,小额贷款公司比村镇银行略胜一筹,小额贷款公司更倾向于服务个人。小额贷款公司在贷款种类及结构上更好地体现了“小额、分散”的特点。一家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数据显示个人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的额度都在10万元以内,中小企业的贷款占比虽然很高,但只是为入股的社员解决小额的融资需求。

通过上文的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设立时即存在支农预期目标,商业化运作一段时间后支农目标表现得更为明确。注册地和设立时金融环境的选择体现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之初的支农目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现有的监管框架下,首先考虑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成熟的金融环境里精耕细作,特别是在银行服务竞争不充分的区域,通过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完成支农目标。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表现了更强的商业化特征,近距离支农的意愿较弱。小额贷款公司不论在注册地还是信用环境的选择上均表现出较好的弹性,选址的风险厌恶度较低。两家农村资金互助社虽都在乡镇设点,但发展数量几近停滞,支农的覆盖面受到很大限制。分支机构的设立及贷款对象的结构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的事后观测指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下沉服务网点、开设分支机构的意愿较弱。贷款结构上,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农户贷款比重都较低,并没有刻意为贫穷小农服务。村镇银行更倾向于服务中小企业,小额贷款公司更倾向于服务个人,农村资金互助社服务的对象囿于入股的社员,相对封闭,仅满足社员小额的融资需求。

综合而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客户数量越多,就越能满足被传统金融机构忽视的客户信贷需求,支农的数量也就越多,从借款者数量的角度考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状况更具现实意义。国内也有多位学者证明现阶段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对象主要为种养大户、从事商业经营的农户及中小企业(李永平、胡金焱,2011;赵冬青、王树贤,2010),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刻意提高涉农贷款比例、服务贫穷小农,这也降低了现阶段考察支农深度及支农结构的意义。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行为的特点及假设的提出

(一)信贷规模及质量

12家村镇银行贷款余额的均值为15010.58万元,13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的均值为18929.38万元,两家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贷款余额均值为423.6万元。三类机构信贷规模绝对值都比较小,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数量接近。

10家村镇银行中有9家不良贷款率为0,1家为1%,15家小额贷款公司都没有发生违约情况。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的时间短,风险还没有充分暴露,本文不再考察信贷质量因素对借款者数量的影响,因而本文提出假设1: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越大,借款者数量越多。

(二)信贷产品结构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产品差异表现在信用贷款、贷款期限及贷款利率等指标上。

在信贷产品差异上,与小额贷款公司相比,村镇银行更多地体现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特征,更少的信用贷款、更长的贷款期限及相对较低的贷款利率。小额贷款公司在贷款金额(见表5)及贷款期限上都比较谨慎,通过较高的贷款利率、较短的贷款周期实施“小额、分散”模式。农村资金互助社信贷产品的差异较小,社员虽然可以凭借信用贷款,但可选择的贷款期限及利率品种都很少,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并没有出现实质性创新。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产品仍以非信用贷款为主,贷款利率与基准利率相比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浮,缺少信用证明的农户对资金的价格不是很敏感,为获取资金宁愿承受较高的贷款利率。同时,农户用款具有较强的时限性及周期性,金融机构的贷款期限是否灵活、能否满足农户的周转需要影响着农户融资的效用水平。因此,本文认为现阶段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产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贷款期限上,提出假设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期限种类越多、跨度越大,借款者数量越多。

(三)信贷成本及服务效率

本文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观对涉农费用的认识、贷款审批时间考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成本及服务效率。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费用的主观认识揭示了涉农的信贷成本。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普遍认为涉农贷款费用高于或与中小企业相当。其中,村镇银行对涉农费用认识的差异性较大。客户从贷款申请到获批,14家村镇银行平均为7.14天,2011年全年经营的3家村镇银行为5.33天;14家小额贷款公司为3.86天, 2011年全年经营的7家小额贷款公司为3.57天。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审批天数少于传统金融机构,审批效率都有较大提升。因此,本文提出假设3:涉农贷款费用及贷款审批时间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借款者数量成反比。

四、信贷行为解释支农目标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本文通过构建借款者数量的信贷行为解释模型,以更好地改进信贷行为,有效实现支农目标。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客户主要是入股的社员,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客户则不受此局限,所以计量模型以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为代表构建。除了检验前文的假设外,解释变量中又设立了机构类型虚拟变量,验证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整体进行支农目标研究的合理性。构建的模型如下:

Borrowersi=β0+β1Loan Balancei +β2Length of Maturityi +β3AppTimei+β4Feei +β5Typei +εi

因变量Borrowers为借款者数量,是现阶段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支农目标。自变量选取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信贷产品、信贷成本及服务效率中有代表性的指标,包含贷款余额(Loan Balance)、贷款期限的跨度(Length of Maturity)、贷款审批时间(App Time)及涉农贷款费用(Fee)。机构类型虚拟变量(Type)检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对借款数量的影响是否有差异。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为消除数据单位的不一致,使数据更为平滑,模型两端分别取对数以检验模型的拟合效果,发现线性模型通过各项检验,可决系数最高。估计结果见表8。

根据估计结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行为各变量对借款者数量的影响如下:

1. 借款者数量与贷款余额成正比。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传统农村金融机构遗漏或不愿服务的客户。不论是给个人还是给中小企业贷款,随着贷款规模的增大,借款者数量也随之增多。监管层不用细致到针对某一类型的农户制定监管目标。商业化背景下,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大贷款规模,就有利于支农目标的实现。

表8:支农目标信贷行为解释模型估计结果

[变量符号\&估计结果\&Loan Balance\&0.002 (1.7975)*\&Length of Maturity\&5.7636(2.6132)**\&AppTime\&-10.8173 (-1.4830)\&Fee\&-310.961(-2.9979)***\&Type\&10.9548(0.2623)\&Adjusted R-squared\&0.46\&F-statistic\&6.37\&]

注:括号内为t值,*、**、***分别表示10%、5%、1%的显著性水平。

2. 贷款期限的跨度越大,借款者数量越多。借款者通过灵活的资金使用期限,合理有效地安排贷来的资金,信贷产品期限的多样性有利于满足借款者的需求。把模型中的贷款期限的跨度换成贷款利率的跨度或信用贷款的占比都不能通过t检验,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现阶段还没有通过提高利率弹性及信用贷款的占比来增加借款者数量。

3. 贷款审批天数与增加借款者数量的关系没有通过常规t检验,但把显著水平放松到20%,也可看到审批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增加借款者数量。课题组的另一项调查显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能较快满足农户需求,竞争优势也体现在服务效率上。现实中,贷款审批天数下降的空间毕竟有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通过信贷创新全面提高审批效率,以增加借款者数量。

4. 涉农贷款成本的降低能显著增加借款者数量。涉农成本过高阻碍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更多的农户及涉农企业。解决该难题需要通过创新提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效率,或者改变涉农信贷的需求结构。如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到的家庭农场,通过承包权的集中,信用也得到集中,涉农贷款成本也随之降低。

5. 机构类型对借款者数量的影响不显著,验证了模型中把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整体研究支农目标的合理性。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首先考虑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支农目标上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表现出更强的商业化特征,近距离支农的意愿较弱。小额贷款公司不论在注册地还是信用环境的选择上表现出较好的弹性。两家农村资金互助社虽都在乡镇设点,但发展数量几近停滞,支农的覆盖面受到很大限制。通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的事后观测指标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刻意地为贫穷小农服务。村镇银行更倾向于服务中小企业;小额贷款公司更倾向于服务个人,实施了“小额、分散”的经营模式;农村资金互助社服务的对象囿于入股的社员,相对封闭,仅满足社员的小额融资需求。综合而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主要是传统金融机构忽视的客户,并没有刻意提高涉农贷款比例、服务贫穷小农。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目标各异,但主要体现为借款者数量的增加。政府的支农政策也应顺应这种市场化选择的结果,否则只会干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运行或鼓励支农信贷数据的造假行为。

通过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信贷行为解释支农目标的模型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的规模、期限、审批效率与借款者数量成正比,涉农贷款成本过高阻碍了支农目标的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比重还很小,政府应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做大贷款规模,扩大客户覆盖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较高的服务效率获得市场的认可,但还缺少创新的信贷模式来增加借款者数量。政策上应鼓励各类信贷创新,顺应涉农信贷需求的结构变化,增加信贷产品的多样性,降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涉农信贷成本。

注:

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还包括贷款公司。截至2012年底,山东省辖内没有贷款公司成立。

参考文献:

[1]Yaron J.Successful rural finance institutions[R].World Bank-Discussion Papers,1992.

[2]卢亚娟,孟德峰.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业的目标权衡[J].金融研究,2012,(3).

[3]杨虎峰,何广文.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能惠及三农和微小客户吗?[J].财贸研究,2012,(1).

[4]王曙光.产权和治理结构约束、隐性担保与村镇银行信贷行为[J].经济体制改革,2009,(3).

支农服务论文范文3

关键词:农村 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8-184-0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理念,自从党和政府提出相关的概念后,学界及理论界就其具体内涵开展了多次探讨,但对于什么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未形成一致的意见。以笔者的角度,如若有效分析何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选择不同的出发点,具体表现在:(1)建设主体;(2)服务对象;(3)服务供给方式;(4)构建目的。其依次的具体内涵则表现为:(1)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共参与;(2)机会均等、面向广大农村群众;(3)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相关文化产品的供给,保障广大农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4)实现文化整合,促进文化公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导向作用,维护大众的文化权益。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得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下,为实现机会均等、保障广大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目的,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相关文化产品为主要途径,最终实现文化整合、文化公平、公民基本公共文化权益得以实现的制度与系统的总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无论是国家社稷、还是社区家庭、乡镇村屯,都不开文化这个社会的“基因”。能否有效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世界、提高亿万农民兄弟姐妹的道德文化修养,是确保农村基层的经济与社会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协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的举措。当今世界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政治的世界,而且还是文化的世界,这三者要与社会有机融合成为一个“熔炉型”世界。在我国,面对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三农”问题愈发突出。为实现“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更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大众文化的支持,更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大众文化提供的基本保障。如果不能确保农村文化的更新和跳跃式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将缺少“文化基因”的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将缺少智力支撑,农村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也将失去最基本的根基。因此,有效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当坚持“以设施为基础,以内容为核心,以产业为关键”的核心原则,并紧紧围绕这三大核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一、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近年来,黑龙江以省政府和各地市区政府为主导,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支持。得益于此,黑龙江省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呈现良好态势:全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农村文化生活活动不断丰富。但是,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整体态势上来说还欠缺不少,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仍相对落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公共财政水平,公共财政水平决定了公共服务水平。近年来,黑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支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相对于农村而言,公共财政规模不大,人均财政占有量更是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和文化教育娱乐支出尽管排位在全国的上中等,但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基本格局并未根本改变。

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短缺。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不难发现本省的县、乡、村级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配套度十分薄弱,突出表现在设施陈旧落后、保护和维修不善。本来就稀缺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效率不高,政府的投入大多只有“建”的投入,没有日常维护,即“管理”的投入。一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往往只是承载了书写政府业绩的作用,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投资后,仅流于表象的展示,缺少必要的活动器材的支持和后备经费的支撑,建成后多处于“长年不能开展文艺活动,资产闲置或挪作他用,文化阵地陷入虚设的境地”。导致农民群众并没有真正受益,或没有长远受益。

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足。黑龙江在全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出于种种原因在投入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其主要表现在: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总量偏少,并没有随着财政状况的好转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文化事业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用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支出比重偏低;城乡文化事业投入差距过大,农村文化投入比重偏低。

4.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匮乏。与黑龙江省内城市和其他省市的农村相比,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针对本省广大农村人民群众开展的适宜性文化活动较少,同时,本省还缺乏有利于提高农民人民群众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的培训,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很单调,多数县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运转困难,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为基层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黑龙江省县级图书馆购书经费不足,图书更新缓慢;县级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设备落后且短缺,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进展缓慢;农村广播电视事业有待发展。

二、有效构建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策略建议

1.合理建设并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立以政府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体系,省政府要主抓全局导向,各市、县、区政府结合本地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建设适合本地乡镇村的大众文化服务设施,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功能互补、联建共享”为指导原则。在全过程中,应当合理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并在后续过程中不断地加以完善,实现“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利用高效”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广大农村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完善重大文体设施体系,建设好图书馆、文化馆、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首先在乡镇村,应当强化乡镇级文化站的主体功能地位,以文化站为服务的核心组织,并围绕该核心组织建立以文化馆和文化广场为辐射点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圈”,实现乡镇文化站“图书阅览、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健身”的功能化发展。其次,在公共文化消费的终端,即村一级,结合各个村、屯、圈、场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适宜性较强的文化服务设施,如普适性较强的图书室、乡间健身路径等,让村民不出村即可享受贴心的文化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当通过多种形式,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给予其适当的利益补偿以减轻公共财政的压力。

2.构建以内容为的核心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文艺的创作应当更多地源于实际并结合实际,因而应当加大引导,鼓励更多的文艺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深入农村基层、探索农民生活、发现农村优点、点燃农民活力,并以高昂的激情积极创作以农村、农民、农业为题材的优秀高质量的文化作品。

要发挥各个基层农民自治组织的力量,坚持面向现实、面向农村、面向生活、面向农民的文化服务标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义,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活动,让农民群众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去参与和享受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积极发挥城市的文化优势,以“科教文卫”下乡为契机,实现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的反哺,引导建立农村公益性文化活动的长效机制,构建以“政府、社会、市场、群众”为主体的农村文化运行机制,保障农村文化服务供给的“不断档、不断代”,让农民群众直接地、更多地享受城市文化的“基因”,真正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3.建立以农村现有文化服务设施为基础的文化供给体系。前期政府主导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进一步的完善中不能抛弃既有的基础设施,应当加以充分利用,构建以现有文化服务设施为基础的文化供给体系,有效发挥这些文化设施的基础性作用,为构建完整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奠定基础。同时,在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不仅应该建设好公共文化设施,而且必须管理好、运用好公共文化设施,积极充分发挥这些设施的功能和作用,提高县、乡镇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

4.提高农村文化产业支撑和农村公共文化市场供给水平。中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在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当以市场机制为主努力构建市场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市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让文化市场和文化产品主导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供需关系,使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途径。

黑龙江省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丰富文化市场,搞活文化市场,带动相关配套服务产业。其主要措施可采取:文化产业化,支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搞活民间习俗文化,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培育新的文化市场增长点,确保农村文化公共文化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提高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市场的供给水平,必须依靠提高农村公共文化市场的供给能力上来。只有依靠有效的市场供给能力,才有确保文化市场稳定有序发展的可能。这就需要努力引导并大力推进城市文化服务进乡村,以城市的文化服务优势带动乡村文化市场的活跃。其具体要求大体如下: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现有文化设施的作用,提高县、乡镇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水平,村文化活动室一室多用,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公示制度;必须努力提供丰富的农村文化服务,主要是扩展大众媒体为农村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推广涉农题材优秀文艺作品进市场,带动城市优秀公益文化进乡村;以乡镇文化站为依托,做大做强具有突出特色的地方农村公共文化活动,以点带面实现各乡镇的互动和良性发展。以此提高农村大众文化市场化水平,保障农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三、结论

农村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是现代社会重要的成员,农业是整个国民社会的基础。搞活农业、致富农民、建设好农村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农村的发展、农业的进步、农民的提高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现阶段,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着力点。要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为农村的改善和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提高提供必要的文化支持,特别是通过丰富农村大众文化生活、完善农村大众文化服务市场,构建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构建体系完善、机制合理、运作高效的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提高农村文化产业支撑和农村公共文化市场供给水平,协调农村文化需求与供给间的不和谐因素;通过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谋划合理布局和功能搭配,建立以农村现有文化服务设施为基础的文化供给体系,建立以内容为核心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构建合理、高效、科学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具有可行性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才能够真正地得到保障。

[本文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项目“新农村建设中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0E087),黑龙江科技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爱民.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

[2] 顾金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的途径与模式研究.学术论坛. 2009.

[3] 樊丽明,石绍宾.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品供需均衡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4] 杨玲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2013.

[5] 巩村磊.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缺失与构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10):55-56.

支农服务论文范文4

关键词:创新营销,业务

 

一、案例背景

1、黑龙江省土地面积45.48万平方千米,幅员6.8亿亩,耕地面积约1.7亿亩,其中粮食作物1.3亿亩。全省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杂粮为主。全省叶面肥年使用量约1万吨,销售额约1亿元,叶面肥市场前景广阔。

2、喷施宝项目是中国邮政公司统一签订的项目,具有体积小、施用简单、便于操作、经营风险低的特点,适合刚进入农资市场的邮政职工宣传推广。

二、营销策略

自2005年开展农资分销业务以来,我省本着转变观念认识到位、领导重视组织到位、创新思路宣传到位、打造品牌服务到位的营销思路,采取边调研边分析、边宣传边推广、边总结边推进的工作方法,推动了喷施宝分销业务的快速发展。我们的主要营销策略是:

1、宣传策略。本着“不求人人使用、但求人人知晓”的原则,我省因地制宜,采取制作墙体广告,播放媒体广告、媒体新闻,制作商信,发放宣传单,播放宣传片,充分利用流动集市等形式全方位、多层面大力宣传喷施宝的优势、特点及效能。一是组织人员深入村屯,挨家挨户的走,直接与农户接触,边走访、边宣传、边讲课、边销售,入户率达到87%。二是利用农粮直补金的契机,制作了板式广告222500张,由农村财政所代为张贴,并随存折为每个农户赠送邮政农资分销业务的宣传折,宣传喷施宝。三是随集而动,哪里有集市,就把彩虹门支在那里,把条幅挂到那里,把产品摆到那里,把宣传单发到那里。四是利用县乡召开农村工作会、会计培训班、村长支书会议等有利时机,到现场宣传喷施宝。七是将喷施宝产品及服务“三农”的有关内容编成二人转,在各乡镇、农场演出。并将二人转刻录成光碟,发到各支局、“三农”服务站进行播放宣传。截止到目前,全省制作墙体广告13770块,条幅125199条,刻录光碟23万张,发放宣传单185万份。

2、培训策略。以会代训、自办报刊等形式对分销人员及三农服务站人员进行培训。充分利用厂家的技术力量和聘请的农技师,对三农服务站、代办人员、支局营投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分层的技术培训,深入村屯对农民进行农技知识培训。有些局还创办《服务三农资讯》,《三农之友》、《明义邮政服务“三农”信息报》等咨讯,刊登全国农业发展信息,邮政分销的农资、农药产品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科学种田小常识,以及气象预报、灾情预警等相关农业信息,设专家答疑解难专栏。通过农村支局或“三农”服务站赠阅给广大农户,帮助农民掌握科技种田常识。让农民了解国家政策,认可邮政服务。全省自办报刊发行1224期,发行邮政服务“三农”信息报达2225万份。

3、示范效果拉动策略。“说一千道一万,不如田间做实验”,各局选取大豆、水稻、玉米、蔬菜、瓜果等不同作物种类,精选位置比较醒目的道路两边、乡村地头、农家小园、邮政局所院内等不同地点广建试范田,竖立试范田标识,组织农民现场参观试范田的对比效果,让农民从心理认可喷施宝,每年全省建示范田过万块。为了让更多的农民了解使用效果,我们采集典型农户的示范效果,制作了宣传光碟,发到各支局、“三农”服务站进行宣传,有效地促进了下一年度喷施宝产品的销售。

4、技术服务策略。我们在推广喷施宝的同时,还把病虫害防治放在首位,在病虫害多发时期,我们分销人员、农技师和三农服务站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及时帮助农民治疗庄稼病虫害疾病。各局还制作了便民联系卡,解决农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于我省农民地多,喷施叶面肥的工作量非常大,为了解决喷施难题,各地市县局纷纷自筹资金购置喷施设备,为农民开展“代喷服务”。良好的技术服务得到农民的信任,使全省喷施宝销售突飞猛进。论文大全,业务。。

4、激励策略。为了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我省制定了喷施宝促销、攻坚活动方案,制定了透明度高,颇具吸引力的鼓励政策,设立了农资分销配送达标奖、突破奖和超常突破奖,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奖,还设立了优秀三农服务站,优秀农技师,喷施宝分销骨干县,喷施宝分销状元,优秀支局长,优秀投递员等奖项,分别以现金、机动车、旅游等形式作为销售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分销人员及“三农”服务站人员的积极性。

三、营销成果

1、2005年以来,我省共分销“喷施宝”546.86吨,每年的喷施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

2、通过喷施宝的分销,锻炼了一支优秀的营销队伍,

建立了一批精品三农服务站。

3、 使用喷施宝,农民增产增收达到20%以上,树立了

邮政分销农资的品牌形象,为发展其他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论文大全,业务。。

四、营销体会

1、领导重视是业务发展的保障。我省的喷施宝分销工作,得到了省公司的领导和各地市县局的领导的高度重视,各地市县局都将喷施宝分销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和业务收入的增长点,为业务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

2、服务营销是产品推广成功的关键。无论是请厂家、专家或政府联合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农技知识培训,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病虫害,还是为农民提供代喷服务。这些增值服务都让邮政分销的产品具有着持续的竞争优势。论文大全,业务。。

3、渠道建设是业务发展的基础。凡是三农服务站建设

好的局,喷施宝销售都很好。因为三农服务站了解农村,贴近农民,掌握农民购买信息,知道农民使用习惯,并能及时将喷施宝送到农民家中。而且三农服务站在数量上远远超过自建网点数量,依靠点多面广的优势,能够扩大喷施宝的分销规模。

支农服务论文范文5

【关键词】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内容;存在问题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既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加速推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较为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数量多寡、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国家的稳定与安全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加快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农村服务体系的内涵及特征

1.农村服务体系的内涵

农村公共服务是为满足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共同需要的,为农村居民公众利益服务的事务,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服务。它是指为满足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共同需要的,为农村居民共同利益提供保障和服务的系统,这个系统不仅受市场有关规则制约,而且也受相关的组织与调控形式约束,它是由法律授权的政府及非政府公共组织和单位在供给公共产品中所承担的职责。

农村公共服务的基本特征:

⑴农村公共服务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特征是界定市场与政府界限的基本标准。

⑵农村公共服务具有意识形态的特征,它涉及人们如何认识集体价值观的问题,也涉及如何看待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观念。农村公共服务的公共目标与各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紧密相关,它可以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改变。

⑶农村公共服务具有公平性。公平与公正,是提供服务所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它必须满足于广大民众的共同需要,使得全体公民平等地获得公共服务。

二、我国农村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

在党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内涵不仅包括基本生活设施,而且涉及了农村公共设施、公共事业、公共福利、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

根据以上所述,从生活舒适、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障、安全保障这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可以将农村服务体系划分为五个子系统,依次为:生活支持体系、生产支持体系、发展支持体系、保障支持体系、安全支持体系。

1.农村生活支持体系

农村生活支持体系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它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包括:水电和沼气、通讯设施、道路交通、医疗设施、义务教育。农村水电气、通讯设施供给是农民基本生存的重要保证;农村公路的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带动性的作用,它是农村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载体;医疗服务和义务教育设施条件的好坏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农民身心健康的保障,不仅是新形势下农民生活的迫切要求,而且也是关系到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2.农村生产支持体系

农村生产支持体系对提高农业和农村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具有关键作用;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它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服务。由于农产品一向是一种公共产品,因此围绕着农产品的产、供、销得出一系列必不可少的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它包括:农田水利建设,病虫害防御,农资供给和农产品销售。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仅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减轻生态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病虫害防御能够加强农业自然风险的防御能力。

3.农村发展支持体系

新型农民素质提升需要文化熏陶,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先进的科研、技术、人才、金融和信息,因此,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发展支持体系,对于新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新型高产环保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意义。它包括:公共文化、金融贷款、生态环境保护、科技研发、农业网络信息、农业科技推广及人才培训。公共文化是为满足农村民众的文化需要而由政府主导、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自愿参与进行的普及文化知识、提供精神食粮、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活动。科研与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期与可持续发展等。

4.农村保障支持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利,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维护农村的稳定、对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对于农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维护社会公正,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它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合作医疗保险是农民依靠集体的力量,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主义性质的医疗制度,是社员群众的集体福利事业;养老保障能有效缓解农村养老,尤其是家庭养老的压力,有效保障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处于社会保障系统的最底层,面对的是农村社区中濒临生存边缘和生活危机的弱势群体,因此它的建立和完善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

5.农村安全支持体系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它也是保证顺利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保护伞”,是广大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有力后盾。但是全国目前共有乡镇39240个,还没有一个乡(镇)一所建立完善的安全支持体系。

三、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能适应农村发展需求,服务体系不健全。

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上升,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过去吃饱、穿暖的“生存型”需求,而是逐渐提升为具有更高层次的“发展型”需求。农民们正在追求高品质生活,例如接受更多的教育以提高自身素质,获得完善的医疗保障以增强体魄,参与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陶冶情操等,而这些需求的满足不仅要通过农民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政府、社会的大力支持。然而,就目前城乡建设情况来看,公共服务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这一需求。一些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在利益的驱使下甚至发生了腐败的寻租行为,使得公共服务场所的质量严重缩水,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大打折扣。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和服务供给的数量还严重不足,质量较为低下,并且不成体系,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的需求。

2.农村公共服务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公共服务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农村公共产品的极度匮乏,农民无法享受像城市市民一样的完善的公共服务,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基本上仍然是由农村或家庭自主承担,包括农村的道路、桥梁等在内的各类公共交通、教育、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基本上还是由农民自己承担,其他类型的技术性、信息性和专业性的农村服务也基本上是由农民自己买单。同时,农村公共服务种类单一,质量不高。许多地方在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流于形式,走过场,甚至主要是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没有持久性。此外,农村公共服务还存在强制性供给现象,许多农户真正需要的服务提供不足,而不需要政府提供的服务却存在供给剩的问题,这种体制性的障碍极大地阻碍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3.公共服务供给城乡差距巨大

在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普遍偏低的情况下,城乡内部发展也存在巨大差异,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状况明显落后于城市,呈现出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例,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建立始于1997年前后,而农村低保则始于2004年前后,比城市晚了六、七年。据调查,全国仅有1/3的乡镇具有供水站,83%的村民不能饮用自来水。农村电网老化,电压不稳。交通和通讯设施落后,13%的村庄不通公路,53%的村庄还没通电话。尽管有93%的村庄能接收到电视信号,但普遍存在信号微弱、电视节目少、画面模糊,甚至收不到节目。城乡在公共卫生、文化、教育、体育、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许多公共服务项目在农村还是空白,这是我国现阶段城乡差距的重要表现。

4.农村公共服务主体单一,权责不清,职责不明政

一般来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主要由政府、集体、个人、家庭、企业、各种行业协会和其他类型的民间组织等构成的。但是,中国面向农村提供公共服务的非政府组织还很不健全、数量也很少、力量非常有限,集体经济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主体发育还很不完全,除了政府提供很小的一部分外,农村公共服务主要还是由农民自己想办法;同时,所建立的政府公共服务机构职责不清,管理性质很浓,服务色彩淡薄。如多数乡镇一级“七站八所”等农村公共服务机构更多地还是执行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未能很好地履行相关的公共服务职能。

5.资金短缺,转移支付资金利用效率低

目前,我国提供给农村的公共服务资金在管理和分配上存在诸多问题,大多省区在资金管理上主管部门、管理层次和管理人员过多过滥、效率低下,上级部门下拨的支农资金,经过层层的所谓管理环节后,最终能够到达农村并用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已所剩无几。另外,转移支付配套资金使县乡财政更加困难。目前,很多涉农项目都要求有县乡的配套资金支持,在县乡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配套资金难以跟上,导致项目建设困难。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良性运行与发展的社会,是农民能够得享社会发展文明成果的社会,是民众的利益诉求能够得以表达和实现的社会。因此,确保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使农民能够享受到公平、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是我们首先应该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是我们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吴光文.新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7.

[2]张秀生,胡吉嵘.农村公共品供给:现状与制度创新[J].调研世界, 2007(3).

[3]周贤南.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论文, 2007.

[4]陈兴霞,曹军,邹存艳.关于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J].农业经济, 2006(7).

支农服务论文范文6

【摘要】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我国出台了刺激农村消费需求来拉动内需的政策,这些政策能否有效不仅取决于农户收入的增长,还取决于农户需求收入弹性的大小。本文使用线性AIDS模型测算了农户的需求收入弹性,结果显示,农村医疗服务、农村文化教育和交通通讯的收入弹性均大于1,且前两项的收入弹性大于后者。本文建议要刺激农村消费应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上优先增加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资才对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投资。

【关键词】需求收入弹性拉动内需AIDS模型

一、引言

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我国政府在2008年11月出台了十项经济措施,以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十条经济措施中有三条都涉及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包括“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各种惠农补贴标准,增加农民收入”。随后在2008年12月,国家又扩大了“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试点范围,来促进农户对家电的消费。由此可见,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下,国家将拉动内需的重点放在了刺激农村消费需求上。这些政策能否有效地刺激农村消费需求,不仅取决于农户收入的增长,还取决于农户的需求收入弹性,即农户收入的增长所能引起的消费支出增长的状况。农户对不同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可能会存在差异,有效的政策干预应尽量针对那些农户需求收入弹性大的商品和服务,这样有助于确定政策的优先顺序,确保政府公共支出的效率。因此,对农户需求收入弹性的测算就显得很有意义。本文拟利用线性AIDS模型,根据农村固定观察点2006年的农户调查数据来测算农户对各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进而针对政府农户收入支持政策的优顺先序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模型及数据处理

AIDS模型由Deaton和Muellbauer提出,它不仅满足选择偏好公理,考虑了消费品之间的替代关系,并且能够由个人偏好加总为社会偏好等,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消费行为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中。

这里的P由下式给出:

由于我国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因此本文分别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各选取3个样本省,各地区样本省的选择兼顾了南北地域平均分布,在样本省内按照各县经济水平高低选择不同经济水平的样本县的样本农户,最终使用的样本总数为3133户。

由于缺少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数据,农户生活消费支出项目的价格分别以各年的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替代。根据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户消费支出项目的内容,本文将农户生活消费支出项目归并为食品、衣着、居住(含住房和燃料)、耐用品及用品、农村医疗服务、农村文化教育、交通通讯、其他共8项。各项支出的价格分别以食品类、衣着类、居住类、家庭设备及用品类、医疗保健类、娱乐教育文化类、交通和通讯类价格指数以及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代替,并都转换为以2003年为基期的价格指数。

农户对某项商品或服务的支出比重除受到自身价格和其他商品或服务价格的影响外,还受到农户家庭特征等需求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模型中加入了需求控制变量。另外对于农村医疗服务和农村文化教育等农村公共服务类消费项目来说,农户的支出也会受到这些服务的供给水平的限制,因此本文在农村医疗服务和农村文化教育支出方程中分别加入了这些服务的供给水平控制变量。

受可获得数据所限,本文选取的需求控制变量包括“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水平”和“家庭人口数”;在农村医疗服务支出方程中应加入“家庭3岁以下儿童数”和“家庭60岁以上老人数”两个需求控制变量;在农村文化教育支出方程中加入“家庭处于义务教育阶段(6岁以上15岁以下)的子女数”控制变量。在农村医疗服务支出方程中加入的供给控制变量包括“村预防保健费投入”、“村支持农村合作医疗投入”、“村全年举办健康教育的次数”、“县级财政支出”。有研究表明,一些私人性质的诊所没有被统计在村级医疗机构总数中,为避免结果出现较大偏差,本文没有加入“村医务室和诊所数”变量。在农村文化教育方程中加入的供给控制变量包括“村办小学的投资”、“县级财政支出”。另外,全部方程中都加入“村庄距离公路干线距离”以及地区虚变量,而以上控制变量中涉及到支出金额的控制变量均取对数。

三、农户需求收入弹性估计结果

根据模型估计结果,各消费支出项目的需求收入弹性有较大差异(见表1)。一是食品和衣着这类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均小于1,说明农户对这类消费品的支出受收入变化的影响较小。二是居住、耐用品及用品、农村医疗服务和农村文化教育的需求收入弹性均大于1,说明农户对这四种消费项目的支出受收入变化的影响较大。其中农村医疗服务和农村文化教育两项农村公共服务消费项目的需求收入弹性分别居于第一位和第三位。三是交通通讯的需求收入弹性稍大于1,高于食品和衣着的收入弹性,但是明显低于居住、耐用品及用品、农村医疗服务和农村文化教育的收入弹性。

四、结论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