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科学习计划范例

预科学习计划

预科学习计划范文1

关键词:化学教学;科学教学;翻转课堂;精细化设计

翻转课堂自主学习环境的建立,促进了学生自学力的提高,思维力的发展和学习力的提升。但在化学与科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则在于优化教学设计和落实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它在于教师教学理念的精益求精、课堂态度的精心认真、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精心细心,从而实现教学策略更优化,学生学习热情更浓厚、提高教学质量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一、化学与科学翻转课堂融合多感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

化学与科学课堂是集学科知识与实验操作于一体的课堂,教学中融多种感观互动于一体,有利于教学生成。化学与科学课堂多感观一体模式的构建,可设计为课前和课中两个平台。课前主要是指在上课前以学生自学为主,重在学生基本知识、基础实验及学习任务的自我认知,搜寻实验视频等学习资源、初步互动等,让学生在自学中明确学习任务和内容,生成初步的学习成果。课中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多感观互动生成的问题进行归纳,师生集中研讨交流与训练,把化学基本知识或科学基础原理、实验步骤与现象等以个人总结、小组交流、同伴互助、实验展示等形式呈现出来。教师可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与平台,促进学生学习互动,解决问题,形成能力。

二、化学与科学教学准备精细化

(一)建设化学与科学课程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资源的建设是化学与科学翻转课堂的准备工作。教师需在全面了解学生基础知识、年龄特点和经验差异的基础上,选择优质的网络视频内容或编录符合学生学情的视频资源,辅助学生自主完成初学,从教师提供的内容丰富的网络视频资源中获得国内外名师的启迪。但也难免有些内容与学生水平或教学目标不吻合,这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差异录制不同层次的视频,也可以根据学习需要控制视频的进度。化学与科学课堂资源建设通常采用时长为5-15分钟微视频的形式展现科学符号、音频解读、演示实验的规范性操作等,通过多感观教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同时匹配与视频内容相关的教学设计与课件,让学生在线训练、交流研讨、达标自测等。这些教学资源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元、层次分明的课时、章节、单元的资源库,教师在教学中可依据教学需要选择性地应用,并更新与优化。

(二)化学与科学学习任务单的优化设计

化学与科学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设计课前学习任务单[1],其内容应包括科学概念与基本知识、目标任务、问题设计、实验教学、学习资源、自学模块、达标测评和学习反思等[2],使学生明确本单元或本课时学生应达到的目标、掌握学习方法并根据指导建议开展自主学习,从而在实验探索中掌握科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任务单包含单元任务设计和课时任务设计。单元任务设计是从整体上把握任务结构,综合梳理单元或章节的学习内容,课时任务设计是针对具体课时或某个化学、科学知识或现象进行重点把握。通过学习任务单的整体设计和具体设计,能为学生有效学习奠定基础。化学与科学都是实验性学科,问题设计是其任务单设计的核心内容。以实验教学为例,其问题设计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实验准备,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实验过程需注意哪些事项,需理解的基础概念、科学知识是什么;二是实验假设,设计实验结果预测的问题,让学生大胆思维与想象,小组交流预测结果;三是验证假设,即设计实验操作的引导性问题,让学生在实验步骤与方法、注意事项、重难点及现象与结论等方面有任务的引领和指导。由此可见,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就是将学习内容变成学习问题,变传统的灌输为自主学习。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

化学与科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最突出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建设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学习机制,能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小组合作学习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合作探究中既要创设学生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台,又要提出教师指导性提示或小组合作常规性规则;二是学习小组通常4-6人为一组,组内分工合作,设立小组长或学科组长;三是要建立学生学习激励机制,发挥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功效,创设学习氛围并激发学生成功欲和荣誉感,从而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建构;四是要及时梳理小组提出的问题,抓住核心问题开展讨论与汇报;五是要对小组合作未能解决或解决不清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讲解,并适时调节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强化互动,让课堂更具实效性。

三、化学与科学课堂教学活动精细化

(一)优化选择研讨主题,内容设计逐层深入

学生讨论的主题主要是经过自主学习或在线学习之后提出的困惑,这些困惑问题需经过教师的梳理加工,筛选出与教学目标相关且有探究价值的共性问题作为课堂教学探究的主题。学生依据学习任务单或实验探究单和教师提示开展科学探究。如有多个探究内容,教师要由浅至深、逐层深入地设计探究活动,达到内容学习融会贯通。

(二)激发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带来活力

无论中学化学还是小学科学课堂,都易于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对比探究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为学生创设个性化快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构建知识体系。同时,教师还可为学生创设表现自己的平台,让其体验探究性学习的成就感,实现激励性评价促进学习成果的生成。

(三)协同合作学习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中的分组学习实质上是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组内、组间的互动、讨论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倾听能力、沟通能力和反思能力。学生在创新与批判性思维的建构中能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生成丰硕的学习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捕捉学生的动态并加以指导,适时展示学生优秀学习成果,分享所学。

四、化学与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精细化

(一)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的学习态度、过程、方法、小组合作能力、独立自主学习程度、学习成果的展示等过程性表现都要纳入翻转课堂学生的评价中。基于学生知识储备和智力差异,在评价中要在充分了解不同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进行量化。在过程性评价中,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组间评、教师评都要占有合理的权重。终结性评价一般采用达标测评和实践操作的形式,达标测评在总体评价中占有一定比重,但化学和科学作为实验性学科,更注重动手操作和科学探索能力的评价。落实学生评价需要注意:一是在一个完整实验后要及时进行评价总结;二是完成一个合作学习任务后要及时进行反馈;三是完成一个单元主题或一个重点内容学习后要及时进行评价。这样及时的评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发挥出过程性评价的育人功能。

(二)对教师的评价

翻转课堂的评价本身也涵盖了对教师的评价,其评价的主体是学生,也是课堂本身,重在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探究、如何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深度思维中学有所获。

五、结语

总之,教师可通过落实翻转课堂的教学准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的精细化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发展其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促进师生知识与能力的双效成长。

参考文献:

[1]柳桂媛.翻转课堂课前学习任务单设计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6(3):109.

预科学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中学化学课堂;网络资源

一、引言

基于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们对教育工作在高质量、多元化上的需求,使得教学方式死板、教学内容抽象等弊病问题越来越尖锐。此时,将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到中学化学教学之中,为学校教育注入了先进化的“新鲜血液”,大大加强了化学课堂的知识表现力和内容丰富程度。据此,我们有必要对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学科之间的整合进行分析研究。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学科整合的现实价值

(一)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

学习资源、知识信息的全球化网络共享,为中学学生的化学学习开辟了新的、多元化的方向和途径。这样一来,我国化学教育“以师为主,师教生学”的局面被迅速打破,使得学生可以更加主动、灵活地投入到化学学习当中,从中锻炼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树立起“敢提问,敢假设;能解决,会探究”的正确学习态度。

(二)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

“以人为本”是当前教育界公认的创新主题和发展方向,而把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学科相结合,正是践行人本教育理念的有力措施。通过将信息化的多媒体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能充分满足中学生阶段性的情感需求,进而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这样一来,中学生将从心底对化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认可,继而更加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最终实现师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理想局面。

(三)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信息化素养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手机、电脑等网络设备的广泛普及,给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据此,面对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化学教师应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致力于将信息技术的功能作用、使用方式有机融入到化学教学当中,做到在实施化学教学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资源,进而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为其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三、现实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学科整合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信息化的化学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提升中学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化学教师就必须意识到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学习热情的重要性。对此,通过实现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有机整合,教师能在课堂上构建出具象化、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将平面、抽象的课本知识转变为集声、色、形等多种具象化因素为一体的教学资源,从而充分迎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满足其对知识趣味性的需求。例如,在讲授《金属和金属材料》这一单元之间,某中学化学教师A使用投影仪为学生们播放了动画片《变形金刚》的片段,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全都调动了起来。在动画片段放映后,趁着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尚未消减,教师A对学生们说:“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制作变形金刚的材质———金属”。此话一出,很好地将学生对动画片的兴趣转移到了化学教学内容当中,使得他们对这节课的学习充满了期待,为学生学习效率、学习质量和课堂记忆力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充分应用网络渠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化学奥秘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当中,学生们由于在生活中缺乏良好的知识渠道基础,只能将学习目光“圈定”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当中。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形成过于依赖教师、教材的被动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创造力、深层探究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发展。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化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或课后向学生们提出化学问题、学习任务,并鼓励学生自由分组,通过百度、学习网、知乎网等多种网络渠道进行自主探究、协同分析,最终以课件、报告等形式将结论汇报给教师,实现自主探究活动的整体完成。

(三)活用网络优质资源,丰富化学课堂教学内容

与语文、英语等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化学教育除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传授外,还包含着化学实验、反应现象等实践性内容。但受到教室空间、课堂时长、教学资源条件等限制,加之化学实验本身的危险性因素,使得教师无法将实验内容完整、具体地呈献给学生。这就导致学生很难对一些化学现象、反应流程进行细致、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不利于学生化学素养的发展。而在融入现代信息技术之后,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中学化学教师可应用信息技术制作出所授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并将反应步骤图片、实验视频、化学公式等内容整合融入到课件当中,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出来,从而带领学生清晰、有序地观看化学实验操作流程,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具象化。此外,化学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置出生活类、安全性的“实验搜寻任务”,鼓励学生在课后应用网络资源,自行模仿、制作甚至创造化学实验,例如用洗洁精和H2O2溶液制作“彩虹泡泡”、用醋和鸡蛋壳制作“彩蛋”等。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是提升中学化学科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由本文分析可知,化学教师通过明确自身的教育责任,运用动画资源、多媒体课件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化学教学,能有效地构建出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具象呈现出化学实验的程序细节,实施高质高效的任务教学,继而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自主探究能力、知识理解能力等多种素质的共同发展。最后,希望本文对日后的中学化学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袁慧,郑士玉.对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学科整合的几点认识[J].现代经济信息,2017(21):372-373.

预科学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大赛;德育

信息化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自2010年以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由最初的中职赛事发展成为一年一度,中高职兼有的颇具影响力的重要赛事。本文以德育课教学设计为例,通过明确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意义,详细分析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策略和内容,为德育教师指明了进一步探讨的方向。

1更新理念

其实谈到德育信息化,有部分老师还是比较抵触的,如果理念不进行更新,不能从内心深处去接受信息化,是没法做出优秀的作品的。欧用生教授说过:我们应该立足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六根体验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鼻舌声意”等感官系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激昂学生的情感,共同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倾听、串联、回归,用身体全心全意地教。而我们的信息化教学其实应该将信息化的资源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媒介,张一春教授是这样解释的,信息化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是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帮助学生很好的掌握教学知识,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在信息化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碎片化的学习,打破时空的束缚,提升学习效果。在我看来,信息化教学下,教师和学生应该是一种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把生本理念落到实处,注重精彩预设,丰富生成,整个课堂师生情绪饱满,信息技术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得自主探究走向深入。教师更多的是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学习,得到了自主成长,人格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在信息化的教学中,也充分解放了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使得学习共同体成为一种教学趋势。

2赛前准备

笔者认为第一步就是要阅读大赛文件中,领会大赛的核心精神,2017年信息化教学设计和以往有不同的改变,那就是没有单独列项的学科,以往是有国赛项目会单独列项,没有国赛的都在一个组里,设置为综合组,今年开始,设置了公共基础一组、二组,专业课程一到七组,一共九个组,每个组别至少3个学科,我们德育组属于公共基础一组,里面一共有六个学科,其中语文是国赛项目,这样分组其实对我们的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要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就要得到不同学科所有评委的认可,难度可想而知,参加比赛的一共是54个作品,最后进现场决赛的是34个作品,其中德育6个作品,语文13个作品,英语8个作品,艺术7个作品,实行两轮赛制,初赛为在线评审,选手提交10分钟以内录屏及相关资料;决赛为现场评比,抽签决定比赛顺序,选手现场讲解10分钟,答辩5分钟。评奖不分组别,不搞平衡,今年54个作品5个一等奖,语文四个,德育一个,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我们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那么我们就要仔细研读评分标准,只有研究了评分细则,我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见表1),常州城镇建设高职学院刘大君教授也说过凡是国赛一等奖的作品基本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参赛选手是否具有冠军范儿;参赛作品中的信息化核心资源是否真实,是否特有;参赛教师是否具有独特的教学主张。所以我们在座的应该总这几个方面打磨自身以及作品,在了解了作品评分标准以后,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进行作品设计,每个参赛作品可以有3人团队,那么我们就要根据作品需要组建团队,校内:专业教师——动画,影片,网页,数据库,语文等。校外:技术公司——学校支持,需要一定经费。一般来讲,学校在市赛之前不会投入经费,基本还是以校内专任计算机教师为主,团队组建好了,就要考虑到我们的作品选题,德育作品的选题有以下几个要素:(1)教学内容不要过于抽象(有一定观赏性)(2)信息化资源较多(有利于资源整合)(3)易于开展教学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4)解决重难点手段突出(信息化手段)像大小选题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小选题,我们比较容易驾驭,容易把问题讲清楚,给别人小清新的感觉,比如2013年朱静嫣老师的《积极应对学习压力》,2016年钱梦缘老师的《此情有计可消除》,王磊的《时间管理》,2014年的作品《蜕变.只为完美新生》,大选题一般来讲都是国家层面的,比较大气,主旋律的内容往往具有时代感,往往也是评委比较中意的选题,但是对于老师而言,还是比较难以把握的,例如2013年国赛金奖作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2016年的《呵护青春,拒绝犯罪》,2017年作品《和谐文化,美丽中国》。定好选题后,我们就开始着手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还是要有主导思想。总体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关注两个方面:学习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信息技术工具、信息资源使用的设计。形成三种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学习。培养学生三种能力:思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创新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传统教学设计是基于知识点展开的课堂教学探究,突出“教”。信息化教学设计是面向学习过程和基于资源的设计,突出“学”。(2)绘制教学设计流程图或框架图。(3)关注三个阶段:课前、课中、课后。(4)关注四个方面:教学环节的设定、教学内容的取舍、资源环境的配套、活动方式的设计。

3赛中展示

到了赛场,我们只是把10分钟的录屏再现,在决赛的赛场中,每位选手应该都能够很熟练如地讲解作品,在这里简要说一下比赛上场前的一些细节:候赛时:(1)参赛心态——调整自己的情绪(情感)(2)服装礼仪——仪表、眼神、站姿、语气等(服装及礼仪)(3)根据专业组别进行现场抽签(4)提交参赛教案和说课稿(打印5份)(5)赛前最后一次说课,把时间把握好(一般9分50秒)比赛中:“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整个说课过程实施中巧用“六根”的情感体验法,充分调动评委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个方面感官系统,从而触动评委与作品的“情感共鸣”。

4赛后提升

预科学习计划范文4

一、角色定位体现个性化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为社会适应,我们期望通过体育课上的活动使学生能够形成团队配合、勇于拼搏、不畏困难、敢于担当等意志品质,并使其能够延伸至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形成学生能够带得走的能力。所有运动项目最终高水平运动成绩的获得都需要在团队合作中完成。团体项目在比赛中有队员不同位置的分工和配合,单人项目有专业教练员团队、科研团队、后勤团队为其提供全方位保障。每一个角色都有相应的职责、技能和特点。如果学生学习的仅仅是技术动作,体育课终身体育的目标必定难以实现。但如果与此同时也习得角色背后附加能力的话,学生所获得的运动体验将升华为另一个层次。我校高中女篮模块课程(由崔可心和童伟两位老师牵头进行课程设计)充分利用了角色定位的教学组织方式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需求。自愿选择进入篮球模块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成6~7人的小组,同组成员需在第一次课上完成三项任务:第一,研读《篮球运动季学习手册》,其中包涵本课程的所学内容、学习目标、具体要求以及评价和考核方法等;第二,研读手册中关于“个人角色职责和评价等级标准”的相关内容,根据个人的特点、能力、喜好商讨确定每个人的具体角色(包括技术教练员、体能教练员、后勤人员、裁判员、场上不同位置队员等);第三,建立微信群,熟悉其使用方法。随后便是学生课下讨论练习方案、课上分角色合作训练,教师课下微信指导方案设计和答疑解惑、课上巡回指导技术。每节课根据各个角色的职责,由小组成员和教师共同完成“角色职责履行记录表”,对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追踪评价。学生通过“角色定位”的学习过程,既提高了技术,又产生了为集体贡献的意愿,增强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效率。基础班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段的学习可以熟练掌握基本的投篮、传球、运球和突破技术,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战术配合。提高班的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一场完整篮球教学比赛的组织和进行,并定期外出与兄弟学校进行友谊赛。通过高中篮球模块“角色定位”的个性化教学,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近两年我校篮球联赛从组织到宣传,再到裁判等一系列工作均由学生团队负责完成,且运动水平也逐年提高。

二、层级性体现个性化

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训练因素,学生在运动能力和理解力方面呈现出非常大的差异性,在教学中如果能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分层教学,则对于学生能力的发掘会有极大的益处。故自2013年起,由我校李海庆、樊庆老师牵头的短式网球特色课程正式出现在我校的初中课堂中。课程面向零基础的学生开设基础网球班,通过快易网球十步教学法让学生在体验网球运动趣味性的过程中以最快的速度学习网球基本技术,快速学会打网球;部分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和经过一段时间基础班学习后达到相应能力的学生可进入提高班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多样化的动感网球和网球比赛课程使学生的网球技术水平得到迅速的提升;其中拔尖的学生又可以进入学校网球队进行专业的网球训练。教学难度层层递进,运动水平层层递进,学生的能力培养亦层层递进。学习的层级性还体现在每一节课中,根据学生的能力设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使每一名同学都要“跳一跳,才能够到”;同样的练习内容,安排学生使用不同的网球和场地,因球速和球场大小的不同使得练习难度出现层级性,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每一种练习内容均附有相应的微课堂视频内容,学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性的观看。通过这种层级性的个性化网球教学,我校的网球普及度逐年提升,并训练出一批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多次在市级甚至部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功能性体现个性化

初三体育中考对于任何一所学校而言都是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同于其他年级体育课,初三的重心落在备战中考上,而学生因其运动能力不同,考试目标会有所不同,学习需求也会有所不同。传统的的大班教学使得部分学生课上练习发现的问题不能立即得到解答,按照集体进度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不能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进一步提升,等等。信息科技手段的充分利用可以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于是由本文作者负责的为初三毕业生量身定制的微信公众平台应运而生。目前,一线城市中学生智能手机的持有率几乎可以达到100%,微信的使用率也可达到80%以上,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信息比起目前使用的其他校内通信平台要更容易获得学生的关注。我校初三微信公众平台的基本功能包括体育中考项目介绍、技术要领、练习方法和成绩标准四个方面。除此之外,平台会定期将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展示,并用投票的方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练习方式、追踪练习强度等。学生和家长还可以通过平台的回复功能随时向教师咨询,教师会根据学生情况给出运动处方。微信公众平台多样化的功能既可以使学生获得需要的个性化指导,又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来,增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四、结束语

预科学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绘画基础课;艺术设计;教学;联系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艺术设计行业越来越依赖计算机。同时,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珠联璧合,也让艺术设计工作更加高效,作品更现实化、视觉化与精细化,这使得绘画基础训练逐渐被人们遗忘。但艺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价值之一就是审美价值,而这种多元化、高水平、有内涵的审美价值恰恰需要绘画基本功所培养的美学修养与艺术表现力才能获得。

1绘画基础课与艺术设计教学之间的联系

基础绘画课程是增强艺术设计人员创造力与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将其看作一门单纯的技术训练课程,这无疑是狭隘的。绘画基础课程不仅包括技术技巧,更包含对审美品位、艺术修养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开发,它是一门全面训练“艺”与“技”的课程,同时它也是所有造型艺术的基础,应当受到各大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视。[1]艺术美既是抽象的,同样也是具体的,美没有固定标准可言,但其具有特定的规律可循,绘画基础课就是由这些美学规律所构成的。在教授绘画基础课时,教师应将形式美与写生训练有机联系起来。例如,如何处理点、线、面的空间布局与关系、画面各个要素的比例配合、和谐、虚实、主次关系以及结构与构图的形式美等。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与敏感度,了解在造型艺术设计中美学法则的体现方式,比如单一与重复、多样与统一、对称与均衡以及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等。绘画基础课与艺术设计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因为艺术设计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非把学生培养成“电脑快手”。科技只能作为创造性思维的辅助工具,而不能完全取代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进而主宰整个艺术市场。中国古代画论中就有提及“物有常理、画无定法”,绘画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艺术流派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2]因此,教师要在绘画基础课上充分鼓励学生自由创造,使其凭借自身独特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带着感情作画,让学生在掌握技艺的基础上激发灵感,激活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提高艺术修养,提升艺术设计作品的审美价值。例如,家具和室内艺术设计专业主要是学习空间立体造型的学科,只有将构思用一定形式表现出来才能付诸方案并实施。绘画基础课中的立体构成以及画法几何知识就成为连接技术与艺术的桥梁,是艺术设计的理性基础。[3]在室内设计时,必须展示出表现图,而这种具有二度空间画面的、立体感的绘图需要运用高度概括的绘画技巧与精准的透视制图才能完成。这种快速、思维活跃的绘图表现手法需要用大量的速写训练累积才能掌握,其中还包含对色彩构成以及敏锐的色彩感的训练,也是从不断的写生训练中才能得出。因此,我们说绘画基础课与艺术设计教学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2创新绘画基础课教学,增强创新能力与提升艺术修养

近年来,各大高校中的艺术设计专业不断扩张,但是却鲜有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课程进行创新与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高校。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绘画基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积淀作用,古人所说的“厚积而薄发”就是如此。但是很多高校在教授绘画基础时,只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对事物以及人像进行写生,课堂内容枯燥,纯粹是对技艺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艺术修养的培养。教师需要引导与鼓励学生感知、理解、联想以及思考不同自然物体,打破传统限制,重组、重现这些物体的质感、色彩以及形态,实现从具象转换为抽象,从空间转换为平面的教学效果,从中寻找设计的规律,抛弃传统守旧的模式与思维,激发创作灵感,提升艺术设计作品的审美价值。我们应当创新绘画基础课教学,使之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充分发挥“启蒙导师”的重要作用。

2.1造型设计训练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艺术设计教学对色彩的运用有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学会如何整体性运用色彩,借此增强学生的归纳与抽象创造能力。此外,教师在造型设计训练中,还要注意对形式美的训练,要求在点、线、面的处理上达到和谐、均衡、对称以及对比的效果。因为在艺术设计的审美观念中,和谐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最高境界。[4]

2.2使空间与形体从自然转换为抽象

教师通过讲授空间色彩、绘画、透视等知识,增强学生的空间感觉认知能力以及构建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认知与分析材料与工具在绘画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从而显著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知与运用水平。

2.3使写生从空间转换为平面

造型设计其实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写实的空间,使学生能够突破诸多限制,实现从空间到平面的有机转换。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写生对比合适的物体,由黑白空间转换为彩色平面,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设计能力[5]。

2.4让绘画基础课程“活”起来,展开艺术实践交流

现场教学与课堂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学效果也不同,如果学生每天都在校园里学习教学内容,这将会极大地束缚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与兴趣。因此,需要在课堂学习之余穿插一些艺术实践交流活动,用以开阔学生艺术设计的眼界,充实知识与艺术修养,也便于增强学生的整体意识[6]。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各种艺术画展、博物馆以及展览,对优秀艺术设计作品的内涵进行解读,对优秀的设计想法与表现形式进行学习与借鉴,让学生得以多角度、近距离地与优秀艺术设计作品进行交流,激发主动学习的意识与兴趣,拓展与充实设计知识,重视绘画基础课程。

3结语

艺术设计同样也拥有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但从实质上来说更像是审美的竞争。在商品性能相同的情况下,它的商业价值与经济价值往往被审美价值所评判,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人会说“美是一把销售成功的钥匙”的原因。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绘画基础课程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显著的,它通过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艺、审美品位以及创造性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水平与艺术修养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琪.浅析地方高校新办艺术设计类专业绘画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6(25):100-101.

[2]王晶,董芳.浅谈现今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绘画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几点创新内容[J].大众文艺,2013(01):230.

[3]徐向东.职业学校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与训练[J].科技与企业,2013(17):226.

[4]朱小英.装饰绘画基础课程学业评价体系改革研究——以茶包装中的装饰画为例[J].福建茶叶,2017,39(03):115-116.

[5]应宜文.中美艺术设计专业绘画课程教学的历史传承与现状[J].美术观察,2013(03):117.

预科学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大学化学;改革;学生能动性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是农业院校大部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1]在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的大环境中,传统的枯燥、单一、无趣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新世纪创新人才策略,因此探究生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显得必要。[2][3]在互联网技术普及的当下,网络可以作为在线教学的媒介,基于微信的移动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逐渐成为当下流行的学习方式。因此,为高效合理地安排实验教学,提高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依据教学“课前—课中—课后”过程,从“课前预习—课堂跟踪—课后追踪”三方面构建混合式教学新思路,探讨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实践新思路。

一、农业院校大一学生学习能动性调查分析

1.调查方法

在当前的大类招生改革背景下,以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2018级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四个教学班120人为研究对象,在其刚入学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验课内容扩展性、多样化教学模式适应性、实验课程考核方式开放性等10项指标。调查采取不记名问卷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完成,发出120份调查问卷,收回118份,回收率为98.33%。

2.调查结果

在学生主观能动性方面,接近80%的学生很少或者根本不关注化学前沿知识,更有甚者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化学前沿,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适当添加前沿的相关内容,如每年的化学诺贝尔奖、现行的化学热点和专业相关的科研课题等。仅有6.1%的学生对化学实验不喜欢且害怕受伤,40.4%的学生喜欢并想尝试,18.7%的学生喜欢但害怕操作,34.9%的学生感觉一般但不至于反感。大多数学生认为,实验课既可以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因此,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适当加大实验学时和微调实验内容。在多样化教学模式适应性方面,当化学实验中产生某些现象与书本不一致时,有17.46%的学生只是被动地等待老师的解答,多数学生喜欢通过相互讨论或者询问来解决,这说明相对于理论知识,学生更喜欢实验课程。56人选择靠老师的传播,84人选择自学,81人选择结合老师的指导,课后继续探索,31人选择小组学习,说明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我们在实施课程教学中可以针对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如分组讨论、辩论、让学生自己到讲台上讲解等,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形式,又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化学实验课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充分的交流。以往的实验教学,教师在课前备课充足,将课堂一股脑地交给学生,只挑重点知识讲解。学生往往很少或几乎没有时间向老师提问题,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守株待兔的心理,对知识的理解完全顺应老师的思维,缺乏自己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教师认为,培养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对学生成绩的提高不仅没有意义,反而让学生在思考与求证的过程中浪费更多的时间。的确,在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潮流下,这种方法可以给学生带来更高的成绩,但是在大学阶段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

三、学生主体性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

在分流教学的大背景下,教师应针对农业院校不同专业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社会实践需求,制定相应配套的教学目标。目前,对农业院校基础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究结果是:注重课前预习,课堂跟踪,课后追踪。

1.利用网络实现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的课前预习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是新生入校后开设的第一门实验课。新生开课前,教师需要开展预实验设计和准备,将每一课的教学操作视频、期末考核的项目都上传至所教班级微信公众平台,要求学生上课前熟悉熟记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明确实验目的,梳理实验流程,能做到过电影式地预习实验内容,构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为了考核全班同学的预习情况,将30人的教学班分成6个学习小组,随机抽取一位学生登台讲课,讲课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其他同学可以根据实验内容交流相应的疑问,且把课堂交给学生,选出代表向其余同学讲解自己预习的实验原理、内容、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最后再让学生互评,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们的互相评价来了解大家对该实验的理解程度,快速准确地把握学生对该实验了解得不透彻的地方,进一步强调难点、重点,准确总结学生薄弱点,实现课堂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2.强化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为了充分调动每一组每一个学生实验的积极性,要求学生分工明确,一组人有的完成实验内容,有的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台面,整理实验数据,将实验中的疑问和注意事项整理后上传至班级微信群,且教师随意指定一名学生用手机录制一些形象生动的实验小视频,需要学生反复查阅资料,小组讨论,不断地改进实验操作。例如,录制容量瓶的使用方法,洗涤,润洗,捡漏,转移溶液,稀释,定容,等等。比较每组学生视频的优缺点,让每组学生互相点评。比较式的教学方法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达到主动探索,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时间空间的利用。

3.课后学生和老师追踪式的沟通交流

课后,教师根据学生实验课的共性问题,集中在“答疑讨论区”里回答和学生互动,学生也可以随时上课不懂的理论和实验操作步骤,不仅可以课上及时找老师答疑,也可以在平台上回看视频,重新积极思考和拓展实验内容,其他时间也可以通过QQ、微信等智能通讯工具完成答疑和指导。

四、结语

教学全程的制度改革,将工作重心放在培养学生们多样化思维上,针对学生们长期受填鸭式教育的影响而产生的消极学习状态,将网络与传统教学相结合,通过多媒体技术丰富了课堂教学,有效地帮助学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探索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科研或实际生产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农业院校培养学生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雯,高培红,向丹,等.无机化学元素教学中运用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J].大学化学,2018,33(1):24-28.

[2]刘景宜.“互联网+”时代高校混合学习设计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6):35-39.

[3]汪德露.基于信息化技术背景下的蓝墨云班课APP在教学运用中的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4(26):221-223.

预科学习计划范文7

关键词:中职教学;机电一体化;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如何推动思政课与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实现有效衔接,成为当前中职院校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思政课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一)课程思政改革要求

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国各大高校加快课程思政改革步伐,并已取得一系列教学成果。机电一体化作为工科类专业的代表性课程,其教学内容涉及理论与实操等多个方面。为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积极推动思政课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融合,进一步优化课程思政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布局,为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与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二)工匠精神培养需要

当前,我国正加快向制造强国转型,社会各产业就业领域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提出现实要求。依托思政课程向学生渗透有关职业道德、能力与品质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引导中职院校学生树立专业、敬业、创新等理念,继而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更好地培养出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工匠型人才。

(三)用人单位实际需求

伴随现代工业、制造业等行业领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岗位人才的需求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原有考查学生专业技能、学习能力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的责任意识、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等必备职业素养。中职教育在学生职业生涯中承担着奠基性作用,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与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因此更应面向用人单位需求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积极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实现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协同培育,确保培养出适应岗位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四)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养成教育的迫切需要

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大多数中职学生为中考的失利者。他们文化基础薄弱,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心,普遍来自农村家庭,缺乏相应家庭教育,日常行为习惯较差,缺乏自律性,生性活泼,个性鲜明。新时期,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多元化思潮直接影响学生“三观”形成。但是在传统中职院校思政教育中,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存在“两张皮”现象,同时思政课程的单调性、枯燥性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将思政课程融入专业教育中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思政教育,不仅可以利用学生未来职业岗位创设教学情境,而且有利于利用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基于课程思政的机电一体化教学实践策略探讨

(一)明确教学目标定位,寻求恰当融合载体

一方面,教师可借鉴国内高校、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经验,结合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岗位需求进行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聚焦知识、能力与素养不同维度进行教学计划的精细设计。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聚焦现有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寻求思政教育的融合载体,通过深入挖掘知识点提炼出其中隐含的知识性内容、哲学元素与人文内涵,定期选取专业领域典型事件与人物案例,向学生渗透思政教育元素,引导学生形成对智能制造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在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过程中促进其辩证思维、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首先,从知识性目标入手,围绕“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力拖动”“可编程序控制器”“电气测量”“电工安全操作上岗证”“电工中级考证”等不同科目进行知识内容的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 给学生讲授关于专业发展史方面的知识内容与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明确该专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厚植专业报国情怀,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其次,从能力目标维度入手,可引导学生拓宽认知视野,掌握学科前沿信息,基于机械、电子、信息间的关联性培养学生树立系统工程意识,并且明确实践在检验真理、推动认识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动态发展。最后,从素养目标维度入手,教师可借助项目任务、实习实训等多种平台加深学生的主体实践体验,与此同时渗透有关人文情怀培养要素,引导学生在团队协作、实践探索中实现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动态发展,更好地深化对学生职业观的全面培育。

(二)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拓宽思政教育边界

在教学方法创新层面,教师可积极引入问题导向、项目任务、案例启发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既要赋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与思考空间,同时也应为学生团体协作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创设良好渠道,寻求有效契机进行思政教育内容的渗透。例如,教师在讲授电力拖动控制技术课程时,常规授课内容主要围绕低压电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线路安装、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等内容展开,此内容涉及220V、380V交流电的使用,对此教师可引入不规范操作引发设备损耗、人员伤亡的新闻案例,配合情境再现等途径向学生渗透安全用电规范操作准则,并采用分组互查、相互纠错的方式指导学生掌握检查电源开关、导线连接线路等正确操作规程,保证学生将安全意识、规范操作意识融入具体实践中,为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与日后向工作岗位的顺利过渡打下良好基础,为进一步接受社会安全、集体荣辱观念等更高层面思想意识形态教育留下入口。在教学形式创新层面,教师应结合“互联网+教育”理念,拓宽思政课程教学的平台,积极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全新教学形式,并引入学术交流会议、专家报告或讲座等形式,赋予学生新鲜的学习体验,借此促进学生打破思维局限、开阔学科视野。与此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便捷条件,以项目驱动为载体,促使学生融入项目任务执行的全过程,使学生学会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工具与新方法进行知识内容检索,利用网络讨论模块与小组成员针对技术作品设计方案进行实时交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舆论引导与审核把关,避免学生思想受不良文化侵袭,更好地促进学生专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提升,拓宽思政教育边界。

(三)延伸实习实训平台,深化职业素养培育

当前校企合作已成为“三全育人”的关键环节,教师在深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基础上,还应充分运用校企合作机制、校园文化建设等渠道,进行思政教育平台载体的延伸,实现对学生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培育。例如邀请学校所在地的“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行业领域知名校友来校举办讲座,通过现身说法的形式促使学生初步形成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引导学生认识到敬业进取、诚实守信、开拓创新等精神品质对于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借助顶岗实习渠道、企业文化资源与学徒制、导师制等机制的建设,引导学生实现实践技能与品德修养的全面提升,并且邀请大国工匠、技术骨干来校担任兼职导师,依托言传身教更好地实现对学生职业素养与道德修养的培育,为学生未来就业搭建良好过渡与衔接平台。

(四)推动教学评价重构,形成全过程育人实效

从学生评价环节入手,应改变以往“唯成绩论”的课程评价模式,将学生课前预习、课堂问答、课后作业完成度、日常行为表现、团体协作能力等要素纳入学生评价指标体系中。采用同学互评、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评价,并注重采取鼓励激励、反思质疑措施,发挥教学评价的反哺作用。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实现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有机整合。从课程评价视角入手,应注重将思政课程元素列入对教师专业教学水平的评价中,加强对各专业课程教师的思政教育工作,完善思政教育渗透机制,更好地提升全过程育人实效。

(五)完善协同育人机制,营造有温度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容易造成课堂的单一性,只关注知识的灌输,学生吸收程度低,忽视了课程思政育人的功能。在国家“三全”育人的背景下,加强各学科教师之间、专业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协同非常关键,只有努力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功能,才能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紧密结合,教师要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关注中职学生的价值认知培养,坚持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教师的大爱、大德和渊博的专业知识活跃课堂氛围,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与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共振效果,使课堂教学更有温度。

三、小结

总体来看,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中职院校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学习与成长实际不断进行教学手段及形式的创新,真正将思政课程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理论基础、职业技能与德育修养的全面培养,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岗位的需要。   

参考文献 :

[1]王岳圆,李清德.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探索与实践[ 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8(12).

[2]刘大卫.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思政课教育的价值与路径研究[J].青春岁月,2020(8).

预科学习计划范文8

关键词:平面设计;信息化;教学

当今社会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已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借助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手段和信息化技术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平面设计类课程教学弊端日益暴露,因此,必须改变原有生硬和缺乏活力的教学方式,不能照本宣科,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实现教学目标。以天津滨海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之一就是为滨海新区及周边地区培养和输送具有一定平面设计能力的人才,因此,该专业平面设计方向开设了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Flash等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平面设计与创作能力,是一类操作性、实践性、应用性和创造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如何把平面设计类课程与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融合在一起,相互促进,使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学有所获,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专业教师一直探讨和实践的课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极大影响了教学资源的规划整合,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将地域、时间、硬件等方面存在的对高职学生课程教学不利的因素逐步解决,但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要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将信息化手段和技术充分发挥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深入进行多方面的校企合作,不断完善课程的全部网络学习资源,以交互、开放、共享、协作的方式引领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更好地掌握平面设计理论,增强平面作品创作能力。通过不断的改进、尝试、摸索、完善,引导学生交互式学习,分享与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1课堂教学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创设教学情境

对于平面设计类以实践操作为主的课程来说,教学情境的创设必不可少。课程教学单元按照学习领域确定教学情境,并强化技能训练,注重素质与能力培养,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实施,利用信息化手段与学生一起“边做边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提高学生的制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独立完成任务能力。建立基于工作任务的典型平面设计技能训练培养模式,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突出学生是课堂主人公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如怎样给校园艺术节设计一副宣传海报、为某企业设计文化产品等,并在教学中注意细节,将知识点设计成教学视频,在成品的展示中穿插一些声音讲解或者视频展示,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设计步骤和效果,逐渐养成平面作品设计的思维框架,让学生在完成职业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设计思路、设计流程与专业技能,并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及交流表达能力等职业岗位能力[1]。

2利用信息化技术设计教学课件

不同地域的学生基础不同,教师在课件制作前要做充足的准备,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进行平面设计类课程学习之前,对于前期的一些绘画、构图、色彩搭配等基础知识,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制成课件,以图画、音乐、视频等方式更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无限次地下载和观看课程教学课件,通过观看发现问题,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使不同的学生从中获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收获和分享不同的设计经验,从而弥补自身不足,满足学习需求。例如,在给学生讲授Photoshop中的色阶、曲线、色彩平衡等命令时,传统的方法是教师枯燥地讲解工具命令的使用方法后,演示用路径工具对图片进行修改和色彩的调整,学生会觉得无趣,课堂效率也不高,而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师可以“翻新自己的旧照片”作为设计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制作教学课件视频,通过讲解演示,直观呈现内容,让学生跟着多媒体课件视频的步骤进行操作,实现知识点的巩固和迁移,这样使课堂教学显得生动、有趣,灵活多样,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印象和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审美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借助精彩多样的案例教学,实现理论的升华与运用

案例式教学特别适用于平面设计类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是一种与企业实际工作流程相接轨的教学方式,以本专业教师为例,从事平面设计类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大多定期深入企业进行实践,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和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从大量的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企业工作案例中筛选出优秀案例作为项目任务,给出任务描述作为核心设计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素材搜集、创意提出设计方案,围绕主题让学生设计制作完成一个或多个实际的平面作品,进行项目实施,最后检测并展示成果,交流分享设计体会和收获,这样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也是实际工作的完成过程,从而让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掌握平面设计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理论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2]。

4拓宽学生学习途径,拓展平面设计学习新方向

对于平面设计类课程,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使用的是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或校企合作开发的教材,以项目任务驱动、校企合作开发为主编写教学内容,这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制作教学资源的手段更加丰富,制作教学资源的方法更加灵活,制作教学资源的时间更加节省,而给学生提供的学习途径却更加多元化,教师可以将课件和案例等内容上传至本校建设的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平台进行共享,或者由教师们制作关于平面设计方法的各种网络资源、优秀课件、设计标准、微视频等到课程学习平台上,并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平台上传相关学习资料、优秀设计作品、课外拓展项目或通过制作微课、慕课等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自学平台和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使课程教材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途径,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开放、广泛、共享、实用性更强的一整套学习资源,并且这些资源还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之中。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平面设计网站资源,正确引导学生重视专利、重视原创,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禁止抄袭,告诫学生尊重别人的创作成果,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有针对性地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各类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学习平面设计的新方向,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为将来的职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5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顺应时展潮流,教育教学走信息化发展道路是大势所趋,在平面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必须要将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创新教学设计模式,拓宽学生学习途径和视野,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本领,提高学生平面设计能力,从而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平面设计原创作品。

参考文献

[1]冯小军,赵鹏飞,陈秀虎,等.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5).